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沈約【詩】【奉和竟陵王郡縣名詩】〖王融、範雲同賦。
〗 西都富軒冕。
南宮溢才彥。
高阙連朱雉。
方渠漸遊殿。
廣川肆河濟。
長岑繞崤?。
曲梁濟危渚。
平臯騁悠眄。
清淵皎澄徹。
(《類聚》作澈。
)曾山郁蔥茜。
陽泉濯春藻。
陰丘聚寒霰。
西華不可留。
東光促奔箭。
望都遊子懷。
臨戎征馬倦。
既豫平台集。
複齒南皮宴。
一窺長安城。
羞言杜陵掾。
(○《類聚》五十六。
《詩紀》七十三。
) 【奉和竟陵王藥名詩】 丹草秀朱翹。
重台架危?。
(《類聚》作{巳山}。
)木蘭露易飲。
射幹枝可結。
陽隰采辛夷。
寒山望積雪。
玉泉亟周流。
雲華乍明滅。
合歡葉暮卷。
爵林聲夜切。
垂景迫連桑。
思仙慕雲埒。
荊實剖(《類聚》作部。
)丹瓶。
龍刍汗奔血。
照握乃夜光。
盈車非玉屑。
細柳空葳蕤。
水萍終委絕。
黃符若可挹。
長生永昭皙。
(○《類聚》五十六。
《詩紀》七十三。
) 【和陸慧曉百姓名詩】 建都望淮海。
樹阙表衡稽。
井幹風雲出。
柏梁星漢齊。
皇王臨萬宇。
惠化覃黔黎。
吉士服仁義。
宿昔秉華圭。
庸賢起幽谷。
欽言非象犀。
端委康國步。
偃息召邦攜。
舉政方分策。
易紀粲金泥。
伊餘沐嘉幸。
由是别園畦。
曾微涓露答。
光景遂雲(《類聚》作雲。
)西。
方随煉丹子。
薄暮矯行迷。
(○《類聚》五十六。
《詩紀》七十三。
) 【三月三日率爾成章詩】 麗日屬元巳。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或作日字。
)年芳具在斯。
開花已匝(《初學記》作兩。
萬花谷同。
)樹。
流莺(《文選》、《詩紀》作嘤。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莺字。
)複滿枝。
洛陽繁華子。
長安輕薄兒。
東出千金堰。
(萬花谷作偃。
)西臨雁鹜陂。
遊絲(歲時雜詠作絡。
)映(《詩紀》作應。
)空轉。
高楊(《初學記》作柳。
歲時雜詠同。
)拂地(《初學記》作池。
文苑同。
)垂。
綠帻(《初學記》作萍。
文苑同。
又注。
《類聚》作帷。
《禦覽》作絲萍。
)文照耀。
紫燕光陸離。
清晨(《類聚》作辰。
)戲伊水。
薄(《初學記》作轉。
萬花谷同。
)暮宿蘭池。
象筵鳴(《禦覽》作排。
)寶瑟。
金瓶泛羽(《初學記》作玉。
歲時雜詠、文苑同。
)卮。
甯(文苑作仍。
)憶春蠶(文苑作蠶眠。
)起。
日暮桑欲萎。
長袂屢已(《文選》作以。
歲時雜詠、文苑同。
)拂。
?胡方自炊。
愛而不可見。
宿昔減容儀。
且(歲時雜詠作早。
)當(文苑作早常。
)忘情去。
(歲時雜詠作土。
文苑作士。
)歎息獨何為。
(○《文選》三十。
古今歲時雜詠十六。
文苑英華百五十七。
《詩紀》七十三。
又《類聚》四、《初學記》四、《禦覽》三十并引斯、枝、兒、陂、垂、離、池、卮、萎九韻。
萬花谷後四引斯、枝、兒、陂、池、萎六韻。
) 【織女贈牽牛詩】 紅妝與明鏡。
二物本相親。
用持施點畫。
不照離居人。
往秋雖一照。
一照複還(《類聚》作還複。
)塵。
塵生不複拂。
蓬首對河津。
冬夜寒如此。
(《初學記》作是。
歲時雜詠同。
文苑雲。
一作是。
)甯遽道陽春。
初商忽(《類聚》作匆。
)雲至。
暫得奉衣巾。
施衿已成(《類聚》作誠已。
文苑雲。
一作識已。
)故。
每聚忽(歲時雜詠作辄。
文苑作恥辄。
注雲。
一作忽。
)如新。
(《初學記》作每恥辄如新。
○《類聚》四。
《初學記》四。
文苑英華百五十八。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七十三。
) 【應王中丞思遠詠月詩】 月華臨靜(《初學記》作淨。
)夜。
夜靜(玉台作靖。
《初學記》作淨。
)滅氛埃。
方晖竟戶入。
(《初學記》作入戶。
文苑同。
)圓影隙中來。
高樓切思婦。
西園遊上才。
