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逸類
關燈
小
中
大
,穎當賊衝,惟中日夜部勒其鄉人子弟,為穎捍守,其後竟死於賊。
公勇甫弱冠,意氣卓犖,有父風。
數往來兵間,為諸大帥畫策。
及江南內附,入蘇門山,從孫徵君逢奇,著隱者服。
然公勇為人輕財喜事,以交遊為樂,實不能久留山中也。
一旦,舍徵君,去之梁、宋間,與其故交把酒賦詩談笑,倨傲自若。
聖祖贊海內三隱 聖祖天亶右文,凡耆儒碩學名山著書者,其姓氏多達睿聽。
一日,李文貞奉獨對,上偶問今時夷退之士,文貞以宣城梅文鼎、關中李容、河南張沐對。
上親筆記之禦箑,屢語廷臣,嘉歎特至。
中外聞風,因號文鼎等為海內三隱。
柴紹炳不應舉 柴紹炳入國朝,居南屏山,貧甚,屏絕餽饟,賣藥自給。
其為學,於象緯、律歷、輿地、禮制、農田、水利、兵戎、賦役莫不研究。
康熙己酉,敕舉山林隱逸之士,浙撫範忠貞公親詣之,請以應詔,固辭。
李二曲隱居讀書 李二曲名容,起自田畯,嘗一就科舉,遂隱居讀書,以理學倡導關中,修明橫渠,藍田之教,當時與孫夏峯,黃梨洲為三大儒。
遠近皆重其學行,稱二曲先生。
父信吾,從明監紀孫兆祿死賊難。
家甚貧,母子相依,或一日不再食,或連日不舉火。
布踵門求見者,力辭不得,則一見之,終不報謁再至,不復見。
有餽遺者,雖十反,亦不受。
母卒三年後,徒步之襄城,徧覓父遺蛻,不得。
畫夜哭不絕。
知縣張允中聞之,為立信吾祠,且造冢於故戰場以慰其心。
乃負其冢土歸,告於母墓,更持服,如初喪。
陝督鄂善以隱逸薦,自稱廢疾,長臥不起。
庚熙戊午,部臣以海內真儒薦,繼之詞科徵,獨得昌明絕學之目,必欲緻之,固稱疾篤。
舁其牀,至行省,遂絕粒,水漿不入口者六日。
大吏猶欲強之,拔刀自刺,乃得予假治疾。
自謂不幸有此名,乃學道不醇,洗心不密,不能自晦所緻。
其後荊篚反鎖,不復與人接。
已而聖祖西巡,欲見之,令陝督傳旨,辭以廢疾不至,特賜「關中大儒」四字寵之。
應潛齋卻徵 仁和應潛齋,名撝謙,既入國朝,遂棄諸生服。
庚熙戊午,閣學李天馥、項景襄以博學鴻儒薦,潛齋轝床以告有司曰:「某非敢卻聘,實病不能行耳。
」或舉泰山孫明復嘗從石介請以成丞相之賢,謂不必果於卻薦。
潛齋曰:「我不能以我之不可,學明復之可。
」乃免徵。
範承謨撫浙,又欲薦之,遂稱廢疾。
海甯州牧許酉山請主講席,造廬者再,不見,既而曰:「是非君子中庸之道也。
」扁舟報謁。
酉山大喜曰:「應先生其許我乎?」潛齋逡巡寺曰:「使君學道,但從事於愛人足矣,彼口說者適足以長客氣耳。
」酉山嘿然不怡。
既出,潛齋解維疾行,曰:「使君好事,必有束帛之將拒之且益其慍,受之則非所安也。
」化杭州太守嵇宗孟數式廬,欲有所贈,囁嚅未果,及見所作《旡悶先生傳》,乃不敢言。
後以志局請,辭之,則請下榻郡齋數日以請益,然但一報謁而已。
同裡姜禦史圖南視鹺返,於故舊皆有餽,嘗再緻潛齋,不受。
偶遇諸途,方盛暑,則衣木棉衣,蕉萃躑躅。
圖南歸,貽越葛二端,曰:「雅知先生不受人絲粟,然是戔戔者,非自盜泉來也。
」輒又謝曰:「笥尚有絺綌,昨偶感寒,欲其汗耳。
」竟還之。
平日坐臥小樓,一幾一榻,書冊外無長物。
弟子甚多,乃以樓上樓下為差,如馬融例。
裡中一少年使酒,忽叩門,求聽講,許之,居三日,不勝其苦,去使酒如故。
偶醉,持刀欲擊人,洶洶莫能阻。
忽有人曰:「應先生來!」少年頓失魄,投刀垂手,汗浹背。
潛齋撫之曰:「一朝之忿,何至此?盍歸乎!」乃俯首謝過去。
一壺先生蹤跡無定 一壺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許人,蓋明之遺老,雪庵和尚、補鍋匠之流亞也。
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
