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勇類
關燈
小
中
大
諾。
主人乃酌酒餞別,與小旗,曰:「以此樹車上,行無虞也。
」遂行,自思己亦曾為響馬,響馬不必皆材武,大率虛聲相讋駭以威客,傾其貲耳,今當覘之以盡其技也。
懷小旗,不樹,危坐車轅。
中途,響馬十餘騎飈馳自後來,發響箭如例。
遂佯為不知,車依舊行,覘所為。
響馬莫測,不敢逼,抽矢傅鏃,彀弓射遂。
遂聞矢來,鏘鳴有聲,以為仍響箭也,無鏃,不之備,猝為所中,創肩,痛莫任,急探懷出小旗揚之。
響馬見,下騎曰:「誤矣。
何不樹幟也?」乃為傅藥裹創,護送至濟南,歸見主人。
主人慰問創癒未,乃大慚,不敢出聲。
主人則語之曰:「吾輩走鏢無僨事,豈誠勇絕人人哉?所恃者平昔與若輩有交誼耳。
惟遇頑梗無可與語交者,不可不一儆之以震其餘,是則匪材且武者莫任也。
然若輩之材且武者,誠亦何限,何可徒恃其勇?若休矣。
」卻去不復用。
孫貢玉碎錢箸 孫貢玉,以勇聞,習拳於少林寺,得內家法。
藝既成,由寺後夾弄出。
時日已暮,望前村有燈火光,一老者傴僂迓之曰:「汝非某僧高弟乎?此徑無足音久矣。
」曰:「然。
」老者曰:「盍休此,我與汝師厚,明日汝師當顧我。
」旦,僧果自外來,相見色喜,老者令幼子與孫角藝,僧高坐作壁上觀。
搏方酣,僧遽呼曰:「止,止。
為汝易帽。
」孫自顧帽已失,乃語請留,復三載,精其技。
孫歸後,為鏢師,商賈聘護囊篋。
裡有不逞子入北省為魁,素驍勇,號大刀柳,然知孫善彈擊,戒其黨勿犯,以故,望幟即馳去。
孫性和易,雖婦孺皆與狎,有固請觀技者,削箸作束,抵其項,以手擊箸,箸折而項不傷。
又指按銅錢數十枚立碎。
有巨盜伺孫久,夜登樓捫之,加利刃,孫捷於飛猱,已自後捘其腕,盜投地痛甚。
子躄,堅請習技,不許,曰:「生平見壯士多橫死,汝足病廢,天之愛汝者厚矣,我何忍以此技禍汝也?」晚年杜門韜晦,得以壽終。
呼延通斷鐵尺 海陵無賴子朱五能以頭擊人,當者皆披靡,人以其好抵觸而多力,以獨角獸稱之。
獨角獸率其徒日橫行閭裡間,人莫敢誰何也。
已而新任州牧至,其人平時以酷吏稱,嘗辦省城巡防,得大盜巨猾,輒以巨棒抵其腹,一擊斃之,一年中,屠人以數百計。
及抵任,第一日,即有人呈訴,朱五覘之,知為己也,懼而逃,有友在山東,亦縣胥也,將往依之。
冬大雪,襥被冒寒出門,伏鞍急馳,夜行百數十裡,天明出境,約計去安豐鎮不遠。
忽聞有呻S吟Y聲,急察之,有少婦仆雪中,下騎扶持,婦言身為鎮市某商妻,昨在舅家,聞夫病,乘驢急歸,雪深冰滑,驢仆人墜。
婦孕已三四月,因腹痛,不能起,驢則逸去。
朱哀之,因解裝中被令婦伏其上,裹而提之,疊騎急馳,須臾,至鎮。
婦之夫,糧食雜貨鋪主人也。
見朱,甚感,詢所來,朱以實告。
其人留朱宿店中,月餘乃去。
至山東,住數年,州牧解任始歸。
朱既歸,其舊日之徒黨復來會,乃恣橫如故.一日,又閧於市,市人見之,大懼,不敢問.有鈴醫,蓋新至者,年可五十餘,鬚髮蒼白矣.適入市,即力為排解,朱怒叱曰:「老不死,乃不識我獨角獸耶?」醫笑曰:「不識.」朱躍而觸,醫且語且左右避,搏之,終不中,憤愈甚.俄而步稍蹈空,市有新屠之豬,懸架上,朱首直撞入豬中,一市大笑,鈴醫徐徐去.朱慚甚,使其徒偵之,鈴醫寄跡城隍廟.及夜,朱短衣懷鐡尺而往,鈴醫宿廟東廊,趺坐不動,朱捫鐡尺,欲撃之,心怯,不敢下.醫忽開目,曰:「獨角獸來耶?」朱度不可中止,即揮鐡尺一撃,醫接以手,折為數段,擲足下,哂曰:「此芒草莖,不足搔癢,乃以戲老人耶?」朱驚,欲退,醫握其領,如挈匹雛,曰:「君既來,何必怱怱?」朱不能動,因聽之.醫曰:「君莫誤會,我此來,特訪君也.我女曩倒風雪中,非君,我女死矣.曩聞我女言,數年來感激不忘,何圖今日市中幸得相遇.然君勇力,講武不足,賈禍有餘,前此倖脫酷吏之手,何尚不知悔耶?」因拍其項曰:「此太強矣.」應手如冷水淋背,體為之 ,醫出粉一瓶曰:「此良藥,費數年精力配合成者.君以此治瘍疽,但用尋常膏藥,彈此一黍許於上,其靈效無比.君得一生喫著不盡,無須更為荒唐事矣.」朱謝而受之.天明,醫負行囊自去,問所之,則曰:「海角天涯,行縱無定.」朱送出北門,醫步履如飛,頃刻已遠,乃惘然歸.朱自是患頸僵,一轉側輒痛,無復早年勇氣.安居於家,賣藥果有奇效,其折斷之鐵尺則留以為紀念。
人詢往事並良藥之由,皆歷歷不諱。
醫姓呼延,名通,曹人也。
僧碎某氏女胸前鏡 某教師以拳勇馳譽衡、湘間,一女微有姿,盡以其技授之。
女有約,必得技如己者而後嫁焉。
父沒,遂以前約榜於門,遠近至者不下數百人,皆非女敵。
惟一少林僧技出眾上,女以其僧也,惡之。
翌日復交手,飛腳點其胸,履頭故著鐵,僧幾斃。
去而恚曰:「三年後當相報也。
」後一江西武舉亦以技投,技不如僧,然武舉為美少年,女心屬之,退避三舍,遂委禽焉。
居三年,女常戚戚,謂其夫曰:「曩以炫技之故,結怨一少林僧,彼雲三年後當至。
今其時矣,宜謹備之。
」未幾而僧至,女命夫出見,而己為僕婦裝,胸前懸一大鏡,重衣襲之,捧茶出。
僧熟視之,默然無語。
女退,以膀靠柱,柱離礎尺許,以手正之,復如故。
僧起立曰:「技至此乎,吾不敢較矣。
」隨以手抵其胸,女色變,少卻,曰:「三年所學,亦祇平平。
」僧竦然退。
女急解衣,鏡已碎矣,著指處如椎鑿然。
旗兵打滑撻 禁中冬月打滑撻,先汲水澆地使冰,遂成冰山,高三四丈,瑩滑無比。
乃使勇健兵士著帶毛豬皮履,其滑更甚,自其顛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為勝。
汴魯兒童習走 汴、魯兒童類習飛簷走壁之技,童而習之,謂之上學,其時期,大抵為七歲。
習之之法,縛鉛於足,重者可三斤,乃掘地為深寸許之坑,一躍而過,遞深至三尺。
又習槍箭,則先畫圈於壁,以鍊眼光,期於百發百中而止。
盧滋以手足貼壁行 臨清州民俗強悍,多盜。
光緒初,其魁盧滋就降於州牧,黨眾亦皆懾伏,盧遂為魯撫福潤所知。
一日傳見,令試技。
撫署牆至峻,盧乃以手足貼壁,橫行丈許,往還者數次。
旋蹲牆隅,聳身登屋頂,倒一足,鉤於簷,逡巡沿壁下,福擊節稱善,厚賜遣歸。
江僮負石疾趨 少林拳法有鍊工術,運氣於筋肉,則脈絡突起,筋如堅索,肉如靭革,刀擊之不能傷也。
黃用行為淮上豪客,行俠鄉裡,家蓄一僮,江姓,佚其名,碭人,年三十餘,膂力異常,負巨石疾趨數百武如飛。
室有車,殊笨重,輓以二牛始能行。
江袒腹默坐車側,徐徐呼吸,俄作欠伸狀,凡五六次,運其臂,格格有聲,鼓其腹,膨然隆起,歷半小時乃起立。
取一利刃,長三尺,刃尖鋒銳,光芒逼目,持其柄支車端,以腹部承刃尖,徐以身向前傾,背其手奮力推之。
輪轉可七八周,始釋刃而罷,腹部尚凸起,無傷痕。
陳叟挾雙刀而走 京師有巨屋,在化石橋左,劉四嘗僦居之,蓄妻妾僕媼殊夥,赫然大家也。
劉軀小面白,藹然如儒者,而性慷慨好周急,鄰人頌之。
歲嘗以秋至京東催租,謂有田數十頃,返以翌年春,則巨車運物至矣,如是者兩年有奇。
劉時就門前餛飩擔購餛飩啖之,鬻者為陳叟,久之與劉習。
一日,笑而語之曰:「予薊州陳某也,有父且有祖,祖年九十四,予有三子、五孫、二孫女,此十餘口者,今悉在囹圄,皆以君耳。
君果垂憫我全家者,盍從我行,以紓我難乎?」劉徐答曰:「子識我,無誤歟?」陳曰:「無誤。
」劉曰:「無多言,可偕行耳。
」乃陡自坡下躍上城,行如飛,陳自折其擔,出二刀挾於脅際,亦一躍從之,瞬息杳矣。
朱文英掩腸捷走 朱文英與俞菊笙同時為京師武旦,交莫逆,藝亦相埒。
俞以武旦不足出人頭地,改武生,朱實左右之。
朱善走,嘗以一日而走二百餘裡。
俞既以武生噪一時,同業嫉之甚。
一日,演劇慶樂園,將束裝,突有人自外入,向俞疾馳,朱亟攔而詰之,其人不及刺俞,則逕投刃而竄。
刃入朱腹左,急拔之,腸隨出,然尚能捷走如平時也。
遂左手掩腸,右手持刃,追及屋頂,掖之而下,始覺痛,延傷科治之,經月愈,復能舞躍如平時矣。
驛卒展足捷走 台灣之驛卒曰 達,走遞公文時,輒插雉尾於首,手背繫薩鼓,鼓以鐡為之,狀如卷荷,長三寸許.展足捷走,足掌去地尺餘,撲及其臀,沙起風飛,手鐲與薩鼓相撃,其聲丁當,瞬息數十裡. 苗人善履巉石荊棘 苗人椎髻跣足,男子生甫行,燒鐵石烙足,塗以桐膏,頻歲如是,足漸厚,成重繭。
女亦如之。
履巉石荊棘如履平地,故五寨司狗扒巖諸峯石壁嶒嶙,仄徑為人所罕至者,縱身上若飛,須臾,躡其巔。
浮水僧履水如履地 僧,山東人,不知其何時入閩。
閩裡社演劇,人集道亙,僧不得過,繞而向小湫,僧躡足履水如平地。
鄉人有李諾者,目送之,則大駭,揭水而追。
至一破寺前,僧回顧,駭問何來,李膜拜於地,曰:「弟子嗜拳技,久不得良師。
適見師履水如履地,度非少林宗派不復有此。
」僧歎曰:「吾言技耶。
且即荒菴,告居士以衲之身世。
」因肅客入,瓶花茗椀,位置精潔。
僧曰:「吾兄力能禦奔馬,飛行絕跡。
衲其穉弟耳,藝皆受之吾兄。
實不見諱,吾兄,劇盜耳。
一日,憑山覘行客,見平原有少年驅馬三十匹,衲將下要之,兄曰:『此少年獨行無侶乃能驅馬三十匹,非常人也,非汝所制。
』兄瞥然如鶚,飛墜少年馬前,塵土飛處,衲見紅光一片,吾兄之軀中裂矣,遂瞑然若死,不敢下。
少年去,始瘞屍於山次,削髮雲遊。
今居士就吾叩所學,即藝儕吾兄,又胡為者,矧乃不可即及。
」諾廢然,謝僧歸。
遲日,更叩其扃,虛無人矣。
鄭大腹水面作蜻蜓點 常熟西鄉有鄭姓者,失其名。
殊健飯,食兼人猶不能果腹,每日撫其腹曰:「如此大腹何?」人因以大腹名之。
多力,善技擊,得少林宗派,能於水面作蜻蜓點,一躍數十丈,視城垣如門閾。
時江湖多盜,行旅皆以壯士為衞。
有漢口富商,以巨甕納白金萬餘兩載舟南下,鄭與偕行。
行揚子江,日向夕,風利不泊,旋覺有異,泊焉,檢甕,則已失。
遙望煙波中,隱約有人影奔竄,鄭躍水迅追。
稍近,微辨其為僧,手提兩甕,踏波如飛,鄭點水尾之,僧登岸,鄭亦登岸。
行裡許,有蘭若,四周石壁頗峻,僧聳身入,鄭隨之。
僧至佛殿,置甕廊下,顧鄭笑曰:「勞汝追隨,且止宿。
」鄭頷之。
乃設酒食,恣飲啖,既畢,以燈導入禪房。
房小而潔,中橫石榻,左右列幾,榻有衾褥,無帷帳,仰瞻屋梁,鋪闆作閣,闆多隙,僧掛燈於壁,拱手請高枕,遂出戶,反扃其門去。
鄭疑,不敢臥,假寐幾側。
夜將半,聞闆閣有聲,簌簌如密雨,從隙中落榻上,鄭懼,不敢一探首。
逾時始寂。
