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花疑鳳下。
?水似(文苑作覺。
)龍移。
帶露依深葉。
飄寒入勁枝。
聊因萬籁響。
讵待伶倫吹。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六。
《詩紀》百三。
) 【賦得山中翠竹詩】 修竹映岩垂。
(文苑作隈。
注雲。
類詩作垂。
)來(文苑作乘。
)風異夾池。
複澗(《初學記》誤作潤。
)茂高節。
重林隐勁枝。
雲生龍未上。
(文苑作止。
)花落鳳将移。
莫言栖ㄍ谷。
伶倫不複吹。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五佚作者名。
萬花谷後三十八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 【賦得梅林輕雨應教詩】 梅樹耿長虹。
芳林散輕雨。
蜀郡随仙去。
陽台帶雲聚。
飄花更濯枝。
潤石還侵柱。
讵(文苑作誰。
)得零陵燕。
随風時共舞。
(○《初學記》二作賦新題梅林輕雨應雨應教詩。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賦得新題梅林新雨應教。
萬花谷一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 【賦新題得蘭生野徑詩】 披襟出蘭畹。
命酌動幽心。
鋤罷還開路。
歌喧自動琴。
華燈共影落。
芳杜雜花深。
莫言閑迳裡。
遂不斷黃金。
(○《初學記》二十七。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七。
《詩紀》百三。
) 【賦得威鳳栖梧詩】〖《詩紀》雲。
初學《雲賦》得栖梧桐威鳳。
〗 丹山下威鳳。
來集帝梧中。
欲舞春花落。
将飛秋葉空。
影照龍門水。
聲入洞庭風。
别有将雛(《初學記》誤作離。
)曲。
翻更合絲桐。
(○《類聚》九十。
《初學記》三十作賦得威鳳栖梧桐。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八作賦得栖梧桐威鳳。
萬花谷後四十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 【賦得魚躍水花生詩】 漾色桃花水。
相望濯錦流。
躍浦疑珠出。
依池似鏡浮。
淩波銜落蕊。
觸餌避沈鈎。
方遊蓮葉外。
讵(文苑雲。
《初學記》作恒。
)入武王舟。
(○《類聚》九十六。
文苑英華三百三十。
《詩紀》百三。
) 【賦新題得寒樹晚蟬疏詩】 寒蟬噪楊柳。
朔吹犯梧桐。
葉迥飛難住。
枝殘影共空。
聲疏飲露後。
唱絕斷弦中。
還因搖落處。
寂寞盡秋風。
(○《類聚》九十七作寒樹晚蟬疏詩。
文苑英華三百三十作賦新題寒樹晚蟬疏。
《詩紀》百三。
) 【賦得秋蟬喝】〖《詩紀》雲。
一作咽。
〗柳應衡陽王教詩秋雁寫(文苑作氣爽。
《詩紀》雲。
一作氣爽。
)遙天。
園柳集(文苑雲。
集作袅。
)驚蟬。
競噪長枝裡。
争飛落(萬花谷作繁。
)木(文苑作葉。
)前。
風高知響急。
樹近(文苑作近樹。
)覺聲連。
長楊流喝盡。
讵識蔡邕弦。
(○文苑英華三百三十。
萬花谷後四十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 【秋日别庾正員詩】 征途愁轉旆。
連騎慘停镳。
朔氣淩疏木。
江風送上潮。
青雀離帆遠。
朱鸢别路遙。
唯有當秋月。
夜夜上(徐孝穆集作止。
)河橋。
(○徐孝穆集一。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作徐陵。
《類聚》二十九。
《詩紀》百三。
) 【秋晚還彭澤詩】 遊人及丘壑。
秋氣滿平臯。
路積康成帶。
門疏仲蔚蒿。
山明雲氣畫。
天靜鳥飛高。
自有東籬菊。
還持泛濁醪。
(《廬山記》四。
) 【還彭澤山中早發詩】 搖落山中曙。
秋氣滿林隈。
螢光映草頭。
鳥影出枝來。
殘暑避日盡。
斷霞逐風開。
空返陶潛縣。
終無宋玉才。
(○《廬山記》四。
) 【雪詩】 九冬飄遠雪。
六出表豐年。
雎陽生玉樹。
雲夢起瓊田。
(○歲華紀麗四。
) 【賦得佳期竟不歸詩】〖七言〗 〖《詩紀》雲。
庾肩吾有所思曰:佳期竟不歸。
春物坐芳菲。
〗 良人萬裡向河源。
娼婦三秋思柳園。
路遠寄詩空織錦。
宵長夢返欲驚魂。
飛蛾屢繞帷前燭。
衰草還侵階上玉。
銜啼拂鏡不成妝。
促柱繁弦還亂曲。
時分(《類聚》作忿。
)年移竟不歸。
偏憎寒(《類聚》作信。
)急夜縫衣。
流螢映月明空帳。
疏葉從風入斷機。
自對孤鸾向影絕。
終無一雁帶書回。
(《類聚》作飛。
○《類聚》三十二。
《詩紀》百三。
) 【賦得階前嫩竹】 翠竹梢雲自結叢。
輕花嫩┺欲淩空。
砌曲橫枝屢解箨。
階前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
當於山路葛陂中。
