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類
關燈
小
中
大
可思議矣。
老身老而不死,遭此亂離,且無端窘一少年,亦何忍!爾家老翁龍鍾之態,正與老身年相當,況老夫少妻,未必便利。
彼二人一喜一悶,不醉無歸,我二人盍易地而寢。
明日五更,汝與少年郎早起速行。
」女踟躕不遽從,嫗正色曰:「此所謂交易以道,各得其所,一舉兩得之策也。
可速去,遲則事不諧矣。
」即解衣相易,女拜謝。
嫗導入米屋,以被覆之,令勿言。
乃自歸西室,蒙被而臥。
二更後,叟與米皆醉歸,奔走勞苦,亦各就枕。
三更後,米夢中聞叩戶聲,披衣起視,則嫗也。
米訝曰:「汝何往?」嫗止之,令勿聲,旋入室告之。
米且驚且喜,曰:「奈利己損人何?」嫗哂曰:「不聽老人言,則郎君棄擲一小娘,斷送一老翁矣,於人何益,而於己得無損乎?」米始諾。
因揭衾促女起,囑之再四,米與女泣拜,即以青紗障女面,扶之出店。
店主人曰:「無乃太早乎?」米答之曰:「早行避炎暑也。
」即去。
翌日,叟見嫗,大驚,詰知其故,大怒,拳之,嫗亦不稍讓。
叟欲策蹇追之,居停曰:「彼得少艾而遁,豈復遵大路以俟爾追耶?況四更已行,此時數十裡矣,汝苟自知而安分,載媼以歸,老夫老妻,正好度日,勿生妄念也。
」叟癡立移時,氣漸平,遂與俱去。
朱轀斯誤娶同姓 石門有朱韞斯者,誤娶同姓,後十年覺之,欲去其婦。
友人曹射侯、陸麗京憐其雅非同望,作書勸之,因疏古名儒取同姓事以示之。
會吳志伊後至,曰:「王沉與王基聯姻,劉疇與劉嘏為婚,世人無譏,緣非同原也。
」 韓承寵妻匳資數萬 亢氏為山西巨富,自明已然。
洪洞韓承寵娶於亢,匳金累數萬。
韓後官濟南同知。
董文恪娶婢 富陽董文恪公邦達少時以優貢生留滯京師,資盡,見逐於逆旅主人,窮無所之。
有劉媼者奇其貌,謂必不長貧賤,館之家,屬勤業,待再試。
董日夜淬厲,期得第自振,且酬媼德。
榜發,仍落第,恚甚,謀自盡,蹀躞街市,未有所也,倚一高門而立。
俄有人啟門,呵問誰某,董告以下第生。
其人大喜,邀入款語,出紅箋倩書謝柬,署名,則某侍郎也。
既而留食,知為侍郎司闈,以薦初至也。
司閽進謝柬,侍郎大稱善,因請留董代筆,薄奉旅資,董方失路,欣然諾之。
自是正一切書牘皆董代筆,往往當意,侍郎益信任僕。
居頃之,侍郎有密事,召僕至內室擬稿,僕惶窘,良久不能成一字,侍郎窮詰,乃以實告。
侍郎大駭,急廷董至廳,具衣冠見之,且謝曰:「使高才久辱奴輩,某之罪也。
」因請為記室,相得甚歡。
侍郎家有婢,敏慧得夫人意,夫人欲嫁之,婢不可。
強之,則曰:「身賤,終隨輿隸耳,必欲如董先生者乃事之,又安可得?故寧不嫁也。
」夫人以告侍郎,侍郎哂曰:「癡婢,董先生神志不凡,行且騰上,烏肯妻婢?」會中秋,侍郎與董飲月下,酒酣,從容述婢言,且願為妾。
董慨然曰:「某落魄京師,盡京師不加青睞,公獨厚愛之,彼女子亦有心,何敢言妾?正位也。
」侍郎:終以為疑,謀於夫人,女婢而壻董焉。
踰年,董舉鄉試,成進士,後官尚書。
生子誥,為相國,即文恭公。
相國登庸時,太夫人猶健在也。
王家裕遣嫁義女 龍眠王家裕嘗官常德守備,多惠政,軍民信之。
康熙壬戌夏,一日,偶至廄中之別門,有老漁伺於外,進且卻,意謂獻魚也。
呼之,乃前跪曰:「前日捕魚荒洲,聞呼救聲,望之,乃一女子,縛於覆舟,急往,解其縛,飲以湯。
徐問之,乃曰:『我本南寧張氏士人女,年十八,避亂山谷。
大兵克滇,搜獲之,欲肆,辱,妾翦髮毀容獲免。
然猶百計防我,求死不得,師旋,從馬上縛來,及登舟,復縛之舟尾。
次桃源白馬渡,風逆舟覆,橫浮水面,人盡沒,我獨以繫在尾,出水上,不死,流至此三日矣,翁若再遲至,饑寒死矣。
今遇翁,實再生我。
』旋解懷中所餘簪珥見貽,民不受,女曰:「『既活我,盍至翁家,徐圖寄信父母,使來迎,當有厚報。
』民雲:『我非望報,惟生涯一葉,草廬半間,置汝其中,必為人所疑,報官詰治,則汝我皆受累矣。
』女曰:『翁處既不可,抑思善良有力之家,可轉送收養乎?』民曰:『人非畏累,即貪財貪色,儻以汝為側室,或轉鬻以求贏利,我實負汝矣。
今常德守備王公,君子也,好行其德,必能全汝。
』女首肯。
故民夫婦載之以來,民先詣署前,不得通,因伺於此,果得見公,亦此女之緣也。
」王乃命家人迎女至,則端潔婉好,雖久在兵間,閨範凝重。
問之,謂以遭亂故,猶未字。
王乃收為義女,而以十金給漁。
漁曰:「公固好義,民亦非為利者。
」堅辭不受。
問其姓名,曰:「民今年七十餘,夫婦二人,無子女,一蓑一笠,終老煙波,足矣,初不望報於後,何用知姓名為?」終不言,歡然而去。
王於女,視如己出,又數因人寄訊其家,卒無人至。
心念女年漸長,欲為擇配,會有原籍常德之貴州武舉周臣侯者至常祀祖,謁王,王見其少年倜儻,而屬意焉。
叩之,尚未婚。
他日再來,遂留飲,同坐有趙某,周之中表兄也。
王語之,趙驚曰:「此殆天緣矣。
」乃言:「周於數月前夢授職歸,拜香火堂,都不見一切神位,惟小屏有硃書一『天』字。
入內拜尊屬,則見一女子持紅絲侍側,飲食甚盛,同飲者為王公玉,相與劇飲。
醉而讀《史通》,至東漢秦嘉妻小傳而寤。
次日,以夢告,我等羣相賀,謂授官必得上缺,且有締婣之喜,豈知先有此遇,而我公之姓,又適符其夢耶!」語罷,又一友驚呼曰:「王姓非應在公,乃我也。
我姓王,字公玉。
夢中先得之,天其令我作合耶?」蓋此友自嶽陽來,王雖與久遊,亦不知其字公玉也。
周就視公玉貌,悉與夢中符,乃丐其執柯,王欣然允,既定,遂擇吉日納聘,以女婦臣侯。
史文靖玉堂歸娶 康熙庚辰,史文靖公貽直年十九,館選後歸娶,繪《玉堂歸娶圖》徵詩。
其門人錢唐袁子才太史枚題雲:「愧作彭宣拜後堂,絕無衣鉢繼安昌。
算來隻有歸迎事,曾學黃梁夢一場。
」 張紅橋嫁林鴻 張葒嬌,閩縣良家女也,居福州紅橋西,而小名葒嬌,因取以自號曰紅橋。
敏慧善屬文,垂髫時,已能吟詠一二斷句。
長益妍好,容色驚人。
父母無子而家富,富家子弟爭欲委禽,乃堅執不願,白於父母曰:「紈袴子多不才,無才者必無情,無情者不可偶也。
兒願得一才而有行者天之。
」於是操觚之士爭以五七字詩為媒妁,亦從而別其高下,然初無當意之卷。
長樂王偁賃居東隣,幼曾同塾,既長,遂不相見。
偁之友福清林鴻嘗過偁室,無意中於樓際覩紅,輒掩面去,退而作詩,命鄰媼投之。
紅援筆和答,命媼持還。
媼賀鴻曰:「張娘子案頭詩卷堆積如山,曾不屑一顧,今和君詩,誠為希有。
」鴻大喜過望,使媼陳詞,月餘獲命。
鴻時有期功服,遂舍其外室,俟服闋,成禮。
自是倡和無間,情好日篤,而父母以鴻赤貧,期以試售畢姻。
久之,遂越禮。
會為偁知,因訪鴻,求一見紅,紅益自匿。
偁密賄侍兒瞰鴻與紅狎,作《乳酥》、《雲髻》二詩調之,紅愈怒。
偁知其意,乃挽鴻遊山。
越數日鴻歸,夜至所居,紅方倚紅橋而望,鴻賦一絕句,紅和焉。
明年鴻冠秋試,始成禮。
越一年,鴻有金陵之遊,紅獨坐小樓,感念成疾,遂殞。
迨鴻歸,大哭,忽見牀頭玉佩間懸一緘,拆之,有《蝶戀花》詞及七言絕句一百首,病中憶遠之作也。
鴻賦哀詞酬而祭之。
後過紅橋,一慟而絕。
包驚幾嫁友女 吳江包驚幾孝廉捷篤友誼,與吳東湖善,吳卒,撫其家屬甚至。
某年,將嫁女,聞吳女將適人,貧不能理裝,即以女之奩具贈之。
後一載,始嫁己女。
雪為賈謝之媒 康熙己醜冬,崇仁有兩家同日娶婦者:一富室,賈姓;一士族,謝姓。
新婦一姓王,名翠芳,壻為賈;一姓吳,壻為謝。
吳貧而王富。
兩家香車遇於陌上,時大雪,幾不辨途徑,車各飾綵繪,覆以油幕,積雪封之一二寸,行二三裡,同憩於野亭,輿夫僕輩以體寒,拾薪蓺火以取溫。
久之,雪愈甚,恐日暮途遠,各擁香車分道去。
是夜,翠芳將寢,環視室中奩具非己物,疑不能忍,乃問壻曰:「吾紫檀鏡臺安在?可令婢將來,為我卸裝也。
」壻笑曰:「卿家未有此物,今從何處覓之?」翠芳曰:「賈郎何必相誑?」壻又笑曰:「吾真郎,非假郎也。
」翠芳曰:「謂郎姓賈耳。
」壻曰:「某姓謝。
」翠芳聞言,大駭,乃大呼賊徒賣我。
壻亦驚,不知所措。
家人盡集,問故,翠芳啼不止。
謝母怒叱曰:「家雖儒素,誰曾作賊?汝父母厭我貧薄,教汝作此伎倆耶,誰畏汝!」翠芳曰:「吾聞汝家本姓賈,今姓謝,何也?」母曰:「豈有臨婚而易姓者乎?然則汝家亦不姓吳乎?」翠芳悟曰:「我知之矣,汝婦自姓吳,我自姓王。
