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七月七日詩】
朗月(歲時雜詠作日朗。
)垂玄景。
洪漢截皓(歲時雜詠作昊。
)蒼。
(《類聚》作倉。
)牽牛難牽牛。
(《類聚》作牧。
《詩紀》雲。
一作牧。
)織女守空箱。
(《類聚》作襄。
《詩紀》雲。
一作襄。
)河廣尚可越。
怨此漢無梁。
(○《類聚》四。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三十二。
) 北極躔衆星。
玉機運六綱。
素雲巡?汜。
炎帝收離光。
(○《書鈔》百五十五。
) 【送許從詩】 來若迅風歡。
逝如歸雲征。
離合理之常。
聚散安足驚。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二。
) ☆李?〈?。
字長林。
充子。
舉孝廉。
為本郡太守。
有尚書注十卷、集十卷。
〉【經渦路作詩】 言歸越東足。
逝将反上都。
後洫填(《類聚》作慎。
)中路。
改轍修茲道。
旦發石亭境。
夕宿桑首墟。
勁焱不興潤。
零雨莫能濡。
亢陽彌十旬。
涓滴未暫舒。
泉流成平陸。
結驷可回車。
肇允相忘鱗。
翻為涸池魚。
咫步不能移。
白日奄桑榆。
(○《類聚》百。
《詩紀》三十二。
) 【涉湖詩】 旋經義興境。
弭(《初學記》作頓。
)棹石蘭渚。
震澤為何在。
今唯太湖浦。
圖徑萦五百。
眇(《初學記》作ツ。
)目緬(《初學記》作渺。
)無睹。
高天淼若岸。
長津雜如縷。
窈窕尋灣漪。
迢遞望巒嶼。
驚(《初學記》作神。
)飚揚飛湍。
浮霄薄懸?。
輕禽翔雲漢。
遊鱗憩中浒。
黯藹天時陰。
??(《初學記》作??。
)舟航舞。
憑河(《初學記》作何。
)安可殉。
靜觀戒征旅。
(○《初學記》七。
《詩紀》三十二。
又《類聚》九引渚、浦、睹、縷四韻。
) 【夏日詩】 炎光爍(《類聚》作燦。
)南溟。
溽暑融三夏。
ホ(《詩紀》作湛。
)對重雲蔭。
(《禦覽》作陰。
)砰(《禦覽》作碎。
)棱震雷(《禦覽》作電。
)咤。
(《類聚》、《詩紀》作叱。
○《類聚》三。
《詩紀》三十二。
又《禦覽》十三引咤一韻。
) 【羨夏篇】 羲和遊與并。
朱融騁離光。
照穴應時啟。
超川随化亡。
(○《書鈔》百五十八。
) 咧咧林蜩鳴。
翩翩鳴貝?翔。
(○《初學記》三。
) 【感冬篇】 高陽攬玄辔。
太?禦冬始。
望舒注重在策。
曜靈協燕紀。
(○《初學記》三。
《詩紀》三十二。
) 蜿虹潛太陰。
文雉化淮汜。
(○《初學記》六作感冬初。
) 【離思篇】 烈烈寒氣嚴。
寥寥天宇清。
(○《文選》二十六辛醜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注。
) 【詩】 焦肺枯肝。
抽腸裂膈。
(○《文選》五十五廣絕交論注。
) ☆熊甫〈甫。
王敦參軍。
〉【别歌】 〖《晉書》曰:錢鳳為王敦铠曹參軍。
知敦有不臣之心。
相與朋構。
專弄威權。
參軍熊甫。
谏敦不聽。
遂告歸。
臨别歌曰:〗 徂風飚起蓋山陵。
氛霧蔽日玉石焚。
往事既去可長歎。
念别惆怅複會難。
(○《晉書》沈充傳。
《詩紀》三十二。
) ☆楊方〈方。
字公回。
會稽人。
司徒王導司徒掾。
轉東安太守。
補高梁太守。
年老歸終于家。
有《五經鈎沉》十卷、《吳越春秋》削繁五卷、集二卷。
〉【合歡詩五首】 〖《詩紀》别後三首為雜詩。
注雲。
樂府通前為合歡詩。
今從玉台。
逯案。
馮氏所據本當如此。
今所見明本玉台正作合歡詩五首。
〗 虎嘯谷風起。
龍躍景雲浮。
同聲好相應。
同氣自相求。
我情與子親。
譬如影追軀。
食共并(樂府作同。
《詩紀》雲。
一作同。
)根穗。
飲共連理杯。
衣共(玉台作用。
韻補同。
)雙絲絹。
(韻補作線。
)寝共無縫?。
(玉台作?。
韻補同。
)居願接膝坐。
行願攜手趨。
子靜我不動。
子遊我不(玉台作無。
)留。
齊彼同心鳥。
譬此(樂府作彼。
《詩紀》雲。
一作彼。
)比目魚。
情至斷金石。
膠漆未為牢。
但願長無别。
