詼諧類
關燈
小
中
大
三樂,疙瘩四憂。
」「糊塗」、「瑚圖」同音。
汪項有癭,人稱為汪疙瘩也。
經學少一畫三曲 曹雪芹所撰《紅樓夢》一書,風行久矣,士大夫有習之者,稱為「紅學」。
而嘉,道兩朝,則以講求經學為風尚。
朱子美嘗訕笑山,謂其穿鑿附會,曲學阿世也。
獨嗜說部書,曾寓目者幾九百種,尤熟精《紅樓夢》,與朋輩閒話,輒及之。
一日,有友過訪,語之曰:「君何不治經?」朱曰:「予亦攻經學,第與世人所治之經不同耳。
」友大詫。
朱曰:「予之經學,所少於人者,一畫三曲也。
」友瞠目。
朱曰:「紅學耳。
」蓋經字少一,即為紅也。
朱名昌鼎,華亭人。
官之做法 京都向有「小官大做、熱官冷做、俗官雅做、閒官忙做、男官女做」之謠,蓋嘉、道間事也。
德州盧南石蔭溥為儀曹郎,而氣宇軒昂,議論宏暢,雜之各長貳中,無以以辨,故曰大做。
龔闇齋麗正值樞垣,不以奔競趨走為事,故曰冷做。
楊蓉裳芳燦由縣捐入戶部,而與名流唱和無日,故曰雅做。
周采川儀曹錫章專以應酬為事,終日奔走不暇,故曰忙做。
蔡浣霞鑾揚好作豔體詩,時復顧影自憐,故曰女做。
作兒子部民 歸安張蘭渚侍郎師誠撫閩時,兼攝閩浙總督事。
其封翁在家,親故往賀,翁曰:「我不意作兒子部民,君何賀耶?」 嘲軍機章京 有作八股二比,狀軍機章京者,頗切合,蓋嘉、道時此中人作也。
其文雲:「辰初入如意之門,流水橋邊,換去衣包於廚子。
解渴則清茶一椀,消閒則畫燭三條。
兩班公鵠立樞堂,猶得於八荒無事時,捧銀毫而共商起章。
未正發歸心之箭,斜陽窗外,頻催抄摺於先生。
封皮則兩邊齊飛,垂手則雙行並寫,八章京蟻旋值屋,相與循四日該班之例,交金牌而齊約看花。
」 文劉互謔 文二與劉三少相狎。
一日,相將出遊,見藥肆懸大龜殼,以硃書「劉」碼於殼面,蓋價銀九角二分也。
文見之,笑曰:「此殼姓劉,【俗書劉為劉。
】君之族也。
」劉亦笑曰:「彼明書文二,蓋君名耳,與我何涉。
」 蔡大龜也 震澤倪師夢幼而穎悟異常,七歲時,與蔡某同塾讀書。
蔡亦聰慧,舉《四書》註「倪,小兒也。
」句以戲之。
倪應聲曰:「蔡,大龜也。
」 文仲居 潘某與蔡某友善,而相狎也。
每聚首,諧謔間作。
一日,蔡欲懸額於齋,潘為題「文仲居」三字。
蔡知其以大龜為嘲也,乃引用潘金蓮事,撰聯以報之曰:「紫石街前世澤,翠屏山下家聲。
」 品愈趨而愈下 鎮平黃香鐵釗,道光時舉人,大挑一等,得知縣。
初到省,謁總督,例須跪拜,釗獨長揖。
總督心嗛之,遂被劾,改教職。
官某邑教諭數年,正己率人,士習丕變。
後遷翰林待詔,官雖升而品則降矣。
尋謝病歸,著有《讀白華草堂》初二三各集。
或贈以聯雲:「七品八品九品,品愈趨而愈下;一集二集三集,集日積以日多。
」釗愛其語有風趣,笑而受之,即以懸諸廳事。
蓋知縣七品,教諭八品,待詔九品也。
非為全廢之物 道光朝,湯溪訓導諸暨壽春亭,名于敏,和藹可親,喜詼諧,年九十二,聽不衰,同僚中坐無車公不樂也。
府試監場,例留教官二人司稽察,然必選年力強壯者。
鹹豐紀元,太守和齡忽以命壽,壽大喜,揖謝曰:「公知我尚屬有用之材,非為全廢之物。
」於是端坐堂上者竟日,不稍跛倚。
厄於陳蔡飽欲死 壽春亭年老而健飲啖,以送考至金華。
一日,遇同僚公宴,海寧陳子莊與蕭山蔡二風強之飲酒食肉,進一巨觥,則有以肉一大臠。
壽盡三十餘觥,起而香曰:「昔孔子厄於陳蔡,飢欲死。
今我厄於陳蔡,飽欲死。
古今人真不相及也。
」 有鰥在下 仁和龔定庵寓京師仁錢會館魁屋閣下。
一日,書一聯於柱曰:「告北鬥星君,有鰥在下;奉西方佛教,非法出精。
」 夫人可望得差 內閣中書之起家甲科者,例得考差,有典秋試主文衡之望。
龔定庵既補中書,某科,亦考差,而拙於楷,不中程式。
或言徐伯曰:「定庵嶔崎自喜,如得差,出其門下者,必多異人。
」星伯曰:「定庵不能作小楷,斷不能得。
其夫人若與考,則可望矣。
」蓋定庵之夫人夙有書名,著稱於日下也。
隻履如飛鳧 錢塘陳曼生司馬鴻壽嘗與馮放山同舟赴粵,偶登舵樓,馮忽失一履。
陳贈以詩雲:「舵樓看月上,隻履如飛鳧。
從者廋非也,徒人誅可乎。
我家赤腳婢,隻配黃頭奴。
若但跣一足,決踵還勝無。
」 塞心孝廉載重 侯官沈文肅公葆楨喜諧謔,以會試赴京師,時海舶猶未通,自閩北行,必踰仙霞嶺而道浙江。
沿途有關,過者,有貨物必納稅,惟應試公車,雖船戶輦載,例須寬假。
一日,沈舟過竹崎關,關吏以旗招之,船戶應聲而答曰:「孝廉船。
」關吏既放行,復揶揄曰:「果為孝廉船,何載重乃爾?」沈顧同行者笑曰:「我輩皆塞心孝廉,無怪載重。
」閩諺詆文墨不通曰塞心,蓋喻其茅塞也。
昨夕眼淚為多事 沈文肅嘗與友乘衢、嚴之江山船,船有妓,沈亦偶與調笑,同行者羣病為佻達。
迨過桐廬,則同舟諸人亦皆牽率為歡,莫能自禁,而沈獨岸然不動。
及抵錢塘,客與妓鹹戀戀,或有涕泣相向者。
次日,餘舟登陸,以付資,妓與客計較不已,至出口相詬罵。
沈悄然曰:「吾之所以不動者,蓋早知必有此。
故既有今日之詬罵,則昨夕之眼淚為多事矣。
」 溫儒林外史 張文虎字嘯山,南匯人,好詼諧。
晚年居錢氏復園,為其校勘書籍。
丹鉛餘暇,輒步行出園,至西門外茶寮小憩。
茶寮無雅座,流品混淆,或語之曰:「此間煩囂乃爾,君何耐之?」則曰:「吾嘗閱全椒吳敬辛所撰《儒林外史》,其書於人情世故描寫盡緻,此間形形色色,悉能肖之。
吾至此,不啻重溫此書一過也。
」言畢大笑。
冊貢老壽星 松江郭友松放蕩不羈,以狂名著。
郭之妻父,貢生也。
六十壽辰,郭畫一壽星,旁立二僮子,一手執冊籍,一手執貢卷。
人問其命意,則曰:「冊貢老壽星也。
」與吳諺之「撒空老壽星」同音,猶雲空諸所有耳。
九轉雙全 季仙九探花覆試、殿試、朝考皆第三,杭人聞之,即以為聯。
聯曰:「覆試第三,殿試第三,朝考第三,三三見九,季仙九九轉成丹。
」時有杭人許子雙名珏者在座。
許方營錢肆,即有人指之而言曰:「此何難。
盍對以『元寶幾兩,紋銀幾兩,圓絲幾兩,兩兩成雙,許子雙雙全如意』。
顧不佳歟?」 高心夔對矮腳虎 高碧湄名心夔,捷南宮後,改官知縣。
令吳縣時,適童試。
高出,坐大堂,點名給卷,諸童繞之三匝。
有在人叢中效禮房聲口唱曰:「高心夔。
」一童曰:「何不對《水滸傳》之『矮腳虎』。
」碧湄聞而大贊曰:「好極好極。
」眾鬨然鼓掌。
謂吾為龍 恭忠親王嘗與寶文靖公鋆戲,以兩手合作橢圓形,示文靖曰:「外間都雲君是此物。
」意蓋謂龜也。
市俗相誚以龜,輒合手作橢圓形。
時王服團龍褂,而兩手作形,適當胸際團龍。
文靖佯為不省,笑指團龍而應之曰:「謂吾為此耶,不敢不敢。
」 龍生九子之一 寶文靖嘗偕恭王遊太廟,見負碑之肩屭,雕琢精工,王戲之曰:「君試觀之,是何寶貝?」寶知其意,徑對曰:「此是龍生九子之一。
」王大慚而罷。
二沈縮頭不出 陳姓兄弟與沈姓兄弟相友善。
一日,二陳出行遇雨,過沈所居巷,亟叩門,欲趨入以避雨也。
而二沈皆皆有要事,未出見。
二陳久坐書齋,雨止,歸。
他日遇於友人許,因作句嘲之曰:「大雨沉沉,二沈縮頭不出。
」沈報之曰:「狂風陣陣,兩陳拔腳難開。
」 絕無良心科 曾文正性嚴正而好諧謔,嘗於退食之暇,與幕僚閒話,談及才難,因太息久之。