天明視之,則短矢蝟集,長三寸,聚刃盈榻下。
鄭知僧所為,乃蟠坐矢端,而矢不一折。
及僧啟扃入,笑謂鄭曰:「夜間相戲,汝乃爾爾,不免大才小用。
」鄭曰:「我坐蒲團耳。
」僧點首,挽鄭出,盥櫛訖,進以麥餅。
鄭請還甕,僧曰:「必一角勝負,勝則許,負則否。
」鄭曰:「如何?」僧指石壁曰:「遞相袒腹,背倚此壁,各擊腹三拳,無傷者勝。
」鄭問孰先,僧曰:「子,客也,主不先客,請子先擊。
」言畢,慨然袒腹倚壁,曰:「來。
」鄭自恃其力,奮拳擊僧腹,如擊巨石,寂不動。
鄭駭極,拳再下,腹堅如前,僧但微笑,而鄭力疲矣。
及三擊,僧鼓腹鄭前,示無傷意,然後請還擊。
鄭頗窘,然不能辭,乃逡巡效僧所為。
僧從容進,左手揭衣袖,右手挺拳入,鄭急以背緣壁上躍,避僧拳,此名壁虎遊,蓋少林祕傳也。
僧出不意,收拳不及,入於壁,沒腕。
鄭驟落,力挫僧臂,臂砉如藕折。
僧曰:「好,子可取甕去,異日再相見也。
」鄭亟提兩甕返。
鄭自此隱姓名,徙居遠鄉,無子,惟一女,亦以力稱,得父傳。
家甚貧,鄭每食不獲飽。
女嫁武弁某,常饋米肉,頗不乏,勤於省父,旬日一歸寧,歸必緻父於醉飽,常傭於人以療飢。
一日,女歸省,突有人排門入,視之,僧也。
鄭不及避,僧已至前,揖鄭而言曰:「訪君久矣,今始得晤,別來當無恙。
」鄭知其意,乘未備,起右腳蹴僧腎,僧讓步,驟以左手接,變色責曰:「君殊孟浪,故人遠來,不敘寒暄,而遽用武,豈我臂未痊,不能擒君足耶?君斷我臂,我斷君足,不亦可乎?」鄭以足在僧手,窘甚。
女從旁呼曰:「父親何不作雙飛蝶?」鄭頓悟,左足又起,僧傷頤而仆,鄭與女共殺之,瘞於後圃。
所謂雙飛蝶者,乃兩足並起之名。
凡少林派,雖一足為人所執,一足猶能平地疾起,力蹴敵人之頤,此固鄭所素習,倉卒間忘之,微女之呼,幾喪僧手。
由是愈不輕出。
茶商墮橋聳身起 福州南臺有大橋,往來者日數千人。
一年,有操北音者至,坐橋頂,張字於旁曰:「過者納錢一文,有能與予角鬬者免,勝予者取錢以行。
」期以一旬,凡數日,投錢數萬矣。
間有角者,皆未能勝。
茶商粵人某旅其地,翩翩儒雅,未嘗以技擊鳴。
偶經是處,北人索錢,甲探囊適空,曰:「予忘攜錢,返取與子,何如?」北人曰:「至此,未可空去,請一角。
不然,則納衣為質,以錢來,乃取衣行。
」某曰:「世焉有橫暴如此者?吾本無縛鷄力,雖然,既如此相迫,吾亦當一領教。
」佇立待之。
北人揮拳進,僅一交手,北人曰:「此少林正宗也。
」鬬有頃,北人騰一足起,中某,某佯墮橋下。
橋去水丈餘,某墮橋下,離水面尺許,聳身起,立橋上,面不改色。
方某墮時,北人以為勝,有矜色,至是,色頓變。
某隨曰:「子技尚未也。
世間異人多,速改爾業,不然,吾見子之必敗也。
」北人乃棄錢遁。
王趡蹴杉人於尋丈外 福州有菜傭王趡者,年七十許矣。
長日寡言笑,傴而長髯,負殊勇,精內家拳,然頗自斂,不欲以技自炫也。
一日,行於道,有負巨杉者,躡趡後,以杉末抵趡,趡卻立,則又抵之。
趡曰:「汝將何為?」杉人曰:「我生平鹹如是,汝如何者!」趡曰:「奴子敢爾?」杉人下其杉,撲趡,趡驟起一足,蹴杉人於尋丈之外。
杉人起,跪謝曰:「十年步先生後,今日乃得此法,此少林的髓也。
」拜已,負杉去,趡惘然如有失。
番人鬬走 臺灣番人自幼習走,輒以輕捷較勝負。
練習既久,及長,一日能馳三百餘裡,雖快馬不能及。
臂帶釧,手持銅瓦,走則以瓦扣釧,聲如鳴鐘,一步一擊,不疾不徐,輒聲聞數裡。
蒙人貫跤馳馬 新疆蒙人嘗於每歲四月祀鄂博,祀畢,年壯子弟相與貫跤馳馬,以角勝負.貫跤者,分東西列,二人躍出場,抗空拳相持搏,格手蹘足,牛尚 虎 ,勝者扶負人起,以靨相撫掩.官長高座監鬭,連勝十人者為上,以次至五等,其賞皆有差.馳馬者,群年少子,各選善走名馬,集於預定之處,近則二三十裡,遠或百餘裡,待命鬭勝負.整橛飾,齊月題,治鞍筴.恐其蹶於蹏也,為之刻其甲;防其愊於力也,為之剔毛;慮其篤於行也,為之餓其腹.緩之驟,之控之縱之.聞角聲起,爭叱馬鞭其後,疾馳趨鄂博.先至者謂之奪彩,其賞亦列五等,各得銀布有差. 勝者固有贈彩,惟必須將負者按捺於地,其負者不能掙持再起,乃分勝負。
蒙人不論男女老幼,未有不能騎馬者。
其男女孩童自五六歲即能騎馬馳驅於野,故雖悍劣已極之馬,一經蒙人控馭,輒能馴良。
遇有異聞,則駿馬四馳,傳佈曠野,亦至速也。
蒙人鬬牛駝 蒙人有鬬牛鬬駝之戲,然不以馳驅為優劣,而以踢咬別勝負,勝者有贈彩。
其鬬時,隻以童牛兩頭相鬬,或雄駝兩者相鬬,非以多數混鬬也。
藏人跑人跑馬 西藏有跑馬跑人之舉,多在夏季。
淩晨,禦彌勒佛像以出巡,護法隨以旛旗,雜扮各色奇鬼者數十人,各官均在門樓俯閱。
導一象至大昭樓前,朝賀,引鼻三舞,郭家哇赤身短中衣以吹獻布庫之戲,即相撲也。
有大石一塊,重可六七十斤,圓滑如卵,能舉起者賞哈達。
跑馬,白磨盤山西縱轡飛馳,至工布塘止,約二十餘裡。
是日,獻技者著鮮衣,佩劍,肩拖叉子槍,駕快馬,由馬道飛馳,或馬上射箭,或馬上放槍。
道左置的,射箭放槍之中的者,眾皆齊聲喝彩。
或於飛馳時由馬上倒身拾地上物,有好事者往往雜置煙草、紙、銀元、銅元等於馬道之旁,藏民飛馳時,倒身俯拾,從無一墮馬者。
跑至工布塘,按先後給以木籤,執回昭前受賞。
達賴又遣官分賞綢緞、哈達,其跑第一者,馬即送獻布達拉山上,達賴給銀五十兩,六七歲小兒或十餘歲能服此役,即免其家一年差徭,亦尚武之俗也。
跑人亦如跑馬,遠近大小不一,賞亦如之,捷足者先得也。
青海頭目跑馬 青海產良馬,頭人所乘,尤極上選。
最良者之速率日可行千裡,性質幹仗毛色筋力足程數者,無一不全,珍愛倍至,千金不易。
富者鞍韉鞭鐙以赤金縷之,次則以銀。
會盟典禮,蒙、番原名跑馬大會,藉此習練馬足,儘馬力之所及兼程而至。
事後又會集於海岸,擇曠野縱轡絕馳,以角勝負。
惟不賭彩,勝者,眾以紅布覆馬首為別。
萬軍四習落地生根法 有陳四者,其父叔皆精技擊,遂稍習拳勇,父死,叔常淩之。
一日,語母曰:「兒以藝未精,為叔所欺,願訪名師,學萬人敵。
」母許之。
四乃改姓名為萬軍四,取百萬軍中之義也。
遊學數月,至桂林,聞某鄉酒米店有蒸酒匠高某者,精拳藝,為少林宗派,亟往述來意。
高許之,日令軍四以單手五指執酒壜口傾出其中所盛者,復使立馬作勢,至一年,方授拳藝,三年學成。
高曰:「可去矣。
」高送至海旁,舉足踏舟幾覆,故令舟子羣撐以篙,舟不稍動。
軍四復上岸,高問其故,軍四曰:「求畢授此技。
」高曰:「此為落地生根,雖百數十人不能動。
」復留數月始去。
潘五先生精搏擊 同、光間,虞山有潘五先生者,於兄弟次居五,為姁嫗長者,鄉裡之人鹹重之,尊之曰潘五先生而不名。
精超距搏擊之術,祕不授人。
同裡有丁元生者,武師也。
自知伎不如潘能,必欲有以傾其祕焉。
每於稠人廣座中遇潘,輒以言激之曰:「人皆謂五先生能,天下豈有能而不欲與人見者?此必先生無所能,故示人以不可測,自掩其技之拙耳。
」眾或和之,潘惟唯唯不與辨。
元生百計不能得潘怒,猝不能忍,乃起,高躍丈許自墮下拳擊其腦,於法,受者無不殆,意潘至是必疾避也。
不意潘昂首引頸受元生拳,無纖毫楚容,笑曰:「天下惟中實者,勢重下,捷不可當。
若五指不能迸力,雖握拳,指不靠掌心,故中虛不實。
其著體也浮匪沈,雖猛,不足以楚予也。
」元生慚伏,乞受教,曰:「若之何而實?」潘曰:「易耳。
若置一缸於臥室,中盛水,水性柔而面凝,猛著拳,必格不使得下。
若旦暮下拳擊之,引臂務直,必使水浸沒腕,臂指及掌,靡絲毫不受水抵力,如此,治瘉久,臂力瘉勁,指一一擠靠掌心,拳自實,不虛矣。
」元生謹受教,久之,覺駸駸乎若與曩者異矣。
一日,元生遇潘於市,潘謂之曰:「若今試拳予。
」元生反走數步作勢,而乃直前拳潘胸,潘挺立自若,而元生外仆,逾所反走之路。
潘笑而扶之起,曰:「若今拳中實,匪昔矣。
然欲搏人,必先自虛其軀,若運周身之力聚拳,氣不覺上浮而步下虛,步虛,上重下輕,立必不穩。
自立不能穩而猛力撲敵,敵勁,反藉力以蹈吾虛,其力瘉勁,反仆者瘉遠,此言搏術者之所以不可不審步法也。
若心精力果,予不恤盡與子言,其識之。
」 某令與皇族決鬬 某縣令為餘姚邵中丞友濂妹壻,幼跅弛不羈,精技擊,力能敵數十人。
年十七寓京師,偶涉足平康,與一皇族衝突,約日擇曠地決戰。
屆期,皇族率臧獲十數至,某僅一人。
以一足掃之,十數人者皆伏地,呻S吟Y不能起。
更捽皇族倒地,拳擊幾斃,因是繫刑部獄者數月。
及釋,折節讀書,足不出戶,未三年,聯捷入詞林。
夏日嘗納涼庭中,強其婦使並肩坐,突以左手攬其臂,右手把椅,聳身一躍,直登屋脊,人椅曾不少欹,俄復挾與俱下。
中年,知鄂省某縣,遇緝捕大盜必躬親其役,以故靡勿獲,長官皆稱之曰能。
然好色殊甚,偶外出,見民家有美婦,輒默識其門戶,夤夜踰垣,用強,因而被污者不少。
一日,又悅一小家婦,即夕就之,婦驚而大呼。
隔院有石工十餘人,聞聲持械至,卒被獲,士紳控之省,遂鐫職。
老僧與黎某競鬬 南海黎某家鉅富,幼失怙恃,慕技勇,延教師於家,盡其術。
比中年而家漸落,乃授徒為生,旁近無賴輩鹹樂與遊。
一日,忽有少林宗派之某僧挈一徒至鄉,賣拳棒,黎與遇,欲窘之,命之去,僧乞饒,黎不許,僧逡巡避之。
黎復率其徒覓僧,大喝曰:「爾詐欺取財,當以半為吾儕酒資。
」僧解囊獻百錢,黎擲還之,僧曰:「行囊僅此耳。
」黎怒,欲搜其囊,僧亦大怒,謂當以競鬬決勝負。
乃擇廣場以鬬,黎挺巨戟刺僧胸,僧舉左腕撥之,戟墮。
黎拔劍亂麾,一時許,僧側身,疾出黎腋上,反掌搏其背,復以趾蹴之顛。
復再鬬,僧以指削黎手,手若斷,劍飛數武外,仆地矣,僧從容去。
武良與盜徒搏 瓊州武良,父為標客,以拳勇著。
良幼時,父以藥鍊其筋骨,膚堅如鐵,兵革不能入。
稍長,與羣兒遊,以泅為戲,良藝獨精,步水面如平地,又能伏水中一晝夜。
體小而敏捷,年十八,裁如童,膂力猶人,與人徒手搏輒勝。
又善飛騰,能作旋風舞,城垣高數丈,躍而登,若履閾焉。
良母早卒,父每出必與俱。
嘗隨父為某商保標至太原,中途父病,道出濟南,突有盜數十輩要刦之,良父病不任戰,盜傷其目。
良大怒,操刃一躍,距地七八丈,出盜不意,疾下,揮其顱,腦裂而斃,羣盜驚竄。
父負傷劇,旋殞,良仍保商抵晉,始扶櫬返瓊。
鑒於父之善騎而墮也,棄故業,藉小負販以謀生,深自晦矣。
良有表姑,適吳某,吳才而貧,良恆資助之。
其女日售針黹以助家用,吳愛逾掌珍,年及笄,猶未字也。
鄰居張紳嘗官侍禦,以賄免職,家居,為暴鄉裡,有司不敢問。
