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舟移津(《禦覽》作洛。
)女渡。
(《禦覽》作度。
)楫動渭橋橫。
風高雁已落。
雨霁水還清。
葉盡桐門淨。
花秋菊岸明。
欲奏江南曲。
聊習棹歌行。
(○《類聚》七十一。
《禦覽》七百七十。
《詩紀》百三。
) 【遊匡山簡寂館詩】 三(《廬山記》誤作二。
)梁?間(《廬山記》作澗。
廬山紀事作石。
)本絕。
千仞路猶(《廬山記》作難。
)通。
即此神山(《廬山記》作仙。
)内。
銀(《廬山記》作眼。
誤。
)榜映仙宮。
鏡似臨峰(廬山紀事誤作風。
)月。
流如飲澗虹。
幽桂無斜影。
深松有勁風。
惟當遠人望。
知在白雲中。
(○《類聚》七十八。
《廬山記》四。
廬山紀事三。
《詩紀》百三。
) 【和諸葛覽從軍遊獵詩】 治(《初學記》作持。
)兵耀武節。
縱獵駭畿封。
迅騎(《類聚》作?。
)馳千裡。
高?起百重。
騰?斃馬足。
饑鼯落劍鋒。
雲根飛(《初學記》作連。
)燒火。
鳥道絕(《初學記》作識。
)禽蹤。
方羅四海(《詩紀》作流。
)俊。
聊以習軍戎。
(《類聚》作容。
○《類聚》六十六作和諸葛從軍遊詩。
《初學記》二十二。
《詩紀》百三。
) 【山家閨怨詩】 王孫春好遊。
雲鬓不勝愁。
離鴻暫罷曲。
别路已經秋。
山中桂花晚。
勿為俗為留。
(○《類聚》三十二。
《詩紀》百三。
) 【和陽】〖《詩紀》雲。
一作楊。
〗侯送袁金紫葬詩玄泉開隧道。
白日照佳城。
一朝嗟此路。
千載幾傷情。
秋氣(《初學記》作雨。
《詩紀》雲。
一作雨。
)悲松色。
凄風咽挽(《初學記》作晚。
文苑同。
)聲。
歸雲向谷晚。
(文苑作回谷散。
注雲。
《初學記》作向谷晚。
)還柳背山輕。
唯當三五夜。
垅月暫時明。
(○《初學記》十四。
文苑英華三百五作和楊侯送袁金紫葬。
《詩紀》百三。
) 【傷韋侍讀詩】 懷經傳(文傳作侍。
)北海。
蘊義盛西河。
高峰落回照。
逝水沒(文苑作役。
)驚波。
柳下悲風急。
山陽秋氣多。
宿草摧書帶。
寒松脆女蘿。
無複華陰市。
空馀蒿裡歌。
(○文苑英華三百二。
《詩紀》百三。
) 【後湖泛舟詩】 上苑奢行樂。
滄池聊薄遊。
泛荷分蘭棹。
沈槎觸桂舟。
殘虹收度雨。
缺岸上新(《禦覽》作乘。
)流。
欲知有高趣。
長楊送麥秋。
(○《類聚》七十一。
《禦覽》七百七十。
《詩紀》百三。
) 【遊龍首城詩】 關外山川闊。
城隅塵霧浮。
白雲凝絕嶺。
滄波間斷洲。
四面觀長薄。
千裡眺平丘。
河津無桂樹。
樽酒自淹留。
(○《類聚》二十八。
《詩紀》百三。
) 【别韋諒賦得江湖泛别舟詩】 千裡浔陽岸。
三翼木蘭船。
?泛青凫後。
雞鳴白鹭前。
涵花沒淺纜。
帶葉動深船。
不言朝夕水。
獨自限神仙。
(○《類聚》七十一。
禦鑒七百七十。
《詩紀》百三。
) 【星名從軍詩】 将軍定朔邊。
刁鬥出祁連。
高柳橫遙(文苑作絕。
樂府作長。
)塞。
長榆(《類聚》作榆關。
)接遠(樂府作榆關接連。
)天。
井泉含凍(《類聚》作陣。
樂府同。
)竭。
(文苑作碣。
)烽(樂府作風。
)火照(《類聚》作映。
樂府同。
)山燃。
(樂府作燕然。
)欲知客心斷。
危(《類聚》作旄。
樂府同。
)旌萬裡懸。
(○《類聚》五十九作從軍詩。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九十九有《樂府詩集》三十二作從軍行。
《詩紀》百三。
) 【賦得韓信詩】 淮陰總漢兵。
燕齊擅遠聲。
沈沙擁急水。
拔幟上危城。
野有千金報。
朝稱三傑名。
所悲雲夢澤。
空傷狡兔情。
(○《類聚》五十五。
《詩紀》百三。
) 【行經季子廟詩】 延州高讓遠。
傳芳世祀移。
地絕遺金路。
松悲懸劍枝。
野藤侵沸(文苑作藻。
)井。
山雨濕苔碑。
别有觀風處。
樂奏無人知。
(○《類聚》三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
《詩紀》百三。
) 【賦得落落窮巷士詩】 〖《詩紀》雲。
左思詠史詩。
落落窮巷士。
抱影守空廬。
〗 揚雲不邀名。
原憲本遺榮。
草長三徑合。
花發四鄰明。
塵随幽巷靜。
嘯逐遠風清。
門外無車轍。
自可絕公卿。
(○《類聚》三十六。
《詩紀》百三。