乃曰:「遺大投艱,固非常人所能,然亦未可概期之賢也。
當於德行、文學、言語、政事四科之外,別設一科,曰『絕無良心科』。
」善化何應祺時亦侍坐,遂起而言曰:「明公果設此科,其以晚生為弁冕否耶?」文正大笑。
鴛鴦無獨宿之時 郭意城為湘中名儒,中興諸老鹹與交好,爭欲羅緻幕下。
郭戀愛其婦,不能遠離,力辭不就。
曾文正嘗寄書謔之,中有雲:「知公麋鹿之性,不堪束縛,請屈尊暫臨,奉商一切,並偕仙眷同行,當飭人掃榻以俟。
」迨郭至,曾乃命其遄返,書財曰:「燕雁有代飛之候,鴛鴦無獨宿之時,此亦事之可行者也。
」郭得書,一笑置之。
自稱曰不以言 張文襄公廢同發解後,大宴賓客,自撰一聯,懸之中庭。
其聯雲:「上已之前,猶是夫人自稱曰;中秋而後,居然君子不以言。
」蓋縮腳語也。
妙在不出《四書》,其構思之巧,真有令人不可及者。
小童 「夫人自稱曰小童」題時文二股雲:「凡物莫不有大小之分,吾大也乎哉?吾小也。
吾今雖大,吾昔則小也。
凡人莫不有童女之別,吾童也乎哉?吾女也。
吾前雖女,吾後則童也。
」 無情對 張文襄早歲登第,名滿都門,詩酒讌會無虛日。
一日,在陶然亭會飲,張創為無情對,對語甚夥,工力悉敵。
如「樹已半枯休縱斧」,張對以「果然一點不相幹」,李蓴客侍禦慈銘對以「蕭何三策定安劉」。
又如「欲解牢愁惟縱酒」,張對以「興對羣怨不如詩」。
此聯尤工,因「解」與「觀」皆為卦名,「愁」與「怨」皆從心部,最妙者則「牢」之下半為「牛」,而「羣」字之下半為「羊」,更覺想入非非。
最後,張以「陶然亭」三字命作無情對,李芍農侍郎文田曰:「若要無情,非閣下之姓名莫屬矣。
」眾大笑,蓋「張之洞」也。
出將入相 鹹豐間,粵寇擾楚南,長沙既閉城,設桔橰及長梯於城東北,以上下行人。
時賽尚阿由桂遁之湘,欲遵此以入,諸將卒出戰者,則縋以出。
羅繞典好詼諧,乃曰:「此出將入相之門也。
」 釐局大財神 胡文忠公當駐軍黃州時,一日,念及餉事,取白紙,草書數行,付之印刷,加關防,付驛馳遞。
文曰:「開口便要錢,未免討人厭。
官軍急收城,處處隻說戰。
性命換口糧,豈能一日騙。
眼前又中秋,給賞更難欠。
惟祈各路釐局大財神,各辦釐金三萬串。
」此紙驛遞不十日,錢船遂絡繹而至。
者回新婦禮難成 學使按臨各郡,例有考試教官之舉,然皆攜卷以歸,非扃試也。
鹹豐癸醜,萬藕舲尚書青藜視學浙江,忽改為扃試,於是年老荒疏者皆大懼,乃預訂同僚之年少未荒者某代作,某作書,以期完卷。
萬亦頗慮其曳白也,乃合優生與教官為一場。
又下令曰:「若老師目昏手顫,不能端楷,可交優生代謄。
」於是大半託優生捉刀矣。
試至金華,九學教官正副十八人。
試之日,人給方桌一,列坐堂上,優生則散坐廠中。
文成,交卷,教官尚得例宴,飽餐而散。
秀水陳星垞廣文臯言文素敏捷,一揮而就,又作七律一章以呈同僚。
萬微聞之,亦一笑而已。
其詩曰:「接談散卷久通行,誰料今番忽變更。
高踞考棚方桌子,俯求優行老門生。
牢寵一日神都倦,安枕三年夢再驚。
共說阿婆都做慣,者回新婦禮難成。
」 鄉試落卷批條 科場定例,凡硃卷之進內簾者,不中房考官程式,概不呈廌。
卷批往往預為擬就,恆以籠統兩三字如「欠妥」,「欠穩」之類了之。
有一士子領落卷,批為「欠利」二字,於是題詩雲:「已去本洋三十圓,利錢還要欠三年.」又一卷批「粗」字,又題雲:「自憐拙作同嫪坶,一入卿房便覺粗.」又有一卷批條竟貼「豬肉一斤,雞蛋三十枚」等字.蓋此等批,房考并不自貼,但命僕人隨手黏之,誤以向供給所採辦物品之條混入批條也. 腹中滿貯馬絆筋 左文襄公體胖腹大,嘗於飯後茶餘,自捧其腹大笑曰:「將軍不負腹,腹亦不負將軍。
」一日,薄暮,篢左右曰:「汝等知我腹中所貯何物乎?」或曰:「滿腹文章。
」或曰:「滿腹經綸。
」或曰:「腹中有十萬甲兵。
」或曰:「腹中包羅萬象。
」文襄皆曰:「否,否。
」忽有小校出而大聲曰:「大帥腹中無他物,皆矢耳。
」文襄有喜色,曰:「斯言近之矣。
」言未已,又有一小校曰:「將軍之腹,滿貯馬絆筋耳。
」文襄乃拍案大贊曰:「是,是。
」因拔擢之。
蓋馬絆筋,草名,湘人呼牛所食之草為馬絆筋。
文襄素以牛為能任重緻遠,嘗以己為牽牛星轉世。
曾於後園鑿池其中,而左右各列石人一,肖織女與牛郎狀,并立石牛於旁,隱寓自負之意。
及聞小校言,適與其夙志符合,故大賞之也。
其貌可知 長沙老儒丁果臣崖岸高峻,而好觀友人姬妾,有新納寵者,必多方嬲之。
鹹豐朝,湘潭王壬秋太史闓運買妾於南寧,旋攜之歸,丁往賀,王呼妾出,拜於堂。
有頃,欲強丁入繡闥,丁固卻之。
他日,或詢王以妾貌何若,王曰:「丁果臣且不欲再見,則其貌可知矣。
」 君子不哭 穆宗就傅時,好嬉戲,傅諫不聽,繼之以哭。
乃取《論語》中「君子不器」句,以手指掩下二口字使傅讀之,則「君子不哭」也。
傅亦為之胡盧。
不能預為後任作馬牛 代州馮魯川廉訪志沂豪於飲,善詼諧。
備兵廬鳳時,隨皖撫喬勤愨公鶴年駐壽州,主持捐輸營務之報銷,羨餘歸公,不稍侵蝕。
或曰:「公清矣,何不為後任地乎?」馮曰:「吾何人?不能預為後任作馬牛也。
」 能不竊酒足矣 楊見山太守峴與馮魯川友善,嘗薦陳少塘於馮,司會計,於馮之私財侵漁無算。
或告馮請斥之,馮曰:「吾私財何足論,彼掌吾酒,能不竊酒,足矣。
」 留陰功與誰 馮魯川權皖臬,冤獄多所平反。
有頌其積陰功以貽子孫者,輒笑曰:「吾無子,留陰功與誰?或天不靳吾年,俾吾多飲可耳。
」 極貧可賀 鹹、同以降,捐例廣開,冗員需次,大率不得差委,每歲終,藩司輒籌資以給各貧員,中分極貧、次貧二種,亦必請託而得之。
極貧銀較多,謀亦不易,若輩有得者,其儕輩見之輒賀雲:「恭喜老兄,今年又得極貧。
」 沙壅水淹 翰林院有沙堆,刑部有白亭,地最低,雨後水深一二尺,故有「沙壅翰林院,水淹三法司」之謠。
螬食鴞聲 鹹、同間,李申甫布政湖南,時幕中有梅姓者,頗見信用。
或戲為聯雲:「螬食尚留井上果,鴞聲啼殺墓門花。
」臺諫摭入彈章,遂坐免。
李雅有文才,留心經濟,特以通脫不羈,銳身任怨,為人所搆,識者惜之。
南北東西君臣上下 官場公牘字義多不可解,相沿既久,莫之能改。
嘉應湯某遊幕南陽時,戲作聯語雲:「勞形於詳驗關咨移檄牒,南北東西;寓目在欽蒙奉準據為承,君臣上下。
」 衙參情形 各省之需次人員,自道府以逮佐雜,多者至數千人,每逢朔望,例有衙參,其情形大可發噱。
有編為戲劇者,分十八齣,一《烏合》,二《蠅聚》,三《鵲噪》,四《鵠立》,【站班。
】五《鶴警》,六《鳧趨》,七《魚貫》,八《鷺伏》,九《蛙坐》,十《猿戲》,十一《鴨聽》,十二《貓應》,十三《蟹行》,十四《鴉飛》,十五《虎威》,十六《狼餐》,十七《牛眠》,十八《蟻夢》。
先酌鄉人 各直省府州縣缺概歸酌補。
某大吏對於鄉人多所遷就,僚屬為之語曰:「酌則誰先,曰:『先酌鄉人。
』」 候補無期 某年元旦,開封文武百官詣撫署歲,中丞延見,謂曰:「此邦舊有一對聯,出句為『開封府開印大吉,封印大吉』。
今為對之曰『黃泌廳黃水安瀾,泌水安瀾』。
諸公以為何如?」鹹謂巧合,而又吉祥,非大福澤人不能道也。
