詼諧類
關燈
小
中
大
,湖南巡撫陳寶箴及其子主事三立,學政徐仁鑄及其父侍郎仁靖,均革職。
好事者為作一長聯雲:「陳陳相因,徐徐雲爾,不孝男罪孽深重,禍延顯考,兵部侍郎,禮部侍郎;侃侃而道,遲遲吾行,維新黨潛通消息,【參摺中語。
】勾引奸邪,撫台父子,學台父子。
」 蹙浪漾徐徐 季某喜作遊戲詩。
一日,塾師命題曰「魚戲蓮葉東」得「魚」字,眾方伏案苦思,季忽拍案呼曰:「我有妙句,諸君試聽之。
」眾曰:「諾。
」季乃朗誦曰:「蹙浪漾徐徐。
」眾為之鬨然。
蓋此五字,以吳音讀之,極可笑,蓋蘇州俗語也。
強奸香濤一次 光緒己亥冬,孝欽後立溥儁為大阿哥,將廢德宗,而外人有違言,孝欽微聞之。
且東南督撫方電稱死不奉詔,遂暫緩。
時粵督為李文忠公,江督為劉忠誠公,鄂督為張文襄公。
此電主稿者,李也,劉、張從而署名耳。
然事前固未商之於張,蓋夙知張膽怯,恐其持異議,至電發而始告之。
他日,李語所親曰:「老夫此舉,不待香濤同意而即行之,實不啻強奸香濤一次也。
」 人不知而不慍 某學究年假歸,以所得束脩陳於幾,驕其妻曰:「此乃從『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來者。
」妻聞言,亦從櫃中出錢若幹陳於幾,與之相炫。
學究見妻之所陳,較己束脩多十倍,問所從來。
妻曰:「此乃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者。
」學究大怒,與其妻爭。
其父在門外聞之,乃曰:「此細事,何必爭,『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卑職不敢說 外省同通以次各員之於道府輒稱之為大人,自稱卑職,非獨現任,即彼此需次者亦然。
某二尹性詼諧,與某觀察善。
一日,觀察命其談可笑之事。
二尹曰:「今日實無可談,惟頃見二小孩,相爭不已,繼之以毆。
詢其故,則年幼者告曰:『他罵我為烏龜。
』卑職實憫其年幼之不可理喻也。
」觀察曰:「若輩皆小孩,豈果能作烏龜耶?君可告以『烏龜,須大人始可為之』。
」二尹即應聲曰:「此乃大人自道,卑職不敢說。
」 君乃有二父耶 某以獃名,其父名穀,偶讀《魯論》至「舊穀既沒,新穀既升」句,以避父諱,遂改誦曰:「舊父既沒,新父既升。
」或雲:「君乃有二父耶?」 閒雲尤月 光緒初,某寺有僧名閒雲者,自號漁父,善吹笛,與某庵尼尤月私。
好事者嘗撰聯贈之,中嵌閒、雲、尤、月四字雲:「此地迥非凡,閒聽一曲漁歌,留雲久住;夕陽無限好,尤愛三更人靜,待月歸來。
」 老鼠哥哥 江建霞京卿標嘗為人畫紈扇,作二鼠,旁有一胡桃及花生數枚。
題其上曰:「老鼠哥哥,你底事終宵鬧我。
臘燭已殘,油燈又破,忍使俺無端悶坐。
剛到新年,福橘烏菱,早飽哥哥肚。
隻賸得幾莢花生,還有胡桃一個。
些些桐子,不值今宵小喫,恐教受餓。
勸哥哥明日還來,預備乾糧,細嚼五更鼓。
」 刮地皮 李文忠公督直隸久,傲睨僚屬,有洗足見酈生之風。
光緒壬辰冬,霍邱裴伯謙以翰林改官廣東知縣。
過天津,上謁,甫就坐,李倨身而揚聲曰:「汝欲刮廣東地皮耶?」己亥冬,李出鎮粵,裴調南海,謁李。
李曰:「汝再任首邑,政將奚先?」裴正容對曰:「先刮南海地皮。
」李曰:「十年尚不忘此語耶!」裴曰:「公之命,公之戒也。
」李輾然曰:「地皮須刮得盡。
」皖語呼匪人為地皮,南海多匪,李首重捕匪,故作此隱語也。
排五排六排七見客 光緒時,京師梨園醜角首推劉趕三。
趕三演劇以善詼諧得孝欽後歡,謔浪笑傲,無所不至。
一日,演《秦淮河》一劇,高聲呼曰:「排五的排六的排七的都出來見客呀。
」蓋指惇王、恭王、醇王也。
都中妓院,其妓以次行而無名字,故趕三以是相謔,宮人莫不掩口胡盧,即孝欽亦樂聞之。
惇王聞之怒,立叱侍者擒下,杖四十。
剝黃馬褂拔三眼花翎 劉趕三赴湖廣會館堂會,所演為《探親相罵》。
趕三每演是劇,輒乘其所豢黑衞,以博歡笑。
是日登場,又牽衞而出,以鞭指之曰:「爾勿動,否則即剝爾之黃馬褂,拔爾之三眼花翎。
」一堂為之鬨然,蓋指李文忠也。
李方督兩廣,其時李之長子伯行兄弟俱在座,聞之,怒不可遏,因屬家丁數十人,伺於湖廣館門首。
須臾,趕三演畢出,及門,李之家人蜂擁而上,拳足交加,幾斃,眾和解之,始釋。
其徒舁之歸,比至家,已不省人事,一夕而死。
錫茶壺 張文襄督兩湖,起居無節,號令不時,其待遇屬員,往往有使人難堪者。
一日,有候補知府某稟見,文襄閱履歷,知為監生出身,乃命左右取紙筆至,書「錫茶壺」三字示之。
曰:「做官必須識字,汝認得此三字否?」某曰:「此錫茶壺也。
」文襄大笑送客。
次日,即將某咨回原籍,咨文中有「該守能識『錫茶壺』三字,尚可造造,著讀書五年,再來聽鼓。
」 周瑜固未送客 梁鼎芬守武昌日,嘗設筵於黃鶴樓,宴督撫蕃臬司道,酒闌,梁不知何往。
詰旦,張文襄責梁曰:「昨日何以不送客?」梁曰:「大帥亦觀《黃鶴樓》之戲乎?周瑜請劉備討荊州,劉備即從趙雲而行,周瑜固未送客也。
」張為之大笑。
黃鶴一去不復返 張文襄赴京陛見,僚屬在黃鶴樓設筵公餞,梁鼎芬獨設席於伯牙臺。
張與議,謂此二處將何往。
梁曰:「黃鶴樓萬不可到,崔灝詩雲『黃鶴一雲不復返』,若輩乃咒大帥不能回任。
」張爽然若失,乃命駕至伯牙臺。
錫良鐵良 張文襄在京,為某尚書所詔讌,座客有錫清弼、鐵寶臣兩尚書。
張曰:「幼時記得一笑話,諸公願聞否?」眾曰願聞。
張曰:「吾鄉有一塾師,性極嚴厲,其徒憾之甚,思所以報復之,乃捕得泥鰍二,置諸夜壺。
夜半,師起溺,壺中兩鰍跳躍作聲,師大驚,擲壺於門外,壺應手碎。
次日,居停為之易一錫夜壺,其徒潛於壺底鑽一細孔,師不知也。
溺畢,被褥皆溼,師大罵。
其居停又為之易一鐵夜壺,於是始保無事。
一日,師與居停談及夜壺之比較,居停曰:『瓦夜壺與錫夜壺孰良?』師曰:『錫良。
』『然則錫夜壺與鐵夜壺孰良?』師曰:『鐵良。
』」 遠山近水各淒涼 張文襄有侍姬二,一名遠山,一名近水,皆得寵幸。
及薨,某部郎作輓聯雲:「魂兮歸來乎,星海雲門同悵惘;死者長已矣,遠山近水各淒涼。
」蓋以梁星海、樊雲門均為其得意門生也。
梁名鼎芬,官湖北按察使。
樊名增祥,官江寧布政使。
野侍郎 于式枚侍郎晦若博達典章,不諧時好,初由京卿擢郵傳部右侍郎,意殊不樂,語人曰:「昔朱竹垞應博學宏詞科,得授檢討,時人目為野翰林。
今承乏郵傳,世得毋目餘為野侍郎乎?」蓋其時之郵傳部乃新設也。
併吞禦史倒挂中堂 榮慶長學部時,左丞為喬樹柟,綽號喬禿子;右丞為孟慶榮,字黻臣。
有人戲撰一聯雲:「禿子併吞雙禦史,黻翁倒掛老中堂。
」雙禦史為高柟、高樹,皆川人。
喬名樹柟,故曰併吞。
榮為協辦大學士,孟名慶榮,故曰倒掛中堂也。
諸公滾滾 張文達公百熙未辦大學堂前,明知諸多窒礙,嘗召執事諸員而謂之曰:「此學堂能辦好,是袞袞諸公;不能辦好,即諸公滾滾。
」 曲靖曲全 光緒時,關榕祚以劾某大僚失歡於孝欽後,遂外簡。
德宗語王大臣曰:「使彼至曲靖府,是曲全彼之意。
」時人摭餘壽屏事成一聯雲:「餘成格無思恩思想,關榕祚以曲靖曲全。
」餘名成格,時方簡思恩府知府而不願赴任也。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倪善字小真,席父蔭,以道員需次某省,時年甫弱冠也。
跳盪自喜,到省後,無所事事,朔望衙參之外,寂處邸中,惟與其弟妹僮婢以放風箏踢鞬子為戲。
