廉儉類
關燈
小
中
大
吳興祚廉儉
山陰吳督部興祚仕宦四十餘年,位一品,所得祿賜盡以養戰士,遺親故,而居無一廛,囊無贏金。
及以粵督解任還京師,與無錫秦諭德遇於瓜洲,一日,會食,脫粟枯魚,酸寒相對,諭德曰:「公貧乃至此乎?」明日與別,吳喜見眉宇,告諭德曰:「適有饟米數十石者,不憂餒矣。
」 田山薑廉儉 康熙己未開博學宏詞科,一時名士率皆懷刺跨馬,日夜詣司枋者之門,乞聲譽以進。
德州田山薑侍郎雯方以工部郎中膺薦辟,屏居蕭寺,不見一客。
比督學江南,舁以肩輿,從兩驢,載衣裳一箱、《五經》子史兩方廚,蒼頭奴二人,踽踽行道上,戒有司勿置郵傳給供張,自市蔬菜十把、脫粟三鬥,不為酒醪佳設,惟日矻矻以文章為事。
陳清端廉儉 陳清端公璸釋褐歸裡,講學五年,足蹟未嘗入公門,每謂貪不在多,一二非分錢便如千百萬。
後嘗舉此入對,聖祖嘉之。
旋令古田,調臺灣,督川學,巡臺、廈,開府湖南、福建,孑身在外,幾二十年,未嘗挈眷屬,延幕賓。
公子曠隔數千裡,力不能具舟車一往省視。
傔從一二人,官廚以瓜蔬為恆膳,其清苦有為人情所萬不能堪者,陳晏然安之,終其身不少更變。
聖祖目為苦行老僧,又曰:「從古清官,無逾璸者。
」 于清端廉儉 于清端公成龍令羅城,拊循殘氓,悉除諸禁,誠意感人,民皆以田賦親輸清端手。
或留數錢置案上,問何意,曰:「阿耶不納火耗,不謀衣食,寧酒亦不買乎?」清端感其意,留數錢。
計得酒一壺而止。
清端居羅城久,從僕或散去或死,羅人益憐之,每晨夕,集問安否,間歛金錢跪進,雲:「知阿耶清苦,我曹供些少鹽米費耳。
」笑謝曰:「我一人,何須如許物,可持歸易甘旨,奉汝父母,如我受也。
」民怏怏持去。
一日,聞其家人來,民大喜,奔譁庭中,言:「阿耶人來,好將物安家去。
」又進金錢如初。
又笑謝曰:「此去吾家六千裡,單人攜貲,適為累耳。
」麾使去。
民皆伏泣,清端亦泣,卒不受。
比遷知合州,羅民遮道呼號曰:「耶今去,我儕無天矣。
」追送數百裡,哭而返。
一眇者獨留不去,清端問故,曰:「民習星蔔,度公橐中貲不足行千裡,民技猶可資以行也。
」清端感其意,因不遣去。
會霪雨貲盡,竟藉其力得達。
其後清端薨於兩江總督任所,先一夕,微覺體中不適,晨興,坐內堂判事,少頃,瞑目不語,遂薨。
藩臬入內寢,檢遺囊,為棺斂計,見其衾幃敝陋,笥存白金三兩、舊衣數襲、青錢二千、粟米五六鬥,相率太息而出。
性廉潔,儉於自奉,不為妻子計,惡衣粗食,安之若素。
聖祖亦信之彌篤,以為廉吏第一。
嶽起廉儉 少保嶽起,滿洲人,以孝廉起家。
初任奉天府尹,前任某以貪著,嶽入署,命人於屋宇器用皆洗滌之,曰:「勿染其舊也。
」後與將軍某抗,罷官,仁宗用為山東布政使。
未幾,擢江蘇巡撫,生平清介自矢,夫人自掌簽押。
出門騶從蕭條,瘦驂敝服,禁止遊船妓館,無事不許讌賓演劇,吳下奢風為之一變。
夫人尤嚴正,嶽嘗往籍畢秋帆尚書產,歸時已薄暮,小飲,面微醺,夫人正色告曰:「秋帆尚書以耽於酒色,緻有今日,相公觸目警心,方謹戒之不暇,乃復效所為耶?」吳民有《嶽青天歌》,以為湯文正公後一人。
顧琮廉儉 顧琮在京師守制時,每出門,小車敝帷,不知者以為廝養也。
奉命治漕,治南北河,皆久於任。
及老病罷歸,至不能僦一廛以居,其廉可知。
戴簡恪廉儉 開化戴簡恪公敦元,嘗以江西按察遷山西布政,方入覲,途中日以麵餅六枚供饔飱,不解衣,不下車。
五更,趣車夫起,驅之行。
凡上官過境,州縣例設供億,具迎送禮。
簡恪獨行數千裡,而輿夫館人莫知其為新任藩使者。
抵京師,客至,屏僕戶外,煮茶漉酒,輒躬為之。
山西藩署有陋規,曰釐頭銀,上下皆取資焉。
