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竹生塵。
素卷莫啟。
幄無談賓。
既孤我德。
又阙我鄰。
光光?生。
出幽遷喬。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脫此二句。
)資忠履信。
武烈文昭。
旌(李善本《文選》作ユ。
六臣本注雲。
善作ユ。
)弓もも。
輿馬翹翹。
乃奮長縻。
是辔是镳。
何以贈子。
竭心公朝。
何以叙懷。
引領長謠。
(○《文選》二十五。
《詩紀》三十一。
) 【重贈盧谌詩】 握(《晉書》作幄。
)中有玄(《晉書》作懸。
《文選》同。
六臣本注。
五臣作懸。
)璧。
本(《初學記》、萬花谷作乃。
)自荊山ギ。
(《晉書》作球。
)惟(韻補作怪。
)彼太公望。
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
千裡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
鴻門賴留侯。
重耳任(《晉書》作恁。
)五賢。
小白相射鈎。
苟能隆二伯。
(《晉書》作能隆二伯主。
)安問黨與仇。
中夜撫枕歎。
相(《文選》注作想。
)與數子遊。
吾衰久矣夫。
何其不夢周。
誰雲聖達節。
知命故不(《晉書》作無。
)憂。
宣尼悲獲麟。
西狩涕孔丘。
功業未及建。
(《詩紀》作見。
)夕陽忽西流。
時哉(《類聚》作光。
)不我與。
去乎(《晉書》作矣。
)若雲浮。
朱實隕勁風。
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詩紀》雲。
一作車。
)蓋。
駭驷摧雙?。
何意百練剛。
化為繞指柔。
(○《晉書》本傳。
《文選》二十五。
《詩紀》三十一。
又《類聚》三十一引浮、秋、?、柔四韻。
《初學記》二十七引ギ一韻。
《文選》三十雜體詩注引遊一韻。
韻補二引叟、求二韻。
萬花谷後三十一引ギ一韻。
) ☆幹寶〈寶。
字令升。
新蔡人。
少以才器召為著作郎。
平杜?有功。
賜爵關内侯。
中興。
領國史。
以家貧。
求補山陰令。
遷始守太守。
曆司徒右長史。
遷散騎常侍。
有《周易》注十卷、周官注十二卷、春秋《左氏傳》義十五卷、晉紀二十三卷、《搜神記》三十卷、幹子八卷、集五卷。
〉【百志詩】 壯士禀傑姿。
氣烈有自然。
俯仰群衆中。
胡能救世艱。
閱(揚州刻本作阙。
)鞏代縫掖。
兜鍪易進賢。
(○《禦覽》三百五十六。
) ☆張亢〈亢。
字季陽。
協弟。
世稱三張。
中興初。
過江。
拜散騎常侍。
領佐著作郎。
出補烏程令。
入為散騎常侍。
複領佐著作。
有集二卷。
隋志作張杭。
〉【詩】 昔我好墳典。
下帷慕董氏。
吟詠仿馀風。
染軸舒素紙。
(○《書鈔》百四十署張抗。
) ☆王鑒〈鑒。
字茂堂。
高堂邑人。
少以文筆著稱。
初為元帝琅邪國侍郎。
拜驸馬都尉。
出補永興令。
大将軍王敦請為記室參軍。
未就而卒。
時年四十一。
有集傳於世。
〉【七夕觀織女詩】 牽牛悲(歲時雜詠作曹。
)殊館。
織女悼(《詩紀》雲。
一作怨。
)離家。
一稔期一宵。
此期良可(《詩紀》雲。
一作且。
)嘉。
赫奕玄門開。