一日薄暮,戲於中庭,方在興高采烈之際,一父執之以縣丞需次者,詣之。
閽人入報,縣丞隨之進,見其方嬉戲也,逡巡不敢前,為倪所瞥見,則正襟肅容而言曰:「大人方有事。
」倪笑而答之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況餘之姓,固以小兒二字所合而成乎!」 天幹道台 光緒朝,甘肅有候補九人,好事者以天幹配之,天然成文,如鑄九鼎。
有霍某者,由科甲出身,曰甲道。
有向某者,由乙榜出身,名之曰乙道。
胡某年老多病,曰丙道,則同聲之假借也。
署理甘涼道某,由生員報捐。
時涼州守王步瀛以給事中外放,藐視之,譏其目不識丁,某遂以丁道稱。
署理巡警道某最得總督長庚信任,人以二總督呼之,遂以庚道稱。
伊某係蒙古籍,名之曰辛道,取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之義。
王某善風鑑,其案頭相書常滿,因以壬道著名,以其擅三壬六甲法也。
黃某年少,患吐紅症,美其名曰癸道,則取天癸之義也。
其中有孫某者,獨得兩字名號,孫以甘省候補人員兼奉膏捐大臣劄委,總辦甘肅土稅。
人謂其一人而兼主客,可稱雙科道台,應占雙分字樣,遂錫之封號曰戊己道。
蓋世俗以戊己屬土也。
新婚聯 有贈新婚者聯雲:「水流花謝,時聞鳥聲;柳陰路曲,是有真迹。
」又聯雲:「芳草萋萋,兔起鶻落;殘花點點,燕舞鶯啼。
」又有以新郎新婦均學校畢業生,為撰聯雲:「嬌揎紅袖研生理,笑脫青衫試體操。
」又聯雲:「國事維艱,臥榻豈容酣睡夢;時機已至,舞臺大好造英雄。
」又聯雲:「不破壞焉能進步,大衝突乃有感情。
」又聯雲:「方針直達中心點,團體同登大舞臺。
」又贈花旦新婚聯雲:「安能辨我是雄雌,想華月金樽,也曾脂粉登場,為他人作嫁;畢竟可兒好身心,趁椒風錦帳,莫把葫蘆依樣,舍正路弗由。
」又有方某精疇人術,某年結婚,其同學贈以聯雲:「形學須從三角驗,測量初到幾何深。
」 娶妻當如王秀雲 泗州楊蓮甫制軍士驤督直隸時,值五十初度,羣僚醵金,召鞠部以為壽。
津門習尚,男女合演。
時女優王秀雲色藝噪一時,楊召之入,演《賣胭脂》、《小上墳》諸劇,冶艷絕倫,觀者神蕩。
有某貴人者,見之而太息曰:「娶妻當如王秀雲。
」而秀雲身價自是遂益高。
弟子服其勞 廣州俗尚娶妾,稍足自給者,即欲效法齊人,左擁右抱。
某塾師尤好色,妻猶少艾,而先後納四姬。
及夕則相爭,聲聞於外,其生徒之寄宿者,輒譁笑之。
一夕,某被嬲不已,乃設一計,謂各人必引《四書》成語一句以定優劣,優者得之,劣者失之,皆唯唯。
於是妻曰:「君子用其一緩其二。
」妾曰:「焉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第二妾曰:「天下有達尊者三。
」第三妾曰:「必先此四者。
」第四妾曰:「尊五美,屏四惡。
」某以所言皆善,依違不敢決,乃大聲呼曰:「吾老矣,不能用也。
」其徒在外室應曰:「有事,弟子服其勞。
」 孔子反在珠子下 某家設壽筵,賀客麕集,中有朱姓者年少,孔姓者年長,主人定席,匆促間,乃位朱於孔之上。
孔悻悻,酒闌,出上聯,屬朱對之。
曰:「眼珠子,【珠與朱同音。
】鼻孔子,孔子反在珠子下。
」朱沈思有頃,語之曰:「鬚先生,鬍後生,後生卻比先生長。
」 琴皇帝 朱啟連,字棣垞,善詼諧,發言往往雋妙,傾倒一座。
晚年酷好琴,自謂精意獨得,千古無二,可稱琴皇帝。
其友聞之,因鐫一玉章以勸進,其文曰「卿以自娛」。
蓋刺取《趙佗傳》中語以調之也。
自題小照 某好滑稽,嘗自題小照雲:「我道你是誰?原來就是我。
是你的收成,是我的結果。
隻怕我後輩兒孫,也都認你不認我。
」又有趙沅芷者,嘗自題小照雲:「此人姓趙,沅芷為號。
恐後無憑,立此存照。
」 盡其所有 某生縣府試屢舉案首,不售,家赤貧,於路旁建廁屋,藉收糞以售資。
上懸一扁,曰「盡其所有」。
又懸一聯曰:「但願你來我往,最恨屎少屁多。
」 可容搔癢倩麻姑 有某宦者,其夫人性妬,年五十,尚無子。
初,某有友,將贈婢以延嗣,某不敢承,遂止。
逾數載,知尚乏嗣,曰:「不可緩矣。
」盡出諸婢,置帷幄中,各伸一手,從牖中出,令檢之,合意者以環約其指。
某見一婢,手白如脂,以環約其指,出之,麻面婢也。
友為置奩送之,某載歸,夫人見其麻,不復置問,然止服役,不使抱衾裯。
其友因調以詩,中有「哀向吼聲求柳氏,可容搔癢倩麻姑」之句。
道士喫筍燒肉 江南姚某,令某邑,有政聲,其折獄,多以詼諧出之。
時有道士自遠方至,喧傳知未來事,惑之者甚眾。
令聞之,命僕持刺往,延入署,託言太夫人欲問休咎。
道士以令之召也,欣然往。
至,則令出迎,延上座。
有頃,卒然問曰:「練師亦知相邀之意乎?」意士曰:「太夫人有事見召,已知之矣。
」令曰:「相邀無事,請喫筍燒肉耳。
」言畢,呼左右曳道士於階下,命笞臀四百。
笞已,令復問曰:「爾知本縣復笞爾乎?」道士哀求曰:「青天開恩,必不復笞。
」令喝曰:「再笞四百。
」笞已,令拍案曰:「爾知未來事,何以笞爾,而猶不覺乎?妖言惑眾,罪至於死,姑念爾初至,誤觸禁令,亦不深咎,速他徙,毋逗留。
」判畢,命差役縱之去。
垂竿頓觸釣魚心 屬員上書大吏,籤上必寫大人鈞稟。
某縣令稟撫軍,鈞字漏寫一點,則為釣字。
撫軍題詩於籤還之雲:「未必他年秉大鈞,垂竿頓觸釣魚心。
可憐一勺廉泉水,分贈同僚總不勻。
」 兩個漁翁揪打 某撫蘇時,將軍總督藩司等宴於臨江某酒樓,即席聯句。
總督出句雲:「舉酒上危樓。
」某接雲:「天高一色秋。
」次藩司雲:「江邊無限景。
」最後至將軍,瞠目不能贊一詞,適兩漁夫鬨於艇,將軍白案曰:「我亦有矣,『兩個漁翁揪打』,可乎?」藩司笑曰:「詩限五言,不如刪打字,葉韻更好。
」將軍掀髯大喜,歸署,徧告幕友。
某幕捧腹曰:「該打該打。
」將軍曰:「打字原有,可惜為不通之藩司刪去矣。
」 天錫純蝦 鄞縣某富戶以漁起家,年七十矣,其子孫為之介壽。
或贈以幛,其四字曰「天錫純蝦」,蓋「天錫鈍嘏」之訛也。
黠者某見之,大笑,謂其關切漁戶之巧合也。
日之夕矣君何 有設旅店於燕趙間者,其地為孔道,遵陸入京者恆由之,其主婦貌都麗,以是生涯殊不惡。
某年除夕,有人為題一門聯雲:「日之夕矣君何往,鷄既鳴兮我不留。
」此固切合逆旅,然無他意也。
有滑稽者見之,潛就其上下聯各去一字,曰:「日之夕矣君何,鷄既鳴兮我不。
」 正定府十四屬聯 直隸正定府屬十四州縣,好事者各綴二字,曰:正定將軍,行唐使者,元氏夫人,阜平老人,晉州客人,獲鹿道人,井陘童子,靈壽仙官,贊皇丞相,無極大帝,平山大王,欒城公子,新樂公主,藳城草寇,如小說中之稱謂,然頗覺連貫。
山左戴紫垣集成對句,頗見巧思,更衍之為聯雲:「公子何翩翩也,喜仙官暗繫赤繩,於是夫人議婚,老人主盟,彼童子無知,但憑使者行媒,聘定藏嬌公主;大帝其巍巍乎,賴丞相借籌玉箸,因而客人享利,道人服教,雖草寇竊發,可蔔將軍報捷,削平恃險大王。
」 俗語聯 有集俗語成聯者,如:七合升兒八合命,五花腸子六花心。
打虎還是真兄弟,騎驢撞見親家公。
龜頭有志終須貴,朝裏無人莫作官。
一萬六千年前酒債 林有任工滑稽,嘗與友飲村肆。
酒闌,即夥以帳進,而杖頭錢不敷,將令其筆之於冊,夥不允。
林曰:「希臘天文家言,世界歷一萬六千年而還原一次,一萬六千年後,吾儕仍集於此。