網(《禦覽》作臨。
)軒映珠(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作朱。
《詩紀》雲。
一作朱。
)綴。
應門照綠苔。
洞房殊未曉。
清光信悠哉。
(○《文選》二十。
又玉台新詠五。
《類聚》一、《初學記》一、文苑英華百五十一、《禦覽》四并作詠月。
《詩紀》七十三。
) 【和王中書德充詠白雲詩】 白雲自帝鄉。
氛氲屢回沒。
蔽虧昆山樹。
含吐瑤台月。
秋風西北起。
飄我過城阙。
城阙已(《初學記》作以。
)參差。
白雲複離離。
皎潔在天(《初學記》作大。
)漢。
倒影入華池。
将過丹丘野。
時至碧林垂。
九重迎飛燕。
萬裡送翔螭。
(○《類聚》一作中和王中書白雲詩。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六。
《詩紀》七十三。
) 【詠雪應令詩】 思鳥聚寒蘆。
蒼雲轸暮色。
夜雪合且離。
曉風驚複息。
婵娟入绮窗。
徘徊鹜情極。
弱挂(《詩紀》作桂。
)不勝枝。
輕飛屢低翼。
玉山聊可望。
瑤池豈難即。
(○《初學記》二。
《詩紀》七十三。
) 【和劉雍州繪博山香爐詩】 範金誠可則。
ゼ思必良工。
凝芳自(《初學記》作侯。
萬花谷作俟。
)朱燎。
先鑄首山銅。
環(萬花谷作環。
)姿信岩?。
奇态寶玲珑。
峰嶝互相拒。
嚴(萬花谷作岬。
)岫杳無窮。
赤松遊其上。
斂足禦輕鴻。
蛟螭盤其下。
骧首盼層穹。
嶺側多奇樹。
或孤或複(萬花谷作複。
)叢。
嚴間有佚女。
垂袂似含風。
?飛若未已。
虎視郁馀雄。
登山起重障。
(萬花谷作嶂。
)左右引絲桐。
百和清夜吐。
蘭煙四面充。
如彼崇朝氣。
觸石繞華嵩。
(○《初學記》二十五。
萬花谷續七。
《詩紀》七十三。
) 【詠湖中雁詩】 白水滿春塘。
旅雁每回翔。
唼流(《類聚》作?。
)牽弱藻。
斂翮帶馀霜。
群浮動輕浪。
單泛逐孤光。
懸飛竟不下。
亂起未成行。
刷羽同搖漾。
一舉還故鄉。
(○《文選》三十。
《詩紀》七十三。
又《類聚》九十一引翔、霜、行、鄉四韻。
) 【冬節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詩】 廉公失權勢。
門館有虛盈。
貴賤猶如此。
況乃曲池平。
高車塵未滅。
珠履故馀(歲時雜詠作無。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無。
)聲。
賓階綠錢滿。
客位紫苔生。
誰(《類聚》作唯。
)當九原上。
郁郁望佳城。
(○《文選》三十。
《類聚》三十四作蕭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
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九作冬至後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
《詩紀》七十三。
) 【奉和竟陵王經劉?墓詩】 表闾欽逸軌。
轼(《類聚》作式。
)墓禮真(謝集作貞。
《類聚》同。
)魂。
化塗終眇默。
神理暧猶存。
塵經(謝集作駕。
《詩紀》雲。
一作駕。
)未辍幌。
高衡已委門。
日蕪子雲舍。
徒望董生園。
華陰無遺布。
楚席有靈樽。
玄泉倘能慰。
長夜且勿論。
(○謝宣城詩集四。
《詩紀》七十三。
又《類聚》四十作經劉?墓詩。
引魂、存、門、樽四韻。
) 【悼亡詩】 去秋三五月。
今秋還照梁。
(玉台作房。
文苑、《詩紀》雲。
一作房。
)今春蘭蕙草。
來春(文苑作春來。
又注。
或作明春。
)複吐芳。
悲哉人道異。
一謝永銷亡。
簾屏既毀撤。
(玉台作屏筵空有設。
文苑、《詩紀》并雲。
一作屏筵空有設。
)帷席更施張。
遊塵掩虛座。
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
徒令存者傷。