吾來時,途次遇一新嫁娘,同避雪亭下,微聞旁人言此婦母家為吳氏,嫁於謝,殆汝家婦也。
而吾乃賈氏之婦。
雪甚寒極,兩家車從倉卒而行,其必兩誤而互易之矣。
速使人覘於賈氏,當得其故。
」 賈氏相距三十裡,使者明日乃達,則延陵季女,已共賈大夫射雉如臯矣。
蓋吳女諦視妝奩,略聞姓氏,亦頗知有誤,而心豔其富,姑冒昧以從之,至是知之,佯為怨怒。
而盆水之覆,亦不可收,即賈氏亦不欲其別抱琵琶也。
使者反報,翠芳欲自盡。
或勸之曰:「王、謝之婚,本由天定,殆姻緣簿偶爾錯注,合有此顛倒也。
今賈已婚於吳,則卿自宜歸謝,尚何言哉!」翠芳不可。
謝乃馳使詣王,告以故,王深異之曰:「非偶然也。
」即遣媒者來告,願為秦晉。
翠芳以父母之命,乃始拜見姑嫜,同牢合卺,成夫婦之禮。
厥後哥氏陵替,吳氏憤恚而卒。
謝補諸生,終身伉儷,兒女成行,而翠芳以順婦稱焉。
是事也,時人謂之雪媒。
賽可園遣嫁某女 文登賽可園僉事枝大為山西提學道璋之子,當年二十餘時,嘗以太學生就試京兆。
進土某之房師焉璋門下士,賽因識之,與往還。
一日,賽將東歸,某曰:「吾無子,夙聞山東女子多淳樸,能為購妾乎?」賽曰:「諾。
」及歸,為訪某氏女,頗端淑,以善價購之。
於是備衣飾奩具,僦車騎,躬送之都門。
而某以妻妒,不果納。
或謂此女殊屬意於君,盍留作側室。
賽曰:「既購為吾友妾矣,而自留之,是負友也。
」會有文登人人都販易,其子年少,善居積,遂以此女妻之。
阮湘圃嫁舊家女 楚有舊家女,以窶而鬻為娼,得金二百。
時儀徵阮湘圃封翁客漢口,竭囊中貲贖之,嫁之士人。
湘圃之子,即文達公元也。
顧飲和爭婚禮之稽首 康熙時,顧一本娶於江寧龔氏。
其俗不親迎,而女之母將女至壻家,為苛禮以抑壻,一夕,稽首至二十有四,女之母坐而受之。
古者九拜,稽首最重,非君父無所施,而數止於三。
《左傳》所載,惟楚臣申包胥乞師秦庭,九頓首而坐,外此無有。
唐顯慶禮,子拜,父坐,母立受。
外姑禮隆於君父,實為陋俗之最宜革者。
龔氏亦循此俗,一本遂執禮以爭,陳說百端,竟不可奪。
一本,字飲和,江都人。
高鬥意外得妻 雍正初,東光有農人某,粗具中人產。
一夕,有刼盜,不甚搜財物,惟就衾中曳其女,入後圃,仰縛於曲項老樹,蓋其意本不在刼也。
女哭罵,客作高鬥睡圃中,聞之,躍起,挺刃出,與鬬,盜悉披靡,女賴以免。
然自是輒泣涕,不語不食,父母寬譬,終不解。
窮詰再三,始出一語曰:「我身裸露,可令高鬥見乎?」父母喻意,遂以妻鬥。
陳載東給假歸娶 陳載東,名枚,松江人,居黑魚衖,工繪事。
其畫,能於寸紙尺縑,圖寫羣山萬壑,以顯微鏡照之,峯巒林木,屋舍橋梁,及一切人物,靡不具備。
雍正丙午,以供奉畫院,賞給內務府郎中銜,給假歸娶。
項某以女妻沈端恪 仁和沈端恪公近思,字(外門內青)齋,幼依杭州靈隠寺僧諦輝。
既披剃,復延師,課以舉業,遂遊庠,惟還俗後無所歸。
一日,徘徊西湖之西冷橋下,遇項某,識其非常,邀至舍,妻以女。
成進士,後為左都禦史。
方恪敏嫁江寧女 方恪敏公觀承年五十而未有子,撫浙時,使人於江寧買一女子,恪敏女兄弟送之至杭州,將擇日納之副室矣。
恪敏至女兄弟所,見詩冊有相知名,問之,知為此女所攜其祖父之作也。
恪敏曰:「吾少時,與此女之祖以詩相知,安得納其孫女?」即還其家,助資嫁之。
及年六十,乃生子勤襄公維甸。
白太官娶盜女 白太官,武進人。
美風儀,有勇力,雍正時,與甘鳳池同師。
家貧,客燕,趙,以事道并陘,繞山行者十餘裡,日暝入谷,迷失路。
四山忽合,茅店如雞棲,門外有墨書壁作「客店」二字。
門掩,推入,闃無人,室中繩不帳,幾有殘蠟,燼欲滅,風吹窗紙,瑟瑟作聲。
太官連聲呼曰:「有人未?」寂無應者,大疑。
瞥見門左覆一巨缸,振振若動搖,一人自其中掀之,伸首視,倏然起,出戶外,逐之,則已杳。
知非善地也,欲去,又地辟,無可徙,乃枕刀寢。
須臾,燭滅,月朦朧射窗,假寐,隠約聞窗響,覺黑影穿窗入。
大驚,辨之,一女子也。
體苗條,手雙刀齊下,已不及起抵,疾轉身內嚮,避其刀。
刀下砍,入床,猝不得拔,乃急抽刀起,與鬭,不敵,欲逃,睹窗外似幢幢有影,懼布伏,不敢出由戶。
疾上縱,手承屋樑,奮足踢樑間椽,椽折瓦飛,聳身出,女隨之,馳逐不捨,疾如駛,崎嶇數十裡,曉矣。
兩人力不支,俱仆,女暈不醒而太官起,揮刀欲誅女,逼視,睹女美,未忍,乃擲刀,掬水溪澗飲女,亦自飲。
畢,坐女旁守之。
女蘇,感其情,遂委身事之,為婦焉,太官擕以歸。
袁寒篁嫁布賈 袁寒篁工詞,擇對不嫁。
中年後,以父老無倚,委身布賈,鬱鬱不樂,遂斷筆墨。
雍正壬子夏,有人邀華亭蔡孝廉顯往黃草地觀劇,寒篁倚後門,小奚指曰:「此袁寒篁也。
」姿首平平,乃風韻翩然,不類俗女。
著有《綠窗小草》,焦廣期嘗為敘之。
尹泰與徐夫人重行合卺 尹文端公繼善之母徐氏,江寧人,為相國尹泰小妻。
相國家法嚴,文端總督兩江,夫人猶青衣侍屏匽。
文端調雲貴入覲,世宗從容問:「汝母受封乎?」乃叩頭免冠,將有所奏。
世宗曰:「止,朕知汝意。
汝,庶出也。
嫡母封,生母未封。
朕即有旨。
」文端拜謝出。
相國怒曰:「汝欲尊所生,未啟我而遽奏上,乃以主眷壓翁耶?」擊以杖,墮孔雀翎,徐夫人為跪請,乃已。
世宗聞之,翌日,命內監宮娥各四人,捧翟茀、翬衣至相國第,扶夫人榻上,代為櫛沐,袨服襐飾,花釵燦然。
八旗命婦皆嚴妝來,圍夫人而賀者,相環也。
頃之,滿、漢內閣學士捧璽書,高呼入,曰:「有詔。
」相國與夫人跪,乃宣讀曰:「大學士尹泰,非藉其子繼善之賢,不得入相,非側室徐氏,繼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為一品夫人。
」尹泰先肅謝,夫人再如詔行禮。
宣畢,四官娥扶夫人南面坐,四內監引相國拜夫人。
夫人驚,踧踖欲起,四宮娥強按之不得動。
既,乃重行夫婦合巹結褵之儀,內府梨園子弟亦至,管絃鏗鏘,肴烝紛羅,諸命婦各起,持觴為相國夫人壽,酒罷,大歡笑去。
高宗籌宗室婚嫁 乾隆時,高宗篤念宗室貧乏失產無以自活,命宗人府堂官詳為撫恤,分別等第,極貧者,賞銀三百兩,次者半之,令回贖田產,以資生理。
又念婚嫁無所贍仰,特命王公行輩最尊者,司宗室紅白事件,遇有婚嫁者,賜銀一百二十兩以為妝費。
許江門焉陳楞山壻 乾隆丙辰,錢塘陳楞山徵君撰被薦宏博,不就試,江都江鶴亭迎而館穀之。
楞山有女,慧而賢,嫁南徐許濱。
濱,字江門,亦風雅士。
畫入神品,與楞山同館江氏。
哀絃中斷,意見漸緻參差,不可解也。
趙國麟與劉藩長聯姻 鹹、同以前,搢紳之家蔑視商賈,至光緒朝,士大夫習聞泰西之重商,官、商始有往來,與為戚友,若在彼時,即遭物議。
乾隆初,大學士趙國麟與商人劉藩長聯姻,為高宗所責。
蓋乾隆辛酉六月,因仲永檀劾趙往奠俞姓之事而及之,諭雲:「趙國麟素講理學,且身為大學士,與市井庸人劉藩長締結姻親,且在朕前保薦。
朕已明降諭旨,較之仲永檀參奏之事,其過孰為重大?」斥劉為市井庸人,商之為世所輕乃如此。
尹文端女為皇子妃 尹文端公出將入相,垂四十年,常謙謙然不自喜。
惟小妻張氏,以所生女入宮為皇子妃,誥封一品夫人,逢人必誇。
故《紀恩》詩曰:「瑞日曈朧展翠屏,環階拜舞祝慈寧。
爭傳王母赴瑤會,竟見仙班列小星。
」而具摺謝恩,亦奏及生母徐夫人受封事。
高宗曰:「朕實不知先帝有此事。
乃竟暗合,豈非卿之家運耶?」 文端繼室別夫人,鄂文端公猶女也。
兩文端相見,別老矣,歎曰:「吾日夜思抽身以退,未知能否?」夫人曰:「女聞古之君子,事君能緻其身。
」又曰:「明哲保身,未聞有抽身者。
」兩文端為之莞然。
袁子才乞假歸娶 錢塘袁子才枚以翰林庶吉士歸娶,繪圖紀事,曰《恩假歸娶圖》。
圖有袁像,少年玉貌,披紅鬥篷,騎白色馬,行風雪中,前後從者數人,跨衞同行。
圖後題跋者有數百人,皆雍、乾時老名宿也。
鹹豐時,粵寇陷金陵,圖燬於難。
滿洲鐵冶亭少宗伯保,乾隆壬辰進士,由吏部郎中數遷至侍郎,工詩善書,名重京師。
壬子,典試江南。
事竣,訪袁子才於隨園,出詩求訂,袁亦出《歸娶圖》求題。
冶亭題雲:「詔恩爵娶興如何?白髮朱顏鏡裏過。
我向隨園稱後輩,廿年前亦小登科。
」蓋冶亭亦於庚寅鄉舉後完姻,都人謂完姻為小登科也。
胡秋岑娶姚芳淑 青浦胡秋岑娶婦於金山姚氏,名芳淑,結褵後,未嘗同衾而寢,必俟芳淑睡而後睡,否則竟夕蹀躞房外矣,如是者四五年。
及其翁蕙堂罷官而歸,嬰大病,芳淑搏顙籲天,刲股以進,翌旦病瘉。