今暫記之,他日可并償也。
」夥曰:「可。
惟一萬六千年前,君尚有未償之酒債,今當先償之耳。
」友聞之,皆胡盧,林亦大笑,乃貸於友而償之。
陰曹五殿陽世三間 丹徒包黎先茂才性通脫,嘗客揚州。
世俗於改歲之際必換春聯,包因年事匆促未及書寫,遂以沒字之聯榜於門外。
真州吳某見而異之,遂代書八字曰:「陰曹五殿,陽世三間。
」 現身說法 有自稱儒醫者,一日出診,中途渴甚,詢輿夫以鄰近茗肆之所在。
輿夫答以無,惟雲前村有一學塾,而塾師喜弄文,有往謁者,須先試對聯,能對,始招待。
醫大喜曰:「我儒醫也,儘可往。
」既至塾,師詰來意,醫告之。
師曰:「能屬對否?」醫曰:「予亦試為之。
」師即示一聯雲:「碧桃萬村柳千條。
」醫不假思索,即對以「紅棗二枚薑三片」。
師奇之,烹茗款待而去。
閱數月,又經其處,師又示一聯雲:「避暑宜尋深竹院。
」醫即對以「傷寒應用小柴胡」。
師喜其敏捷,待之甚醫。
再閱數月,出診,忽遇大雪,不得歸,迂道借宿於塾。
師觴之,飲至半酣,師出一聯雲:「大地無分南北,遍灑梨花。
」醫始悟及其妻,湊成一聯雲:「小妾有件東西,似懸藥碾。
」師贊美不絕,復鼓掌大笑曰:「先生現身說法,真可謂大公無私矣。
」 秋海棠 有蕩婦名秋海棠者,因奸殺案訟於官,定讞後,解臬司過勘。
臬署有甲乙兩幕友,名士也。
甲偶言秋海棠之名,頗不易對,時庭中有山藥一株,垂實纍纍,乙曰:「夏山藥三字似可為對。
」甲謂:「對誠工矣,然祇此三字,未免枯寂,今閒暇無事,不妨層累加之。
」因曰:「帶葉秋海棠。
」乙曰:「連鬚夏山藥。
」甲曰:「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三寸連鬚夏山藥。
」甲曰:「斜插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倒垂三寸連鬚夏山樂。
」甲曰:「鬢邊斜插一枝帶秋海棠。
」乙曰:「褲下倒垂三寸連鬚夏山藥。
甲曰:「佳人鬢邊斜插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大漢褲下倒垂三寸夏山藥。
」甲曰:「紅粉佳人鬢邊斜插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黑麻大漢褲下倒垂三寸連鬚夏山藥。
」甲曰:「江南紅粉佳人鬢邊斜插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關西黑麻大漢褲下倒垂三寸連鬚夏山藥。
」 活死人 歷代大行皇帝梓宮奉移時,試演黃槓,由內務府特派大臣,將鸞幰安置槓上,中支以闆,諸大臣羣坐其上,以實驗其低昂輕重焉。
觀者闐溢,相與語曰:「此活死人也。
」 卿真苦死 窶人子某衣食不給,對泣牛衣。
婦死,乃以聯輓之雲:「算來半世夫妻,喫也無,著也無,歎卿真苦死了;放下千斤擔子,天不管,地不管,比我倒快活些。
」 先死先生 某師以其弟子死而作聯以輓之,聯曰:「先死先生,呸;斯人斯疾,唉。
」 說我就來 有申、趙、周、李、成五人相友,結為異姓昆弟,皆莫逆。
不數年,而申、趙、周相繼化去,僅存李、成,遂益密。
未幾,李亦歾,成至是惟形影相弔矣,乃輓以聯雲:「座中僅有兩人,悲君又去;泉下若逢三友,說我就來。
」 不得了了不得 某善滑稽,一日,有友死,往弔之,入門,則哭聲厲。
其中有「了不得,不得了」二語,為某所聞,乃為書一聯曰:「不得了,了不得,了也不得。
」書至此,又聞死者之妻撫柩大號,一老嫗勸之曰:「怎麼哭,哭怎麼。
」即續書下聯曰:「怎麼哭,哭怎麼,哭又怎麼?」 訃文對試策 或以訃文首數句並殿試策末數句摘出為一聯,頗為天然巧對。
其聯雲:「罪孽深重,弗自隕滅,禍延顯考;末學新進,罔識忌諱,幹冒宸嚴。
」 戴冕不垂旒 鄭曉江大令好詼諧,有友張某,頭大而有鵝形,因戲以詞贈之曰:「戴冕不垂旒,細辮子,大門樓。
弟兄結拜人六個,嚼蛆趁熱,下雨不愁,行瘟發暈皆難受。
莫學油,二十一指,難比此顆頭。
」 寒士閒事 李森廬某歲在家,地方公舉為團總。
次日,書數語以辭之雲:「我本寒士,不管閒事。
倘有閒事,來投寒士。
莫怪寒士,不探閒事。
如問閒事,永世寒士。
」 私塾師長於科學 泰順有私塾師張佩卿者,嘗以科試入泮。
其邑僻陋,黌舍諸生,略能識字而已。
張之制藝,已能完篇,且能作試帖,遂為邑中翹楚,設帳授徒,從之者如歸市。
某年,偶至會垣,為友人招飲。
座客有曾出洋留學者,友以此公科學甚精告之,張不解所謂,瞠目相視。
久之,乃自指其鼻準而言曰:「我亦長於科學者。
」隔座一客遽就而問以科學名目,張默然,徐曰:「我固於光緒甲申,大宗師祁世長督浙學時,科試所取入學之生員也。
」 塾師寄婦詩 光緒時,有李森廬者,以教讀為業。
某年,逼歲除,不能歸,有寄其婦詩十首雲:「今年館事太清平,新舊生徒祇數人。
寄語賢妻休盼望,想錢還帳莫勞神。
」「父無佳館子閒居,命不如人總是虛。
今歲家中宜省儉,老糠喂鴨菜淘豬。
」「我命從來實可憐,一雙赤手硯為田。
今年恰似逢乾旱,祇半收成莫怨天。
」「家中定要買棉花,手內無錢祇自嗟。
我有一言分付汝,不妨姑向鳳翔賒。
」【鳳翔,鄰居李姓富翁也。
】「賒得棉花作速彈,更頭此際要連翻。
婆婆打雜姑姑紡,媳婦旁邊莫躲艱。
」「零星鋪帳布柴錢,虧空今年要汝填。
曾記俗人言一句,貼夫之半賴妻賢。
」「所在言談要使乖,逢人切莫倒招牌。
但雲今歲盛前歲,支扯方能駕得來。
」「幾度思量欲戒煙,此身猶恐病牽纏。
早晨吞個芝蔴泡,晚上開燈要一錢。
」「每日堆花要半斤,燈油煙酒並開葷。
算來攪用非輕恕,一百銅錢缺數文。
」「果然苦盡自甘來,何患今生不發財。
但得鱗兒能入泮,相從誰不羨紅梅。
」【俗雲,楊梅紅,有人從。
】 過去未來之妙品 某乙性吝,多詐。
一日,其中表某甲五秩壽誕,乙具禮物一器,遣使賷往。
甲揭視之,乃鷄卵四枚,附有說明書,曰:「此未來之肥鷄也。
兄千秋令節,為時過早,若可遲三月者,一羣鳳雛,行將引吭而啼矣。
」甲見之,不笑亦不怒,直受之。
翌日,甲折柬招乙,乙欣然往。
至,則見燈燭輝煌,肆筵設席,座客已滿,別有一種酒肉香味充雜空氣中,度入鼻觀,直沁心脾,覺甘美無倫。
乙至此,饞涎欲滴。
甲與寒暄畢,肅之,趨堂東,憑空案,使獨坐。
乙待良久,不見肴饌,正企盼間,忽覩甲手持青竹一竿至,置於案,謂乙曰:「此過去之嫩筍也。
弟來何其遲,如早數月者,鮮肥之筍,尚未成竹,正可下酒也。
」語已,自去。
蘋果瘡 李蘋香,上海名娼也。
閱人過多,染鰴毒,俗呼楊梅瘡者是也。
有某傖眷之,至親,其友偵知蘋香之隱,舉之告,勸與之絕。
傖略不為動,微笑應之曰:「彼,蘋香也。
縱有毒,亦蘋果瘡耳。
於楊梅瘡何與哉!」 願為人子 長沙某茂才以貧居書院,歲終,債主環迫,乃至古廟避之。
同時有二友,境遇相若,亦與焉。
盤肴尊酒,相對黯然。
酒微酣,一友曰:「友朋在今日,不亦聚首,我等得此,亦天緣也,不可不賦詩。
」乃吟曰:「柴米油鹽醬醋茶,無錢去買又無賒。
思量隻好將身賣,問徧長沙不要爺。
」一友曰:「吾當和之:『米鹽柴布鷄鴨豬,八口之家不可無。
思量隻好將身賣,問徧長沙不要夫。
』」某笑曰:「二君詩甚佳,然為人父為人夫者,亦多有難言之隱也。
吾意當為人子,似較父夫為優。
」乃吟曰:「爺做官來子享福,我無福命怨阿誰。