簡恪曰:「官有養廉,僕禦,宦所豢也,何贏餘之有!」遂革之。
未幾,內召為刑部侍郎,居京師,同僚非公事不得見,所治獄無縱無濫。
蒞部事畢,歸坐一室,家人為設食飲,暮則置燭對書,坐倦而寢,否則坐暗中,倦亦寢,雖飢甚,不自言也。
假歸浙江時,大府讌之,雨,著屐往,終飲,羣官擁送,鼓吹啟戟門,呼輿馬,乃笑索繖,自執之,揚揚出門去。
王應辰以廉儉賈禍 常州王應辰以嘉慶辛酉進士,選四川新繁縣知縣,性廉儉,到官,頗得士民心。
新繁素號饒邑,王絕苞苴之私,不能飾廚傳,供過客,故上遊及同列皆不喜之。
戊辰冬,舉計典,有素識之日者,往來於藩司之門,自省中遺書雲:「方伯將以計典黜君矣,得金若幹,乃可免。
」緘其書,以方伯印封發之。
王得書笑曰:「鬼蜮乃敢白晝見!」藏其書,而以其事白制府。
制府以為脅持也,怒,以才力不及填計典入奏,立委員攝印署理。
委員至,王拒不見,委員譟於庭,乃出,索其委牌,而委員以制府督促,不及待司文,無以應。
王笑曰:「此亦可詐耶?」呼騶械之。
委員恐,馳去,訴制府,謂某敢抗制府命,且辱之。
制府大怒,命中軍提兵,隨成都府知府往捕,圍其署,大索,獲日者所緻書,毀之,縛王歸於省,置諸獄,以抗不交印奏,禍且不測。
於是四川諸州縣大譁,騰謗書徧於道路。
頃之,聞於朝,禦史或摭以入告,奉旨查辦,然後出王於獄,放之歸,而以病風覆奏焉。
額勒布廉儉 乾、嘉以前,淮綱繁富甲天下,視鹺使者驕貴簡出,出則輿從華盛倍封圻,金錢揮霍,一斥鉅萬。
額少農勒布嘗官兩淮,力矯積弊,常從二三騎,自策贏,穿街巷。
禱雨甘泉山,輒步烈日中,往返三數十裡。
舊例,別庫歲徵幾千萬,乃鹺賈結交勢要,弗聽使者主持。
額壹不問,遊客來謁,自餽肴疏果餌數器而已,曰:「吾為揚州別開生面也。
」嘉慶戊辰,被議入都,鹺賈送至王家營,環跪,納會子四紙,紙各鏹十萬。
詰何為,僉曰:「公節官費歲數十萬,又奏增鹽息至分半,歲溢且二百萬,公按臨六載,眾商所受恩且累千萬,區區者誠不足言報稱。
」額曰:「我前節官費,而以為今日地,是攫寮寀所應有也。
請增鹽息者,為岸猾持若短長耳,若等竟以作市價,是捊民以益商,我負疚滋重,況分若肥耶!必不聽者,以狀上聞矣。
」是年秋,額故當覲聖,例以珍玩為面貢。
額閱實製備物,僅值十六萬,先期貯京邸。
及至都,部議供差熱河,不得面,無用貢,將赴戍,遣使悉送還揚州,費腳價銀六千,實己資也。
徐杉泉廉儉 錢塘徐杉泉大令鼐,性廉儉。
嘉慶中,官南匯令。
其地素稱沃壤,財賦饒衍,甲於三吳,居是官者,靡弗優渥。
大令悉以所入加書院之膏火,助善堂之經費,齋廚蕭然,至不能自給。
去官日,無所贏,有所負,鬻田不足以償,並圖籍書畫鬻之以償官錢。
戴一夫廉儉 戴山人名堯,字一夫。
嘉慶末,流寓湘潭,後居澧州之津市,冬夏常衣一灰布袍,白布帶,日啖米半升,不禦酒肉。
精奇門遁甲術,嘗榜其門,課金一兩。
一日,有亡其幼子者,賷金往,求占課。
山人曰:「明日午刻,有一老人攜籃,中貯母鷄、臘肉,並送此子至家。
」已而果然。
於是求占者紛集,山人揮之出,曰:「吾豈能作賣蔔人乎!」以市膏藥為生,間為人書市招,字仿率更體。
有所獲,悉以施貧人,見乞兒之有疾病者,即予藥餌,為醫治之,不稍厭倦,富貴之家,雖酬千金,不顧也。
津市有吳醉碧者,擁貲巨萬,母病,不敢啟請。
一日,江漲,饑民嗷嗷,栖息無所,山人曰:「吳君若能出白米五百石,建蘆蓆篷數十座以施賑,吾當破戒,治富人病矣。
」醉碧如其言,再拜邀至家,診數月,疾愈。
山人在潭時,偶至萬壽官,僧人留宿,不允,曰:「門已扃,先生何能歸?」未幾,如廁,久不返,迹之,則已回寓矣。