胡甚感之,而同牀異寢如故也。
或疑其為天閹,而某科鄉試有與秋岑之同號生伺其私瞷之,又殊不爾。
裴宗錫遣嫁友女 江右裘文達公曰修有友駱某,正直耿介,懷才不遇,抑鬱死,無後,遣妻女甚貧困。
裘官京師,迎至,贍養之,撫駱女為己女。
女才貌冠一時,時裴中丞宗錫自皖述職入都,裴故與駱有舊,裘告之,裴亦以為己女,攜至署,為之擇壻。
會供洞劉侍郎秉恬喪耦,聞女賢且美,因議婚,裘作伐,裴贈奩嫁焉。
王敏嫁婢 汾陽王敏老而無子,有一婢,自幼畜之,長而有姿,或勸納為妾。
敏曰:「吾貧困,何又重累少女!」尋有以三百金購此婢者,或以勸,答曰:「貧,吾分也。
恥因婢取財,況不得其所乎?彼之生死事大,吾雖窮,弗忍為也。
」乃即為擇偶嫁之,為人妻。
吳山尊娶孫淵如妹 吳山尊學士續配孫恭人,淵如觀察妹也。
學士年四十一,贅於兗州,胡城東唐鐫小印贈之,文曰「垂老遇仙」。
觀察《催妝》詩雲:「他時泲上傳佳話,更指南樓作鳳臺。
」張船山太守亦有詩雲:「莫倚元龍湖海氣,須防謝女弟兄才。
」蓋調之也。
畢阮締姻孔氏 阮文達公繼娶孔夫人,乃孔子七十三代長孫女,為昭字輩衍聖公孫女、憲字輩衍聖公女。
高宗幸闕裡,夫人尚年幼,隨其祖母跪迓宮輿,蒙駐輿詢年齒,且攜其手,賜宮花一朵。
後文達以詹事視學山東,遂委禽焉。
比成婚杭州,禮儀輿服,隆於一時,以詩賀者,有「壓奩隻用十三經」之句。
夫人習書禮,能詩文,有讀古雜文數十篇,唐、宋舊經樓詩六卷,世遂號「經樓夫人」。
文達督學時,畢秋帆宮保為東撫,謂阮之封翁曰:「吾女可配衍聖公,公為媒,衍聖公之生胞姊可配公之子,吾為媒。
」於是同日締姻。
陳大受娶麻女 陳協揆大受之夫人,湖南祁陽富室女也。
父母甚愛之,先納聘於富家子。
于歸日,既交拜,儐者方去蓋頭紅巾,壻覘其面麻,軀肥,駭而逃,不能成禮。
賓客皆失色,謀所以勸合,而夫人坦然,遂臥。
次日晨起,滿牀便溺,污染新被褥且徧。
壻乃出而退婚,送之門者亦自汗顏。
歸後且三年,無問名者,其父母常以為憂。
邑有陳大受者,方為諸生,塾師為之作伐,女父以為貧,尚猶豫。
師曰:「餘觀大受才器,非長貧者。
」翁然之,贅於家。
大受自此蟬聯科第,歷涉顯要,官且至協辦矣。
乾隆時,某公主薨,太後哭之慟,時時悼念,抑鬱幾成疾。
高宗懼,思所以解母後憂者,未得,會宮人有見夫人者,曰:「陳大受妻之貌,酷肖公主。
」是言聞於宮闈,太後立召之入宮,一見,喜曰:「真吾女也。
」留居宮中,賞賜無算,自是時召之入,而宮主之愛移於夫人矣。
當宿宮中時,一夕,欲溲,兩宮女舁一金桶至。
夫人追憶前事,不覺失笑。
蓋?之遺,夢中正遊宮也。
後太後八旬萬壽,韶宣兩命婦馳驛來京祝壽,其一為夫人,年六十矣。
太後賜龍頭杖一,宮女四,內監四。
阿思哈養女嫁英和 中丞阿思哈官廣東日,嘗買一妾,妾攜一女至,年方四五歲,甚美,遂留養。
後十餘年,而和珅有女,醜,且眇一目,欲婚於德定圃之子英和,恐其不願,求高宗為主婚。
德知之,亟馳赴阿,求此養女為子婦。
明日,高宗果召見,問及婚事,奏雲:「已與阿思哈有成議矣。
」乃已。
其後定圃官禮部尚書,以祭天壇之天燈不起,革職,蓋珅之修怨也。
李四娘嫁謝參將 乾隆時,有水師參將謝某者,以勇名。
初從狼山總兵,以長江皆梟匪,無能為,聞太湖盜能且眾,自請入太湖督水師。
大吏素多其能,且患盜,許之。
故事:統帶出巡,輒鳴金鼓,具麾幟,諸艦前後翼從。
謝既至,笑曰:「此辟盜,非求盜也。
何盜之能得?」乃分數十艦為數起,各自為隊,悉依商船武,偃旗息鼓,惟以暗號相通問,而自率其一以前。
期月,得大盜數十,悉戮之,湖面肅清,謝意得甚,大吏亦奏獎其能。
高宗南巡,問將於大吏,大吏以謝對,乃使演習而閱之。
閱畢,方歸舟,艦首所置巨礮亡矣。
大驚,以問左右,左右皆不知,但曰:「方操演時,有小舟掠艦而過,急如箭。
至艦旁,忽停,叱之,始揚帆去,不知所往。
舟僅二人,當不能為此也。
」謝痛責所部。
明晨,更失其旗,謝益忿,親率左右三四人雇漁舟遍探湖中,求盜穴。
不具槍礮,惟懷尺刀,被簑笠,作老漁狀,歷兩日,無所得。
一夕,大風起,浪湧纜斷,謝舟竟隨浪去。
夜闇無月,天水沓冥,俄飄入一灣,風止雨作,眾瑟縮舟中,寒甚,望岸有燈光,亟詣焉。
有茅屋數椽,一老嫗坐燈下,方績麻。
謝趨而前,嫗驚問何來,以遭風對。
嫗見其衣簑,訝之。
謝自陳為漁人。
嫗曰:「吾所疑即在此。
湖中漁人,吾識之熟矣,未有如此面貌者。
」遽呼曰:「四娘速來。
」則一少婦手攬白巾,盈盈自室中出。
一見謝,遽笑曰:「參戎亦來此耶?吾兄弟輩為參戎塗炭不少矣。
」謝大驚。
婦又曰:「公速去,不然,將恐有不便也。
」謝度不能隱,且度婦女二人無能為,乃目從者。
從者抽刃前,婦怒曰:「何不識皂白若是?」以巾一揮,刃悉墮地。
謝驚起,婦直前握其領,提而擲之地,叱曰:「豎子欲何為?」從者大驚,爭躍登舟,方欲返棹,嫗呼曰:「止。
」謝憤甚,大罵求死,婦拾地上刀欲殺謝,嫗固止之。
歸引蠅,縛謝於柱,偕嫗入室,談良久,嫗乃獨出解縛。
謂之曰:「吾母女非禍人者,不幸被冤莫伸,暫寄於此,欲乞公一援助,非敢妄為要挾,此事實非公莫辦。
公,為好男子,能見許否?」謝曰:「第言之。
」嫗更呼四娘,四娘出,嫗曰:「參戎欲知其究竟,汝盍言之。
」四娘前曰:「母言之可矣,須兒言何為。
」嫗曰:「我耄,多遺忘,兒言之便。
」四娘不得已,乃向謝言之。
四娘為淮上人,父母早亡,幼從嫗居,其技勇得嫗傳。
嫗,義母也。
既長,嫗字之於孫姓,孫亦豪俠士也。
某甲者,鄉裡無賴,而勇亞於孫,孫嘗眾辱之。
已而甲殺人亡命,投通州營為什長。
孫以事至通,是夜通被盜,甲因誣孫為盜,告營中捕之。
孫不承,甲賄吏斃之獄。
婦恨甚,夜入甲家,以有備,不得逞,如是者再。
甲乃謀害婦,婦僅一子,數歲,甲使人誘而毒殺之。
嫗有甥,湖盜也,乃以婦往投,將謀所報。
甥豔婦之色,要以必妻之而後可,婦不從,夜伏於室,將犯婦,婦與鬬,折其肱,乃逃。
知盜之必不肯罷也,將謀去之,而謝適至。
於是以漁舟載婦歸,婦指示屋後,則礮與旗俱在也。
歸後,更以大舟往取旗礮,闔營見謝不得盜而得美婦,皆怪之,從者亦但稱婦之勇也。
月餘,謝以公文自通州調甲至,升署營官。
甲喜甚,恃勢橫於外,謝初不問。
一日,謝以要公委甲,限三日往返,甲遲一日。
謝怒,縛而斬之。
婦竟歸於謝,偕老焉。
香山鄭叟婚二女 香山鄭家村,其始祖鄭某,積產至數十萬,年將七十,無子,僅一女,已嫁,不復作求嗣想,遂傾產與壻,欲依以終老,數年矣。
一日,偕壻父散步郊外,忽外孫以飯熟請,鄭以為喚己也,應之,而外孫以請其祖對。
食已,因思豎子且如此,其餘可知,遂決計他徙。
而券契纍纍,均在壻手,躊躇無計,忽佯作腹痛,呻S吟Y達戶外。
女走視,曰:「予病非藥石所可醫,往者發時,百醫罔效,必以儲放券契之篋滿盛券契以代枕而後乃瘳,可速將之來。
」女與之,鄭即枕曰:「可矣,予欲睡,幸勿擾我。
」有頃,鄭啟戶遁,而徧裹券契於衵衣中。
因憶鄰村佃戶某居室不遠,逕往投之。
既入,與佃夜話,屢以羨汝家眾為言,而屬目於二女。
二女皆及笄,稍具姿色。
佃窺其意,又以其年邁鉅富而無子也,睥睨之,因乘問曰:「小人有女,如不以陋質見憎,當令執箕帚,奉巾櫛,或天不絕人,一索得男,以續宗祀,亦終勝於倚人門戶也。
」鄭首肯。
是夜,宿佃家,連禦二女。
娶後年餘,姊妹各舉一男。
鄭享壽九十餘歲,猶及見二子之畢婚也。
數百年來,子姓蕃衍,所居市落,羣呼之為鄭家村。
沈澍娶人妾為婦 戶部郎中範清注之妾劉氏美而豔,為刑部郎中沈澍所見而涎之,賄囑媒婆周氏及劉所使喚之吳嫗百計唆誘,範妻允之。
劉要求鳳冠補服,並誓書,下定禮,佯言將出家,約正覺寺尼迓之出,賃屋成婚。
事為步軍統領所聞,上疏劾之。
高宗乃命兆惠、舒赫德、阿裡袞審擬。
奉旨:「沈澍革職發往伊犁,自備資斧,效力贖罪。
」自是京師傳有《采唐歌》,凡四百餘字,中有雲:「試從竊藥問年華,笑指鴛鴦三十六。
」則劉亦老矣。
乾隆癸未春,其子毓麟具呈戶部,捐銀二萬兩,始贖歸。
任女失貴壻 山陽汪文端公廷珍幼孤,讀書淮安麗正書院,山長任子田器之。
及任官京師,汪適舉乾隆丙午鄉試,入都謁之,任留之飯,欲以女妻之。
任之夫人方於屏後竊窺,見汪飲啖兼人,身軀雄偉,曰:「奈何以吾女與武夫?」不允。
旋嫁女於草堰場袁某,以不耐貧而死,戚友醵金斂之,袁亦以諸生老。
