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清商曲辭】
〖清商樂。
一曰清樂。
清樂者。
九代之遺聲。
其始即相和三調是也。
并漢、魏已來舊曲。
其辭皆古調。
晉馬南渡。
其音亡散。
宋武定關中。
收其聲伎。
南朝文物。
斯為最盛焉。
後魏孝文宣武。
相繼南伐。
得江左所傳舊曲及江南吳歌荊楚西聲。
總謂之清商。
至於殿庭響宴。
則兼奏之。
隋平陳。
文帝聽之。
善其節奏。
曰:此華夏正聲也。
乃微更損益。
以新定律呂。
因於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
謂之清樂。
隋室喪亂。
日益淪缺。
唐貞觀中。
用十部樂。
清樂亦在焉。
至武後長安已後。
朝廷不重古曲。
工伎廢弛於吳音轉遠矣。
曲之存者。
僅有子夜、上聲、歡聞、前溪、阿子、丁督護、讀曲、神弦等曲。
俱列於吳聲。
而西曲則石城樂、烏夜啼、烏栖曲、估客、莫愁、襄陽、江陵、共戲、壽陽等曲。
或舞曲。
或倚歌。
是雜出於荊、郢、樊、鄧之間。
以其方俗。
故謂之西曲。
及梁天監中。
武帝改西曲。
制江南弄為龍笛、采蓮、采菱曲。
沈約制鳳笙等曲。
與西曲總列於清商雲。
《詩紀》雲。
按清商曲古辭雜出各代。
子夜為晉時人。
故以系晉。
其他如宋碧玉、華山畿、讀曲、壽陽樂、齊共戲樂、楊叛兒、梁攀楊枝歌。
有世代可考者。
各從其世。
無可考證。
如黃生、黃鹄等曲。
并附於晉。
從其始也。
〗 【吳聲歌曲】 【子夜歌四十二首】〖晉、宋、齊辭。
〗 〖《唐書》樂志曰:子夜歌者。
晉曲也。
晉有女子名子夜。
造此聲。
聲過哀苦。
樂府解題曰: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
謂之子夜四時歌。
又有大子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變歌。
皆曲之變也。
〗 落日出前門。
瞻矚見子度。
冶容多姿鬓。
芳香已盈路。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芳是香所為。
冶容不敢當。
天不奪人願。
故使侬見郎。
(○同上) 宿昔不梳頭。
絲發被兩肩。
婉伸郎膝下。
(樂府作上。
)何處不可憐。
(○同上) 自從别歡來。
奁器了不開。
頭亂不敢理。
粉拂生黃衣。
(○同上) 崎岖相怨慕。
始獲風雲通。
玉林(《詩紀》雲。
一作床。
)語石阙。
悲思兩心同。
(《詩紀》雲。
石阙。
漢碑名。
○同上) 見娘善(樂府作善。
注雲。
一作善。
《詩紀》雲。
一作喜。
)容媚。
願得結金蘭。
空織無經緯。
求區理自難。
(○同上)始欲識郎時。
兩心望如一。
理絲入殘機。
何悟不成匹。
(○同上) 前絲斷纏(樂府雲。
一作成。
)綿。
意欲結交情。
春蠶易感化。
絲子已複生。
(○同上) 今日(樂府作夕。
)已歡别。
合會在何時。
明燈照空局。
悠然未有期。
(○同上) 自從别郎來。
何日不咨嗟。
黃?郁成林。
當奈苦心多。
(○同上) 高山種芙蓉。
複經黃?塢。
果得一蓮時。
流離嬰辛苦。
(○同上) 朝思出前門。
暮思還後渚。
語笑向誰道。
腹中陰憶汝。
(○同上) 攬枕北窗卧。
郎來就侬嬉。
小喜多唐突。
相憐能幾時。
(○同上) 駐箸不能食。
蹇蹇步闱裡。
投瓊著局上。
終日走博子。
(○同上) 郎為傍人取。
負侬非一事。
ゼ門不安橫。
無複相關意。
