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詩紀》雲。
鮑照結客少年場行。
日中市朝滿。
車馬若川流。
〗 雲閣绮霞生。
旗亭麗日明。
塵飛三市路。
蓋入九重城。
竹葉當垆(初學作杯。
)滿。
桃花帶绶輕。
唯見争名利。
安知大隐情。
(○《類聚》六十五。
《初學記》二十四作日中市朝滿詩。
《詩紀》百三。
) 【賦得題新雲詩】 西北春雲起。
遙臨偃蓋松。
根危才吐葉。
氣淺未成峰。
風前飛未斷。
日處影疑重。
體輕無五色。
讵是得從龍。
(○《初學記》一。
《詩紀》百三。
) 【賦得白雲臨酒詩】 白雲蓋濡水。
流彩入渑川。
疏葉臨嵇竹。
輕鱗入鄭船。
菊泛金枝下。
峰斷玉山前。
一朝開五色。
飄飄映十千。
(○《初學記》一。
《詩紀》百三。
) 【詠雪應衡陽王教詩】 九冬飄遠雪。
六出表豐年。
雎陽生玉樹。
雲夢起瓊田。
入窗輕落粉。
拂柳駛飛綿。
欲動淮南賦。
亂下桂花前。
(○《初學記》一作應衡王教詠雪詩。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詩紀》百三。
) 【賦得雪映夜舟詩】 黃雲迷鳥路。
白雪下凫舟。
分沙映冰(萬花谷作水。
)浦。
照鶴聚寒流。
樯風吹影落,纜錦(草堂詩箋作錦浪。
)雜花浮。
船梁若是桂。
翻如月照秋。
(○《初學記》二十五。
萬花谷續七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又草堂詩箋八城西詩注作賦夜舟得雪歌。
引浮一韻。
) 【薄帷鑒明月詩〖《詩紀》雲。
阮籍詠懷詩。
薄帷鑒明月。
清風吹我衿。
〗 長河上桂月。
(《初學記》作月桂。
文苑同。
)澄彩照高樓。
分簾疑(文苑作凝。
)碎璧。
隔幔似垂(《初學記》作重。
)鈎。
窗外光恒滿。
懼(詩記雲。
一作閨。
)中影暫流。
豈及西園夜。
長随飛蓋遊。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二。
《詩紀》百三。
) 【玄圃觀春雪詩】 同雲遙映嶺。
瑞雪近浮空。
拂鶴伊川上。
飄花桂苑中。
影麗重輪月。
飛随團扇風。
還取長歌處。
帶曲舞春風。
(○《初學記》二。
文苑英華百五十四。
《詩紀》百三。
) 【秋河曙耿耿詩】 〖《詩紀》雲。
謝?詩。
秋河曙耿耿。
寒渚郁蒼蒼。
〗 耿耿長河曙。
濫濫宿雲浮。
天路橫秋水。
星衡(《詩紀》雲。
一作橋。
)轉夜流。
月下?娥落。
風驚織女秋。
德星猶可見。
仙槎不複留。
(○《初學記》二十五。
萬花谷續八。
《詩紀》百三。
) 【浦狹村煙度詩】 〖《詩紀》雲。
梁簡文龍丘引。
浦狹村煙度。
洲長歸鳥息。
〗 茅蘭夾兩岸。
野燎燭中川。
村長合夜影。
水狹度浮煙。
收光暗鳥弋。
分火照漁船。
山人不炊桂。
樵華幸共然。
(○《初學記》二十五。
萬花谷續八。
《詩紀》百三。
) 【和衡陽王秋夜詩】 睢苑涼風舉。
(文苑作入。
)章台雲氣收。
螢光連燭動。
月影帶河流。
綠绮朱弦泛。
黃花素蟻浮。
高軒揚麗藻。
即是賦新秋。
(○《初學記》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衡陽王秋夜應制。
《詩紀》百三。
) 【賦得山卦名詩】 蓬萊遁羽客。
岩穴轉蒙籠。
雲歸仙井暗。
霧解石橋通。
影帶臨峰鶴。
形随雜雨風。
尋師(文苑作思。
)不失路。
鹹欲馭飛鴻。
(○《類聚》七。
文苑英華百六十。
《詩紀》百三。
) 【初春賦得池應教詩】 遙天收密雨。
高閣映奔曦。
雪盡青山路。
冰銷綠水池。
春光落雲葉。
花影發晴枝。
琴樽奉終宴。
風月豈雲疲。
(○《初學記》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春初賦德池應教。
《詩紀》百三。
) 【賦得垂柳映斜?詩】 千仞清溪險。
三陽弱柳垂。
葉細臨湍合。
根空帶石危。
風翻夾浦絮。
雨濯倚(文苑作向。
)流枝。
不分梅花落。
還同橫笛(《詩紀》雲。
一作笛裡。
)吹。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三作垂柳?英斜溪。
《詩紀》百三。
) 【賦得岸花臨水發詩】 〖《詩紀》雲。
何遜贈諸遊舊詩。
岸花臨水發。
江燕繞樯飛。
〗 奇樹滿春洲。
落蕊映江浮。
影間蓮花石。
光涵濯錦流。
漾色随桃水。
飄香入桂舟。
别有仙潭菊。
含芳獨向秋。
(○《類聚》八十八。
《詩紀》百三。
) 【賦得風生翠竹裡應教詩】 金風起燕觀。
翠竹夾梁(文苑作涼。