飛閣郁嵯峨。
隐隐驅千乘。
阗阗越星河。
六龍奮瑤辔。
文螭負瓊車。
火丹(歲時雜詠作太舟。
)秉瑰(歲時雜詠作瑤。
)燭。
素女執瓊華。
绛旗若吐電。
朱(歲時雜詠作采。
《詩紀》雲。
一作采。
)蓋如振霞。
雲韶何嘈嗷。
靈鼓鳴相和。
停(玉台作亭。
)軒纡(《詩紀》作伫。
注雲。
一作纡。
)高ツ。
(歲時雜詠作眄。
)眷予(歲時雜詠作子。
)在岌峨。
澤因芳露沾。
恩附蘭風加。
(歲時雜詠作和。
)明(歲時雜詠作朝。
)發相從(歲時雜詠作送。
)遊。
翩翩鸾?羅。
同遊不同觀。
念子憂怨多。
敬因三祝末。
以爾屬皇娥。
(○玉台新詠三。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三十二。
) ☆荀組〈組。
字大章。
勖子。
惠帝時。
曆太子中庶子、荥陽太守。
永興中為河南尹。
遷尚書轉衛尉。
封陽城縣男。
轉司隸校尉。
懷帝時為豫州刺史。
愍帝時為司空。
領尚書左仆射。
封臨颍縣公。
轉太尉。
元帝即位。
以為司徒。
大興初。
南歸。
加錄尚書事。
(永昌元年。
)遷太尉。
領太子太保。
未拜卒。
有集三卷。
〉【七哀詩】 轍兮轍兮。
何其寂蔑。
(○《文選》二十鄰裡相送方山詩注。
又《文選》三十六奉答内兄希叔詩注引下句。
) ☆王е〈е。
字世将。
琅邪臨沂人。
惠帝時。
辟太傅掾。
從迎大駕。
封武陵縣侯。
拜尚書郎。
出為濮陽太守。
元帝鎮江東。
以為司馬。
曆廬江、鄱陽二郡太守。
及即位。
徵為輔國将軍。
加散騎常侍。
永昌元年。
王敦以為平南将軍。
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
是年卒。
年四十八。
有集三十四卷。
〉【春可樂】 春可樂兮。
樂孟月(孟月。
玉燭寶典隻作春字。
)之初陽。
冰泮渙以微流。
土冒橛而解剛。
野晖赫(《類聚》作暄卉。
)以揮綠。
山蔥倩(玉燭寶典作翠倩倩。
)以發(玉燭寶典作登。
)蒼。
(○《類聚》三。
又玉燭寶典一引陽一韻及一句。
《禦覽》二十引陽、蒼二韻。
) 吉辰兮上戊。
明靈兮唯社。
百室兮必集。
祈祭(玉燭寶典作社。
)兮樹下。
濯茆兮菹韭。
齒蒜兮擗?。
缥醪兮浮蟻。
交觞兮并坐。
氣和兮體适。
心怡兮志可。
(○《禦覽》五百三十二。
又玉燭寶典二引戊、社、下三韻。
) 浮盤兮流爵。
接飲兮相娛。
(○玉燭寶典三。
) 上禊兮三巳。
臨川兮蕩飲。
回波兮曲沼。
夾岸兮道渠。
(○《書鈔》百五十五。
) 若乃良辰三祖。
祈始吉元。
華壇峻□。
羽蓋幢幡。
(○《書鈔》百五十五。
) ☆李充〈充。
字弘度。
江夏人。
辟丞相王導掾。
除剡令。
後為大著作郎。
累遷中書侍郎。
卒。
有《論語》注十卷、翰林論五十四卷、集二十卷。
〉【嘲友人詩】 同好齊歡愛。
纏綿一何深。
子既識我情。
我亦知子心。
燕婉曆年歲。
和樂如瑟琴。
良辰不我俱。
中闊似商參。
爾隔北山陽。
我分南川陰。
嘉會岡克從。
積思安可任。
目想妍麗姿。
耳存清媚音。
修晝興永念。
遙夜獨悲吟。
逝将尋行役。
言别泣沾襟。
(玉台作衤金。
《詩紀》作巾。
)願爾(《類聚》作示。
)降玉趾。
一顧重千金。
(○玉台新詠三。
《類聚》二十五。
《詩紀》三十二。