常往來登、萊閒,愛勞山之勝,居數載,去,久之復來,莫可得而跡也。
好飲酒,每行,以酒一壺自隨,人稱之曰一壺先生。
知之者飲以酒,即留宿其家。
閒一讀書,輒郁歔流涕而罷,不能竟讀也。
與即墨黃生、萊陽李生善。
兩生知其非常人,皆敬事之,或就先生宿,或延先生主其家。
然先生對兩生,皆瞠目無語,輒曰:「行酒來,餘為生痛飲。
」兩生度其胸中有不平之思而外自放於,酒嘗從容叩之,不答。
一日,李生策蹇山行,望見桃花數十株,盛開臨深溪,一人獨坐樹下,心異之,曰:「其一壺先生乎?」比至,果先生也。
方提壺下蹇,與共飲醉別去。
其蹤跡既無定,或留久之,乃去,去不知所之,已而又來。
康熙壬戌,去即墨久矣,忽又來,居僧舍,視其容貌蕉萃,神氣惝恍,異前時。
問其所自來,不答,每夜半,即放聲哭,哭竟夜。
閱數日,自經死。
紀伯紫為鍾山遺老 紀映鍾字伯紫,一字檗子,號戇叟,上元人,自稱鍾山遺老,與方文林古度齊名。
白髮當歌,紅牙聽曲,說青溪舊事,娓娓倦。
一日,與大梁周在浚雪客、楓江徐釚電發痛飲燕市城西,有絕句雲:「風雅松陵勝昔時,力裁偽體出偏師。
徐郎本事從珍重,始信無情未是詩。
」謂電發所輯《續本事詩》也。
徐亦和雲:「人物南朝賭酒時,過江僕射是吾師。
猶餘戇叟風流在,悵絕青溪數首詩。
」 錢近仁隱於補履 蘇州虎丘有錢補履墓。
其人名近仁,以補履為業,嗜讀書,通知古今事。
吳中士大夫稱為補履先生,汪稼門廉使樹墓碣以表之。
洞庭丐者為隱君子 吳中洞庭山有丐者,隱君子也,貌似狂易。
汪鈍翁記其數絕句雲:「不信乾坤大,超然世莫羣。
口吐三峽水,腳踏萬方雲。
有形皆是假,無象孰為真、悟到無生地,梅花滿四鄰。
」 林茂之墨守 林茂之窮老金陵,《冬夜》詩雲:「老來貧困實堪嗟,寒氣偏歸我一家。
無被夜眠牽破絮,渾如孫鶴入蘆花。
」夏日又無帷帳,或遺之,則以易米。
施愚山曰:「夏無帷,病於
公勇甫弱冠,意氣卓犖,有父風。
數往來兵間,為諸大帥畫策。
及江南內附,入蘇門山,從孫徵君逢奇,著隱者服。
然公勇為人輕財喜事,以交遊為樂,實不能久留山中也。
一旦,舍徵君,去之梁、宋間,與其故交把酒賦詩談笑,倨傲自若。
聖祖贊海內三隱 聖祖天亶右文,凡耆儒碩學名山著書者,其姓氏多達睿聽。
一日,李文貞奉獨對,上偶問今時夷退之士,文貞以宣城梅文鼎、關中李容、河南張沐對。
上親筆記之禦箑,屢語廷臣,嘉歎特至。
中外聞風,因號文鼎等為海內三隱。
柴紹炳不應舉 柴紹炳入國朝,居南屏山,貧甚,屏絕餽饟,賣藥自給。
其為學,於象緯、律歷、輿地、禮制、農田、水利、兵戎、賦役莫不研究。
康熙己酉,敕舉山林隱逸之士,浙撫範忠貞公親詣之,請以應詔,固辭。
李二曲隱居讀書 李二曲名容,起自田畯,嘗一就科舉,遂隱居讀書,以理學倡導關中,修明橫渠,藍田之教,當時與孫夏峯,黃梨洲為三大儒。
遠近皆重其學行,稱二曲先生。
父信吾,從明監紀孫兆祿死賊難。
家甚貧,母子相依,或一日不再食,或連日不舉火。
布踵門求見者,力辭不得,則一見之,終不報謁再至,不復見。
有餽遺者,雖十反,亦不受。
母卒三年後,徒步之襄城,徧覓父遺蛻,不得。
畫夜哭不絕。
知縣張允中聞之,為立信吾祠,且造冢於故戰場以慰其心。
乃負其冢土歸,告於母墓,更持服,如初喪。
陝督鄂善以隱逸薦,自稱廢疾,長臥不起。
庚熙戊午,部臣以海內真儒薦,繼之詞科徵,獨得昌明絕學之目,必欲緻之,固稱疾篤。
舁其牀,至行省,遂絕粒,水漿不入口者六日。
大吏猶欲強之,拔刀自刺,乃得予假治疾。
自謂不幸有此名,乃學道不醇,洗心不密,不能自晦所緻。
其後荊篚反鎖,不復與人接。
已而聖祖西巡,欲見之,令陝督傳旨,辭以廢疾不至,特賜「關中大儒」四字寵之。
應潛齋卻徵 仁和應潛齋,名撝謙,既入國朝,遂棄諸生服。