一候補縣令隅坐,似有所誦,中丞曰:「足下殆亦有佳對乎?」對曰:「卑職適亦得一對,不敢言耳!」固問之,乃曰:「候補縣候缺無期,補缺無期。
」 隔江猶唱後庭花 忠州李芋僊大令有才名,工詩詞,集成句對,不煩思索,脫口而出。
嘗客遊河南,周翼庭太守方居祥符,因述在都時集句贈諸伶,皆暗藏其名。
翼庭曰:「吾號殊不易對。
」李曰:「何難?」即舉《長恨歌》一語曰:「在天願作比翼鳥。
」良久不言,客亟詢之,李以手拍其股曰:「尚有一句,『隔江猶唱後庭花』。
」舉座大笑。
翼庭不悅,後李行時,所贈甚薄。
李告人曰:「為一聯巧對,換我三百金也。
」李好哭,曾文正戲呼為李文哀公。
文正卒,後二年,李罷官居滬以老。
開口嗚呼 有鄧伯昭孝廉者,每談及世風奢靡,人心澆薄,輒皺眉唏噓不已。
李芋僊呼之為「五代史」,言其開口即曰「嗚呼」也。
禦挷指者發痔 有西藏喇嘛僧某初入京師,見王公大臣之指多禦挷指,不解其故,以詢譯人。
譯人戲之曰:「此間婦女經期到時,則禦戒指以戒房事。
而京中多重優伶,好男色,其禦挷指者,乃發痔時也。
」 儒果何以坑之 同治中,武英殿焚,書版燼焉。
相國李文正公鴻藻入見,穆宗謂曰:「書已焚矣,儒果何以坑之?」【焚書坑儒本成事,而北人方言則以受窘辱為坑也。
】李為之莞然。
和尚那得食肉 揚州僧蓮溪善畫,雖披剃為僧,而飲酒食肉如故。
時兩淮都轉為定遠方子貞,與相善,蓮溪入見,每留飲。
一日,於眾人宴集時,戲謂蓮溪曰:「汝既為和尚,何得更食肉?」蓮溪故莊其容以對曰:「敢問明公,和尚不食肉,又誰當食肉者?」方為之莞爾。
雙手托住軍機大臣 同治庚午科,濟寧尚書孫文恪公毓汶典試四川,順德李芍農侍郎文田副之。
考官例馳驛,會秦、蜀間寇氛未靖,改道溯荊湖西上,由宜昌遵陸赴萬縣。
山路絕險巇,有地名火風箭嶺,尤鬥峻無倫,文恪肩輿,竟於是傾跌,輿後二夫亦墜崖緻斃。
幸輿前有縴夫十六名,併力撐持,賴以不墜,輿前二夫亦幸免。
其後,侍郎嘗語人,當時情形奇險,幸山神有靈,雙手托住軍機大臣,僅乃無恙。
是夕,駐節荒村,庖人無以為饌,於山家得一雞,醢以煮粥,侍郎食而甘之。
自後,非雞粥不飽也。
白身督撫 劉武慎公長佑官至雲貴總督,連章乞休,不允。
最後請入覲,乃奉諭旨。
及至都,兩宮慰勞殷勤,時以雲南報銷被劾,而竟未提及。
留京數月,堅乞歸,中途忽奉降二級另候簡用之命。
蓋武慎在官不名一錢,於內廷絕無餽贈,不悅者多。
當時疆臣多承恩眷,如賞宮保銜、穿黃馬褂、紫禁城騎馬之類,不一而足,武慎皆無之。
在雲貴,已六旬矣,亦未蒙賜壽。
嘗戲言己為白身督撫。
及薨,遺疏上,始開復任內一切處分,賜祭葬,予諡。
武慎在官,歲惟封印入宿於內,平時寢食,不離簽押房。
每五日一入內,與夫人談家事,少頃即出。
天而既厭周德矣 吳縣周伯蓀太史蘭,同治中,嘗督學陝甘。
既歸,則囊有餘蓄,乃傾資與伶人狎。
有張天元者,與周尤暱,因從之習詩字,過從無虛日,周戲呼之曰「天兒」。
後因事有違言,蹤跡漸疏,而奉新許仙屏河帥振褘亦方自陝甘學差歸京,天元遂棄周而事許。
一日,有人戲問周曰:「比亦見天兒否?」周太息曰:「天而【兒而同音。
】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 四大金剛八小鬼 光緒初,臺諫以敢言名於時者十二人,滑稽者有四大金剛、八小鬼之稱。
四金剛之一曰何金壽。
八小鬼之二曰程儀洛,曰宜子望。
而三人皆先後守揚州,何以正直稱,程以清厲著,宜以嚴峻名。
自擬駱駝 光緒初,恭鏜赴陝西西安將軍任,以孝欽後重左文襄公宗棠,乃謁之甘肅。
左設宴待之。
酒酣,大言曰:「昔聖祖、高宗戡定絕域,所用將帥,皆駱駝耳!」意蓋諛左也。
時材官數十輩侍立左右,左指之曰:「此輩亦駱駝,稍負重,便竭蹶。
」又自指曰:「我亦駱駝,然差勝若輩者,能負重而不竭蹶耳。
」恭結舌不能答。
三人為犇 丁雨生中丞日昌嘗撫吳,幕中有客能鼓琴,嘗招俞曲園、潘玉泉、吳介山三人同聽之。
田園不解音律,問潘,吳曰:「君等知之乎?」皆曰「不知」。
曲園笑曰:「然則吾三人者,合成『犇』字矣。
」相與粲然。
蓋俗有「對牛彈琴牛不入耳」之諺也。
三個牛頭人 彭而述家居,幼時,有父執朱青雷往詣其父,適他出,不遇。
青雷夙知彭之慧黠也,出一偶語,令屬對之,語曰:「彭老者一身土氣。
」蓋言「彭老者」三字皆有土字也。
彭應聲曰:「朱先生三個牛頭。
」蓋言「朱先生」三字皆為牛頭也。
老鬥高陞 京伶扶雲,瑞安黃潄蘭通政體芳頗賞之。
一日,在酒座中,有客指黃而言曰:「扶雲老鬥。
」蓋京諺稱狎伶者為老鬥,伶人又有相公之稱,故目其客為老鬥,即門鬥之意也。
黃應之曰:「指日高陞。
」一客乃起立而大呼曰:「老鬥高陞。
」 丈人腰斬老中堂 內閣中書有名吳鋆者,以堂官寶文靖公名鋆,因改己名為均金。
後其壻某得內閣中書,有人撰聯雲:「女壻頭銜新內閣,丈人腰斬老中堂。
」 邱墓之間 端忠愍公方有藏石之癖,其京邸書室中,四壁皆庋漢、唐諸碑,入其中者,陰森欲絕。
中庭立宋碑一座,黝然而黑,高與簷齊,遠望之,頗類屏風。
某太史嘗過其居,謂之曰:「不揣謭陋,願留一額。
」端喜,拱手請教,太史曰:「可題為『邱墓之間』。
」 青春作伴好還鄉 光緒中葉,山東有尹琅若編修琳基者,官詞館久,不開坊,悒悒弗自得,乃縱酒自遣,醉輒謾罵座客,以是與其鄉人鄭侍禦溥元齟齬。
鄭遽摭尹陰事劾奏之,人皆不直鄭。
旨下,尹、鄭皆休緻。
是日,樞臣述旨既退,寶文靖公鋆語同列曰:「『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兩句,可移贈尹、鄭兩君矣。
」 擔驚勞神 南安令謝芷慶明府賡雲以事貽書其友,後附數語雲:「某某到任及今,逐日目不停視,手不停揮,口不停說,猶覺牘纍纍。
簿書鞅掌之餘,戲擬得『年少才疏、力輕負重、賠錢嘔氣、擔驚勞神』十六字,自謂可以概括現狀也。
」 銃手 志銳字伯愚,瑾妃之兄,萍鄉文芸閣學士廷式之弟子也。
文以其銳字形似銃,嘗以銃手呼之。
堂堂乎張也 衡陽女士何承徽,部郎張通典之淑配也。
幼承家教,績學工詩。
結褵之夕,煙視媚行,自是新人常態。
通典調之曰:「悵悵其何之?」承徽應聲曰:「堂堂乎張也。
」 張氏二表八表 俗謂時計曰錶,錶與表同音。
南皮張文達公之萬枋國時,其入直也,嘗佩時計二枚,一大一小,同僚曰:「得一足矣,奚以二為?」文達曰:「吾僅二表耳,舍弟且八表。
」舍弟,謂文襄公之洞也,於文達為昆弟行。
文襄久持疆符,聲績昭著,光緒甲申中法之役,文襄由晉撫移督兩粵,到任謝恩摺,有「身繫一隅,敢忘八表經營」等語,故文達節取「八表」二字以為言也。
宰相合肥司農常熟 翁叔平相國同龢長戶部時,某年,適田穀不登,而李文忠公鴻章方以直督遙領文華殿大學士,為節相。
有人撰聯雲:「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
」蓋李籍合肥,翁藉常熟也。
當頭有棒反面無情 婺源江峯青曾令嘉善,判牘多諧語。
時有李氏婦者,設煙館,初私識一僧,已又有所歡。
僧忿而毆婦,婦乃揪之至縣,訟之。
