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天步。
?麗矚盡地域。
南城連地(本集作池。
)險。
北顧臨水側。
深潭下無底。
高岸長不測。
舊嶼石苦構。
新洲花如(文苑作似。
注雲。
一作如。
)織。
(○《類聚》六十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五。
《詩紀》六十五。
) 【天安寺疏圃堂詩】 乘和蕩猶豫。
此焉聊止息。
連山去無限。
長洲望不極。
參差照光彩。
左右皆春色。
ㄙ暧矚(文苑作?蜀。
按宋本作矚。
)遊絲。
出沒看飛翼。
其樂信難忘。
(文苑作忘返。
)?(文苑作倏。
)然甯有飾。
(文苑作即。
按宋本作飾。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
《詩紀》六十五。
) 【藉田詩】 寅賓始出日。
律中方星鳥。
千畝土膏紫。
萬頃陂色缥。
嚴駕伫霞昕。
?露逗光曉。
啟行天猶暗。
伐鼓地未悄。
蒼龍發蟠蜿。
青旆(《詩紀》作祈。
)引窈窕。
仁化洽駭(本集作孩。
)蟲。
德令禁胎夭。
耕籍乘月映。
遺滞指秋杪。
年豐廉讓多。
歲薄禮節少。
公卿秉耒耜。
庶?荷Θ?。
一人慚百王。
三推先億兆。
(○《類聚》三十九及本集引鳥、夭、杪、少四韻。
《初學記》十四引鳥、缥、曉、悄、窕、?、兆七韻。
《詩紀》六十五。
馮默庵曰:藉田。
藝文止八句。
至歲薄禮節少止。
初學有公卿秉耒耜四句。
而無仁化洽孩蟲等六句。
未有知此六句竟在何所。
不得以意連屬也。
逯按。
《初學記》所引不止四句。
拼湊逸文為一篇實無不可。
默庵之說非是。
) 【撰孔子正言竟述懷詩】 〖隋志。
孔子正言二十卷。
梁武帝撰。
〗 志學恥傳習。
弱冠阙師友。
愛悅夫子道。
正言思善誘。
删次起實沈。
殺青在建酉。
孤陋乏多聞。
獨學少擊叩。
仲冬寒氣嚴。
霜風折細柳。
白水凝澗?。
黃落散堆阜。
康哉信股肱。
惟聖歸元首。
獨歡予一人。
端然無四友。
(○《類聚》五十五。
《詩紀》六十五。
) 【遊仙詩】 水華究靈奧。
陽精測神秘。
具聞上仙訣。
留丹未肯餌。
潛名遊柱史。
隐迹居郎位。
委曲鳳台日。
分明柏寝事。
蕭史暫徘徊。
待我升龍辔。
(○《初學記》二十三。
文苑英華二百二十五。
《詩紀》六十五。
) 【遊鐘山大愛敬寺詩】 曰予受塵縛。
未得留蓋纏。
三有同永夜。
六道等長眠。
才性乏方便。
智力非善權。
生住(昭明集作仕。
)無停相。
刹那即徂遷。
歎逝此悠(《類聚》作愆。
)稔。
交臂乃奢年。
從流既難(昭明集作歎。
)反。
(《類聚》作及。
)弱(本集作溺。
)喪謂不然。
二苦常(《類聚》作三苦恒。
)追随。
三(《類聚》作五。
)毒自燒然。
貪癡養憂畏。
(《詩紀》雲。
一作愛。
)熱惱坐焦煎。
道心理歸終。
信首故宜先。
駕言追善友。
回輿尋勝緣。
面勢周大地。
(昭明集作塊。
)萦帶極(本集作及。
)長川。
棱層疊嶂遠。
迤逦?登道(昭明集作高?登。
)懸。
朝日照花林。
光風起香山。
飛鳥發差池。
出雲去連綿。
落英分绮色。
墜露散珠圓。
當道蘭{艹び}靡。
臨階竹便娟。
幽谷鄉嘤嘤。
石濑鳴濺濺。
蘿短未中(昭明集作中。
)攬。
葛嫩不任(昭明集作在。
)牽。
攀緣傍玉澗。
褰陟度金泉。
長途弘翠微。
香樓間紫煙。
慧(《類聚》作瑟。
)居超七淨。
