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六

關燈
京。

    升裝奉皇穆。

    洞野屬滄溟。

    聯郊溯河服。

    日映青丘島。

    塵起邯鄲陸。

    江移林岸微。

    岩深煙岫複。

    歲嚴摧磴草。

    午塞散峤木。

    萦蔚(萬花谷作郁。

    )夕飙卷。

    蹉跎晚雲伏。

    霞(萬花谷作葭。

    )志非易從。

    旌軀信難牧。

    豈慕(萬花谷作真。

    )淄(萬花谷作溜。

    )宮梧。

    方辭兔園竹。

    羁(萬花谷作先。

    )心亦何言。

    迷蹤庶能複。

    (○《初學記》二十四。

    萬花谷後二十五。

    《詩紀》七十三。

    ) 【和竟陵王遊仙詩二首】〖王融、範雲同賦。

    〗 夭(《類聚》作天。

    廣《文選》同。

    《詩紀》雲。

    一作天。

    )矯(《類聚》作?喬。

    廣《文選》同。

    《詩紀》雲。

    一作?喬。

    )乘绛仙。

    螭衣方陸離。

    玉銮隐雲霧。

    溶溶紛上馳。

    瑤台風不息。

    赤水正漣漪。

    峥嵘玄圃上。

    聊攀瓊樹枝。

    (○《類聚》七十八。

    廣《文選》九。

    《詩紀》七十三。

    ) 朝止(文苑作上。

    )阊阖宮。

    暮(《初學記》作夕。

    文苑作高。

    )宴清都阙。

    騰蓋隐(《初學記》作擁。

    文苑同。

    《詩紀》雲。

    一作擁。

    )奔星。

    低銮(文苑作鸾。

    )避行月。

    九疑(文苑作嶷。

    )紛相從。

    虹旌乍升沒。

    青鳥去複還。

    (《初學記》作留。

    文苑同。

    )高唐雲不歇。

    若華有馀照。

    淹留且?發。

    (○《類聚》七十八。

    《初學記》二十三。

    文苑英華二百二十五。

    廣《文選》九。

    《詩紀》七十三。

    ) 【遊沈道士館詩】  秦皇(《類聚》作王。

    )禦宇宙。

    漢帝恢武功。

    歡娛人事(《類聚》作世。

    )盡。

    情性猶未充。

    銳意三山上。

    托慕九霄中。

    既表祈年觀。

    複立望仙宮。

    甯為心好道。

    直由意無窮。

    曰餘知止足。

    是願不須豐。

    遇可淹留處。

    便欲息微躬。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無此二句。

    )山嶂遠重疊。

    竹樹近蒙籠。

    開襟濯寒水。

    解帶臨清風。

    所累非物外。

    (《文選》作外物。

    文章正宗同。

    )為念在玄空。

    (《類聚》作蹤。

    《詩紀》雲。

    一作蹤。

    )朋來握(《類聚》作挹。

    )石髓。

    賓至駕輕(《類聚》作飛。

    )鴻。

    都令人徑絕。

    惟使雲路通。

    一舉淩倒景。

    無事适華嵩。

    寄言賞心客。

    歲暮爾來同。

    (○《文選》二十二。

    《類聚》七十八。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七十三。

    ) 【酬華陽陶先生詩】 三清未可觌。

    一氣且空存。

    所願回光景。

    拯難拔危魂。

    若蒙丸(陶隐居傳作九。

    金薤記同。

    )丹贈。

    豈懼六龍奔。

    (○陶隐居傳。

    金薤記。

    《詩紀》七十三。

    ) 【還園宅奉酬華陽先生詩】  早欲尋名山。

    期(陶隐居傳作須。

    )待婚嫁畢。

    二事雖雲已。

    此外複非一。

    忽聞龍圖至。

    仍睹榮(陶隐居傳作龍。

    )光溢。