子曰縉,眇而無文,年及冠,不能辨之無,惟以狎妓為樂,世家大族無與論婚。
會有議吳女美者,縉羨之,歸告張,使委禽於吳。
張不忍拂縉意,且意吳故寒士,怵於威權,當無不諧,遣人往說吳。
吳鄙張,不許,張怒,乘吳出,刦女歸,幽之樓而要之。
女固稱須待父命,張方邀吳,而吳已至,即迫令草婚書。
吳益大罵,張忿甚,嗾家人杖斃之,女墮樓卒,而良之表姑亦雉經以死。
良聞,詣宰訟冤,宰畏張,袒焉。
良恚,語侵宰,宰不理,麾隸逐之。
良怒,中夜,懷刃越張垣,張家七口悉手戕之。
翌晨,宰往驗,疑必良所為,飛牒捕良,不可得。
更定後,宰已寢,覺有物墮胸際,時方酣夢,驚而視之,良也。
大駭欲呼,良示以刃,叱曰:「勿爾,汝為親民官,任勢豪怙威作惡,不懲而反庇之,本當殺卻。
念汝惕於權勢,速解任,猶可免,脫再戀棧,須問汝頭顱有幾也。
」宰大懼,急諾之,不三日,掛冠遁,而良亦他適。
良自是投身入行伍,隸某總鎮麾下。
從征數有功,擢官至遊擊。
總鎮忌之,而無隙可乘也。
會有巨匪寇境,守戎往剿失利,飛書告急,總鎮檄良馳援之。
匪魁殊善戰,陣亡士卒二十餘人,擒副將一,良出與鬬,久之,匪與良戰益酣,俱棄械徒手搏,匪力漸懈,將就縛矣。
旁有深塹,匪忽躍入其中,良方驚疑,突覺有物擊腦後,顛仆入塹,乘勢扼匪吭,因擒以獻,受上賞焉。
途次,匪私語良曰:「君瀕死而獲功,因禍得福,是殆天授,非人力也。
」良疑其言,固詰之,匪笑曰:「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
君功益顯,君身益危矣。
餘不入塹,亦且為君所擒,然入塹而復為君擒,此餘所不料也。
總鎮未遇時,亦我黨人耳,有絕技,善飛彈,百發百中,當之,無不斃者。
餘鬬君時,遙望總鎮取彈拽弓,躍躍欲試,餘心忐忑,力因以懈。
方彈發時,餘避入塹,甫躍下,覩彈中君腦,餘始知總鎮之彈為君發而非為餘發。
餘方幸君之死,而不虞猶為君擒也。
然君果何術,顧能當此一擊乎?」良始悟,以手探創痕,腫如鵝卵矣。
奏凱而歸,宵遁入海,不知所終。
後總鎮率水師剿海盜,發彈斃十餘人,忽舟覆,溺以死,或雲良為之也。
洪峻與三等羯鬬 粵西洪峻業醫,與田子安皆以勇聞,尤善鐡彈.一日,偕至野外試技,洪丸入木三寸,田三發,兩丸裂甲,一入寸許.旁有西(上棘下火)僧睨之,笑而言曰:「指力猶弱,恐不能傷人.」田怒,撃僧,連發數丸,皆不中.洪請僧試其技,僧以左手大指抵丸,以右二指捺而出之,一發洞樹.洪大慚,請從學,僧悉授其術.臨別,贈以蛟虹劍,語之曰:「此劍須祕之,能於百步外取首級也.」 田至桂林,為巨盜馬半漢所殺,洪得耗,亟至桂,詗知其窟,夜縱火焚之,則於火光中見一偉丈夫,知為半漢,飛劍斬之,割其首,歸以祭田,自是名震兩粵。
復遊秦、蜀、三楚,無敵手。
時有巨商貿販外國,苦海盜,聘洪護鑣。
及出洋,即見一小舟逆流而上,船脣立癯叟,蓋即綽號伏獅佛及雲鼎叟者是也。
飛劍擊之,不中。
俄羣盜已及,各掣刃相向,叟喝曰:「此獠須生縛以見。
」眾縛田去。
至一島,有大廈,門外甲士數百人,夾刃列侍。
洪進,伏堦下,叟略詰之,即傳頭等羯十餘人進見。
羯者,力士也。
俄有二等羯二十餘人、三等羯數十人魚貫而入,西棘?火僧與焉。
未數語,叟命斬僧,僧哀號乞命,眾請赦,乃免。
旋擁洪至前,叟命隸僧部下,洪無事,輒與諸伴較力,僧悉心指示,業益精。
劉遠以耕地法敗遊僧 樂平劉遠精拳藝,樂人習械鬬,遠常為之魁。
且家世習拳,遠祖某初學於少林,後更從業於浙之張松溪,合內外兩家而融化之,自成一派,至遠尤精。
遠又尚俠,其助鬬也,必其事之大不平者,否則人雖有求,必卻之,甚且助求者之敵,故樂邑無賴,皆深恨之。
會某寺來一僧,自言至自天台,眾不知其能武,僧亦未嘗自言也。
一日,某某兩姓約百餘人私鬬,僧視之而笑,或曰:「能助乎?」僧曰:「惟有解之耳。
」遂馳入眾中,以手左右麾之,眾皆避,不能前。
無賴某見之,喜曰:「是可得之以敵遠也。
」設計與遠善,故以激遠怒,遠應之,請結束上場,僧亦凝氣以待之。
未交臂,僧曰:「眾鬬無謂,不知吾二人相角,以勝負定曲直也。
」遠曰:「甚善。
」遂各麾其眾以退。
而僧左手虛映遠之面,乃分兩手,遽以左足加遠之下部,遠趁僧足勢,屈右足盤於地,以左足遽加僧之右足,俟僧左足方落,遠全身偕右足並起,隨進一步,遂仆焉。
明日僧去。
遠乃語人曰:「此僧實健,使非用耕地法,撲其腳跟,吾必敗於其手矣。
」 璞琢之夫人殺盜 光緒中,滿洲璞琢之觀察玉觀察荊州,家屬僑鄂垣。
某夕,有劇盜夜登其寓屋,時夫人尚未寢,盜聞戶中有人聲,靜琚屋頂,以俟人靜後竊發。
一盜琚屋脊,吸潮煙,煙燼自屋簷下墜,夫人在室中瞭見火星落庭中,知有異,默取手槍移步入暗陬,向屋上斜放之。
一盜應聲墜,落鄰家門外,餘盜亦自屋頂狂奔,瓴甓棱棱作聲。
家人鹹集,隣眾合力擒六盜,無一脫者。
時張文襄督兩湖,命武昌府陳樹屏鞫諸盜,知係某巨案逸盜,因電璞雲:「以尊閫之威,手斬劇盜,積案因之悉破,宜紀錄一次。
」 鄧劍娥擲俄將於地 光緒初,張家口有鏢師鄧魁者,能傳其始祖鳴謙之業,善劍術槍法。
有女曰劍娥,年十四,魁以逐馬賊中伏槍死,乃代其業,有年矣,矢志不嫁,能立馬上擊空中鵰鶚,槍無虛發,皆貫其目,他無傷也。
一日,忽告母曰:「火器盛行,武技漸絀矣。
盜之器械皆視我為精,今惟以情誼名譽羈之耳。
父果以何而殞命乎?生活之資今已粗具,不如改業之為愈也。
」母諾。
乃買田奉天西關外,閉門以居。
庚子,娥年二十餘矣,俄軍南下,奉母避田野。
母旋卒,未及葬,一日,俄將入其家,見娥,將擁之以行。
娥微笑曰:「能抱我起,當從汝。
」俄將竭其力,迄不能撼。
須臾,娥稍振其衣,俄將頓顛出十步外,大怒,叱之,從卒爭趨而前,娥植立如故,卒皆仆。
俄將出小槍將發,娥亟奪之,握之於右手,而左手則挾俄將,力擲之於地,使跪,復蹈其背,俄將方哀免之。
從卒已回營,告其伍,須臾,眾至,俄將伏地呼曰:「若曹今惟乞和耳,否則吾先不免。
」俄將之妻方為看護婦,亦在軍,因隨眾而至,為之再三乞哀,娥令立誓,旋釋之。
滕亞珍善拳藝 寶山滕亞珍女士,名學琴,光、宣間,以拳藝著稱於江左,嘗有女子從之學。
嬪於朱,夫曰阜山。
楊叟除假鬼 皖省某縣,山邑也。
地瘠水寒,不宜穀,而產藥材,蒼朮、黃精之屬甚多,居民採至他邑賣之,得重值。
自邑至西鄰某縣,約百裡,道經狼山。
狼山者,山徑崎嶇,老樹陰翳,數十裡不見天日,相傳狼虎之外,更有鬼物出沒,薄暮輒攫行人,遇者不免,或力奔而脫,亦必膽破魂落,終身不敢再往。
然要道不可避也,居民患之。
楊叟者,鄰邑老農也,以膽大稱。
邑人往求為除鬼,叟慷慨應之。
問何須,曰:「一斧。
」問何報,曰:「蒼朮三百斤。
」叟隻身至狼山,日方午,入叢林,陰黑慘黯,不類人境,淒風刺骨,松濤簌簌而鳴,隱約聞鬼啼,聲細欲杳,漸引而近。
叟知鬼至,大聲而嘯,若洪鐘。
俄而有怪聲學叟嘯,聲悽而尖,叢莽中跳一鬼出,躶其體,肌黑如漆,雙目炯炯有光,直撲叟,張口欲噬之,齒長寸許。
叟揮斧擊之,不中,鬼亦抝樹枝格之。
鬬良久,鬼不敵,嘯而奔,叟追之。
約裡許,至山麓,忽巨鬼在前,長數丈,叟力斫之,隨手而顛。
此時黑鬼已逸,又一白鬼來迎鬬,鬬久之,雙手被叟執,擬以斧,鬼忽號曰:「我非鬼,人也,裝鬼刧人財耳。
」叟曰:「人裝鬼,尤可殺。
」斧其頭而斃。
回視巨鬼,則縛草為人形,披以衣也。
一笑而還,以語邑人,邑人報以蒼朮三百斤,而狼山之鬼遂絕。
後邑人入山搜得一茅屋,蓋當日鬼穴,石灰炭墨亂髮之屬,用以裝鬼者,猶存也。
王鐵頭撞頭陀 六安王某,駢指能削巨磚,匏落如腐,額能受巨棒而無損傷,鄉黨中皆以王鐵頭稱之。
初亦無盛名。
適某鄉來一頭陀,設場較拳勇,莫之能敵,王往與較。
頭陀勇甚,王伺間撞之以頭,頭陀避,還足一踢,王仰跌,乃乘頭陀不備,疾起,出其脇下,爪去頭陀乳傍肉一片。
頭陀大怒,飛錫杖擲王,王知其必將緻命,已預為備,不得中。
頭陀負傷遁,王之名遂大噪。
馮允昌以頭撞人 嘉興新市鎮西廟前有馮允昌者,以賣腐為業。
勇力兼人,頭甚勁,與人鬬,以頭撞之,罔弗披靡。
偶與西廟道士忤,馮於五更磨腐時,挾廟前石獅置廟門外。
明日,道士見而異之,僱人舁置原所。
不數日,馮又如之。
如是者五六次,道士耗傭費不貲,心疑焉,夜潛臥廟門側覘其異。
一日五更,聞馮店開門聲,見其挾獅而來,始悟由於前次開罪之故,遂啟戶出,向馮謝罪懇求。
馮大笑,復以獅安於原所而罷。
其鄰有與暱者,謂之曰:「子頭誠有力,倘以石擊之,恐亦不能當也。
」馮拾一石,大如椀,擲空中,以頭承之,磞然有聲,石迸去而頭不傷,至是,遂以鐵頭著。
一日,馮潑水於衢,適陝西販皮客張姓者過,誤濺其衣,張微罵之,馮惡聲相應而出,揮之以拳,張不與較,馮自後趨至,以頭撞之,張不回顧,而略側其身,馮頭適入於肋間,為所挾,竭力搖拔不可脫。
張笑曰:「吾知汝為馮鐵頭,然果是鐵否?吾當試之。
」於是駢兩指就肋間擦之,馮痛不可忍,失聲而號。
張曰:「若然,則非鐵頭矣。
且去,再加純鋼鑄鍊,吾當復來相較也。
」遂釋之,緩步而去。
馮之頭紅腫者旬餘,於是深自歛抑,不敢濫用其頭矣。
禿者敲頭 桐城張已振遊京師,見一禿者,手承雙鐵鎚,大若鉢,自敲其頭,左右環下,起落如風雨,每下,輒隆然作響,頭不為碎。
其顱頂當鎚下處,瘉光亮若磨鏡矣,觀者或疑其鎚非鐵,索視,質重,莫任舉其一者。
何元龍摑少年頰 何元龍精拳勇,偶以事至湖州之南潯,夜宿舟次,遇民舍失火,披衣往救。
見喧譁中,有一少年,手兩巨桶注水令滿,躍登屋瓦,從上灌之,往復奔騰如擲梭。
何亦取桶之尤巨者,注水躍救,一如某狀。
少年怒其不遜,乘何方下地立未穩,出不意,以雙手按何肩曰:「好,好。
」何大駭,亦舉一掌力摑其頰曰:「好,好。
」火熄各散。
何歸舟解視,肩頭腫赤,藥之,始愈。
少年則口中上下十餘齒皆搖搖欲脫矣。
康飛骽用足踢人 喬公子以豪勇名,有友康飛骽,以用足稱無敵。
一日,有僧造焉,請角力,喬揣僧技實勝己,因假近遊,約以數日歸後試較。
僧復大言曰:「不問誰,能揮我一拳,蹴我一足,即推為牛耳。
若縮朒者,非夫也。
」因與康謀,乘僧閒坐,於隔牆飛骽擊之,僧壁同傾數十步外。
僧起笑曰:「郎君何必壁後置人?今已矣,會有相見日耳。
」後年餘,喬與康同遊天台,於石梁旁遇僧,曰:「此間無人,正可一決雌雄也。
當互毆三拳以判勝負。
