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詩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仙道】 【《老子》化胡經玄歌】 〖敦煌唐寫本《老子》化胡經共十卷。
一至九卷為文。
十卷為玄歌。
計化胡歌七首。
尹喜哀歎五首。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
老君十六變詞十八首。
都為三十七首。
約八千言。
逯按。
出三藏記集。
《老子》化胡經作於西晉王浮。
以之攻擊佛教。
又北山錄雲。
化胡經。
晉時王浮道士所撰。
一卷。
後漸添成十一卷。
據此化胡經一書後世續有增益。
正類其他道書也。
而此卷玄歌按其所涉史實。
知為北魏時代之作。
化胡歌第二首雲。
緻令天氣怒。
太上踏地?。
寺廟崩倒澌。
龍王舐經文。
八萬四千弟子。
一時受大緣。
老君十六變詞第十三首雲。
不玩道法貪治生。
搦心不堅還俗經。
八萬四千受罪緣。
破塔毀廟誅道人。
打襄攵銅像削取金。
所言毀寺焚經誅戮沙門。
實指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滅佛一事。
前此無史實也。
證此卷玄歌之出在太武帝毀法之後。
又按。
老君十六變詞第一首雲。
合口誦經聲?巢々。
眼中淚出珠子?果。
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已引之。
化胡歌之二。
我在舍衛時至太上踏地?等句。
北周甄鸾笑道論已引之。
俱證此卷玄歌保存齊、周以前原貌也。
又魏書釋老志於叙述太武滅佛之後。
言文成帝嗣位。
诏複佛法。
天下承風。
朝不及夕。
往時所毀佛寺仍還修矣。
佛像經論皆複得顯。
此其叙錄與老君十六變詞所謂未容幾時還造新。
雖得存立帝恐心亦合。
可見玄歌之問世去文成帝時代并不久。
〗 【化胡歌七首】〖原缺題。
據廣弘明集周甄鸾笑道論補。
〗 我往化胡時。
頭載通天威。
金紫照虛空。
《?炎》《?炎》有光晖。
胡王心忄廣戾。
不尊我為師。
吾作變通力。
要之出神威。
麾月使東走。
須彌而西頹。
足?翕乾巛橋。
日月左右回。
天地晝暗昏。
星辰牙差馳。
衆災競地起。
良醫絕不知。
胡王心怖怕。
叉手向吾啼。
作大慈悲教。
化之漸微微。
落簪去一食。
右肩不著衣。
男曰憂婆塞。
女曰憂婆夷。
化胡今賓服。
遊神於紫微。
(○《老子》化胡經十。
) 我在舍衛時。
約敕瞿昙身。
汝共摩诃薩。
赍經教(廣弘明集作來。
)東秦。
曆落(廣弘明集作洛。
)神州界。
迫至東海間。
廣宣至(廣弘明集作世。
)尊法。
教授聾俗人。
與子威神法。
化道滿千年。
年終(廣弘明集作滿。
)時當還。
慎莫戀中秦。
緻(廣弘明集作無。
)令天氣(廣弘明集作帝。
)怒。
太上踏地?。
寺廟崩倒澌。
龍王舐經文。
八萬四千弟子。
一時受大緣。
輪轉五道頭。
萬元一?仙。
吾子三天上。
愍子淚流連。
念子出行道。
不能卻死緣。
不能陵虛空。
束身入黃泉。
天門地戶塞。
一去不能還。
雖得存?嗣。
使子常塞心。
逆天違地理。
災考加子身。
神能易生死。
由子行不真。
三十六天道。
終卒歸無形。
(○《老子》化胡經十。
又廣弘明集九周甄鸾笑道論引身、秦、間、人、年、秦、?七韻。
)我身西化時。
登上華獄山。
舉目看昆侖。
須彌了了懸。
矯翼履清虛。
倏忽到西天。
但見西王母。
嚴駕欲東旋。
玉女數萬千。
姿容甚麗妍。
天姿絕端嚴。
齊執皇靈書。
誦讀仙聖經。
養我同時姝。
将我入天庭。
皇老東向坐。
身體?敫然明。
授我仙聖道。
接度天下賢。
(○《老子》化胡經十。
