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詩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二儀中無雙。
遺我元氣樂藥。
忽然天聖聰。
(○同上) 【尹喜哀歎五首】 尹喜告世人。
欲求長生道。
莫求時世榮。
我昔得道時。
身為關府君。
一日三賞賜。
雜彩以金銀。
不以為己有。
施與貧窮人。
白日沾王事。
夜便習靈仙。
餐松食苦柏。
微命乃得存。
精誠神明佑。
守真仰蒼天。
感得天地道。
遇見老君身。
難我以父母。
卻遺五千文。
秘室熟讀之。
三年易精神。
授我仙聖方。
都體解自然。
(○《老子》化胡經十。
) 我昔上九天。
下向視玄冥。
但見飛仙士。
列翼影清天。
朝宗九天主。
太上皇老君。
滌蕩六府中。
受讀仙聖文。
王喬得聖道。
遊行五嶽間。
服К食玉英。
受命與天并。
(○同上) 昔往學道時。
登嶽曆高?罡。
動見百丈谷。
赫赤道裡長。
有無極神К。
何以到西方。
元以度赤谷。
垂淚數千行。
自念宿罪重。
五内心摧傷。
(○同上) 我昔求道時。
迳曆數千崖。
浮遊八荒外。
徒跣身無衣。
東過日出界。
西尋清山累。
足底重?爾生。
手中抱少微。
道見西王母。
問我子何歸。
恥身不學道。
意欲覓仙師。
感我精誠至。
乞我鞋以衣。
爾乃得學道。
仙К漸微微。
父母怪我晚。
晝夜悲嗥啼。
大道與俗返。
一往不複歸。
高志日日遠。
不覺心肝摧。
雖得不死道。
日月垂微微。
心精不退轉。
今作天人師。
(○同上) 昔往學道時。
蹤迹亦難尋。
東到日出界。
樹木郁郁深。
南到閻浮提。
大火燒我身。
西到俱地《屍工》。
但見金城門。
青龍繞城腹。
白虎守城前。
沖天金樓殿。
太上居湛然。
光影耀虛空。
仙人絕端嚴。
齊執黃卷書。
口誦長生文。
北向入玄冥。
大水湛湛深。
繞天數百迎。
足底重?爾生。
爾乃得仙道。
把攬天地神。
子能述吾道。
白日得?天。
(○同上)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 三十六宮主。
太上皇老君。
哀愍下世士。
垂神教世賢。
子欲修冥福。
先當體窈冥。
生時得尊貴。
不如過去榮。
仙駕龍車。
(此句缺一字。
)迎子遊清天。
上登金樓殿。
坐卧虛空間。
行則飛仙從。
威儀上柱天。
朝登天東頭。
暮到於天西。
戲樂九天外。
縱意極周旋。
?丘使役百鬼。
總統於萬金。
(○《老子》化胡經十。
) 吾哀世愚民。
不信冥中神。
恃力害良善。
不避賢行人。
馳馬騁東西。
自謂常無前。
善惡畢有報。
業緣須臾間。
神明在上見。
遣使直往牽。
從上頭底收。
系著天牢門。
五毒更互加。
惡神來克侵。
口吟不能言。
妻子呼倉天。
莫怨神不佑。
由子行不仁。
(○同上) 吾哀時世人。
不信於神明。
先人與種福。
子孫履上行。
衣厚飯得飽。
災考不到門。
口氣頭噓天。
自謂常終日。
看師真遼然。
得病叩頭請。
外恭心不敬。
神明以知人。
三魂系地獄。
七魄懸著天。
三魂消散澌。
五神不安甯。
伺命來執宰。
丞相踏地?。
左神不削死。
右神不著生。
生神不衛護。
煞神來入身。
或患腰背痛。
或患頭目疼。
百脈不複流。
奮忽入黃泉。
天門地戶?。
一去不複還。
(○同上) 吾哀世愚人。
不信冥中神。
生時不恭敬。
死便亻賞罪緣。
典官逐後?丘。
牽北走東西。
抱沙填江海。
負石累高山。
白日不得食。
夜分不得眠。