如今隻好將身賣,怎奈官家不要兒。
」二友曰:「君真想入非非矣。
」乃相與鼓掌。
八竅妙判 山左劉為幹守廬江時,郡民盧仁娶妻姬氏,甫三日,忽告官乞離。
詰所犯何條,以不能生育對。
問燕爾方新,何以知其不育。
初尚囁嚅,堅鞫之,澘然曰:「人皆九竅,彼缺其一,便遺皆從一處出。
」氏母爭曰:「我亦八竅,女即親生,何害?」乃令官媒引母女入內宅,屬夫人督僕婦驗之,良信。
盧始願領歸,劉判曰:「蓋聞竅分上下,七陽而二陰。
質秉乾坤,三奇而六耦。
然大地非無徧缺,而刑天絕少具形。
厥有蚩氓,初諧婚媾。
不圖良匹,竟類人痾。
但覘玉洞桃花,未覩後庭瓊樹。
漁郎問渡,澄涇共濁渭同流;神女為雲,鳥道與羊腸莫辨。
奠我疆於南畝,何從界判鴻溝。
啟秘鑰於北門,勢且鑿殘混沌。
慮乏鄧攸之後嗣,遂效翁子之當年。
公庭謬託乎詭詞,虛衷用緻其窮詰。
瑟琴伊始,胡為伉儷情乖?歲月幾何,安見熊羆夢杳!譙訶莫解,夏楚將施。
含意難伸,直陳不諱。
婦則撫心無忝,嫁鷄志在隨雞。
媼則說法現身,雛鳳形同老鳳。
母既載生而載育,女還宜室而宜家。
無煩鍊補於媧皇,但乞後堂犀照。
姑允質成於周姥,果然下體象賢。
本縣教始彜倫,化先怨曠。
在姬氏尾閭偶闕,無虧種玉之田。
則盧生息壤可耕,焉用不毛之地。
無犯出條之七,當援不去之三。
未許鸞分,斷從璧合。
傳其好事,風人增雌兔之詩;廣此羣生,訟牒絕男妾之案。
」 改神童詩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四句,見於世俗流傳之《神童詩》,極言人生之樂事也。
有以為不足者,於每句各增二字,曰:「十年久旱逢甘雨,萬裡他鄉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燭夜,教官金榜掛名時。
」或見之,猶以為未盡其樂,又改曰:「千年久旱逢甘雨,球外【此言地球之外,遊於他行星之中也。
】他鄉遇故知。
三世洞房花燭夜,【言相思三世,至今始得結婚也。
】黑奴金榜掛名時。
【言黑奴得免沈淪也。
】」此蓋極意形容其樂也。
然又言其似樂非樂者,亦以《神童詩》改之,於每句下注二字,曰:「久旱逢甘雨,一滴。
他鄉遇故知,債主。
洞房花燭夜,石女。
金榜掛名時,副貢。
」 詠駝子詩 有詠駝子者,詩曰:「哀哉駝背翁,行步甚龍鍾。
遇客先施禮,無人亦鞠躬。
有心尋地孔,何面見蒼穹。
仰臥頭難看,俯眠腹又空。
蝦身窘且縮,龜脊聳還豐。
雨不沾懷內,臀常曬日中。
娶妻須凸肚,摟妾怎偎胸?劃石差堪慰,斷環略亦同。
小橋稱雅號,新月肖尊容。
赴水如垂釣,懸梁似掛弓。
生前偏跼蹐,死後亦謙恭。
」 詠矮子詩 有詠矮子者,詩曰:「某某先生太不高,矮人隊裏逞英豪。
搭棚隻用齊眉棍,上陣常攜解手刀。
未必蠶衣能作帽,居然馬褂可為袍。
一朝擊鼓升堂去,百姓部從桌下瞧。
」 詠禿子詩 有詠禿子者,詩曰:「頂上無毛一禿鶖,天然潤澤似揩油。
曲詞喚作光光乍,卻異花叢眾滑頭。
」又曰:「圓光頂上禿如鶖,枉費許多生髮油。
若叫此人做和尚,不須披剃自來頭。
」 詠黑女詩 有詠黑女者,詩曰:「黑有幾般黑,惟卿黑得全。
淚流如墨汁,屁放似窰煙。
熟藕為雙臂,燒梨作兩拳。
夜眠漆櫈上,秋水共長天。
」 詠麻女詩 有詠麻女者,詩曰:「公主明妝額點梅,芙蓉人面繡成堆。
贈卿一鏡臨窗照,蘸著些兒麻上來。
」 詠婦女裝大腳詩 有詠婦女裝大腳者,詩曰:「小腳而今不雅觀,強裝大腳也難堪。
皮鞋半塞棉花絮,撇去歪來總覺寬。
」 寄語劉郎莫問津 劉恕皆有婦水靜嫻,工詩,晨昏伏案,嫥意吟詠,頗得倡隨之樂.然恕皆恆宿外室,不常入內,婦亦厭牀笫之事,輒聽之.一夕,恕皆入繡闥,靜嫻即書一絕與觀,有「小溪新漲桃花水,寄語劉郎莫問津」之句,蓋實託故卻之也.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上海名妓有姚七、姚八者,皆具殊色,某暱之甚,同時有胡某、馬某者,亦垂涎焉。
某恃強,日盤踞其家,胡、馬不得間也。
或詢某,某為誦唐詩曰:「不教胡馬度陰山。
」 相公相丫鬟丫 有少年夫婦,體皆肥碩,自日本留學畢業而歸。
其友某見之,戲作一聯以贈,辭意滑稽。
聯雲:「相公相,肥而胖,頭且然,而況;丫鬟丫,粗又大,嘴若此,其他。
」 磕睡讀書 某嗜讀,好睡,黎明即起,伏案觀書,日暮即就枕矣。
嘗自撰一聯,揭於書齋之楹。
聯雲:「有打磕睡的豪傑,無不讀書之神仙。
」 夫子自道 「酒酣或化莊生蝶,飯後甘為孺子牛」,某名士自撰之聯,蓋夫子自道也。
某嗜飲,醉輒寢。
起,則導其幼子嬉於庭,自為牛,而使幼子為牧童,曳之使行,蹣跚庭中,不稍拂其意。
世之為兒孫作馬牛者,固甚夥矣,然每不自承,若如某名士之能自道者,固絕無僅有也。
老父無能卻更尊 衡山之俗,每當仲夏時,居民必迎神賽會,謂之避疫,仿古儺禮意也。
城南為馬王會,城西為康王會,兩會爭奇鬬勝,積不相能。
所裝故事,亦多按南西二字,如取西川、征南蠻之類。
一日,馬王會出賽,裝孔子像,橫書「萬世師表」四字匾額,以為無能出其右者。
康王會中人聞之,乃飾孔子父叔梁紇出遊,撰聯懸於旁。
聯雲:「吾兒有志雖稱聖,老父無能卻更尊。
」馬王會人見之,瞠目而返。
大小王霸兒子 某廣文與某二尹為同僚,甚相契,朝夕過從,談諧間作,偶以對聯為酒令。
廣文因出對曰:「老教官,窮教官,老當益壯,窮當益堅,老大窮堅教官。
」二尹方沈思,瞥見其兩子戲於庭,即曰:「大兒子,小兒子,大則以王,小則以霸,大小王霸兒子。
」 仲姓宜為調人 居兩方間之調人,或證人,俗謂之中人。
而燕、趙、齊、魯人士之讀「仲」字,其音輒如「中」,筆之於紙,亦復混淆,如「連中三元」,輒寫作「連仲三元」。
嘗有延仲昴庭居間調處一事者,昴庭不允。
請之者曰:「君姓仲,仲之義訓中,且日本謂中人曰仲裁。
調人之責任,君自負之,勿固辭。
」昴庭乃笑而諾焉。
百鳥百獸圖 馬某宴客,客為烏、鳳、燕、雞、鴻、鵠、牛、羊、鹿、狼、豹、熊、虎、彪十四姓。
或曰:「此《主客圖》【唐張為嘗作《詩人主客圖》。
】也。
可擴之為《百鳥圖》、《百獸圖》,與上海廣學會所出版者,並傳於世矣。
」 風馬牛不相及 馬子春嘗拏舟入剡,訪其友牛舜初。
渡曹娥江,遇逆風,風不得前,泊一晝夜。
及至,而牛適亦以訪友先一日他出,遂不遇。
馬歸,語其婦曰:「此真所謂風馬牛不相及也。
」 雲龍角逐 雲子遠,粵人;龍念軒,湘人,皆嘗客金陵。
一日,偕遊鍾山,雲年少先登,龍躡其後追之,至其巔,則以行急而氣喘。
坐定,語雲曰:「君平步青雲,誠得風雲之際會矣。
」雲曰:「吾兩人亦雲龍角逐耳。
」 滿飯喫得滿話說弗得 俗有「滿飯喫得,滿話說弗得」之諺,蓋戒人說大話也。
宣統時,革命勢盛,競唱排滿,固以在野黨為多,然亦間有隨聲附和之官吏。
蓋若輩狡黠性成,知革命潮流大漲,必有推翻政府之一日。
故雖食朝廷之祿,不敢獲咎黨人,談論所及,絕無帝德君恩字樣,殆於「滿飯喫得,滿話說弗得」二語而偶爾誤會也。
半夜三更打我鑼 警察已徧郡縣,然以不敷分布,故擊柝守夜者,尚所在皆有。
或為詩以贈之,中有雲:「清風明月無人管,半夜三更打我鑼。
」管、鑼假借作對,不著痕跡。
親之曰兄 友朋輩行相等,輒相呼曰兄,不計其齒。
向子平年四十許,一日,遇陳伯元,以兄呼之。
陳之齒已逾耳順矣,或語向曰:「君宜稱陳為丈以尊之。
