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八

關燈
【雜歌謠辭】 【歌辭】 【宣城民為陶汪歌】  〖陶氏家傳曰:陶注。

    鹹康中為宣城内史。

    君從父猷先為之。

    君到郡。

    乃招隐逸。

    廣開學舍。

    以此教民。

    民有向方者。

    則辟為掾史。

    百姓歌之曰:〗 人當勤學得主簿。

    誰使為之陶明府。

    (○《類聚》六。

    ) 【石頭民為庾亮歌二首】  〖《晉書》曰:庾亮。

    初鎮武昌。

    出至石頭。

    百姓於岸上歌之。

    後連徵不入。

    及薨於鎮。

    以喪還都葬。

    皆如謠言。

    〗 庾公上武昌。

    翩翩如飛鳥。

    庾公還揚州。

    白馬牽旒?。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地。

    《世說》新語傷逝篇注引靈鬼志謠徵。

    《樂府詩集》八十七、《詩紀》四十三并作庾公歌二首。

    ) 庾公初上時。

    翩翩如飛鳥。

    (《世說》注作亞?。

    )庾公還揚州。

    白馬牽流蘇。

    (《詩紀》雲。

    一作旒車。

    《世說》注作旒車。

    ○同上) 【升平中童歌】 〖《晉書》曰:穆帝升平中。

    兒童輩忽歌於道曰阿子聞。

    曲終辄雲雲。

    無幾而帝崩。

    太後哭之曰雲。

    〗  阿子汝聞不。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 【升平末民歌】 〖《晉書》曰:升平末。

    俗間忽作廉歌。

    有扈謙者聞之曰:廉者。

    臨也。

    歌雲雲。

    内外悉臨。

    國家其大諱乎。

    少時而穆帝晏駕。

    〗 白門廉。

    宮庭廉。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 【太和中百姓歌】 〖《晉書》曰:晉海西公太和中。

    民為此歌。

    白者。

    金行。

    馬者。

    國族。

    紫為奪正之色。

    明以紫間朱也。

    海西公尋廢。

    三子非海西公之子。

    缢以馬鞭。

    死之明日。

    南方獻甘露焉。

    〗 青青禦路楊。

    白馬紫遊鞭。

    汝非皇太子。

    那得甘露漿。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七、《詩紀》四十三并作禦路楊歌。

    ) 【鳳凰歌】 〖宋《書》曰:晉海四公生皇子。

    百姓歌之。

    其歌甚美。

    其旨甚微。

    海西公不男。

    使左右向龍與内侍接。

    生子。

    以為己子。

    〗  鳳凰生一雛。

    天下莫不喜。

    本言是馬駒。

    今定成龍子。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五。

    《詩紀》四十三。

    ) 【荊州百姓歌】 〖《晉書》曰:桓石民為荊州。

    鎮上明。

    百姓忽歌曰:黃昙子。

    曲終又雲雲。

    頃之而桓石民死。

    王忱為荊州。

    黃昙子乃是王忱字也。

    忱小字佛大。

    是大佛來上明也。

    〗 黃昙英。

    揚州大佛來上明。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世說》新語忿狷篇注。

    《詩紀》四十四作黃昙謠。

    )  【曆陽百姓歌】 〖《晉書》曰:庾楷鎮曆陽。

    百姓歌之。

    後楷南奔桓玄。

    為玄所殺。

    〗 重羅黎。

    重羅黎。

    使君南上無還時。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光府詩集八十七、《詩紀》四十三并作曆陽歌。

