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樂府作出。
)湖邊。
芙蓉始(玉台作如。
)結葉。
抛(樂府作花。
)豔未成蓮。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四。
) 适見載(樂府作戴。
)青幡。
三春已複傾。
林鵲改初調。
林中夏蟬鳴。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春桃初發紅。
惜色恐侬レ。
朱夏花落去。
誰複相尋覓。
(○同上) 昔别春風起。
今還夏雲浮。
路遙日月促。
非是我淹留。
(○同上) 青荷蓋渌水。
芙蓉葩紅鮮。
郎見欲采我。
我心欲懷蓮。
(○同上) 四周芙蓉池。
朱堂敞無壁。
珍簟镂玉床。
缱绻任懷适。
(○同上) 赫赫盛陽月。
無侬不握扇。
窈窕瑤台女。
冶遊戲涼殿。
(○同上) 春傾桑葉盡。
夏開蠶務畢。
晝夜理機絲。
(樂府作縛。
)知欲早成匹。
(○同上) 情知三夏熱。
今日偏獨甚。
香巾拂玉席。
共郎登樓寝。
(○同上) 輕衣不重彩。
飚風故不涼。
三伏何時過。
許侬紅粉妝。
(○同上) 盛暑非遊節。
百慮相纏綿。
泛舟芙蓉湖。
散思蓮子間。
(○同上) 【秋歌十八首】 風清覺時涼。
明月天色高。
佳人理寒服。
萬結砧杵勞。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清露凝如玉。
涼風中夜發。
情人不還卧。
冶遊步明月。
(○同上) 鴻雁搴南去。
乳(樂府缺此字。
)燕指北飛。
征人難為思。
願逐秋風歸。
(○同上) 開窗秋(樂府一作取。
)月光。
滅燭解羅裳。
含笑帷幌裡。
舉體蘭蕙香。
(○同上) 适憶三陽初。
今已九秋暮。
追逐泰始樂。
不覺華年度。
(○同上) 飄飄初秋夕。
明月耀秋輝。
握腕同遊戲。
庭含媚素歸。
(○同上) 秋夜涼風起。
天高星月明。
蘭房競妝飾。
绮帳待雙情。
(○同上) 涼風(樂府作秋。
)開窗寝。
斜月垂光照。
中宵無人語。
羅幌有雙笑。
(○同上) 金風扇素節。
玉露凝成霜。
登高去來雁。
惆怅客心傷。
(○同上) 草木不常(一作長。
)榮。
憔悴為秋霜。
今遇泰始世。
年逢九春陽。
(○同上) 自從别歡來。
何日不相思。
常恐秋葉零。
無複蓮條時。
(○同上) 掘作九州池。
盡是大宅裡。
處處種芙蓉。
婉轉得蓮子。
(○同上) 初寒八九月。
獨纏自絡絲。
寒衣尚未了。
郎喚侬底為。
(○同上) 秋愛兩兩雁。
春感雙雙燕。
蘭鷹接野雞。
雉落誰當見。
(○同上) 仰頭看桐樹。
桐花特可憐。
願天無霜雪。
梧子解千年。
(○同上) 白露朝夕生。
秋風凄長夜。
憶郎須寒服。
乘月搗白素。
(○同上) 秋風(樂府作夜。
)入窗裡。
羅帳起飄?。
仰頭看明月。
寄情千裡光。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别在三陽初。
望遠九秋暮。
惡見東流水。
終年不西顧。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冬歌十七首】 淵冰厚三尺。
素雪覆千裡。
我心如松柏。
君情(玉台作君心。
)複何似。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途澀無人行。
冒寒往相覓。
若不信侬時。
但看雪上迹。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寒鳥依高樹。
枯林鳴悲風。
為歡憔悴盡。