張船山續娶以硯緣 林佩環,為遂寧張船山太守問陶之繼室。
船山初贅於成都鹽茶道署,嘗作《硯緣》詩,其序曰:「婦翁林西崖先生初任成都縣時,有人持古硯求售,匣上玉符一,符下有銘,其末雲:『賜自大君,藏之渠廈。
子孫寶之,傳有德者。
』翁知為故家賜物,贖而藏之。
後二十年,餘贅其家,見之,實先高祖文端公赴千叟宴時,仁廟所賜之綠端硯也,為族人所鬻。
述於婦,婦以告翁,翁驚喜,以硯歸餘。
且曰:『吾始讀君詩,愛之,因以女妻君。
豈意二十年前君早以此作納采之物耶?』餘固不足副傳德之言,然得失有數,亦足奇矣。
作《硯緣》詩四首誌之。
」 金筠泉願為張船山執箕帚 張船山詩才超妙,為海內騷人所傾仰,秀水金筠泉告其所親,願化作絕代麗姝,為船山執箕帚。
而無錫馬燦有贈張詩雲:「我願來生作君婦,隻愁清不到梅花。
」蓋船山夫人有「修到人間才子婦,不辭清瘦似梅花」之句也。
張戲成二律以謝雲:「飛來綺語太纏綿,不獨青娥愛少年。
人盡願為夫子妾,天教多結再生緣。
累他名士皆求死,引我癡情Q欲Y放顛。
為告山妻須料理,典衣早蓄買花錢。
」「名流爭現女郎身,一笑殘冬四座春。
擊壁此時無妒婦,傾城他日盡詩人。
隻愁隔世紅裙小,未免先生白髮新。
宋玉年來傷積毀,登牆何事苦窺臣。
」 臧和貴婚時有孝順詞 臧禮堂,字和貴,武進人。
其娶婦時,自撰《孝順詞》,命女儐宣讀,始成禮。
後因婦有違言於母,不與同室,久而化之,乃勉從母命,完聚如初。
徐翁喜為人作伐 有徐翁者,乾隆時之青浦諸生也。
生平無他好,惟喜為人作伐。
凡戚友生有兒女者,輒密訪時日,登於簿,俟其年及冠笄,即白之兩家,撮合之。
盧淨香以簉室扶正 盧淨香女史,名元素,一字淑蓮,其先為福州駐防漢軍鑲黃旗人。
父鼎,以裁旗入侯官籍,徒粱溪。
父沒,從其母,依許如蘭女史之母以居,偕如蘭習針黹,間或讀書,初亦未能為詩畫。
乾隆戊申,有錢東者,謀置簉室,因如蘭之父為之執柯。
時方七夕,以詩十章為聘,來嘗以貲入也。
辛亥,淨香歸。
明年,舉一子曰守貽。
甲寅,揚州金帶圍開一莖三花,時兩淮都轉為曾賓谷,屬錢為圖,且乞淨香買絲為合卷。
時淨香頗學為詩,并繡所作和章於上。
七月,圖繡成。
八月,次子生,故命名曰守瑞。
其年冬,曾招王夢樓與錢,為題《襟館消寒小集》。
夢樓言淨香能以詩畫羽翼風雅,不宜久處簉室,賓谷立為陬吉,臨錢氏,崇淨香以繼室之禮。
艾倬雲娶瞽婦 艾倬雲,字勷夏,新化人。
年十六,即補博士弟子,乾、嘉間人也。
父秉實,為聘謝氏女。
既聘而喪明,女之父謂女有廢疾,不可事人,使辭焉。
秉實以告倬雲,倬雲毅然曰:「始聘之,旋棄之,不義。
婦之所貴者在德,喪明何害?」秉實笑曰:「吾特試汝耳,汝果如是,必能興吾門。
」及婚,女之父又以美婢為媵,卻之。
越歲,女目漸明,亦不廢盥饋、籩豆之事。
勒保欲以龍麼妹歸舒位 龍麼妹,貴州土司龍躍妹也。
乾隆末,威勤侯勒保征苗,檄調土兵,適躍病,命麼率兵馳赴軍門。
麼年十八,身長面白,結束上馬,出沒矢石間,指揮如意。
事平,勒欲為麼執柯,將以歸舒鐵雲。
鐵雲婉言卻之,因為詩以紀其事。
其詩有雲:「然脂瞑寫蔣三妹,歃血請行唐四姑。
」又雲:「軍令靜原同處女,兵符端合付如姬。
」張維屏詠其事,有雲:「石砫自成娘子隊,木蘭原是女兒身。
乘龍消息方求士,歸妹因緣且讓人。
」鐵雲,名位,大興人。
郝雛玉嫁呂笙 乾隆末,揚州郝雲士官吏部,諂事和坤。
妾李氏生二女,長璈玉,次雛玉。
璈玉嫁廣東藩司劉文波子。
雛玉年十五,秀外慧中,郝愛重之,將以留嫁貴人。
郝精子平術,時祥符呂鳳臺方官給諫,郝為之推算,謂當官一品,其子亦貴,乃請見其子。
呂子名笙,字晉齋。
年十七,美如冠玉,能作褚河南書,已入邑庠。
郝遂願以女字笙,既行聘,兩家過從甚密。
後呂以劾和坤二十四大罪下獄,笙哭求於郝,郝曬之,尋得諸城劉文清公墉為之緩頰,戍烏魯木齊。
自是呂家日落,笙為人傭書,肄業金臺書院,得膏火贍母。
而郝至是已蓄意悔婚矣。
一日,郝召笙至宅,予以五百金令作離婚書。
笙不受金,即頗侍者取紙筆,方作數行,忽有女子之纖手自其背取離婚書,則雛玉也。
謂笙曰:「我何罪於呂而逐我?和相以賄震天下,吾翁彈之,是也。
楊椒山死柴市,朝貴尚有以女字其子者。
今逐我,不如應箕應尾遠矣。
」碎其紙,大哭不止,家人驚駭。
郝有友適在內室,聞之亦出,曰:「呂氏子非久賤長貧者,奈何不情如是!」郝羞憤,遂與其妻反目。
笙乃歸,以語母。
母泣曰:「郝雲士禍不遠矣,獨惜吾賢婦身陷其中,恐不即脫,奈何?」呂母語未竟,忽聞車聲止門外,則雛玉至矣。
見母即拜,曰:「兒未成禮,然呂家人也,今不得老父之歡而見逐矣。
顧生為呂氏之人,死即呂氏之鬼、呂氏屍,煩爾呂家收也。
明知不行親迎而遽登門,於新婦為無狀,於呂氏為僇人,顧姑賢而翁忠,新婦衷曲,或能見諒於堂上。
今日之事,去留由母,即不見收,新婦已挾白刃來,誓自剄於此,不更歸矣。
」母曰:「賢哉!兒貞淑如此,老身暮年乃享奇福。
請與老身同處,明日具禮矣。
」笙師高郵王懷祖聞之,令人以百金餉笙。
越三日,雛玉蒞廚,煮糜蒸餅,靡所不能,笙畏敬之如天人。
是年,仁宗禦極,和坤下獄論死,鳳臺赦歸,任太常少卿,逾年,補侍郎。
而郝亦籍沒,戍鳳臺故地,妻挈其蠢子歸儀真。
雛玉泣送之城外,母曰:「吾觀呂甥,偉器也,後此幸無忘若母。
」雛玉涕不可仰。
是時笙以第二人捷北闈,速捷入詞苑,鳳臺亦擢尚書。
陶文毅娶黃氏婢 安化陶文毅公澍夫人在兩江制府署時,有人親見其右手之背有凸起一疣,問其故,則蹙然曰:「我出身微賤,少常操作,此手為磨柄所傷耳。
」蓋文毅少極貧,初聘同邑黃氏女。
有富翁吳某,聞黃有姿,謀奪之為其子繼室,以厚利啗黃。
黃頓萌異志,迫文毅退婚。
文毅不可,黃之妻亦不願,而女利吳之富,其父又主持甚力,遂誓不適陶。
會家有養婢,願以身代,黃妻諾,文毅亦坦然受之,初不疑,即後之膺一品封誥者也。
吳恃富,佔曾姓田,遂交惡。
吳子被殺死,吳亦繼卒,族人欺黃女寡弱,侵其田產殆盡。
時文毅已貴顯,以丁外憂歸裡,始悉其顛末,憐黃女在窘鄉,贈之五十金。
黃女愧悔欲死,日抱銀號泣,不忍用,旋為偷兒所盜,忿而自縊。
文毅尚每年周恤其家,不倦也。
金文簡娶冰人女 吳江金文簡公士松少貧,恆隨其封翁外出讀書。
翁嘗館同邑某氏,某年至除夕始假歸。
主人訝其遲,翁曰:「明年正月下旬為子聘婦,恐稽時日,故於今歲預補其不足耳。
」又曰:「寒士舉事不易,納幣費實無所出,欲預支明年兩月束脩,可乎?」主人如言付之。
歸而屆期備禮延賓。
冰人趙某,舊交也,飲酒歡甚。
齋幣至女家,女家徐姓,號素封,見趙色變,憤然曰:「幾為君誤。
今而知金氏赤貧,吾女奈何適窶人子乎?」趙謂:「君已許之,豈能食言?」徐堅不允,詞氣俱厲。
趙無如何,還白翁。
時賓朋滿座,見事中變,鹹默然。
翁慙甚,語趙曰:「君作蹇脩,而事至此,奈貽笑何?」趙俯思久之,乃曰:「我與君舊交,家有息女,年與郎君相若,即以締姻,何如?」翁喜諾,立浼座客執柯,以幣納於趙,應期成禮焉。
及文簡官大司馬時,徐女已不知何往矣。
吳氏勸翁續娶 乾、嘉間,青浦有徐翁者,家素封,鰥居。
止一子,娶吳氏女,結褵半載,子亡,族人無可嗣。
越月,吳請曰:「夫已亡,宗祧莫繼,祖宗一脈,忍聽其斬乎?」翁曰:「此亦末如之何耳。
」吳曰:「有一策,翁精神尚健,能續娶,得丈夫子,則祖宗攸賴矣。
」翁以老邁辭。
吳不俟命,為聘某氏。
既娶三年,翁生二子:長宮南,次有常。
未幾而翁逝,吳折葼訓孤,具膎畜,供孀姑,恩禮兼盡。
後宮南有子,為吳嗣。
又二十餘年,嗣子成立授室。
吳年七十餘,無疾而終。
女俠代嫁 有嫠母與女獨處,一紈袴子目而豔之,強委禽焉,選日往迎女。
女夜與母訣,欲自裁。
悲愴間,有虬髯者自屋下,謂母曰:「若所苦,吾已聞之矣。
勿悲,請以身代。
」母方詫,即擲刀去巾髯,宛然好女子也。
母女大驚喜,急為塗裝結束,俄綵輿至,乃假嫠女往。
豪家方張宴列炬以待,女入門,密爇異香,一室皆眯,乃攫其寶器還母家,夜猶未闌。
謂母曰:「惡姻緣已斷,請為若女結好姻緣。
此寶器,以資奩具也。
」遂挾母女去,不知所終。
事見百菊溪所著《守意龕詩鈔》。
錢弱士娶郭頻伽妹 吳江郭頻伽上舍麐有女弟,為之擇壻,其友朱春生袁棠言有鄭籛字弱士者,能為五七言古今體詩,可壻也。
頻伽乃試以詩,絕奇,遂以妹歸之。
未期年,嘔血卒,年二十有二。
將卒,謂其婦曰:「吾死無恨,恨學未成,志未遂,