江援筆立判雲:「婦女開煙館,其人可知;和尚過房親,其事可想。
不道徐娘老去,俏賣風流;那堪佛印重來,更逢露頂。
兩雄不並立,何分舊好新歡;一語未投機,遂至摩拳擦掌。
金剛已相為努目,菩薩又不肯低眉。
孫悟空仗佛救而潛身,豬八戒被魔纏而入笠。
津迷醋海,興波即在須臾;水溢藍橋,孟浪而投冰案。
既廉恥之盡喪,實法律所不容。
在逃者另候訪拿,到案者先行懲辦。
佛法當頭有棒,合予笞臀;婦人反面無情,理應鞭背。
此身不是三摩地,能容幾許蒲團?方盤托出大西瓜,又了一重花案。
該氏著當堂具結,永熄煙燈;該僧本鑽穴餘生,裝成寶相。
編茲穢史,污我彩毫;凡爾沙彌,毋為和障。
此判。
」 便宜若輩 翁叔平以天閹故,無姬侍,年五十餘,尚無子。
一日,同僚某造見曰:「公爵位名譽,無與倫比,所憾膝下尚虛,何不納妾為宗祧計乎?」其時旁侍僕從甚眾,翁微哂,以手指僕輩曰:「我若娶妾,則便宜若輩矣。
」相與大笑。
追你這忘八旦 京伶劉鴻聲好詼諧,為淨角時,嘗與某邸串演《鎖五龍》。
邸飾單雄信,敗走時,劉飾尉遲敬德,追之曰:「追你這忘八旦。
」邸大怒,即以鞭痛擊其足,折脛,後遂步履不良。
潘文勤批語之奇 某科會試,潘文勤公祖蔭充總裁。
有一卷,薦而未售,評曰「欠沙石」。
及輾轉託人緻問,文勤曰:「其文日光玉潔,因恐風譽寸晷,未必有如此磨琢工夫,或係代槍所緻,故抑之。
」又一卷批一「矮」字,眾皆愕視,文勤曉之曰:「矮者,謂其不高耳。
」 人不如龜 洪文卿學士鈞客死京師,或告潘文勤公祖蔭,談次,及其愛妾賽金花之逃也,太息久之。
文勤笑曰:「君何不達乃爾?人之死也,無所聞,無所見,身後之榮辱,有何可言!此所以有死烏龜之諺也。
且古人多以龜字命名,龜為四靈之一,龍猶列於其下。
若麟,若鳳,若龍,世人頌美之辭,輒以取譬,何獨於龜而遺之?今吾方新搆一齋,當顏以『龜廠』二字,並將為之說焉。
」 未幾,齋成,宴客,出釋龜文傳觀,自署「龜廠老人」。
酒半,復令以「龜」字行令,笑而言曰:「龜廠者,龜居之,龜出入之,非我族類,屏之遠之,今之出入者為誰乎?且龜壽可千歲,人生僅百年,即此以言,亦可知人之不如龜也。
」 四靈除爾鳳龍麟 京曹官公餘宴集,輒於韓家潭伶家。
有朵雲者,寓齋尤精雅。
一日,閩人置酒召客,酒闌,或為句曰:「三鳥害人鴉雀鴇。
」鴉,謂鴉片煙。
雀,謂麻雀牌。
鴇,則指妓院之鴇也。
沈吟久之,方苦無可屬對,王可莊太守即指案上綠毛龜而言曰:「四靈除爾鳳龍麟。
」蓋麟、鳳、龜、龍為四靈也。
戌安卯鑒 尺牘中有全用幹支字者。
或曾戲擬一通,其最妙者曰:「敬請戌安,伏維卯鑒。
」戌在幹支中屬狗,卯在幹支中屬兔也。
二公一元大武 楊廣文烈臣,性豪爽,善詼諧,官鍾祥,某爵帥召飲,座中有將軍二,廣文三。
楊曰:「今日勝會難再,有絕好對聯一副,為公等壽,可乎?」眾鹹稱善。
楊曰:「四座八品廣文。
」言至此,不肯畢其詞,眾促之曰:「請言其下聯。
」楊指上座曰:「二公一元大武。
」上座兩將軍,起立拱手,連稱不敢不敢。
放榜詩 光緒乙未,科舉已廢,有人作《懷春闈放榜》詩,頗滑稽,詩曰:「乾鵲朝啼樂不支,賃傭門廡立多時。
者番風鶴多疑警,似學元龍有臥癡。
停箸忽教低躡足,耐吟故解笑拈髭。
個中情事今知否?局外參研絕妙詞。
曈曈曉日逐春街,帖子泥金望眼賒。
塞馬不辭翁失策,遊龍直走客看花。
低徊玉漏商量晚,問訊瓊樓輾轉差。
翩若驚鴻歸去也,禮曹端整放官衙。
飛出名條第一人,開筵驚喜踏紅塵。
車從閣道馳初遠,鑼促都門聽不真。
九曲珠穿猜蟻似,千金布諾笑鶯嗔。
城南並馬歸來晚,曲苑箏琵有季倫。
廣場葦箔識神仙,彈指初三月已圓。
半晌牙牌推造命,數繙齒錄認同年。
丁寧僮儘留舂飯,子細文章索謎錢。
未免素心甘角逐,不平鳴處暫隨緣。
」 邇安遠至 某令官粵東時,勘案博羅,館於縣廨之四榕堂,四隅各有古榕一,枝葉蔥鬱。
邑侯陸某蓄異鳥數十,籠架列兩廊,綷羽錦章,嬌音嗁囀,如發竹絲,更疊唱和。
露朝花午,陸自出,分俵食料,羣鳥拍翅爭鳴以歡迎之。
一日,有一鶴翹立樹顛,驚颺吹墮階前,陸飼之,亦馴馴就哺。
數日後,翮健,軒舉而去,然深感主人推食之恩,時來集止,甚戀戀也。
某因戲謂陸曰:「使子為鳥官,不患不邇安遠至矣。
」相與鼓掌久之。
八十文買頂 江蘇巡撫恩壽字藝堂,甚風厲,司道以下,莫不受其斥辱。
每接見,必先問曰:「君之頂戴自何處來?」一日,見發審局委員陳季生大令,亦以此相問,陳茫然,不能對,而汗如雨下矣。
既而忽大聲曰:「卑職之頂,在玄妙觀舊貨攤中,出錢八十文所買。
」恩大笑而罷。
尋署某縣篆,同寅皆以笑話知縣呼之。
孔子立借據 光緒中,山東高密縣教諭尹某,以修葺文廟,借學堂底款京錢五百千,時邑令為張某,令立借據。
其據雲:「立借據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
因屋漏抱愧,歲修費缺,屢向學堂告貸,經管帳紳董傅君等會議,幸蒙縣尊關說,將學堂懸擱不用之款,借出八底銅元五百千,以濟固窮,並承諸紳董讓免利息。
如此周急,實深銘感,斷不敢久假不歸,貽羞廟貌。
恐後無憑,立字存據。
廟祝尹押,代字張押,見證傅押。
」 中庸其至矣乎 宗室盛伯熙祭酒昱好清談雅謔。
一日,讌客於京師陶然亭,其所延塾師直隸李某與焉。
俄添酒,語次,漫引《中庸》「其至矣乎」句,讀若「豈止一壺」,李瞿然避席曰:「侮聖人之言。
」言之色甚莊,四座愕眙久之,盛無如何也。
講古勿蹈翁氏覆轍 端忠愍公方嘗嘲王文敏公懿榮曰:「君講古,勿蹈翁氏覆轍。
」王曰:「常熟身為宰輔,可以大事相責備。
若我則南齋侍從,除詞翰外,無所事,正我之職任,特恐上不好古耳。
」時盛伯熙在座,聞之大笑。
以老佛爺作題目 德和園聽戲,東五間,西五間,孝欽後顧而樂之曰:「今日滿、漢一家,可不說異種矣。
」羣臣齊呼萬歲。
奎俊念佛經曰:「大慈大悲,是普渡眾生也。
」肅王好詼諧,乃曰:「老奎此話,好類時文,竟以『老佛爺』三字作為題目。
將來老佛爺到西藏成佛時,四川為熟路,自必在後相從,是隨鑾,又是回任也。
」 願貴人勿效常人 光緒戊戌春,德國皇弟亨利親王來華覲見德宗。
時適恭親王奕訢薨逝、貴州夏同龢以第一甲第一人殿試及第、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常熟翁同龢適奉開缺回籍之旨。
翁,鹹豐丙辰狀元也。
好事者為聯雲:「德親王至,恭親王薨,對活鬼宜思死鬼;夏同龢來,翁同龢去,願貴人勿效常人。
」夏,貴州人。
翁,常熟人也。
杜煎龜鹿諸膠 藥肆市招,例有「杜煎龜鹿諸膠」等字樣。
杜煎之杜,與杜撰之杜同一解釋,言自煎諸膠,非販自他人也。
濱洲杜氏有設藥肆者,開市日,循例宴賓,酒數巡,定興鹿某至,既入座,談謔間作。
鹿語主人曰:「君何事不可為,而乃以膏自煎乎?」蓋以「杜煎龜鹿」謔之為「龜鹿」也。
主人曰:「吾所煎者,龜鹿諸膠耳,君為此言,得毋嫌相煎之太急乎?」 許許馮馮 某省京官公宴許應騤、馮文蔚於湖廣會館,或撰一聯揭於戲臺之楹曰:「許應騤伐木許許,馮文蔚削屨馮馮。
」 陳陳徐徐 光緒戊戌
」「糊塗」、「瑚圖」同音。