牆高數仞,不知何以超越也。
王菽原方伯蒞湘,囑澧牧物色緻之,方知其為通州拔貢生,與方伯舊同學,殺人亡命,浪遊數十年不歸,其終日布衣蔬食者,以不得奔父母之喪耳。
時世難方殷,方伯欲薦之軍中,不從,欲留住,與以千金,供施濟之用,亦不從。
數日辭去,所贈衣物銀錢悉卻之。
時郭筠仙、意城兄弟,周杏農、孫芝房均在方伯所,山人都不為禮。
至澧州,獨與一煮豆者暱。
或問其故,曰:「此劇盜也。
吾勸其改行,終日作小貿易,得百錢以養母,自噉粥度日,其純孝如此,吾故重其人。
」後終於澧州,年七十餘。
姚鏡堂廉儉 歸安姚鏡堂兵部學塽,學問贍博,品尤高卓。
官京師數十年,寓破廟中,不攜眷。
公暇,以文酒自娛,朝貴罕識其面。
曾典貴州鄉試,門下士饋贄金者,力卻之,惟贈酒則受。
因是貧特甚,出不乘車,隨一僮持衣囊而已。
所服皮衣冠,毛墮,半見其鞟,每彳亍道中,羣兒爭指笑之,夷然自若也。
裴蔭森廉儉 裴蔭森以清介著,嘗官湖南辰沅道,冬日所衣之袍,其質紗也。
出巡所經,戒勿供應。
恆語屬吏曰:「凡得德政碑、萬民傘之最多者,其政聲之惡可知矣。
」 多忠勇廉儉 同治癸亥,多忠勇公隆阿視師盩厔,以受傷薨於軍。
方受傷時,穆宗命發內府珍藥敷治,並命黑龍江將軍傳其子雙全馳驛往視。
而多本無家,雙全依戚族以居,身無完衣,將軍憐駭,贈以行資,始得馳往,已不及見。
遺疏有雲:「不使家有長物,身有餘財。
」其廉儉蓋出自天性也。
沈文肅廉儉 沈文肅公葆楨薨於江督任,事聞,上命蘇撫吳元炳為之辦理喪事,且攝督篆。
吳至金陵,見沈身後蕭然,僅於枕畔得銀幣五十元,此外則無長物,搜其篋,惟布衣數襲、舊書若幹卷,乃深歎其廉儉焉。
徐枋廉潔自好 長洲徐枋為明遺老,工畫,生平廉潔自好,蔔居靈巖山側,渲染丹青,世稱絕妙。
將軍蔡毓榮督武昌,嘗遣使通書,餽兼金求畫。
枋笑曰:「明府正是殷荊州,特吾薄顧長康而不為耳。
」 彭了凡卻人餽粟 國初,蠡縣彭了凡、容城張果中、西華理鬯和並著奇節,皆與孫徵君奇逢友善,王文簡公士禎謂之「蘇門三賢」。
了凡,明諸生,亂後遊河朔,依孫以居,貞介絕俗。
土人餽之粟,不受,餓死嘯臺傍,徵君為題碑曰餓夫墓。
溫秋香一介不取 溫毓桂,字秋香,晉之高士,一介不取。
執親喪,居廬三載。
嘗曰:「昔與傅青主、梁小素遊,文章道義,相為切磋。
自二公作古後,不數十年而士風日下,典型無存,緬想風規,如東京夢華,邈焉難再矣。
」 高愈世仍廉白 高愈為攀龍從孫,世仍廉白,守靜不苟。
晚歲清窶至極,某年,啜粥七日矣,方挈其子臨城矚眺,不改其樂。
嘗曰:「士求自立,當自不忘溝壑始。
」 周釜山廉能感人 華亭周釜山,名茂源,守處州三年,行廉政清,士民化之。
有篙工拾遺犀一簏,不忍取,白府以歸遺者,蓋感於周之廉也。
侯抒愫卻金 河南侯戶部抒愫嘗令濰縣,清操絕人。
大賈郭某陷於訟,薦紳懷金往請者以十數,輒閉閣不與通。
同年某方守萊州,移書懲責,侯佯為不解,復曰:「濫竽作吏,曠職懷慙,苟有可以報朝廷愛百姓者教之,敢不惟命!」守意沮。
王次山卻賂 王次山侍禦峻,常熟人,在臺垣,志氣嶽嶽,到官三日,劾罷都禦史彭維新,稱其很忮無學術,時論嚮之。
退歸,修《蘇州府志》,有明季大僚曾污偽命者,其子孫乞為之諱飾,侍禦不可,賂千金,不受;介要津求更一二字,終不許。
杜文端不貪一錢 寶坻杜文端公立德嘗入對,既出,世祖顧左右曰:「爾等識此人乎?此新授刑部尚書杜立德也,不貪一錢,亦不妄殺一人。
」聖祖嘗論左右閣臣,謂如杜立德者,真不愧古大臣。
顧景範不取非義一錢 顧景範,名祖禹,性廉介,不取非義一錢,以授徒自給,不求聞達,常落落人外。