(○同上) 年少當及時。
蹉跎日就老。
若不信侬語。
但看霜下草。
(○同上) 綠攬迮題錦。
雙裙今複開。
已許腰中帶。
誰共解羅衣。
(○同上) 常慮有貳意。
歡今果不齊。
枯魚就濁水。
長與清流乖。
(○同上) 歡愁侬亦慘。
郎笑我便喜。
不見連理樹。
異根同條起。
(○同上) 感歡初殷勤。
歎子後遼落。
打金側玳瑁。
外豔裡懷薄。
(○同上) 别後涕流連。
相思情悲滿。
憶子腹糜爛。
肝腸尺寸斷。
(○同上) 道近不得數。
遂緻盛寒違。
不見東流水。
何時複西歸。
(○同上) 誰能思不歌。
誰能饑不食。
日冥當戶倚。
惆怅底不憶。
(○同上) 攬裙未結帶。
約眉出前窗。
羅裳易飄?。
小開罵春風。
(○同上) 舉酒待相勸。
酒還杯亦空。
願因微觞會。
心感色亦同。
(○同上) 夜覺百思纏。
憂歎涕流襟。
徒懷傾筐情。
郎誰明侬心。
(○同上) 侬年不及時。
其於作乖離。
素不知(樂府作如。
)浮萍。
轉動春風移。
(○同上) 夜長不得眠。
轉側聽更鼓。
無故歡相逢。
使侬肝腸苦。
(○同上) 歡從何處來。
端然有憂色。
三喚不一應。
有何比松柏。
(○同上) 念愛情慊慊。
傾倒無所惜。
重簾持自鄣。
誰知許厚薄。
(○同上) 氣清明月朗。
夜與君共嬉。
郎歌妙意曲。
侬亦吐芳詞。
(○同上) 驚風急素柯。
白日漸微?。
郎懷幽閨性。
侬亦恃春容。
(○同上) 夜長不得眠。
明月何灼灼。
想聞散喚聲。
虛應空中諾。
(○同上) 人各既疇匹。
我志獨乖違。
風吹冬簾起。
許時寒薄飛。
(○同上) 我念歡的的。
子行由豫情。
霧露隐芙蓉。
見蓮不分明。
(○同上) 侬作北辰星。
千年無轉移。
歡行白日心。
朝東暮還西。
(○同上) 憐歡好情懷。
移居作鄉裡。
桐樹生門前。
出入見梧子。
(○同上) 遣信歡不來。
自往複不出。
金桐(樂府作銅。
)作芙蓉。
蓮子何能實。
(樂府作貴。
○同上) 初時非不密。
其後日不如。
回頭批栉脫。
轉覺薄志疏。
(○同上) 寝食不相忘。
同坐複俱起。
玉藕金芙蓉。
無稱我蓮子。
(○同上) 恃愛如欲進。
含羞未肯前。
朱口(樂府作口朱。
)發豔歌。
玉指弄嬌弦。
(《詩紀》雲。
亦見子夜驚歌。
○同上) 朝日照绮錢。
光風動纨素。
巧笑倩兩犀。
美目揚雙蛾。
(○同上) 【子夜四時歌七十五首】〖晉、宋、齊辭〗 【春歌二十首】 春風動春心。
流目矚山林。
山林多奇采。
陽鳥吐清(《詩紀》作青。
)音。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綠荑帶長路。
丹椒重紫荊。
(樂府作莖。
)流吹出郊外。
共歡弄春英。
(○同上) 光風流月初。
新林錦花舒。
情人戲春月。
窈窕曳羅裾。
(○同上) 妖冶顔蕩骀。
景色複多媚。
溫風入南牖。
織婦懷春意。
(○同上) 碧樓冥初月。
羅绮垂新風。
含春未及歌。
桂酒發清容。
(○同上) 杜鵑竹裡鳴。
梅花落滿道。
燕女遊春月。
羅裳曳芳草。
(○同上) 朱光照綠苑。
丹華粲羅星。
那能閨中繡。
獨無懷春情。
(○同上) 鮮雲媚朱景。
芳風散林花。
佳人步春苑。
繡帶飛紛葩。
(○同上) 羅裳迮紅袖。
玉钗明月?。
冶遊步春露。
豔覓同心郎。
(○同上) 春林花多媚。
春鳥意多哀。
春風複多情。
吹我羅裳開。
(○同上) 新燕弄初調。
杜鵑競晨鳴。
畫眉忘注口。
遊步散春情。
(○同上) 梅花落已盡。
柳花随風散。
歎我當春年。
無人相要喚。
(○同上) 昔别雁集渚。
今還燕巢梁。
