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逸類
關燈
小
中
大
寒無衣,君能守之,當為作註。
」處士笑曰:「當守之以虎。
」客皆絕倒。
」後愚山自豫章寄一紵帳,書絕句雲:「北牕高臥豈知貧,料理偏愁白髮人。
紵帳親題林處士,草堂長伴百年身。
」並屬同志者各題一幅,曰:「不問知為林處士物,即謂之墨守可也。
」時茂之年八十三,猶老健如五六十許人。
朱竹垞以七品官歸隱 秀水朱竹垞檢討休官後,著書自娛,收藏日富。
長洲韓文懿公菼嘗語門人張大受曰:「吾貴為尚書,何如秀水朱十。
以七品官歸田,飯疏飲水,多讀萬卷書也。
」 三風太守歸隱 歙縣吳綺字園次,遷居江都,以部郎出知湖州府。
有清操,不畏強禦,時人目之為三風太守,謂其多風力、尚風節、饒風雅也。
解組歸隱,有園一區,荒穢不治。
凡索文與詩者,多以花木竹石為潤筆費,不數月而成林,因名之曰種字林,日讀書宴客其中。
豸青山人夫婦偕隱 李鍇字鐵君,號豸青山人。
隸漢軍,本勳臣後,當得官,不就。
其婦翁為太傅索額圖。
索當枋用時,聲勢隆赫,山人遠避之,盡以先世產業屬二昆,偕其婦隱於盤山,買田豸峯下,構草舍,雜山甿以耕。
其尤貧者,授之田而無所取。
蔬材果實,與眾共之。
賢聲遠聞。
嗜茗飲,遇山谷幽邃處,輒埽葉煮泉,竟日忘返。
見者曰:「此李山人茶煙也。
」 逆旅主人乃隱君子 陳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
主人問客何來,曰:「陳太守。
」「是湘潭陳公邪?」曰:「然。
」曰:「是廉吏,安用錢為?」反其值,問寓何所。
次日,門外車檻檻,饋米十石,書一函「稱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節終始,毋失天下望。
」紙尾不署姓名。
問擔夫,曰:「其人姓魏。
」訪之,則閉戶他出矣,蓋隱君子也。
徐康侯結廬小和山 錢塘徐康侯茂才浩,沈靜寡欲。
康熙中,以治書入郡庠,一試秋闈,不售,即棄去,為疆吏記室。
未半月,厭官廨之囂,留書別居停。
居停贐其行,卻之,襥被歸。
結廬小和山,自號和峯子,與金冬心、盛嘯崖唱和自遣。
邑令聞其名,造廬請謁,穴牆遁。
梅岩真逸所遇之叟 梅岩真逸,不詳其姓名裡居。
年二十,學仙,歷晉、豫、燕、趙,遇林下耆老狀貌瑰異者,必從之遊,反覆窮叩,稍有所得,即訂為兄弟。
嘗由京師過熱河,僦居廢寺,年五十餘矣。
一日,經木廠,見一老叟頎身玉立,須髯如蝟,心異之,叩其姓字,曰:「姓李,名君燦,字君燦。
」問其年,曰:「猝不能記,但記生於明初。
曾從宋金華先生受《春秋》學,由雁宕移居西湖頗久,至康熙時,始遷此地。
」梅岩驚駭,揖而言曰:「叟倘得暇一痛飲乎?」叟曰:「可。
」遂共入酒肆。
從容問飬生術,叟曰:「愛惜精氣神而已,無他術也。
」既又詢知叟家相距不遠,酒後送叟歸。
入山數折,澗水如玉,桃花盛開。
入門,則三五童子拱立以竢。
問童子為誰,曰:「十六代孫也。
」言已,導梅岩入寢室。
窗間花草數缾,案上焚木旃檀,日夕不斷,書卷惟《道德經》,《內經》,《大學》,《中庸》數種而已。
梅岩曰:「聞叟為金華弟子,金華手蹟尚有存乎?」叟發笈出示,則手劄數首,古色爛然,嗟賞久之。
既而復請卻老方,叟曰:「但默體案上書,求之在己可耳。
」後梅岩遊吳門,止於南薰樓,與一道人談及彭祖張三豐事,心怦怦欲動。
道人別去,則默念此說果否,安得重訪李叟為印證之。
忽報樓外有老人相候,延入,即李叟也。
詢以何事來,曰:「知君惑於道人之說,頗念鄙人,故來一談耳。
」梅岩即請曰:「道人之說,是耶非耶?」叟曰:「真人應世,元出無心,若以有心求之,失之遠矣。
」於是市酒共飲,樂甚。
