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一

關燈
有。

    )玉。

    江南弄。

    采蓮曲。

    (○文苑英華二百八作吳筠。

    《樂府詩集》五十。

    《詩紀》六十四。

    ) 【鳳笙曲】 〖和雲。

    弦吹席。

    長袖善留客。

    〗  綠耀克碧凋?笙。

    朱唇玉指學鳳鳴。

    流速參差飛且停。

    飛且停。

    在鳳樓。

    弄嬌響。

    間清讴。

    (○《樂府詩集》五十。

    《詩紀》六十四。

    ) 【采菱曲】  〖和雲。

    菱歌女。

    解佩戲江陽。

    (文苑作南。

    )〗 江南稚女珠腕繩。

    金翠搖首(文苑作低眉。

    注雲。

    一作搖首。

    )紅顔興。

    桂棹容與歌采菱。

    歌采菱。

    心未怡。

    (文苑作移。

    注雲。

    一作怡。

    )翳羅袖。

    望所思。

    (○文苑英華二百八。

    《樂府詩集》五十。

    《詩紀》六十四。

    ) 【遊女曲】 〖和雲。

    當年少。

    歌舞承酒笑。

    〗 氛氲蘭麝體芳滑。

    容色玉耀眉如月。

    珠佩?果?卮戲金阙。

    戲金阙。

    遊紫庭。

    舞飛閣。

    歌長生。

    (○《樂府詩集》五十。

    《詩紀》六十四。

    )  【朝雲曲】  〖和雲。

    徙倚折耀華。

    〗 張樂陽台歌上谒。

    如寝如興芳ㄙ暧。

    容光既豔複還沒。

    複還沒。

    望不來。

    巫山高。

    心徘徊。

    (○《樂府詩集》五十。

    《詩紀》六十四。

    ) 【上雲樂】〖七曲〗 〖古今樂錄曰:上雲樂七曲。

    梁武帝制。

    以代西曲。

    一曰鳳台。

    二曰桐柏。

    三曰方丈。

    四曰方諸。

    五曰玉龜。

    六曰金丹。

    七曰金陵。

    ○逯按。

    七曲實各為一首。

    〗  【鳳台曲】 〖和雲。

    上雲真。

    樂萬春。

    〗 鳳台上。

    兩悠悠。

    雲之際。

    神光朝天極。

    華蓋遏延州。

    羽衣昱耀。

    春吹去複留。

    (○《樂府詩集》五十一。

    《詩紀》六十四。

    ) 【桐柏曲】 〖和雲。

    可憐真人遊。

    〗 桐柏真。

    ?帝賓。

    戲伊谷。

    遊洛濱。

    參差列鳳管。

    容與起梁塵。

    望不可至。

    徘徊謝時人。

    (○《樂府詩集》五十一。

    《詩紀》六十四。

    ) 【方丈曲】 方丈上。

    が層雲。

    挹八玉。

    禦三雲。

    金書發幽會。

    碧簡吐玄門。

    至道虛凝。

    冥然共所遵。

    (○樂府詩五十一。

    《詩紀》六十四。

    ) 【方諸曲】 〖古今樂錄曰:方諸曲。

    三洲韻。

    〗  〖和雲。

    方諸上。

    可憐歡樂長相思。

    〗 方諸上。

    上雲人。

    業守仁。

    ?金集瑤池。

    步光禮玉晨。

    霞蓋容長肅。

    清虛伍列真。

    (○《樂府詩集》五十一。

    《詩紀》六十四。

    ) 【玉龜曲】 〖和雲。

    可憐遊戲來。

    〗  玉龜山。

    真長仙。

    九光曜。

    五雲生。

    交帶要分影。

    大華冠晨纓。

    ?(樂府、《詩紀》并雲。

    一作壽。

    )如玄羅。

    出入遊太清。

    (○《樂府詩集》五十一。

    《詩紀》六十四。

    ) 【金丹曲】 〖和雲。

    金丹會。

    可憐乘白雲。

    〗 紫霜耀。

    绛雪飛。

    追以還。

    轉複飛。

    九真道方微。

    千年不傳。

    一傳裔雲衣。

    (○《樂府詩集》五十一。

    《詩紀》六十四。

    ) 【金陵曲】 句曲仙。

    長樂遊。

    洞天巡。

    會迹六門。

    揖玉闆。

    登金門。

    鳳泉回肆。

    鹭羽降尋雲。

    鹭羽一流。

    芳芬郁氛氲。

    (○《樂府詩集》五十一。

    《詩紀》六十四。

    ) 【詩】 【贈逸民詩】〖十二章○《詩紀》作逸民。

    注雲。

    一作逸民吟。

    四言。

    〗 任重悠悠。

    生涯浩浩。

    善難拔茅。

    惡易蔓草。

    逆思藥石。

    ?求非道。

    珠豈朝珍。

    璧甯國寶。

    想賢若焚。

    憂人如搗。

     我聞在昔。

    有古天子。

    虞華骈聖。

    周昌多士。

    緝熙朝野。

    體邦經始。

     惟河出圖。