朝與杖一百。
暮與鞭一千。
不堪考對苦。
賣罪與生人。
兩兩共相牽。
遂至死滅門。
皆由不敬道。
神明考??人。
何不敬真神。
生死得?天。
生榮死者樂。
生死得(原重得字)蒙恩。
(○同上) 吾哀時世人。
不信冥中神。
一門有十息。
縱意行不仁。
神明鑒無外。
終不濫煞人。
或夭華秀子。
或夭妙少年。
門崩戶以壞。
學者如浮雲。
死亦不脫歲。
悲哭仍相尋。
妻子沉堙澌。
一身孤獨存。
呼天天玄遠。
呼地地亦深。
不能自怨責。
各道怨師尊。
雖欲思善道。
十子不複還。
(○同上) 吾告時世人。
修道宜殷勤。
恩亦不虛生。
神明必報人。
昔有劉仲伯。
精誠於道門。
勤惡使從善。
歲會集群賢。
香火日夜勤。
亦能感倉天。
命盡應當死。
衆神與表天。
三魂飛楊澌。
七魄入死星。
右神削死藉。
左神著生名。
伺命來極濟。
左相踏地?。
普告二十獄。
拔出仲伯身。
三魂還複流。
七魄還入身。
血脈還運轉。
百節方更堅。
面目更端嚴。
肉骨更鮮明。
死臣三七日。
寝屍還更生。
(○同上) 吾告時世人。
?骨不别真。
閑時不共語。
急便來求人。
死者如流水。
去者如浮?。
秦川屯軍馬。
中庭生?榛。
百中不留一。
到思吾本言。
何不學仙道。
人身常得存。
(○同上) 【老君十六變詞】 一變之時。
生在南方亦如火。
出胎堕地能獨坐。
合口誦經聲?巢々。
眼中淚出珠子?果。
父母世間驚忄在我。
複畏寒凍來結果。
身着天衣誰知我。
(○《老子》化胡經十。
) 二變之時。
生在西嶽在漢川。
寄生王家練精神。
出胎堕地誰語言。
晃晃昱昱似金銀。
三十六色绮羅文。
國王歡喜會群臣。
英儒雅士平論。
(此句缺一字。
)忽然變化作大人。
發眉皓白頭柱天。
(○同上) 三變之時。
變形易體在北方。
出胎堕地能居床。
合口(原缺口字。
)誦經聲
遺我元氣樂藥。
忽然天聖聰。
(○同上) 【尹喜哀歎五首】 尹喜告世人。
欲求長生道。
莫求時世榮。
我昔得道時。
身為關府君。
一日三賞賜。
雜彩以金銀。
不以為己有。
施與貧窮人。
白日沾王事。
夜便習靈仙。
餐松食苦柏。
微命乃得存。
精誠神明佑。
守真仰蒼天。
感得天地道。
遇見老君身。
難我以父母。
卻遺五千文。
秘室熟讀之。
三年易精神。
授我仙聖方。
都體解自然。
(○《老子》化胡經十。
) 我昔上九天。
下向視玄冥。
但見飛仙士。
列翼影清天。
朝宗九天主。
太上皇老君。
滌蕩六府中。
受讀仙聖文。
王喬得聖道。
遊行五嶽間。
服К食玉英。
受命與天并。
(○同上) 昔往學道時。
登嶽曆高?罡。
動見百丈谷。
赫赤道裡長。
有無極神К。
何以到西方。
元以度赤谷。
垂淚數千行。
自念宿罪重。
五内心摧傷。
(○同上) 我昔求道時。
迳曆數千崖。
浮遊八荒外。
徒跣身無衣。
東過日出界。
西尋清山累。
足底重?爾生。
手中抱少微。
道見西王母。
問我子何歸。
恥身不學道。
意欲覓仙師。
感我精誠至。
乞我鞋以衣。
爾乃得學道。
仙К漸微微。
父母怪我晚。
晝夜悲嗥啼。
大道與俗返。
一往不複歸。
高志日日遠。
不覺心肝摧。
雖得不死道。
日月垂微微。
心精不退轉。
今作天人師。
(○同上) 昔往學道時。
蹤迹亦難尋。
東到日出界。
樹木郁郁深。
南到閻浮提。
大火燒我身。
西到俱地《屍工》。
但見金城門。
青龍繞城腹。
白虎守城前。
沖天金樓殿。
太上居湛然。
光影耀虛空。
仙人絕端嚴。
齊執黃卷書。
口誦長生文。
北向入玄冥。
大水湛湛深。
繞天數百迎。
足底重?爾生。