明日叟歸,梅岩欲與之俱,叟曰:「珂鄉某君與子同志,某歲有急,子當拯之。
他日同訪吾家,未晚也。
」別後,梅岩以某歲濟某之急,如叟言。
厲樊榭隱而不仕 厲樊榭以孝廉需次縣令,將入京候銓,道經天津。
查蓮坡留之於水西莊,觴詠數月,同撰周密《絕妙好詞》箋,遂不就選而歸。
揚州馬秋玉兄弟延為上客,後遂隱而不仕。
方子雲索居屏迹 歙縣方正澍字子雲,忘情仕進,樂志衡門,古之賈浪仙、羅昭諫一流人。
詩工體物,與袁子才同寓金陵,激揚風雅,詩壇采長,照耀江東。
子雲賃屋長幹,索居屏跡,於時詞客,罕有頡昂。
故袁有《論詩絕句》雲:「金陵從古詩人少,近有南園與古漁。
更有閉門工索叱,無人解扣子雲居。
」子雲著有《伴香閣詩》。
南園為江都何士容,古漁為上元陳毅也。
陳詩矯健,何詩清婉。
古漁當尹文端督兩江時,欲延為鍾山書院諸生說詩,古漁呈詩,有「餓夫為將一軍驚」句,議遂寢。
諸琴溪為青浦隱君子 青浦諸琴溪,隱君子也。
捐館之三日,邑宰孫溥緻賻儀,且往弔。
諸與孫素未謀面,又巷不容車,家人力辭之。
孫曰:「我敬其品,重其學。
曩之不來,未敢以塵俗相溷耳,今當一奠,以展向往之誠。
」遂卻輿蓋,徒步入門,而向靈帷瞻拜焉。
圖鞳布築墓宇傍 學士圖鞳布,滿洲人,官至侍讀學士。
貌清癯,中歲即以疾告而隱。
築室西郊外裡,竹籬茅檐,軒窗精潔,院中疊石為山,奇峯崒嵂,徑迂折,饒清趣。
後圃蒔花種蔬,親灌溉。
春秋佳日,偕宗丞曹學閔遍覽西郊蘭若,又嘗風雪中共策蹇訪潭柘、戒壇諸勝。
短裘笠帽,望之如神仙中人。
好吟詠,有靖節、放翁之風。
築墓宇傍,病劇時,告妻孥曰:「不必舁入城中,死即埋我於此。
」言訖,端坐而逝。
夫人從其志。
何春巢隱居愛梅 錢塘何春巢名琪,嘉慶時人。
隱居不仕,雅好花竹。
尤愛梅,其庭院中,凡梅之種種色色幾備。
嘗倩人寫一小影,箬笠短衣,席地坐,旁置梅花一擔,自題雲:「賣花叟,擔花走。
賣得銅錢復沽酒,花兒賣罷擔兒丟,賣賦還如賣花
」處士笑曰:「當守之以虎。
」客皆絕倒。
」後愚山自豫章寄一紵帳,書絕句雲:「北牕高臥豈知貧,料理偏愁白髮人。
紵帳親題林處士,草堂長伴百年身。
」並屬同志者各題一幅,曰:「不問知為林處士物,即謂之墨守可也。
」時茂之年八十三,猶老健如五六十許人。
朱竹垞以七品官歸隱 秀水朱竹垞檢討休官後,著書自娛,收藏日富。
長洲韓文懿公菼嘗語門人張大受曰:「吾貴為尚書,何如秀水朱十。
以七品官歸田,飯疏飲水,多讀萬卷書也。
」 三風太守歸隱 歙縣吳綺字園次,遷居江都,以部郎出知湖州府。
有清操,不畏強禦,時人目之為三風太守,謂其多風力、尚風節、饒風雅也。
解組歸隱,有園一區,荒穢不治。
凡索文與詩者,多以花木竹石為潤筆費,不數月而成林,因名之曰種字林,日讀書宴客其中。
豸青山人夫婦偕隱 李鍇字鐵君,號豸青山人。
隸漢軍,本勳臣後,當得官,不就。
其婦翁為太傅索額圖。
索當枋用時,聲勢隆赫,山人遠避之,盡以先世產業屬二昆,偕其婦隱於盤山,買田豸峯下,構草舍,雜山甿以耕。
其尤貧者,授之田而無所取。
蔬材果實,與眾共之。
賢聲遠聞。
嗜茗飲,遇山谷幽邃處,輒埽葉煮泉,竟日忘返。
見者曰:「此李山人茶煙也。
」 逆旅主人乃隱君子 陳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
主人問客何來,曰:「陳太守。
」「是湘潭陳公邪?」曰:「然。
」曰:「是廉吏,安用錢為?」反其值,問寓何所。
次日,門外車檻檻,饋米十石,書一函「稱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節終始,毋失天下望。
」紙尾不署姓名。
問擔夫,曰:「其人姓魏。
」訪之,則閉戶他出矣,蓋隱君子也。
徐康侯結廬小和山 錢塘徐康侯茂才浩,沈靜寡欲。