汪項有癭,人稱為汪疙瘩也。
經學少一畫三曲 曹雪芹所撰《紅樓夢》一書,風行久矣,士大夫有習之者,稱為「紅學」。
而嘉,道兩朝,則以講求經學為風尚。
朱子美嘗訕笑山,謂其穿鑿附會,曲學阿世也。
獨嗜說部書,曾寓目者幾九百種,尤熟精《紅樓夢》,與朋輩閒話,輒及之。
一日,有友過訪,語之曰:「君何不治經?」朱曰:「予亦攻經學,第與世人所治之經不同耳。
」友大詫。
朱曰:「予之經學,所少於人者,一畫三曲也。
」友瞠目。
朱曰:「紅學耳。
」蓋經字少一,即為紅也。
朱名昌鼎,華亭人。
官之做法 京都向有「小官大做、熱官冷做、俗官雅做、閒官忙做、男官女做」之謠,蓋嘉、道間事也。
德州盧南石蔭溥為儀曹郎,而氣宇軒昂,議論宏暢,雜之各長貳中,無以以辨,故曰大做。
龔闇齋麗正值樞垣,不以奔競趨走為事,故曰冷做。
楊蓉裳芳燦由縣捐入戶部,而與名流唱和無日,故曰雅做。
周采川儀曹錫章專以應酬為事,終日奔走不暇,故曰忙做。
蔡浣霞鑾揚好作豔體詩,時復顧影自憐,故曰女做。
作兒子部民 歸安張蘭渚侍郎師誠撫閩時,兼攝閩浙總督事。
其封翁在家,親故往賀,翁曰:「我不意作兒子部民,君何賀耶?」 嘲軍機章京 有作八股二比,狀軍機章京者,頗切合,蓋嘉、道時此中人作也。
其文雲:「辰初入如意之門,流水橋邊,換去衣包於廚子。
解渴則清茶一椀,消閒則畫燭三條。
兩班公鵠立樞堂,猶得於八荒無事時,捧銀毫而共商起章。
未正發歸心之箭,斜陽窗外,頻催抄摺於先生。
封皮則兩邊齊飛,垂手則雙行並寫,八章京蟻旋值屋,相與循四日該班之例,交金牌而齊約看花。
」 文劉互謔 文二與劉三少相狎。
一日,相將出遊,見藥肆懸大龜殼,以硃書「劉」碼於殼面,蓋價銀九角二分也。
文見之,笑曰:「此殼姓劉,【俗書劉為劉。
】君之族也。
」劉亦笑曰:「彼明書文二,蓋君名耳,與我何涉。
」 蔡大龜也 震澤倪師夢幼而穎悟異常,七歲時,與蔡某同塾讀書。
蔡亦聰慧,舉《四書》註「倪,小兒也。
」句以戲之。
倪應聲曰:「蔡,大龜也。
」 文仲居 潘某與蔡某友善,而相狎也。
每聚首,諧謔間作。
一日,蔡欲懸額於齋,潘為題「文仲居」三字。
蔡知其以大龜為嘲也,乃引用潘金蓮事,撰聯以報之曰:「紫石街前世澤,翠屏山下家聲。
」 品愈趨而愈下 鎮平黃香鐵釗,道光時舉人,大挑一等,得知縣。
初到省,謁總督,例須跪拜,釗獨長揖。
總督心嗛之,遂被劾,改教職。
官某邑教諭數年,正己率人,士習丕變。
後遷翰林待詔,官雖升而品則降矣。
尋謝病歸,著有《讀白華草堂》初二三各集。
或贈以聯雲:「七品八品九品,品愈趨而愈下;一集二集三集,集日積以日多。
」釗愛其語有風趣,笑而受之,即以懸諸廳事。
蓋知縣七品,教諭八品,待詔九品也。
非為全廢之物 道光朝,湯溪訓導諸暨壽春亭,名于敏,和藹可親,喜詼諧,年九十二,聽不衰,同僚中坐無車公不樂也。
府試監場,例留教官二人司稽察,然必選年力強壯者。
鹹豐紀元,太守和齡忽以命壽,壽大喜,揖謝曰:「公知我尚屬有用之材,非為全廢之物。
」於是端坐堂上者竟日,不稍跛倚。
厄於陳蔡飽欲死 壽春亭年老而健飲啖,以送考至金華。
一日,遇同僚公宴,海寧陳子莊與蕭山蔡二風強之飲酒食肉,進一巨觥,則有以肉一大臠。
壽盡三十餘觥,起而香曰:「昔孔子厄於陳蔡,飢欲死。
今我厄於陳蔡,飽欲死。
古今人真不相及也。
」 有鰥在下 仁和龔定庵寓京師仁錢會館魁屋閣下。
一日,書一聯於柱曰:「告北鬥星君,有鰥在下;奉西方佛教,非法出精。
」 夫人可望得差 內閣中書之起家甲科者,例得考差,有典秋試主文衡之望。
龔定庵既補中書,某科,亦考差,而拙於楷,不中程式。
或言徐伯曰:「定庵嶔崎自喜,如得差,出其門下者,必多異人。
」星伯曰:「定庵不能作小楷,斷不能得。
其夫人若與考,則可望矣。
」蓋定庵之夫人夙有書名,著稱於日下也。
隻履如飛鳧 錢塘陳曼生司馬鴻壽嘗與馮放山同舟赴粵,偶登舵樓,馮忽失一履。
陳贈以詩雲:「舵樓看月上,隻履如飛鳧。
從者廋非也,徒人誅可乎。
我家赤腳婢,隻配黃頭奴。
若但跣一足,決踵還勝無。
」 塞心孝廉載重 侯官沈文肅公葆楨喜諧謔,以會試赴京師,時海舶猶未通,自閩北行,必踰仙霞嶺而道浙江。
沿途有關,過者,有貨物必納稅,惟應試公車,雖船戶輦載,例須寬假。
一日,沈舟過竹崎關,關吏以旗招之,船戶應聲而答曰:「孝廉船。
」關吏既放行,復揶揄曰:「果為孝廉船,何載重乃爾?」沈顧同行者笑曰:「我輩皆塞心孝廉,無怪載重。
」閩諺詆文墨不通曰塞心,蓋喻其茅塞也。
昨夕眼淚為多事 沈文肅嘗與友乘衢、嚴之江山船,船有妓,沈亦偶與調笑,同行者羣病為佻達。
迨過桐廬,則同舟諸人亦皆牽率為歡,莫能自禁,而沈獨岸然不動。
及抵錢塘,客與妓鹹戀戀,或有涕泣相向者。
次日,餘舟登陸,以付資,妓與客計較不已,至出口相詬罵。
沈悄然曰:「吾之所以不動者,蓋早知必有此。
故既有今日之詬罵,則昨夕之眼淚為多事矣。
」 溫儒林外史 張文虎字嘯山,南匯人,好詼諧。
晚年居錢氏復園,為其校勘書籍。
丹鉛餘暇,輒步行出園,至西門外茶寮小憩。
茶寮無雅座,流品混淆,或語之曰:「此間煩囂乃爾,君何耐之?」則曰:「吾嘗閱全椒吳敬辛所撰《儒林外史》,其書於人情世故描寫盡緻,此間形形色色,悉能肖之。
吾至此,不啻重溫此書一過也。
」言畢大笑。
冊貢老壽星 松江郭友松放蕩不羈,以狂名著。
郭之妻父,貢生也。
六十壽辰,郭畫一壽星,旁立二僮子,一手執冊籍,一手執貢卷。
人問其命意,則曰:「冊貢老壽星也。
」與吳諺之「撒空老壽星」同音,猶雲空諸所有耳。
九轉雙全 季仙九探花覆試、殿試、朝考皆第三,杭人聞之,即以為聯。
聯曰:「覆試第三,殿試第三,朝考第三,三三見九,季仙九九轉成丹。
」時有杭人許子雙名珏者在座。
許方營錢肆,即有人指之而言曰:「此何難。
盍對以『元寶幾兩,紋銀幾兩,圓絲幾兩,兩兩成雙,許子雙雙全如意』。
顧不佳歟?」 高心夔對矮腳虎 高碧湄名心夔,捷南宮後,改官知縣。
令吳縣時,適童試。
高出,坐大堂,點名給卷,諸童繞之三匝。
有在人叢中效禮房聲口唱曰:「高心夔。
」一童曰:「何不對《水滸傳》之『矮腳虎』。
」碧湄聞而大贊曰:「好極好極。
」眾鬨然鼓掌。
謂吾為龍 恭忠親王嘗與寶文靖公鋆戲,以兩手合作橢圓形,示文靖曰:「外間都雲君是此物。
」意蓋謂龜也。
市俗相誚以龜,輒合手作橢圓形。
時王服團龍褂,而兩手作形,適當胸際團龍。
文靖佯為不省,笑指團龍而應之曰:「謂吾為此耶,不敢不敢。
」 龍生九子之一 寶文靖嘗偕恭王遊太廟,見負碑之肩屭,雕琢精工,王戲之曰:「君試觀之,是何寶貝?」寶知其意,徑對曰:「此是龍生九子之一。
」王大慚而罷。
二沈縮頭不出 陳姓兄弟與沈姓兄弟相友善。
一日,二陳出行遇雨,過沈所居巷,亟叩門,欲趨入以避雨也。
而二沈皆皆有要事,未出見。
二陳久坐書齋,雨止,歸。
他日遇於友人許,因作句嘲之曰:「大雨沉沉,二沈縮頭不出。
」沈報之曰:「狂風陣陣,兩陳拔腳難開。
」 絕無良心科 曾文正性嚴正而好諧謔,嘗於退食之暇,與幕僚閒話,談及才難,因太息久之。
乃曰:「遺大投艱,固非常人所能,然亦未可概期之賢也。