」喬方踟躕間,康目之,佯雲:「君素習《易筋經》,今何怯也?請師先之。
」喬乃袒衣立石壁下,僧數步取勢,鼓勇擊之,康立其旁,飛蹴喬肩,喬倏然橫倒,而僧之臂已擊於石壁上,成三折肱矣。
賣拳女擊少年肩 無錫之有崇安寺,猶蘇州之有玄妙觀。
寺前有廣場,每屆新年,男女紛沓,江湖賣技者莫不利市三倍。
嘗有賣拳者,挈家人婦子,擇隙地,圍布幔,中豎刀槍劍戟之屬,金革雜作,鏜然闐然,遊人如蟻聚,如蜂屯,循幔一周幾無容足地。
及演技,技果精,半日獲錢無算。
某少年性放誕,偶逐隊往觀,賣拳者有女,貌楚楚,而結束謹嚴,若顧盼自雄者。
少年慕之,正凝想間,女手籐盤一,翩然來索錢。
少年曰:「錢在囊中,可自取之。
」女不以為戲,如其言。
既取出,少年以為悅己,不覺舉手探胸際。
女正色曰:「勿爾。
」遂以手輕擊其肩,少年陡覺自肩背及踵,痛楚莫可名狀,遽坐於地,旁人扶之不能起,於是眾大譁。
有識者,謂繫鈴解鈴,可延女來。
賣拳者知之,笑謂少年曰:「小女無狀,開罪先生。
然賣技賣身,亦自有別,小女亦胡可戲者。
」語竟,強扶少年起,執其手,屈伸之,未幾,行動如常,急遁去。
趙仲妻踢其夫 楚人趙仲躭飲博,好技擊,妻幼卿美而艷,初流寓於杭,父沒,嫁趙,每勸其勿與博徒遊,遂時時反目矣。
有魯某者,拳師也,自言力能舉鼎,精拳術,門徒百餘人,趙與焉。
一日,趙復以細故撻其妻,妻善走,捷於猿猱,俄越窗遁。
趙追之急,妻側身自後推其背,趙仆地。
妻入室闔戶,趙自地躍起,始以石撾戶,不得入。
繼思己為魯之高足弟子,拳技獨有心得,不意為弱女子跌踣,且慚且怯,反身出外,走訴於師。
魯問曰:「汝妻平日曾習拳藝乎?」趙曰:「否,否,操井臼而已,未從事也。
」魯大笑曰:「然則汝自失足耳,何怯為?」趙曰:「弟子亟返家,欲消此一踣之恥,敢乞師臨舍,脫有失敗,仗師援手,可乎?」魯曰:「可。
」於是率徒十餘人造其室,門啟,其妻立於閾。
趙盛氣欲擊之,恐弗敵,不敢舉手,逡巡復卻。
其妻舉目見魯,怒曰:「若何預人家事,豈以拳教師嚇人乎?」魯聞言,忿然作色,罵曰:「婢子無狀,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耶?」奔之,合雙拳搏女面,女躡銳屣踢其膝,魯跌丈餘,仰臥堦下,徒急舁而去。
入其室,目左右顧,問無外人否,其徒曰:「無有。
」大號曰:「痛甚痛甚。
」速覓藥敷傷處。
繼又痛,顧曰:「吾虞其手而不虞其足也,偶敗耳。
」 小兒碎王魁睪丸 山陰指月菴有僧,善武藝,然能守清規。
王魁師之,僧遂日與講武事,數年,王自為盡羿之道。
忌僧之愈己也,一日,問僧曰:「設睡時有人行刺,師能知而避之乎?」僧曰:「刀劍之來也有風,風離刀約尺餘,能者遇風即覺,避之何難。
」越數日,僧午睡闆上,王持刀刺僧,僧忽轉身落下,刀穿睡闆。
僧骽踢王出門外,驅之曰:「吾誤授匪人,恨不殺汝以除患。
今悔之晚矣。
」又謂菴眾曰:「王心不正,將來必作邪事。
作邪事必忌我,忌我必殺我,我不若去此以避害。
」僧遂去。
王自是益橫行不法,日肆淫掠,嘗欲姦一孀婦,婦有兒,年約十三四,知其事,銜之。
時從村塾歸,早晚以手搦石子,如練彈狀,年餘,搦瓦礫成粉,私喜曰:「可矣。
」乃於黑夜偽作乞丐,橫臥狹路中,以伺王。
王適往婦家,見臥者當道,乃於兒身跨而過,兒即一手撮其睪丸,王斃。
兒握雙丸投案,訴之官,官以其年幼有志,義而壯之,案寢不問。
金魁殪熊 湘人金魁軀偉有力,光緒丁醜,從左文襄公宗棠平伊犂。
伊犂多熊,一日會餐,文襄語諸將曰:「取熊心為羹,美甚,得其大者當更佳。
」金曰:「某當往獵之。
」遂率四十騎入山。
薄暮,一大鹿馳馬前,發槍殲之。
俄有一巨熊自遠至,乃分騎伏深林,自隱於石後以覘之。
熊見鹿,人立而啖,金突持槍刃刺之,刃反卻,大驚,欲返奔,則左臂已為熊所握,不得脫,懼甚。
方伸右手取腰間手槍,熊適反顧,亟發一槍,中其喉,仆地,連擊之遂殪,眾為金出其臂,舁熊以歸。
萬夫雄斃三虎 萬夫雄,涇川人。
少負膂力,以拳勇稱,然初未嘗事田獵也。
一日,與範某早行深山中,忽林莽中一虎躍出,搏範以去,範號曰:「萬君救我。
」萬亦不知所措,遂撼大樹,拔之,怒持樹往,追裡許,震天一呼,虎逡巡退者三,範得以脫。
因挺擊虎,中其項,虎猙獰,欲迎鬬,以項痛,竟不能舉。
乃乘勢再擊之,虎斃。
母虎暨虎子相尋至,萬度不能止,且卻且前,又奮平生之勇,縱送格撲,而二虎相繼斃矣。
老翁捕虎 有紀中涵者,知旌德縣。
時近城有虎,獵者不能捕,邑人請曰:「非聘徽州唐打獵,不能除此患也。
」乃遣吏持幣往,歸報唐氏,選藝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則一老翁,鬚髮皓然,時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歲耳。
大失望,姑命具食。
老翁察中涵意不滿,半跪啟曰:「聞此虎距城不五裡,先往捕之,賜食未晚也。
」遂命役導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爾尚畏耶?」入谷將半,老翁顧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童子作虎嘯聲,果自林中出,徑搏老翁。
老翁手一短柄斧,縱八九寸,橫半之,奮臂屹立。
虎撲至,側首讓之,虎自頂上躍過,已血流仆地,視之,自頷下至尾閭,皆觸斧裂矣。
乃厚贈遣之。
老翁自言煉臂十年,煉目十年。
其目,以毛帚掃之不瞬,其臂,使壯夫攀之,懸身下縋不能動。
王某搏虎 山西興縣之至太原為程四百餘裡,山路崎嶇,素多虎患。
有王某者,膂力過人,嘗偕數人持鳥槍入山中,猝與虎遇,前數人遙見之,亟走旁徑而免。
王不知也,貿貿然前,虎驟起撲之,兩撲俱不中,而左右衣襟皆為所裂。
最後以兩前足據其肩,張口欲噬,王以鳥槍盡力支其上齶,口不得交,并落其一齒,而王臂亦為虎所傷。
相持既久,俯見地有亂石,乃拾其最鉅者反手向上猛擊之,虎痛甚,舍之去。
王歸,至家養旬餘,臂傷始愈。
郭子仁斃鵲狼 杭州郭子仁精拳術。
一日,與其徒眾演技於城隍廟,時有陸某者,年方壯,自負勇力,欲試之,因出不意,突然起一足。
郭曰:「勿惡作劇。
」駢二指插入鞋縫中,足頓不能舉,視之,鞋圈脫矣,幸未傷足也。
既而技畢,郭負器將歸,見山門外戲臺之顛有三鵲,笑而語陸曰:「請為君落此鵲。
」即探囊,出一彈丸置食指上,下拇指撥之,鵲遂應手落。
郭曾保標至山西,獨行荒嶺,遇狼,追之,疾如奔馬。
行裡許,至一大溪,深數丈,郭乃面溪而立,及狼至,郭以雙足蹬其背,狼遂跌入溪而死。
郭身軀短小,不及中人,然所用劍鎚鐵椎皆五十斤也。
曾如飛殺蟒 曾如飛,粵人,善跳躍,高十丈,橫十丈,騰踔如飛,人遂呼為曾如飛。
如飛少孤,遇異人挾之入山,授以鐵棍,重逾五百斤,昕夕練習。
既純熟,則以獸炭燃紅,令徒手玩弄,夕必盡數十斤,指甲成灰,掌中膚幾糜爛,苦之,顧爐火輒蹙額。
師略有所覺,謂如飛曰:「身不自有而技可精。
膚受苦楚而不能忍,孺子殆不足與語矣。
」如飛繇是益傾心,隱忍而已。
師顧之,色喜,復教以飛躍,期年,聳身起,則一躍數丈,捷逾隼鶻,遇河,憑而過。
師曰:「汝技精矣,善用之,衣食可無慮。
」資遣之歸。
如飛既歸,略展其技,而名震裡巷,子弟鹹爭師事之。
一日,入山獵,躍馬行數十裡,重巒疊嶂,崎嶇不能進,旁有澗,下馬就澗邊休息,忽見巨蟒長十餘丈,首昂如鬥,渡澗來,噓氣成霧。
如飛知不能避,急躍澗過,出蟒後,拔刀斷其尾。
蟒轉身奔如飛,如飛騰躍迎之,劈其首,蟒負痛蜿蜒跳擲,山谷震撼,歷數時死。
如飛上馬歸,述其事於鄰人,鄰人驚喜,謂一歲中牛羊雞犬之死於蟒者不可以數計,如飛除之,比之周處斬蛟也。
鹿鹿斃蝦蟆及犬 閩有稗販人,名鹿鹿者,習內功,善按穴道,人畜遇之,往往為其斃。
嘗取蝦蟆仰其腹,以目視日影,用小竹點其腹,則蝦蟆立斃。
鹿鹿所居之隣有犬,巨而猛若獅,好噬人,惡之。
一日,投犬以肉,犬盡之,更以肉寘諸掌餌犬,使就其掌舐肉,鹿鹿以指點犬穴,犬狂嗥,力奔十餘步而死。
方世培殪牛 方世培,福清茶山人也。
練拳技二十年,法曰縱鶴,運氣周其身,又聚周身之氣透雙拳而出,出時作吼聲,久久,則並聲而無之,但聞鼻息出入而已。
手分金木火水土以禦人,惟水出時,被中者如中惡,而世培之身則已飛越尋丈外,幾不可見矣。
世培之徒徧閩中,其最知名者為王陵。
陵嘗以掌抵柱,柱皆為之撼動,有所謂大身化小身法者,中人無不敗。
陵恆以此法與拳師試,皆莫當。
一日,求與世培較藝,世培陷其樊中,在法當仰趺,世培忽駢三指置陵胸,陵肝鬲間如沃沸湯,聲息皆渺,如死人,世培笑曰:「孺子初不自量。
」即出小丸藥合水使飲之,立蘇。
茶山多落花生,居人恆種之,以為產,徧畦隴常有牛來食之。
世培出戶驅牛,牛弗行,鞭之,亦弗動,乃以拳抵牛,牛疾奔,至嶺上死。
俄而究牛之所由來,則伯氏之牛也。
剖牛腹,則肝長可二尺許,是殆肝臟為拳所傷耳。
自是,世培以死牛故,名乃益噪。
蒙人繫馬 蒙古人於馬之未施鞍轡者曰額爾賓,踶齧騰趠,不受銜勒,健者輒以竿索約繫其項,捉而騎之。
行次招華,【在張家口外三百裡。
】敕就牧所賜大將軍馬數百,闌廢堵中印烙。
有伍巴什者捉馬,馬怒立,什於馬上磬身,擒其雙耳,股離鞍,馬前後努突,項益下,終不得脫去。
拳術各技 拳術分內外二家,而世人所能者,外家為多,然無論內外家,於沈托分閉起頓諸法,必使各盡其妙,而又調之以氣,會之以理,運之以神,以成一式,則五寸之矩不難盡天下之方。
且練習時最重下部,下部為百骸之基礎,下部不固,無論如何,終不足以應大敵,如秋葉之易落,非質有殊也,著於枝者不固也。
拳術家所演各技之名稱其略如下,蓋宣統辛亥九月,有人聞之於拳師戴錦唐、李勤波、李春如三人也。
少林拳、太祖拳、通臂拳、大紅拳、小紅拳,二郎拳、路行拳、梅花拳、羅漢拳、地堂拳、關西拳,萬古手、黃英手、三十看對手,打掌、譚腿、頭進、六家勢、廿四勢、雙實練、十八滾、短打、燕青、飛架、三步架、醉劉唐、雙插子、雙戟、三套子,大刀、單刀、少林單刀、少林雙刀、春秋刀、梅花雙刀、小提刀、連環刀、連環雙刀、八卦刀、空手進刀,單刀花槍、單刀進槍、花槍大刀、花槍、【一名六合槍。
】對槍、金槍、川少槍、羅漢槍、刺膝槍,赤劍、虎頭劍、八卦劍、八卦七星劍,少林棍、三節棍、棍進三節棍、空手進三節棍、雙拐進三節棍、行鉤、梅花虎頭鉤,輭鞭,峨眉針。