合形作一軀。
生為并身物。
死為同棺(韻補作椁。
)灰。
秦氏自言至。
我情不可俦。
(○玉台新詠三。
《樂府詩集》七十六。
《詩紀》三十二。
韻補二引?、留二韻。
灰、俦一韻。
) 磁石引(玉台作招。
韻補同。
)長針。
陽燧下炎(韻補作焱。
)煙。
宮商聲相和。
心同自相親。
我情與子合。
亦如影追身。
寝共織成被。
絮用(樂府作共。
韻補同。
)同(《詩紀》作共。
)功綿。
暑搖比翼扇。
寒坐并肩氈。
子笑我必(《詩紀》作心。
)哂。
子戚(樂府作蹙。
《詩紀》同。
)我無歡。
來與子共迹。
去與子同塵。
齊彼蛩蛩獸。
舉動不相捐。
惟願長無别。
合形作一身。
生有同室(韻補作穴。
)好。
死成并棺民。
徐氏自言至。
我情不可陳。
(○玉台新詠三。
《樂府詩集》七十六。
《詩紀》三十二。
又韻補二引捐、民二韻。
煙、親二韻。
) 獨坐空室中。
愁有數千端。
悲響答愁歎。
哀涕應苦言。
(《詩紀》雲。
玉台作心。
)彷徨四顧望。
白日入西山。
不睹佳人來。
但見飛鳥還。
飛鳥亦何樂。
夕宿自作群。
(○玉台新詠三。
《樂府詩集》七十六。
《詩紀》三十二。
) 飛黃銜長辔。
翼翼回輕輪。
俯涉渌(玉台作綠。
)水澗。
仰過九層山。
修途曲且險。
秋草生兩邊。
黃華如沓金。
白花(玉台作華。
韻補同。
)如散銀。
青敷羅翠彩。
绛葩象赤雲。
爰有承露枝。
紫榮合素芬。
扶疏(樂府作路。
)垂(樂府作重。
《詩紀》同。
)清藻。
布翹芳且鮮。
目為豔彩回。
心為奇色旋。
撫心悼孤客。
俯仰還(《詩紀》作遠。
)自憐。
《止寺》《止屠》(樂府作踟蹰。
《詩紀》同。
)向壁歎。
攬筆作此文。
(○玉台新詠三。
《樂府詩集》七十六。
《詩紀》三十二。
又韻補二引邊、銀二韻。
芬、鮮二韻。
) 南鄰(《詩紀》雲。
玉台作林。
)有奇樹。
承春挺素華。
豐翹被長條。
綠葉蔽朱柯。
因風吐(樂府作吹。
)微(《詩紀》作徽。
)音。
芳氣入紫霞。
我心羨此木。
願徒著予(玉台作餘。
)家。
夕得遊其下。
朝得弄其葩。
爾根深
)垂玄景。
洪漢截皓(歲時雜詠作昊。
)蒼。
(《類聚》作倉。
)牽牛難牽牛。
(《類聚》作牧。
《詩紀》雲。
一作牧。
)織女守空箱。
(《類聚》作襄。
《詩紀》雲。
一作襄。
)河廣尚可越。
怨此漢無梁。
(○《類聚》四。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三十二。
) 北極躔衆星。
玉機運六綱。
素雲巡?汜。
炎帝收離光。
(○《書鈔》百五十五。
) 【送許從詩】 來若迅風歡。
逝如歸雲征。
離合理之常。
聚散安足驚。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二。
) ☆李?〈?。
字長林。
充子。
舉孝廉。
為本郡太守。
有尚書注十卷、集十卷。
〉【經渦路作詩】 言歸越東足。
逝将反上都。
後洫填(《類聚》作慎。
)中路。
改轍修茲道。
旦發石亭境。
夕宿桑首墟。
勁焱不興潤。
零雨莫能濡。
亢陽彌十旬。
涓滴未暫舒。
泉流成平陸。
結驷可回車。
肇允相忘鱗。
翻為涸池魚。
咫步不能移。
白日奄桑榆。
(○《類聚》百。
《詩紀》三十二。
) 【涉湖詩】 旋經義興境。
弭(《初學記》作頓。
)棹石蘭渚。
震澤為何在。
今唯太湖浦。
圖徑萦五百。
眇(《初學記》作ツ。
)目緬(《初學記》作渺。
)無睹。
高天淼若岸。
長津雜如縷。
窈窕尋灣漪。
迢遞望巒嶼。
驚(《初學記》作神。
)飚揚飛湍。
浮霄薄懸?。
輕禽翔雲漢。
遊鱗憩中浒。
黯藹天時陰。
??(《初學記》作??。
)舟航舞。
憑河(《初學記》作何。
)安可殉。
靜觀戒征旅。
(○《初學記》七。
《詩紀》三十二。
又《類聚》九引渚、浦、睹、縷四韻。
) 【夏日詩】 炎光爍(《類聚》作燦。
)南溟。
溽暑融三夏。
ホ(《詩紀》作湛。
)對重雲蔭。
(《禦覽》作陰。
)砰(《禦覽》作碎。
)棱震雷(《禦覽》作電。
)咤。
(《類聚》、《詩紀》作叱。
○《類聚》三。
《詩紀》三十二。