(○《類聚》八十九。
《詩紀》百三。
)
?水似(文苑作覺。
)龍移。
帶露依深葉。
飄寒入勁枝。
聊因萬籁響。
讵待伶倫吹。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六。
《詩紀》百三。
) 【賦得山中翠竹詩】 修竹映岩垂。
(文苑作隈。
注雲。
類詩作垂。
)來(文苑作乘。
)風異夾池。
複澗(《初學記》誤作潤。
)茂高節。
重林隐勁枝。
雲生龍未上。
(文苑作止。
)花落鳳将移。
莫言栖ㄍ谷。
伶倫不複吹。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五佚作者名。
萬花谷後三十八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 【賦得梅林輕雨應教詩】 梅樹耿長虹。
芳林散輕雨。
蜀郡随仙去。
陽台帶雲聚。
飄花更濯枝。
潤石還侵柱。
讵(文苑作誰。
)得零陵燕。
随風時共舞。
(○《初學記》二作賦新題梅林輕雨應雨應教詩。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賦得新題梅林新雨應教。
萬花谷一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 【賦新題得蘭生野徑詩】 披襟出蘭畹。
命酌動幽心。
鋤罷還開路。
歌喧自動琴。
華燈共影落。
芳杜雜花深。
莫言閑迳裡。
遂不斷黃金。
(○《初學記》二十七。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七。
《詩紀》百三。
) 【賦得威鳳栖梧詩】〖《詩紀》雲。
初學《雲賦》得栖梧桐威鳳。
〗 丹山下威鳳。
來集帝梧中。
欲舞春花落。
将飛秋葉空。
影照龍門水。
聲入洞庭風。
别有将雛(《初學記》誤作離。
)曲。
翻更合絲桐。
(○《類聚》九十。
《初學記》三十作賦得威鳳栖梧桐。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八作賦得栖梧桐威鳳。
萬花谷後四十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 【賦得魚躍水花生詩】 漾色桃花水。
相望濯錦流。
躍浦疑珠出。
依池似鏡浮。
淩波銜落蕊。
觸餌避沈鈎。
方遊蓮葉外。
讵(文苑雲。
《初學記》作恒。
)入武王舟。
(○《類聚》九十六。
文苑英華三百三十。
《詩紀》百三。
) 【賦新題得寒樹晚蟬疏詩】 寒蟬噪楊柳。
朔吹犯梧桐。
葉迥飛難住。
枝殘影共空。
聲疏飲露後。
唱絕斷弦中。
還因搖落處。
寂寞盡秋風。
(○《類聚》九十七作寒樹晚蟬疏詩。
文苑英華三百三十作賦新題寒樹晚蟬疏。
《詩紀》百三。
) 【賦得秋蟬喝】〖《詩紀》雲。
一作咽。
〗柳應衡陽王教詩秋雁寫(文苑作氣爽。
《詩紀》雲。
一作氣爽。
)遙天。
園柳集(文苑雲。
集作袅。
)驚蟬。
競噪長枝裡。
争飛落(萬花谷作繁。
)木(文苑作葉。
)前。
風高知響急。
樹近(文苑作近樹。
)覺聲連。
長楊流喝盡。
讵識蔡邕弦。
(○文苑英華三百三十。
萬花谷後四十作張正見詩。
《詩紀》百三。
) 【秋日别庾正員詩】 征途愁轉旆。
連騎慘停镳。
朔氣淩疏木。
江風送上潮。
青雀離帆遠。
朱鸢别路遙。
唯有當秋月。
夜夜上(徐孝穆集作止。
)河橋。
(○徐孝穆集一。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作徐陵。
《類聚》二十九。
《詩紀》百三。
) 【秋晚還彭澤詩】 遊人及丘壑。
秋氣滿平臯。
路積康成帶。
門疏仲蔚蒿。
山明雲氣畫。
天靜鳥飛高。
自有東籬菊。
還持泛濁醪。
(《廬山記》四。
) 【還彭澤山中早發詩】 搖落山中曙。
秋氣滿林隈。
螢光映草頭。
鳥影出枝來。
殘暑避日盡。
斷霞逐風開。
空返陶潛縣。
終無宋玉才。
(○《廬山記》四。
) 【雪詩】 九冬飄遠雪。
六出表豐年。
雎陽生玉樹。
雲夢起瓊田。
(○歲華紀麗四。
) 【賦得佳期竟不歸詩】〖七言〗 〖《詩紀》雲。
庾肩吾有所思曰:佳期竟不歸。
春物坐芳菲。
〗 良人萬裡向河源。
娼婦三秋思柳園。
路遠寄詩空織錦。
宵長夢返欲驚魂。
飛蛾屢繞帷前燭。
衰草還侵階上玉。
銜啼拂鏡不成妝。
促柱繁弦還亂曲。
時分(《類聚》作忿。
)年移竟不歸。
偏憎寒(《類聚》作信。
)急夜縫衣。
流螢映月明空帳。
疏葉從風入斷機。
自對孤鸾向影絕。
終無一雁帶書回。
(《類聚》作飛。
○《類聚》三十二。
《詩紀》百三。
) 【賦得階前嫩竹】 翠竹梢雲自結叢。
輕花嫩┺欲淩空。
砌曲橫枝屢解箨。
階前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
當於山路葛陂中。
(○《類聚》八十九。
《詩紀》百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