庚熙戊午,閣學李天馥、項景襄以博學鴻儒薦,潛齋轝床以告有司曰:「某非敢卻聘,實病不能行耳。
」或舉泰山孫明復嘗從石介請以成丞相之賢,謂不必果於卻薦。
潛齋曰:「我不能以我之不可,學明復之可。
」乃免徵。
範承謨撫浙,又欲薦之,遂稱廢疾。
海甯州牧許酉山請主講席,造廬者再,不見,既而曰:「是非君子中庸之道也。
」扁舟報謁。
酉山大喜曰:「應先生其許我乎?」潛齋逡巡寺曰:「使君學道,但從事於愛人足矣,彼口說者適足以長客氣耳。
」酉山嘿然不怡。
既出,潛齋解維疾行,曰:「使君好事,必有束帛之將拒之且益其慍,受之則非所安也。
」化杭州太守嵇宗孟數式廬,欲有所贈,囁嚅未果,及見所作《旡悶先生傳》,乃不敢言。
後以志局請,辭之,則請下榻郡齋數日以請益,然但一報謁而已。
同裡姜禦史圖南視鹺返,於故舊皆有餽,嘗再緻潛齋,不受。
偶遇諸途,方盛暑,則衣木棉衣,蕉萃躑躅。
圖南歸,貽越葛二端,曰:「雅知先生不受人絲粟,然是戔戔者,非自盜泉來也。
」輒又謝曰:「笥尚有絺綌,昨偶感寒,欲其汗耳。
」竟還之。
平日坐臥小樓,一幾一榻,書冊外無長物。
弟子甚多,乃以樓上樓下為差,如馬融例。
裡中一少年使酒,忽叩門,求聽講,許之,居三日,不勝其苦,去使酒如故。
偶醉,持刀欲擊人,洶洶莫能阻。
忽有人曰:「應先生來!」少年頓失魄,投刀垂手,汗浹背。
潛齋撫之曰:「一朝之忿,何至此?盍歸乎!」乃俯首謝過去。
一壺先生蹤跡無定 一壺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許人,蓋明之遺老,雪庵和尚、補鍋匠之流亞也。
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
常往來登、萊閒,愛勞山之勝,居數載,去,久之復來,莫可得而跡也。
好飲酒,每行,以酒一壺自隨,人稱之曰一壺先生。
知之者飲以酒,即留宿其家。
閒一讀書,輒郁歔流涕而罷,不能竟讀也。
與即墨黃生、萊陽李生善。
兩生知其非常人,皆敬事之,或就先生宿,或延先生主其家。
然先生對兩生,皆瞠目無語,輒曰:「行酒來,餘為生痛飲。
」兩生度其胸中有不平之思而外自放於,酒嘗從容叩之,不答。
一日,李生策蹇山行,望見桃花數十株,盛開臨深溪,一人獨坐樹下,心異之,曰:「其一壺先生乎?」比至,果先生也。
方提壺下蹇,與共飲醉別去。
其蹤跡既無定,或留久之,乃去,去不知所之,已而又來。
康熙壬戌,去即墨久矣,忽又來,居僧舍,視其容貌蕉萃,神氣惝恍,異前時。
問其所自來,不答,每夜半,即放聲哭,哭竟夜。
閱數日,自經死。
紀伯紫為鍾山遺老 紀映鍾字伯紫,一字檗子,號戇叟,上元人,自稱鍾山遺老,與方文林古度齊名。
白髮當歌,紅牙聽曲,說青溪舊事,娓娓倦。
一日,與大梁周在浚雪客、楓江徐釚電發痛飲燕市城西,有絕句雲:「風雅松陵勝昔時,力裁偽體出偏師。
徐郎本事從珍重,始信無情未是詩。
」謂電發所輯《續本事詩》也。
徐亦和雲:「人物南朝賭酒時,過江僕射是吾師。
猶餘戇叟風流在,悵絕青溪數首詩。
」 錢近仁隱於補履 蘇州虎丘有錢補履墓。
其人名近仁,以補履為業,嗜讀書,通知古今事。
吳中士大夫稱為補履先生,汪稼門廉使樹墓碣以表之。
洞庭丐者為隱君子 吳中洞庭山有丐者,隱君子也,貌似狂易。
汪鈍翁記其數絕句雲:「不信乾坤大,超然世莫羣。
口吐三峽水,腳踏萬方雲。
有形皆是假,無象孰為真、悟到無生地,梅花滿四鄰。
」 林茂之墨守 林茂之窮老金陵,《冬夜》詩雲:「老來貧困實堪嗟,寒氣偏歸我一家。
無被夜眠牽破絮,渾如孫鶴入蘆花。
」夏日又無帷帳,或遺之,則以易米。
施愚山曰:「夏無帷,病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