梵住逾(本集作喻。
八禅。
始得展身敬。
方乃遂(《類聚》作遠。
)心虔。
菩提聖種子。
十力(《類聚》作萬。
《詩紀》雲。
一作萬。
本集作方。
)良福田。
正趣果上果。
歸依天中天。
一道長死生。
有無離二邊。
何待空同(昭明集作同空。
)右。
(昭明集作後。
)豈羨汾陽前。
以我初覺意。
贻爾後來賢。
(○梁昭明太子文集一。
《詩紀》六十五。
又《類聚》七十六及本集引權、年、然、燃、煎、先、緣、川、懸、山、禅、虔、田、天、賢十五韻。
【會】〖《詩紀》雲。
一作述。
〗三教詩】〖《詩紀》雲。
釋智藏和詩别見。
〗 少時學周孔。
弱冠窮(廣弘明集雲。
宋、元、宮本作勤。
)六經孝義連方冊。
仁恕滿丹青。
踐言貴去伐。
為善存(廣弘明集作在。
)好生。
中複觀道書。
有名與無名。
妙術镂金版。
真言隐上清。
密行貴(廣弘明集作遺。
注雲。
明本作貴。
)陰德。
顯證表(廣弘明休作在。
注雲。
明本作表。
)長齡。
晚年開釋卷。
猶日(廣弘明集作月。
)映衆星。
苦集始覺知。
因果乃方(廣弘明集作方昭。
)明。
示教(廣弘明集作不毀。
注雲。
宋、元、明本作示教。
)惟平等。
至理歸無生。
分别根難一。
執著性易驚。
窮源無二聖。
測善非三英。
大椿徑億尺。
小草裁雲萌。
(廣弘明集雲。
元本作明。
)大雲降大雨。
随分各受榮。
心想(廣弘明集作相。
注雲。
宋、元、明、宮本作想。
)起異解。
報應有殊形。
差别豈作意。
深淺固物情。
(○廣弘明集三十作述三教詩。
《詩紀》六十五。
又《類聚》七十六引經、名、清、齡、星、明、生七韻。
) 【和太子忏悔詩】〖太子即簡文。
〗 玉泉漏向盡。
金門光未成。
缭繞聞天樂。
周流揚梵聲。
蘭湯浴身垢。
忏悔淨心靈。
蒌草獲再鮮。
落花(《類聚》作華。
)蒙重榮。
(○《類聚》七十六。
《詩紀》六十五。
) 【十喻詩五首】 【幻詩】 揮霍變三有。
恍惚随六塵。
蘭園種五果。
雕案出八珍。
對見不可信。
熟視事非真。
空生四嶽想。
從勞七識神。
著幻是幻者。
知幻非幻人。
(○《類聚》七十六。
《詩紀》六十五。
) 【如炎詩】 亂念矚長原。
例見望遙?向。
(本集作扃。
)逶迤似江漢。
泛濫若滄溟。
金波揚素沫。
銀浪翻綠萍。
遠思如可取。
近至了無形。
熱緣熱惚逼。
渴愛渴心生。
(○同上) 【靈空詩】 物情異所異。
世心同所同。
狀如薪遇火。
亦似草行風。
迷惑三界裡。
颠倒六趣中。
五愛性洞遠。
十相法靈沖。
皆從妄所妄。
無非空對空。
(○同上) 【乾闼婆詩】 靈海自己極。
滄流去無邊。
蜃蛤生異氣。
闼婆郁中天。
青城接丹霄。
金樓帶紫(本集作素。
)煙。
皆從望(本集作坐。
)見起。
非是物理然。
因彼凡俗喻。
此中玄又玄。
(○《類聚》七十六。
本集。
《詩紀》六十五。
) 【夢詩】 甘寝随四坐。
蓋睡依五衆。
違從競分诤。
美惡相戲弄。
出家為上首。
入仕作梁棟。
色已非真實。
聞見皆靈洞。
長眼出長夜。
大覺和大夢。
(○同上) 【代蘇屬國婦詩】 良有與(《詩紀》作如。
)我期。
不謂當過時。
秋風忽送節。
白露凝前基。
怆怆獨涼枕。
搔搔(《詩紀》作忄蚤忄蚤。
)孤月帷。
忽(玉台作或。
)聽西北雁。
似從寒(《詩紀》作東。
)海湄。
果銜萬裡書。
中有生離辭。
惟言長别矣。
不複道相思。
胡羊久剽(玉台作漂刂。
)奪。
漢節故支持。
帛上看未終。
臉下淚如絲。
空懷之死誓。
