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八韻。
) 【初至都詩】 卧病雲高心。
愛閑宜靜處。
寝憩托林石。
巢穴順寒暑。
(○《書鈔》百五十八。
) 【還舊園作見顔範二中書詩】 辭滿豈(草堂詩箋作空。
)多秩。
謝病不待年。
偶與張邴合。
久欲還東山。
聖靈昔回眷。
微尚不及宣。
何意沖飙激。
烈火縱炎煙。
焚玉發昆峰。
馀燎遂見遷。
投沙理既迫。
如?願亦愆。
長與歡愛别。
永絕平生緣。
浮舟千仞壑。
總辔萬尋巅。
流沫不足險。
石林(《初學記》作床。
萬花谷同。
)豈為艱。
閩中安可處。
日夜念歸旋。
事踬兩如直。
心惬三避賢。
托身青雲上。
栖嚴挹飛泉。
盛明蕩氛昏。
貞休康屯?。
殊方感(三謝詩作鹹。
)成貸。
微物豫采甄。
感深操不固。
質弱易瓜扳(李善本《文選》作版。
)纏。
曾是反昔園。
語往實款然。
曩基即先築。
故池不更穿。
果木有舊行。
壤石無遠延。
雖非休憩地。
聊取永日閑。
衛生自有經。
息陰謝所牽。
夫(萬花谷作天。
誤。
)子照(《類聚》作昭。
《初學記》同。
)清(三謝詩作情。
《類聚》、萬花谷同。
)素。
探懷授往(《初學記》、萬花谷作佳。
誤。
)篇。
(○《文選》二十五。
三謝詩。
《詩紀》四十八。
又《類聚》六十五、《初學記》二十四、萬花谷後集二十五并引颠、艱、篇三韻。
草堂詩選擇六?陂詩注引年、山二韻。
) 【入東道路詩】 整駕辭金門。
命旅惟诘朝。
懷居顧歸雲。
指途溯行飙。
屬值清明節。
榮華感和韶。
陵隰繁綠杞。
墟囿粲紅桃。
ёё?方ず。
纖纖麥垂苗。
隐轸邑裡密。
緬邈江海遼。
滿目皆古事。
心賞貴所高。
魯連謝千金。
延州權去朝。
行路既經見。
願言寄吟謠。
(○《類聚》二十七。
廣《文選》十。
《詩紀》四十八。
) 【酬從弟惠連詩】〖五章〗 〖《詩紀》雲。
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詩見本集。
〗 寝瘵謝人徒。
滅迹入雲峰。
嚴壑寓耳目。
歡愛隔音容。
永絕賞心望。
長懷莫與同。
末路值令弟。
開顔披心胸。
心胸既雲披。
意得鹹在斯。
淩澗尋我室。
散帙問所知。
夕慮曉月流。
朝習曛日馳。
悟對無厭歇。
(《說文》系傳作倦。
)聚散成分離。
分離别西川。
回景歸東山。
别時悲已甚。
别後情更延。
傾想遲嘉音。
果枉濟江篇。
辛勤風波事。
款曲洲渚言。
洲渚既淹時。
風波子行遲。
務協華京想。
讵存空谷期。
猶複惠來章。
隻足攪餘思。
傥若果歸言。
共陶暮春時。
暮春雖未交。
仲春善遊遨。
山桃發紅萼。
野蕨漸紫苞。
嘤鳴(李善本《文選》作鳴嘤。
三謝詩同。
) 已悅豫。
幽居猶郁陶。
夢寐伫歸舟。
釋我吝與勞。
(○《文選》二十五。
三謝詩。
《詩紀》四十八。
又《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引幽居複郁陶一句。
禦鑒九百八十作古詩。
引苞一韻。
《說文》系傳日部晤下作謝惠連詩。
引一句。
) 【登臨海峤初發疆中作與從弟惠連可見羊何共和之詩】〖四章○《詩紀》雲。
集作登臨海峤與從弟惠連。
〗 杪秋尋遠山。
山遠行不近。
與子别山阿。
含酸赴修畛。