康熙中,以治書入郡庠,一試秋闈,不售,即棄去,為疆吏記室。
未半月,厭官廨之囂,留書別居停。
居停贐其行,卻之,襥被歸。
結廬小和山,自號和峯子,與金冬心、盛嘯崖唱和自遣。
邑令聞其名,造廬請謁,穴牆遁。
梅岩真逸所遇之叟 梅岩真逸,不詳其姓名裡居。
年二十,學仙,歷晉、豫、燕、趙,遇林下耆老狀貌瑰異者,必從之遊,反覆窮叩,稍有所得,即訂為兄弟。
嘗由京師過熱河,僦居廢寺,年五十餘矣。
一日,經木廠,見一老叟頎身玉立,須髯如蝟,心異之,叩其姓字,曰:「姓李,名君燦,字君燦。
」問其年,曰:「猝不能記,但記生於明初。
曾從宋金華先生受《春秋》學,由雁宕移居西湖頗久,至康熙時,始遷此地。
」梅岩驚駭,揖而言曰:「叟倘得暇一痛飲乎?」叟曰:「可。
」遂共入酒肆。
從容問飬生術,叟曰:「愛惜精氣神而已,無他術也。
」既又詢知叟家相距不遠,酒後送叟歸。
入山數折,澗水如玉,桃花盛開。
入門,則三五童子拱立以竢。
問童子為誰,曰:「十六代孫也。
」言已,導梅岩入寢室。
窗間花草數缾,案上焚木旃檀,日夕不斷,書卷惟《道德經》,《內經》,《大學》,《中庸》數種而已。
梅岩曰:「聞叟為金華弟子,金華手蹟尚有存乎?」叟發笈出示,則手劄數首,古色爛然,嗟賞久之。
既而復請卻老方,叟曰:「但默體案上書,求之在己可耳。
」後梅岩遊吳門,止於南薰樓,與一道人談及彭祖張三豐事,心怦怦欲動。
道人別去,則默念此說果否,安得重訪李叟為印證之。
忽報樓外有老人相候,延入,即李叟也。
詢以何事來,曰:「知君惑於道人之說,頗念鄙人,故來一談耳。
」梅岩即請曰:「道人之說,是耶非耶?」叟曰:「真人應世,元出無心,若以有心求之,失之遠矣。
」於是市酒共飲,樂甚。
明日叟歸,梅岩欲與之俱,叟曰:「珂鄉某君與子同志,某歲有急,子當拯之。
他日同訪吾家,未晚也。
」別後,梅岩以某歲濟某之急,如叟言。
厲樊榭隱而不仕 厲樊榭以孝廉需次縣令,將入京候銓,道經天津。
查蓮坡留之於水西莊,觴詠數月,同撰周密《絕妙好詞》箋,遂不就選而歸。
揚州馬秋玉兄弟延為上客,後遂隱而不仕。
方子雲索居屏迹 歙縣方正澍字子雲,忘情仕進,樂志衡門,古之賈浪仙、羅昭諫一流人。
詩工體物,與袁子才同寓金陵,激揚風雅,詩壇采長,照耀江東。
子雲賃屋長幹,索居屏跡,於時詞客,罕有頡昂。
故袁有《論詩絕句》雲:「金陵從古詩人少,近有南園與古漁。
更有閉門工索叱,無人解扣子雲居。
」子雲著有《伴香閣詩》。
南園為江都何士容,古漁為上元陳毅也。
陳詩矯健,何詩清婉。
古漁當尹文端督兩江時,欲延為鍾山書院諸生說詩,古漁呈詩,有「餓夫為將一軍驚」句,議遂寢。
諸琴溪為青浦隱君子 青浦諸琴溪,隱君子也。
捐館之三日,邑宰孫溥緻賻儀,且往弔。
諸與孫素未謀面,又巷不容車,家人力辭之。
孫曰:「我敬其品,重其學。
曩之不來,未敢以塵俗相溷耳,今當一奠,以展向往之誠。
」遂卻輿蓋,徒步入門,而向靈帷瞻拜焉。
圖鞳布築墓宇傍 學士圖鞳布,滿洲人,官至侍讀學士。
貌清癯,中歲即以疾告而隱。
築室西郊外裡,竹籬茅檐,軒窗精潔,院中疊石為山,奇峯崒嵂,徑迂折,饒清趣。
後圃蒔花種蔬,親灌溉。
春秋佳日,偕宗丞曹學閔遍覽西郊蘭若,又嘗風雪中共策蹇訪潭柘、戒壇諸勝。
短裘笠帽,望之如神仙中人。
好吟詠,有靖節、放翁之風。
築墓宇傍,病劇時,告妻孥曰:「不必舁入城中,死即埋我於此。
」言訖,端坐而逝。
夫人從其志。
何春巢隱居愛梅 錢塘何春巢名琪,嘉慶時人。
隱居不仕,雅好花竹。
尤愛梅,其庭院中,凡梅之種種色色幾備。
嘗倩人寫一小影,箬笠短衣,席地坐,旁置梅花一擔,自題雲:「賣花叟,擔花走。
賣得銅錢復沽酒,花兒賣罷擔兒丟,賣賦還如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