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謹類
關燈
小
中
大
何事,曰:「適聞父訃。
」張習為常,亦雲「好好」,人皆掩口而笑,而張未知。
朱楚生自謂面目可憎 朱楚生者,康熙中名妓也,嬌慧善嗔。
有查於周者,與朱蹤跡甚密,然終落落未易近。
查嘗得善寫真者曾某,欲為朱繪一小影,先貽書詢之。
朱復書曰:「來書雲雲,令人吞吐不下,字字足傳神矣,安得又有曾君然犀來照人也!但面目可憎,毫無可畫,惟排場上醜態畢露為可畫耳。
來教又雲,心可假而貌不可假,此語固然,令人恚甚,我常以不可假而假之,人知之矣。
亦常以可假而不假,君知之乎?與君心期十載,情感三生,猶僅知我貌耳,未知我心,可歎也。
曾君可畫我可假之心,何以傾注於君?我當盡解釵釧為曾君壽。
如必以貌為言,即使神似形似,百日真真,千呼萬喚,我不下也。
不如已之,何如?」 戴正自謂臣劣 雍正初,大吏薦江慎修於朝。
世宗召見,江戰栗不能對,乃薦其弟子戴正。
戴口如泉湧,剴切詳明,上大悅,問:「卿與師孰優?」對曰:「臣劣。
」上曰:「師優不對,何也?」對曰:「師年耄,患重聽,若所學,固勝臣萬萬也。
」上嘉其讓,賜翰林。
江名永,婺源人。
尹文端性謙下 滿洲尹文端公繼善,老於封疆,凡一督雲貴,三督川陝,四督江南。
每遇艱鉅,紆徐料量,靡不妥帖。
而性謙下,將有張弛,必集監司以下而屬之曰:「我意如是,諸君必駁我;我解說,則再駁之,使萬無可駁而後可行,勿以總督語有所因循也。
」以故所行鮮有敗事。
陳文恭以死讓中堂 臨桂陳文恭公宏謀,雍容持下。
尹文端居首揆,素所推仰。
文恭病劇,文端往視,曰:「吾輩均老,不知誰先作古人?」文恭拱手曰:「還讓中堂。
」蓋習於撝謙,不自覺也。
文端默然。
及文恭予告,方戒途,而文端已先騎箕。
文恭欲回京一慟,家人力阻,行至韓莊而薨。
傅文忠待下謙沖 傅文忠公恆,款待下屬,多謙沖,與共幾榻,絕無驕狀。
恭勤愨不以富貴失友誼 恭勤愨公阿拉,家素貧,父任中書久,罷官,饔飱不給,恭以負販養親。
後累遷至驍騎參領,仍賃汪時齋總憲屋以居。
時齋喜其直愨,時周助焉。
以恭慈太後封承恩侯,乾隆時,任禮部尚書十餘年。
出自困阨,深悉裡巷情事,和平謙沖,雖戚畹,無驕抗習。
歲必宴集故交,歡飲竟日,曰:「奚可以富貴失友誼!」嘗拾匿名文書,即命僕焚燬,曰:「吾聊以此報上恩也。
」 嵇文恭改避生日 乾隆乙巳,舉行千叟宴,漢大臣與宴者,以無錫嵇文恭公璜領班,時年八十,與高宗同庚。
生辰本在六月,值班時嘗口奏:「臣不敢先君,擬改期於萬壽後。
」上許為謙而知禮,因代定八月十五日,遣侍衞為之稱觴。
法式善詠物詩止不行世 蒙古時帆祭酒法式善,與王惕甫廣文芑孫交契,有作,必就王審定。
嘗刻行其詠物詩,首以示王,偶勿之善,遂止不行。
後五六年,欽州馮魚山敏昌見而大稱之,問:「何以不行?」時帆因以王言告之。
邵叔?好人譏彈文字 常熟邵叔?太史齊燾,工東漢、六朝文,其《玉芝堂集》,淵懿鎗洋,鯨鏗春麗,駢偶家奉為鴻寶。
然溫溫不自許,嘗以陳思王語「僕嘗好人譏彈其文」八字,鐫諸小印。
董文恭降階迎驛丞 富陽董文恭公誥在都時,有富陽驛丞某得選出都,忽投刺求見。
時文恭方讌客,公服降階出迎。
驛丞鞠躬曰:「某獲官珂裡,趨叩請訓。
」文恭曰:「是何言與?老夫離鄉日久,將來父臺遇老夫戚友,稍有過犯,萬勿因老夫故而稍假辭色,隨時訓誨,此即老夫所切望也。
」 鍾選樓抑抑若不自勝 甘泉鍾選樓明經懷文,嘗著《菣 考古錄》譔述通慧,制行動中禮法.嘉慶甲子,督學劉文清公墉舉為優貢生,鍾入謁,抑抑若不自勝,自謂「諐咎殊多,不稱此目」,與家人朋友言,屢及之. 劉申受自謂不如人 武進劉申受嘗語人曰:「敦行孝友,厲志貞白,吾不如莊傳永。