當事聞其名,欲羅緻之,終不可得。
其子亦鬻薪為生。
陳太君勗子以廉 江都宗定九,少時奉母陳太君家居,值歲兇,啼飢號寒,初不向宗族借貸,嘗曰:「餓死事小,遣十歲童子汗顏面以求人,使從此不知有廉恥,事大。
」時以為名言。
錢瑟瑟不愛千金 錢塘汪魏美孝廉渢,隱居不出,其內婣欲強之試禮部,出千金視汪婦。
曰:「能勸夫子駕,則畀汝。
」婦對曰:「吾夫子不可勸,吾亦不愛此金。
」其人慚而止。
汪婦為錢瑟瑟,建寧守飛卿女也。
宋文恪卻四十金 長洲相國宋文恪公德宜官戶部侍郎時,龍江關大使李九官解銅入京,嘗於中夜報謁,餽銀四十兩,求給門票。
宋斥出,立劾之。
聖祖謂宋自首餽遺,不負簡任。
褫九官職。
張文端不妄受一文錢 國初各省學政,沿明舊習,多徇幹謁,行苞苴,聖祖深嫉之。
時大僚中清譽久著者莫如浙撫張文端公鵬翮,各省積弊最深者莫如江南,遂特簡文端視江南學。
文端信心直行,矢慎矢公,不妄受一文錢,終其任無一倖進者。
聲華之士,偶得京函,躑躅逡巡,不投而去。
宋牧仲乃以清廉著稱 商邱宋牧仲尚書犖撫江蘇,閣臣伊桑阿奏稱其清廉為天下撫臣最。
未幾,聖祖南巡至蘇,手書「懷抱清朗」四大字以賜之。
後擢大宗伯,內遷吏部尚書。
越三年,緻仕歸,瀕行,帝賜詩,有句雲:「久任封疆事,蘇臺淨點塵。
」 王東臯卻例餽 康熙朝,王文簡公論鹽法,嘗言但以兩淮付王東臯,兩浙付魏環老,而久於其任,何患不肅清。
陸清獻公隴其亦稱王東臯在吏部,壁立千仞。
東臯,蓋湯陰王禦史伯勉字也。
少貧,借榻枯寺,忍饑讀書。
順治初,通籍謁選,授行人,充山東詔使,卻例餽,不幹有司一語。
遷吏部郎,掌選事,清介日有名。
嘗語人曰:「嶽忠武,吾縣人也。
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吾生平惟誦此二語,求無媿耳。
」 王東臯卻金及裘帽 王東臯有同年範印心,以山西平陽府知府入覲,知其貧也,懷金將貽之,謁其廬,語久之,卒不敢出而退。
一羊裘十年,毛盡脫,同官醵金製裘一帽一遺之,東臯曰:「伯勉生平未嘗受人一錢,何敢煩公等!」固勸之,乃受。
李天植一介不取 平湖李因仲,名天植,隱居蜃園,一介不取。
魏叔子屬曹秋嶽侍郎溶、周青士布衣篔糾同志為之繼粟,徐昭法曰:「李先生不食人食,聽其餓死可也。
」未幾卒。
乍浦有鄭嬰垣者,與李稱石交,先二年,凍死雪中,李臨歿,曰:「吾無愧老友矣。
」 竇靜庵卻八百金 柘城竇靜庵檢討克勤以理學名,持躬端謹,不修邊幅,敝服破帽,周旋公卿間,意氣自若。
寓廬湫隘,不足蔽風雨,從者不能甘,相繼辭去,諸子親為應門。
有維揚賈人子遊京師,聞江南學使者與靜庵有舊,挾八百金賂靜庵,求通於學使。
靜庵曰:「以此濫入膠庠,奈屈抑寒素何!」力絕之。
其人恨恨去。
崑山徐健菴尚書聞之,曰:「真古君子也。
愛一言而擲八百金,尚有他事可移其志操乎?」 衞立鼎飲盧龍杯水 陽城衞慎之太守立鼎知盧龍,魏敏果公象樞偕吏部侍郎科爾坤巡察畿內,至盧龍,已治具,不食,但啜茶一甌,曰:「令飲盧龍一杯水,吾亦飲令一杯水。
」巡撫格文清公疏薦其治行第一,靈壽令陸清獻公次之。
文與也卻亭戶金 文與也,名君點,長洲人,工繪事。
嘗有富人子具兼金求畫,期以三日走取,文恚曰:「僕非畫工,安得受促迫!」擲金於地。
其人再請,不顧。
湯文正公斌撫蘇,器之,時與過從。
一亭戶擁厚貲,以千金為文壽,請通姓名於湯。
文曰:「湯公以道義交我,我豈負之!若既傷惠,吾復傷廉,奚取為!」亭戶慙而退。
郭琇自洗堂廡 湯文正公斌撫吳,以清介自勵,下屬有貪酷者,皆善為勸勉,不
