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謹類

關燈
以酒肉,置座間,若無覩也。

    每見古大儒、名臣、循吏之行,輒筆記之。

     包飲和身無私錢 蕭山包飲和,名飲德,授書鄉塾,身無私錢。

    每歲暮歸,輒懷授書金,跽父前獻之。

    某年,則跽而不起,良久乃曰:「兒於中擅取數緡矣。

    」偵之,周友貧也。

    又一歲復然,易書也。

     張文和謹身節欲 桐城張文和公廷玉,幼體弱多疾,精神疲短,步行裡許,輒困憊,尊長以為憂。

    文和因此謹疾慎起居,節飲食,時自儆惕。

    年三十,通籍,氣體稍壯。

    嗣值南書房,辰入戌出,歲無虛日。

    塞外扈從十一次,夏則避暑熱河,秋則隨獵於邊塞遼闊之地,乘馬奔馳,飲食失節,而不覺其勞。

     康熙丁亥,聖祖以外藩望幸,車駕遠臨,遍歷蒙古諸部落,皆珥筆以從,一百餘日不離鞍馬,亦不自知其鞅掌。

    世宗朝,委任益篤,以大學士管吏部、戶部,掌翰林院,皆極繁要重大之職。

    兼以晨夕內直,宣召不時,適西北軍興旁午,每奉密諭,籌畫機務,羽書四出,晷刻不稽。

    偶至朝房或公署聽事,則諸曹司抱案牘於旁者常數十百人,環立番進,以待裁決。

    輿中、馬上披覽文書,吏人多隨行於後,候一言為進止。

     文和總裁史館書局,都十餘處,纂修諸人時以疑難相質,輒為之從容論定。

    薄暮還寓,則賓客門生,車駕雜沓,守候於外舍者如鯽矣。

    夜然雙燭治事,既就寢,或從枕上思及某疏某稿未妥,即披衣起,自握筆改正,黎明付書記繕以進。

    而氣體之強健,反過於少壯時。

    至八十餘,偶作書,嘗顛倒一語,擲筆歎曰:「精力竭矣!」世宗召對,問各部院大臣及司員胥吏名姓,縷陳籍貫、科目,無誤也。

     世宗謹小慎微 張文和日值內廷,常承命侍食,見世宗於飯顆餅屑,未嘗棄置纖毫。

    每燕見臣工,必以珍惜五穀、暴殄天物為戒。

    世宗又嘗語文和曰:「朕在藩邸時,與人同行,從不以足履其頭影,亦從不踐踏蟲蟻。

    」 佟維綱仁善勤恪 佟維綱為孝康後幼弟,性謹恪,雖屢攖重任,不欲攬權,公暇惟延學士講文藝為樂。

    沒後,世宗手書「仁善勤恪」額於墓道以旌之。

     恆王謹於持家 恆恪郡王弘眭,聖祖孫也,幼襲父爵,性嚴重儉樸。

    諸藩邸皆畜聲伎,恢園囿,惟王崇尚儒素,俸粢除日用外,皆置買田產屋廬,歲收其利。

    人以吝笑之,王曰:「汝等何無遠慮?藩邸除俸粢田產外,無他貨取之所,不於有餘時積之,子孫蕃衍,何以為生?」諸邸後皆中落,至有不能舉炊者,而王之子孫皆自給,人始服其先見焉。