) 我昔西化時。
登上華獄山。
北向視玄冥。
秦川蕩然平。
漢少雜類多。
不信至真言。
吾後千馀年。
白骨如丘山。
屍骸路草野。
流血成洪淵。
不忍見子苦。
故作大秦吟。
哀歎□頭。
(此句缺一字。
)以示通中賢。
見機降時世。
不值苦以辛。
(○同上) 我昔化胡時。
西登太白山。
修身嚴石裡。
四向集諸仙。
玉女檐漿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龍翼從後。
白虎口馳剛。
玄武負鐘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剛身。
時與決口教。
後當存經文。
吾?九天後。
克木作吾身。
(○同上) 我昔離周時。
西化向?賓。
路由函關去。
會見尹喜身。
尹喜通窈冥。
候天見紫雲。
知吾當西過。
沐浴齊戒身。
日夜立香火。
約敕守門人。
執簡迎谒請。
延我入皇庭。
叩搏亦無數。
求欲從我身。
道取人誠信。
三日口不言。
吾知喜心至。
遺喜五千文。
欲得求長生。
讀之易精神。
将喜入西域。
遷喜為真人。
(○同上) 我西化胡時。
涉天靡不遙。
牽天覆六合。
艱難身盡嬰。
胡人不識法。
放火燒我身。
身亦不缺損。
乃複沉深浏。
龍王折水脈。
複流不複行。
愚人皆哀歎。
枉此賢人身。
吾作騰波К。
起立上著天。
日月頭上?敫。
光照億萬千。
胡王心方悟。
知是我聖人。
叩頭求悔過。
今欲奉侍君。
伏願降靈氣。
怒(當作恕。
)活國土人。
吾視怨家如赤子。
不顧仇以嫌。
化命一世士。
坐卧誦經文。
身無榮華饣芳。
後畢得?天。
吾告時世人。
三界裡中賢。
欲求長生道。
莫愛千金身。
出身著死地。
返更得生緣。
火中生蓮花。
爾乃是至真。
莫有生煞想。
得道?清天。
未負即真信。
喪子千金身。
(○同上) 我昔學道時。
登崖曆長松。
盤屈幽谷裡。
求覓仙聖公。
食服泥洹散。
漸得不死蹤。
九重室中得見不死童。
身體絕華麗。
一至九卷為文。
十卷為玄歌。
計化胡歌七首。
尹喜哀歎五首。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
老君十六變詞十八首。
都為三十七首。
約八千言。
逯按。
出三藏記集。
《老子》化胡經作於西晉王浮。
以之攻擊佛教。
又北山錄雲。
化胡經。
晉時王浮道士所撰。
一卷。
後漸添成十一卷。
據此化胡經一書後世續有增益。
正類其他道書也。
而此卷玄歌按其所涉史實。
知為北魏時代之作。
化胡歌第二首雲。
緻令天氣怒。
太上踏地?。
寺廟崩倒澌。
龍王舐經文。
八萬四千弟子。
一時受大緣。
老君十六變詞第十三首雲。
不玩道法貪治生。
搦心不堅還俗經。
八萬四千受罪緣。
破塔毀廟誅道人。
打襄攵銅像削取金。
所言毀寺焚經誅戮沙門。
實指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滅佛一事。
前此無史實也。
證此卷玄歌之出在太武帝毀法之後。
又按。
老君十六變詞第一首雲。
合口誦經聲?巢々。
眼中淚出珠子?果。
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已引之。
化胡歌之二。
我在舍衛時至太上踏地?等句。
北周甄鸾笑道論已引之。
俱證此卷玄歌保存齊、周以前原貌也。
又魏書釋老志於叙述太武滅佛之後。
言文成帝嗣位。
诏複佛法。
天下承風。
朝不及夕。
往時所毀佛寺仍還修矣。
佛像經論皆複得顯。
此其叙錄與老君十六變詞所謂未容幾時還造新。
雖得存立帝恐心亦合。
可見玄歌之問世去文成帝時代并不久。
〗 【化胡歌七首】〖原缺題。
據廣弘明集周甄鸾笑道論補。
〗 我往化胡時。
頭載通天威。