那得好顔容。
(○同上) 夜半冒霜來。
見我辄怨唱。
懷冰暗中倚。
已寒不蒙亮。
(○同上) 蹑履步荒林。
蕭索悲人情。
一唱泰始樂。
枯草銜花生。
(○同上) 昔别春草綠。
今還墀雪盈。
誰知相思老。
玄鬓白發生。
(○同上) 寒雲浮天凝。
積雪冰川波。
連山結玉嚴。
修庭振瓊柯。
(○同上) 炭垆卻夜寒。
重袍(樂府作抱。
)坐疊褥。
與郎對華榻。
弦歌秉(樂府雲。
一作炳。
)蘭燭。
(○同上) 天寒歲欲暮。
朔風舞飛雪。
懷人重衾寝。
故有三夏熱。
(○同上) 冬林葉落盡。
逢春已複曜。
葵藿生谷底。
傾心不蒙照。
(○同上) 朔風灑霰雨。
綠池蓮水結。
願歡攘皓腕。
共弄初落雪。
(○同上) 嚴霜白草木。
寒風晝夜起。
感時為歡歎。
霜鬓不可視。
(○同上) 何處結同心。
西陵柏樹下。
晃蕩無四壁。
嚴霜凍殺我。
(○同上) 白雪停陰岡。
丹華耀陽林。
何必絲與竹。
山水有清音。
(○同上) 未嘗經辛苦。
無故強相矜。
欲知千裡寒。
但看井水冰。
(○同上) 果欲結金蘭。
但看松柏林。
經霜不堕(樂府雲。
一作墜。
)地。
歲寒無異心。
(《詩紀》雲。
此首一作梁武作。
○同上) 适見三陽日。
寒蟬已複鳴。
感時為歡歎。
白發綠鬓生。
(○同上) 【大子夜歌二首】 歌謠數百種。
子夜最可憐。
慷慨吐清音。
明轉出天然。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絲竹發歌響。
假器揚清音。
不知歌謠妙。
聲勢出口心。
(○同上) 【子夜警歌二首】 镂?宛傳綠酒。
雕爐薰紫煙。
誰知苦寒調。
共作白雪弦。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恃愛如欲進。
含羞出不前。
朱口發豔歌。
玉指弄嬌弦。
(○同上) 【子夜變歌三首】 〖《宋書》樂志曰:六變諸曲。
皆因事制歌。
古今樂錄曰:子夜變歌。
前作持子送。
後作歡娛我送。
子夜警歌無送聲。
仍作變。
故呼為雙頭。
謂六變之首也。
〗 人傳歡負情。
我自未嘗(樂府作常。
)見。
三更開門去。
始知子夜變。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歲月如流邁。
春盡秋已至。
熒熒條上花。
零落何乃駛。
(○同上) 歲月如流邁。
行已及素秋。
蟋蟀吟堂前。
惆怅使侬愁。
(○同上) 【上聲歌八首】〖晉、宋、齊辭。
〗 〖古今樂錄曰:上聲歌者。
此因上聲促柱得名。
或用一調。
或用無調名。
如古歌辭所言。
謂哀思之音不及中和。
梁武因之改辭。
無複雅句。
〗 侬本是蕭草。
持作蘭桂名。
芬芳頓交盛。
感郎為上聲。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郎作上聲曲。
柱促使弦哀。
譬如秋風急。
觸遇傷侬懷。
(○同上) 初歌子夜曲。
改調促鳴筝。
四座暫寂靜。
聽我歌上聲。
(○同上) 三鼓染烏頭。
聞鼓白門裡。
攬裳抱履走。
保冥不輕紀。
(○同上) 三月寒暖适。
楊柳可藏雀。
未言涕交零。
如何見君隔。
(○同上) 新(玉台作留。
)衫繡兩裆。
(樂府作端。
注雲。
一作裆。
《詩紀》雲。
一作端。
)迮著(玉台作置。
)羅裙(玉台作裳。
)裡。
行(玉台作微。
)步動微(玉台作輕。
)塵。
羅裙(玉台作衣。
)随風起。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衤兩裆與郎著。
反繡持貯裡。
汗汗莫濺浣。
持許相存在。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春月?耍何太。