及以粵督解任還京師,與無錫秦諭德遇於瓜洲,一日,會食,脫粟枯魚,酸寒相對,諭德曰:「公貧乃至此乎?」明日與別,吳喜見眉宇,告諭德曰:「適有饟米數十石者,不憂餒矣。
」 田山薑廉儉 康熙己未開博學宏詞科,一時名士率皆懷刺跨馬,日夜詣司枋者之門,乞聲譽以進。
德州田山薑侍郎雯方以工部郎中膺薦辟,屏居蕭寺,不見一客。
比督學江南,舁以肩輿,從兩驢,載衣裳一箱、《五經》子史兩方廚,蒼頭奴二人,踽踽行道上,戒有司勿置郵傳給供張,自市蔬菜十把、脫粟三鬥,不為酒醪佳設,惟日矻矻以文章為事。
陳清端廉儉 陳清端公璸釋褐歸裡,講學五年,足蹟未嘗入公門,每謂貪不在多,一二非分錢便如千百萬。
後嘗舉此入對,聖祖嘉之。
旋令古田,調臺灣,督川學,巡臺、廈,開府湖南、福建,孑身在外,幾二十年,未嘗挈眷屬,延幕賓。
公子曠隔數千裡,力不能具舟車一往省視。
傔從一二人,官廚以瓜蔬為恆膳,其清苦有為人情所萬不能堪者,陳晏然安之,終其身不少更變。
聖祖目為苦行老僧,又曰:「從古清官,無逾璸者。
」 于清端廉儉 于清端公成龍令羅城,拊循殘氓,悉除諸禁,誠意感人,民皆以田賦親輸清端手。
或留數錢置案上,問何意,曰:「阿耶不納火耗,不謀衣食,寧酒亦不買乎?」清端感其意,留數錢。
計得酒一壺而止。
清端居羅城久,從僕或散去或死,羅人益憐之,每晨夕,集問安否,間歛金錢跪進,雲:「知阿耶清苦,我曹供些少鹽米費耳。
」笑謝曰:「我一人,何須如許物,可持歸易甘旨,奉汝父母,如我受也。
」民怏怏持去。
一日,聞其家人來,民大喜,奔譁庭中,言:「阿耶人來,好將物安家去。
」又進金錢如初。
又笑謝曰:「此去吾家六千裡,單人攜貲,適為累耳。
」麾使去。
民皆伏泣,清端亦泣,卒不受。
比遷知合州,羅民遮道呼號曰:「耶今去,我儕無天矣。
」追送數百裡,哭而返。
一眇者獨留不去,清端問故,曰:「民習星蔔,度公橐中貲不足行千裡,民技猶可資以行也。
」清端感其意,因不遣去。
會霪雨貲盡,竟藉其力得達。
其後清端薨於兩江總督任所,先一夕,微覺體中不適,晨興,坐內堂判事,少頃,瞑目不語,遂薨。
藩臬入內寢,檢遺囊,為棺斂計,見其衾幃敝陋,笥存白金三兩、舊衣數襲、青錢二千、粟米五六鬥,相率太息而出。
性廉潔,儉於自奉,不為妻子計,惡衣粗食,安之若素。
聖祖亦信之彌篤,以為廉吏第一。
嶽起廉儉 少保嶽起,滿洲人,以孝廉起家。
初任奉天府尹,前任某以貪著,嶽入署,命人於屋宇器用皆洗滌之,曰:「勿染其舊也。
」後與將軍某抗,罷官,仁宗用為山東布政使。
未幾,擢江蘇巡撫,生平清介自矢,夫人自掌簽押。
出門騶從蕭條,瘦驂敝服,禁止遊船妓館,無事不許讌賓演劇,吳下奢風為之一變。
夫人尤嚴正,嶽嘗往籍畢秋帆尚書產,歸時已薄暮,小飲,面微醺,夫人正色告曰:「秋帆尚書以耽於酒色,緻有今日,相公觸目警心,方謹戒之不暇,乃復效所為耶?」吳民有《嶽青天歌》,以為湯文正公後一人。
顧琮廉儉 顧琮在京師守制時,每出門,小車敝帷,不知者以為廝養也。
奉命治漕,治南北河,皆久於任。
及老病罷歸,至不能僦一廛以居,其廉可知。
戴簡恪廉儉 開化戴簡恪公敦元,嘗以江西按察遷山西布政,方入覲,途中日以麵餅六枚供饔飱,不解衣,不下車。
五更,趣車夫起,驅之行。
凡上官過境,州縣例設供億,具迎送禮。
簡恪獨行數千裡,而輿夫館人莫知其為新任藩使者。
抵京師,客至,屏僕戶外,煮茶漉酒,輒躬為之。
山西藩署有陋規,曰釐頭銀,上下皆取資焉。
簡恪曰:「官有養廉,僕禦,宦所豢也,何贏餘之有!」遂革之。
未幾,內召為刑部侍郎,居京師,同僚非公事不得見,所治獄無縱無濫。