主人乃酌酒餞別,與小旗,曰:「以此樹車上,行無虞也。
」遂行,自思己亦曾為響馬,響馬不必皆材武,大率虛聲相讋駭以威客,傾其貲耳,今當覘之以盡其技也。
懷小旗,不樹,危坐車轅。
中途,響馬十餘騎飈馳自後來,發響箭如例。
遂佯為不知,車依舊行,覘所為。
響馬莫測,不敢逼,抽矢傅鏃,彀弓射遂。
遂聞矢來,鏘鳴有聲,以為仍響箭也,無鏃,不之備,猝為所中,創肩,痛莫任,急探懷出小旗揚之。
響馬見,下騎曰:「誤矣。
何不樹幟也?」乃為傅藥裹創,護送至濟南,歸見主人。
主人慰問創癒未,乃大慚,不敢出聲。
主人則語之曰:「吾輩走鏢無僨事,豈誠勇絕人人哉?所恃者平昔與若輩有交誼耳。
惟遇頑梗無可與語交者,不可不一儆之以震其餘,是則匪材且武者莫任也。
然若輩之材且武者,誠亦何限,何可徒恃其勇?若休矣。
」卻去不復用。
孫貢玉碎錢箸 孫貢玉,以勇聞,習拳於少林寺,得內家法。
藝既成,由寺後夾弄出。
時日已暮,望前村有燈火光,一老者傴僂迓之曰:「汝非某僧高弟乎?此徑無足音久矣。
」曰:「然。
」老者曰:「盍休此,我與汝師厚,明日汝師當顧我。
」旦,僧果自外來,相見色喜,老者令幼子與孫角藝,僧高坐作壁上觀。
搏方酣,僧遽呼曰:「止,止。
為汝易帽。
」孫自顧帽已失,乃語請留,復三載,精其技。
孫歸後,為鏢師,商賈聘護囊篋。
裡有不逞子入北省為魁,素驍勇,號大刀柳,然知孫善彈擊,戒其黨勿犯,以故,望幟即馳去。
孫性和易,雖婦孺皆與狎,有固請觀技者,削箸作束,抵其項,以手擊箸,箸折而項不傷。
又指按銅錢數十枚立碎。
有巨盜伺孫久,夜登樓捫之,加利刃,孫捷於飛猱,已自後捘其腕,盜投地痛甚。
子躄,堅請習技,不許,曰:「生平見壯士多橫死,汝足病廢,天之愛汝者厚矣,我何忍以此技禍汝也?」晚年杜門韜晦,得以壽終。
呼延通斷鐵尺 海陵無賴子朱五能以頭擊人,當者皆披靡,人以其好抵觸而多力,以獨角獸稱之。
獨角獸率其徒日橫行閭裡間,人莫敢誰何也。
已而新任州牧至,其人平時以酷吏稱,嘗辦省城巡防,得大盜巨猾,輒以巨棒抵其腹,一擊斃之,一年中,屠人以數百計。
及抵任,第一日,即有人呈訴,朱五覘之,知為己也,懼而逃,有友在山東,亦縣胥也,將往依之。
冬大雪,襥被冒寒出門,伏鞍急馳,夜行百數十裡,天明出境,約計去安豐鎮不遠。
忽聞有呻S吟Y聲,急察之,有少婦仆雪中,下騎扶持,婦言身為鎮市某商妻,昨在舅家,聞夫病,乘驢急歸,雪深冰滑,驢仆人墜。
婦孕已三四月,因腹痛,不能起,驢則逸去。
朱哀之,因解裝中被令婦伏其上,裹而提之,疊騎急馳,須臾,至鎮。
婦之夫,糧食雜貨鋪主人也。
見朱,甚感,詢所來,朱以實告。
其人留朱宿店中,月餘乃去。
至山東,住數年,州牧解任始歸。
朱既歸,其舊日之徒黨復來會,乃恣橫如故.一日,又閧於市,市人見之,大懼,不敢問.有鈴醫,蓋新至者,年可五十餘,鬚髮蒼白矣.適入市,即力為排解,朱怒叱曰:「老不死,乃不識我獨角獸耶?」醫笑曰:「不識.」朱躍而觸,醫且語且左右避,搏之,終不中,憤愈甚.俄而步稍蹈空,市有新屠之豬,懸架上,朱首直撞入豬中,一市大笑,鈴醫徐徐去.朱慚甚,使其徒偵之,鈴醫寄跡城隍廟.及夜,朱短衣懷鐡尺而往,鈴醫宿廟東廊,趺坐不動,朱捫鐡尺,欲撃之,心怯,不敢下.醫忽開目,曰:「獨角獸來耶?」朱度不可中止,即揮鐡尺一撃,醫接以手,折為數段,擲足下,哂曰:「此芒草莖,不足搔癢,乃以戲老人耶?」朱驚,欲退,醫握其領,如挈匹雛,曰:「君既來,何必怱怱?」朱不能動,因聽之.醫曰:「君莫誤會,我此來,特訪君也.我女曩倒風雪中,非君,我女死矣.曩聞我女言,數年來感激不忘,何圖今日市中幸得相遇.然君勇力,講武不足,賈禍有餘,前此倖脫酷吏之手,何尚不知悔耶?」因拍其項曰:「此太強矣.」應手如冷水淋背,體為之 ,醫出粉一瓶曰:「此良藥,費數年精力配合成者.君以此治瘍疽,但用尋常膏藥,彈此一黍許於上,其靈效無比.君得一生喫著不盡,無須更為荒唐事矣.」朱謝而受之.天明,醫負行囊自去,問所之,則曰:「海角天涯,行縱無定.」朱送出北門,醫步履如飛,頃刻已遠,乃惘然歸.朱自是患頸僵,一轉側輒痛,無復早年勇氣.安居於家,賣藥果有奇效,其折斷之鐵尺則留以為紀念。
人詢往事並良藥之由,皆歷歷不諱。
醫姓呼延,名通,曹人也。
僧碎某氏女胸前鏡 某教師以拳勇馳譽衡、湘間,一女微有姿,盡以其技授之。
女有約,必得技如己者而後嫁焉。
父沒,遂以前約榜於門,遠近至者不下數百人,皆非女敵。
惟一少林僧技出眾上,女以其僧也,惡之。
翌日復交手,飛腳點其胸,履頭故著鐵,僧幾斃。
去而恚曰:「三年後當相報也。
」後一江西武舉亦以技投,技不如僧,然武舉為美少年,女心屬之,退避三舍,遂委禽焉。
居三年,女常戚戚,謂其夫曰:「曩以炫技之故,結怨一少林僧,彼雲三年後當至。
今其時矣,宜謹備之。
」未幾而僧至,女命夫出見,而己為僕婦裝,胸前懸一大鏡,重衣襲之,捧茶出。
僧熟視之,默然無語。
女退,以膀靠柱,柱離礎尺許,以手正之,復如故。
僧起立曰:「技至此乎,吾不敢較矣。
」隨以手抵其胸,女色變,少卻,曰:「三年所學,亦祇平平。
」僧竦然退。
女急解衣,鏡已碎矣,著指處如椎鑿然。
旗兵打滑撻 禁中冬月打滑撻,先汲水澆地使冰,遂成冰山,高三四丈,瑩滑無比。
乃使勇健兵士著帶毛豬皮履,其滑更甚,自其顛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為勝。
汴魯兒童習走 汴、魯兒童類習飛簷走壁之技,童而習之,謂之上學,其時期,大抵為七歲。
習之之法,縛鉛於足,重者可三斤,乃掘地為深寸許之坑,一躍而過,遞深至三尺。
又習槍箭,則先畫圈於壁,以鍊眼光,期於百發百中而止。
盧滋以手足貼壁行 臨清州民俗強悍,多盜。
光緒初,其魁盧滋就降於州牧,黨眾亦皆懾伏,盧遂為魯撫福潤所知。
一日傳見,令試技。
撫署牆至峻,盧乃以手足貼壁,橫行丈許,往還者數次。
旋蹲牆隅,聳身登屋頂,倒一足,鉤於簷,逡巡沿壁下,福擊節稱善,厚賜遣歸。
江僮負石疾趨 少林拳法有鍊工術,運氣於筋肉,則脈絡突起,筋如堅索,肉如靭革,刀擊之不能傷也。
黃用行為淮上豪客,行俠鄉裡,家蓄一僮,江姓,佚其名,碭人,年三十餘,膂力異常,負巨石疾趨數百武如飛。
室有車,殊笨重,輓以二牛始能行。
江袒腹默坐車側,徐徐呼吸,俄作欠伸狀,凡五六次,運其臂,格格有聲,鼓其腹,膨然隆起,歷半小時乃起立。
取一利刃,長三尺,刃尖鋒銳,光芒逼目,持其柄支車端,以腹部承刃尖,徐以身向前傾,背其手奮力推之。
輪轉可七八周,始釋刃而罷,腹部尚凸起,無傷痕。
陳叟挾雙刀而走 京師有巨屋,在化石橋左,劉四嘗僦居之,蓄妻妾僕媼殊夥,赫然大家也。
劉軀小面白,藹然如儒者,而性慷慨好周急,鄰人頌之。
歲嘗以秋至京東催租,謂有田數十頃,返以翌年春,則巨車運物至矣,如是者兩年有奇。
劉時就門前餛飩擔購餛飩啖之,鬻者為陳叟,久之與劉習。
一日,笑而語之曰:「予薊州陳某也,有父且有祖,祖年九十四,予有三子、五孫、二孫女,此十餘口者,今悉在囹圄,皆以君耳。
君果垂憫我全家者,盍從我行,以紓我難乎?」劉徐答曰:「子識我,無誤歟?」陳曰:「無誤。
」劉曰:「無多言,可偕行耳。
」乃陡自坡下躍上城,行如飛,陳自折其擔,出二刀挾於脅際,亦一躍從之,瞬息杳矣。
朱文英掩腸捷走 朱文英與俞菊笙同時為京師武旦,交莫逆,藝亦相埒。
俞以武旦不足出人頭地,改武生,朱實左右之。
朱善走,嘗以一日而走二百餘裡。
俞既以武生噪一時,同業嫉之甚。
一日,演劇慶樂園,將束裝,突有人自外入,向俞疾馳,朱亟攔而詰之,其人不及刺俞,則逕投刃而竄。
刃入朱腹左,急拔之,腸隨出,然尚能捷走如平時也。
遂左手掩腸,右手持刃,追及屋頂,掖之而下,始覺痛,延傷科治之,經月愈,復能舞躍如平時矣。
驛卒展足捷走 台灣之驛卒曰 達,走遞公文時,輒插雉尾於首,手背繫薩鼓,鼓以鐡為之,狀如卷荷,長三寸許.展足捷走,足掌去地尺餘,撲及其臀,沙起風飛,手鐲與薩鼓相撃,其聲丁當,瞬息數十裡. 苗人善履巉石荊棘 苗人椎髻跣足,男子生甫行,燒鐵石烙足,塗以桐膏,頻歲如是,足漸厚,成重繭。
女亦如之。
履巉石荊棘如履平地,故五寨司狗扒巖諸峯石壁嶒嶙,仄徑為人所罕至者,縱身上若飛,須臾,躡其巔。
浮水僧履水如履地 僧,山東人,不知其何時入閩。
閩裡社演劇,人集道亙,僧不得過,繞而向小湫,僧躡足履水如平地。
鄉人有李諾者,目送之,則大駭,揭水而追。
至一破寺前,僧回顧,駭問何來,李膜拜於地,曰:「弟子嗜拳技,久不得良師。
適見師履水如履地,度非少林宗派不復有此。
」僧歎曰:「吾言技耶。
且即荒菴,告居士以衲之身世。
」因肅客入,瓶花茗椀,位置精潔。
僧曰:「吾兄力能禦奔馬,飛行絕跡。
衲其穉弟耳,藝皆受之吾兄。
實不見諱,吾兄,劇盜耳。
一日,憑山覘行客,見平原有少年驅馬三十匹,衲將下要之,兄曰:『此少年獨行無侶乃能驅馬三十匹,非常人也,非汝所制。
』兄瞥然如鶚,飛墜少年馬前,塵土飛處,衲見紅光一片,吾兄之軀中裂矣,遂瞑然若死,不敢下。
少年去,始瘞屍於山次,削髮雲遊。
今居士就吾叩所學,即藝儕吾兄,又胡為者,矧乃不可即及。
」諾廢然,謝僧歸。
遲日,更叩其扃,虛無人矣。
鄭大腹水面作蜻蜓點 常熟西鄉有鄭姓者,失其名。
殊健飯,食兼人猶不能果腹,每日撫其腹曰:「如此大腹何?」人因以大腹名之。
多力,善技擊,得少林宗派,能於水面作蜻蜓點,一躍數十丈,視城垣如門閾。
時江湖多盜,行旅皆以壯士為衞。
有漢口富商,以巨甕納白金萬餘兩載舟南下,鄭與偕行。
行揚子江,日向夕,風利不泊,旋覺有異,泊焉,檢甕,則已失。
遙望煙波中,隱約有人影奔竄,鄭躍水迅追。
稍近,微辨其為僧,手提兩甕,踏波如飛,鄭點水尾之,僧登岸,鄭亦登岸。
行裡許,有蘭若,四周石壁頗峻,僧聳身入,鄭隨之。
僧至佛殿,置甕廊下,顧鄭笑曰:「勞汝追隨,且止宿。
」鄭頷之。
乃設酒食,恣飲啖,既畢,以燈導入禪房。
房小而潔,中橫石榻,左右列幾,榻有衾褥,無帷帳,仰瞻屋梁,鋪闆作閣,闆多隙,僧掛燈於壁,拱手請高枕,遂出戶,反扃其門去。
鄭疑,不敢臥,假寐幾側。
夜將半,聞闆閣有聲,簌簌如密雨,從隙中落榻上,鄭懼,不敢一探首。
逾時始寂。
天明視之,則短矢蝟集,長三寸,聚刃盈榻下。
鄭知僧所為,乃蟠坐矢端,而矢不一折。
及僧啟扃入,笑謂鄭曰:「夜間相戲,汝乃爾爾,不免大才小用。