敢辭歲月久。
但使逢春陽。
(○同上) 春園花就黃。
陽池水方渌。
酌酒初滿杯。
調弦始成(樂府作終。
《詩紀》雲。
成一作終。
)曲。
(○同上) 娉婷揚袖舞。
阿那曲身輕。
照灼蘭光在。
容冶春風生。
(○同上) 阿那曜姿舞。
逶迤唱新歌。
翠衣發華洛。
回情一見過。
(○同上) 明月照桂林。
(玉台作朝日照北林。
)初花錦繡色。
誰能不相思。
(玉台作春不思。
)獨在機中織。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四。
) 崎岖與時競。
不複自顧慮。
春風振榮林。
常恐華落去。
(○《樂府詩集》四十四。
) 思見春花月。
含笑當道路。
逢侬多欲レ。
可憐持自娛。
(○同上) 自從别歡後。
歎昔(樂府作音。
)不絕響。
黃?向春生。
苦心随日長。
(○同上) 【夏歌二十首】 高堂不作壁。
招取四面風。
吹歡羅裳開。
動侬含笑容。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反覆華簟上。
屏帳了不施。
郎君未可前。
待我整容儀。
(○同上) 開春初無歡。
秋冬更增凄。
共戲炎暑月。
還覺兩情諧。
(○同上) 春别猶春戀。
夏還情更久。
羅帳為誰褰。
雙枕何時有。
(○同上) 疊扇放床上。
企想遠風來。
輕袖拂華妝。
窈窕登高台。
(○同上) 含桃已中食。
郎贈合歡扇。
深感同心意。
蘭室期相見。
(○同上) 田蠶事已畢。
思婦猶苦身。
當暑理?服。
持寄與行人。
(○同上) 朝登涼台上。
夕宿蘭池裡。
乘風(樂府作月。
)采芙蓉。
夜夜得蓮子。
(○同上) 暑盛靜無風。
夏雲薄暮起。
攜手密葉下。
浮瓜沈朱李。
(○同上) 郁蒸仲暑月。
長嘯北
一曰清樂。
清樂者。
九代之遺聲。
其始即相和三調是也。
并漢、魏已來舊曲。
其辭皆古調。
晉馬南渡。
其音亡散。
宋武定關中。
收其聲伎。
南朝文物。
斯為最盛焉。
後魏孝文宣武。
相繼南伐。
得江左所傳舊曲及江南吳歌荊楚西聲。
總謂之清商。
至於殿庭響宴。
則兼奏之。
隋平陳。
文帝聽之。
善其節奏。
曰:此華夏正聲也。
乃微更損益。
以新定律呂。
因於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
謂之清樂。
隋室喪亂。
日益淪缺。
唐貞觀中。
用十部樂。
清樂亦在焉。
至武後長安已後。
朝廷不重古曲。
工伎廢弛於吳音轉遠矣。
曲之存者。
僅有子夜、上聲、歡聞、前溪、阿子、丁督護、讀曲、神弦等曲。
俱列於吳聲。
而西曲則石城樂、烏夜啼、烏栖曲、估客、莫愁、襄陽、江陵、共戲、壽陽等曲。
或舞曲。
或倚歌。
是雜出於荊、郢、樊、鄧之間。
以其方俗。
故謂之西曲。
及梁天監中。
武帝改西曲。
制江南弄為龍笛、采蓮、采菱曲。
沈約制鳳笙等曲。
與西曲總列於清商雲。
《詩紀》雲。
按清商曲古辭雜出各代。
子夜為晉時人。
故以系晉。
其他如宋碧玉、華山畿、讀曲、壽陽樂、齊共戲樂、楊叛兒、梁攀楊枝歌。
有世代可考者。
各從其世。
無可考證。
如黃生、黃鹄等曲。
并附於晉。
從其始也。
〗 【吳聲歌曲】 【子夜歌四十二首】〖晉、宋、齊辭。
〗 〖《唐書》樂志曰:子夜歌者。
晉曲也。
晉有女子名子夜。
造此聲。
聲過哀苦。
樂府解題曰: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
謂之子夜四時歌。