(李善本《文選》作轸。
)中流袂就判。
欲去情不忍。
顧望ㄕ未ぉ。
汀曲舟已隐。
隐汀絕望舟。
骛棹逐(《詩紀》雲。
一作逾。
)驚(六臣本《文選》作鹜。
)流。
欲抑一生歡。
并奔千裡遊。
日落當栖薄。
系纜臨江樓。
豈惟夕情斂。
憶爾共淹留。
淹留昔時歡。
複增今日歎。
茲情已分慮。
況乃協悲端。
秋泉鳴北澗。
哀猿響南巒。
戚戚新别心。
凄凄久念攢。
攢念攻别心。
旦發清溪(六臣本《文選》作?。
三謝詩同。
)陰。
瞑投剡中宿。
明登天姥岑。
高高入雲霓。
還期那可尋。
傥遇浮丘公。
長絕子徽音。
(○《文選》二十五。
三謝詩。
《詩紀》四十八。
) 【答謝惠連詩】 懷人行千裡。
我勞盈十旬。
别時花灼灼。
别後葉蓁蓁。
(○《類聚》二十九。
《詩紀》四十八。
) 【初發石首城詩】 白?尚可磨。
斯言易(《類聚》作以。
)為缁。
遂(《類聚》作雖。
)抱中孚爻。
猶勞貝錦詩。
寸心若不亮。
微命察如絲。
日月垂光景。
成貸遂兼茲。
出宿薄京畿。
晨裝抟曾(《文選》作魯。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曾。
)ざ。
重經平生别。
再與朋知辭。
故山日已遠。
風波豈還時。
迢迢(李善本《文選》作苕苕。
《類聚》作遙遙。
)萬裡帆。
茫茫終何之。
遊當羅浮行。
息必廬霍期。
越海陵三山。
遊湘曆九嶷。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疑。
《類聚》作疑。
)欽聖若旦暮。
懷賢亦凄(杜詩注作凄。
)其。
皎皎明發心。
不為歲寒
) 【初至都詩】 卧病雲高心。
愛閑宜靜處。
寝憩托林石。
巢穴順寒暑。
(○《書鈔》百五十八。
) 【還舊園作見顔範二中書詩】 辭滿豈(草堂詩箋作空。
)多秩。
謝病不待年。
偶與張邴合。
久欲還東山。
聖靈昔回眷。
微尚不及宣。
何意沖飙激。
烈火縱炎煙。
焚玉發昆峰。
馀燎遂見遷。
投沙理既迫。
如?願亦愆。
長與歡愛别。
永絕平生緣。
浮舟千仞壑。
總辔萬尋巅。
流沫不足險。
石林(《初學記》作床。
萬花谷同。
)豈為艱。
閩中安可處。
日夜念歸旋。
事踬兩如直。
心惬三避賢。
托身青雲上。
栖嚴挹飛泉。
盛明蕩氛昏。
貞休康屯?。
殊方感(三謝詩作鹹。
)成貸。
微物豫采甄。
感深操不固。
質弱易瓜扳(李善本《文選》作版。
)纏。
曾是反昔園。
語往實款然。
曩基即先築。
故池不更穿。
果木有舊行。
壤石無遠延。
雖非休憩地。
聊取永日閑。
衛生自有經。
息陰謝所牽。
夫(萬花谷作天。
誤。
)子照(《類聚》作昭。
《初學記》同。
)清(三謝詩作情。
《類聚》、萬花谷同。
)素。
探懷授往(《初學記》、萬花谷作佳。
誤。
)篇。
(○《文選》二十五。
三謝詩。
《詩紀》四十八。
又《類聚》六十五、《初學記》二十四、萬花谷後集二十五并引颠、艱、篇三韻。
草堂詩選擇六?陂詩注引年、山二韻。
) 【入東道路詩】 整駕辭金門。
命旅惟诘朝。
懷居顧歸雲。
指途溯行飙。
屬值清明節。
榮華感和韶。
陵隰繁綠杞。
墟囿粲紅桃。
ёё?方ず。
纖纖麥垂苗。
隐轸邑裡密。
緬邈江海遼。
滿目皆古事。
心賞貴所高。
魯連謝千金。
延州權去朝。
行路既經見。