生裙迮羅襪。
暧暧日欲冥。
從侬門前過。
(○同上) 【歡聞歌】 〖古今樂錄曰:歡聞歌者。
晉穆帝升平初。
歌畢辄呼歡聞不。
以為送樂。
後因此為曲名。
今世用莎持乙子代之。
語稍訛異也。
〗 遙遙天無柱。
流漂萍無根。
單身如熒(玉台、樂府作螢。
)火。
持底報郎恩。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歡聞變歌六首】 〖古今樂錄曰:歡變歌者。
晉穆帝升平中。
童子輩忽歌於道曰:阿子聞。
曲終辄雲阿子汝聞不。
無幾而穆帝崩。
褚太後哭阿子汝聞不。
聲既凄苦。
因以名之。
〗 金瓦九重牆。
玉壁珊瑚柱。
中夜來相尋。
喚歡聞不顧。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歡來不徐徐。
陽窗都銳戶。
耶{浦女}(樂府作婆。
)尚未眠。
肝心如椎橹。
(○同上) 張罾不得魚。
不橹罾空(樂府缺空字。
)歸。
君非鸬鹚鳥。
底為守空池。
(○同上)刻木作班鹪。
有翅不能飛。
搖著帆樯上。
望見千裡矶。
(○同上) 锲臂飲清血。
牛羊持祭天。
沒命成灰土。
終不罷相憐。
(○同上) 駛風何曜曜。
帆上牛渚矶。
帆作纟散子張。
船如侶馬馳。
(○同上) 【前溪歌七首】 〖《宋書》樂志曰:前溪歌者。
晉車騎将軍沈玩所制。
郗昂樂府解題曰:前溪。
舞曲也。
〗 憂思出門倚。
逢郎前溪度。
莫作流水心。
引新都舍故。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為家不鑿井。
擔瓶(樂府作檐《甘瓦》。
)下前溪。
開穿亂漫下。
但聞林鳥啼。
(○同上) 逍遙獨桑頭。
北望東武亭。
黃瓜被山側。
春風感郎情。
(○同上)
)湖邊。
芙蓉始(玉台作如。
)結葉。
抛(樂府作花。
)豔未成蓮。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四。
) 适見載(樂府作戴。
)青幡。
三春已複傾。
林鵲改初調。
林中夏蟬鳴。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春桃初發紅。
惜色恐侬レ。
朱夏花落去。
誰複相尋覓。
(○同上) 昔别春風起。
今還夏雲浮。
路遙日月促。
非是我淹留。
(○同上) 青荷蓋渌水。
芙蓉葩紅鮮。
郎見欲采我。
我心欲懷蓮。
(○同上) 四周芙蓉池。
朱堂敞無壁。
珍簟镂玉床。
缱绻任懷适。
(○同上) 赫赫盛陽月。
無侬不握扇。
窈窕瑤台女。
冶遊戲涼殿。
(○同上) 春傾桑葉盡。
夏開蠶務畢。
晝夜理機絲。
(樂府作縛。
)知欲早成匹。
(○同上) 情知三夏熱。
今日偏獨甚。
香巾拂玉席。
共郎登樓寝。
(○同上) 輕衣不重彩。
飚風故不涼。
三伏何時過。
許侬紅粉妝。
(○同上) 盛暑非遊節。
百慮相纏綿。
泛舟芙蓉湖。
散思蓮子間。
(○同上) 【秋歌十八首】 風清覺時涼。
明月天色高。
佳人理寒服。
萬結砧杵勞。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清露凝如玉。
涼風中夜發。
情人不還卧。
冶遊步明月。
(○同上) 鴻雁搴南去。
乳(樂府缺此字。
)燕指北飛。
征人難為思。
願逐秋風歸。
(○同上) 開窗秋(樂府一作取。
)月光。
滅燭解羅裳。
含笑帷幌裡。
舉體蘭蕙香。
(○同上) 适憶三陽初。
今已九秋暮。
追逐泰始樂。
不覺華年度。
(○同上) 飄飄初秋夕。
明月耀秋輝。
握腕同遊戲。