又有大子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變歌。
皆曲之變也。
〗 落日出前門。
瞻矚見子度。
冶容多姿鬓。
芳香已盈路。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芳是香所為。
冶容不敢當。
天不奪人願。
故使侬見郎。
(○同上) 宿昔不梳頭。
絲發被兩肩。
婉伸郎膝下。
(樂府作上。
)何處不可憐。
(○同上) 自從别歡來。
奁器了不開。
頭亂不敢理。
粉拂生黃衣。
(○同上) 崎岖相怨慕。
始獲風雲通。
玉林(《詩紀》雲。
一作床。
)語石阙。
悲思兩心同。
(《詩紀》雲。
石阙。
漢碑名。
○同上) 見娘善(樂府作善。
注雲。
一作善。
《詩紀》雲。
一作喜。
)容媚。
願得結金蘭。
空織無經緯。
求區理自難。
(○同上)始欲識郎時。
兩心望如一。
理絲入殘機。
何悟不成匹。
(○同上) 前絲斷纏(樂府雲。
一作成。
)綿。
意欲結交情。
春蠶易感化。
絲子已複生。
(○同上) 今日(樂府作夕。
)已歡别。
合會在何時。
明燈照空局。
悠然未有期。
(○同上) 自從别郎來。
何日不咨嗟。
黃?郁成林。
當奈苦心多。
(○同上) 高山種芙蓉。
複經黃?塢。
果得一蓮時。
流離嬰辛苦。
(○同上) 朝思出前門。
暮思還後渚。
語笑向誰道。
腹中陰憶汝。
(○同上) 攬枕北窗卧。
郎來就侬嬉。
小喜多唐突。
相憐能幾時。
(○同上) 駐箸不能食。
蹇蹇步闱裡。
投瓊著局上。
終日走博子。
(○同上) 郎為傍人取。
負侬非一事。
ゼ門不安橫。
無複相關意。
(○同上) 年少當及時。
蹉跎日就老。
若不信侬語。
但看霜下草。
(○同上) 綠攬迮題錦。
雙裙今複開。
已許腰中帶。
誰共解羅衣。
(○同上) 常慮有貳意。
歡今果不齊。
枯魚就濁水。
長與清流乖。
(○同上) 歡愁侬亦慘。
郎笑我便喜。
不見連理樹。
異根同條起。
(○同上) 感歡初殷勤。
歎子後遼落。
打金側玳瑁。
外豔裡懷薄。
(○同上) 别後涕流連。
相思情悲滿。
憶子腹糜爛。
肝腸尺寸斷。
(○同上) 道近不得數。
遂緻盛寒違。
不見東流水。
何時複西歸。
(○同上) 誰能思不歌。
誰能饑不食。
日冥當戶倚。
惆怅底不憶。
(○同上) 攬裙未結帶。
約眉出前窗。
羅裳易飄?。
小開罵春風。
(○同上) 舉酒待相勸。
酒還杯亦空。
願因微觞會。
心感色亦同。
(○同上) 夜覺百思纏。
憂歎涕流襟。
徒懷傾筐情。
郎誰明侬心。
(○同上) 侬年不及時。
其於作乖離。
素不知(樂府作如。
)浮萍。
轉動春風移。
(○同上) 夜長不得眠。
轉側聽更鼓。
無故歡相逢。
使侬肝腸苦。
(○同上) 歡從何處來。
端然有憂色。
三喚不一應。
有何比松柏。
(○同上) 念愛情慊慊。
傾倒無所惜。
重簾持自鄣。
誰知許厚薄。
(○同上) 氣清明月朗。
夜與君共嬉。
郎歌妙意曲。
侬亦吐芳詞。
(○同上) 驚風急素柯。
白日漸微?。
郎懷幽閨性。
侬亦恃春容。
(○同上) 夜長不得眠。
明月何灼灼。
想聞散喚聲。
虛應空中諾。
(○同上) 人各既疇匹。
我志獨乖違。
風吹冬簾起。
許時寒薄飛。
(○同上) 我念歡的的。
子行由豫情。
霧露隐芙蓉。
見蓮不分明。
(○同上) 侬作北辰星。
千年無轉移。
歡行白日心。
朝東暮還西。
(○同上) 憐歡好情懷。
移居作鄉裡。
桐樹生門前。
出入見梧子。
(○同上) 遣信歡不來。
自往複不出。
金桐(樂府作銅。
)作芙蓉。
蓮子何能實。