願言寄吟謠。
(○《類聚》二十七。
廣《文選》十。
《詩紀》四十八。
) 【酬從弟惠連詩】〖五章〗 〖《詩紀》雲。
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詩見本集。
〗 寝瘵謝人徒。
滅迹入雲峰。
嚴壑寓耳目。
歡愛隔音容。
永絕賞心望。
長懷莫與同。
末路值令弟。
開顔披心胸。
心胸既雲披。
意得鹹在斯。
淩澗尋我室。
散帙問所知。
夕慮曉月流。
朝習曛日馳。
悟對無厭歇。
(《說文》系傳作倦。
)聚散成分離。
分離别西川。
回景歸東山。
别時悲已甚。
别後情更延。
傾想遲嘉音。
果枉濟江篇。
辛勤風波事。
款曲洲渚言。
洲渚既淹時。
風波子行遲。
務協華京想。
讵存空谷期。
猶複惠來章。
隻足攪餘思。
傥若果歸言。
共陶暮春時。
暮春雖未交。
仲春善遊遨。
山桃發紅萼。
野蕨漸紫苞。
嘤鳴(李善本《文選》作鳴嘤。
三謝詩同。
) 已悅豫。
幽居猶郁陶。
夢寐伫歸舟。
釋我吝與勞。
(○《文選》二十五。
三謝詩。
《詩紀》四十八。
又《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引幽居複郁陶一句。
禦鑒九百八十作古詩。
引苞一韻。
《說文》系傳日部晤下作謝惠連詩。
引一句。
) 【登臨海峤初發疆中作與從弟惠連可見羊何共和之詩】〖四章○《詩紀》雲。
集作登臨海峤與從弟惠連。
〗 杪秋尋遠山。
山遠行不近。
與子别山阿。
含酸赴修畛。
(李善本《文選》作轸。
)中流袂就判。
欲去情不忍。
顧望ㄕ未ぉ。
汀曲舟已隐。
隐汀絕望舟。
骛棹逐(《詩紀》雲。
一作逾。
)驚(六臣本《文選》作鹜。
)流。
欲抑一生歡。
并奔千裡遊。
日落當栖薄。
系纜臨江樓。
豈惟夕情斂。
憶爾共淹留。
淹留昔時歡。
複增今日歎。
茲情已分慮。
況乃協悲端。
秋泉鳴北澗。
哀猿響南巒。
戚戚新别心。
凄凄久念攢。
攢念攻别心。
旦發清溪(六臣本《文選》作?。
三謝詩同。
)陰。
瞑投剡中宿。
明登天姥岑。
高高入雲霓。
還期那可尋。
傥遇浮丘公。
長絕子徽音。
(○《文選》二十五。
三謝詩。
《詩紀》四十八。
) 【答謝惠連詩】 懷人行千裡。
我勞盈十旬。
别時花灼灼。
别後葉蓁蓁。
(○《類聚》二十九。
《詩紀》四十八。
) 【初發石首城詩】 白?尚可磨。
斯言易(《類聚》作以。
)為缁。
遂(《類聚》作雖。
)抱中孚爻。
猶勞貝錦詩。
寸心若不亮。
微命察如絲。
日月垂光景。
成貸遂兼茲。
出宿薄京畿。
晨裝抟曾(《文選》作魯。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曾。
)ざ。
重經平生别。
再與朋知辭。
故山日已遠。
風波豈還時。
迢迢(李善本《文選》作苕苕。
《類聚》作遙遙。
)萬裡帆。
茫茫終何之。
遊當羅浮行。
息必廬霍期。
越海陵三山。
遊湘曆九嶷。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疑。
《類聚》作疑。
)欽聖若旦暮。
懷賢亦凄(杜詩注作凄。
)其。
皎皎明發心。
不為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