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逸類

關燈
自愛惜。

    數往城外僧舍,雛僧爭嬲之索畫,至牽袂捉衿,不拒也。

    戚友餽遺之,亦不辭。

    貴顯人欲以數金易一石,不可得。

    或持綾絹至,直受之,舉懷素語,謂將以為襪。

    以故貴顯人求書畫,乃反從貧士山僧屠沽兒購之。

    一日,忽大書「啞」字署其門,自是對人不交一言。

    然善笑,而喜飲益甚。

    或招之飲,則縮項撫掌,笑聲啞啞然。

    又喜為藏鉤拇陣之戲,賭酒勝,則笑啞啞,數負,則拳勝者背,笑愈啞啞不可止。

    醉則往往泣下。

     鄭孫段傅為四廢 太原鄭大元,偕孫縡、段樵、傅山隱沁源山中。

    旋歸柳峪,授徒自給,友一駝一啞一聾,號四廢,不知所終。

    傅有贈大元詩雲:「伯陽雲愧汝,一飯不曾嘗。

    節苦甘溝壑,蒙亨小學堂。

    三人傷獨在,四廢寄情狂。

    手植芳椒老,辛紅滿夕陽。

    」又題墓碣雲:「柳峪似谷口,姓還同子真。

    上京名不振,倫擬德彌尊。

    白日無朋友,黃泉有段孫。

    心期長夜合,抵掌論乾坤。

    」 李潛夫不受人餽 寧都魏叔子嘗遊杭州,過嘉興,訪李潛夫。

    潛夫方絕糧,叔子探囊,得銀五錢,為之買米。

    因作書與周青士,屬其集知交數人,月為潛夫給盤餐。

    青士曰:「君意良厚,但李君不肯受人餽,君力不能,聽其餓死可也。

    」 杜于皇四壁蕭然 國初,杜于皇濬隱居雞鳴山下,足跡不入城市,四壁蕭然,炊煙常絕。

    偶有遠友過之,欲供一飯而無所措,以案頭《葉龍泉集》易炊。

    食頃,口占一絕,有「看君咀嚼葉龍泉」句。

    有人詢以近狀,答書雲:「昔日之貧,以不舉火為奇;今日之貧,以舉火為奇,此其別耳。

    」 謝南衡遇大寧洞黃冠 謝南衡者,武昌人,本姓朱。

    嘗遊黔、蜀間,至大寧洞,洞有黃冠,兀坐如枯樹,問之不答,試手觸其冠,應手墮地為灰。

    旁有一印,文曰「大寧巡簡司」。

    蓋此人明世為是官,鼎革後避地修真於此,坐化,印故所佩,雖入定,未嘗捨也。

    洞深處石壁,有羅念菴題一絕雲:「海門千丈浪如山,一轉千年瞬息間。

    洞裏聞雷催雨急,作龍爭似作魚閑。

    」道流謂為念菴住靜處,不可知也。

     汪魏美為三高士之一 錢塘汪渢字魏美,嘗舉明崇禎己卯鄉試。

    娶錢飛卿之女,盛傭入門,誡之,乃屏侍婢,躬操作。

    明亡,棄科舉,姻黨欲強之試禮部,出千金眎其妻,俾勸駕。

    妻曰:「吾夫子不可勸,吾亦不屑受此金也。

    」嗣因兵亂奉母入天台。

    海上師起,羣盜滿山谷,始反錢塘,居北郭外。

    室如懸罄,處之晏如。

    當是時,湖上有三高士之目,汪其一也。

    當事皆重之,監司盧高尤下士,一日,遇之於僧舍,問汪孝廉何在,汪應曰:「適在此,今已去矣。

    」盧悵然,不知應者即汪也。

    盧嘗遣人通殷勤於三高士,約置酒湖船,以世外禮相見。

    其二人幅巾抗禮,盧相得甚歡,惟以汪不至為恨事。

    已知其在孤山,放船就之,終排牆遁去。

     孫豹人隱居揚州 三原孫豹人隱居揚州,僦居董相祠,扃戶讀書。

    身長八尺,龐眉廣額,衣冠甚偉。