老身老而不死,遭此亂離,且無端窘一少年,亦何忍!爾家老翁龍鍾之態,正與老身年相當,況老夫少妻,未必便利。
彼二人一喜一悶,不醉無歸,我二人盍易地而寢。
明日五更,汝與少年郎早起速行。
」女踟躕不遽從,嫗正色曰:「此所謂交易以道,各得其所,一舉兩得之策也。
可速去,遲則事不諧矣。
」即解衣相易,女拜謝。
嫗導入米屋,以被覆之,令勿言。
乃自歸西室,蒙被而臥。
二更後,叟與米皆醉歸,奔走勞苦,亦各就枕。
三更後,米夢中聞叩戶聲,披衣起視,則嫗也。
米訝曰:「汝何往?」嫗止之,令勿聲,旋入室告之。
米且驚且喜,曰:「奈利己損人何?」嫗哂曰:「不聽老人言,則郎君棄擲一小娘,斷送一老翁矣,於人何益,而於己得無損乎?」米始諾。
因揭衾促女起,囑之再四,米與女泣拜,即以青紗障女面,扶之出店。
店主人曰:「無乃太早乎?」米答之曰:「早行避炎暑也。
」即去。
翌日,叟見嫗,大驚,詰知其故,大怒,拳之,嫗亦不稍讓。
叟欲策蹇追之,居停曰:「彼得少艾而遁,豈復遵大路以俟爾追耶?況四更已行,此時數十裡矣,汝苟自知而安分,載媼以歸,老夫老妻,正好度日,勿生妄念也。
」叟癡立移時,氣漸平,遂與俱去。
朱轀斯誤娶同姓 石門有朱韞斯者,誤娶同姓,後十年覺之,欲去其婦。
友人曹射侯、陸麗京憐其雅非同望,作書勸之,因疏古名儒取同姓事以示之。
會吳志伊後至,曰:「王沉與王基聯姻,劉疇與劉嘏為婚,世人無譏,緣非同原也。
」 韓承寵妻匳資數萬 亢氏為山西巨富,自明已然。
洪洞韓承寵娶於亢,匳金累數萬。
韓後官濟南同知。
董文恪娶婢 富陽董文恪公邦達少時以優貢生留滯京師,資盡,見逐於逆旅主人,窮無所之。
有劉媼者奇其貌,謂必不長貧賤,館之家,屬勤業,待再試。
董日夜淬厲,期得第自振,且酬媼德。
榜發,仍落第,恚甚,謀自盡,蹀躞街市,未有所也,倚一高門而立。
俄有人啟門,呵問誰某,董告以下第生。
其人大喜,邀入款語,出紅箋倩書謝柬,署名,則某侍郎也。
既而留食,知為侍郎司闈,以薦初至也。
司閽進謝柬,侍郎大稱善,因請留董代筆,薄奉旅資,董方失路,欣然諾之。
自是正一切書牘皆董代筆,往往當意,侍郎益信任僕。
居頃之,侍郎有密事,召僕至內室擬稿,僕惶窘,良久不能成一字,侍郎窮詰,乃以實告。
侍郎大駭,急廷董至廳,具衣冠見之,且謝曰:「使高才久辱奴輩,某之罪也。
」因請為記室,相得甚歡。
侍郎家有婢,敏慧得夫人意,夫人欲嫁之,婢不可。
強之,則曰:「身賤,終隨輿隸耳,必欲如董先生者乃事之,又安可得?故寧不嫁也。
」夫人以告侍郎,侍郎哂曰:「癡婢,董先生神志不凡,行且騰上,烏肯妻婢?」會中秋,侍郎與董飲月下,酒酣,從容述婢言,且願為妾。
董慨然曰:「某落魄京師,盡京師不加青睞,公獨厚愛之,彼女子亦有心,何敢言妾?正位也。
」侍郎:終以為疑,謀於夫人,女婢而壻董焉。
踰年,董舉鄉試,成進士,後官尚書。
生子誥,為相國,即文恭公。
相國登庸時,太夫人猶健在也。
王家裕遣嫁義女 龍眠王家裕嘗官常德守備,多惠政,軍民信之。
康熙壬戌夏,一日,偶至廄中之別門,有老漁伺於外,進且卻,意謂獻魚也。
呼之,乃前跪曰:「前日捕魚荒洲,聞呼救聲,望之,乃一女子,縛於覆舟,急往,解其縛,飲以湯。
徐問之,乃曰:『我本南寧張氏士人女,年十八,避亂山谷。
大兵克滇,搜獲之,欲肆,辱,妾翦髮毀容獲免。
然猶百計防我,求死不得,師旋,從馬上縛來,及登舟,復縛之舟尾。
次桃源白馬渡,風逆舟覆,橫浮水面,人盡沒,我獨以繫在尾,出水上,不死,流至此三日矣,翁若再遲至,饑寒死矣。
今遇翁,實再生我。
』旋解懷中所餘簪珥見貽,民不受,女曰:「『既活我,盍至翁家,徐圖寄信父母,使來迎,當有厚報。
』民雲:『我非望報,惟生涯一葉,草廬半間,置汝其中,必為人所疑,報官詰治,則汝我皆受累矣。
』女曰:『翁處既不可,抑思善良有力之家,可轉送收養乎?』民曰:『人非畏累,即貪財貪色,儻以汝為側室,或轉鬻以求贏利,我實負汝矣。
今常德守備王公,君子也,好行其德,必能全汝。
』女首肯。
故民夫婦載之以來,民先詣署前,不得通,因伺於此,果得見公,亦此女之緣也。
」王乃命家人迎女至,則端潔婉好,雖久在兵間,閨範凝重。
問之,謂以遭亂故,猶未字。
王乃收為義女,而以十金給漁。
漁曰:「公固好義,民亦非為利者。
」堅辭不受。
問其姓名,曰:「民今年七十餘,夫婦二人,無子女,一蓑一笠,終老煙波,足矣,初不望報於後,何用知姓名為?」終不言,歡然而去。
王於女,視如己出,又數因人寄訊其家,卒無人至。
心念女年漸長,欲為擇配,會有原籍常德之貴州武舉周臣侯者至常祀祖,謁王,王見其少年倜儻,而屬意焉。
叩之,尚未婚。
他日再來,遂留飲,同坐有趙某,周之中表兄也。
王語之,趙驚曰:「此殆天緣矣。
」乃言:「周於數月前夢授職歸,拜香火堂,都不見一切神位,惟小屏有硃書一『天』字。
入內拜尊屬,則見一女子持紅絲侍側,飲食甚盛,同飲者為王公玉,相與劇飲。
醉而讀《史通》,至東漢秦嘉妻小傳而寤。
次日,以夢告,我等羣相賀,謂授官必得上缺,且有締婣之喜,豈知先有此遇,而我公之姓,又適符其夢耶!」語罷,又一友驚呼曰:「王姓非應在公,乃我也。
我姓王,字公玉。
夢中先得之,天其令我作合耶?」蓋此友自嶽陽來,王雖與久遊,亦不知其字公玉也。
周就視公玉貌,悉與夢中符,乃丐其執柯,王欣然允,既定,遂擇吉日納聘,以女婦臣侯。
史文靖玉堂歸娶 康熙庚辰,史文靖公貽直年十九,館選後歸娶,繪《玉堂歸娶圖》徵詩。
其門人錢唐袁子才太史枚題雲:「愧作彭宣拜後堂,絕無衣鉢繼安昌。
算來隻有歸迎事,曾學黃梁夢一場。
」 張紅橋嫁林鴻 張葒嬌,閩縣良家女也,居福州紅橋西,而小名葒嬌,因取以自號曰紅橋。
敏慧善屬文,垂髫時,已能吟詠一二斷句。
長益妍好,容色驚人。
父母無子而家富,富家子弟爭欲委禽,乃堅執不願,白於父母曰:「紈袴子多不才,無才者必無情,無情者不可偶也。
兒願得一才而有行者天之。
」於是操觚之士爭以五七字詩為媒妁,亦從而別其高下,然初無當意之卷。
長樂王偁賃居東隣,幼曾同塾,既長,遂不相見。
偁之友福清林鴻嘗過偁室,無意中於樓際覩紅,輒掩面去,退而作詩,命鄰媼投之。
紅援筆和答,命媼持還。
媼賀鴻曰:「張娘子案頭詩卷堆積如山,曾不屑一顧,今和君詩,誠為希有。
」鴻大喜過望,使媼陳詞,月餘獲命。
鴻時有期功服,遂舍其外室,俟服闋,成禮。
自是倡和無間,情好日篤,而父母以鴻赤貧,期以試售畢姻。
久之,遂越禮。
會為偁知,因訪鴻,求一見紅,紅益自匿。
偁密賄侍兒瞰鴻與紅狎,作《乳酥》、《雲髻》二詩調之,紅愈怒。
偁知其意,乃挽鴻遊山。
越數日鴻歸,夜至所居,紅方倚紅橋而望,鴻賦一絕句,紅和焉。
明年鴻冠秋試,始成禮。
越一年,鴻有金陵之遊,紅獨坐小樓,感念成疾,遂殞。
迨鴻歸,大哭,忽見牀頭玉佩間懸一緘,拆之,有《蝶戀花》詞及七言絕句一百首,病中憶遠之作也。
鴻賦哀詞酬而祭之。
後過紅橋,一慟而絕。
包驚幾嫁友女 吳江包驚幾孝廉捷篤友誼,與吳東湖善,吳卒,撫其家屬甚至。
某年,將嫁女,聞吳女將適人,貧不能理裝,即以女之奩具贈之。
後一載,始嫁己女。
雪為賈謝之媒 康熙己醜冬,崇仁有兩家同日娶婦者:一富室,賈姓;一士族,謝姓。
新婦一姓王,名翠芳,壻為賈;一姓吳,壻為謝。
吳貧而王富。
兩家香車遇於陌上,時大雪,幾不辨途徑,車各飾綵繪,覆以油幕,積雪封之一二寸,行二三裡,同憩於野亭,輿夫僕輩以體寒,拾薪蓺火以取溫。
久之,雪愈甚,恐日暮途遠,各擁香車分道去。
是夜,翠芳將寢,環視室中奩具非己物,疑不能忍,乃問壻曰:「吾紫檀鏡臺安在?可令婢將來,為我卸裝也。
」壻笑曰:「卿家未有此物,今從何處覓之?」翠芳曰:「賈郎何必相誑?」壻又笑曰:「吾真郎,非假郎也。
」翠芳曰:「謂郎姓賈耳。
」壻曰:「某姓謝。
」翠芳聞言,大駭,乃大呼賊徒賣我。
壻亦驚,不知所措。
家人盡集,問故,翠芳啼不止。
謝母怒叱曰:「家雖儒素,誰曾作賊?汝父母厭我貧薄,教汝作此伎倆耶,誰畏汝!」翠芳曰:「吾聞汝家本姓賈,今姓謝,何也?」母曰:「豈有臨婚而易姓者乎?然則汝家亦不姓吳乎?」翠芳悟曰:「我知之矣,汝婦自姓吳,我自姓王。
吾來時,途次遇一新嫁娘,同避雪亭下,微聞旁人言此婦母家為吳氏,嫁於謝,殆汝家婦也。
而吾乃賈氏之婦。
雪甚寒極,兩家車從倉卒而行,其必兩誤而互易之矣。