遠勞同
?麗矚盡地域。
南城連地(本集作池。
)險。
北顧臨水側。
深潭下無底。
高岸長不測。
舊嶼石苦構。
新洲花如(文苑作似。
注雲。
一作如。
)織。
(○《類聚》六十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五。
《詩紀》六十五。
) 【天安寺疏圃堂詩】 乘和蕩猶豫。
此焉聊止息。
連山去無限。
長洲望不極。
參差照光彩。
左右皆春色。
ㄙ暧矚(文苑作?蜀。
按宋本作矚。
)遊絲。
出沒看飛翼。
其樂信難忘。
(文苑作忘返。
)?(文苑作倏。
)然甯有飾。
(文苑作即。
按宋本作飾。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
《詩紀》六十五。
) 【藉田詩】 寅賓始出日。
律中方星鳥。
千畝土膏紫。
萬頃陂色缥。
嚴駕伫霞昕。
?露逗光曉。
啟行天猶暗。
伐鼓地未悄。
蒼龍發蟠蜿。
青旆(《詩紀》作祈。
)引窈窕。
仁化洽駭(本集作孩。
)蟲。
德令禁胎夭。
耕籍乘月映。
遺滞指秋杪。
年豐廉讓多。
歲薄禮節少。
公卿秉耒耜。
庶?荷Θ?。
一人慚百王。
三推先億兆。
(○《類聚》三十九及本集引鳥、夭、杪、少四韻。
《初學記》十四引鳥、缥、曉、悄、窕、?、兆七韻。
《詩紀》六十五。
馮默庵曰:藉田。
藝文止八句。
至歲薄禮節少止。
初學有公卿秉耒耜四句。
而無仁化洽孩蟲等六句。
未有知此六句竟在何所。
不得以意連屬也。
逯按。
《初學記》所引不止四句。
拼湊逸文為一篇實無不可。
默庵之說非是。
) 【撰孔子正言竟述懷詩】 〖隋志。
孔子正言二十卷。
梁武帝撰。
〗 志學恥傳習。
弱冠阙師友。
愛悅夫子道。
正言思善誘。
删次起實沈。
殺青在建酉。
孤陋乏多聞。
獨學少擊叩。
仲冬寒氣嚴。
霜風折細柳。
白水凝澗?。
黃落散堆阜。
康哉信股肱。
惟聖歸元首。
獨歡予一人。
端然無四友。
(○《類聚》五十五。
《詩紀》六十五。
) 【遊仙詩】 水華究靈奧。
陽精測神秘。
具聞上仙訣。
留丹未肯餌。
潛名遊柱史。
隐迹居郎位。
委曲鳳台日。
分明柏寝事。
蕭史暫徘徊。
待我升龍辔。
(○《初學記》二十三。
文苑英華二百二十五。
《詩紀》六十五。
) 【遊鐘山大愛敬寺詩】 曰予受塵縛。
未得留蓋纏。
三有同永夜。
六道等長眠。
才性乏方便。
智力非善權。
生住(昭明集作仕。
)無停相。
刹那即徂遷。
歎逝此悠(《類聚》作愆。
)稔。
交臂乃奢年。
從流既難(昭明集作歎。
)反。
(《類聚》作及。
)弱(本集作溺。
)喪謂不然。
二苦常(《類聚》作三苦恒。
)追随。
三(《類聚》作五。
)毒自燒然。
貪癡養憂畏。
(《詩紀》雲。
一作愛。
)熱惱坐焦煎。
道心理歸終。
信首故宜先。
駕言追善友。
回輿尋勝緣。
面勢周大地。
(昭明集作塊。
)萦帶極(本集作及。
)長川。
棱層疊嶂遠。
迤逦?登道(昭明集作高?登。
)懸。
朝日照花林。
光風起香山。
飛鳥發差池。
出雲去連綿。
落英分绮色。
墜露散珠圓。
當道蘭{艹び}靡。
臨階竹便娟。
幽谷鄉嘤嘤。
石濑鳴濺濺。
蘿短未中(昭明集作中。
)攬。
葛嫩不任(昭明集作在。
)牽。
攀緣傍玉澗。
褰陟度金泉。
長途弘翠微。
香樓間紫煙。
慧(《類聚》作瑟。
)居超七淨。
梵住逾(本集作喻。
八禅。
始得展身敬。
方乃遂(《類聚》作遠。
)心虔。
菩提聖種子。