蒞部事畢,歸坐一室,家人為設食飲,暮則置燭對書,坐倦而寢,否則坐暗中,倦亦寢,雖飢甚,不自言也。
假歸浙江時,大府讌之,雨,著屐往,終飲,羣官擁送,鼓吹啟戟門,呼輿馬,乃笑索繖,自執之,揚揚出門去。
王應辰以廉儉賈禍 常州王應辰以嘉慶辛酉進士,選四川新繁縣知縣,性廉儉,到官,頗得士民心。
新繁素號饒邑,王絕苞苴之私,不能飾廚傳,供過客,故上遊及同列皆不喜之。
戊辰冬,舉計典,有素識之日者,往來於藩司之門,自省中遺書雲:「方伯將以計典黜君矣,得金若幹,乃可免。
」緘其書,以方伯印封發之。
王得書笑曰:「鬼蜮乃敢白晝見!」藏其書,而以其事白制府。
制府以為脅持也,怒,以才力不及填計典入奏,立委員攝印署理。
委員至,王拒不見,委員譟於庭,乃出,索其委牌,而委員以制府督促,不及待司文,無以應。
王笑曰:「此亦可詐耶?」呼騶械之。
委員恐,馳去,訴制府,謂某敢抗制府命,且辱之。
制府大怒,命中軍提兵,隨成都府知府往捕,圍其署,大索,獲日者所緻書,毀之,縛王歸於省,置諸獄,以抗不交印奏,禍且不測。
於是四川諸州縣大譁,騰謗書徧於道路。
頃之,聞於朝,禦史或摭以入告,奉旨查辦,然後出王於獄,放之歸,而以病風覆奏焉。
額勒布廉儉 乾、嘉以前,淮綱繁富甲天下,視鹺使者驕貴簡出,出則輿從華盛倍封圻,金錢揮霍,一斥鉅萬。
額少農勒布嘗官兩淮,力矯積弊,常從二三騎,自策贏,穿街巷。
禱雨甘泉山,輒步烈日中,往返三數十裡。
舊例,別庫歲徵幾千萬,乃鹺賈結交勢要,弗聽使者主持。
額壹不問,遊客來謁,自餽肴疏果餌數器而已,曰:「吾為揚州別開生面也。
」嘉慶戊辰,被議入都,鹺賈送至王家營,環跪,納會子四紙,紙各鏹十萬。
詰何為,僉曰:「公節官費歲數十萬,又奏增鹽息至分半,歲溢且二百萬,公按臨六載,眾商所受恩且累千萬,區區者誠不足言報稱。
」額曰:「我前節官費,而以為今日地,是攫寮寀所應有也。
請增鹽息者,為岸猾持若短長耳,若等竟以作市價,是捊民以益商,我負疚滋重,況分若肥耶!必不聽者,以狀上聞矣。
」是年秋,額故當覲聖,例以珍玩為面貢。
額閱實製備物,僅值十六萬,先期貯京邸。
及至都,部議供差熱河,不得面,無用貢,將赴戍,遣使悉送還揚州,費腳價銀六千,實己資也。
徐杉泉廉儉 錢塘徐杉泉大令鼐,性廉儉。
嘉慶中,官南匯令。
其地素稱沃壤,財賦饒衍,甲於三吳,居是官者,靡弗優渥。
大令悉以所入加書院之膏火,助善堂之經費,齋廚蕭然,至不能自給。
去官日,無所贏,有所負,鬻田不足以償,並圖籍書畫鬻之以償官錢。
戴一夫廉儉 戴山人名堯,字一夫。
嘉慶末,流寓湘潭,後居澧州之津市,冬夏常衣一灰布袍,白布帶,日啖米半升,不禦酒肉。
精奇門遁甲術,嘗榜其門,課金一兩。
一日,有亡其幼子者,賷金往,求占課。
山人曰:「明日午刻,有一老人攜籃,中貯母鷄、臘肉,並送此子至家。
」已而果然。
於是求占者紛集,山人揮之出,曰:「吾豈能作賣蔔人乎!」以市膏藥為生,間為人書市招,字仿率更體。
有所獲,悉以施貧人,見乞兒之有疾病者,即予藥餌,為醫治之,不稍厭倦,富貴之家,雖酬千金,不顧也。
津市有吳醉碧者,擁貲巨萬,母病,不敢啟請。
一日,江漲,饑民嗷嗷,栖息無所,山人曰:「吳君若能出白米五百石,建蘆蓆篷數十座以施賑,吾當破戒,治富人病矣。
」醉碧如其言,再拜邀至家,診數月,疾愈。
山人在潭時,偶至萬壽官,僧人留宿,不允,曰:「門已扃,先生何能歸?」未幾,如廁,久不返,迹之,則已回寓矣。
牆高數仞,不知何以超越也。