(○玉台新詠五。
文苑英華三百二。
《
〗 西都富軒冕。
南宮溢才彥。
高阙連朱雉。
方渠漸遊殿。
廣川肆河濟。
長岑繞崤?。
曲梁濟危渚。
平臯騁悠眄。
清淵皎澄徹。
(《類聚》作澈。
)曾山郁蔥茜。
陽泉濯春藻。
陰丘聚寒霰。
西華不可留。
東光促奔箭。
望都遊子懷。
臨戎征馬倦。
既豫平台集。
複齒南皮宴。
一窺長安城。
羞言杜陵掾。
(○《類聚》五十六。
《詩紀》七十三。
) 【奉和竟陵王藥名詩】 丹草秀朱翹。
重台架危?。
(《類聚》作{巳山}。
)木蘭露易飲。
射幹枝可結。
陽隰采辛夷。
寒山望積雪。
玉泉亟周流。
雲華乍明滅。
合歡葉暮卷。
爵林聲夜切。
垂景迫連桑。
思仙慕雲埒。
荊實剖(《類聚》作部。
)丹瓶。
龍刍汗奔血。
照握乃夜光。
盈車非玉屑。
細柳空葳蕤。
水萍終委絕。
黃符若可挹。
長生永昭皙。
(○《類聚》五十六。
《詩紀》七十三。
) 【和陸慧曉百姓名詩】 建都望淮海。
樹阙表衡稽。
井幹風雲出。
柏梁星漢齊。
皇王臨萬宇。
惠化覃黔黎。
吉士服仁義。
宿昔秉華圭。
庸賢起幽谷。
欽言非象犀。
端委康國步。
偃息召邦攜。
舉政方分策。
易紀粲金泥。
伊餘沐嘉幸。
由是别園畦。
曾微涓露答。
光景遂雲(《類聚》作雲。
)西。
方随煉丹子。
薄暮矯行迷。
(○《類聚》五十六。
《詩紀》七十三。
) 【三月三日率爾成章詩】 麗日屬元巳。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或作日字。
)年芳具在斯。
開花已匝(《初學記》作兩。
萬花谷同。
)樹。
流莺(《文選》、《詩紀》作嘤。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莺字。
)複滿枝。
洛陽繁華子。
長安輕薄兒。
東出千金堰。
(萬花谷作偃。
)西臨雁鹜陂。
遊絲(歲時雜詠作絡。
)映(《詩紀》作應。
)空轉。
高楊(《初學記》作柳。
歲時雜詠同。
)拂地(《初學記》作池。
文苑同。
)垂。
綠帻(《初學記》作萍。
文苑同。
又注。
《類聚》作帷。
《禦覽》作絲萍。
)文照耀。
紫燕光陸離。
清晨(《類聚》作辰。
)戲伊水。
薄(《初學記》作轉。
萬花谷同。
)暮宿蘭池。
象筵鳴(《禦覽》作排。
)寶瑟。
金瓶泛羽(《初學記》作玉。
歲時雜詠、文苑同。
)卮。
甯(文苑作仍。
)憶春蠶(文苑作蠶眠。
)起。
日暮桑欲萎。
長袂屢已(《文選》作以。
歲時雜詠、文苑同。
)拂。
?胡方自炊。
愛而不可見。
宿昔減容儀。
且(歲時雜詠作早。
)當(文苑作早常。
)忘情去。
(歲時雜詠作土。
文苑作士。
)歎息獨何為。
(○《文選》三十。
古今歲時雜詠十六。
文苑英華百五十七。
《詩紀》七十三。
又《類聚》四、《初學記》四、《禦覽》三十并引斯、枝、兒、陂、垂、離、池、卮、萎九韻。
萬花谷後四引斯、枝、兒、陂、池、萎六韻。
) 【織女贈牽牛詩】 紅妝與明鏡。
二物本相親。
用持施點畫。
不照離居人。
往秋雖一照。
一照複還(《類聚》作還複。
)塵。
塵生不複拂。
蓬首對河津。
冬夜寒如此。
(《初學記》作是。
歲時雜詠同。
文苑雲。
一作是。
)甯遽道陽春。
初商忽(《類聚》作匆。
)雲至。
暫得奉衣巾。
施衿已成(《類聚》作誠已。
文苑雲。
一作識已。
)故。
每聚忽(歲時雜詠作辄。
文苑作恥辄。
注雲。
一作忽。
)如新。
(《初學記》作每恥辄如新。
○《類聚》四。
《初學記》四。
文苑英華百五十八。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七十三。
) 【應王中丞思遠詠月詩】 月華臨靜(《初學記》作淨。
)夜。
夜靜(玉台作靖。
《初學記》作淨。
)滅氛埃。
方晖竟戶入。
(《初學記》作入戶。
文苑同。
)圓影隙中來。
高樓切思婦。
西園遊上才。
網(《禦覽》作臨。
)軒映珠(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作朱。