庭含媚素歸。
(○同上) 秋夜涼風起。
天高星月明。
蘭房競妝飾。
绮帳待雙情。
(○同上) 涼風(樂府作秋。
)開窗寝。
斜月垂光照。
中宵無人語。
羅幌有雙笑。
(○同上) 金風扇素節。
玉露凝成霜。
登高去來雁。
惆怅客心傷。
(○同上) 草木不常(一作長。
)榮。
憔悴為秋霜。
今遇泰始世。
年逢九春陽。
(○同上) 自從别歡來。
何日不相思。
常恐秋葉零。
無複蓮條時。
(○同上) 掘作九州池。
盡是大宅裡。
處處種芙蓉。
婉轉得蓮子。
(○同上) 初寒八九月。
獨纏自絡絲。
寒衣尚未了。
郎喚侬底為。
(○同上) 秋愛兩兩雁。
春感雙雙燕。
蘭鷹接野雞。
雉落誰當見。
(○同上) 仰頭看桐樹。
桐花特可憐。
願天無霜雪。
梧子解千年。
(○同上) 白露朝夕生。
秋風凄長夜。
憶郎須寒服。
乘月搗白素。
(○同上) 秋風(樂府作夜。
)入窗裡。
羅帳起飄?。
仰頭看明月。
寄情千裡光。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别在三陽初。
望遠九秋暮。
惡見東流水。
終年不西顧。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冬歌十七首】 淵冰厚三尺。
素雪覆千裡。
我心如松柏。
君情(玉台作君心。
)複何似。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途澀無人行。
冒寒往相覓。
若不信侬時。
但看雪上迹。
(○《樂府詩集》四十四。
《詩紀》四十一。
) 寒鳥依高樹。
枯林鳴悲風。
為歡憔悴盡。
那得好顔容。
(○同上) 夜半冒霜來。
見我辄怨唱。
懷冰暗中倚。
已寒不蒙亮。
(○同上) 蹑履步荒林。
蕭索悲人情。
一唱泰始樂。
枯草銜花生。
(○同上) 昔别春草綠。
今還墀雪盈。
誰知相思老。
玄鬓白發生。
(○同上) 寒雲浮天凝。
積雪冰川波。
連山結玉嚴。
修庭振瓊柯。
(○同上) 炭垆卻夜寒。
重袍(樂府作抱。
)坐疊褥。
與郎對華榻。
弦歌秉(樂府雲。
一作炳。
)蘭燭。
(○同上) 天寒歲欲暮。
朔風舞飛雪。
懷人重衾寝。
故有三夏熱。
(○同上) 冬林葉落盡。
逢春已複曜。
葵藿生谷底。
傾心不蒙照。
(○同上) 朔風灑霰雨。
綠池蓮水結。
願歡攘皓腕。
共弄初落雪。
(○同上) 嚴霜白草木。
寒風晝夜起。
感時為歡歎。
霜鬓不可視。
(○同上) 何處結同心。
西陵柏樹下。
晃蕩無四壁。
嚴霜凍殺我。
(○同上) 白雪停陰岡。
丹華耀陽林。
何必絲與竹。
山水有清音。
(○同上) 未嘗經辛苦。
無故強相矜。
欲知千裡寒。
但看井水冰。
(○同上) 果欲結金蘭。
但看松柏林。
經霜不堕(樂府雲。
一作墜。
)地。
歲寒無異心。
(《詩紀》雲。
此首一作梁武作。
○同上) 适見三陽日。
寒蟬已複鳴。
感時為歡歎。
白發綠鬓生。
(○同上) 【大子夜歌二首】 歌謠數百種。
子夜最可憐。
慷慨吐清音。
明轉出天然。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絲竹發歌響。
假器揚清音。
不知歌謠妙。
聲勢出口心。
(○同上) 【子夜警歌二首】 镂?宛傳綠酒。
雕爐薰紫煙。
誰知苦寒調。
共作白雪弦。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恃愛如欲進。
含羞出不前。
朱口發豔歌。
玉指弄嬌弦。
(○同上) 【子夜變歌三首】 〖《宋書》樂志曰:六變諸曲。
皆因事制歌。
古今樂錄曰:子夜變歌。
前作持子送。
後作歡娛我送。