爾乃得仙道。
把攬天地神。
子能述吾道。
白日得?天。
(○同上)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 三十六宮主。
太上皇老君。
哀愍下世士。
垂神教世賢。
子欲修冥福。
先當體窈冥。
生時得尊貴。
不如過去榮。
仙駕龍車。
(此句缺一字。
)迎子遊清天。
上登金樓殿。
坐卧虛空間。
行則飛仙從。
威儀上柱天。
朝登天東頭。
暮到於天西。
戲樂九天外。
縱意極周旋。
?丘使役百鬼。
總統於萬金。
(○《老子》化胡經十。
) 吾哀世愚民。
不信冥中神。
恃力害良善。
不避賢行人。
馳馬騁東西。
自謂常無前。
善惡畢有報。
業緣須臾間。
神明在上見。
遣使直往牽。
從上頭底收。
系著天牢門。
五毒更互加。
惡神來克侵。
口吟不能言。
妻子呼倉天。
莫怨神不佑。
由子行不仁。
(○同上) 吾哀時世人。
不信於神明。
先人與種福。
子孫履上行。
衣厚飯得飽。
災考不到門。
口氣頭噓天。
自謂常終日。
看師真遼然。
得病叩頭請。
外恭心不敬。
神明以知人。
三魂系地獄。
七魄懸著天。
三魂消散澌。
五神不安甯。
伺命來執宰。
丞相踏地?。
左神不削死。
右神不著生。
生神不衛護。
煞神來入身。
或患腰背痛。
或患頭目疼。
百脈不複流。
奮忽入黃泉。
天門地戶?。
一去不複還。
(○同上) 吾哀世愚人。
不信冥中神。
生時不恭敬。
死便亻賞罪緣。
典官逐後?丘。
牽北走東西。
抱沙填江海。
負石累高山。
白日不得食。
夜分不得眠。
朝與杖一百。
暮與鞭一千。
不堪考對苦。
賣罪與生人。
兩兩共相牽。
遂至死滅門。
皆由不敬道。
神明考??人。
何不敬真神。
生死得?天。
生榮死者樂。
生死得(原重得字)蒙恩。
(○同上) 吾哀時世人。
不信冥中神。
一門有十息。
縱意行不仁。
神明鑒無外。
終不濫煞人。
或夭華秀子。
或夭妙少年。
門崩戶以壞。
學者如浮雲。
死亦不脫歲。
悲哭仍相尋。
妻子沉堙澌。
一身孤獨存。
呼天天玄遠。
呼地地亦深。
不能自怨責。
各道怨師尊。
雖欲思善道。
十子不複還。
(○同上) 吾告時世人。
修道宜殷勤。
恩亦不虛生。
神明必報人。
昔有劉仲伯。
精誠於道門。
勤惡使從善。
歲會集群賢。
香火日夜勤。
亦能感倉天。
命盡應當死。
衆神與表天。
三魂飛楊澌。
七魄入死星。
右神削死藉。
左神著生名。
伺命來極濟。
左相踏地?。
普告二十獄。
拔出仲伯身。
三魂還複流。
七魄還入身。
血脈還運轉。
百節方更堅。
面目更端嚴。
肉骨更鮮明。
死臣三七日。
寝屍還更生。
(○同上) 吾告時世人。
?骨不别真。
閑時不共語。
急便來求人。
死者如流水。
去者如浮?。
秦川屯軍馬。
中庭生?榛。
百中不留一。
到思吾本言。
何不學仙道。
人身常得存。
(○同上) 【老君十六變詞】 一變之時。
生在南方亦如火。
出胎堕地能獨坐。
合口誦經聲?巢々。
眼中淚出珠子?果。
父母世間驚忄在我。
複畏寒凍來結果。
身着天衣誰知我。
(○《老子》化胡經十。
) 二變之時。
生在西嶽在漢川。
寄生王家練精神。
出胎堕地誰語言。
晃晃昱昱似金銀。
三十六色绮羅文。
國王歡喜會群臣。
英儒雅士平論。
(此句缺一字。
)忽然變化作大人。
發眉皓白頭柱天。
(○同上) 三變之時。
變形易體在北方。
出胎堕地能居床。
合口(原缺口字。
)誦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