思通造化,學究皇墳,吾不如莊珍藝。
精研《易》《禮》,時雨潤物,吾不如張臯文。
文采斐然,左宜右有,吾不如孫淵如。
議論激揚,聰敏特達,吾不如惲子居。
博綜古今,若無若虛,吾不如李申耆。
與物無忤,泛應曲當,吾不如陸邵聞。
學有矩矱,辭動魂魄,吾不如董晉卿。
數窮天地,進未見止,吾不如董方立。
心通倉籀,筆勒金石,吾不如吳山子。
」 倭文端讓坐 蒙古倭文端公仁,官大學士時,其行走班次,在商城周相國上,而宴見必以讓周。
一日,以選玉牒館校對等官,至朝房,又相讓,周笑而推之曰:「二哥,何又作此態?此何地耶?」文端始就坐。
鄭夫人對門下士之言 侯官林文忠公則徐,以粵事議戍,道陝西,有門下士迎謁。
談次,微露不平,而以文忠談笑自若,不敢盡其言。
退謁鄭夫人,曰:「甚矣,此行也!」夫人曰:「子毋然。
朝廷以汝師能舉天下大局付之,今決裂若此,得保首領,天恩厚矣,臣子自負國耳,敢憚行乎!」論者鹹頌夫人之謙。
肅順心折漢人 肅順恣睢暴戾,苛待旗籍司官,而於漢司官則甚謙抑,嘗語人曰:「旗人多無知識,漢人能文,不可開罪。
」其納賄也,亦惟受旗人所贈而已。
漢人有才學者,必羅緻之,如匡鶴泉源、陳子鶴孚恩、高碧湄心夔,皆素所心折者也。
朱洪章讓首功 同治甲子六月,曾忠襄克復金陵,李臣典、蕭孚泗鹹膺上賞,封子、男,而不知悉黔將朱洪章一人之功也。
洪章,鎮遠人。
胡文忠守鎮遠,洪章以親軍隸麾下。
及陳臬湖北,遂挈以自隨,肅清武漢,實為首功。
旋遣從曾文正軍。
文正因使帥精銳數千人,隨忠襄擣金陵,不得下,洪章率所部,開地道於龍脖子,垂成而陷,殲四百人。
二次地道成,洪章為前驅,從煙燄中躍上缺口,肉薄蟻附而登,城遂復。
臣典於次日病卒。
忠襄使以首功讓臣典,洪章諾。
及捷報至安慶,文正主稿入奏,乃以洪章為第四人。
於是洪章僅得輕車都尉,殊不平,謁忠襄,語及之。
忠襄笑而授以佩刀曰:「捷奏由吾兄主政,實幕客李鴻裔高下
」張習為常,亦雲「好好」,人皆掩口而笑,而張未知。
朱楚生自謂面目可憎 朱楚生者,康熙中名妓也,嬌慧善嗔。
有查於周者,與朱蹤跡甚密,然終落落未易近。
查嘗得善寫真者曾某,欲為朱繪一小影,先貽書詢之。
朱復書曰:「來書雲雲,令人吞吐不下,字字足傳神矣,安得又有曾君然犀來照人也!但面目可憎,毫無可畫,惟排場上醜態畢露為可畫耳。
來教又雲,心可假而貌不可假,此語固然,令人恚甚,我常以不可假而假之,人知之矣。
亦常以可假而不假,君知之乎?與君心期十載,情感三生,猶僅知我貌耳,未知我心,可歎也。
曾君可畫我可假之心,何以傾注於君?我當盡解釵釧為曾君壽。
如必以貌為言,即使神似形似,百日真真,千呼萬喚,我不下也。
不如已之,何如?」 戴正自謂臣劣 雍正初,大吏薦江慎修於朝。
世宗召見,江戰栗不能對,乃薦其弟子戴正。
戴口如泉湧,剴切詳明,上大悅,問:「卿與師孰優?」對曰:「臣劣。
」上曰:「師優不對,何也?」對曰:「師年耄,患重聽,若所學,固勝臣萬萬也。
」上嘉其讓,賜翰林。
江名永,婺源人。
尹文端性謙下 滿洲尹文端公繼善,老於封疆,凡一督雲貴,三督川陝,四督江南。
每遇艱鉅,紆徐料量,靡不妥帖。
而性謙下,將有張弛,必集監司以下而屬之曰:「我意如是,諸君必駁我;我解說,則再駁之,使萬無可駁而後可行,勿以總督語有所因循也。
」以故所行鮮有敗事。
陳文恭以死讓中堂 臨桂陳文恭公宏謀,雍容持下。
尹文端居首揆,素所推仰。
文恭病劇,文端往視,曰:「吾輩均老,不知誰先作古人?」文恭拱手曰:「還讓中堂。
」蓋習於撝謙,不自覺也。
文端默然。
及文恭予告,方戒途,而文端已先騎箕。
文恭欲回京一慟,家人力阻,行至韓莊而薨。
傅文忠待下謙沖 傅文忠公恆,款待下屬,多謙沖,與共幾榻,絕無驕狀。
恭勤愨不以富貴失友誼 恭勤愨公阿拉,家素貧,父任中書久,罷官,饔飱不給,恭以負販養親。