    唯嶽降神。

    是代皆有。

    何代無人。

    懷寶迷邦。

    高尚隐淪。

    價待哲後。

    見須明君。

    伊予不聰。

    故阙斯聞。

      目因見生。

    才為時育。

    何為山阿。

    何為空谷。

    聲殊ず雉。

    響異呦鹿。

    豈須托夢。

    甯俟延蔔。

    想象屠釣。

    踟蹰闆築。

      仁者博愛。

    大士兼撫。

    慈均春陽。

    澤若時雨。

    心忘分别。

    情無去取。

    等皆長養。

    同加妪煦。

    譬流趨海。

    如子歸父。

     顧探懷抱。

    非為富貴。

    代既同人。

    時亦皆醉。

    六合嶽崩。

    九州海沸。

    事須經綸。

    屬當連師。

    投袂劍起。

    澄清泾渭。

      念我栖遲。

    安步任心。

    夏興石泉。

    春遊香林。

    歡逾絲竹。

    樂過瑟琴。

    無疑無難。

    誰诃誰禁。

    百非不起。

    萬累俱沈。

      思懷友朋。

    遠至歡(原作勸。

    今從适園叢書本。

    )适。

    躬開二敬。

    徑延三益。

    缱绻故舊。

    綢缪宿昔。

    善言無違。

    相視莫逆。

    情如斷金。

    義若投石。

     仲節猶嫩。

    春色始嬌。

    湛露未?。

    輕雲已消。

    綠竹猗猗。

    紅桃夭夭。

    香氣四起。

    英蕊六搖。

    蜂開采花。

    雀戲新條。

     風光綠野。

    日照青丘。

    孺鳥初飛。

    新泉始流。

    乘輿攜手。

    連步同遊。

    采芳中阿。

    折華道周。

    任情止息。

    随意去留。

     如壟生木。

    木有異心。

    如林鳴鳥。

    鳥有殊音。

    如江遊魚。

    魚有浮沉。

    岩岩山高。

    湛湛水深。

    事迹易見。

    理相難尋。

     晨朝已失。

    桑榆複過。

    漏有去箭。

    流無還波。

    切念不減。

    疑慮益多。

    季俗易驕。

    危心少和。

    我之憂矣。

    用是作歌。

    (○文館詞林百五十八作贈逸人詩。

    又《類聚》三十六、《詩紀》六十五并作逸民詩。

    引第十一章。

    ) 【直石頭詩】  率土皆王士。

    安知全高尚。

    東壟棄黍稷。

    西遊入卿相。

    屬逢利建始。

    投分參末将。

    尺寸(謝集作一。

    )功未施。

    河山賞已諒。

    攝官因時(謝集作特。

    )暇。

    曳裾聊起望。

    郁盤地勢遠。

    參差百雉壯。

    翠壁绛霄際。

    丹樓青霞上。

    夕池出濠渚。

    朝雲生疊嶂。

    籠鳥易為恩。

    (謝集作思。

    )屠羊無飾(謝集作聊。

    )讓。

    泰階端且平。

    海水本無浪。

    小臣何日歸。

    頓辔從?放。

    (○謝宣城詩集四。

    《詩紀》六十五。

    ) 【答任殿中宗記室王中書别詩】 〖武帝初仕齊。

    為随王鎮西谘議參軍。

    随王鎮荊州。

    帝赴鎮時。

    同列以詩送别。

    〗 問我去何節。

    光風正悠悠。

    蘭華時未晏。

    舉袂徒離憂。

    緩客承别酒。

    鳴琴和好仇。

    清宵一已曙。

    藐爾泛長洲。

    眷言無歇緒。

    深情附還流。

    (○古文苑四。

    《詩紀》六十五。

    ) 【宴詩】 止殺心自詳。

    勝殘道未遍。

    四主漸(《詩紀》作慚。

    )懷音。

    九夷稍革面。

    世治非去兵。

    國安豈忘戰。

    釣台聞史籍。

    岐陽書記傳。

    (○《類聚》五十九。

    《詩紀》六十五。

    ) 【首夏泛天池詩】 薄遊朱明節。

    泛漾天淵池。

    舟楫互容與。

    藻蘋(文苑作蘋藻。

    )相推移。

    碧?紅菡萏。

    白沙青漣(文苑作蓮。

    )漪。

    新波拂舊石。

    殘花落故枝。

    《類聚》作池。

    )葉軟風易出。

    草密路難披。

    (文苑誤作陂。

    ○《類聚》九。

    文苑英華百六十五。

    《詩紀》六十五。

    ) 【登北顧樓詩】 〖梁史。

    武帝大同十年三月幸京口城。

    登北固樓。

    更名北顧。

    〗 歇駕止行警。

    回輿暫遊識。

    清道巡丘壑。

    緩步肆登陟。

    雁行上差池。

    羊腸轉相逼。

    曆覽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