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劉琨〈琨。
字越石。
中山魏昌人。
元康中。
為司隸從事。
曆太尉掾、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光熙初。
封廣武侯。
永嘉初。
拜并州刺史。
建興二年。
加大将軍、都督并州諸軍事。
三年。
進司空。
四年。
為石勒所敗。
奔段匹?。
大興元年。
為匹?所害。
有集十卷、别集十二卷。
〉【扶風歌】 朝發廣莫門。
暮宿丹水山。
左手彎繁弱。
右手揮龍淵。
顧瞻望宮阙。
俯仰禦飛軒。
據鞍長歎息。
淚下(草堂詩箋作下淚。
)如流泉。
系馬長松下。
廢(《文選》作發。
《禦覽》、樂府、文章正宗、《詩紀》同。
《初學記》或作登。
或作歇。
草堂詩箋作歇。
)鞍高嶽頭。
(草堂詩箋作丘颠。
)烈烈(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冽冽。
樂府作冽冽。
)悲風起。
冷冷澗水流。
揮手長水流。
揮手長相謝。
哽咽不能言。
浮雲為我結。
歸(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飛。
《詩紀》同。
樂府作飛。
)鳥為我旋。
去家日已遠。
安知存與亡。
慷慨窮林中。
抱膝獨摧藏。
麋(《類聚》無麋字。
)鹿遊我前。
犭爰(《類聚》無犭爰字。
)猴戲我側。
資糧既乏盡。
(《類聚》作以乏。
)薇蕨安可(《類聚》作足。
)食。
攬辔命徒侶。
吟嘯絕嚴中。
君子道微矣。
夫子故(《詩紀》雲。
一作固。
)有窮。
惟昔李骞(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愆。
《類聚》、樂府作愆。
)期。
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獲罪。
漢武不見明。
我欲竟(《文選》作競。
六臣注。
五臣作意。
)此曲。
此曲悲且長。
棄置勿重陳。
重陳令心傷。
(○《文選》二十八。
《文選》集注五十六。
《樂府詩集》八十四。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三十一。
又《類聚》四十三引頭、流、側、食、庭、明六韻。
《初學記》二十二引頭一韻。
二十八引頭、流二韻。
草堂詩箋三戲贈詩注引颠一韻。
二十五杜鵑詩注引泉一韻。
《禦覽》三百五十八引頭一韻。
) 【扶風歌】〖豔歌行〗 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離離。
(《禦覽》作摧摧。
事類賦同。
)上枝拂青雲。
(樂府作雪。
)中心十數圍。
洛陽發(廣《文選》作乏。
按當作伐。
)中梁。
松樹(《禦覽》作柏。
事類賦同。
)竊自悲。
斧鋸截是松。
松樹東西摧。
特(《類聚》作持。
《詩紀》同。
)作四輪車。
載至洛陽宮。
觀者莫不歡。
問是何山材。
誰能刻镂此。
公輸與魯班。
(事類賦作般。
)被之用丹漆。
薰用蘇合香。
本自(《詩紀》作是。
)南山松。
(《禦覽》作柏。
事類賦同。
)今(事類賦作采。
)為宮殿梁。
(○《類聚》八十八作古豔歌。
《樂府詩集》三十九作豔歌行。
不署作者。
廣《文選》十二作豔歌行。
《詩紀》六。
又《禦覽》九百五十三作扶風歌。
引摧、圍二韻。
九百五十四引摧、圍、悲、班、香、梁六韻。
事類賦柏賦注引摧、圍、悲、般、香、梁六韻。
○逯案。
古《詩紀》此篇編入漢詩。
然據《禦覽》及事類賦。
知為劉越石作。
今編之於此。
) 【答盧谌詩】〖八章○并書〗 琨頓首。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重頓首二字。
)損書及詩。
備辛酸之苦言。
暢經通之遠旨。
執玩反覆。
不能釋手。
慨然以悲。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喜。
)歡然以喜。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無此句。
)昔在少壯。
未嘗檢括。
遠慕老莊之齊物。
近嘉阮生之放曠。
怪厚薄何從而生。
哀樂何(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所。
)由而至。
自頃?張。
困於逆亂。
國破家亡。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家國破亡。
)親友凋殘。
塊然獨坐。
則哀憤兩集。
(李善本《文選》此二句在負杖行吟則百憂俱至下。
六臣本注雲。
此二句善置負杖行吟下。
)負杖行吟。
則百憂俱至。
時複相與舉觞對膝。
破涕為笑。
排終身之積慘。
求數刻之暫歡。
譬由疾?彌年。
而欲一丸銷之。
其可得乎。