」向曰:「尊之不若親之,『親之曰兄,字曰孔方』,
好事者為作一長聯雲:「陳陳相因,徐徐雲爾,不孝男罪孽深重,禍延顯考,兵部侍郎,禮部侍郎;侃侃而道,遲遲吾行,維新黨潛通消息,【參摺中語。
】勾引奸邪,撫台父子,學台父子。
」 蹙浪漾徐徐 季某喜作遊戲詩。
一日,塾師命題曰「魚戲蓮葉東」得「魚」字,眾方伏案苦思,季忽拍案呼曰:「我有妙句,諸君試聽之。
」眾曰:「諾。
」季乃朗誦曰:「蹙浪漾徐徐。
」眾為之鬨然。
蓋此五字,以吳音讀之,極可笑,蓋蘇州俗語也。
強奸香濤一次 光緒己亥冬,孝欽後立溥儁為大阿哥,將廢德宗,而外人有違言,孝欽微聞之。
且東南督撫方電稱死不奉詔,遂暫緩。
時粵督為李文忠公,江督為劉忠誠公,鄂督為張文襄公。
此電主稿者,李也,劉、張從而署名耳。
然事前固未商之於張,蓋夙知張膽怯,恐其持異議,至電發而始告之。
他日,李語所親曰:「老夫此舉,不待香濤同意而即行之,實不啻強奸香濤一次也。
」 人不知而不慍 某學究年假歸,以所得束脩陳於幾,驕其妻曰:「此乃從『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來者。
」妻聞言,亦從櫃中出錢若幹陳於幾,與之相炫。
學究見妻之所陳,較己束脩多十倍,問所從來。
妻曰:「此乃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者。
」學究大怒,與其妻爭。
其父在門外聞之,乃曰:「此細事,何必爭,『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卑職不敢說 外省同通以次各員之於道府輒稱之為大人,自稱卑職,非獨現任,即彼此需次者亦然。
某二尹性詼諧,與某觀察善。
一日,觀察命其談可笑之事。
二尹曰:「今日實無可談,惟頃見二小孩,相爭不已,繼之以毆。
詢其故,則年幼者告曰:『他罵我為烏龜。
』卑職實憫其年幼之不可理喻也。
」觀察曰:「若輩皆小孩,豈果能作烏龜耶?君可告以『烏龜,須大人始可為之』。
」二尹即應聲曰:「此乃大人自道,卑職不敢說。
」 君乃有二父耶 某以獃名,其父名穀,偶讀《魯論》至「舊穀既沒,新穀既升」句,以避父諱,遂改誦曰:「舊父既沒,新父既升。
」或雲:「君乃有二父耶?」 閒雲尤月 光緒初,某寺有僧名閒雲者,自號漁父,善吹笛,與某庵尼尤月私。
好事者嘗撰聯贈之,中嵌閒、雲、尤、月四字雲:「此地迥非凡,閒聽一曲漁歌,留雲久住;夕陽無限好,尤愛三更人靜,待月歸來。
」 老鼠哥哥 江建霞京卿標嘗為人畫紈扇,作二鼠,旁有一胡桃及花生數枚。
題其上曰:「老鼠哥哥,你底事終宵鬧我。
臘燭已殘,油燈又破,忍使俺無端悶坐。
剛到新年,福橘烏菱,早飽哥哥肚。
隻賸得幾莢花生,還有胡桃一個。
些些桐子,不值今宵小喫,恐教受餓。
勸哥哥明日還來,預備乾糧,細嚼五更鼓。
」 刮地皮 李文忠公督直隸久,傲睨僚屬,有洗足見酈生之風。
光緒壬辰冬,霍邱裴伯謙以翰林改官廣東知縣。
過天津,上謁,甫就坐,李倨身而揚聲曰:「汝欲刮廣東地皮耶?」己亥冬,李出鎮粵,裴調南海,謁李。
李曰:「汝再任首邑,政將奚先?」裴正容對曰:「先刮南海地皮。
」李曰:「十年尚不忘此語耶!」裴曰:「公之命,公之戒也。
」李輾然曰:「地皮須刮得盡。
」皖語呼匪人為地皮,南海多匪,李首重捕匪,故作此隱語也。
排五排六排七見客 光緒時,京師梨園醜角首推劉趕三。
趕三演劇以善詼諧得孝欽後歡,謔浪笑傲,無所不至。
一日,演《秦淮河》一劇,高聲呼曰:「排五的排六的排七的都出來見客呀。
」蓋指惇王、恭王、醇王也。
都中妓院,其妓以次行而無名字,故趕三以是相謔,宮人莫不掩口胡盧,即孝欽亦樂聞之。
惇王聞之怒,立叱侍者擒下,杖四十。
剝黃馬褂拔三眼花翎 劉趕三赴湖廣會館堂會,所演為《探親相罵》。
趕三每演是劇,輒乘其所豢黑衞,以博歡笑。
是日登場,又牽衞而出,以鞭指之曰:「爾勿動,否則即剝爾之黃馬褂,拔爾之三眼花翎。
」一堂為之鬨然,蓋指李文忠也。
李方督兩廣,其時李之長子伯行兄弟俱在座,聞之,怒不可遏,因屬家丁數十人,伺於湖廣館門首。
須臾,趕三演畢出,及門,李之家人蜂擁而上,拳足交加,幾斃,眾和解之,始釋。
其徒舁之歸,比至家,已不省人事,一夕而死。
錫茶壺 張文襄督兩湖,起居無節,號令不時,其待遇屬員,往往有使人難堪者。
一日,有候補知府某稟見,文襄閱履歷,知為監生出身,乃命左右取紙筆至,書「錫茶壺」三字示之。
曰:「做官必須識字,汝認得此三字否?」某曰:「此錫茶壺也。
」文襄大笑送客。
次日,即將某咨回原籍,咨文中有「該守能識『錫茶壺』三字,尚可造造,著讀書五年,再來聽鼓。
」 周瑜固未送客 梁鼎芬守武昌日,嘗設筵於黃鶴樓,宴督撫蕃臬司道,酒闌,梁不知何往。
詰旦,張文襄責梁曰:「昨日何以不送客?」梁曰:「大帥亦觀《黃鶴樓》之戲乎?周瑜請劉備討荊州,劉備即從趙雲而行,周瑜固未送客也。
」張為之大笑。
黃鶴一去不復返 張文襄赴京陛見,僚屬在黃鶴樓設筵公餞,梁鼎芬獨設席於伯牙臺。
張與議,謂此二處將何往。
梁曰:「黃鶴樓萬不可到,崔灝詩雲『黃鶴一雲不復返』,若輩乃咒大帥不能回任。
」張爽然若失,乃命駕至伯牙臺。
錫良鐵良 張文襄在京,為某尚書所詔讌,座客有錫清弼、鐵寶臣兩尚書。
張曰:「幼時記得一笑話,諸公願聞否?」眾曰願聞。
張曰:「吾鄉有一塾師,性極嚴厲,其徒憾之甚,思所以報復之,乃捕得泥鰍二,置諸夜壺。
夜半,師起溺,壺中兩鰍跳躍作聲,師大驚,擲壺於門外,壺應手碎。
次日,居停為之易一錫夜壺,其徒潛於壺底鑽一細孔,師不知也。
溺畢,被褥皆溼,師大罵。
其居停又為之易一鐵夜壺,於是始保無事。
一日,師與居停談及夜壺之比較,居停曰:『瓦夜壺與錫夜壺孰良?』師曰:『錫良。
』『然則錫夜壺與鐵夜壺孰良?』師曰:『鐵良。
』」 遠山近水各淒涼 張文襄有侍姬二,一名遠山,一名近水,皆得寵幸。
及薨,某部郎作輓聯雲:「魂兮歸來乎,星海雲門同悵惘;死者長已矣,遠山近水各淒涼。
」蓋以梁星海、樊雲門均為其得意門生也。
梁名鼎芬,官湖北按察使。
樊名增祥,官江寧布政使。
野侍郎 于式枚侍郎晦若博達典章,不諧時好,初由京卿擢郵傳部右侍郎,意殊不樂,語人曰:「昔朱竹垞應博學宏詞科,得授檢討,時人目為野翰林。
今承乏郵傳,世得毋目餘為野侍郎乎?」蓋其時之郵傳部乃新設也。
併吞禦史倒挂中堂 榮慶長學部時,左丞為喬樹柟,綽號喬禿子;右丞為孟慶榮,字黻臣。
有人戲撰一聯雲:「禿子併吞雙禦史,黻翁倒掛老中堂。
」雙禦史為高柟、高樹,皆川人。
喬名樹柟,故曰併吞。
榮為協辦大學士,孟名慶榮,故曰倒掛中堂也。
諸公滾滾 張文達公百熙未辦大學堂前,明知諸多窒礙,嘗召執事諸員而謂之曰:「此學堂能辦好,是袞袞諸公;不能辦好,即諸公滾滾。
」 曲靖曲全 光緒時,關榕祚以劾某大僚失歡於孝欽後,遂外簡。
德宗語王大臣曰:「使彼至曲靖府,是曲全彼之意。
」時人摭餘壽屏事成一聯雲:「餘成格無思恩思想,關榕祚以曲靖曲全。
」餘名成格,時方簡思恩府知府而不願赴任也。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倪善字小真,席父蔭,以道員需次某省,時年甫弱冠也。
跳盪自喜,到省後,無所事事,朔望衙參之外,寂處邸中,惟與其弟妹僮婢以放風箏踢鞬子為戲。