當於德行、文學、言語、政事四科之外,別設一科,曰『絕無良心科』。
」善化何應祺時亦侍坐,遂起而言曰:「明公果設此科,其以晚生為弁冕否耶?」文正大笑。
鴛鴦無獨宿之時 郭意城為湘中名儒,中興諸老鹹與交好,爭欲羅緻幕下。
郭戀愛其婦,不能遠離,力辭不就。
曾文正嘗寄書謔之,中有雲:「知公麋鹿之性,不堪束縛,請屈尊暫臨,奉商一切,並偕仙眷同行,當飭人掃榻以俟。
」迨郭至,曾乃命其遄返,書財曰:「燕雁有代飛之候,鴛鴦無獨宿之時,此亦事之可行者也。
」郭得書,一笑置之。
自稱曰不以言 張文襄公廢同發解後,大宴賓客,自撰一聯,懸之中庭。
其聯雲:「上已之前,猶是夫人自稱曰;中秋而後,居然君子不以言。
」蓋縮腳語也。
妙在不出《四書》,其構思之巧,真有令人不可及者。
小童 「夫人自稱曰小童」題時文二股雲:「凡物莫不有大小之分,吾大也乎哉?吾小也。
吾今雖大,吾昔則小也。
凡人莫不有童女之別,吾童也乎哉?吾女也。
吾前雖女,吾後則童也。
」 無情對 張文襄早歲登第,名滿都門,詩酒讌會無虛日。
一日,在陶然亭會飲,張創為無情對,對語甚夥,工力悉敵。
如「樹已半枯休縱斧」,張對以「果然一點不相幹」,李蓴客侍禦慈銘對以「蕭何三策定安劉」。
又如「欲解牢愁惟縱酒」,張對以「興對羣怨不如詩」。
此聯尤工,因「解」與「觀」皆為卦名,「愁」與「怨」皆從心部,最妙者則「牢」之下半為「牛」,而「羣」字之下半為「羊」,更覺想入非非。
最後,張以「陶然亭」三字命作無情對,李芍農侍郎文田曰:「若要無情,非閣下之姓名莫屬矣。
」眾大笑,蓋「張之洞」也。
出將入相 鹹豐間,粵寇擾楚南,長沙既閉城,設桔橰及長梯於城東北,以上下行人。
時賽尚阿由桂遁之湘,欲遵此以入,諸將卒出戰者,則縋以出。
羅繞典好詼諧,乃曰:「此出將入相之門也。
」 釐局大財神 胡文忠公當駐軍黃州時,一日,念及餉事,取白紙,草書數行,付之印刷,加關防,付驛馳遞。
文曰:「開口便要錢,未免討人厭。
官軍急收城,處處隻說戰。
性命換口糧,豈能一日騙。
眼前又中秋,給賞更難欠。
惟祈各路釐局大財神,各辦釐金三萬串。
」此紙驛遞不十日,錢船遂絡繹而至。
者回新婦禮難成 學使按臨各郡,例有考試教官之舉,然皆攜卷以歸,非扃試也。
鹹豐癸醜,萬藕舲尚書青藜視學浙江,忽改為扃試,於是年老荒疏者皆大懼,乃預訂同僚之年少未荒者某代作,某作書,以期完卷。
萬亦頗慮其曳白也,乃合優生與教官為一場。
又下令曰:「若老師目昏手顫,不能端楷,可交優生代謄。
」於是大半託優生捉刀矣。
試至金華,九學教官正副十八人。
試之日,人給方桌一,列坐堂上,優生則散坐廠中。
文成,交卷,教官尚得例宴,飽餐而散。
秀水陳星垞廣文臯言文素敏捷,一揮而就,又作七律一章以呈同僚。
萬微聞之,亦一笑而已。
其詩曰:「接談散卷久通行,誰料今番忽變更。
高踞考棚方桌子,俯求優行老門生。
牢寵一日神都倦,安枕三年夢再驚。
共說阿婆都做慣,者回新婦禮難成。
」 鄉試落卷批條 科場定例,凡硃卷之進內簾者,不中房考官程式,概不呈廌。
卷批往往預為擬就,恆以籠統兩三字如「欠妥」,「欠穩」之類了之。
有一士子領落卷,批為「欠利」二字,於是題詩雲:「已去本洋三十圓,利錢還要欠三年.」又一卷批「粗」字,又題雲:「自憐拙作同嫪坶,一入卿房便覺粗.」又有一卷批條竟貼「豬肉一斤,雞蛋三十枚」等字.蓋此等批,房考并不自貼,但命僕人隨手黏之,誤以向供給所採辦物品之條混入批條也. 腹中滿貯馬絆筋 左文襄公體胖腹大,嘗於飯後茶餘,自捧其腹大笑曰:「將軍不負腹,腹亦不負將軍。
」一日,薄暮,篢左右曰:「汝等知我腹中所貯何物乎?」或曰:「滿腹文章。
」或曰:「滿腹經綸。
」或曰:「腹中有十萬甲兵。
」或曰:「腹中包羅萬象。
」文襄皆曰:「否,否。
」忽有小校出而大聲曰:「大帥腹中無他物,皆矢耳。
」文襄有喜色,曰:「斯言近之矣。
」言未已,又有一小校曰:「將軍之腹,滿貯馬絆筋耳。
」文襄乃拍案大贊曰:「是,是。
」因拔擢之。
蓋馬絆筋,草名,湘人呼牛所食之草為馬絆筋。
文襄素以牛為能任重緻遠,嘗以己為牽牛星轉世。
曾於後園鑿池其中,而左右各列石人一,肖織女與牛郎狀,并立石牛於旁,隱寓自負之意。
及聞小校言,適與其夙志符合,故大賞之也。
其貌可知 長沙老儒丁果臣崖岸高峻,而好觀友人姬妾,有新納寵者,必多方嬲之。
鹹豐朝,湘潭王壬秋太史闓運買妾於南寧,旋攜之歸,丁往賀,王呼妾出,拜於堂。
有頃,欲強丁入繡闥,丁固卻之。
他日,或詢王以妾貌何若,王曰:「丁果臣且不欲再見,則其貌可知矣。
」 君子不哭 穆宗就傅時,好嬉戲,傅諫不聽,繼之以哭。
乃取《論語》中「君子不器」句,以手指掩下二口字使傅讀之,則「君子不哭」也。
傅亦為之胡盧。
不能預為後任作馬牛 代州馮魯川廉訪志沂豪於飲,善詼諧。
備兵廬鳳時,隨皖撫喬勤愨公鶴年駐壽州,主持捐輸營務之報銷,羨餘歸公,不稍侵蝕。
或曰:「公清矣,何不為後任地乎?」馮曰:「吾何人?不能預為後任作馬牛也。
」 能不竊酒足矣 楊見山太守峴與馮魯川友善,嘗薦陳少塘於馮,司會計,於馮之私財侵漁無算。
或告馮請斥之,馮曰:「吾私財何足論,彼掌吾酒,能不竊酒,足矣。
」 留陰功與誰 馮魯川權皖臬,冤獄多所平反。
有頌其積陰功以貽子孫者,輒笑曰:「吾無子,留陰功與誰?或天不靳吾年,俾吾多飲可耳。
」 極貧可賀 鹹、同以降,捐例廣開,冗員需次,大率不得差委,每歲終,藩司輒籌資以給各貧員,中分極貧、次貧二種,亦必請託而得之。
極貧銀較多,謀亦不易,若輩有得者,其儕輩見之輒賀雲:「恭喜老兄,今年又得極貧。
」 沙壅水淹 翰林院有沙堆,刑部有白亭,地最低,雨後水深一二尺,故有「沙壅翰林院,水淹三法司」之謠。
螬食鴞聲 鹹、同間,李申甫布政湖南,時幕中有梅姓者,頗見信用。
或戲為聯雲:「螬食尚留井上果,鴞聲啼殺墓門花。
」臺諫摭入彈章,遂坐免。
李雅有文才,留心經濟,特以通脫不羈,銳身任怨,為人所搆,識者惜之。
南北東西君臣上下 官場公牘字義多不可解,相沿既久,莫之能改。
嘉應湯某遊幕南陽時,戲作聯語雲:「勞形於詳驗關咨移檄牒,南北東西;寓目在欽蒙奉準據為承,君臣上下。
」 衙參情形 各省之需次人員,自道府以逮佐雜,多者至數千人,每逢朔望,例有衙參,其情形大可發噱。
有編為戲劇者,分十八齣,一《烏合》,二《蠅聚》,三《鵲噪》,四《鵠立》,【站班。
】五《鶴警》,六《鳧趨》,七《魚貫》,八《鷺伏》,九《蛙坐》,十《猿戲》,十一《鴨聽》,十二《貓應》,十三《蟹行》,十四《鴉飛》,十五《虎威》,十六《狼餐》,十七《牛眠》,十八《蟻夢》。
先酌鄉人 各直省府州縣缺概歸酌補。
某大吏對於鄉人多所遷就,僚屬為之語曰:「酌則誰先,曰:『先酌鄉人。
』」 候補無期 某年元旦,開封文武百官詣撫署歲,中丞延見,謂曰:「此邦舊有一對聯,出句為『開封府開印大吉,封印大吉』。
今為對之曰『黃泌廳黃水安瀾,泌水安瀾』。
諸公以為何如?」鹹謂巧合,而又吉祥,非大福澤人不能道也。
一候補縣令隅坐,似有所誦,中丞曰:「足下殆亦有佳對乎?」對曰:「卑職適亦得一對,不敢言耳!」固問之,乃曰:「候補縣候缺無期,補缺無期。