十力(《類聚》作萬。
《詩紀》雲。
一作萬。
本集作方。
)良福田。
正趣果上果。
歸依天中天。
一道長死生。
有無離二邊。
何待空同(昭明集作同空。
)右。
(昭明集作後。
)豈羨汾陽前。
以我初覺意。
贻爾後來賢。
(○梁昭明太子文集一。
《詩紀》六十五。
又《類聚》七十六及本集引權、年、然、燃、煎、先、緣、川、懸、山、禅、虔、田、天、賢十五韻。
【會】〖《詩紀》雲。
一作述。
〗三教詩】〖《詩紀》雲。
釋智藏和詩别見。
〗 少時學周孔。
弱冠窮(廣弘明集雲。
宋、元、宮本作勤。
)六經孝義連方冊。
仁恕滿丹青。
踐言貴去伐。
為善存(廣弘明集作在。
)好生。
中複觀道書。
有名與無名。
妙術镂金版。
真言隐上清。
密行貴(廣弘明集作遺。
注雲。
明本作貴。
)陰德。
顯證表(廣弘明休作在。
注雲。
明本作表。
)長齡。
晚年開釋卷。
猶日(廣弘明集作月。
)映衆星。
苦集始覺知。
因果乃方(廣弘明集作方昭。
)明。
示教(廣弘明集作不毀。
注雲。
宋、元、明本作示教。
)惟平等。
至理歸無生。
分别根難一。
執著性易驚。
窮源無二聖。
測善非三英。
大椿徑億尺。
小草裁雲萌。
(廣弘明集雲。
元本作明。
)大雲降大雨。
随分各受榮。
心想(廣弘明集作相。
注雲。
宋、元、明、宮本作想。
)起異解。
報應有殊形。
差别豈作意。
深淺固物情。
(○廣弘明集三十作述三教詩。
《詩紀》六十五。
又《類聚》七十六引經、名、清、齡、星、明、生七韻。
) 【和太子忏悔詩】〖太子即簡文。
〗 玉泉漏向盡。
金門光未成。
缭繞聞天樂。
周流揚梵聲。
蘭湯浴身垢。
忏悔淨心靈。
蒌草獲再鮮。
落花(《類聚》作華。
)蒙重榮。
(○《類聚》七十六。
《詩紀》六十五。
) 【十喻詩五首】 【幻詩】 揮霍變三有。
恍惚随六塵。
蘭園種五果。
雕案出八珍。
對見不可信。
熟視事非真。
空生四嶽想。
從勞七識神。
著幻是幻者。
知幻非幻人。
(○《類聚》七十六。
《詩紀》六十五。
) 【如炎詩】 亂念矚長原。
例見望遙?向。
(本集作扃。
)逶迤似江漢。
泛濫若滄溟。
金波揚素沫。
銀浪翻綠萍。
遠思如可取。
近至了無形。
熱緣熱惚逼。
渴愛渴心生。
(○同上) 【靈空詩】 物情異所異。
世心同所同。
狀如薪遇火。
亦似草行風。
迷惑三界裡。
颠倒六趣中。
五愛性洞遠。
十相法靈沖。
皆從妄所妄。
無非空對空。
(○同上) 【乾闼婆詩】 靈海自己極。
滄流去無邊。
蜃蛤生異氣。
闼婆郁中天。
青城接丹霄。
金樓帶紫(本集作素。
)煙。
皆從望(本集作坐。
)見起。
非是物理然。
因彼凡俗喻。
此中玄又玄。
(○《類聚》七十六。
本集。
《詩紀》六十五。
) 【夢詩】 甘寝随四坐。
蓋睡依五衆。
違從競分诤。
美惡相戲弄。
出家為上首。
入仕作梁棟。
色已非真實。
聞見皆靈洞。
長眼出長夜。
大覺和大夢。
(○同上) 【代蘇屬國婦詩】 良有與(《詩紀》作如。
)我期。
不謂當過時。
秋風忽送節。
白露凝前基。
怆怆獨涼枕。
搔搔(《詩紀》作忄蚤忄蚤。
)孤月帷。
忽(玉台作或。
)聽西北雁。
似從寒(《詩紀》作東。
)海湄。
果銜萬裡書。
中有生離辭。
惟言長别矣。
不複道相思。
胡羊久剽(玉台作漂刂。
)奪。
漢節故支持。
帛上看未終。
臉下淚如絲。
空懷之死誓。
遠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