    副朝首八元。

    開壤賦千室。

    冠纓曾弗露。

    風雨未嘗栉。

    鳴玉響洞門。

    金蟬映朝日。

    慚無小人報。

    徒叨令尹秩。

    豈忘平生懷。

    靡監不遑恤。

    (○陶隐居傳。

    金薤記。

    《詩紀》七十三。

    )  【華陽先生登樓不複下贈呈詩】 側聞上士說。

    尺木乃騰霄。

    雲骈(《類聚》作?。

    是。

    )不展地。

    仙居多麗樵。

    (金薤記作谯。

    《類聚》作本醮。

    )卧待三芝秀。

    坐對百神朝。

    銜書必青鳥。

    佳(陶隐居作嘉。

    《類聚》同。

    )客信龍镳。

    非止靈桃實。

    方見大椿凋。

    (○陶隐居傳作酬華陽先生。

    金薤記作華陽先生登樓不下贈呈。

    《類聚》七十八作陶先生登樓不得下詩。

    《詩紀》七十三。

    ) 【奉華陽王外兵詩】 〖金薤記雲。

    隐居别易氏号。

    〗 餐玉駐年齡。

    吞霞反容質。

    眇識青丘樹。

    回見扶桑日。

    爛熳蜃雲舒。

    ??山海出。

    (○陶隐居。

    金薤記。

    《詩紀》七十三。

    ) 【赤松澗詩】 松子排煙去。

    英靈眇難測。

    惟有清澗流。

    潺?終不息。

    神丹在茲化。

    雲?於此陟。

    願受金液方。

    片言生羽翼。

    渴就華池飲。

    饑向朝霞食。

    何時當來還。

    延伫青(《類聚》作清。

    )岩側。

    (○《類聚》七十八。

    《詩紀》七十三。

    ) 【八關齋詩】 因戒倦輪飄。

    習障從塵染。

    四衢道難辟。

    八正扉猶掩。

    得理未易期。

    失路方知險。

    迷塗既已複。

    豁悟非無漸。

    (○《類聚》七十六。

    《詩紀》七十三。

    ) 【古意詩】 挾瑟叢台下。

    徙倚愛容光。

    伫立日已暮。

    戚戚苦人腸。

    露葵已堪摘。

    淇水未沾裳。

    錦衾無獨暖。

    羅衣空自香。

    明月雖外照。

    甯知心内傷。

    (○玉台新詠五。

    《詩紀》七十三。

    ) 【少年新婚為之詠詩】 山陰柳家女。

    莫(《詩紀》作薄。

    )言出田墅。

    豐容好資顔。

    便僻工(《詩紀》作巧。

    )言語。

    腰肢既軟弱。

    衣服亦華楚。

    紅輪映早寒。

    畫扇迎初暑。

    錦履并花紋。

    繡帶同心苣。

    羅?金薄廁。

    雲鬓花钗舉。

    我情已郁纡。

    何用表崎岖。

    托意眉間黛。

    申心口上朱。

    莫争三春價。

    坐喪千金軀。

    盈尺青銅鏡。

    徑寸合浦珠。

    無因達往意。

    欲寄雙飛凫。

    裾開見玉趾。

    衫薄映凝膚。

    羞言趙飛燕。

    笑殺秦羅敷。

    白顧雖悴薄。

    冠蓋耀城隅。

    高門列驺駕。

    廣路從骊駒。

    何慚鹿盧劍。

    讵減府中趨。

    還家問鄉裡。

    讵堪持作夫。

    (○玉台新詠五。

    《詩紀》七十三。

    ) 【登北固樓詩】  六代舊山川。

    興亡幾百年。

    繁華今寂寞。

    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

    春風柳色天。

    傷時為懷古。

    垂淚國門前。

    (○輿地紀勝七。

    ) 【夢見美人詩】 夜聞長歎息。

    知君心有憶。

    果自阊阖開。

    魂交睹顔(玉台作容。

    )色。

    既薦巫山枕。

    又奉齊眉食。

    立望複橫陳。

    忽覺非在側。

    那知(玉台作惡。

    )神傷者。

    潺?淚沾臆。