」鄭曰:「我坐蒲團耳。
」僧點首,挽鄭出,盥櫛訖,進以麥餅。
鄭請還甕,僧曰:「必一角勝負,勝則許,負則否。
」鄭曰:「如何?」僧指石壁曰:「遞相袒腹,背倚此壁,各擊腹三拳,無傷者勝。
」鄭問孰先,僧曰:「子,客也,主不先客,請子先擊。
」言畢,慨然袒腹倚壁,曰:「來。
」鄭自恃其力,奮拳擊僧腹,如擊巨石,寂不動。
鄭駭極,拳再下,腹堅如前,僧但微笑,而鄭力疲矣。
及三擊,僧鼓腹鄭前,示無傷意,然後請還擊。
鄭頗窘,然不能辭,乃逡巡效僧所為。
僧從容進,左手揭衣袖,右手挺拳入,鄭急以背緣壁上躍,避僧拳,此名壁虎遊,蓋少林祕傳也。
僧出不意,收拳不及,入於壁,沒腕。
鄭驟落,力挫僧臂,臂砉如藕折。
僧曰:「好,子可取甕去,異日再相見也。
」鄭亟提兩甕返。
鄭自此隱姓名,徙居遠鄉,無子,惟一女,亦以力稱,得父傳。
家甚貧,鄭每食不獲飽。
女嫁武弁某,常饋米肉,頗不乏,勤於省父,旬日一歸寧,歸必緻父於醉飽,常傭於人以療飢。
一日,女歸省,突有人排門入,視之,僧也。
鄭不及避,僧已至前,揖鄭而言曰:「訪君久矣,今始得晤,別來當無恙。
」鄭知其意,乘未備,起右腳蹴僧腎,僧讓步,驟以左手接,變色責曰:「君殊孟浪,故人遠來,不敘寒暄,而遽用武,豈我臂未痊,不能擒君足耶?君斷我臂,我斷君足,不亦可乎?」鄭以足在僧手,窘甚。
女從旁呼曰:「父親何不作雙飛蝶?」鄭頓悟,左足又起,僧傷頤而仆,鄭與女共殺之,瘞於後圃。
所謂雙飛蝶者,乃兩足並起之名。
凡少林派,雖一足為人所執,一足猶能平地疾起,力蹴敵人之頤,此固鄭所素習,倉卒間忘之,微女之呼,幾喪僧手。
由是愈不輕出。
茶商墮橋聳身起 福州南臺有大橋,往來者日數千人。
一年,有操北音者至,坐橋頂,張字於旁曰:「過者納錢一文,有能與予角鬬者免,勝予者取錢以行。
」期以一旬,凡數日,投錢數萬矣。
間有角者,皆未能勝。
茶商粵人某旅其地,翩翩儒雅,未嘗以技擊鳴。
偶經是處,北人索錢,甲探囊適空,曰:「予忘攜錢,返取與子,何如?」北人曰:「至此,未可空去,請一角。
不然,則納衣為質,以錢來,乃取衣行。
」某曰:「世焉有橫暴如此者?吾本無縛鷄力,雖然,既如此相迫,吾亦當一領教。
」佇立待之。
北人揮拳進,僅一交手,北人曰:「此少林正宗也。
」鬬有頃,北人騰一足起,中某,某佯墮橋下。
橋去水丈餘,某墮橋下,離水面尺許,聳身起,立橋上,面不改色。
方某墮時,北人以為勝,有矜色,至是,色頓變。
某隨曰:「子技尚未也。
世間異人多,速改爾業,不然,吾見子之必敗也。
」北人乃棄錢遁。
王趡蹴杉人於尋丈外 福州有菜傭王趡者,年七十許矣。
長日寡言笑,傴而長髯,負殊勇,精內家拳,然頗自斂,不欲以技自炫也。
一日,行於道,有負巨杉者,躡趡後,以杉末抵趡,趡卻立,則又抵之。
趡曰:「汝將何為?」杉人曰:「我生平鹹如是,汝如何者!」趡曰:「奴子敢爾?」杉人下其杉,撲趡,趡驟起一足,蹴杉人於尋丈之外。
杉人起,跪謝曰:「十年步先生後,今日乃得此法,此少林的髓也。
」拜已,負杉去,趡惘然如有失。
番人鬬走 臺灣番人自幼習走,輒以輕捷較勝負。
練習既久,及長,一日能馳三百餘裡,雖快馬不能及。
臂帶釧,手持銅瓦,走則以瓦扣釧,聲如鳴鐘,一步一擊,不疾不徐,輒聲聞數裡。
蒙人貫跤馳馬 新疆蒙人嘗於每歲四月祀鄂博,祀畢,年壯子弟相與貫跤馳馬,以角勝負.貫跤者,分東西列,二人躍出場,抗空拳相持搏,格手蹘足,牛尚 虎 ,勝者扶負人起,以靨相撫掩.官長高座監鬭,連勝十人者為上,以次至五等,其賞皆有差.馳馬者,群年少子,各選善走名馬,集於預定之處,近則二三十裡,遠或百餘裡,待命鬭勝負.整橛飾,齊月題,治鞍筴.恐其蹶於蹏也,為之刻其甲;防其愊於力也,為之剔毛;慮其篤於行也,為之餓其腹.緩之驟,之控之縱之.聞角聲起,爭叱馬鞭其後,疾馳趨鄂博.先至者謂之奪彩,其賞亦列五等,各得銀布有差. 勝者固有贈彩,惟必須將負者按捺於地,其負者不能掙持再起,乃分勝負。
蒙人不論男女老幼,未有不能騎馬者。
其男女孩童自五六歲即能騎馬馳驅於野,故雖悍劣已極之馬,一經蒙人控馭,輒能馴良。
遇有異聞,則駿馬四馳,傳佈曠野,亦至速也。
蒙人鬬牛駝 蒙人有鬬牛鬬駝之戲,然不以馳驅為優劣,而以踢咬別勝負,勝者有贈彩。
其鬬時,隻以童牛兩頭相鬬,或雄駝兩者相鬬,非以多數混鬬也。
藏人跑人跑馬 西藏有跑馬跑人之舉,多在夏季。
淩晨,禦彌勒佛像以出巡,護法隨以旛旗,雜扮各色奇鬼者數十人,各官均在門樓俯閱。
導一象至大昭樓前,朝賀,引鼻三舞,郭家哇赤身短中衣以吹獻布庫之戲,即相撲也。
有大石一塊,重可六七十斤,圓滑如卵,能舉起者賞哈達。
跑馬,白磨盤山西縱轡飛馳,至工布塘止,約二十餘裡。
是日,獻技者著鮮衣,佩劍,肩拖叉子槍,駕快馬,由馬道飛馳,或馬上射箭,或馬上放槍。
道左置的,射箭放槍之中的者,眾皆齊聲喝彩。
或於飛馳時由馬上倒身拾地上物,有好事者往往雜置煙草、紙、銀元、銅元等於馬道之旁,藏民飛馳時,倒身俯拾,從無一墮馬者。
跑至工布塘,按先後給以木籤,執回昭前受賞。
達賴又遣官分賞綢緞、哈達,其跑第一者,馬即送獻布達拉山上,達賴給銀五十兩,六七歲小兒或十餘歲能服此役,即免其家一年差徭,亦尚武之俗也。
跑人亦如跑馬,遠近大小不一,賞亦如之,捷足者先得也。
青海頭目跑馬 青海產良馬,頭人所乘,尤極上選。
最良者之速率日可行千裡,性質幹仗毛色筋力足程數者,無一不全,珍愛倍至,千金不易。
富者鞍韉鞭鐙以赤金縷之,次則以銀。
會盟典禮,蒙、番原名跑馬大會,藉此習練馬足,儘馬力之所及兼程而至。
事後又會集於海岸,擇曠野縱轡絕馳,以角勝負。
惟不賭彩,勝者,眾以紅布覆馬首為別。
萬軍四習落地生根法 有陳四者,其父叔皆精技擊,遂稍習拳勇,父死,叔常淩之。
一日,語母曰:「兒以藝未精,為叔所欺,願訪名師,學萬人敵。
」母許之。
四乃改姓名為萬軍四,取百萬軍中之義也。
遊學數月,至桂林,聞某鄉酒米店有蒸酒匠高某者,精拳藝,為少林宗派,亟往述來意。
高許之,日令軍四以單手五指執酒壜口傾出其中所盛者,復使立馬作勢,至一年,方授拳藝,三年學成。
高曰:「可去矣。
」高送至海旁,舉足踏舟幾覆,故令舟子羣撐以篙,舟不稍動。
軍四復上岸,高問其故,軍四曰:「求畢授此技。
」高曰:「此為落地生根,雖百數十人不能動。
」復留數月始去。
潘五先生精搏擊 同、光間,虞山有潘五先生者,於兄弟次居五,為姁嫗長者,鄉裡之人鹹重之,尊之曰潘五先生而不名。
精超距搏擊之術,祕不授人。
同裡有丁元生者,武師也。
自知伎不如潘能,必欲有以傾其祕焉。
每於稠人廣座中遇潘,輒以言激之曰:「人皆謂五先生能,天下豈有能而不欲與人見者?此必先生無所能,故示人以不可測,自掩其技之拙耳。
」眾或和之,潘惟唯唯不與辨。
元生百計不能得潘怒,猝不能忍,乃起,高躍丈許自墮下拳擊其腦,於法,受者無不殆,意潘至是必疾避也。
不意潘昂首引頸受元生拳,無纖毫楚容,笑曰:「天下惟中實者,勢重下,捷不可當。
若五指不能迸力,雖握拳,指不靠掌心,故中虛不實。
其著體也浮匪沈,雖猛,不足以楚予也。
」元生慚伏,乞受教,曰:「若之何而實?」潘曰:「易耳。
若置一缸於臥室,中盛水,水性柔而面凝,猛著拳,必格不使得下。
若旦暮下拳擊之,引臂務直,必使水浸沒腕,臂指及掌,靡絲毫不受水抵力,如此,治瘉久,臂力瘉勁,指一一擠靠掌心,拳自實,不虛矣。
」元生謹受教,久之,覺駸駸乎若與曩者異矣。
一日,元生遇潘於市,潘謂之曰:「若今試拳予。
」元生反走數步作勢,而乃直前拳潘胸,潘挺立自若,而元生外仆,逾所反走之路。
潘笑而扶之起,曰:「若今拳中實,匪昔矣。
然欲搏人,必先自虛其軀,若運周身之力聚拳,氣不覺上浮而步下虛,步虛,上重下輕,立必不穩。
自立不能穩而猛力撲敵,敵勁,反藉力以蹈吾虛,其力瘉勁,反仆者瘉遠,此言搏術者之所以不可不審步法也。
若心精力果,予不恤盡與子言,其識之。
」 某令與皇族決鬬 某縣令為餘姚邵中丞友濂妹壻,幼跅弛不羈,精技擊,力能敵數十人。
年十七寓京師,偶涉足平康,與一皇族衝突,約日擇曠地決戰。
屆期,皇族率臧獲十數至,某僅一人。
以一足掃之,十數人者皆伏地,呻S吟Y不能起。
更捽皇族倒地,拳擊幾斃,因是繫刑部獄者數月。
及釋,折節讀書,足不出戶,未三年,聯捷入詞林。
夏日嘗納涼庭中,強其婦使並肩坐,突以左手攬其臂,右手把椅,聳身一躍,直登屋脊,人椅曾不少欹,俄復挾與俱下。
中年,知鄂省某縣,遇緝捕大盜必躬親其役,以故靡勿獲,長官皆稱之曰能。
然好色殊甚,偶外出,見民家有美婦,輒默識其門戶,夤夜踰垣,用強,因而被污者不少。
一日,又悅一小家婦,即夕就之,婦驚而大呼。
隔院有石工十餘人,聞聲持械至,卒被獲,士紳控之省,遂鐫職。
老僧與黎某競鬬 南海黎某家鉅富,幼失怙恃,慕技勇,延教師於家,盡其術。
比中年而家漸落,乃授徒為生,旁近無賴輩鹹樂與遊。
一日,忽有少林宗派之某僧挈一徒至鄉,賣拳棒,黎與遇,欲窘之,命之去,僧乞饒,黎不許,僧逡巡避之。
黎復率其徒覓僧,大喝曰:「爾詐欺取財,當以半為吾儕酒資。
」僧解囊獻百錢,黎擲還之,僧曰:「行囊僅此耳。
」黎怒,欲搜其囊,僧亦大怒,謂當以競鬬決勝負。
乃擇廣場以鬬,黎挺巨戟刺僧胸,僧舉左腕撥之,戟墮。
黎拔劍亂麾,一時許,僧側身,疾出黎腋上,反掌搏其背,復以趾蹴之顛。
復再鬬,僧以指削黎手,手若斷,劍飛數武外,仆地矣,僧從容去。
武良與盜徒搏 瓊州武良,父為標客,以拳勇著。
良幼時,父以藥鍊其筋骨,膚堅如鐵,兵革不能入。
稍長,與羣兒遊,以泅為戲,良藝獨精,步水面如平地,又能伏水中一晝夜。
體小而敏捷,年十八,裁如童,膂力猶人,與人徒手搏輒勝。
又善飛騰,能作旋風舞,城垣高數丈,躍而登,若履閾焉。
良母早卒,父每出必與俱。
嘗隨父為某商保標至太原,中途父病,道出濟南,突有盜數十輩要刦之,良父病不任戰,盜傷其目。
良大怒,操刃一躍,距地七八丈,出盜不意,疾下,揮其顱,腦裂而斃,羣盜驚竄。
父負傷劇,旋殞,良仍保商抵晉,始扶櫬返瓊。
鑒於父之善騎而墮也,棄故業,藉小負販以謀生,深自晦矣。
良有表姑,適吳某,吳才而貧,良恆資助之。
其女日售針黹以助家用,吳愛逾掌珍,年及笄,猶未字也。
鄰居張紳嘗官侍禦,以賄免職,家居,為暴鄉裡,有司不敢問。
子曰縉,眇而無文,年及冠,不能辨之無,惟以狎妓為樂,世家大族無與論婚。