《詩紀》雲。
一作朱。
)綴。
應門照綠苔。
洞房殊未曉。
清光信悠哉。
(○《文選》二十。
又玉台新詠五。
《類聚》一、《初學記》一、文苑英華百五十一、《禦覽》四并作詠月。
《詩紀》七十三。
) 【和王中書德充詠白雲詩】 白雲自帝鄉。
氛氲屢回沒。
蔽虧昆山樹。
含吐瑤台月。
秋風西北起。
飄我過城阙。
城阙已(《初學記》作以。
)參差。
白雲複離離。
皎潔在天(《初學記》作大。
)漢。
倒影入華池。
将過丹丘野。
時至碧林垂。
九重迎飛燕。
萬裡送翔螭。
(○《類聚》一作中和王中書白雲詩。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六。
《詩紀》七十三。
) 【詠雪應令詩】 思鳥聚寒蘆。
蒼雲轸暮色。
夜雪合且離。
曉風驚複息。
婵娟入绮窗。
徘徊鹜情極。
弱挂(《詩紀》作桂。
)不勝枝。
輕飛屢低翼。
玉山聊可望。
瑤池豈難即。
(○《初學記》二。
《詩紀》七十三。
) 【和劉雍州繪博山香爐詩】 範金誠可則。
ゼ思必良工。
凝芳自(《初學記》作侯。
萬花谷作俟。
)朱燎。
先鑄首山銅。
環(萬花谷作環。
)姿信岩?。
奇态寶玲珑。
峰嶝互相拒。
嚴(萬花谷作岬。
)岫杳無窮。
赤松遊其上。
斂足禦輕鴻。
蛟螭盤其下。
骧首盼層穹。
嶺側多奇樹。
或孤或複(萬花谷作複。
)叢。
嚴間有佚女。
垂袂似含風。
?飛若未已。
虎視郁馀雄。
登山起重障。
(萬花谷作嶂。
)左右引絲桐。
百和清夜吐。
蘭煙四面充。
如彼崇朝氣。
觸石繞華嵩。
(○《初學記》二十五。
萬花谷續七。
《詩紀》七十三。
) 【詠湖中雁詩】 白水滿春塘。
旅雁每回翔。
唼流(《類聚》作?。
)牽弱藻。
斂翮帶馀霜。
群浮動輕浪。
單泛逐孤光。
懸飛竟不下。
亂起未成行。
刷羽同搖漾。
一舉還故鄉。
(○《文選》三十。
《詩紀》七十三。
又《類聚》九十一引翔、霜、行、鄉四韻。
) 【冬節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詩】 廉公失權勢。
門館有虛盈。
貴賤猶如此。
況乃曲池平。
高車塵未滅。
珠履故馀(歲時雜詠作無。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無。
)聲。
賓階綠錢滿。
客位紫苔生。
誰(《類聚》作唯。
)當九原上。
郁郁望佳城。
(○《文選》三十。
《類聚》三十四作蕭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
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九作冬至後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
《詩紀》七十三。
) 【奉和竟陵王經劉?墓詩】 表闾欽逸軌。
轼(《類聚》作式。
)墓禮真(謝集作貞。
《類聚》同。
)魂。
化塗終眇默。
神理暧猶存。
塵經(謝集作駕。
《詩紀》雲。
一作駕。
)未辍幌。
高衡已委門。
日蕪子雲舍。
徒望董生園。
華陰無遺布。
楚席有靈樽。
玄泉倘能慰。
長夜且勿論。
(○謝宣城詩集四。
《詩紀》七十三。
又《類聚》四十作經劉?墓詩。
引魂、存、門、樽四韻。
) 【悼亡詩】 去秋三五月。
今秋還照梁。
(玉台作房。
文苑、《詩紀》雲。
一作房。
)今春蘭蕙草。
來春(文苑作春來。
又注。
或作明春。
)複吐芳。
悲哉人道異。
一謝永銷亡。
簾屏既毀撤。
(玉台作屏筵空有設。
文苑、《詩紀》并雲。
一作屏筵空有設。
)帷席更施張。
遊塵掩虛座。
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
徒令存者傷。
(○玉台新詠五。
文苑英華三百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