金紫照虛空。
《?炎》《?炎》有光晖。
胡王心忄廣戾。
不尊我為師。
吾作變通力。
要之出神威。
麾月使東走。
須彌而西頹。
足?翕乾巛橋。
日月左右回。
天地晝暗昏。
星辰牙差馳。
衆災競地起。
良醫絕不知。
胡王心怖怕。
叉手向吾啼。
作大慈悲教。
化之漸微微。
落簪去一食。
右肩不著衣。
男曰憂婆塞。
女曰憂婆夷。
化胡今賓服。
遊神於紫微。
(○《老子》化胡經十。
) 我在舍衛時。
約敕瞿昙身。
汝共摩诃薩。
赍經教(廣弘明集作來。
)東秦。
曆落(廣弘明集作洛。
)神州界。
迫至東海間。
廣宣至(廣弘明集作世。
)尊法。
教授聾俗人。
與子威神法。
化道滿千年。
年終(廣弘明集作滿。
)時當還。
慎莫戀中秦。
緻(廣弘明集作無。
)令天氣(廣弘明集作帝。
)怒。
太上踏地?。
寺廟崩倒澌。
龍王舐經文。
八萬四千弟子。
一時受大緣。
輪轉五道頭。
萬元一?仙。
吾子三天上。
愍子淚流連。
念子出行道。
不能卻死緣。
不能陵虛空。
束身入黃泉。
天門地戶塞。
一去不能還。
雖得存?嗣。
使子常塞心。
逆天違地理。
災考加子身。
神能易生死。
由子行不真。
三十六天道。
終卒歸無形。
(○《老子》化胡經十。
又廣弘明集九周甄鸾笑道論引身、秦、間、人、年、秦、?七韻。
)我身西化時。
登上華獄山。
舉目看昆侖。
須彌了了懸。
矯翼履清虛。
倏忽到西天。
但見西王母。
嚴駕欲東旋。
玉女數萬千。
姿容甚麗妍。
天姿絕端嚴。
齊執皇靈書。
誦讀仙聖經。
養我同時姝。
将我入天庭。
皇老東向坐。
身體?敫然明。
授我仙聖道。
接度天下賢。
(○《老子》化胡經十。
) 我昔西化時。
登上華獄山。
北向視玄冥。
秦川蕩然平。
漢少雜類多。
不信至真言。
吾後千馀年。
白骨如丘山。
屍骸路草野。
流血成洪淵。
不忍見子苦。
故作大秦吟。
哀歎□頭。
(此句缺一字。
)以示通中賢。
見機降時世。
不值苦以辛。
(○同上) 我昔化胡時。
西登太白山。
修身嚴石裡。
四向集諸仙。
玉女檐漿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龍翼從後。
白虎口馳剛。
玄武負鐘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剛身。
時與決口教。
後當存經文。
吾?九天後。
克木作吾身。
(○同上) 我昔離周時。
西化向?賓。
路由函關去。
會見尹喜身。
尹喜通窈冥。
候天見紫雲。
知吾當西過。
沐浴齊戒身。
日夜立香火。
約敕守門人。
執簡迎谒請。
延我入皇庭。
叩搏亦無數。
求欲從我身。
道取人誠信。
三日口不言。
吾知喜心至。
遺喜五千文。
欲得求長生。
讀之易精神。
将喜入西域。
遷喜為真人。
(○同上) 我西化胡時。
涉天靡不遙。
牽天覆六合。
艱難身盡嬰。
胡人不識法。
放火燒我身。
身亦不缺損。
乃複沉深浏。
龍王折水脈。
複流不複行。
愚人皆哀歎。
枉此賢人身。
吾作騰波К。
起立上著天。
日月頭上?敫。
光照億萬千。
胡王心方悟。
知是我聖人。
叩頭求悔過。
今欲奉侍君。
伏願降靈氣。
怒(當作恕。
)活國土人。
吾視怨家如赤子。
不顧仇以嫌。
化命一世士。
坐卧誦經文。
身無榮華饣芳。
後畢得?天。
吾告時世人。
三界裡中賢。
欲求長生道。
莫愛千金身。
出身著死地。
返更得生緣。
火中生蓮花。
爾乃是至真。
莫有生煞想。
得道?清天。
未負即真信。
喪子千金身。
(○同上) 我昔學道時。
登崖曆長松。
盤屈幽谷裡。
求覓仙聖公。
食服泥洹散。
漸得不死蹤。
九重室中得見不死童。
身體絕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