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皆歸相府。
先是童謠雲雲。
按青雀子謂靜帝。
實清河王之世子。
鹦鹉謂齊神武。
即高歡也。
後竟為齊所滅。
〗 可憐青雀子。
飛來邺城裡。
羽翮垂欲成。
化作鹦鹉子。
(○《樂府詩集》八十九。
北《齊書》神武紀下。
《詩紀》百九。
) 【東魏武定末童謠】 〖北《齊書》曰:武定五年。
神武崩。
七月戊戌。
魏帝诏以文襄為渤海王。
辛卯。
王遇盜而殂。
時年二十九。
葬于峻成陵。
齊受禅。
追谥為文襄皇帝。
廟号世宗。
時有童謠曰雲雲。
識者以為王将殂之兆也。
〗 百尺高竿摧折。
水底燃燈燈(隋書作澄。
)滅。
(○北《齊書》文襄紀。
隋書五行志上。
《詩紀》百十一。
) 【祖?引魏世謠】 〖北《齊書》曰:河間王孝琬驕矜自負。
河南王之死。
諸王在宮莫敢舉聲。
唯孝琬大哭而出。
和士開與祖?谮之。
初魏世謠言雲雲。
?以說曰:河南、河北。
河間也。
金雞鳴。
孝琬将建金雞而大赦。
帝頗惑之。
〗 河南種谷河北生。
白楊樹頭金雞鳴。
(○北《齊書》河間王孝琬傳。
) 【柳楷引謠】 〖北史曰:時山東、關西寇賊充斥。
王師屢北。
人情沮喪。
蕭寶夤自以出師累年。
糜費尤廣。
一旦覆敗。
慮見猜責。
内不自安。
朝廷頗亦疑阻。
及遣禦史中尉郦道元為關中大使。
寶夤謂密欲取己。
将有異圖。
問河東柳楷。
楷曰:大王齊明帝子。
天下所屬。
今日之舉。
實允人望。
且謠言雲雲。
武王有亂臣十人。
亂者理也。
大王将理關中。
何所疑慮。
道元行達陰盤驿。
寶夤密遣其将《郭子》恢等攻殺之。
〗 鸾生十子九子《卵叚》,。
一子不《卵叚》關中亂。
(○北史蕭寶夤傳。
《禦覽》九百十六。
) 【诘汾力微諺】 〖北史曰:北魏聖武皇帝諱诘汾。
嘗田於山澤。
?見辎?自天而下。
既至。
見美婦人自稱天女。
受命相偶。
旦日請還。
斯年複會於此。
言終而别。
及期。
帝至先田處。
果見天女。
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
當世為帝王。
即始祖神元皇帝也。
故時人諺曰:〗 诘汾皇帝無婦家。
力微皇帝無舅家。
(神元諱力微。
○魏書聖武皇帝紀。
北史魏本紀。
《禦覽》百一。
《詩紀》百九作诘汾歌。
) 【廣平百姓為李波小妹語】 〖魏《書》曰:廣平人李波。
宗族強盛。
殘掠生民。
公私鹹患。
百姓為之語雲雲。
刺史李安世設方略誘波等殺之。
州内肅然。
〗 李波小妹字雍容。
褰裙逐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疊雙。
婦女尚如此。
男子那(《詩紀》作安。
)可逢。
(○魏書李安世傳。
北史李孝伯傳附安世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百九作李波小妹歌。
) 【時人為李崇元融語】 〖魏《書》曰:宣武靈皇後幸左藏。
王公嫔主已下從者百馀人。
皆令任力負布絹。
即以賜之。
多者過二百馀匹。
少者百馀匹。
唯長樂公主手持絹二十匹而出。
示不異衆而無勞也。
世稱其廉。
儀同、陳留公李崇。
章武王融。
并以所負過多。
颠仆於地。
崇乃傷腰。
融至損腳。
時人為之語曰:〗 陳留章武。
傷腰折股。
貪人敗類。
穢我明主。
(○魏書宣武靈皇後傳。
北史李崇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八百十七。
) 【時人為安豐中山濟南三王語】 〖魏《書》曰:濟南王彧,少與從兄安豐王延明、中山王熙并以宗室博古文學齊名。