會有議吳女美者,縉羨之,歸告張,使委禽於吳。
張不忍拂縉意,且意吳故寒士,怵於威權,當無不諧,遣人往說吳。
吳鄙張,不許,張怒,乘吳出,刦女歸,幽之樓而要之。
女固稱須待父命,張方邀吳,而吳已至,即迫令草婚書。
吳益大罵,張忿甚,嗾家人杖斃之,女墮樓卒,而良之表姑亦雉經以死。
良聞,詣宰訟冤,宰畏張,袒焉。
良恚,語侵宰,宰不理,麾隸逐之。
良怒,中夜,懷刃越張垣,張家七口悉手戕之。
翌晨,宰往驗,疑必良所為,飛牒捕良,不可得。
更定後,宰已寢,覺有物墮胸際,時方酣夢,驚而視之,良也。
大駭欲呼,良示以刃,叱曰:「勿爾,汝為親民官,任勢豪怙威作惡,不懲而反庇之,本當殺卻。
念汝惕於權勢,速解任,猶可免,脫再戀棧,須問汝頭顱有幾也。
」宰大懼,急諾之,不三日,掛冠遁,而良亦他適。
良自是投身入行伍,隸某總鎮麾下。
從征數有功,擢官至遊擊。
總鎮忌之,而無隙可乘也。
會有巨匪寇境,守戎往剿失利,飛書告急,總鎮檄良馳援之。
匪魁殊善戰,陣亡士卒二十餘人,擒副將一,良出與鬬,久之,匪與良戰益酣,俱棄械徒手搏,匪力漸懈,將就縛矣。
旁有深塹,匪忽躍入其中,良方驚疑,突覺有物擊腦後,顛仆入塹,乘勢扼匪吭,因擒以獻,受上賞焉。
途次,匪私語良曰:「君瀕死而獲功,因禍得福,是殆天授,非人力也。
」良疑其言,固詰之,匪笑曰:「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
君功益顯,君身益危矣。
餘不入塹,亦且為君所擒,然入塹而復為君擒,此餘所不料也。
總鎮未遇時,亦我黨人耳,有絕技,善飛彈,百發百中,當之,無不斃者。
餘鬬君時,遙望總鎮取彈拽弓,躍躍欲試,餘心忐忑,力因以懈。
方彈發時,餘避入塹,甫躍下,覩彈中君腦,餘始知總鎮之彈為君發而非為餘發。
餘方幸君之死,而不虞猶為君擒也。
然君果何術,顧能當此一擊乎?」良始悟,以手探創痕,腫如鵝卵矣。
奏凱而歸,宵遁入海,不知所終。
後總鎮率水師剿海盜,發彈斃十餘人,忽舟覆,溺以死,或雲良為之也。
洪峻與三等羯鬬 粵西洪峻業醫,與田子安皆以勇聞,尤善鐡彈.一日,偕至野外試技,洪丸入木三寸,田三發,兩丸裂甲,一入寸許.旁有西(上棘下火)僧睨之,笑而言曰:「指力猶弱,恐不能傷人.」田怒,撃僧,連發數丸,皆不中.洪請僧試其技,僧以左手大指抵丸,以右二指捺而出之,一發洞樹.洪大慚,請從學,僧悉授其術.臨別,贈以蛟虹劍,語之曰:「此劍須祕之,能於百步外取首級也.」 田至桂林,為巨盜馬半漢所殺,洪得耗,亟至桂,詗知其窟,夜縱火焚之,則於火光中見一偉丈夫,知為半漢,飛劍斬之,割其首,歸以祭田,自是名震兩粵。
復遊秦、蜀、三楚,無敵手。
時有巨商貿販外國,苦海盜,聘洪護鑣。
及出洋,即見一小舟逆流而上,船脣立癯叟,蓋即綽號伏獅佛及雲鼎叟者是也。
飛劍擊之,不中。
俄羣盜已及,各掣刃相向,叟喝曰:「此獠須生縛以見。
」眾縛田去。
至一島,有大廈,門外甲士數百人,夾刃列侍。
洪進,伏堦下,叟略詰之,即傳頭等羯十餘人進見。
羯者,力士也。
俄有二等羯二十餘人、三等羯數十人魚貫而入,西棘?火僧與焉。
未數語,叟命斬僧,僧哀號乞命,眾請赦,乃免。
旋擁洪至前,叟命隸僧部下,洪無事,輒與諸伴較力,僧悉心指示,業益精。
劉遠以耕地法敗遊僧 樂平劉遠精拳藝,樂人習械鬬,遠常為之魁。
且家世習拳,遠祖某初學於少林,後更從業於浙之張松溪,合內外兩家而融化之,自成一派,至遠尤精。
遠又尚俠,其助鬬也,必其事之大不平者,否則人雖有求,必卻之,甚且助求者之敵,故樂邑無賴,皆深恨之。
會某寺來一僧,自言至自天台,眾不知其能武,僧亦未嘗自言也。
一日,某某兩姓約百餘人私鬬,僧視之而笑,或曰:「能助乎?」僧曰:「惟有解之耳。
」遂馳入眾中,以手左右麾之,眾皆避,不能前。
無賴某見之,喜曰:「是可得之以敵遠也。
」設計與遠善,故以激遠怒,遠應之,請結束上場,僧亦凝氣以待之。
未交臂,僧曰:「眾鬬無謂,不知吾二人相角,以勝負定曲直也。
」遠曰:「甚善。
」遂各麾其眾以退。
而僧左手虛映遠之面,乃分兩手,遽以左足加遠之下部,遠趁僧足勢,屈右足盤於地,以左足遽加僧之右足,俟僧左足方落,遠全身偕右足並起,隨進一步,遂仆焉。
明日僧去。
遠乃語人曰:「此僧實健,使非用耕地法,撲其腳跟,吾必敗於其手矣。
」 璞琢之夫人殺盜 光緒中,滿洲璞琢之觀察玉觀察荊州,家屬僑鄂垣。
某夕,有劇盜夜登其寓屋,時夫人尚未寢,盜聞戶中有人聲,靜琚屋頂,以俟人靜後竊發。
一盜琚屋脊,吸潮煙,煙燼自屋簷下墜,夫人在室中瞭見火星落庭中,知有異,默取手槍移步入暗陬,向屋上斜放之。
一盜應聲墜,落鄰家門外,餘盜亦自屋頂狂奔,瓴甓棱棱作聲。
家人鹹集,隣眾合力擒六盜,無一脫者。
時張文襄督兩湖,命武昌府陳樹屏鞫諸盜,知係某巨案逸盜,因電璞雲:「以尊閫之威,手斬劇盜,積案因之悉破,宜紀錄一次。
」 鄧劍娥擲俄將於地 光緒初,張家口有鏢師鄧魁者,能傳其始祖鳴謙之業,善劍術槍法。
有女曰劍娥,年十四,魁以逐馬賊中伏槍死,乃代其業,有年矣,矢志不嫁,能立馬上擊空中鵰鶚,槍無虛發,皆貫其目,他無傷也。
一日,忽告母曰:「火器盛行,武技漸絀矣。
盜之器械皆視我為精,今惟以情誼名譽羈之耳。
父果以何而殞命乎?生活之資今已粗具,不如改業之為愈也。
」母諾。
乃買田奉天西關外,閉門以居。
庚子,娥年二十餘矣,俄軍南下,奉母避田野。
母旋卒,未及葬,一日,俄將入其家,見娥,將擁之以行。
娥微笑曰:「能抱我起,當從汝。
」俄將竭其力,迄不能撼。
須臾,娥稍振其衣,俄將頓顛出十步外,大怒,叱之,從卒爭趨而前,娥植立如故,卒皆仆。
俄將出小槍將發,娥亟奪之,握之於右手,而左手則挾俄將,力擲之於地,使跪,復蹈其背,俄將方哀免之。
從卒已回營,告其伍,須臾,眾至,俄將伏地呼曰:「若曹今惟乞和耳,否則吾先不免。
」俄將之妻方為看護婦,亦在軍,因隨眾而至,為之再三乞哀,娥令立誓,旋釋之。
滕亞珍善拳藝 寶山滕亞珍女士,名學琴,光、宣間,以拳藝著稱於江左,嘗有女子從之學。
嬪於朱,夫曰阜山。
楊叟除假鬼 皖省某縣,山邑也。
地瘠水寒,不宜穀,而產藥材,蒼朮、黃精之屬甚多,居民採至他邑賣之,得重值。
自邑至西鄰某縣,約百裡,道經狼山。
狼山者,山徑崎嶇,老樹陰翳,數十裡不見天日,相傳狼虎之外,更有鬼物出沒,薄暮輒攫行人,遇者不免,或力奔而脫,亦必膽破魂落,終身不敢再往。
然要道不可避也,居民患之。
楊叟者,鄰邑老農也,以膽大稱。
邑人往求為除鬼,叟慷慨應之。
問何須,曰:「一斧。
」問何報,曰:「蒼朮三百斤。
」叟隻身至狼山,日方午,入叢林,陰黑慘黯,不類人境,淒風刺骨,松濤簌簌而鳴,隱約聞鬼啼,聲細欲杳,漸引而近。
叟知鬼至,大聲而嘯,若洪鐘。
俄而有怪聲學叟嘯,聲悽而尖,叢莽中跳一鬼出,躶其體,肌黑如漆,雙目炯炯有光,直撲叟,張口欲噬之,齒長寸許。
叟揮斧擊之,不中,鬼亦抝樹枝格之。
鬬良久,鬼不敵,嘯而奔,叟追之。
約裡許,至山麓,忽巨鬼在前,長數丈,叟力斫之,隨手而顛。
此時黑鬼已逸,又一白鬼來迎鬬,鬬久之,雙手被叟執,擬以斧,鬼忽號曰:「我非鬼,人也,裝鬼刧人財耳。
」叟曰:「人裝鬼,尤可殺。
」斧其頭而斃。
回視巨鬼,則縛草為人形,披以衣也。
一笑而還,以語邑人,邑人報以蒼朮三百斤,而狼山之鬼遂絕。
後邑人入山搜得一茅屋,蓋當日鬼穴,石灰炭墨亂髮之屬,用以裝鬼者,猶存也。
王鐵頭撞頭陀 六安王某,駢指能削巨磚,匏落如腐,額能受巨棒而無損傷,鄉黨中皆以王鐵頭稱之。
初亦無盛名。
適某鄉來一頭陀,設場較拳勇,莫之能敵,王往與較。
頭陀勇甚,王伺間撞之以頭,頭陀避,還足一踢,王仰跌,乃乘頭陀不備,疾起,出其脇下,爪去頭陀乳傍肉一片。
頭陀大怒,飛錫杖擲王,王知其必將緻命,已預為備,不得中。
頭陀負傷遁,王之名遂大噪。
馮允昌以頭撞人 嘉興新市鎮西廟前有馮允昌者,以賣腐為業。
勇力兼人,頭甚勁,與人鬬,以頭撞之,罔弗披靡。
偶與西廟道士忤,馮於五更磨腐時,挾廟前石獅置廟門外。
明日,道士見而異之,僱人舁置原所。
不數日,馮又如之。
如是者五六次,道士耗傭費不貲,心疑焉,夜潛臥廟門側覘其異。
一日五更,聞馮店開門聲,見其挾獅而來,始悟由於前次開罪之故,遂啟戶出,向馮謝罪懇求。
馮大笑,復以獅安於原所而罷。
其鄰有與暱者,謂之曰:「子頭誠有力,倘以石擊之,恐亦不能當也。
」馮拾一石,大如椀,擲空中,以頭承之,磞然有聲,石迸去而頭不傷,至是,遂以鐵頭著。
一日,馮潑水於衢,適陝西販皮客張姓者過,誤濺其衣,張微罵之,馮惡聲相應而出,揮之以拳,張不與較,馮自後趨至,以頭撞之,張不回顧,而略側其身,馮頭適入於肋間,為所挾,竭力搖拔不可脫。
張笑曰:「吾知汝為馮鐵頭,然果是鐵否?吾當試之。
」於是駢兩指就肋間擦之,馮痛不可忍,失聲而號。
張曰:「若然,則非鐵頭矣。
且去,再加純鋼鑄鍊,吾當復來相較也。
」遂釋之,緩步而去。
馮之頭紅腫者旬餘,於是深自歛抑,不敢濫用其頭矣。
禿者敲頭 桐城張已振遊京師,見一禿者,手承雙鐵鎚,大若鉢,自敲其頭,左右環下,起落如風雨,每下,輒隆然作響,頭不為碎。
其顱頂當鎚下處,瘉光亮若磨鏡矣,觀者或疑其鎚非鐵,索視,質重,莫任舉其一者。
何元龍摑少年頰 何元龍精拳勇,偶以事至湖州之南潯,夜宿舟次,遇民舍失火,披衣往救。
見喧譁中,有一少年,手兩巨桶注水令滿,躍登屋瓦,從上灌之,往復奔騰如擲梭。
何亦取桶之尤巨者,注水躍救,一如某狀。
少年怒其不遜,乘何方下地立未穩,出不意,以雙手按何肩曰:「好,好。
」何大駭,亦舉一掌力摑其頰曰:「好,好。
」火熄各散。
何歸舟解視,肩頭腫赤,藥之,始愈。
少年則口中上下十餘齒皆搖搖欲脫矣。
康飛骽用足踢人 喬公子以豪勇名,有友康飛骽,以用足稱無敵。
一日,有僧造焉,請角力,喬揣僧技實勝己,因假近遊,約以數日歸後試較。
僧復大言曰:「不問誰,能揮我一拳,蹴我一足,即推為牛耳。
若縮朒者,非夫也。
」因與康謀,乘僧閒坐,於隔牆飛骽擊之,僧壁同傾數十步外。
僧起笑曰:「郎君何必壁後置人?今已矣,會有相見日耳。
」後年餘,喬與康同遊天台,於石梁旁遇僧,曰:「此間無人,正可一決雌雄也。
當互毆三拳以判勝負。
」喬方踟躕間,康目之,佯雲:「君素習《易筋經》,今何怯也?請師先之。
」喬乃袒衣立石壁下,僧數步取勢,鼓勇擊之,康立其旁,飛蹴喬肩,喬倏然橫倒,而僧之臂已擊於石壁上,成三折肱矣。