) 【賦得日中市朝滿詩】 〖《
)女渡。
(《禦覽》作度。
)楫動渭橋橫。
風高雁已落。
雨霁水還清。
葉盡桐門淨。
花秋菊岸明。
欲奏江南曲。
聊習棹歌行。
(○《類聚》七十一。
《禦覽》七百七十。
《詩紀》百三。
) 【遊匡山簡寂館詩】 三(《廬山記》誤作二。
)梁?間(《廬山記》作澗。
廬山紀事作石。
)本絕。
千仞路猶(《廬山記》作難。
)通。
即此神山(《廬山記》作仙。
)内。
銀(《廬山記》作眼。
誤。
)榜映仙宮。
鏡似臨峰(廬山紀事誤作風。
)月。
流如飲澗虹。
幽桂無斜影。
深松有勁風。
惟當遠人望。
知在白雲中。
(○《類聚》七十八。
《廬山記》四。
廬山紀事三。
《詩紀》百三。
) 【和諸葛覽從軍遊獵詩】 治(《初學記》作持。
)兵耀武節。
縱獵駭畿封。
迅騎(《類聚》作?。
)馳千裡。
高?起百重。
騰?斃馬足。
饑鼯落劍鋒。
雲根飛(《初學記》作連。
)燒火。
鳥道絕(《初學記》作識。
)禽蹤。
方羅四海(《詩紀》作流。
)俊。
聊以習軍戎。
(《類聚》作容。
○《類聚》六十六作和諸葛從軍遊詩。
《初學記》二十二。
《詩紀》百三。
) 【山家閨怨詩】 王孫春好遊。
雲鬓不勝愁。
離鴻暫罷曲。
别路已經秋。
山中桂花晚。
勿為俗為留。
(○《類聚》三十二。
《詩紀》百三。
) 【和陽】〖《詩紀》雲。
一作楊。
〗侯送袁金紫葬詩玄泉開隧道。
白日照佳城。
一朝嗟此路。
千載幾傷情。
秋氣(《初學記》作雨。
《詩紀》雲。
一作雨。
)悲松色。
凄風咽挽(《初學記》作晚。
文苑同。
)聲。
歸雲向谷晚。
(文苑作回谷散。
注雲。
《初學記》作向谷晚。
)還柳背山輕。
唯當三五夜。
垅月暫時明。
(○《初學記》十四。
文苑英華三百五作和楊侯送袁金紫葬。
《詩紀》百三。
) 【傷韋侍讀詩】 懷經傳(文傳作侍。
)北海。
蘊義盛西河。
高峰落回照。
逝水沒(文苑作役。
)驚波。
柳下悲風急。
山陽秋氣多。
宿草摧書帶。
寒松脆女蘿。
無複華陰市。
空馀蒿裡歌。
(○文苑英華三百二。
《詩紀》百三。
) 【後湖泛舟詩】 上苑奢行樂。
滄池聊薄遊。
泛荷分蘭棹。
沈槎觸桂舟。
殘虹收度雨。
缺岸上新(《禦覽》作乘。
)流。
欲知有高趣。
長楊送麥秋。
(○《類聚》七十一。
《禦覽》七百七十。
《詩紀》百三。
) 【遊龍首城詩】 關外山川闊。
城隅塵霧浮。
白雲凝絕嶺。
滄波間斷洲。
四面觀長薄。
千裡眺平丘。
河津無桂樹。
樽酒自淹留。
(○《類聚》二十八。
《詩紀》百三。
) 【别韋諒賦得江湖泛别舟詩】 千裡浔陽岸。
三翼木蘭船。
?泛青凫後。
雞鳴白鹭前。
涵花沒淺纜。
帶葉動深船。
不言朝夕水。
獨自限神仙。
(○《類聚》七十一。
禦鑒七百七十。
《詩紀》百三。
) 【星名從軍詩】 将軍定朔邊。
刁鬥出祁連。
高柳橫遙(文苑作絕。
樂府作長。
)塞。
長榆(《類聚》作榆關。
)接遠(樂府作榆關接連。
)天。
井泉含凍(《類聚》作陣。
樂府同。
)竭。
(文苑作碣。
)烽(樂府作風。
)火照(《類聚》作映。
樂府同。
)山燃。
(樂府作燕然。
)欲知客心斷。
危(《類聚》作旄。
樂府同。
)旌萬裡懸。
(○《類聚》五十九作從軍詩。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九十九有《樂府詩集》三十二作從軍行。
《詩紀》百三。
) 【賦得韓信詩】 淮陰總漢兵。
燕齊擅遠聲。
沈沙擁急水。
拔幟上危城。
野有千金報。
朝稱三傑名。
所悲雲夢澤。
空傷狡兔情。
(○《類聚》五十五。
《詩紀》百三。
) 【行經季子廟詩】 延州高讓遠。
傳芳世祀移。
地絕遺金路。
松悲懸劍枝。
野藤侵沸(文苑作藻。
)井。
山雨濕苔碑。
别有觀風處。
樂奏無人知。
(○《類聚》三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
《詩紀》百三。
) 【賦得落落窮巷士詩】 〖《詩紀》雲。
左思詠史詩。
落落窮巷士。
抱影守空廬。
〗 揚雲不邀名。
原憲本遺榮。
草長三徑合。
花發四鄰明。
塵随幽巷靜。
嘯逐遠風清。
門外無車轍。
自可絕公卿。
(○《類聚》三十六。
《詩紀》百三。
) 【賦得日中市朝滿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