)
素卷莫啟。
幄無談賓。
既孤我德。
又阙我鄰。
光光?生。
出幽遷喬。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脫此二句。
)資忠履信。
武烈文昭。
旌(李善本《文選》作ユ。
六臣本注雲。
善作ユ。
)弓もも。
輿馬翹翹。
乃奮長縻。
是辔是镳。
何以贈子。
竭心公朝。
何以叙懷。
引領長謠。
(○《文選》二十五。
《詩紀》三十一。
) 【重贈盧谌詩】 握(《晉書》作幄。
)中有玄(《晉書》作懸。
《文選》同。
六臣本注。
五臣作懸。
)璧。
本(《初學記》、萬花谷作乃。
)自荊山ギ。
(《晉書》作球。
)惟(韻補作怪。
)彼太公望。
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
千裡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
鴻門賴留侯。
重耳任(《晉書》作恁。
)五賢。
小白相射鈎。
苟能隆二伯。
(《晉書》作能隆二伯主。
)安問黨與仇。
中夜撫枕歎。
相(《文選》注作想。
)與數子遊。
吾衰久矣夫。
何其不夢周。
誰雲聖達節。
知命故不(《晉書》作無。
)憂。
宣尼悲獲麟。
西狩涕孔丘。
功業未及建。
(《詩紀》作見。
)夕陽忽西流。
時哉(《類聚》作光。
)不我與。
去乎(《晉書》作矣。
)若雲浮。
朱實隕勁風。
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詩紀》雲。
一作車。
)蓋。
駭驷摧雙?。
何意百練剛。
化為繞指柔。
(○《晉書》本傳。
《文選》二十五。
《詩紀》三十一。
又《類聚》三十一引浮、秋、?、柔四韻。
《初學記》二十七引ギ一韻。
《文選》三十雜體詩注引遊一韻。
韻補二引叟、求二韻。
萬花谷後三十一引ギ一韻。
) ☆幹寶〈寶。
字令升。
新蔡人。
少以才器召為著作郎。
平杜?有功。
賜爵關内侯。
中興。
領國史。
以家貧。
求補山陰令。
遷始守太守。
曆司徒右長史。
遷散騎常侍。
有《周易》注十卷、周官注十二卷、春秋《左氏傳》義十五卷、晉紀二十三卷、《搜神記》三十卷、幹子八卷、集五卷。
〉【百志詩】 壯士禀傑姿。
氣烈有自然。
俯仰群衆中。
胡能救世艱。
閱(揚州刻本作阙。
)鞏代縫掖。
兜鍪易進賢。
(○《禦覽》三百五十六。
) ☆張亢〈亢。
字季陽。
協弟。
世稱三張。
中興初。
過江。
拜散騎常侍。
領佐著作郎。
出補烏程令。
入為散騎常侍。
複領佐著作。
有集二卷。
隋志作張杭。
〉【詩】 昔我好墳典。
下帷慕董氏。
吟詠仿馀風。
染軸舒素紙。
(○《書鈔》百四十署張抗。
) ☆王鑒〈鑒。
字茂堂。
高堂邑人。
少以文筆著稱。
初為元帝琅邪國侍郎。
拜驸馬都尉。
出補永興令。
大将軍王敦請為記室參軍。
未就而卒。
時年四十一。
有集傳於世。
〉【七夕觀織女詩】 牽牛悲(歲時雜詠作曹。
)殊館。
織女悼(《詩紀》雲。
一作怨。
)離家。
一稔期一宵。
此期良可(《詩紀》雲。
一作且。
)嘉。
赫奕玄門開。
飛閣郁嵯峨。
隐隐驅千乘。
阗阗越星河。
六龍奮瑤辔。
文螭負瓊車。
火丹(歲時雜詠作太舟。
)秉瑰(歲時雜詠作瑤。