又《禦覽》十三引咤一韻。
) 【羨夏篇】 羲和遊與并。
朱融騁離光。
照穴應時啟。
超川随化亡。
(○《書鈔》百五十八。
) 咧咧林蜩鳴。
翩翩鳴貝?翔。
(○《初學記》三。
) 【感冬篇】 高陽攬玄辔。
太?禦冬始。
望舒注重在策。
曜靈協燕紀。
(○《初學記》三。
《詩紀》三十二。
) 蜿虹潛太陰。
文雉化淮汜。
(○《初學記》六作感冬初。
) 【離思篇】 烈烈寒氣嚴。
寥寥天宇清。
(○《文選》二十六辛醜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注。
) 【詩】 焦肺枯肝。
抽腸裂膈。
(○《文選》五十五廣絕交論注。
) ☆熊甫〈甫。
王敦參軍。
〉【别歌】 〖《晉書》曰:錢鳳為王敦铠曹參軍。
知敦有不臣之心。
相與朋構。
專弄威權。
參軍熊甫。
谏敦不聽。
遂告歸。
臨别歌曰:〗 徂風飚起蓋山陵。
氛霧蔽日玉石焚。
往事既去可長歎。
念别惆怅複會難。
(○《晉書》沈充傳。
《詩紀》三十二。
) ☆楊方〈方。
字公回。
會稽人。
司徒王導司徒掾。
轉東安太守。
補高梁太守。
年老歸終于家。
有《五經鈎沉》十卷、《吳越春秋》削繁五卷、集二卷。
〉【合歡詩五首】 〖《詩紀》别後三首為雜詩。
注雲。
樂府通前為合歡詩。
今從玉台。
逯案。
馮氏所據本當如此。
今所見明本玉台正作合歡詩五首。
〗 虎嘯谷風起。
龍躍景雲浮。
同聲好相應。
同氣自相求。
我情與子親。
譬如影追軀。
食共并(樂府作同。
《詩紀》雲。
一作同。
)根穗。
飲共連理杯。
衣共(玉台作用。
韻補同。
)雙絲絹。
(韻補作線。
)寝共無縫?。
(玉台作?。
韻補同。
)居願接膝坐。
行願攜手趨。
子靜我不動。
子遊我不(玉台作無。
)留。
齊彼同心鳥。
譬此(樂府作彼。
《詩紀》雲。
一作彼。
)比目魚。
情至斷金石。
膠漆未為牢。
但願長無别。
合形作一軀。
生為并身物。
死為同棺(韻補作椁。
)灰。
秦氏自言至。
我情不可俦。
(○玉台新詠三。
《樂府詩集》七十六。
《詩紀》三十二。
韻補二引?、留二韻。
灰、俦一韻。
) 磁石引(玉台作招。
韻補同。
)長針。
陽燧下炎(韻補作焱。
)煙。
宮商聲相和。
心同自相親。
我情與子合。
亦如影追身。
寝共織成被。
絮用(樂府作共。
韻補同。
)同(《詩紀》作共。
)功綿。
暑搖比翼扇。
寒坐并肩氈。
子笑我必(《詩紀》作心。
)哂。
子戚(樂府作蹙。
《詩紀》同。
)我無歡。
來與子共迹。
去與子同塵。
齊彼蛩蛩獸。
舉動不相捐。
惟願長無别。
合形作一身。
生有同室(韻補作穴。
)好。
死成并棺民。
徐氏自言至。
我情不可陳。
(○玉台新詠三。
《樂府詩集》七十六。
《詩紀》三十二。
又韻補二引捐、民二韻。
煙、親二韻。
) 獨坐空室中。
愁有數千端。
悲響答愁歎。
哀涕應苦言。
(《詩紀》雲。
玉台作心。
)彷徨四顧望。
白日入西山。
不睹佳人來。
但見飛鳥還。
飛鳥亦何樂。
夕宿自作群。
(○玉台新詠三。
《樂府詩集》七十六。
《詩紀》三十二。
) 飛黃銜長辔。
翼翼回輕輪。
俯涉渌(玉台作綠。
)水澗。
仰過九層山。
修途曲且險。
秋草生兩邊。
黃華如沓金。
白花(玉台作華。
韻補同。
)如散銀。
青敷羅翠彩。
绛葩象赤雲。
爰有承露枝。
紫榮合素芬。
扶疏(樂府作路。
)垂(樂府作重。
《詩紀》同。
)清藻。
布翹芳且鮮。
目為豔彩回。
心為奇色旋。
撫心悼孤客。
俯仰還(《詩紀》作遠。
)自憐。
《止寺》《止屠》(樂府作踟蹰。
《詩紀》同。
)向壁歎。
攬筆作此文。
(○玉台新詠三。
《樂府詩集》七十六。
《詩紀》三十二。
又韻補二引邊、銀二韻。
芬、鮮二韻。
) 南鄰(《詩紀》雲。
玉台作林。
)有奇樹。
承春挺素華。
豐翹被長條。
綠葉蔽朱柯。
因風吐(樂府作吹。
)微(《詩紀》作徽。
)音。
芳氣入紫霞。
我心羨此木。
願徒著予(玉台作餘。
)家。
夕得遊其下。
朝得弄其葩。
爾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