    (○玉台新詠五。

    《詩紀》七十三。

    ) 【直學省愁卧詩】 秋風吹廣陌。

    蕭瑟入南闱。

    愁人掩軒卧。

    高窗時動扉。

    虛館清陰滿。

    神宇暧微微。

    網蟲垂戶織。

    夕鳥傍檐飛。

    纓佩空為忝。

    江海事多違。

    山中有桂樹。

    歲暮可言歸。

    (○《文選》三十作學省愁卧。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直學省愁卧。

    《詩紀》七十三。

    ) 【休沐寄懷詩】 雖雲萬重嶺。

    所玩終(《詩紀》雲。

    一作惟。

    )一丘。

    階墀幸自足。

    安事遠遨遊。

    臨池清溽暑。

    開幌望高秋。

    園禽與時變。

    蘭根應節抽。

    憑軒搴木末。

    垂堂對水周。

    紫箨開綠筱。

    白鳥映青疇。

    艾葉彌南浦。

    荷花繞北樓。

    送日隐層閣。

    引月入輕帱。

    爨熟寒蔬剪。

    賓來春蟻浮。

    來往既雲《卷力》。

    光景為誰留。

    (○《初學記》二十。

    《詩紀》七十三。

    )  【宿東園詩】 陳王鬥雞道。

    安仁采樵路。

    東郊豈異昔。

    聊可?餘步。

    野徑既盤纡。

    荒纖亦交互。

    槿籬疏複密。

    荊扉新且故。

    樹頂鳴風飙。

    草根積霜露。

    驚の去不息。

    征鳥時相(《類聚》作返。

    )顧。

    茅棟嘯愁鸱。

    平岡走寒兔。

    夕陰帶層阜。

    長煙引輕素。

    飛光忽我遒。

    豈(李善本《文選》作甯。

    )止歲雲暮。

    若蒙西山藥。

    頹齡倘能度。

    (○《文選》二十二。

    《詩紀》七十三。

    又《類聚》六十五引故、露、顧、兔、素五韻。

    ) 【行園詩】 寒瓜方卧垅。

    秋菰亦滿陂。

    紫茄紛爛熳。

    (《類聚》作漫。

    )綠芋郁參差。

    初菘向堪把。

    時韭日離離。

    高梨有繁實。

    何減萬年枝。

    荒渠集野雁。

    安用昆明池。

    (○謝宣城詩集四。

    《詩紀》七十三。

    又《類聚》六十五引陂、差、離三韻。

    )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詩】 歲暮豈雲聊。

    參差憂與疾。

    匪浣孰能賜。

    持身固無述。

    握蘭空盈把。

    待漏終不溢。

    嚣喧滿眼前。

    簿領紛盈膝。

    安用談天辯。

    徒勞夢賜筆。

    挂冠若東都。

    山林甯複出。

    (○《初學記》十一。

    《詩紀》七十三。

    )  【和竟陵王抄書詩】 教微因弛辔。

    維峻屬貞期。

    義乖良未遠。

    斯文煥在茲。

    超河綜絕禮。

    冠楚綴淪詩。

    披滕辨蠹冊。

    酌醴訪深疑。

    澄流黜往性。

    (《初學記》作往。

    )泛略引前滋。

    漢壁含遺篆。

    名山多逸詞。

    綠編方委閣。

    素簡月盈辎。

    空幸參鴛鹭。

    比秀恧瓊芝。

    挹流既知廣。

    複道還自嗤。

    (○《初學記》十二。

    《詩紀》七十三。

    ) 【詠竹火籠詩】 結根終南下。

    防露複披雲。

    雖為九華扇。

    聊可滌炎氛。

    安能偶(《文選》寂遺作遇。

    )狐白。

    鶴夕卩(《文選》補遺作卵。

    )織成文。

    覆持鴛鴦被。

    百和吐氛氲。

    忽為纖手用。

    歲暮待羅裙。

    (○謝宣城詩集五。

    《文選》補遺三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