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七

關燈
☆陶淵明【形影神詩三首】〖逯案。

    實為三章。

    〗 貴賤賢愚。

    莫不營營以惜生。

    斯甚惑焉。

    故極陳形影之苦。

    言神辨自然以釋之。

    好事君子。

    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 天地長不沒。

    山川無改(曾本、蘇寫本雲。

    一作如故。

    )時。

    草木得常理。

    霜露榮(曾本雲。

    一作憔。

    焦本雲。

    一作憔。

    非。

    )悴之。

    謂人最靈智。

    獨複不如(蘇寫本作知。

    曾本同。

    又注。

    一作如。

    )茲。

    适見在世中。

    奄去靡歸期。

    奚覺無一人。

    親識(曾本雲。

    一作戚。

    )豈相思。

    (曾本、蘇寫本雲。

    一作相追思。

    )但馀平生物。

    舉目情凄ㄝ。

    我無騰化(曾本雲。

    一作雲。

    )術。

    必爾不複疑。

    願君取(曾本雲。

    一作憶。

    )君言。

    得酒莫苟辭。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

    衛生每苦拙。

    誠願遊昆華。

    邈然茲道絕。

    與子相遇來。

    未嘗異悲悅。

    憩蔭(曾本雲。

    一作陰。

    )若暫乖。

    止日終不别。

    (曾本雲。

    一作不拟别。

    )此同既難常。

    黯(曾本雲。

    一作默。

    )爾俱時滅。

    身沒名亦盡。

    念之(曾本雲。

    一作此。

    )五情熱。

    立善(曾本雲。

    一作命。

    )有遺愛。

    胡可(焦本作為。

    )不自竭。

    酒雲能消憂。

    方此讵(曾本雲。

    一作誰。

    又作誠。

    蘇寫本雲。

    一作誠。

    )不劣。

     【神釋】 大鈞無私力。

    萬物(焦本、和陶本作理。

    曾本同。

    又注。

    一作物。

    )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

    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

    生而相依附。

    結托既喜(各本作善惡。

    曾本、蘇寫本雲。

    一作既喜。

    )同。

    安得不相語。

    (蘇寫本作與。

    《詩紀》同。

    曾本雲。

    一作與。

    )三皇大聖(曾本雲。

    一作德。

    )人。

    今複在何處。

    彭祖愛(和陶本、《詩紀》作壽。

    曾本同。

    又注。

    一作愛。

    焦本雲。

    一作壽。

    非。

    )永年。

    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

    賢遇無複(和陶本作足。

    )數。

    日醉或能忘。

    将非促齡具。

    立(曾本雲。

    一作主。

    莫本雲。

    一作至。

    )善常所欣。

    誰當為汝譽。

    甚念傷吾生。

    正宜(曾本雲。

    一作目。

    )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曾本雲。

    一作複。

    )盡。

    無複(曾本雲。

    一作使。

    )獨多慮。

    (○本集。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二。

    《詩紀》三十五。

    ) 【九日閑居】  餘閑居愛重九之名。

    秋菊盈園。

    而持(和陶本作時。

    )醪靡由。

    (歲時雜詠作時醪靡至。

    曾本雲。

    一作時醪靡至。

    )空服九(歲時雜詠作陽。

    蘇寫本作其)華。

    寄懷於言。

    (歲時雜詠作時。

    )  世短意恒(焦本、和陶本作常。

    《詩紀》同。

    )多。

    斯人樂久(歲時雜詠作有。

    )生。

    日月依辰至。

    舉俗愛其名。

    露凄暄風息。

    氣澈(曾本雲。

    一作清。

    又作潔。

    )天象明。

    往(曾本雲。

    一作去。

    )燕無遺影。

    來雁有馀聲。

    酒能(曾本雲。

    一作常。

    )祛(和陶本作消。

    曾本雲。

    一作消。

    )百慮。

    菊為(焦本作解。

    注。

    宋本作解。

    一作為。

    非。

    曾本雲。

    宋本作解。

    蘇寫本雲。

    一作解。

    )制頹齡。

    如何蓬廬士。

    空視時運傾。

    塵爵恥虛?。

    寒華(和陶本作花。

    )徒自榮。

    斂襟獨閑謠。

    緬焉起深情。

    栖遲固多娛。

    (曾本雲。

    一作虞。

    )淹留豈無成。

    (○本集。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二。

    古今樂時雜詠三十三。

    《詩紀》三十五。

    ) 【歸園田居詩五首】 少無适俗韻。

    (曾本雲。

    一作願。

    )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

    一去三十年。

    羁(曾本作羁。

    )鳥戀(曾本雲。

    一作眷。

    )舊林。