王菽原方伯蒞湘,囑澧牧物色緻之,方知其為通州拔貢生,與方伯舊同學,殺人亡命,浪遊數十年不歸,其終日布衣蔬食者,以不得奔父母之喪耳。
時世難方殷,方伯欲薦之軍中,不從,欲留住,與以千金,供施濟之用,亦不從。
數日辭去,所贈衣物銀錢悉卻之。
時郭筠仙、意城兄弟,周杏農、孫芝房均在方伯所,山人都不為禮。
至澧州,獨與一煮豆者暱。
或問其故,曰:「此劇盜也。
吾勸其改行,終日作小貿易,得百錢以養母,自噉粥度日,其純孝如此,吾故重其人。
」後終於澧州,年七十餘。
姚鏡堂廉儉 歸安姚鏡堂兵部學塽,學問贍博,品尤高卓。
官京師數十年,寓破廟中,不攜眷。
公暇,以文酒自娛,朝貴罕識其面。
曾典貴州鄉試,門下士饋贄金者,力卻之,惟贈酒則受。
因是貧特甚,出不乘車,隨一僮持衣囊而已。
所服皮衣冠,毛墮,半見其鞟,每彳亍道中,羣兒爭指笑之,夷然自若也。
裴蔭森廉儉 裴蔭森以清介著,嘗官湖南辰沅道,冬日所衣之袍,其質紗也。
出巡所經,戒勿供應。
恆語屬吏曰:「凡得德政碑、萬民傘之最多者,其政聲之惡可知矣。
」 多忠勇廉儉 同治癸亥,多忠勇公隆阿視師盩厔,以受傷薨於軍。
方受傷時,穆宗命發內府珍藥敷治,並命黑龍江將軍傳其子雙全馳驛往視。
而多本無家,雙全依戚族以居,身無完衣,將軍憐駭,贈以行資,始得馳往,已不及見。
遺疏有雲:「不使家有長物,身有餘財。
」其廉儉蓋出自天性也。
沈文肅廉儉 沈文肅公葆楨薨於江督任,事聞,上命蘇撫吳元炳為之辦理喪事,且攝督篆。
吳至金陵,見沈身後蕭然,僅於枕畔得銀幣五十元,此外則無長物,搜其篋,惟布衣數襲、舊書若幹卷,乃深歎其廉儉焉。
徐枋廉潔自好 長洲徐枋為明遺老,工畫,生平廉潔自好,蔔居靈巖山側,渲染丹青,世稱絕妙。
將軍蔡毓榮督武昌,嘗遣使通書,餽兼金求畫。
枋笑曰:「明府正是殷荊州,特吾薄顧長康而不為耳。
」 彭了凡卻人餽粟 國初,蠡縣彭了凡、容城張果中、西華理鬯和並著奇節,皆與孫徵君奇逢友善,王文簡公士禎謂之「蘇門三賢」。
了凡,明諸生,亂後遊河朔,依孫以居,貞介絕俗。
土人餽之粟,不受,餓死嘯臺傍,徵君為題碑曰餓夫墓。
溫秋香一介不取 溫毓桂,字秋香,晉之高士,一介不取。
執親喪,居廬三載。
嘗曰:「昔與傅青主、梁小素遊,文章道義,相為切磋。
自二公作古後,不數十年而士風日下,典型無存,緬想風規,如東京夢華,邈焉難再矣。
」 高愈世仍廉白 高愈為攀龍從孫,世仍廉白,守靜不苟。
晚歲清窶至極,某年,啜粥七日矣,方挈其子臨城矚眺,不改其樂。
嘗曰:「士求自立,當自不忘溝壑始。
」 周釜山廉能感人 華亭周釜山,名茂源,守處州三年,行廉政清,士民化之。
有篙工拾遺犀一簏,不忍取,白府以歸遺者,蓋感於周之廉也。
侯抒愫卻金 河南侯戶部抒愫嘗令濰縣,清操絕人。
大賈郭某陷於訟,薦紳懷金往請者以十數,輒閉閣不與通。
同年某方守萊州,移書懲責,侯佯為不解,復曰:「濫竽作吏,曠職懷慙,苟有可以報朝廷愛百姓者教之,敢不惟命!」守意沮。
王次山卻賂 王次山侍禦峻,常熟人,在臺垣,志氣嶽嶽,到官三日,劾罷都禦史彭維新,稱其很忮無學術,時論嚮之。
退歸,修《蘇州府志》,有明季大僚曾污偽命者,其子孫乞為之諱飾,侍禦不可,賂千金,不受;介要津求更一二字,終不許。
杜文端不貪一錢 寶坻杜文端公立德嘗入對,既出,世祖顧左右曰:「爾等識此人乎?此新授刑部尚書杜立德也,不貪一錢,亦不妄殺一人。
」聖祖嘗論左右閣臣,謂如杜立德者,真不愧古大臣。
顧景範不取非義一錢 顧景範,名祖禹,性廉介,不取非義一錢,以授徒自給,不求聞達,常落落人外。
當事聞其名,欲羅緻之,終不可得。
其子亦鬻薪為生。