子夜警歌無送聲。
仍作變。
故呼為雙頭。
謂六變之首也。
〗 人傳歡負情。
我自未嘗(樂府作常。
)見。
三更開門去。
始知子夜變。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歲月如流邁。
春盡秋已至。
熒熒條上花。
零落何乃駛。
(○同上) 歲月如流邁。
行已及素秋。
蟋蟀吟堂前。
惆怅使侬愁。
(○同上) 【上聲歌八首】〖晉、宋、齊辭。
〗 〖古今樂錄曰:上聲歌者。
此因上聲促柱得名。
或用一調。
或用無調名。
如古歌辭所言。
謂哀思之音不及中和。
梁武因之改辭。
無複雅句。
〗 侬本是蕭草。
持作蘭桂名。
芬芳頓交盛。
感郎為上聲。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郎作上聲曲。
柱促使弦哀。
譬如秋風急。
觸遇傷侬懷。
(○同上) 初歌子夜曲。
改調促鳴筝。
四座暫寂靜。
聽我歌上聲。
(○同上) 三鼓染烏頭。
聞鼓白門裡。
攬裳抱履走。
保冥不輕紀。
(○同上) 三月寒暖适。
楊柳可藏雀。
未言涕交零。
如何見君隔。
(○同上) 新(玉台作留。
)衫繡兩裆。
(樂府作端。
注雲。
一作裆。
《詩紀》雲。
一作端。
)迮著(玉台作置。
)羅裙(玉台作裳。
)裡。
行(玉台作微。
)步動微(玉台作輕。
)塵。
羅裙(玉台作衣。
)随風起。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衤兩裆與郎著。
反繡持貯裡。
汗汗莫濺浣。
持許相存在。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春月?耍何太。
生裙迮羅襪。
暧暧日欲冥。
從侬門前過。
(○同上) 【歡聞歌】 〖古今樂錄曰:歡聞歌者。
晉穆帝升平初。
歌畢辄呼歡聞不。
以為送樂。
後因此為曲名。
今世用莎持乙子代之。
語稍訛異也。
〗 遙遙天無柱。
流漂萍無根。
單身如熒(玉台、樂府作螢。
)火。
持底報郎恩。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歡聞變歌六首】 〖古今樂錄曰:歡變歌者。
晉穆帝升平中。
童子輩忽歌於道曰:阿子聞。
曲終辄雲阿子汝聞不。
無幾而穆帝崩。
褚太後哭阿子汝聞不。
聲既凄苦。
因以名之。
〗 金瓦九重牆。
玉壁珊瑚柱。
中夜來相尋。
喚歡聞不顧。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歡來不徐徐。
陽窗都銳戶。
耶{浦女}(樂府作婆。
)尚未眠。
肝心如椎橹。
(○同上) 張罾不得魚。
不橹罾空(樂府缺空字。
)歸。
君非鸬鹚鳥。
底為守空池。
(○同上)刻木作班鹪。
有翅不能飛。
搖著帆樯上。
望見千裡矶。
(○同上) 锲臂飲清血。
牛羊持祭天。
沒命成灰土。
終不罷相憐。
(○同上) 駛風何曜曜。
帆上牛渚矶。
帆作纟散子張。
船如侶馬馳。
(○同上) 【前溪歌七首】 〖《宋書》樂志曰:前溪歌者。
晉車騎将軍沈玩所制。
郗昂樂府解題曰:前溪。
舞曲也。
〗 憂思出門倚。
逢郎前溪度。
莫作流水心。
引新都舍故。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四十一。
) 為家不鑿井。
擔瓶(樂府作檐《甘瓦》。
)下前溪。
開穿亂漫下。
但聞林鳥啼。
(○同上) 逍遙獨桑頭。
北望東武亭。
黃瓜被山側。
春風感郎情。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