一日薄暮,戲於中庭,方在興高采烈之際,一父執之以縣丞需次者,詣之。
閽人入報,縣丞隨之進,見其方嬉戲也,逡巡不敢前,為倪所瞥見,則正襟肅容而言曰:「大人方有事。
」倪笑而答之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況餘之姓,固以小兒二字所合而成乎!」 天幹道台 光緒朝,甘肅有候補九人,好事者以天幹配之,天然成文,如鑄九鼎。
有霍某者,由科甲出身,曰甲道。
有向某者,由乙榜出身,名之曰乙道。
胡某年老多病,曰丙道,則同聲之假借也。
署理甘涼道某,由生員報捐。
時涼州守王步瀛以給事中外放,藐視之,譏其目不識丁,某遂以丁道稱。
署理巡警道某最得總督長庚信任,人以二總督呼之,遂以庚道稱。
伊某係蒙古籍,名之曰辛道,取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之義。
王某善風鑑,其案頭相書常滿,因以壬道著名,以其擅三壬六甲法也。
黃某年少,患吐紅症,美其名曰癸道,則取天癸之義也。
其中有孫某者,獨得兩字名號,孫以甘省候補人員兼奉膏捐大臣劄委,總辦甘肅土稅。
人謂其一人而兼主客,可稱雙科道台,應占雙分字樣,遂錫之封號曰戊己道。
蓋世俗以戊己屬土也。
新婚聯 有贈新婚者聯雲:「水流花謝,時聞鳥聲;柳陰路曲,是有真迹。
」又聯雲:「芳草萋萋,兔起鶻落;殘花點點,燕舞鶯啼。
」又有以新郎新婦均學校畢業生,為撰聯雲:「嬌揎紅袖研生理,笑脫青衫試體操。
」又聯雲:「國事維艱,臥榻豈容酣睡夢;時機已至,舞臺大好造英雄。
」又聯雲:「不破壞焉能進步,大衝突乃有感情。
」又聯雲:「方針直達中心點,團體同登大舞臺。
」又贈花旦新婚聯雲:「安能辨我是雄雌,想華月金樽,也曾脂粉登場,為他人作嫁;畢竟可兒好身心,趁椒風錦帳,莫把葫蘆依樣,舍正路弗由。
」又有方某精疇人術,某年結婚,其同學贈以聯雲:「形學須從三角驗,測量初到幾何深。
」 娶妻當如王秀雲 泗州楊蓮甫制軍士驤督直隸時,值五十初度,羣僚醵金,召鞠部以為壽。
津門習尚,男女合演。
時女優王秀雲色藝噪一時,楊召之入,演《賣胭脂》、《小上墳》諸劇,冶艷絕倫,觀者神蕩。
有某貴人者,見之而太息曰:「娶妻當如王秀雲。
」而秀雲身價自是遂益高。
弟子服其勞 廣州俗尚娶妾,稍足自給者,即欲效法齊人,左擁右抱。
某塾師尤好色,妻猶少艾,而先後納四姬。
及夕則相爭,聲聞於外,其生徒之寄宿者,輒譁笑之。
一夕,某被嬲不已,乃設一計,謂各人必引《四書》成語一句以定優劣,優者得之,劣者失之,皆唯唯。
於是妻曰:「君子用其一緩其二。
」妾曰:「焉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第二妾曰:「天下有達尊者三。
」第三妾曰:「必先此四者。
」第四妾曰:「尊五美,屏四惡。
」某以所言皆善,依違不敢決,乃大聲呼曰:「吾老矣,不能用也。
」其徒在外室應曰:「有事,弟子服其勞。
」 孔子反在珠子下 某家設壽筵,賀客麕集,中有朱姓者年少,孔姓者年長,主人定席,匆促間,乃位朱於孔之上。
孔悻悻,酒闌,出上聯,屬朱對之。
曰:「眼珠子,【珠與朱同音。
】鼻孔子,孔子反在珠子下。
」朱沈思有頃,語之曰:「鬚先生,鬍後生,後生卻比先生長。
」 琴皇帝 朱啟連,字棣垞,善詼諧,發言往往雋妙,傾倒一座。
晚年酷好琴,自謂精意獨得,千古無二,可稱琴皇帝。
其友聞之,因鐫一玉章以勸進,其文曰「卿以自娛」。
蓋刺取《趙佗傳》中語以調之也。
自題小照 某好滑稽,嘗自題小照雲:「我道你是誰?原來就是我。
是你的收成,是我的結果。
隻怕我後輩兒孫,也都認你不認我。
」又有趙沅芷者,嘗自題小照雲:「此人姓趙,沅芷為號。
恐後無憑,立此存照。
」 盡其所有 某生縣府試屢舉案首,不售,家赤貧,於路旁建廁屋,藉收糞以售資。
上懸一扁,曰「盡其所有」。
又懸一聯曰:「但願你來我往,最恨屎少屁多。
」 可容搔癢倩麻姑 有某宦者,其夫人性妬,年五十,尚無子。
初,某有友,將贈婢以延嗣,某不敢承,遂止。
逾數載,知尚乏嗣,曰:「不可緩矣。
」盡出諸婢,置帷幄中,各伸一手,從牖中出,令檢之,合意者以環約其指。
某見一婢,手白如脂,以環約其指,出之,麻面婢也。
友為置奩送之,某載歸,夫人見其麻,不復置問,然止服役,不使抱衾裯。
其友因調以詩,中有「哀向吼聲求柳氏,可容搔癢倩麻姑」之句。
道士喫筍燒肉 江南姚某,令某邑,有政聲,其折獄,多以詼諧出之。
時有道士自遠方至,喧傳知未來事,惑之者甚眾。
令聞之,命僕持刺往,延入署,託言太夫人欲問休咎。
道士以令之召也,欣然往。
至,則令出迎,延上座。
有頃,卒然問曰:「練師亦知相邀之意乎?」意士曰:「太夫人有事見召,已知之矣。
」令曰:「相邀無事,請喫筍燒肉耳。
」言畢,呼左右曳道士於階下,命笞臀四百。
笞已,令復問曰:「爾知本縣復笞爾乎?」道士哀求曰:「青天開恩,必不復笞。
」令喝曰:「再笞四百。
」笞已,令拍案曰:「爾知未來事,何以笞爾,而猶不覺乎?妖言惑眾,罪至於死,姑念爾初至,誤觸禁令,亦不深咎,速他徙,毋逗留。
」判畢,命差役縱之去。
垂竿頓觸釣魚心 屬員上書大吏,籤上必寫大人鈞稟。
某縣令稟撫軍,鈞字漏寫一點,則為釣字。
撫軍題詩於籤還之雲:「未必他年秉大鈞,垂竿頓觸釣魚心。
可憐一勺廉泉水,分贈同僚總不勻。
」 兩個漁翁揪打 某撫蘇時,將軍總督藩司等宴於臨江某酒樓,即席聯句。
總督出句雲:「舉酒上危樓。
」某接雲:「天高一色秋。
」次藩司雲:「江邊無限景。
」最後至將軍,瞠目不能贊一詞,適兩漁夫鬨於艇,將軍白案曰:「我亦有矣,『兩個漁翁揪打』,可乎?」藩司笑曰:「詩限五言,不如刪打字,葉韻更好。
」將軍掀髯大喜,歸署,徧告幕友。
某幕捧腹曰:「該打該打。
」將軍曰:「打字原有,可惜為不通之藩司刪去矣。
」 天錫純蝦 鄞縣某富戶以漁起家,年七十矣,其子孫為之介壽。
或贈以幛,其四字曰「天錫純蝦」,蓋「天錫鈍嘏」之訛也。
黠者某見之,大笑,謂其關切漁戶之巧合也。
日之夕矣君何 有設旅店於燕趙間者,其地為孔道,遵陸入京者恆由之,其主婦貌都麗,以是生涯殊不惡。
某年除夕,有人為題一門聯雲:「日之夕矣君何往,鷄既鳴兮我不留。
」此固切合逆旅,然無他意也。
有滑稽者見之,潛就其上下聯各去一字,曰:「日之夕矣君何,鷄既鳴兮我不。
」 正定府十四屬聯 直隸正定府屬十四州縣,好事者各綴二字,曰:正定將軍,行唐使者,元氏夫人,阜平老人,晉州客人,獲鹿道人,井陘童子,靈壽仙官,贊皇丞相,無極大帝,平山大王,欒城公子,新樂公主,藳城草寇,如小說中之稱謂,然頗覺連貫。
山左戴紫垣集成對句,頗見巧思,更衍之為聯雲:「公子何翩翩也,喜仙官暗繫赤繩,於是夫人議婚,老人主盟,彼童子無知,但憑使者行媒,聘定藏嬌公主;大帝其巍巍乎,賴丞相借籌玉箸,因而客人享利,道人服教,雖草寇竊發,可蔔將軍報捷,削平恃險大王。
」 俗語聯 有集俗語成聯者,如:七合升兒八合命,五花腸子六花心。
打虎還是真兄弟,騎驢撞見親家公。
龜頭有志終須貴,朝裏無人莫作官。
一萬六千年前酒債 林有任工滑稽,嘗與友飲村肆。
酒闌,即夥以帳進,而杖頭錢不敷,將令其筆之於冊,夥不允。
林曰:「希臘天文家言,世界歷一萬六千年而還原一次,一萬六千年後,吾儕仍集於此。
今暫記之,他日可并償也。
」夥曰:「可。