尚書郎範陽盧道将謂吏部清河崔休曰:三人才學雖無優劣。
然安豐少於造次。
中山皂白太多。
未若濟南風流況雅。
時人為之語曰:〗 三王楚楚盡(北史無楚盡二字。
)琳琅。
未若濟南備圓方。
(○魏書臨淮王譚傳附彧傳。
北史臨淮王譚傳附彧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百九作三王歌。
) 【時人為祖瑩袁翻語】 〖魏《書》曰:祖瑩。
範陽遒人也。
與陳郡袁翻齊名秀出。
時人為之語曰:〗 京師楚楚。
袁與祖。
洛陽(北史作中。
)翩翩。
祖與袁。
(○魏書祖瑩傳。
北史祖瑩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引《後魏書》。
《詩紀》百九作袁祖謠。
) 【同門生為李谧語】 〖北史曰:李谧少好學。
周覽百氏。
初師事小學博士孔?。
數年後。
?還就谧請業。
同門生為之語曰:〗 青成藍。
藍謝青。
師何常。
在明經。
(○魏書李谧傳。
北史李谧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五百四。
《詩紀》百九作李谧歌。
) 【時人為元頤元欽語】 〖魏《書》曰:安壽襲爵。
高祖賜名頤。
頤弟衍。
衍弟欽。
字思若。
少好學。
有令譽。
時人語曰:〗 皇宗略略。
壽安思若。
(○魏書陽平王傳。
北史陽平王傳。
○逯按。
上言安壽。
此言壽安。
當有一誤。
) 【時人為王嶷語】 〖魏《書》曰:時南州多事。
文奏盈幾。
訟者填門。
嶷性儒緩。
委随不斷。
終日在坐昏睡而已。
李?、鄧宗慶等号為明察。
勤理時務。
而二人終見誅戮。
馀十數人。
或黜或免。
唯嶷卒得自保。
時人為之語曰:〗 實癡實昏。
終得保存。
(○魏書王嶷傳。
) 【百姓為公孫軌語】 〖魏《書
先是童謠雲雲。
按青雀子謂靜帝。
實清河王之世子。
鹦鹉謂齊神武。
即高歡也。
後竟為齊所滅。
〗 可憐青雀子。
飛來邺城裡。
羽翮垂欲成。
化作鹦鹉子。
(○《樂府詩集》八十九。
北《齊書》神武紀下。
《詩紀》百九。
) 【東魏武定末童謠】 〖北《齊書》曰:武定五年。
神武崩。
七月戊戌。
魏帝诏以文襄為渤海王。
辛卯。
王遇盜而殂。
時年二十九。
葬于峻成陵。
齊受禅。
追谥為文襄皇帝。
廟号世宗。
時有童謠曰雲雲。
識者以為王将殂之兆也。
〗 百尺高竿摧折。
水底燃燈燈(隋書作澄。
)滅。
(○北《齊書》文襄紀。
隋書五行志上。
《詩紀》百十一。
) 【祖?引魏世謠】 〖北《齊書》曰:河間王孝琬驕矜自負。
河南王之死。
諸王在宮莫敢舉聲。
唯孝琬大哭而出。
和士開與祖?谮之。
初魏世謠言雲雲。
?以說曰:河南、河北。
河間也。
金雞鳴。
孝琬将建金雞而大赦。
帝頗惑之。
〗 河南種谷河北生。
白楊樹頭金雞鳴。
(○北《齊書》河間王孝琬傳。
) 【柳楷引謠】 〖北史曰:時山東、關西寇賊充斥。
王師屢北。
人情沮喪。
蕭寶夤自以出師累年。
糜費尤廣。
一旦覆敗。
慮見猜責。
内不自安。
朝廷頗亦疑阻。
及遣禦史中尉郦道元為關中大使。
寶夤謂密欲取己。
将有異圖。
問河東柳楷。
楷曰:大王齊明帝子。
天下所屬。
今日之舉。
實允人望。
且謠言雲雲。
武王有亂臣十人。
亂者理也。
大王将理關中。
何所疑慮。
道元行達陰盤驿。
寶夤密遣其将《郭子》恢等攻殺之。
〗 鸾生十子九子《卵叚》,。
一子不《卵叚》關中亂。
(○北史蕭寶夤傳。
《禦覽》九百十六。
) 【诘汾力微諺】 〖北史曰:北魏聖武皇帝諱诘汾。
嘗田於山澤。
?見辎?自天而下。
既至。
見美婦人自稱天女。
受命相偶。
旦日請還。
斯年複會於此。
言終而别。