    初與尤悔庵未識面。

    一日,悔庵宴集某處,豹人甫入門,悔庵即離坐起迎曰:「此孫先生也,餘固識之。

    」相與大笑。

    冕年築室數楹,題曰溉園,烹魚釜鬵,隱然寓「匪風」之痛也。

    嘗遊焦山,中流遇大風,舟中人失色震恐,豹人獨扣舷歌曰:「風起中流浪打舷,秦人失色海雲邊。

    也知賦命原窮薄,尚欲西歸太華眠。

    」 邵得遊遊山始笑 明亡,餘姚邵得魯,名以實,欲死之,以母老不果,遂祝髮為頭陀,狂走,入雪竇山中。

    妙高臺僧道巖者,故鄞廣文張廷賓,亦姚產,而沈史講會中人也,乃依之,苦身力,不與人接。

    鄞故都禦史高鬥樞物色得之,曰:「異人也。

    」遣二弟從之遊。

    周囊雲亦以僧服居白坑,時時過從;尋以省母,返居潭上園。

     黃澤望志節夙與邵近,至是,居園中,夜共讀謝臯羽遊錄而慕之,曰:「方今豺虎滿天下,五嶽之志不可期矣,四明二百八十峯,近在臥榻,宜峯峯有吾兩人屐齒也。

    」於是始徧走山中。

    然山寨方不靖,所在多邏卒,而黃、邵衣冠奇古,頻遭詰難,不以為苦。

    亡何入絕谷,不知所向,方茫然求故道,不可得。

    俄而峯回路轉,松竹梧桐甚盛,有雞犬聲,輒就之。

    茅舍一椽,中有幅巾者出,問客何來,則語之以裡宅。

    笑曰:「吾亦姚人,避世居此,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乃止宿,則告曰:「是為石屋山。

    僕為故孫公碩膚監軍,孫死海上,吾無所依,來此山中,遂與人世絕。

    」因相顧歎曰:「是真桃源矣。

    」黃嘗曰:「得魯自明崇禎甲申後,輔頰間無日不有淚痕,其稍稍開口笑者,遊山耳。

    」未幾黃卒,邵無所依,自是益卞急,棄家投四明山之楊菴。

    時尚有一妾,邵去,亦為尼於菴中。

    每日晨昏,各上堂禮佛,此外,雖茗粥不相通。

    久之,皆卒於菴。

     周唯一為無髮居士 明亡,周唯一棄官歸,遯入剡源。

    盡去其髮,葬之,為髮冢,架險立飄,榜曰囊雲。

    自稱無髮居士。

    剡源饒水石,則與山僧樵子出沒瀑聲虹影間。

    王天錫求見,拒之曰:「咫尺清輝,舉目有山河之異,不願見也。

    」唯一名齊曾,鄞人。

     閻古古湖山容身 閻古古名爾梅,遇赦後,別柏鄉魏相公、合肥龔尚書詩雲:「君相從來能造命,湖山此後好容身。

    」述感謝之意也。

    其詠歌風臺雲:「英雄原不羞貧賤,歌舞奚曾損帝王。

    嫚罵亦看何等客,腐儒原足使人輕。

    」至函谷關句雲:「範叔西來人不識,田文東去吏猶眠。

    」 錢湘靈隱虞山 錢湘靈晚年隱虞山,老屋三楹,適當石梅之下,松陰嵐翠,到處青蒼。

    錢兀坐其中,擁書萬卷,咿哦不輟。

    過其門者,往往駐足窺之,流連不去,而錢自若也。

    室榜一聯雲:「名滿天下不曾出戶一步,言滿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為三峯老衲碩揆書。

     劉公勇著隱者服 穎川劉體仁字公勇。

    其父仕中,在明季以任俠著。

    時流賊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