惟一萬六千年前,君尚有未償之酒債,今當先償之耳。
」友聞之,皆胡盧,林亦大笑,乃貸於友而償之。
陰曹五殿陽世三間 丹徒包黎先茂才性通脫,嘗客揚州。
世俗於改歲之際必換春聯,包因年事匆促未及書寫,遂以沒字之聯榜於門外。
真州吳某見而異之,遂代書八字曰:「陰曹五殿,陽世三間。
」 現身說法 有自稱儒醫者,一日出診,中途渴甚,詢輿夫以鄰近茗肆之所在。
輿夫答以無,惟雲前村有一學塾,而塾師喜弄文,有往謁者,須先試對聯,能對,始招待。
醫大喜曰:「我儒醫也,儘可往。
」既至塾,師詰來意,醫告之。
師曰:「能屬對否?」醫曰:「予亦試為之。
」師即示一聯雲:「碧桃萬村柳千條。
」醫不假思索,即對以「紅棗二枚薑三片」。
師奇之,烹茗款待而去。
閱數月,又經其處,師又示一聯雲:「避暑宜尋深竹院。
」醫即對以「傷寒應用小柴胡」。
師喜其敏捷,待之甚醫。
再閱數月,出診,忽遇大雪,不得歸,迂道借宿於塾。
師觴之,飲至半酣,師出一聯雲:「大地無分南北,遍灑梨花。
」醫始悟及其妻,湊成一聯雲:「小妾有件東西,似懸藥碾。
」師贊美不絕,復鼓掌大笑曰:「先生現身說法,真可謂大公無私矣。
」 秋海棠 有蕩婦名秋海棠者,因奸殺案訟於官,定讞後,解臬司過勘。
臬署有甲乙兩幕友,名士也。
甲偶言秋海棠之名,頗不易對,時庭中有山藥一株,垂實纍纍,乙曰:「夏山藥三字似可為對。
」甲謂:「對誠工矣,然祇此三字,未免枯寂,今閒暇無事,不妨層累加之。
」因曰:「帶葉秋海棠。
」乙曰:「連鬚夏山藥。
」甲曰:「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三寸連鬚夏山藥。
」甲曰:「斜插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倒垂三寸連鬚夏山樂。
」甲曰:「鬢邊斜插一枝帶秋海棠。
」乙曰:「褲下倒垂三寸連鬚夏山藥。
甲曰:「佳人鬢邊斜插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大漢褲下倒垂三寸夏山藥。
」甲曰:「紅粉佳人鬢邊斜插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黑麻大漢褲下倒垂三寸連鬚夏山藥。
」甲曰:「江南紅粉佳人鬢邊斜插一枝帶葉秋海棠。
」乙曰:「關西黑麻大漢褲下倒垂三寸連鬚夏山藥。
」 活死人 歷代大行皇帝梓宮奉移時,試演黃槓,由內務府特派大臣,將鸞幰安置槓上,中支以闆,諸大臣羣坐其上,以實驗其低昂輕重焉。
觀者闐溢,相與語曰:「此活死人也。
」 卿真苦死 窶人子某衣食不給,對泣牛衣。
婦死,乃以聯輓之雲:「算來半世夫妻,喫也無,著也無,歎卿真苦死了;放下千斤擔子,天不管,地不管,比我倒快活些。
」 先死先生 某師以其弟子死而作聯以輓之,聯曰:「先死先生,呸;斯人斯疾,唉。
」 說我就來 有申、趙、周、李、成五人相友,結為異姓昆弟,皆莫逆。
不數年,而申、趙、周相繼化去,僅存李、成,遂益密。
未幾,李亦歾,成至是惟形影相弔矣,乃輓以聯雲:「座中僅有兩人,悲君又去;泉下若逢三友,說我就來。
」 不得了了不得 某善滑稽,一日,有友死,往弔之,入門,則哭聲厲。
其中有「了不得,不得了」二語,為某所聞,乃為書一聯曰:「不得了,了不得,了也不得。
」書至此,又聞死者之妻撫柩大號,一老嫗勸之曰:「怎麼哭,哭怎麼。
」即續書下聯曰:「怎麼哭,哭怎麼,哭又怎麼?」 訃文對試策 或以訃文首數句並殿試策末數句摘出為一聯,頗為天然巧對。
其聯雲:「罪孽深重,弗自隕滅,禍延顯考;末學新進,罔識忌諱,幹冒宸嚴。
」 戴冕不垂旒 鄭曉江大令好詼諧,有友張某,頭大而有鵝形,因戲以詞贈之曰:「戴冕不垂旒,細辮子,大門樓。
弟兄結拜人六個,嚼蛆趁熱,下雨不愁,行瘟發暈皆難受。
莫學油,二十一指,難比此顆頭。
」 寒士閒事 李森廬某歲在家,地方公舉為團總。
次日,書數語以辭之雲:「我本寒士,不管閒事。
倘有閒事,來投寒士。
莫怪寒士,不探閒事。
如問閒事,永世寒士。
」 私塾師長於科學 泰順有私塾師張佩卿者,嘗以科試入泮。
其邑僻陋,黌舍諸生,略能識字而已。
張之制藝,已能完篇,且能作試帖,遂為邑中翹楚,設帳授徒,從之者如歸市。
某年,偶至會垣,為友人招飲。
座客有曾出洋留學者,友以此公科學甚精告之,張不解所謂,瞠目相視。
久之,乃自指其鼻準而言曰:「我亦長於科學者。
」隔座一客遽就而問以科學名目,張默然,徐曰:「我固於光緒甲申,大宗師祁世長督浙學時,科試所取入學之生員也。
」 塾師寄婦詩 光緒時,有李森廬者,以教讀為業。
某年,逼歲除,不能歸,有寄其婦詩十首雲:「今年館事太清平,新舊生徒祇數人。
寄語賢妻休盼望,想錢還帳莫勞神。
」「父無佳館子閒居,命不如人總是虛。
今歲家中宜省儉,老糠喂鴨菜淘豬。
」「我命從來實可憐,一雙赤手硯為田。
今年恰似逢乾旱,祇半收成莫怨天。
」「家中定要買棉花,手內無錢祇自嗟。
我有一言分付汝,不妨姑向鳳翔賒。
」【鳳翔,鄰居李姓富翁也。
】「賒得棉花作速彈,更頭此際要連翻。
婆婆打雜姑姑紡,媳婦旁邊莫躲艱。
」「零星鋪帳布柴錢,虧空今年要汝填。
曾記俗人言一句,貼夫之半賴妻賢。
」「所在言談要使乖,逢人切莫倒招牌。
但雲今歲盛前歲,支扯方能駕得來。
」「幾度思量欲戒煙,此身猶恐病牽纏。
早晨吞個芝蔴泡,晚上開燈要一錢。
」「每日堆花要半斤,燈油煙酒並開葷。
算來攪用非輕恕,一百銅錢缺數文。
」「果然苦盡自甘來,何患今生不發財。
但得鱗兒能入泮,相從誰不羨紅梅。
」【俗雲,楊梅紅,有人從。
】 過去未來之妙品 某乙性吝,多詐。
一日,其中表某甲五秩壽誕,乙具禮物一器,遣使賷往。
甲揭視之,乃鷄卵四枚,附有說明書,曰:「此未來之肥鷄也。
兄千秋令節,為時過早,若可遲三月者,一羣鳳雛,行將引吭而啼矣。
」甲見之,不笑亦不怒,直受之。
翌日,甲折柬招乙,乙欣然往。
至,則見燈燭輝煌,肆筵設席,座客已滿,別有一種酒肉香味充雜空氣中,度入鼻觀,直沁心脾,覺甘美無倫。
乙至此,饞涎欲滴。
甲與寒暄畢,肅之,趨堂東,憑空案,使獨坐。
乙待良久,不見肴饌,正企盼間,忽覩甲手持青竹一竿至,置於案,謂乙曰:「此過去之嫩筍也。
弟來何其遲,如早數月者,鮮肥之筍,尚未成竹,正可下酒也。
」語已,自去。
蘋果瘡 李蘋香,上海名娼也。
閱人過多,染鰴毒,俗呼楊梅瘡者是也。
有某傖眷之,至親,其友偵知蘋香之隱,舉之告,勸與之絕。
傖略不為動,微笑應之曰:「彼,蘋香也。
縱有毒,亦蘋果瘡耳。
於楊梅瘡何與哉!」 願為人子 長沙某茂才以貧居書院,歲終,債主環迫,乃至古廟避之。
同時有二友,境遇相若,亦與焉。
盤肴尊酒,相對黯然。
酒微酣,一友曰:「友朋在今日,不亦聚首,我等得此,亦天緣也,不可不賦詩。
」乃吟曰:「柴米油鹽醬醋茶,無錢去買又無賒。
思量隻好將身賣,問徧長沙不要爺。
」一友曰:「吾當和之:『米鹽柴布鷄鴨豬,八口之家不可無。
思量隻好將身賣,問徧長沙不要夫。
』」某笑曰:「二君詩甚佳,然為人父為人夫者,亦多有難言之隱也。
吾意當為人子,似較父夫為優。
」乃吟曰:「爺做官來子享福,我無福命怨阿誰。
如今隻好將身賣,怎奈官家不要兒。
」二友曰:「君真想入非非矣。
」乃相與鼓掌。
八竅妙判 山左劉為幹守廬江時,郡民盧仁娶妻姬氏,甫三日,忽告官乞離。