及期。
帝至先田處。
果見天女。
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
當世為帝王。
即始祖神元皇帝也。
故時人諺曰:〗 诘汾皇帝無婦家。
力微皇帝無舅家。
(神元諱力微。
○魏書聖武皇帝紀。
北史魏本紀。
《禦覽》百一。
《詩紀》百九作诘汾歌。
) 【廣平百姓為李波小妹語】 〖魏《書》曰:廣平人李波。
宗族強盛。
殘掠生民。
公私鹹患。
百姓為之語雲雲。
刺史李安世設方略誘波等殺之。
州内肅然。
〗 李波小妹字雍容。
褰裙逐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疊雙。
婦女尚如此。
男子那(《詩紀》作安。
)可逢。
(○魏書李安世傳。
北史李孝伯傳附安世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百九作李波小妹歌。
) 【時人為李崇元融語】 〖魏《書》曰:宣武靈皇後幸左藏。
王公嫔主已下從者百馀人。
皆令任力負布絹。
即以賜之。
多者過二百馀匹。
少者百馀匹。
唯長樂公主手持絹二十匹而出。
示不異衆而無勞也。
世稱其廉。
儀同、陳留公李崇。
章武王融。
并以所負過多。
颠仆於地。
崇乃傷腰。
融至損腳。
時人為之語曰:〗 陳留章武。
傷腰折股。
貪人敗類。
穢我明主。
(○魏書宣武靈皇後傳。
北史李崇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八百十七。
) 【時人為安豐中山濟南三王語】 〖魏《書》曰:濟南王彧,少與從兄安豐王延明、中山王熙并以宗室博古文學齊名。
尚書郎範陽盧道将謂吏部清河崔休曰:三人才學雖無優劣。
然安豐少於造次。
中山皂白太多。
未若濟南風流況雅。
時人為之語曰:〗 三王楚楚盡(北史無楚盡二字。
)琳琅。
未若濟南備圓方。
(○魏書臨淮王譚傳附彧傳。
北史臨淮王譚傳附彧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百九作三王歌。
) 【時人為祖瑩袁翻語】 〖魏《書》曰:祖瑩。
範陽遒人也。
與陳郡袁翻齊名秀出。
時人為之語曰:〗 京師楚楚。
袁與祖。
洛陽(北史作中。
)翩翩。
祖與袁。
(○魏書祖瑩傳。
北史祖瑩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引《後魏書》。
《詩紀》百九作袁祖謠。
) 【同門生為李谧語】 〖北史曰:李谧少好學。
周覽百氏。
初師事小學博士孔?。
數年後。
?還就谧請業。
同門生為之語曰:〗 青成藍。
藍謝青。
師何常。
在明經。
(○魏書李谧傳。
北史李谧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五百四。
《詩紀》百九作李谧歌。
) 【時人為元頤元欽語】 〖魏《書》曰:安壽襲爵。
高祖賜名頤。
頤弟衍。
衍弟欽。
字思若。
少好學。
有令譽。
時人語曰:〗 皇宗略略。
壽安思若。
(○魏書陽平王傳。
北史陽平王傳。
○逯按。
上言安壽。
此言壽安。
當有一誤。
) 【時人為王嶷語】 〖魏《書》曰:時南州多事。
文奏盈幾。
訟者填門。
嶷性儒緩。
委随不斷。
終日在坐昏睡而已。
李?、鄧宗慶等号為明察。
勤理時務。
而二人終見誅戮。
馀十數人。
或黜或免。
唯嶷卒得自保。
時人為之語曰:〗 實癡實昏。
終得保存。
(○魏書王嶷傳。
) 【百姓為公孫軌語】 〖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