夫才生於世。
世實須才。
和氏之璧。
焉得獨曜於郢握。
夜光之珠。
何得專玩於随掌。
天下之寶。
固(李善本無固字。
《詩紀》同。
)當與天下共之。
但分析之日。
不能不怅恨爾。
(李善本《文選》作耳。
)然後知聃周之為虛誕。
嗣宗之為妄(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忘也。
)作也。
昔?骥倚?於吳坂。
長(六臣本無長字。
)鳴於良樂。
知與不知也。
百裡奚(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有非字。
按非字衍文。
)愚於虞而智於秦。
遇與不遇也。
今君遇之矣。
勖之而已。
不複屬意于文。
二十馀年矣。
久廢則無次。
想必欲其一反。
故稱指送一篇。
适足以彰來詩之益美耳。
琨頓首頓首。
厄運初遘。
陽爻在六。
乾象棟傾。
坤儀舟覆。
橫厲糾紛。
群妖競逐。
火燎神州。
洪流華域。
彼黍離離。
彼稷育育。
哀我皇晉。
痛心在目。
(六臣本《文選》作痛在其目。
注雲。
善作痛心在目。
) 天地無心。
萬物同塗。
禍淫莫驗。
福善則虛。
逆有全邑。
義無完都。
英蕊夏落。
毒卉冬敷。
如彼龜玉。
韫椟毀諸。
刍狗之談。
其最得乎。
咨餘軟弱。
弗克負荷。
愆釁仍彰。
榮寵屢加。
威之不建。
禍延兇播。
忠損于國。
孝愆于家。
斯罪之積。
如彼山河。
斯釁之深。
終莫能磨。
郁穆舊姻。
?燕婉新婚。
不慮其敗。
唯義是敦。
(李善本《文選》無此二句。
六臣本注雲。
善無此二句。
)裹糧攜弱。
匍匐星奔。
未辍爾駕。
已隳(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堕。
《詩紀》同。
)我門。
二族偕覆。
三孽并根。
長慚舊孤。
永負冤魂。
亭亭孤幹。
獨生無伴。
綠頁繁缛。
柔條修罕。
朝采爾實。
夕捋爾竿。
竿翠豐尋。
逸珠盈?宛。
實消我憂。
憂急用緩。
逝将去矣。
(李善本《文選》作乎。
)庭虛情(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憤。
)滿。
虛滿伊何。
蘭桂移植。
(六臣本《文選》雲。
善無此二句。
)茂彼春林。
瘁此秋棘。
有鳥翻飛。
不遑休息。
匪桐不栖。
匪竹不食。
永戢東羽。
翰撫西翼。
我之敬之。
廢歡辍職。
音以賞奏。
味以殊珍。
文以明言。
言以暢神。
之子之往。
四美不臻。
澄醪覆觞。
絲
字越石。
中山魏昌人。
元康中。
為司隸從事。
曆太尉掾、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光熙初。
封廣武侯。
永嘉初。
拜并州刺史。
建興二年。
加大将軍、都督并州諸軍事。
三年。
進司空。
四年。
為石勒所敗。
奔段匹?。
大興元年。
為匹?所害。
有集十卷、别集十二卷。
〉【扶風歌】 朝發廣莫門。
暮宿丹水山。
左手彎繁弱。
右手揮龍淵。
顧瞻望宮阙。
俯仰禦飛軒。
據鞍長歎息。
淚下(草堂詩箋作下淚。
)如流泉。
系馬長松下。
廢(《文選》作發。
《禦覽》、樂府、文章正宗、《詩紀》同。
《初學記》或作登。
或作歇。
草堂詩箋作歇。
)鞍高嶽頭。
(草堂詩箋作丘颠。
)烈烈(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冽冽。
樂府作冽冽。
)悲風起。
冷冷澗水流。
揮手長水流。
揮手長相謝。
哽咽不能言。
浮雲為我結。
歸(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飛。
《詩紀》同。
樂府作飛。
)鳥為我旋。
去家日已遠。
安知存與亡。
慷慨窮林中。
抱膝獨摧藏。
麋(《類聚》無麋字。
)鹿遊我前。
犭爰(《類聚》無犭爰字。
)猴戲我側。
資糧既乏盡。
(《類聚》作以乏。
)薇蕨安可(《類聚》作足。
)食。
攬辔命徒侶。
吟嘯絕嚴中。
君子道微矣。
夫子故(《詩紀》雲。
一作固。
)有窮。
惟昔李骞(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愆。
《類聚》、樂府作愆。
)期。
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獲罪。
漢武不見明。
我欲竟(《文選》作競。
六臣注。
五臣作意。
)此曲。
此曲悲且長。
棄置勿重陳。
重陳令心傷。
(○《文選》二十八。
《文選》集注五十六。
《樂府詩集》八十四。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三十一。
又《類聚》四十三引頭、流、側、食、庭、明六韻。
《初學記》二十二引頭一韻。
二十八引頭、流二韻。
草堂詩箋三戲贈詩注引颠一韻。
二十五杜鵑詩注引泉一韻。
《禦覽》三百五十八引頭一韻。