速使人覘於賈氏,當得其故。
」 賈氏相距三十裡,使者明日乃達,則延陵季女,已共賈大夫射雉如臯矣。
蓋吳女諦視妝奩,略聞姓氏,亦頗知有誤,而心豔其富,姑冒昧以從之,至是知之,佯為怨怒。
而盆水之覆,亦不可收,即賈氏亦不欲其別抱琵琶也。
使者反報,翠芳欲自盡。
或勸之曰:「王、謝之婚,本由天定,殆姻緣簿偶爾錯注,合有此顛倒也。
今賈已婚於吳,則卿自宜歸謝,尚何言哉!」翠芳不可。
謝乃馳使詣王,告以故,王深異之曰:「非偶然也。
」即遣媒者來告,願為秦晉。
翠芳以父母之命,乃始拜見姑嫜,同牢合卺,成夫婦之禮。
厥後哥氏陵替,吳氏憤恚而卒。
謝補諸生,終身伉儷,兒女成行,而翠芳以順婦稱焉。
是事也,時人謂之雪媒。
賽可園遣嫁某女 文登賽可園僉事枝大為山西提學道璋之子,當年二十餘時,嘗以太學生就試京兆。
進土某之房師焉璋門下士,賽因識之,與往還。
一日,賽將東歸,某曰:「吾無子,夙聞山東女子多淳樸,能為購妾乎?」賽曰:「諾。
」及歸,為訪某氏女,頗端淑,以善價購之。
於是備衣飾奩具,僦車騎,躬送之都門。
而某以妻妒,不果納。
或謂此女殊屬意於君,盍留作側室。
賽曰:「既購為吾友妾矣,而自留之,是負友也。
」會有文登人人都販易,其子年少,善居積,遂以此女妻之。
阮湘圃嫁舊家女 楚有舊家女,以窶而鬻為娼,得金二百。
時儀徵阮湘圃封翁客漢口,竭囊中貲贖之,嫁之士人。
湘圃之子,即文達公元也。
顧飲和爭婚禮之稽首 康熙時,顧一本娶於江寧龔氏。
其俗不親迎,而女之母將女至壻家,為苛禮以抑壻,一夕,稽首至二十有四,女之母坐而受之。
古者九拜,稽首最重,非君父無所施,而數止於三。
《左傳》所載,惟楚臣申包胥乞師秦庭,九頓首而坐,外此無有。
唐顯慶禮,子拜,父坐,母立受。
外姑禮隆於君父,實為陋俗之最宜革者。
龔氏亦循此俗,一本遂執禮以爭,陳說百端,竟不可奪。
一本,字飲和,江都人。
高鬥意外得妻 雍正初,東光有農人某,粗具中人產。
一夕,有刼盜,不甚搜財物,惟就衾中曳其女,入後圃,仰縛於曲項老樹,蓋其意本不在刼也。
女哭罵,客作高鬥睡圃中,聞之,躍起,挺刃出,與鬬,盜悉披靡,女賴以免。
然自是輒泣涕,不語不食,父母寬譬,終不解。
窮詰再三,始出一語曰:「我身裸露,可令高鬥見乎?」父母喻意,遂以妻鬥。
陳載東給假歸娶 陳載東,名枚,松江人,居黑魚衖,工繪事。
其畫,能於寸紙尺縑,圖寫羣山萬壑,以顯微鏡照之,峯巒林木,屋舍橋梁,及一切人物,靡不具備。
雍正丙午,以供奉畫院,賞給內務府郎中銜,給假歸娶。
項某以女妻沈端恪 仁和沈端恪公近思,字(外門內青)齋,幼依杭州靈隠寺僧諦輝。
既披剃,復延師,課以舉業,遂遊庠,惟還俗後無所歸。
一日,徘徊西湖之西冷橋下,遇項某,識其非常,邀至舍,妻以女。
成進士,後為左都禦史。
方恪敏嫁江寧女 方恪敏公觀承年五十而未有子,撫浙時,使人於江寧買一女子,恪敏女兄弟送之至杭州,將擇日納之副室矣。
恪敏至女兄弟所,見詩冊有相知名,問之,知為此女所攜其祖父之作也。
恪敏曰:「吾少時,與此女之祖以詩相知,安得納其孫女?」即還其家,助資嫁之。
及年六十,乃生子勤襄公維甸。
白太官娶盜女 白太官,武進人。
美風儀,有勇力,雍正時,與甘鳳池同師。
家貧,客燕,趙,以事道并陘,繞山行者十餘裡,日暝入谷,迷失路。
四山忽合,茅店如雞棲,門外有墨書壁作「客店」二字。
門掩,推入,闃無人,室中繩不帳,幾有殘蠟,燼欲滅,風吹窗紙,瑟瑟作聲。
太官連聲呼曰:「有人未?」寂無應者,大疑。
瞥見門左覆一巨缸,振振若動搖,一人自其中掀之,伸首視,倏然起,出戶外,逐之,則已杳。
知非善地也,欲去,又地辟,無可徙,乃枕刀寢。
須臾,燭滅,月朦朧射窗,假寐,隠約聞窗響,覺黑影穿窗入。
大驚,辨之,一女子也。
體苗條,手雙刀齊下,已不及起抵,疾轉身內嚮,避其刀。
刀下砍,入床,猝不得拔,乃急抽刀起,與鬭,不敵,欲逃,睹窗外似幢幢有影,懼布伏,不敢出由戶。
疾上縱,手承屋樑,奮足踢樑間椽,椽折瓦飛,聳身出,女隨之,馳逐不捨,疾如駛,崎嶇數十裡,曉矣。
兩人力不支,俱仆,女暈不醒而太官起,揮刀欲誅女,逼視,睹女美,未忍,乃擲刀,掬水溪澗飲女,亦自飲。
畢,坐女旁守之。
女蘇,感其情,遂委身事之,為婦焉,太官擕以歸。
袁寒篁嫁布賈 袁寒篁工詞,擇對不嫁。
中年後,以父老無倚,委身布賈,鬱鬱不樂,遂斷筆墨。
雍正壬子夏,有人邀華亭蔡孝廉顯往黃草地觀劇,寒篁倚後門,小奚指曰:「此袁寒篁也。
」姿首平平,乃風韻翩然,不類俗女。
著有《綠窗小草》,焦廣期嘗為敘之。
尹泰與徐夫人重行合卺 尹文端公繼善之母徐氏,江寧人,為相國尹泰小妻。
相國家法嚴,文端總督兩江,夫人猶青衣侍屏匽。
文端調雲貴入覲,世宗從容問:「汝母受封乎?」乃叩頭免冠,將有所奏。
世宗曰:「止,朕知汝意。
汝,庶出也。
嫡母封,生母未封。
朕即有旨。
」文端拜謝出。
相國怒曰:「汝欲尊所生,未啟我而遽奏上,乃以主眷壓翁耶?」擊以杖,墮孔雀翎,徐夫人為跪請,乃已。
世宗聞之,翌日,命內監宮娥各四人,捧翟茀、翬衣至相國第,扶夫人榻上,代為櫛沐,袨服襐飾,花釵燦然。
八旗命婦皆嚴妝來,圍夫人而賀者,相環也。
頃之,滿、漢內閣學士捧璽書,高呼入,曰:「有詔。
」相國與夫人跪,乃宣讀曰:「大學士尹泰,非藉其子繼善之賢,不得入相,非側室徐氏,繼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為一品夫人。
」尹泰先肅謝,夫人再如詔行禮。
宣畢,四官娥扶夫人南面坐,四內監引相國拜夫人。
夫人驚,踧踖欲起,四宮娥強按之不得動。
既,乃重行夫婦合巹結褵之儀,內府梨園子弟亦至,管絃鏗鏘,肴烝紛羅,諸命婦各起,持觴為相國夫人壽,酒罷,大歡笑去。
高宗籌宗室婚嫁 乾隆時,高宗篤念宗室貧乏失產無以自活,命宗人府堂官詳為撫恤,分別等第,極貧者,賞銀三百兩,次者半之,令回贖田產,以資生理。
又念婚嫁無所贍仰,特命王公行輩最尊者,司宗室紅白事件,遇有婚嫁者,賜銀一百二十兩以為妝費。
許江門焉陳楞山壻 乾隆丙辰,錢塘陳楞山徵君撰被薦宏博,不就試,江都江鶴亭迎而館穀之。
楞山有女,慧而賢,嫁南徐許濱。
濱,字江門,亦風雅士。
畫入神品,與楞山同館江氏。
哀絃中斷,意見漸緻參差,不可解也。
趙國麟與劉藩長聯姻 鹹、同以前,搢紳之家蔑視商賈,至光緒朝,士大夫習聞泰西之重商,官、商始有往來,與為戚友,若在彼時,即遭物議。
乾隆初,大學士趙國麟與商人劉藩長聯姻,為高宗所責。
蓋乾隆辛酉六月,因仲永檀劾趙往奠俞姓之事而及之,諭雲:「趙國麟素講理學,且身為大學士,與市井庸人劉藩長締結姻親,且在朕前保薦。
朕已明降諭旨,較之仲永檀參奏之事,其過孰為重大?」斥劉為市井庸人,商之為世所輕乃如此。
尹文端女為皇子妃 尹文端公出將入相,垂四十年,常謙謙然不自喜。
惟小妻張氏,以所生女入宮為皇子妃,誥封一品夫人,逢人必誇。
故《紀恩》詩曰:「瑞日曈朧展翠屏,環階拜舞祝慈寧。
爭傳王母赴瑤會,竟見仙班列小星。
」而具摺謝恩,亦奏及生母徐夫人受封事。
高宗曰:「朕實不知先帝有此事。
乃竟暗合,豈非卿之家運耶?」 文端繼室別夫人,鄂文端公猶女也。
兩文端相見,別老矣,歎曰:「吾日夜思抽身以退,未知能否?」夫人曰:「女聞古之君子,事君能緻其身。
」又曰:「明哲保身,未聞有抽身者。
」兩文端為之莞然。
袁子才乞假歸娶 錢塘袁子才枚以翰林庶吉士歸娶,繪圖紀事,曰《恩假歸娶圖》。
圖有袁像,少年玉貌,披紅鬥篷,騎白色馬,行風雪中,前後從者數人,跨衞同行。
圖後題跋者有數百人,皆雍、乾時老名宿也。
鹹豐時,粵寇陷金陵,圖燬於難。
滿洲鐵冶亭少宗伯保,乾隆壬辰進士,由吏部郎中數遷至侍郎,工詩善書,名重京師。
壬子,典試江南。
事竣,訪袁子才於隨園,出詩求訂,袁亦出《歸娶圖》求題。
冶亭題雲:「詔恩爵娶興如何?白髮朱顏鏡裏過。
我向隨園稱後輩,廿年前亦小登科。
」蓋冶亭亦於庚寅鄉舉後完姻,都人謂完姻為小登科也。
胡秋岑娶姚芳淑 青浦胡秋岑娶婦於金山姚氏,名芳淑,結褵後,未嘗同衾而寢,必俟芳淑睡而後睡,否則竟夕蹀躞房外矣,如是者四五年。
及其翁蕙堂罷官而歸,嬰大病,芳淑搏顙籲天,刲股以進,翌旦病瘉。
胡甚感之,而同牀異寢如故也。
或疑其為天閹,而某科鄉試有與秋岑之同號生伺其私瞷之,又殊不爾。