後累遷至驍騎參領,仍賃汪時齋總憲屋以居。
時齋喜其直愨,時周助焉。
以恭慈太後封承恩侯,乾隆時,任禮部尚書十餘年。
出自困阨,深悉裡巷情事,和平謙沖,雖戚畹,無驕抗習。
歲必宴集故交,歡飲竟日,曰:「奚可以富貴失友誼!」嘗拾匿名文書,即命僕焚燬,曰:「吾聊以此報上恩也。
」 嵇文恭改避生日 乾隆乙巳,舉行千叟宴,漢大臣與宴者,以無錫嵇文恭公璜領班,時年八十,與高宗同庚。
生辰本在六月,值班時嘗口奏:「臣不敢先君,擬改期於萬壽後。
」上許為謙而知禮,因代定八月十五日,遣侍衞為之稱觴。
法式善詠物詩止不行世 蒙古時帆祭酒法式善,與王惕甫廣文芑孫交契,有作,必就王審定。
嘗刻行其詠物詩,首以示王,偶勿之善,遂止不行。
後五六年,欽州馮魚山敏昌見而大稱之,問:「何以不行?」時帆因以王言告之。
邵叔?好人譏彈文字 常熟邵叔?太史齊燾,工東漢、六朝文,其《玉芝堂集》,淵懿鎗洋,鯨鏗春麗,駢偶家奉為鴻寶。
然溫溫不自許,嘗以陳思王語「僕嘗好人譏彈其文」八字,鐫諸小印。
董文恭降階迎驛丞 富陽董文恭公誥在都時,有富陽驛丞某得選出都,忽投刺求見。
時文恭方讌客,公服降階出迎。
驛丞鞠躬曰:「某獲官珂裡,趨叩請訓。
」文恭曰:「是何言與?老夫離鄉日久,將來父臺遇老夫戚友,稍有過犯,萬勿因老夫故而稍假辭色,隨時訓誨,此即老夫所切望也。
」 鍾選樓抑抑若不自勝 甘泉鍾選樓明經懷文,嘗著《菣 考古錄》譔述通慧,制行動中禮法.嘉慶甲子,督學劉文清公墉舉為優貢生,鍾入謁,抑抑若不自勝,自謂「諐咎殊多,不稱此目」,與家人朋友言,屢及之. 劉申受自謂不如人 武進劉申受嘗語人曰:「敦行孝友,厲志貞白,吾不如莊傳永。
思通造化,學究皇墳,吾不如莊珍藝。
精研《易》《禮》,時雨潤物,吾不如張臯文。
文采斐然,左宜右有,吾不如孫淵如。
議論激揚,聰敏特達,吾不如惲子居。
博綜古今,若無若虛,吾不如李申耆。
與物無忤,泛應曲當,吾不如陸邵聞。
學有矩矱,辭動魂魄,吾不如董晉卿。
數窮天地,進未見止,吾不如董方立。
心通倉籀,筆勒金石,吾不如吳山子。
」 倭文端讓坐 蒙古倭文端公仁,官大學士時,其行走班次,在商城周相國上,而宴見必以讓周。
一日,以選玉牒館校對等官,至朝房,又相讓,周笑而推之曰:「二哥,何又作此態?此何地耶?」文端始就坐。
鄭夫人對門下士之言 侯官林文忠公則徐,以粵事議戍,道陝西,有門下士迎謁。
談次,微露不平,而以文忠談笑自若,不敢盡其言。
退謁鄭夫人,曰:「甚矣,此行也!」夫人曰:「子毋然。
朝廷以汝師能舉天下大局付之,今決裂若此,得保首領,天恩厚矣,臣子自負國耳,敢憚行乎!」論者鹹頌夫人之謙。
肅順心折漢人 肅順恣睢暴戾,苛待旗籍司官,而於漢司官則甚謙抑,嘗語人曰:「旗人多無知識,漢人能文,不可開罪。
」其納賄也,亦惟受旗人所贈而已。
漢人有才學者,必羅緻之,如匡鶴泉源、陳子鶴孚恩、高碧湄心夔,皆素所心折者也。
朱洪章讓首功 同治甲子六月,曾忠襄克復金陵,李臣典、蕭孚泗鹹膺上賞,封子、男,而不知悉黔將朱洪章一人之功也。
洪章,鎮遠人。
胡文忠守鎮遠,洪章以親軍隸麾下。
及陳臬湖北,遂挈以自隨,肅清武漢,實為首功。
旋遣從曾文正軍。
文正因使帥精銳數千人,隨忠襄擣金陵,不得下,洪章率所部,開地道於龍脖子,垂成而陷,殲四百人。
二次地道成,洪章為前驅,從煙燄中躍上缺口,肉薄蟻附而登,城遂復。
臣典於次日病卒。
忠襄使以首功讓臣典,洪章諾。
及捷報至安慶,文正主稿入奏,乃以洪章為第四人。
於是洪章僅得輕車都尉,殊不平,謁忠襄,語及之。
忠襄笑而授以佩刀曰:「捷奏由吾兄主政,實幕客李鴻裔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