) 【扶風歌】〖豔歌行〗 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離離。
(《禦覽》作摧摧。
事類賦同。
)上枝拂青雲。
(樂府作雪。
)中心十數圍。
洛陽發(廣《文選》作乏。
按當作伐。
)中梁。
松樹(《禦覽》作柏。
事類賦同。
)竊自悲。
斧鋸截是松。
松樹東西摧。
特(《類聚》作持。
《詩紀》同。
)作四輪車。
載至洛陽宮。
觀者莫不歡。
問是何山材。
誰能刻镂此。
公輸與魯班。
(事類賦作般。
)被之用丹漆。
薰用蘇合香。
本自(《詩紀》作是。
)南山松。
(《禦覽》作柏。
事類賦同。
)今(事類賦作采。
)為宮殿梁。
(○《類聚》八十八作古豔歌。
《樂府詩集》三十九作豔歌行。
不署作者。
廣《文選》十二作豔歌行。
《詩紀》六。
又《禦覽》九百五十三作扶風歌。
引摧、圍二韻。
九百五十四引摧、圍、悲、班、香、梁六韻。
事類賦柏賦注引摧、圍、悲、般、香、梁六韻。
○逯案。
古《詩紀》此篇編入漢詩。
然據《禦覽》及事類賦。
知為劉越石作。
今編之於此。
) 【答盧谌詩】〖八章○并書〗 琨頓首。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重頓首二字。
)損書及詩。
備辛酸之苦言。
暢經通之遠旨。
執玩反覆。
不能釋手。
慨然以悲。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喜。
)歡然以喜。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無此句。
)昔在少壯。
未嘗檢括。
遠慕老莊之齊物。
近嘉阮生之放曠。
怪厚薄何從而生。
哀樂何(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所。
)由而至。
自頃?張。
困於逆亂。
國破家亡。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家國破亡。
)親友凋殘。
塊然獨坐。
則哀憤兩集。
(李善本《文選》此二句在負杖行吟則百憂俱至下。
六臣本注雲。
此二句善置負杖行吟下。
)負杖行吟。
則百憂俱至。
時複相與舉觞對膝。
破涕為笑。
排終身之積慘。
求數刻之暫歡。
譬由疾?彌年。
而欲一丸銷之。
其可得乎。
夫才生於世。
世實須才。
和氏之璧。
焉得獨曜於郢握。
夜光之珠。
何得專玩於随掌。
天下之寶。
固(李善本無固字。
《詩紀》同。
)當與天下共之。
但分析之日。
不能不怅恨爾。
(李善本《文選》作耳。
)然後知聃周之為虛誕。
嗣宗之為妄(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忘也。
)作也。
昔?骥倚?於吳坂。
長(六臣本無長字。
)鳴於良樂。
知與不知也。
百裡奚(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有非字。
按非字衍文。
)愚於虞而智於秦。
遇與不遇也。
今君遇之矣。
勖之而已。
不複屬意于文。
二十馀年矣。
久廢則無次。
想必欲其一反。
故稱指送一篇。
适足以彰來詩之益美耳。
琨頓首頓首。
厄運初遘。
陽爻在六。
乾象棟傾。
坤儀舟覆。
橫厲糾紛。
群妖競逐。
火燎神州。
洪流華域。
彼黍離離。
彼稷育育。
哀我皇晉。
痛心在目。
(六臣本《文選》作痛在其目。
注雲。
善作痛心在目。
) 天地無心。
萬物同塗。
禍淫莫驗。
福善則虛。
逆有全邑。
義無完都。
英蕊夏落。
毒卉冬敷。
如彼龜玉。
韫椟毀諸。
刍狗之談。
其最得乎。
咨餘軟弱。
弗克負荷。
愆釁仍彰。
榮寵屢加。
威之不建。
禍延兇播。
忠損于國。
孝愆于家。
斯罪之積。
如彼山河。
斯釁之深。
終莫能磨。
郁穆舊姻。
?燕婉新婚。
不慮其敗。
唯義是敦。
(李善本《文選》無此二句。
六臣本注雲。
善無此二句。
)裹糧攜弱。
匍匐星奔。
未辍爾駕。
已隳(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堕。
《詩紀》同。
)我門。
二族偕覆。
三孽并根。
長慚舊孤。
永負冤魂。
亭亭孤幹。
獨生無伴。
綠頁繁缛。
柔條修罕。
朝采爾實。
夕捋爾竿。
竿翠豐尋。
逸珠盈?宛。
實消我憂。
憂急用緩。
逝将去矣。
(李善本《文選》作乎。
)庭虛情(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憤。
)滿。
虛滿伊何。
蘭桂移植。
(六臣本《文選》雲。
善無此二句。
)茂彼春林。
瘁此秋棘。
有鳥翻飛。
不遑休息。
匪桐不栖。
匪竹不食。
永戢東羽。
翰撫西翼。
我之敬之。
廢歡辍職。
音以賞奏。
味以殊珍。
文以明言。
言以暢神。
之子之往。
四美不臻。
澄醪覆觞。
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