」 隔江猶唱後庭花 忠州李芋僊大令有才名,工詩詞,集成句對,不煩思索,脫口而出。
嘗客遊河南,周翼庭太守方居祥符,因述在都時集句贈諸伶,皆暗藏其名。
翼庭曰:「吾號殊不易對。
」李曰:「何難?」即舉《長恨歌》一語曰:「在天願作比翼鳥。
」良久不言,客亟詢之,李以手拍其股曰:「尚有一句,『隔江猶唱後庭花』。
」舉座大笑。
翼庭不悅,後李行時,所贈甚薄。
李告人曰:「為一聯巧對,換我三百金也。
」李好哭,曾文正戲呼為李文哀公。
文正卒,後二年,李罷官居滬以老。
開口嗚呼 有鄧伯昭孝廉者,每談及世風奢靡,人心澆薄,輒皺眉唏噓不已。
李芋僊呼之為「五代史」,言其開口即曰「嗚呼」也。
禦挷指者發痔 有西藏喇嘛僧某初入京師,見王公大臣之指多禦挷指,不解其故,以詢譯人。
譯人戲之曰:「此間婦女經期到時,則禦戒指以戒房事。
而京中多重優伶,好男色,其禦挷指者,乃發痔時也。
」 儒果何以坑之 同治中,武英殿焚,書版燼焉。
相國李文正公鴻藻入見,穆宗謂曰:「書已焚矣,儒果何以坑之?」【焚書坑儒本成事,而北人方言則以受窘辱為坑也。
】李為之莞然。
和尚那得食肉 揚州僧蓮溪善畫,雖披剃為僧,而飲酒食肉如故。
時兩淮都轉為定遠方子貞,與相善,蓮溪入見,每留飲。
一日,於眾人宴集時,戲謂蓮溪曰:「汝既為和尚,何得更食肉?」蓮溪故莊其容以對曰:「敢問明公,和尚不食肉,又誰當食肉者?」方為之莞爾。
雙手托住軍機大臣 同治庚午科,濟寧尚書孫文恪公毓汶典試四川,順德李芍農侍郎文田副之。
考官例馳驛,會秦、蜀間寇氛未靖,改道溯荊湖西上,由宜昌遵陸赴萬縣。
山路絕險巇,有地名火風箭嶺,尤鬥峻無倫,文恪肩輿,竟於是傾跌,輿後二夫亦墜崖緻斃。
幸輿前有縴夫十六名,併力撐持,賴以不墜,輿前二夫亦幸免。
其後,侍郎嘗語人,當時情形奇險,幸山神有靈,雙手托住軍機大臣,僅乃無恙。
是夕,駐節荒村,庖人無以為饌,於山家得一雞,醢以煮粥,侍郎食而甘之。
自後,非雞粥不飽也。
白身督撫 劉武慎公長佑官至雲貴總督,連章乞休,不允。
最後請入覲,乃奉諭旨。
及至都,兩宮慰勞殷勤,時以雲南報銷被劾,而竟未提及。
留京數月,堅乞歸,中途忽奉降二級另候簡用之命。
蓋武慎在官不名一錢,於內廷絕無餽贈,不悅者多。
當時疆臣多承恩眷,如賞宮保銜、穿黃馬褂、紫禁城騎馬之類,不一而足,武慎皆無之。
在雲貴,已六旬矣,亦未蒙賜壽。
嘗戲言己為白身督撫。
及薨,遺疏上,始開復任內一切處分,賜祭葬,予諡。
武慎在官,歲惟封印入宿於內,平時寢食,不離簽押房。
每五日一入內,與夫人談家事,少頃即出。
天而既厭周德矣 吳縣周伯蓀太史蘭,同治中,嘗督學陝甘。
既歸,則囊有餘蓄,乃傾資與伶人狎。
有張天元者,與周尤暱,因從之習詩字,過從無虛日,周戲呼之曰「天兒」。
後因事有違言,蹤跡漸疏,而奉新許仙屏河帥振褘亦方自陝甘學差歸京,天元遂棄周而事許。
一日,有人戲問周曰:「比亦見天兒否?」周太息曰:「天而【兒而同音。
】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 四大金剛八小鬼 光緒初,臺諫以敢言名於時者十二人,滑稽者有四大金剛、八小鬼之稱。
四金剛之一曰何金壽。
八小鬼之二曰程儀洛,曰宜子望。
而三人皆先後守揚州,何以正直稱,程以清厲著,宜以嚴峻名。
自擬駱駝 光緒初,恭鏜赴陝西西安將軍任,以孝欽後重左文襄公宗棠,乃謁之甘肅。
左設宴待之。
酒酣,大言曰:「昔聖祖、高宗戡定絕域,所用將帥,皆駱駝耳!」意蓋諛左也。
時材官數十輩侍立左右,左指之曰:「此輩亦駱駝,稍負重,便竭蹶。
」又自指曰:「我亦駱駝,然差勝若輩者,能負重而不竭蹶耳。
」恭結舌不能答。
三人為犇 丁雨生中丞日昌嘗撫吳,幕中有客能鼓琴,嘗招俞曲園、潘玉泉、吳介山三人同聽之。
田園不解音律,問潘,吳曰:「君等知之乎?」皆曰「不知」。
曲園笑曰:「然則吾三人者,合成『犇』字矣。
」相與粲然。
蓋俗有「對牛彈琴牛不入耳」之諺也。
三個牛頭人 彭而述家居,幼時,有父執朱青雷往詣其父,適他出,不遇。
青雷夙知彭之慧黠也,出一偶語,令屬對之,語曰:「彭老者一身土氣。
」蓋言「彭老者」三字皆有土字也。
彭應聲曰:「朱先生三個牛頭。
」蓋言「朱先生」三字皆為牛頭也。
老鬥高陞 京伶扶雲,瑞安黃潄蘭通政體芳頗賞之。
一日,在酒座中,有客指黃而言曰:「扶雲老鬥。
」蓋京諺稱狎伶者為老鬥,伶人又有相公之稱,故目其客為老鬥,即門鬥之意也。
黃應之曰:「指日高陞。
」一客乃起立而大呼曰:「老鬥高陞。
」 丈人腰斬老中堂 內閣中書有名吳鋆者,以堂官寶文靖公名鋆,因改己名為均金。
後其壻某得內閣中書,有人撰聯雲:「女壻頭銜新內閣,丈人腰斬老中堂。
」 邱墓之間 端忠愍公方有藏石之癖,其京邸書室中,四壁皆庋漢、唐諸碑,入其中者,陰森欲絕。
中庭立宋碑一座,黝然而黑,高與簷齊,遠望之,頗類屏風。
某太史嘗過其居,謂之曰:「不揣謭陋,願留一額。
」端喜,拱手請教,太史曰:「可題為『邱墓之間』。
」 青春作伴好還鄉 光緒中葉,山東有尹琅若編修琳基者,官詞館久,不開坊,悒悒弗自得,乃縱酒自遣,醉輒謾罵座客,以是與其鄉人鄭侍禦溥元齟齬。
鄭遽摭尹陰事劾奏之,人皆不直鄭。
旨下,尹、鄭皆休緻。
是日,樞臣述旨既退,寶文靖公鋆語同列曰:「『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兩句,可移贈尹、鄭兩君矣。
」 擔驚勞神 南安令謝芷慶明府賡雲以事貽書其友,後附數語雲:「某某到任及今,逐日目不停視,手不停揮,口不停說,猶覺牘纍纍。
簿書鞅掌之餘,戲擬得『年少才疏、力輕負重、賠錢嘔氣、擔驚勞神』十六字,自謂可以概括現狀也。
」 銃手 志銳字伯愚,瑾妃之兄,萍鄉文芸閣學士廷式之弟子也。
文以其銳字形似銃,嘗以銃手呼之。
堂堂乎張也 衡陽女士何承徽,部郎張通典之淑配也。
幼承家教,績學工詩。
結褵之夕,煙視媚行,自是新人常態。
通典調之曰:「悵悵其何之?」承徽應聲曰:「堂堂乎張也。
」 張氏二表八表 俗謂時計曰錶,錶與表同音。
南皮張文達公之萬枋國時,其入直也,嘗佩時計二枚,一大一小,同僚曰:「得一足矣,奚以二為?」文達曰:「吾僅二表耳,舍弟且八表。
」舍弟,謂文襄公之洞也,於文達為昆弟行。
文襄久持疆符,聲績昭著,光緒甲申中法之役,文襄由晉撫移督兩粵,到任謝恩摺,有「身繫一隅,敢忘八表經營」等語,故文達節取「八表」二字以為言也。
宰相合肥司農常熟 翁叔平相國同龢長戶部時,某年,適田穀不登,而李文忠公鴻章方以直督遙領文華殿大學士,為節相。
有人撰聯雲:「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
」蓋李籍合肥,翁藉常熟也。
當頭有棒反面無情 婺源江峯青曾令嘉善,判牘多諧語。
時有李氏婦者,設煙館,初私識一僧,已又有所歡。
僧忿而毆婦,婦乃揪之至縣,訟之。
江援筆立判雲:「婦女開煙館,其人可知;和尚過房親,其事可想。