賣拳女擊少年肩 無錫之有崇安寺,猶蘇州之有玄妙觀。
寺前有廣場,每屆新年,男女紛沓,江湖賣技者莫不利市三倍。
嘗有賣拳者,挈家人婦子,擇隙地,圍布幔,中豎刀槍劍戟之屬,金革雜作,鏜然闐然,遊人如蟻聚,如蜂屯,循幔一周幾無容足地。
及演技,技果精,半日獲錢無算。
某少年性放誕,偶逐隊往觀,賣拳者有女,貌楚楚,而結束謹嚴,若顧盼自雄者。
少年慕之,正凝想間,女手籐盤一,翩然來索錢。
少年曰:「錢在囊中,可自取之。
」女不以為戲,如其言。
既取出,少年以為悅己,不覺舉手探胸際。
女正色曰:「勿爾。
」遂以手輕擊其肩,少年陡覺自肩背及踵,痛楚莫可名狀,遽坐於地,旁人扶之不能起,於是眾大譁。
有識者,謂繫鈴解鈴,可延女來。
賣拳者知之,笑謂少年曰:「小女無狀,開罪先生。
然賣技賣身,亦自有別,小女亦胡可戲者。
」語竟,強扶少年起,執其手,屈伸之,未幾,行動如常,急遁去。
趙仲妻踢其夫 楚人趙仲躭飲博,好技擊,妻幼卿美而艷,初流寓於杭,父沒,嫁趙,每勸其勿與博徒遊,遂時時反目矣。
有魯某者,拳師也,自言力能舉鼎,精拳術,門徒百餘人,趙與焉。
一日,趙復以細故撻其妻,妻善走,捷於猿猱,俄越窗遁。
趙追之急,妻側身自後推其背,趙仆地。
妻入室闔戶,趙自地躍起,始以石撾戶,不得入。
繼思己為魯之高足弟子,拳技獨有心得,不意為弱女子跌踣,且慚且怯,反身出外,走訴於師。
魯問曰:「汝妻平日曾習拳藝乎?」趙曰:「否,否,操井臼而已,未從事也。
」魯大笑曰:「然則汝自失足耳,何怯為?」趙曰:「弟子亟返家,欲消此一踣之恥,敢乞師臨舍,脫有失敗,仗師援手,可乎?」魯曰:「可。
」於是率徒十餘人造其室,門啟,其妻立於閾。
趙盛氣欲擊之,恐弗敵,不敢舉手,逡巡復卻。
其妻舉目見魯,怒曰:「若何預人家事,豈以拳教師嚇人乎?」魯聞言,忿然作色,罵曰:「婢子無狀,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耶?」奔之,合雙拳搏女面,女躡銳屣踢其膝,魯跌丈餘,仰臥堦下,徒急舁而去。
入其室,目左右顧,問無外人否,其徒曰:「無有。
」大號曰:「痛甚痛甚。
」速覓藥敷傷處。
繼又痛,顧曰:「吾虞其手而不虞其足也,偶敗耳。
」 小兒碎王魁睪丸 山陰指月菴有僧,善武藝,然能守清規。
王魁師之,僧遂日與講武事,數年,王自為盡羿之道。
忌僧之愈己也,一日,問僧曰:「設睡時有人行刺,師能知而避之乎?」僧曰:「刀劍之來也有風,風離刀約尺餘,能者遇風即覺,避之何難。
」越數日,僧午睡闆上,王持刀刺僧,僧忽轉身落下,刀穿睡闆。
僧骽踢王出門外,驅之曰:「吾誤授匪人,恨不殺汝以除患。
今悔之晚矣。
」又謂菴眾曰:「王心不正,將來必作邪事。
作邪事必忌我,忌我必殺我,我不若去此以避害。
」僧遂去。
王自是益橫行不法,日肆淫掠,嘗欲姦一孀婦,婦有兒,年約十三四,知其事,銜之。
時從村塾歸,早晚以手搦石子,如練彈狀,年餘,搦瓦礫成粉,私喜曰:「可矣。
」乃於黑夜偽作乞丐,橫臥狹路中,以伺王。
王適往婦家,見臥者當道,乃於兒身跨而過,兒即一手撮其睪丸,王斃。
兒握雙丸投案,訴之官,官以其年幼有志,義而壯之,案寢不問。
金魁殪熊 湘人金魁軀偉有力,光緒丁醜,從左文襄公宗棠平伊犂。
伊犂多熊,一日會餐,文襄語諸將曰:「取熊心為羹,美甚,得其大者當更佳。
」金曰:「某當往獵之。
」遂率四十騎入山。
薄暮,一大鹿馳馬前,發槍殲之。
俄有一巨熊自遠至,乃分騎伏深林,自隱於石後以覘之。
熊見鹿,人立而啖,金突持槍刃刺之,刃反卻,大驚,欲返奔,則左臂已為熊所握,不得脫,懼甚。
方伸右手取腰間手槍,熊適反顧,亟發一槍,中其喉,仆地,連擊之遂殪,眾為金出其臂,舁熊以歸。
萬夫雄斃三虎 萬夫雄,涇川人。
少負膂力,以拳勇稱,然初未嘗事田獵也。
一日,與範某早行深山中,忽林莽中一虎躍出,搏範以去,範號曰:「萬君救我。
」萬亦不知所措,遂撼大樹,拔之,怒持樹往,追裡許,震天一呼,虎逡巡退者三,範得以脫。
因挺擊虎,中其項,虎猙獰,欲迎鬬,以項痛,竟不能舉。
乃乘勢再擊之,虎斃。
母虎暨虎子相尋至,萬度不能止,且卻且前,又奮平生之勇,縱送格撲,而二虎相繼斃矣。
老翁捕虎 有紀中涵者,知旌德縣。
時近城有虎,獵者不能捕,邑人請曰:「非聘徽州唐打獵,不能除此患也。
」乃遣吏持幣往,歸報唐氏,選藝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則一老翁,鬚髮皓然,時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歲耳。
大失望,姑命具食。
老翁察中涵意不滿,半跪啟曰:「聞此虎距城不五裡,先往捕之,賜食未晚也。
」遂命役導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爾尚畏耶?」入谷將半,老翁顧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童子作虎嘯聲,果自林中出,徑搏老翁。
老翁手一短柄斧,縱八九寸,橫半之,奮臂屹立。
虎撲至,側首讓之,虎自頂上躍過,已血流仆地,視之,自頷下至尾閭,皆觸斧裂矣。
乃厚贈遣之。
老翁自言煉臂十年,煉目十年。
其目,以毛帚掃之不瞬,其臂,使壯夫攀之,懸身下縋不能動。
王某搏虎 山西興縣之至太原為程四百餘裡,山路崎嶇,素多虎患。
有王某者,膂力過人,嘗偕數人持鳥槍入山中,猝與虎遇,前數人遙見之,亟走旁徑而免。
王不知也,貿貿然前,虎驟起撲之,兩撲俱不中,而左右衣襟皆為所裂。
最後以兩前足據其肩,張口欲噬,王以鳥槍盡力支其上齶,口不得交,并落其一齒,而王臂亦為虎所傷。
相持既久,俯見地有亂石,乃拾其最鉅者反手向上猛擊之,虎痛甚,舍之去。
王歸,至家養旬餘,臂傷始愈。
郭子仁斃鵲狼 杭州郭子仁精拳術。
一日,與其徒眾演技於城隍廟,時有陸某者,年方壯,自負勇力,欲試之,因出不意,突然起一足。
郭曰:「勿惡作劇。
」駢二指插入鞋縫中,足頓不能舉,視之,鞋圈脫矣,幸未傷足也。
既而技畢,郭負器將歸,見山門外戲臺之顛有三鵲,笑而語陸曰:「請為君落此鵲。
」即探囊,出一彈丸置食指上,下拇指撥之,鵲遂應手落。
郭曾保標至山西,獨行荒嶺,遇狼,追之,疾如奔馬。
行裡許,至一大溪,深數丈,郭乃面溪而立,及狼至,郭以雙足蹬其背,狼遂跌入溪而死。
郭身軀短小,不及中人,然所用劍鎚鐵椎皆五十斤也。
曾如飛殺蟒 曾如飛,粵人,善跳躍,高十丈,橫十丈,騰踔如飛,人遂呼為曾如飛。
如飛少孤,遇異人挾之入山,授以鐵棍,重逾五百斤,昕夕練習。
既純熟,則以獸炭燃紅,令徒手玩弄,夕必盡數十斤,指甲成灰,掌中膚幾糜爛,苦之,顧爐火輒蹙額。
師略有所覺,謂如飛曰:「身不自有而技可精。
膚受苦楚而不能忍,孺子殆不足與語矣。
」如飛繇是益傾心,隱忍而已。
師顧之,色喜,復教以飛躍,期年,聳身起,則一躍數丈,捷逾隼鶻,遇河,憑而過。
師曰:「汝技精矣,善用之,衣食可無慮。
」資遣之歸。
如飛既歸,略展其技,而名震裡巷,子弟鹹爭師事之。
一日,入山獵,躍馬行數十裡,重巒疊嶂,崎嶇不能進,旁有澗,下馬就澗邊休息,忽見巨蟒長十餘丈,首昂如鬥,渡澗來,噓氣成霧。
如飛知不能避,急躍澗過,出蟒後,拔刀斷其尾。
蟒轉身奔如飛,如飛騰躍迎之,劈其首,蟒負痛蜿蜒跳擲,山谷震撼,歷數時死。
如飛上馬歸,述其事於鄰人,鄰人驚喜,謂一歲中牛羊雞犬之死於蟒者不可以數計,如飛除之,比之周處斬蛟也。
鹿鹿斃蝦蟆及犬 閩有稗販人,名鹿鹿者,習內功,善按穴道,人畜遇之,往往為其斃。
嘗取蝦蟆仰其腹,以目視日影,用小竹點其腹,則蝦蟆立斃。
鹿鹿所居之隣有犬,巨而猛若獅,好噬人,惡之。
一日,投犬以肉,犬盡之,更以肉寘諸掌餌犬,使就其掌舐肉,鹿鹿以指點犬穴,犬狂嗥,力奔十餘步而死。
方世培殪牛 方世培,福清茶山人也。
練拳技二十年,法曰縱鶴,運氣周其身,又聚周身之氣透雙拳而出,出時作吼聲,久久,則並聲而無之,但聞鼻息出入而已。
手分金木火水土以禦人,惟水出時,被中者如中惡,而世培之身則已飛越尋丈外,幾不可見矣。
世培之徒徧閩中,其最知名者為王陵。
陵嘗以掌抵柱,柱皆為之撼動,有所謂大身化小身法者,中人無不敗。
陵恆以此法與拳師試,皆莫當。
一日,求與世培較藝,世培陷其樊中,在法當仰趺,世培忽駢三指置陵胸,陵肝鬲間如沃沸湯,聲息皆渺,如死人,世培笑曰:「孺子初不自量。
」即出小丸藥合水使飲之,立蘇。
茶山多落花生,居人恆種之,以為產,徧畦隴常有牛來食之。
世培出戶驅牛,牛弗行,鞭之,亦弗動,乃以拳抵牛,牛疾奔,至嶺上死。
俄而究牛之所由來,則伯氏之牛也。
剖牛腹,則肝長可二尺許,是殆肝臟為拳所傷耳。
自是,世培以死牛故,名乃益噪。
蒙人繫馬 蒙古人於馬之未施鞍轡者曰額爾賓,踶齧騰趠,不受銜勒,健者輒以竿索約繫其項,捉而騎之。
行次招華,【在張家口外三百裡。
】敕就牧所賜大將軍馬數百,闌廢堵中印烙。
有伍巴什者捉馬,馬怒立,什於馬上磬身,擒其雙耳,股離鞍,馬前後努突,項益下,終不得脫去。
拳術各技 拳術分內外二家,而世人所能者,外家為多,然無論內外家,於沈托分閉起頓諸法,必使各盡其妙,而又調之以氣,會之以理,運之以神,以成一式,則五寸之矩不難盡天下之方。
且練習時最重下部,下部為百骸之基礎,下部不固,無論如何,終不足以應大敵,如秋葉之易落,非質有殊也,著於枝者不固也。
拳術家所演各技之名稱其略如下,蓋宣統辛亥九月,有人聞之於拳師戴錦唐、李勤波、李春如三人也。
少林拳、太祖拳、通臂拳、大紅拳、小紅拳,二郎拳、路行拳、梅花拳、羅漢拳、地堂拳、關西拳,萬古手、黃英手、三十看對手,打掌、譚腿、頭進、六家勢、廿四勢、雙實練、十八滾、短打、燕青、飛架、三步架、醉劉唐、雙插子、雙戟、三套子,大刀、單刀、少林單刀、少林雙刀、春秋刀、梅花雙刀、小提刀、連環刀、連環雙刀、八卦刀、空手進刀,單刀花槍、單刀進槍、花槍大刀、花槍、【一名六合槍。
】對槍、金槍、川少槍、羅漢槍、刺膝槍,赤劍、虎頭劍、八卦劍、八卦七星劍,少林棍、三節棍、棍進三節棍、空手進三節棍、雙拐進三節棍、行鉤、梅花虎頭鉤,輭鞭,峨眉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