    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曾本雲。

    一作畝。

    焦本雲。

    一作畝。

    非。

    )際。

    守拙歸園田。

    方宅(《類聚》誤作澤。

    )十馀畝。

    草屋(曾本雲。

    一作舍。

    )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

    (和陶本作圃。

    曾本雲。

    一作檐。

    焦本雲。

    宋本作檐。

    一作園。

    非。

    )桃李(藝文《類聚》作竹。

    )羅堂前。

    暧暧遠人村。

    依依墟裡煙。

    狗吠深巷中。

    雞鳴桑樹巅。

    戶庭無塵雜。

    虛室有馀閑。

    久在樊籠裡。

    複(曾本、和陶本雲。

    一作安。

    )得返自然。

    (○本集。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一。

    《詩紀》三十五。

    又《類聚》六十五作雜詩。

    引田、間、前三韻。

    )  野外罕人事。

    窮巷寡(蘇寫本雲。

    一作鮮。

    曾本雲。

    一作解。

    )輪鞅。

    白日掩荊(和陶本作柴。

    )扉。

    虛室(曾本、焦本雲。

    一作對酒。

    )絕塵想。

    時複墟裡人。

    (各本作曲中。

    曾本、焦本雲。

    一作裡人。

    今從一作。

    )披草(曾本、焦本雲。

    一作衣。

    )共來往。

    想見無雜(和陶本作别。

    )言。

    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

    我土(蘇寫本作志。

    曾本雲。

    一作志。

    《詩紀》雲。

    一作志。

    誤。

    )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

    零落同草莽。

    (○本集。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一。

    《詩紀》三十五。

    )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蘇寫本作侵晨。

    和陶本同。

    曾本雲。

    一作侵晨。

    )理荒穢。

    帶(曾本雲。

    一作戴。

    )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和陶本作不。

    )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曾本雲。

    一作我衣。

    )不足惜。

    但使願無(曾一雲。

    一作莫。

    )違。

    (○同上) 久去山澤遊。

    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

    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間。

    依依昔人居。

    井竈有遺處。

    (曾本雲。

    一作所。

    )桑竹(曾本雲。

    一作麻。

    )殘朽株。

    (曾本雲。

    一作樹木殘根株。

    焦本雲。

    一作樹木殘根株。

    非。

    )借問采薪者。

    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

    死沒無複馀。

    一世異朝市。

    此語(和陶本作言。

    曾本雲。

    一作言。

    )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

    終當歸空(曾本雲。

    一作虛。

    焦本雲。

    一作虛。

    非。

    )無。

    (○同上)  怅(和陶本作恨。

    )恨獨策還。

    崎岖曆榛曲。

    山澗(蘇寫本作澗水。

    曾本雲。

    一作澗水。

    )清且淺。

    遇(焦本作可。

    注。

    一作遇。

    非。

    曾本雲。

    一作可。

    )以濯吾足。

    漉(曾本雲。

    一作撥。

    又作掇。

    又作擠。

    )我新熟酒。

    隻雞招近局。

    (焦本作屬。

    注。

    一作局。

    非。

    曾本雲。

    一作屬。

    )日入室中暗。

    荊薪代(曾本作繼。

    )明燭。

    歡來苦夕短。

    已複至天旭。

    (○同上) 【乞食詩】  饑來驅我去。

    (曾本、蘇寫本雲。

    一作出。

    )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裡。

    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和陶本作諧。

    蘇寫本雲。

    一作諧。

    曾本作諧。

    注雲。

    一作解。

    )餘意。

    (和陶本作音。

    )遺贈豈(和陶本作赴。

    )虛來。

    (《詩紀》作副虛期。

    曾本雲。

    一作副虛期。

    一作豈虛期。

    案此乃後人不悉古韻妄改所緻。

    先改來為期。

    不辭。

    又改豈為副。

    )談諧(蘇寫本作談話。

    《詩紀》同。

    和陶本作談語。

    曾本雲。

    一作諧語。

    )終日夕。

     和陶本作久。

    )觞至(曾本雲。

    一作舉。

    )辄傾杯。

    (《詩紀》作卮。

    曾本雲。

    一作卮。

    案此亦後人妄改。