不道徐娘老去,俏賣風流;那堪佛印重來,更逢露頂。
兩雄不並立,何分舊好新歡;一語未投機,遂至摩拳擦掌。
金剛已相為努目,菩薩又不肯低眉。
孫悟空仗佛救而潛身,豬八戒被魔纏而入笠。
津迷醋海,興波即在須臾;水溢藍橋,孟浪而投冰案。
既廉恥之盡喪,實法律所不容。
在逃者另候訪拿,到案者先行懲辦。
佛法當頭有棒,合予笞臀;婦人反面無情,理應鞭背。
此身不是三摩地,能容幾許蒲團?方盤托出大西瓜,又了一重花案。
該氏著當堂具結,永熄煙燈;該僧本鑽穴餘生,裝成寶相。
編茲穢史,污我彩毫;凡爾沙彌,毋為和障。
此判。
」 便宜若輩 翁叔平以天閹故,無姬侍,年五十餘,尚無子。
一日,同僚某造見曰:「公爵位名譽,無與倫比,所憾膝下尚虛,何不納妾為宗祧計乎?」其時旁侍僕從甚眾,翁微哂,以手指僕輩曰:「我若娶妾,則便宜若輩矣。
」相與大笑。
追你這忘八旦 京伶劉鴻聲好詼諧,為淨角時,嘗與某邸串演《鎖五龍》。
邸飾單雄信,敗走時,劉飾尉遲敬德,追之曰:「追你這忘八旦。
」邸大怒,即以鞭痛擊其足,折脛,後遂步履不良。
潘文勤批語之奇 某科會試,潘文勤公祖蔭充總裁。
有一卷,薦而未售,評曰「欠沙石」。
及輾轉託人緻問,文勤曰:「其文日光玉潔,因恐風譽寸晷,未必有如此磨琢工夫,或係代槍所緻,故抑之。
」又一卷批一「矮」字,眾皆愕視,文勤曉之曰:「矮者,謂其不高耳。
」 人不如龜 洪文卿學士鈞客死京師,或告潘文勤公祖蔭,談次,及其愛妾賽金花之逃也,太息久之。
文勤笑曰:「君何不達乃爾?人之死也,無所聞,無所見,身後之榮辱,有何可言!此所以有死烏龜之諺也。
且古人多以龜字命名,龜為四靈之一,龍猶列於其下。
若麟,若鳳,若龍,世人頌美之辭,輒以取譬,何獨於龜而遺之?今吾方新搆一齋,當顏以『龜廠』二字,並將為之說焉。
」 未幾,齋成,宴客,出釋龜文傳觀,自署「龜廠老人」。
酒半,復令以「龜」字行令,笑而言曰:「龜廠者,龜居之,龜出入之,非我族類,屏之遠之,今之出入者為誰乎?且龜壽可千歲,人生僅百年,即此以言,亦可知人之不如龜也。
」 四靈除爾鳳龍麟 京曹官公餘宴集,輒於韓家潭伶家。
有朵雲者,寓齋尤精雅。
一日,閩人置酒召客,酒闌,或為句曰:「三鳥害人鴉雀鴇。
」鴉,謂鴉片煙。
雀,謂麻雀牌。
鴇,則指妓院之鴇也。
沈吟久之,方苦無可屬對,王可莊太守即指案上綠毛龜而言曰:「四靈除爾鳳龍麟。
」蓋麟、鳳、龜、龍為四靈也。
戌安卯鑒 尺牘中有全用幹支字者。
或曾戲擬一通,其最妙者曰:「敬請戌安,伏維卯鑒。
」戌在幹支中屬狗,卯在幹支中屬兔也。
二公一元大武 楊廣文烈臣,性豪爽,善詼諧,官鍾祥,某爵帥召飲,座中有將軍二,廣文三。
楊曰:「今日勝會難再,有絕好對聯一副,為公等壽,可乎?」眾鹹稱善。
楊曰:「四座八品廣文。
」言至此,不肯畢其詞,眾促之曰:「請言其下聯。
」楊指上座曰:「二公一元大武。
」上座兩將軍,起立拱手,連稱不敢不敢。
放榜詩 光緒乙未,科舉已廢,有人作《懷春闈放榜》詩,頗滑稽,詩曰:「乾鵲朝啼樂不支,賃傭門廡立多時。
者番風鶴多疑警,似學元龍有臥癡。
停箸忽教低躡足,耐吟故解笑拈髭。
個中情事今知否?局外參研絕妙詞。
曈曈曉日逐春街,帖子泥金望眼賒。
塞馬不辭翁失策,遊龍直走客看花。
低徊玉漏商量晚,問訊瓊樓輾轉差。
翩若驚鴻歸去也,禮曹端整放官衙。
飛出名條第一人,開筵驚喜踏紅塵。
車從閣道馳初遠,鑼促都門聽不真。
九曲珠穿猜蟻似,千金布諾笑鶯嗔。
城南並馬歸來晚,曲苑箏琵有季倫。
廣場葦箔識神仙,彈指初三月已圓。
半晌牙牌推造命,數繙齒錄認同年。
丁寧僮儘留舂飯,子細文章索謎錢。
未免素心甘角逐,不平鳴處暫隨緣。
」 邇安遠至 某令官粵東時,勘案博羅,館於縣廨之四榕堂,四隅各有古榕一,枝葉蔥鬱。
邑侯陸某蓄異鳥數十,籠架列兩廊,綷羽錦章,嬌音嗁囀,如發竹絲,更疊唱和。
露朝花午,陸自出,分俵食料,羣鳥拍翅爭鳴以歡迎之。
一日,有一鶴翹立樹顛,驚颺吹墮階前,陸飼之,亦馴馴就哺。
數日後,翮健,軒舉而去,然深感主人推食之恩,時來集止,甚戀戀也。
某因戲謂陸曰:「使子為鳥官,不患不邇安遠至矣。
」相與鼓掌久之。
八十文買頂 江蘇巡撫恩壽字藝堂,甚風厲,司道以下,莫不受其斥辱。
每接見,必先問曰:「君之頂戴自何處來?」一日,見發審局委員陳季生大令,亦以此相問,陳茫然,不能對,而汗如雨下矣。
既而忽大聲曰:「卑職之頂,在玄妙觀舊貨攤中,出錢八十文所買。
」恩大笑而罷。
尋署某縣篆,同寅皆以笑話知縣呼之。
孔子立借據 光緒中,山東高密縣教諭尹某,以修葺文廟,借學堂底款京錢五百千,時邑令為張某,令立借據。
其據雲:「立借據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
因屋漏抱愧,歲修費缺,屢向學堂告貸,經管帳紳董傅君等會議,幸蒙縣尊關說,將學堂懸擱不用之款,借出八底銅元五百千,以濟固窮,並承諸紳董讓免利息。
如此周急,實深銘感,斷不敢久假不歸,貽羞廟貌。
恐後無憑,立字存據。
廟祝尹押,代字張押,見證傅押。
」 中庸其至矣乎 宗室盛伯熙祭酒昱好清談雅謔。
一日,讌客於京師陶然亭,其所延塾師直隸李某與焉。
俄添酒,語次,漫引《中庸》「其至矣乎」句,讀若「豈止一壺」,李瞿然避席曰:「侮聖人之言。
」言之色甚莊,四座愕眙久之,盛無如何也。
講古勿蹈翁氏覆轍 端忠愍公方嘗嘲王文敏公懿榮曰:「君講古,勿蹈翁氏覆轍。
」王曰:「常熟身為宰輔,可以大事相責備。
若我則南齋侍從,除詞翰外,無所事,正我之職任,特恐上不好古耳。
」時盛伯熙在座,聞之大笑。
以老佛爺作題目 德和園聽戲,東五間,西五間,孝欽後顧而樂之曰:「今日滿、漢一家,可不說異種矣。
」羣臣齊呼萬歲。
奎俊念佛經曰:「大慈大悲,是普渡眾生也。
」肅王好詼諧,乃曰:「老奎此話,好類時文,竟以『老佛爺』三字作為題目。
將來老佛爺到西藏成佛時,四川為熟路,自必在後相從,是隨鑾,又是回任也。
」 願貴人勿效常人 光緒戊戌春,德國皇弟亨利親王來華覲見德宗。
時適恭親王奕訢薨逝、貴州夏同龢以第一甲第一人殿試及第、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常熟翁同龢適奉開缺回籍之旨。
翁,鹹豐丙辰狀元也。
好事者為聯雲:「德親王至,恭親王薨,對活鬼宜思死鬼;夏同龢來,翁同龢去,願貴人勿效常人。
」夏,貴州人。
翁,常熟人也。
杜煎龜鹿諸膠 藥肆市招,例有「杜煎龜鹿諸膠」等字樣。
杜煎之杜,與杜撰之杜同一解釋,言自煎諸膠,非販自他人也。
濱洲杜氏有設藥肆者,開市日,循例宴賓,酒數巡,定興鹿某至,既入座,談謔間作。
鹿語主人曰:「君何事不可為,而乃以膏自煎乎?」蓋以「杜煎龜鹿」謔之為「龜鹿」也。
主人曰:「吾所煎者,龜鹿諸膠耳,君為此言,得毋嫌相煎之太急乎?」 許許馮馮 某省京官公宴許應騤、馮文蔚於湖廣會館,或撰一聯揭於戲臺之楹曰:「許應騤伐木許許,馮文蔚削屨馮馮。
」 陳陳徐徐 光緒戊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