)池。
翻
鮑照結客少年場行。
日中市朝滿。
車馬若川流。
〗 雲閣绮霞生。
旗亭麗日明。
塵飛三市路。
蓋入九重城。
竹葉當垆(初學作杯。
)滿。
桃花帶绶輕。
唯見争名利。
安知大隐情。
(○《類聚》六十五。
《初學記》二十四作日中市朝滿詩。
《詩紀》百三。
) 【賦得題新雲詩】 西北春雲起。
遙臨偃蓋松。
根危才吐葉。
氣淺未成峰。
風前飛未斷。
日處影疑重。
體輕無五色。
讵是得從龍。
(○《初學記》一。
《詩紀》百三。
) 【賦得白雲臨酒詩】 白雲蓋濡水。
流彩入渑川。
疏葉臨嵇竹。
輕鱗入鄭船。
菊泛金枝下。
峰斷玉山前。
一朝開五色。
飄飄映十千。
(○《初學記》一。
《詩紀》百三。
) 【詠雪應衡陽王教詩】 九冬飄遠雪。
六出表豐年。
雎陽生玉樹。
雲夢起瓊田。
入窗輕落粉。
拂柳駛飛綿。
欲動淮南賦。
亂下桂花前。
(○《初學記》一作應衡王教詠雪詩。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詩紀》百三。
) 【賦得雪映夜舟詩】 黃雲迷鳥路。
白雪下凫舟。
分沙映冰(萬花谷作水。
)浦。
照鶴聚寒流。
樯風吹影落,纜錦(草堂詩箋作錦浪。
)雜花浮。
船梁若是桂。
翻如月照秋。
(○《初學記》二十五。
萬花谷續七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又草堂詩箋八城西詩注作賦夜舟得雪歌。
引浮一韻。
) 【薄帷鑒明月詩〖《詩紀》雲。
阮籍詠懷詩。
薄帷鑒明月。
清風吹我衿。
〗 長河上桂月。
(《初學記》作月桂。
文苑同。
)澄彩照高樓。
分簾疑(文苑作凝。
)碎璧。
隔幔似垂(《初學記》作重。
)鈎。
窗外光恒滿。
懼(詩記雲。
一作閨。
)中影暫流。
豈及西園夜。
長随飛蓋遊。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二。
《詩紀》百三。
) 【玄圃觀春雪詩】 同雲遙映嶺。
瑞雪近浮空。
拂鶴伊川上。
飄花桂苑中。
影麗重輪月。
飛随團扇風。
還取長歌處。
帶曲舞春風。
(○《初學記》二。
文苑英華百五十四。
《詩紀》百三。
) 【秋河曙耿耿詩】 〖《詩紀》雲。
謝?詩。
秋河曙耿耿。
寒渚郁蒼蒼。
〗 耿耿長河曙。
濫濫宿雲浮。
天路橫秋水。
星衡(《詩紀》雲。
一作橋。
)轉夜流。
月下?娥落。
風驚織女秋。
德星猶可見。
仙槎不複留。
(○《初學記》二十五。
萬花谷續八。
《詩紀》百三。
) 【浦狹村煙度詩】 〖《詩紀》雲。
梁簡文龍丘引。
浦狹村煙度。
洲長歸鳥息。
〗 茅蘭夾兩岸。
野燎燭中川。
村長合夜影。
水狹度浮煙。
收光暗鳥弋。
分火照漁船。
山人不炊桂。
樵華幸共然。
(○《初學記》二十五。
萬花谷續八。
《詩紀》百三。
) 【和衡陽王秋夜詩】 睢苑涼風舉。
(文苑作入。
)章台雲氣收。
螢光連燭動。
月影帶河流。
綠绮朱弦泛。
黃花素蟻浮。
高軒揚麗藻。
即是賦新秋。
(○《初學記》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衡陽王秋夜應制。
《詩紀》百三。
) 【賦得山卦名詩】 蓬萊遁羽客。
岩穴轉蒙籠。
雲歸仙井暗。
霧解石橋通。
影帶臨峰鶴。
形随雜雨風。
尋師(文苑作思。
)不失路。
鹹欲馭飛鴻。
(○《類聚》七。
文苑英華百六十。
《詩紀》百三。
) 【初春賦得池應教詩】 遙天收密雨。
高閣映奔曦。
雪盡青山路。
冰銷綠水池。
春光落雲葉。
花影發晴枝。
琴樽奉終宴。
風月豈雲疲。
(○《初學記》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春初賦德池應教。
《詩紀》百三。
) 【賦得垂柳映斜?詩】 千仞清溪險。
三陽弱柳垂。
葉細臨湍合。
根空帶石危。
風翻夾浦絮。
雨濯倚(文苑作向。
)流枝。
不分梅花落。
還同橫笛(《詩紀》雲。
一作笛裡。
)吹。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三作垂柳?英斜溪。
《詩紀》百三。
) 【賦得岸花臨水發詩】 〖《詩紀》雲。
何遜贈諸遊舊詩。
岸花臨水發。
江燕繞樯飛。
〗 奇樹滿春洲。
落蕊映江浮。
影間蓮花石。
光涵濯錦流。
漾色随桃水。
飄香入桂舟。
别有仙潭菊。
含芳獨向秋。
(○《類聚》八十八。
《詩紀》百三。
) 【賦得風生翠竹裡應教詩】 金風起燕觀。
翠竹夾梁(文苑作涼。
)池。
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