裴宗錫遣嫁友女 江右裘文達公曰修有友駱某,正直耿介,懷才不遇,抑鬱死,無後,遣妻女甚貧困。
裘官京師,迎至,贍養之,撫駱女為己女。
女才貌冠一時,時裴中丞宗錫自皖述職入都,裴故與駱有舊,裘告之,裴亦以為己女,攜至署,為之擇壻。
會供洞劉侍郎秉恬喪耦,聞女賢且美,因議婚,裘作伐,裴贈奩嫁焉。
王敏嫁婢 汾陽王敏老而無子,有一婢,自幼畜之,長而有姿,或勸納為妾。
敏曰:「吾貧困,何又重累少女!」尋有以三百金購此婢者,或以勸,答曰:「貧,吾分也。
恥因婢取財,況不得其所乎?彼之生死事大,吾雖窮,弗忍為也。
」乃即為擇偶嫁之,為人妻。
吳山尊娶孫淵如妹 吳山尊學士續配孫恭人,淵如觀察妹也。
學士年四十一,贅於兗州,胡城東唐鐫小印贈之,文曰「垂老遇仙」。
觀察《催妝》詩雲:「他時泲上傳佳話,更指南樓作鳳臺。
」張船山太守亦有詩雲:「莫倚元龍湖海氣,須防謝女弟兄才。
」蓋調之也。
畢阮締姻孔氏 阮文達公繼娶孔夫人,乃孔子七十三代長孫女,為昭字輩衍聖公孫女、憲字輩衍聖公女。
高宗幸闕裡,夫人尚年幼,隨其祖母跪迓宮輿,蒙駐輿詢年齒,且攜其手,賜宮花一朵。
後文達以詹事視學山東,遂委禽焉。
比成婚杭州,禮儀輿服,隆於一時,以詩賀者,有「壓奩隻用十三經」之句。
夫人習書禮,能詩文,有讀古雜文數十篇,唐、宋舊經樓詩六卷,世遂號「經樓夫人」。
文達督學時,畢秋帆宮保為東撫,謂阮之封翁曰:「吾女可配衍聖公,公為媒,衍聖公之生胞姊可配公之子,吾為媒。
」於是同日締姻。
陳大受娶麻女 陳協揆大受之夫人,湖南祁陽富室女也。
父母甚愛之,先納聘於富家子。
于歸日,既交拜,儐者方去蓋頭紅巾,壻覘其面麻,軀肥,駭而逃,不能成禮。
賓客皆失色,謀所以勸合,而夫人坦然,遂臥。
次日晨起,滿牀便溺,污染新被褥且徧。
壻乃出而退婚,送之門者亦自汗顏。
歸後且三年,無問名者,其父母常以為憂。
邑有陳大受者,方為諸生,塾師為之作伐,女父以為貧,尚猶豫。
師曰:「餘觀大受才器,非長貧者。
」翁然之,贅於家。
大受自此蟬聯科第,歷涉顯要,官且至協辦矣。
乾隆時,某公主薨,太後哭之慟,時時悼念,抑鬱幾成疾。
高宗懼,思所以解母後憂者,未得,會宮人有見夫人者,曰:「陳大受妻之貌,酷肖公主。
」是言聞於宮闈,太後立召之入宮,一見,喜曰:「真吾女也。
」留居宮中,賞賜無算,自是時召之入,而宮主之愛移於夫人矣。
當宿宮中時,一夕,欲溲,兩宮女舁一金桶至。
夫人追憶前事,不覺失笑。
蓋?之遺,夢中正遊宮也。
後太後八旬萬壽,韶宣兩命婦馳驛來京祝壽,其一為夫人,年六十矣。
太後賜龍頭杖一,宮女四,內監四。
阿思哈養女嫁英和 中丞阿思哈官廣東日,嘗買一妾,妾攜一女至,年方四五歲,甚美,遂留養。
後十餘年,而和珅有女,醜,且眇一目,欲婚於德定圃之子英和,恐其不願,求高宗為主婚。
德知之,亟馳赴阿,求此養女為子婦。
明日,高宗果召見,問及婚事,奏雲:「已與阿思哈有成議矣。
」乃已。
其後定圃官禮部尚書,以祭天壇之天燈不起,革職,蓋珅之修怨也。
李四娘嫁謝參將 乾隆時,有水師參將謝某者,以勇名。
初從狼山總兵,以長江皆梟匪,無能為,聞太湖盜能且眾,自請入太湖督水師。
大吏素多其能,且患盜,許之。
故事:統帶出巡,輒鳴金鼓,具麾幟,諸艦前後翼從。
謝既至,笑曰:「此辟盜,非求盜也。
何盜之能得?」乃分數十艦為數起,各自為隊,悉依商船武,偃旗息鼓,惟以暗號相通問,而自率其一以前。
期月,得大盜數十,悉戮之,湖面肅清,謝意得甚,大吏亦奏獎其能。
高宗南巡,問將於大吏,大吏以謝對,乃使演習而閱之。
閱畢,方歸舟,艦首所置巨礮亡矣。
大驚,以問左右,左右皆不知,但曰:「方操演時,有小舟掠艦而過,急如箭。
至艦旁,忽停,叱之,始揚帆去,不知所往。
舟僅二人,當不能為此也。
」謝痛責所部。
明晨,更失其旗,謝益忿,親率左右三四人雇漁舟遍探湖中,求盜穴。
不具槍礮,惟懷尺刀,被簑笠,作老漁狀,歷兩日,無所得。
一夕,大風起,浪湧纜斷,謝舟竟隨浪去。
夜闇無月,天水沓冥,俄飄入一灣,風止雨作,眾瑟縮舟中,寒甚,望岸有燈光,亟詣焉。
有茅屋數椽,一老嫗坐燈下,方績麻。
謝趨而前,嫗驚問何來,以遭風對。
嫗見其衣簑,訝之。
謝自陳為漁人。
嫗曰:「吾所疑即在此。
湖中漁人,吾識之熟矣,未有如此面貌者。
」遽呼曰:「四娘速來。
」則一少婦手攬白巾,盈盈自室中出。
一見謝,遽笑曰:「參戎亦來此耶?吾兄弟輩為參戎塗炭不少矣。
」謝大驚。
婦又曰:「公速去,不然,將恐有不便也。
」謝度不能隱,且度婦女二人無能為,乃目從者。
從者抽刃前,婦怒曰:「何不識皂白若是?」以巾一揮,刃悉墮地。
謝驚起,婦直前握其領,提而擲之地,叱曰:「豎子欲何為?」從者大驚,爭躍登舟,方欲返棹,嫗呼曰:「止。
」謝憤甚,大罵求死,婦拾地上刀欲殺謝,嫗固止之。
歸引蠅,縛謝於柱,偕嫗入室,談良久,嫗乃獨出解縛。
謂之曰:「吾母女非禍人者,不幸被冤莫伸,暫寄於此,欲乞公一援助,非敢妄為要挾,此事實非公莫辦。
公,為好男子,能見許否?」謝曰:「第言之。
」嫗更呼四娘,四娘出,嫗曰:「參戎欲知其究竟,汝盍言之。
」四娘前曰:「母言之可矣,須兒言何為。
」嫗曰:「我耄,多遺忘,兒言之便。
」四娘不得已,乃向謝言之。
四娘為淮上人,父母早亡,幼從嫗居,其技勇得嫗傳。
嫗,義母也。
既長,嫗字之於孫姓,孫亦豪俠士也。
某甲者,鄉裡無賴,而勇亞於孫,孫嘗眾辱之。
已而甲殺人亡命,投通州營為什長。
孫以事至通,是夜通被盜,甲因誣孫為盜,告營中捕之。
孫不承,甲賄吏斃之獄。
婦恨甚,夜入甲家,以有備,不得逞,如是者再。
甲乃謀害婦,婦僅一子,數歲,甲使人誘而毒殺之。
嫗有甥,湖盜也,乃以婦往投,將謀所報。
甥豔婦之色,要以必妻之而後可,婦不從,夜伏於室,將犯婦,婦與鬬,折其肱,乃逃。
知盜之必不肯罷也,將謀去之,而謝適至。
於是以漁舟載婦歸,婦指示屋後,則礮與旗俱在也。
歸後,更以大舟往取旗礮,闔營見謝不得盜而得美婦,皆怪之,從者亦但稱婦之勇也。
月餘,謝以公文自通州調甲至,升署營官。
甲喜甚,恃勢橫於外,謝初不問。
一日,謝以要公委甲,限三日往返,甲遲一日。
謝怒,縛而斬之。
婦竟歸於謝,偕老焉。
香山鄭叟婚二女 香山鄭家村,其始祖鄭某,積產至數十萬,年將七十,無子,僅一女,已嫁,不復作求嗣想,遂傾產與壻,欲依以終老,數年矣。
一日,偕壻父散步郊外,忽外孫以飯熟請,鄭以為喚己也,應之,而外孫以請其祖對。
食已,因思豎子且如此,其餘可知,遂決計他徙。
而券契纍纍,均在壻手,躊躇無計,忽佯作腹痛,呻S吟Y達戶外。
女走視,曰:「予病非藥石所可醫,往者發時,百醫罔效,必以儲放券契之篋滿盛券契以代枕而後乃瘳,可速將之來。
」女與之,鄭即枕曰:「可矣,予欲睡,幸勿擾我。
」有頃,鄭啟戶遁,而徧裹券契於衵衣中。
因憶鄰村佃戶某居室不遠,逕往投之。
既入,與佃夜話,屢以羨汝家眾為言,而屬目於二女。
二女皆及笄,稍具姿色。
佃窺其意,又以其年邁鉅富而無子也,睥睨之,因乘問曰:「小人有女,如不以陋質見憎,當令執箕帚,奉巾櫛,或天不絕人,一索得男,以續宗祀,亦終勝於倚人門戶也。
」鄭首肯。
是夜,宿佃家,連禦二女。
娶後年餘,姊妹各舉一男。
鄭享壽九十餘歲,猶及見二子之畢婚也。
數百年來,子姓蕃衍,所居市落,羣呼之為鄭家村。
沈澍娶人妾為婦 戶部郎中範清注之妾劉氏美而豔,為刑部郎中沈澍所見而涎之,賄囑媒婆周氏及劉所使喚之吳嫗百計唆誘,範妻允之。
劉要求鳳冠補服,並誓書,下定禮,佯言將出家,約正覺寺尼迓之出,賃屋成婚。
事為步軍統領所聞,上疏劾之。
高宗乃命兆惠、舒赫德、阿裡袞審擬。
奉旨:「沈澍革職發往伊犁,自備資斧,效力贖罪。
」自是京師傳有《采唐歌》,凡四百餘字,中有雲:「試從竊藥問年華,笑指鴛鴦三十六。
」則劉亦老矣。
乾隆癸未春,其子毓麟具呈戶部,捐銀二萬兩,始贖歸。
任女失貴壻 山陽汪文端公廷珍幼孤,讀書淮安麗正書院,山長任子田器之。
及任官京師,汪適舉乾隆丙午鄉試,入都謁之,任留之飯,欲以女妻之。
任之夫人方於屏後竊窺,見汪飲啖兼人,身軀雄偉,曰:「奈何以吾女與武夫?」不允。
旋嫁女於草堰場袁某,以不耐貧而死,戚友醵金斂之,袁亦以諸生老。
張船山續娶以硯緣 林佩環,為遂寧張船山太守問陶之繼室。
船山初贅於成都鹽茶道署,嘗作《硯緣》詩,其序曰:「婦翁林西崖先生初任成都縣時,有人持古硯求售,匣上玉符一,符下有銘,其末雲:『賜自大君,藏之渠廈。
