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詩卷三

關燈
【雜歌謠辭】 【鹹陽宮人為鹹陽王禧歌】 〖魏《書》曰:高祖崩。

    禧受遺輔政。

    性╂奢。

    貪淫财色。

    姬妾數十。

    意尚不已。

    昧求貨賄。

    奴婢千數。

    田業鹽鐵遍於遠近。

    世宗覽政。

    禧意不安。

    遂謀反。

    禧被擒獲。

    送華林都亭。

    世宗親問事源。

    遂賜死私第。

    其宮人歌曰雲雲。

    其歌遂流至江表。

    北人在南者。

    雖富貴。

    弦管奏之。

    莫不灑泣。

    〗  可憐鹹陽王。

    奈何作事誤。

    金床玉幾(魏書作肌。

    《詩紀》同。

    )不能眠。

    夜踏霜與露。

    (樂府作夜起踏霜露。

    《詩紀》雲。

    一作夜起踏霜露。

    )洛水湛湛彌岸長。

    行人那得渡。

    (○魏書鹹陽王禧傳。

    北史鹹陽王禧傳。

    《樂府詩集》八十六。

    《詩紀》百九并作鹹陽王歌。

    又《禦覽》七百十引誤、露二韻。

    ) 【河北民為裴俠歌】 〖北史曰:裴俠。

    大統中為河北郡守。

    躬履儉素。

    愛民如子。

    郡舊有漁獵夫三十人以供郡守。

    俠悉罷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俠亦不私。

    并收庸為市官馬。

    歲時既積。

    馬遂成群。

    去職之日。

    一無所取。

    民歌之雲。

    〗 肥鮮不食。

    丁庸不取。

    裴公貞惠。

    為世規矩。

    (○《周書》裴俠傳。

    北史裴俠傳。

    《樂府詩集》八十六作裴公歌。

    《禦覽》二百六十二。

    《詩紀》百九作裴公歌。

    ) 【時人為上高裡歌】 〖洛陽伽藍記曰:遷京之始。

    朝士住其中。

    疊相譏刺。

    竟皆去之。

    惟有造瓦者止其内。

    京師瓦器出焉。

    世人歌曰:〗 洛陽城北上高裡。

    殷之頑民昔所止。

    今日百姓造甕子。

    人皆棄去住者恥。

    (○洛陽伽藍記五。

    ) 【湘川漁者歌】  〖《水經注》曰:衡山東南二面。

    臨映湘川。

    自長沙至此。

    江湘七百裡。

    中有九背。

    故漁者歌曰:〗 帆随湘轉。

    望衡九面。

    (○水經湘水注。

    ) 【趙郡為李曾謠】 〖北史曰:李曾。

    道武時。

    為趙郡太守。

    令行禁止。

    并州丁零數為山東害。

    曾能得百姓死力。

    不敢入境。

    賊於常山界得一死鹿。

    賊長謂趙郡地也。

    責之。

    還令送鹿故處。

    其見憚如此。

    郡人為之謠曰:〗  詐作趙郡鹿。

    猶勝常山粟。

    (○魏書李孝伯傳。

    北史李孝伯傳。

    《樂府詩集》八十七。

    《詩紀》百九作趙郡謠。

    ) 【河東民為元淑謠】 〖北史曰:淑。

    字買仁。

    彎弓三百斤。

    善騎射。

    孝文時為河東太守。

    河東俗多商賈。

    罕事農桑。

    淑下車勸課。

    躬往教示。

    二年間家給人足。

    為之謠曰:〗 泰州河東。

    杼柚代舂。

    元公至止。

    田疇始理。

    (○北史常山王遵傳附淑傳。

    《詩紀》百九作河東謠。

    )  【宣武孝明時謠】  〖北史曰:孝武帝永熙三年遇??而崩。

    初宣武孝明間謠雲雲。

    識者以為索謂魏本索發。

    焦梨狗子指宇文泰。

    泰小字黑獺也。

    〗 狐非狐。

    貉非貉。

    焦梨狗子齒斷索。

    (○北史魏孝明帝紀。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百九。

    ) 【孝明時洛下謠】 〖北史曰:永熙二年。

    窦泰破爾朱榮。

    神武入洛。

    爾朱仲部下有都督張子期自滑台歸命。

    神武斬之。

    斛斯椿由是不安。

    乃與南陽王寶炬等構神武於魏帝。

    故魏帝心貳於賀拔嶽。

    初。

    孝明之時。

    洛下以兩拔相擊。

    謠言雲雲。

    好事者以二拔謂拓拔、賀拔、言俱将衰之兆。

    〗 銅拔打鐵拔。

    元家世将末。

    (○北《齊書》神武紀上。

    北史神武紀。

    《詩紀》百九作二拔謠。

    ) 【清河民為宋世良謠】 〖北史曰:後魏宋世良。

    孝莊時為清河太守。

    才識閑明。

    尤善政術。

    郡東南有曲堤。

    成公一姓阻而居之。

    群盜多萃於此。

    人為之語雲雲。

    世良施八條之制。

    盜奔他境。

    人又謠雲雲。

    〗 甯度(《禦覽》作使。

    )東吳會稽。

    不曆成公曲堤。

    (○北史宋隐傳附宋世良傳。

    《樂府詩集》八十七作曲堤謠。

    《禦覽》四百九十九。

    《詩紀》百九作曲堤謠。

    ) 曲堤雖險賊何益。

    但(《禦覽》作得。

    )有宋公自屏迹。

    (○北史宋隐傳附宋世良傳。

    《樂府詩集》八十七作曲堤謠。

    《禦覽》二百六十二。

    《詩紀》百九作曲堤謠。

    ) 【洛中童謠二首】 〖北史曰:爾朱彥伯。

    節闵帝時封博陵郡王。

    位侍中。

    及張勸等掩襲爾朱世隆。

    神武執彥伯。

    與世隆同斬於阊阖門外。

    懸首於斛斯椿門樹。

    先是洛中謠雲雲。

    至是并驗。

    〗 三月末。

    四月初。

    楊(《禦覽》作陽。

    )灰簸土覓真(事類賦作珍。

    )珠。

    (○魏書爾朱顔伯傳。

    北史爾朱彥伯傳。

    《禦覽》八百二。

    事類賦珠賦注。

    《詩紀》百九。

    )  頭去項。

    腳根齊。

    驅上樹。

    不須梯。

    (○魏書爾朱顔伯傳。

    北史爾朱彥伯傳。

    《詩紀》百九。

    )  【西魏時童謠】 〖史通曰:魏本索頭。

    故當時有童謠曰雲雲。

    諸如此類。

    難可棄遺。

    而周史以為其事非雅。

    略而不載。

    賴君懋編錄。

    故得權聞於後。

    〗 獾獾頭團?。

    河中狗子破爾苑。

    (○史通言語篇。

    ) 【東魏童謠】  〖魏紀曰:孝武帝既入關。

    渤海王高歡議立清河王子善見。

    以奉明帝之後。

    是為孝靜皇帝。

    遷都於邺。

    為東魏。

    自是軍國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