)燭。
素女執瓊華。
绛旗若吐電。
朱(歲時雜詠作采。
《詩紀》雲。
一作采。
)蓋如振霞。
雲韶何嘈嗷。
靈鼓鳴相和。
停(玉台作亭。
)軒纡(《詩紀》作伫。
注雲。
一作纡。
)高ツ。
(歲時雜詠作眄。
)眷予(歲時雜詠作子。
)在岌峨。
澤因芳露沾。
恩附蘭風加。
(歲時雜詠作和。
)明(歲時雜詠作朝。
)發相從(歲時雜詠作送。
)遊。
翩翩鸾?羅。
同遊不同觀。
念子憂怨多。
敬因三祝末。
以爾屬皇娥。
(○玉台新詠三。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三十二。
) ☆荀組〈組。
字大章。
勖子。
惠帝時。
曆太子中庶子、荥陽太守。
永興中為河南尹。
遷尚書轉衛尉。
封陽城縣男。
轉司隸校尉。
懷帝時為豫州刺史。
愍帝時為司空。
領尚書左仆射。
封臨颍縣公。
轉太尉。
元帝即位。
以為司徒。
大興初。
南歸。
加錄尚書事。
(永昌元年。
)遷太尉。
領太子太保。
未拜卒。
有集三卷。
〉【七哀詩】 轍兮轍兮。
何其寂蔑。
(○《文選》二十鄰裡相送方山詩注。
又《文選》三十六奉答内兄希叔詩注引下句。
) ☆王е〈е。
字世将。
琅邪臨沂人。
惠帝時。
辟太傅掾。
從迎大駕。
封武陵縣侯。
拜尚書郎。
出為濮陽太守。
元帝鎮江東。
以為司馬。
曆廬江、鄱陽二郡太守。
及即位。
徵為輔國将軍。
加散騎常侍。
永昌元年。
王敦以為平南将軍。
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
是年卒。
年四十八。
有集三十四卷。
〉【春可樂】 春可樂兮。
樂孟月(孟月。
玉燭寶典隻作春字。
)之初陽。
冰泮渙以微流。
土冒橛而解剛。
野晖赫(《類聚》作暄卉。
)以揮綠。
山蔥倩(玉燭寶典作翠倩倩。
)以發(玉燭寶典作登。
)蒼。
(○《類聚》三。
又玉燭寶典一引陽一韻及一句。
《禦覽》二十引陽、蒼二韻。
) 吉辰兮上戊。
明靈兮唯社。
百室兮必集。
祈祭(玉燭寶典作社。
)兮樹下。
濯茆兮菹韭。
齒蒜兮擗?。
缥醪兮浮蟻。
交觞兮并坐。
氣和兮體适。
心怡兮志可。
(○《禦覽》五百三十二。
又玉燭寶典二引戊、社、下三韻。
) 浮盤兮流爵。
接飲兮相娛。
(○玉燭寶典三。
) 上禊兮三巳。
臨川兮蕩飲。
回波兮曲沼。
夾岸兮道渠。
(○《書鈔》百五十五。
) 若乃良辰三祖。
祈始吉元。
華壇峻□。
羽蓋幢幡。
(○《書鈔》百五十五。
) ☆李充〈充。
字弘度。
江夏人。
辟丞相王導掾。
除剡令。
後為大著作郎。
累遷中書侍郎。
卒。
有《論語》注十卷、翰林論五十四卷、集二十卷。
〉【嘲友人詩】 同好齊歡愛。
纏綿一何深。
子既識我情。
我亦知子心。
燕婉曆年歲。
和樂如瑟琴。
良辰不我俱。
中闊似商參。
爾隔北山陽。
我分南川陰。
嘉會岡克從。
積思安可任。
目想妍麗姿。
耳存清媚音。
修晝興永念。
遙夜獨悲吟。
逝将尋行役。
言别泣沾襟。
(玉台作衤金。
《詩紀》作巾。
)願爾(《類聚》作示。
)降玉趾。
一顧重千金。
(○玉台新詠三。
《類聚》二十五。
《詩紀》三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