詰所犯何條,以不能生育對。
問燕爾方新,何以知其不育。
初尚囁嚅,堅鞫之,澘然曰:「人皆九竅,彼缺其一,便遺皆從一處出。
」氏母爭曰:「我亦八竅,女即親生,何害?」乃令官媒引母女入內宅,屬夫人督僕婦驗之,良信。
盧始願領歸,劉判曰:「蓋聞竅分上下,七陽而二陰。
質秉乾坤,三奇而六耦。
然大地非無徧缺,而刑天絕少具形。
厥有蚩氓,初諧婚媾。
不圖良匹,竟類人痾。
但覘玉洞桃花,未覩後庭瓊樹。
漁郎問渡,澄涇共濁渭同流;神女為雲,鳥道與羊腸莫辨。
奠我疆於南畝,何從界判鴻溝。
啟秘鑰於北門,勢且鑿殘混沌。
慮乏鄧攸之後嗣,遂效翁子之當年。
公庭謬託乎詭詞,虛衷用緻其窮詰。
瑟琴伊始,胡為伉儷情乖?歲月幾何,安見熊羆夢杳!譙訶莫解,夏楚將施。
含意難伸,直陳不諱。
婦則撫心無忝,嫁鷄志在隨雞。
媼則說法現身,雛鳳形同老鳳。
母既載生而載育,女還宜室而宜家。
無煩鍊補於媧皇,但乞後堂犀照。
姑允質成於周姥,果然下體象賢。
本縣教始彜倫,化先怨曠。
在姬氏尾閭偶闕,無虧種玉之田。
則盧生息壤可耕,焉用不毛之地。
無犯出條之七,當援不去之三。
未許鸞分,斷從璧合。
傳其好事,風人增雌兔之詩;廣此羣生,訟牒絕男妾之案。
」 改神童詩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四句,見於世俗流傳之《神童詩》,極言人生之樂事也。
有以為不足者,於每句各增二字,曰:「十年久旱逢甘雨,萬裡他鄉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燭夜,教官金榜掛名時。
」或見之,猶以為未盡其樂,又改曰:「千年久旱逢甘雨,球外【此言地球之外,遊於他行星之中也。
】他鄉遇故知。
三世洞房花燭夜,【言相思三世,至今始得結婚也。
】黑奴金榜掛名時。
【言黑奴得免沈淪也。
】」此蓋極意形容其樂也。
然又言其似樂非樂者,亦以《神童詩》改之,於每句下注二字,曰:「久旱逢甘雨,一滴。
他鄉遇故知,債主。
洞房花燭夜,石女。
金榜掛名時,副貢。
」 詠駝子詩 有詠駝子者,詩曰:「哀哉駝背翁,行步甚龍鍾。
遇客先施禮,無人亦鞠躬。
有心尋地孔,何面見蒼穹。
仰臥頭難看,俯眠腹又空。
蝦身窘且縮,龜脊聳還豐。
雨不沾懷內,臀常曬日中。
娶妻須凸肚,摟妾怎偎胸?劃石差堪慰,斷環略亦同。
小橋稱雅號,新月肖尊容。
赴水如垂釣,懸梁似掛弓。
生前偏跼蹐,死後亦謙恭。
」 詠矮子詩 有詠矮子者,詩曰:「某某先生太不高,矮人隊裏逞英豪。
搭棚隻用齊眉棍,上陣常攜解手刀。
未必蠶衣能作帽,居然馬褂可為袍。
一朝擊鼓升堂去,百姓部從桌下瞧。
」 詠禿子詩 有詠禿子者,詩曰:「頂上無毛一禿鶖,天然潤澤似揩油。
曲詞喚作光光乍,卻異花叢眾滑頭。
」又曰:「圓光頂上禿如鶖,枉費許多生髮油。
若叫此人做和尚,不須披剃自來頭。
」 詠黑女詩 有詠黑女者,詩曰:「黑有幾般黑,惟卿黑得全。
淚流如墨汁,屁放似窰煙。
熟藕為雙臂,燒梨作兩拳。
夜眠漆櫈上,秋水共長天。
」 詠麻女詩 有詠麻女者,詩曰:「公主明妝額點梅,芙蓉人面繡成堆。
贈卿一鏡臨窗照,蘸著些兒麻上來。
」 詠婦女裝大腳詩 有詠婦女裝大腳者,詩曰:「小腳而今不雅觀,強裝大腳也難堪。
皮鞋半塞棉花絮,撇去歪來總覺寬。
」 寄語劉郎莫問津 劉恕皆有婦水靜嫻,工詩,晨昏伏案,嫥意吟詠,頗得倡隨之樂.然恕皆恆宿外室,不常入內,婦亦厭牀笫之事,輒聽之.一夕,恕皆入繡闥,靜嫻即書一絕與觀,有「小溪新漲桃花水,寄語劉郎莫問津」之句,蓋實託故卻之也.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上海名妓有姚七、姚八者,皆具殊色,某暱之甚,同時有胡某、馬某者,亦垂涎焉。
某恃強,日盤踞其家,胡、馬不得間也。
或詢某,某為誦唐詩曰:「不教胡馬度陰山。
」 相公相丫鬟丫 有少年夫婦,體皆肥碩,自日本留學畢業而歸。
其友某見之,戲作一聯以贈,辭意滑稽。
聯雲:「相公相,肥而胖,頭且然,而況;丫鬟丫,粗又大,嘴若此,其他。
」 磕睡讀書 某嗜讀,好睡,黎明即起,伏案觀書,日暮即就枕矣。
嘗自撰一聯,揭於書齋之楹。
聯雲:「有打磕睡的豪傑,無不讀書之神仙。
」 夫子自道 「酒酣或化莊生蝶,飯後甘為孺子牛」,某名士自撰之聯,蓋夫子自道也。
某嗜飲,醉輒寢。
起,則導其幼子嬉於庭,自為牛,而使幼子為牧童,曳之使行,蹣跚庭中,不稍拂其意。
世之為兒孫作馬牛者,固甚夥矣,然每不自承,若如某名士之能自道者,固絕無僅有也。
老父無能卻更尊 衡山之俗,每當仲夏時,居民必迎神賽會,謂之避疫,仿古儺禮意也。
城南為馬王會,城西為康王會,兩會爭奇鬬勝,積不相能。
所裝故事,亦多按南西二字,如取西川、征南蠻之類。
一日,馬王會出賽,裝孔子像,橫書「萬世師表」四字匾額,以為無能出其右者。
康王會中人聞之,乃飾孔子父叔梁紇出遊,撰聯懸於旁。
聯雲:「吾兒有志雖稱聖,老父無能卻更尊。
」馬王會人見之,瞠目而返。
大小王霸兒子 某廣文與某二尹為同僚,甚相契,朝夕過從,談諧間作,偶以對聯為酒令。
廣文因出對曰:「老教官,窮教官,老當益壯,窮當益堅,老大窮堅教官。
」二尹方沈思,瞥見其兩子戲於庭,即曰:「大兒子,小兒子,大則以王,小則以霸,大小王霸兒子。
」 仲姓宜為調人 居兩方間之調人,或證人,俗謂之中人。
而燕、趙、齊、魯人士之讀「仲」字,其音輒如「中」,筆之於紙,亦復混淆,如「連中三元」,輒寫作「連仲三元」。
嘗有延仲昴庭居間調處一事者,昴庭不允。
請之者曰:「君姓仲,仲之義訓中,且日本謂中人曰仲裁。
調人之責任,君自負之,勿固辭。
」昴庭乃笑而諾焉。
百鳥百獸圖 馬某宴客,客為烏、鳳、燕、雞、鴻、鵠、牛、羊、鹿、狼、豹、熊、虎、彪十四姓。
或曰:「此《主客圖》【唐張為嘗作《詩人主客圖》。
】也。
可擴之為《百鳥圖》、《百獸圖》,與上海廣學會所出版者,並傳於世矣。
」 風馬牛不相及 馬子春嘗拏舟入剡,訪其友牛舜初。
渡曹娥江,遇逆風,風不得前,泊一晝夜。
及至,而牛適亦以訪友先一日他出,遂不遇。
馬歸,語其婦曰:「此真所謂風馬牛不相及也。
」 雲龍角逐 雲子遠,粵人;龍念軒,湘人,皆嘗客金陵。
一日,偕遊鍾山,雲年少先登,龍躡其後追之,至其巔,則以行急而氣喘。
坐定,語雲曰:「君平步青雲,誠得風雲之際會矣。
」雲曰:「吾兩人亦雲龍角逐耳。
」 滿飯喫得滿話說弗得 俗有「滿飯喫得,滿話說弗得」之諺,蓋戒人說大話也。
宣統時,革命勢盛,競唱排滿,固以在野黨為多,然亦間有隨聲附和之官吏。
蓋若輩狡黠性成,知革命潮流大漲,必有推翻政府之一日。
故雖食朝廷之祿,不敢獲咎黨人,談論所及,絕無帝德君恩字樣,殆於「滿飯喫得,滿話說弗得」二語而偶爾誤會也。
半夜三更打我鑼 警察已徧郡縣,然以不敷分布,故擊柝守夜者,尚所在皆有。
或為詩以贈之,中有雲:「清風明月無人管,半夜三更打我鑼。
」管、鑼假借作對,不著痕跡。
親之曰兄 友朋輩行相等,輒相呼曰兄,不計其齒。
向子平年四十許,一日,遇陳伯元,以兄呼之。
陳之齒已逾耳順矣,或語向曰:「君宜稱陳為丈以尊之。
」向曰:「尊之不若親之,『親之曰兄,字曰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