     鄒小山謹慎 高宗在藩邸,無錫鄒小山宗伯一桂方以工畫值內廷,一日,令內侍持箋命畫,鄒以未奉諭旨,不敢應。

    高宗登極,賞其謹慎,特用卿貳。

     夏芙裳言三不可忽 高郵夏之蓉,字芙裳,號醴谷,虛衷樂善,出乎天性,於己不諱其所短,於人務盡其所長。

    乾隆丙辰,召試宏博,官檢討。

    著有《半舫齋集》,集中有《三不可忽》詩,自注雲:「孝感先生謂天下無可忽之人,世間無可忽之事,此生無可忽之言,作此以代書紳。

    」孝感先生,即熊文端公賜履也。

     陳文恭謝迂闊 陳文恭公宏謀任司道時,嘗與某撫論事不合,督撫斥以迂闊,陳謝不敢當。

    訝問之,陳曰:「迂者遠也,闊者大也,憲台期以遠大,安得不謝!」 沈文愨不答日本人書函 長沙沈文愨公德潛,晚年詩名日高。

    日本高彜寄書千餘言,溯詩學之源流,詆諆錢牧齋持論不公,而以沈為中正。

    又贈詩四章,願附弟子之列,并乞獎借一言,其意甚誠。

    沈謂外人不宜以文章通往還,因師文衡山不予遠夷書畫意,置不作答。

     阿文成勤慎 阿文成公桂承家教,進止溫恭,起居有常處。

    每朝,先五鼓起,入禁廷,坐直房待旦,不假寐,諸曹屏息,室內外如無人。

    上召閣部直事官,詢上折記閣本與歲時應舉掌故及一日所折獄備顧問,始入內朝。

    有奏稿,必親閱,無誤字乃進禦。

    或禦輦經直房,侍者下戶簾,文成從室內起立,垂手候鹵簿過,方復坐。

    其畫諾至恭慎,每署日稿尾,雖遇倉猝,運末筆如有力千鈞。

    管刑部最久,一郎與議公事不合,然頗以其贛直而卒予特擢。

    郎有傴僂而勤政者,乃舉任劇郡。

    及入覲,高宗亦曰:「人果不可以貌取也。

    」 嵇文恭謹慎知大體 嵇文恭弱冠即為詞臣,謹慎無纖微過失。

    嘗於進呈文字中,有引禦製詩,用字未經改寫,坐是出南書房。

    自後每掌文衡,及進部院疏奏,遇廟諱、禦名,倍矢敬畏。

    即尋常點畫之細,偶有舛訛,不稍假借。

    及暮年,高宗有溫旨,遇身體不適則免朝。

    文恭每早必揉伸其軀久之,曰:「今日舒暢。

    」登朝如故。

    人皆服其謹慎知大體。

     孫文定絕口不言朝事 孫文定公嘉淦督直隸,以近畿土地皆為八旗勳藩所圈,民無恆產,賴租種旗地以自活。

    而旗人恃勢,增租更佃,使民無以聊生。

    乃建議,旗地不許增租奪佃,有抗欠者,許訐之官,官代徵收,解旗分領。

    後以訊謝侍禦濟世事不實,免。

    傅文忠公秉政,力薦於朝,召補副都禦史,尋遷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傅延其會食,往謁其邸,未入座,遽趨出。

    傅怪問之,文定曰:「某處設反坫,某處建螭頭閥閱,皆王邸制度,公不宜有此,將歸繕疏言之。

    」傅請立改,文定乃入席,歡飲終日。

     文定既負直聲,屢躓屢起,晚年物望愈隆,朝中略有建白,天下鹹曰:「得非孫公耶?」遂有匪人偽疏一紙,語甚悖,窮詰經年,方得主名。

    高宗知其忠誠,寵遇益隆,而終不自安,以為捨他人而假我名,緻之者有自。

    自此參贊密勿,絕口不言朝事,即家庭亦無知者。

     蔡文恭請聖安 蔡文恭公新,文勤公世遠姪也。

    文勤為高宗藩邸師傅,故高宗待文恭尤厚。

    文恭性端愨,世崇理學,為安溪正派。

    雖以過屢遭嚴旨,敬禮猶如故,充上書房總師傅四十一年,諸皇子皆敬憚之。

    乾隆乙巳春,予告歸裡,諸皇子賦詩送行,時人比之疏傅。

    恭王嘗自灤陽返,遇之於途,立降輿。

    王止之,文恭曰:「某非為王降輿也。

    」乃正襟北面恭請聖安畢,然後相見。

     松文清克勤厥職 松文清公筠官副都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