    ) 【桓玄篡時小兒歌】 〖吳均續齊諧記曰:桓玄篡痊後。

    朱雀門中忽見兩小兒。

    通身如墨。

    相和作籠歌雲雲。

    路邊小兒從而和之者數十人。

    聲甚哀楚。

    日既夕。

    二小兒入建康縣。

    至阖下。

    遂成雙漆鼓槌。

    明年春而桓敗。

    車無軸。

    倚孤木。

    桓字也。

    荊州送玄首。

    用敗籠茵包之。

    又芒繩束縛其屍。

    沉諸江中。

    悉如所歌焉。

    〗 芒籠菌。

    繩縛腹。

    車無軸。

    倚孤木。

    (○《太平廣記》三百六十八。

    《詩紀》四十三。

    ) 【司馬休之從者歌】 〖續安帝紀曰:司馬休之兄尚為桓玄所敗。

    休之奔淮泗。

    頗得彼之人。

    從者為之歌曰:〗  可憐司馬公。

    作性甚溫良。

    憶昔水邊戲。

    使我不能忘。

    (○《類聚》十九。

    《詩紀》四十三作從者歌。

    )  【苻堅時關隴人歌】 〖《晉書》曰:苻堅時。

    關隴清宴。

    百姓豐樂。

    自長安至於諸州。

    皆夾路樹槐柳。

    二十裡一亭。

    四十裡一驿。

    旅行者取給於途。

    工商留販認道。

    百姓歌之。

    崔鴻前秦錄曰:王猛化洽六州。

    人移風變。

    百姓歌之。

    〗 長安大街。

    夾樹(《禦覽》或作路。

    )楊(《類聚》或作兩邊樹。

    《類聚》及《禦覽》或作兩邊種。

    )槐。

    下走朱輪。

    上有鸾栖。

    (《禦覽》或作栖鸾。

    )英彥雲集。

    誨我萌(《禦覽》或作人。

    )黎。

    (○《晉書》苻堅載記上。

    《類聚》十九引車頻秦書。

    《類聚》八十八。

    《禦覽》四百六十五引前秦錄。

    《禦覽》九百十六引車頻秦書。

    《詩紀》四十三作關隴歌。

    又《禦覽》九百五十四引槐、栖二韻。

    ) 【苻堅時鳳凰歌】  〖前秦錄曰:苻堅時。

    鳳凰集于東阙、歌之曰:〗 鳳凰于飛。

    其羽翼翼。

    淵哉(《十六國春秋》作翊我。

    )聖後。

    (響《禦覽》或作其。

    )齡萬億。

    (○《禦覽》四百六十五、九百十五。

    《十六國春秋》三十六。

    《詩紀》四十三。

    )  【苻堅時長安為慕容沖歌】 〖《晉書》曰:苻堅既滅燕。

    慕容沖姊。

    僞清河公主。

    年十四。

    有殊色。

    堅納之。

    寵冠後庭。

    沖年十二。

    亦有龍陽之姿。

    堅又幸之。

    姊弟專寵。

    宮人莫進。

    長安歌之。

    鹹懼為亂。

    王猛切谏。

    堅乃出沖。

    後竟為沖所敗。

    〗 一雌複一雄。

    雙飛入紫宮。

    (○《晉書》苻堅載記下。

    魏書慕容?傳。

    北史燕慕容?傳。

    《禦覽》五百七十、事類賦歌賦注并引《漢書》曰:李延年善歌。

    帝幸之。

    時人語曰雲。

    《詩紀》九作紫宮諺。

    編入漢詩。

    ) 【平原為太守索棱歌】 〖後秦錄曰:索棱。

    字孟則。

    敦煌人。

    好學博聞。

    姚苌甚重之。

    委以機密。

    文章诏檄皆稚之文也。

    後為平原太守。

    以德化民。

    民畏而愛之。

    歌曰:〗  懿矣明守。

    庶績允厘。

    剖符作宰。

    實獲民(《十六國春秋》作我。

    )思。

    (○《十六國春秋》六十一。

    ) 【越謠歌】 〖《風土記》曰:越俗性率樸。

    意親好合。

    即脫頭上手巾。

    解腰間五尺刀以與之。

    為交拜親跪妻。

    定交有禮。

    俗皆嘗於山間大樹下封土為壇。

    祭以白犬一、丹雞一、雞子三。

    名曰木下雞。

    犬五。

    其壇地人畏不敢犯也。

    祝曰雲。

    ○此祝。

    《樂府詩集》、《詩紀》皆作越謠歌。

    編入先秦。

    逯案。

    《風土記》。

    晉周處著。

    其所謂越。

    指當時山越。

    非春秋時代越人也。

    今編之晉雜歌謠辭中。

    〗 卿雖乘車我戴笠。

    後日相逢下車揖。

    我雖(《禦覽》或無雖字。

    )步行卿乘馬。

    他(《禦覽》作後。

    )日相逢卿當下。

    (樂府作君乘車。

    我戴笠。

    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