陳太君勗子以廉 江都宗定九,少時奉母陳太君家居,值歲兇,啼飢號寒,初不向宗族借貸,嘗曰:「餓死事小,遣十歲童子汗顏面以求人,使從此不知有廉恥,事大。
」時以為名言。
錢瑟瑟不愛千金 錢塘汪魏美孝廉渢,隱居不出,其內婣欲強之試禮部,出千金視汪婦。
曰:「能勸夫子駕,則畀汝。
」婦對曰:「吾夫子不可勸,吾亦不愛此金。
」其人慚而止。
汪婦為錢瑟瑟,建寧守飛卿女也。
宋文恪卻四十金 長洲相國宋文恪公德宜官戶部侍郎時,龍江關大使李九官解銅入京,嘗於中夜報謁,餽銀四十兩,求給門票。
宋斥出,立劾之。
聖祖謂宋自首餽遺,不負簡任。
褫九官職。
張文端不妄受一文錢 國初各省學政,沿明舊習,多徇幹謁,行苞苴,聖祖深嫉之。
時大僚中清譽久著者莫如浙撫張文端公鵬翮,各省積弊最深者莫如江南,遂特簡文端視江南學。
文端信心直行,矢慎矢公,不妄受一文錢,終其任無一倖進者。
聲華之士,偶得京函,躑躅逡巡,不投而去。
宋牧仲乃以清廉著稱 商邱宋牧仲尚書犖撫江蘇,閣臣伊桑阿奏稱其清廉為天下撫臣最。
未幾,聖祖南巡至蘇,手書「懷抱清朗」四大字以賜之。
後擢大宗伯,內遷吏部尚書。
越三年,緻仕歸,瀕行,帝賜詩,有句雲:「久任封疆事,蘇臺淨點塵。
」 王東臯卻例餽 康熙朝,王文簡公論鹽法,嘗言但以兩淮付王東臯,兩浙付魏環老,而久於其任,何患不肅清。
陸清獻公隴其亦稱王東臯在吏部,壁立千仞。
東臯,蓋湯陰王禦史伯勉字也。
少貧,借榻枯寺,忍饑讀書。
順治初,通籍謁選,授行人,充山東詔使,卻例餽,不幹有司一語。
遷吏部郎,掌選事,清介日有名。
嘗語人曰:「嶽忠武,吾縣人也。
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吾生平惟誦此二語,求無媿耳。
」 王東臯卻金及裘帽 王東臯有同年範印心,以山西平陽府知府入覲,知其貧也,懷金將貽之,謁其廬,語久之,卒不敢出而退。
一羊裘十年,毛盡脫,同官醵金製裘一帽一遺之,東臯曰:「伯勉生平未嘗受人一錢,何敢煩公等!」固勸之,乃受。
李天植一介不取 平湖李因仲,名天植,隱居蜃園,一介不取。
魏叔子屬曹秋嶽侍郎溶、周青士布衣篔糾同志為之繼粟,徐昭法曰:「李先生不食人食,聽其餓死可也。
」未幾卒。
乍浦有鄭嬰垣者,與李稱石交,先二年,凍死雪中,李臨歿,曰:「吾無愧老友矣。
」 竇靜庵卻八百金 柘城竇靜庵檢討克勤以理學名,持躬端謹,不修邊幅,敝服破帽,周旋公卿間,意氣自若。
寓廬湫隘,不足蔽風雨,從者不能甘,相繼辭去,諸子親為應門。
有維揚賈人子遊京師,聞江南學使者與靜庵有舊,挾八百金賂靜庵,求通於學使。
靜庵曰:「以此濫入膠庠,奈屈抑寒素何!」力絕之。
其人恨恨去。
崑山徐健菴尚書聞之,曰:「真古君子也。
愛一言而擲八百金,尚有他事可移其志操乎?」 衞立鼎飲盧龍杯水 陽城衞慎之太守立鼎知盧龍,魏敏果公象樞偕吏部侍郎科爾坤巡察畿內,至盧龍,已治具,不食,但啜茶一甌,曰:「令飲盧龍一杯水,吾亦飲令一杯水。
」巡撫格文清公疏薦其治行第一,靈壽令陸清獻公次之。
文與也卻亭戶金 文與也,名君點,長洲人,工繪事。
嘗有富人子具兼金求畫,期以三日走取,文恚曰:「僕非畫工,安得受促迫!」擲金於地。
其人再請,不顧。
湯文正公斌撫蘇,器之,時與過從。
一亭戶擁厚貲,以千金為文壽,請通姓名於湯。
文曰:「湯公以道義交我,我豈負之!若既傷惠,吾復傷廉,奚取為!」亭戶慙而退。
郭琇自洗堂廡 湯文正公斌撫吳,以清介自勵,下屬有貪酷者,皆善為勸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