    )情欣新知歡。

    (曾本作勸。

    注。

    一作歡。

    )言詠(焦本作興言。

    曾本雲。

    一作興言。

    )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

    愧我非韓才。

    (蘇寫本作韓才。

    非。

    曾本雲。

    一作韓才。

    非。

    )銜戢(曾本雲。

    一作戴人。

    莫本雲。

    一作戴。

    )知何謝。

    冥報以相贻。

    (○本集。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四。

    《詩紀》三十五。

    ) 【諸人共遊周家墓柏下詩】 今日天氣佳。

    清吹與鳴彈。

    (曾本雲。

    一作蟬。

    )感彼柏下人。

    安得不為歡。

    清歌散(曾本、蘇寫本雲。

    一作發。

    )新聲。

    綠(曾本雲。

    一作時。

    )酒開芳顔。

    示知明日事。

    餘襟(曾本雲。

    一作襟。

    )良已殚。

    (○本集。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四。

    《詩紀》三十五。

    )  【連雨得飲詩】〖曾本雲。

    一作連雨人絕獨飲。

    〗  運生會歸心。

    終古為之然。

    世界有松喬。

    於今定何間。

    (《詩紀》作聞。

    曾本雲。

    一作聞。

    )故老贈送餘酒。

    乃言飲得仙。

    試酌百情遠。

    重觞忽忘天。

    天豈去此哉。

    (蘇寫本作天際去此幾。

    注。

    一作天豈去此哉。

    曾本雲。

    一雲天際去此幾。

    《詩紀》同。

    )任真無所先。

    雲鶴(曾本雲。

    一作鴻。

    )有奇翼。

    八表須臾還。

    自(曾本雲。

    一作顧。

    蘇寫本、《詩紀》作顧。

    )我抱茲獨。

    黾勉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

    (曾本雲。

    一作形體憑化遷。

    又雲。

    形神久已死。

    )心在(和陶本作在心。

    曾本雲。

    一作在心。

    )複何言。

    (○本集。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四。

    《詩紀》三十四。

    ) 【移居詩二首】 昔欲居南村。

    非為蔔其宅。

    聞多素心人。

    樂與數晨夕。

    懷此(曾本雲。

    一作茲。

    )頗有年。

    今日從茲役。

    弊(莫本作敝。

    ) 廬何必廣。

    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

    抗(曾本雲。

    一作話。

    )言談在昔。

    奇文共(曾本雲。

    一作互。

    )欣賞。

    疑義相與析。

    (曾本雲。

    一作斥。

    ○本集。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集二。

    《詩紀》三十五。

    ) 春秋多佳日。

    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

    閑暇辄相思。

    相思則披(曾本雲。

    一作拂。

    )衣。

    言笑無厭時。

    此理将不勝。

    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

    (焦本作幾。

    注。

    一作紀。

    非。

    曾本、和陶本雲。

    一作幾。

    )力耕不吾(焦本作吾不。

    曾本雲。

    一作吾不。

    )欺。

    (○同上)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二首】 在昔聞南畝。

    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

    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

    啟途情已緬。

    鳥弄歡新節。

    泠(和陶本作冷。

    )風送馀善。

    (曾本、焦本雲。

    一作鳥弄新節令。

    風送馀寒善。

    曾本又雲。

    令一作冷。

    )寒草(蘇寫本雲。

    一作竹。

    馀本均作竹。

    又曾本雲。

    一作草。

    焦本雲。

    一作草。

    非。

    案草舊寫作草。

    故訛竹。

    )被荒蹊。

    地為罕(曾本、蘇寫本雲。

    一作幽。

    焦本雲。

    一作幽。

    非。

    )人遠。

    是以植杖翁。

    悠然不複返。

    即理愧通識。

    所保讵乃(曾本雲。

    一作成。

    )淺。

    (○本集。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四。

    《詩紀》三十五。

    ) 先師有遺訓。

    (曾本雲。

    一作成诰。

    )憂道不憂貧。

    瞻望(曾本雲。

    一作仰瞻。

    )邈難逮。

    轉欲患(蘇寫本作思。

    《詩紀》作志。

    曾本雲。

    一作志。

    又作思。

    焦本作志。

    注。

    一作患。

    非。

    )長勤。

    秉耒歡(蘇寫本作力。

    曾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