(樂府作貴。
○同上) 初時非不密。
其後日不如。
回頭批栉脫。
轉覺薄志疏。
(○同上) 寝食不相忘。
同坐複俱起。
玉藕金芙蓉。
無稱我蓮子。
(○同上) 恃愛如欲進。
含羞未肯前。
朱口(樂府作口朱。
)發豔歌。
玉指弄嬌弦。
(《詩紀》雲。
亦見子夜驚歌。
○同上) 朝日照绮錢。
光風動纨素。
巧笑倩兩犀。
美目揚雙蛾。
(○同上) 【子夜四時歌七十五首】〖晉、宋、齊辭〗 【春歌二十首】 春風動春心。
流目矚山林。
山林多奇采。
陽鳥吐清(《詩紀》作青。
)音。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綠荑帶長路。
丹椒重紫荊。
(樂府作莖。
)流吹出郊外。
共歡弄春英。
(○同上) 光風流月初。
新林錦花舒。
情人戲春月。
窈窕曳羅裾。
(○同上) 妖冶顔蕩骀。
景色複多媚。
溫風入南牖。
織婦懷春意。
(○同上) 碧樓冥初月。
羅绮垂新風。
含春未及歌。
桂酒發清容。
(○同上) 杜鵑竹裡鳴。
梅花落滿道。
燕女遊春月。
羅裳曳芳草。
(○同上) 朱光照綠苑。
丹華粲羅星。
那能閨中繡。
獨無懷春情。
(○同上) 鮮雲媚朱景。
芳風散林花。
佳人步春苑。
繡帶飛紛葩。
(○同上) 羅裳迮紅袖。
玉钗明月?。
冶遊步春露。
豔覓同心郎。
(○同上) 春林花多媚。
春鳥意多哀。
春風複多情。
吹我羅裳開。
(○同上) 新燕弄初調。
杜鵑競晨鳴。
畫眉忘注口。
遊步散春情。
(○同上) 梅花落已盡。
柳花随風散。
歎我當春年。
無人相要喚。
(○同上) 昔别雁集渚。
今還燕巢梁。
敢辭歲月久。
但使逢春陽。
(○同上) 春園花就黃。
陽池水方渌。
酌酒初滿杯。
調弦始成(樂府作終。
《詩紀》雲。
成一作終。
)曲。
(○同上) 娉婷揚袖舞。
阿那曲身輕。
照灼蘭光在。
容冶春風生。
(○同上) 阿那曜姿舞。
逶迤唱新歌。
翠衣發華洛。
回情一見過。
(○同上) 明月照桂林。
(玉台作朝日照北林。
)初花錦繡色。
誰能不相思。
(玉台作春不思。
)獨在機中織。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四。
) 崎岖與時競。
不複自顧慮。
春風振榮林。
常恐華落去。
(○《樂府詩集》四十四。
) 思見春花月。
含笑當道路。
逢侬多欲レ。
可憐持自娛。
(○同上) 自從别歡後。
歎昔(樂府作音。
)不絕響。
黃?向春生。
苦心随日長。
(○同上) 【夏歌二十首】 高堂不作壁。
招取四面風。
吹歡羅裳開。
動侬含笑容。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反覆華簟上。
屏帳了不施。
郎君未可前。
待我整容儀。
(○同上) 開春初無歡。
秋冬更增凄。
共戲炎暑月。
還覺兩情諧。
(○同上) 春别猶春戀。
夏還情更久。
羅帳為誰褰。
雙枕何時有。
(○同上) 疊扇放床上。
企想遠風來。
輕袖拂華妝。
窈窕登高台。
(○同上) 含桃已中食。
郎贈合歡扇。
深感同心意。
蘭室期相見。
(○同上) 田蠶事已畢。
思婦猶苦身。
當暑理?服。
持寄與行人。
(○同上) 朝登涼台上。
夕宿蘭池裡。
乘風(樂府作月。
)采芙蓉。
夜夜得蓮子。
(○同上) 暑盛靜無風。
夏雲薄暮起。
攜手密葉下。
浮瓜沈朱李。
(○同上) 郁蒸仲暑月。
長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