子孫寶之,傳有德者。
』翁知為故家賜物,贖而藏之。
後二十年,餘贅其家,見之,實先高祖文端公赴千叟宴時,仁廟所賜之綠端硯也,為族人所鬻。
述於婦,婦以告翁,翁驚喜,以硯歸餘。
且曰:『吾始讀君詩,愛之,因以女妻君。
豈意二十年前君早以此作納采之物耶?』餘固不足副傳德之言,然得失有數,亦足奇矣。
作《硯緣》詩四首誌之。
」 金筠泉願為張船山執箕帚 張船山詩才超妙,為海內騷人所傾仰,秀水金筠泉告其所親,願化作絕代麗姝,為船山執箕帚。
而無錫馬燦有贈張詩雲:「我願來生作君婦,隻愁清不到梅花。
」蓋船山夫人有「修到人間才子婦,不辭清瘦似梅花」之句也。
張戲成二律以謝雲:「飛來綺語太纏綿,不獨青娥愛少年。
人盡願為夫子妾,天教多結再生緣。
累他名士皆求死,引我癡情Q欲Y放顛。
為告山妻須料理,典衣早蓄買花錢。
」「名流爭現女郎身,一笑殘冬四座春。
擊壁此時無妒婦,傾城他日盡詩人。
隻愁隔世紅裙小,未免先生白髮新。
宋玉年來傷積毀,登牆何事苦窺臣。
」 臧和貴婚時有孝順詞 臧禮堂,字和貴,武進人。
其娶婦時,自撰《孝順詞》,命女儐宣讀,始成禮。
後因婦有違言於母,不與同室,久而化之,乃勉從母命,完聚如初。
徐翁喜為人作伐 有徐翁者,乾隆時之青浦諸生也。
生平無他好,惟喜為人作伐。
凡戚友生有兒女者,輒密訪時日,登於簿,俟其年及冠笄,即白之兩家,撮合之。
盧淨香以簉室扶正 盧淨香女史,名元素,一字淑蓮,其先為福州駐防漢軍鑲黃旗人。
父鼎,以裁旗入侯官籍,徒粱溪。
父沒,從其母,依許如蘭女史之母以居,偕如蘭習針黹,間或讀書,初亦未能為詩畫。
乾隆戊申,有錢東者,謀置簉室,因如蘭之父為之執柯。
時方七夕,以詩十章為聘,來嘗以貲入也。
辛亥,淨香歸。
明年,舉一子曰守貽。
甲寅,揚州金帶圍開一莖三花,時兩淮都轉為曾賓谷,屬錢為圖,且乞淨香買絲為合卷。
時淨香頗學為詩,并繡所作和章於上。
七月,圖繡成。
八月,次子生,故命名曰守瑞。
其年冬,曾招王夢樓與錢,為題《襟館消寒小集》。
夢樓言淨香能以詩畫羽翼風雅,不宜久處簉室,賓谷立為陬吉,臨錢氏,崇淨香以繼室之禮。
艾倬雲娶瞽婦 艾倬雲,字勷夏,新化人。
年十六,即補博士弟子,乾、嘉間人也。
父秉實,為聘謝氏女。
既聘而喪明,女之父謂女有廢疾,不可事人,使辭焉。
秉實以告倬雲,倬雲毅然曰:「始聘之,旋棄之,不義。
婦之所貴者在德,喪明何害?」秉實笑曰:「吾特試汝耳,汝果如是,必能興吾門。
」及婚,女之父又以美婢為媵,卻之。
越歲,女目漸明,亦不廢盥饋、籩豆之事。
勒保欲以龍麼妹歸舒位 龍麼妹,貴州土司龍躍妹也。
乾隆末,威勤侯勒保征苗,檄調土兵,適躍病,命麼率兵馳赴軍門。
麼年十八,身長面白,結束上馬,出沒矢石間,指揮如意。
事平,勒欲為麼執柯,將以歸舒鐵雲。
鐵雲婉言卻之,因為詩以紀其事。
其詩有雲:「然脂瞑寫蔣三妹,歃血請行唐四姑。
」又雲:「軍令靜原同處女,兵符端合付如姬。
」張維屏詠其事,有雲:「石砫自成娘子隊,木蘭原是女兒身。
乘龍消息方求士,歸妹因緣且讓人。
」鐵雲,名位,大興人。
郝雛玉嫁呂笙 乾隆末,揚州郝雲士官吏部,諂事和坤。
妾李氏生二女,長璈玉,次雛玉。
璈玉嫁廣東藩司劉文波子。
雛玉年十五,秀外慧中,郝愛重之,將以留嫁貴人。
郝精子平術,時祥符呂鳳臺方官給諫,郝為之推算,謂當官一品,其子亦貴,乃請見其子。
呂子名笙,字晉齋。
年十七,美如冠玉,能作褚河南書,已入邑庠。
郝遂願以女字笙,既行聘,兩家過從甚密。
後呂以劾和坤二十四大罪下獄,笙哭求於郝,郝曬之,尋得諸城劉文清公墉為之緩頰,戍烏魯木齊。
自是呂家日落,笙為人傭書,肄業金臺書院,得膏火贍母。
而郝至是已蓄意悔婚矣。
一日,郝召笙至宅,予以五百金令作離婚書。
笙不受金,即頗侍者取紙筆,方作數行,忽有女子之纖手自其背取離婚書,則雛玉也。
謂笙曰:「我何罪於呂而逐我?和相以賄震天下,吾翁彈之,是也。
楊椒山死柴市,朝貴尚有以女字其子者。
今逐我,不如應箕應尾遠矣。
」碎其紙,大哭不止,家人驚駭。
郝有友適在內室,聞之亦出,曰:「呂氏子非久賤長貧者,奈何不情如是!」郝羞憤,遂與其妻反目。
笙乃歸,以語母。
母泣曰:「郝雲士禍不遠矣,獨惜吾賢婦身陷其中,恐不即脫,奈何?」呂母語未竟,忽聞車聲止門外,則雛玉至矣。
見母即拜,曰:「兒未成禮,然呂家人也,今不得老父之歡而見逐矣。
顧生為呂氏之人,死即呂氏之鬼、呂氏屍,煩爾呂家收也。
明知不行親迎而遽登門,於新婦為無狀,於呂氏為僇人,顧姑賢而翁忠,新婦衷曲,或能見諒於堂上。
今日之事,去留由母,即不見收,新婦已挾白刃來,誓自剄於此,不更歸矣。
」母曰:「賢哉!兒貞淑如此,老身暮年乃享奇福。
請與老身同處,明日具禮矣。
」笙師高郵王懷祖聞之,令人以百金餉笙。
越三日,雛玉蒞廚,煮糜蒸餅,靡所不能,笙畏敬之如天人。
是年,仁宗禦極,和坤下獄論死,鳳臺赦歸,任太常少卿,逾年,補侍郎。
而郝亦籍沒,戍鳳臺故地,妻挈其蠢子歸儀真。
雛玉泣送之城外,母曰:「吾觀呂甥,偉器也,後此幸無忘若母。
」雛玉涕不可仰。
是時笙以第二人捷北闈,速捷入詞苑,鳳臺亦擢尚書。
陶文毅娶黃氏婢 安化陶文毅公澍夫人在兩江制府署時,有人親見其右手之背有凸起一疣,問其故,則蹙然曰:「我出身微賤,少常操作,此手為磨柄所傷耳。
」蓋文毅少極貧,初聘同邑黃氏女。
有富翁吳某,聞黃有姿,謀奪之為其子繼室,以厚利啗黃。
黃頓萌異志,迫文毅退婚。
文毅不可,黃之妻亦不願,而女利吳之富,其父又主持甚力,遂誓不適陶。
會家有養婢,願以身代,黃妻諾,文毅亦坦然受之,初不疑,即後之膺一品封誥者也。
吳恃富,佔曾姓田,遂交惡。
吳子被殺死,吳亦繼卒,族人欺黃女寡弱,侵其田產殆盡。
時文毅已貴顯,以丁外憂歸裡,始悉其顛末,憐黃女在窘鄉,贈之五十金。
黃女愧悔欲死,日抱銀號泣,不忍用,旋為偷兒所盜,忿而自縊。
文毅尚每年周恤其家,不倦也。
金文簡娶冰人女 吳江金文簡公士松少貧,恆隨其封翁外出讀書。
翁嘗館同邑某氏,某年至除夕始假歸。
主人訝其遲,翁曰:「明年正月下旬為子聘婦,恐稽時日,故於今歲預補其不足耳。
」又曰:「寒士舉事不易,納幣費實無所出,欲預支明年兩月束脩,可乎?」主人如言付之。
歸而屆期備禮延賓。
冰人趙某,舊交也,飲酒歡甚。
齋幣至女家,女家徐姓,號素封,見趙色變,憤然曰:「幾為君誤。
今而知金氏赤貧,吾女奈何適窶人子乎?」趙謂:「君已許之,豈能食言?」徐堅不允,詞氣俱厲。
趙無如何,還白翁。
時賓朋滿座,見事中變,鹹默然。
翁慙甚,語趙曰:「君作蹇脩,而事至此,奈貽笑何?」趙俯思久之,乃曰:「我與君舊交,家有息女,年與郎君相若,即以締姻,何如?」翁喜諾,立浼座客執柯,以幣納於趙,應期成禮焉。
及文簡官大司馬時,徐女已不知何往矣。
吳氏勸翁續娶 乾、嘉間,青浦有徐翁者,家素封,鰥居。
止一子,娶吳氏女,結褵半載,子亡,族人無可嗣。
越月,吳請曰:「夫已亡,宗祧莫繼,祖宗一脈,忍聽其斬乎?」翁曰:「此亦末如之何耳。
」吳曰:「有一策,翁精神尚健,能續娶,得丈夫子,則祖宗攸賴矣。
」翁以老邁辭。
吳不俟命,為聘某氏。
既娶三年,翁生二子:長宮南,次有常。
未幾而翁逝,吳折葼訓孤,具膎畜,供孀姑,恩禮兼盡。
後宮南有子,為吳嗣。
又二十餘年,嗣子成立授室。
吳年七十餘,無疾而終。
女俠代嫁 有嫠母與女獨處,一紈袴子目而豔之,強委禽焉,選日往迎女。
女夜與母訣,欲自裁。
悲愴間,有虬髯者自屋下,謂母曰:「若所苦,吾已聞之矣。
勿悲,請以身代。
」母方詫,即擲刀去巾髯,宛然好女子也。
母女大驚喜,急為塗裝結束,俄綵輿至,乃假嫠女往。
豪家方張宴列炬以待,女入門,密爇異香,一室皆眯,乃攫其寶器還母家,夜猶未闌。
謂母曰:「惡姻緣已斷,請為若女結好姻緣。
此寶器,以資奩具也。
」遂挾母女去,不知所終。
事見百菊溪所著《守意龕詩鈔》。
錢弱士娶郭頻伽妹 吳江郭頻伽上舍麐有女弟,為之擇壻,其友朱春生袁棠言有鄭籛字弱士者,能為五七言古今體詩,可壻也。
頻伽乃試以詩,絕奇,遂以妹歸之。
未期年,嘔血卒,年二十有二。
將卒,謂其婦曰:「吾死無恨,恨學未成,志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