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

關燈
【郊廟歌辭】 【晉郊祀歌三首】 〖《晉書》樂志曰:武帝受命。

    泰始二年。

    诏郊祀明堂禮樂權用魏儀。

    遵周室肇稱殷禮之義。

    但改樂章。

    使傅玄為之辭。

    凡十九篇。

    〗 【夕牲歌】 天命有晉。

    穆穆明明。

    我其夙夜。

    祗事上靈。

    常于時假。

    (《晉書》作夏。

    )迄用有(樂府作其。

    《詩紀》同。

    )成。

    於薦玄牡。

    進夕其牲。

    崇德作樂。

    神?是(《文選》補遺作景。

    )聽。

    (○《宋書》樂志。

    《晉書》樂志。

    《樂府詩集》一。

    《文選》補遺三十四。

    廣《文選》十。

    《詩紀》三十九。

    ) 【迎送神歌】 宣文蒸(《宋書》作?。

    )哉。

    日靖四方。

    永言保之。

    夙夜匪康。

    光天之命。

    上帝是皇。

    嘉樂殷薦。

    靈祚(《宋書》作祁。

    )景祥。

    神?降(《宋書》作隆。

    樂府同。

    )假。

    享福無疆。

    (○《宋書》樂志。

    《晉書》樂志。

    《樂府詩集》一。

    廣《文選》十。

    ) 【飨神歌】〖三章〗  天祚有晉。

    其命惟新。

    受終于魏。

    奄有兆(《晉書》作黎。

    )民。

    燕及皇天。

    懷柔(《晉書》作和。

    )百神。

    不(《晉書》作丕。

    )顯遺烈。

    之德之純。

    享其玄牡。

    式用肇?。

    神?來格。

    福祿是臻。

     時邁其猶。

    昊天子之。

    祜享有晉。

    兆民(《晉書》作肇庶。

    )戴之。

    畏天之威。

    敬授民(《晉書》、樂府、廣《文選》作人。

    《詩紀》同。

    )時。

    不顯不承。

    於猶繹思。

    皇極斯建。

    庶績鹹熙。

    庶幾列夜。

    惟晉之祺。

     宣文惟後。

    克與彼天。

    撫甯四海。

    保有康年。

    於乎緝熙。

    肆用靖民。

    爰立典制。

    爰修禮紀。

    作民之極。

    莫匪資始。

    克昌厥後。

    永言保之。

    (○《宋書》樂志。

    《晉書》樂志。

    《樂府詩集》一。

    廣《文選》十一。

    《詩紀》三十九。

    ) 【晉天地郊明堂歌六首】 【夕牲歌】〖天地郊、明堂同。

    〗 皇矣有晉。

    時邁其德。

    受終於天。

    光濟萬國。

    萬國既光。

    神定厥祥。

    虔于郊祀。

    隻事上皇。

    隻事上皇。

    百福(《宋書》作祿。

    )是臻。

    巍巍祖考。

    克配彼天。

    嘉牲匪歆。

    德馨惟飨。

    受天之祚。

    (《晉書》作佑。

    樂府、廣《文選》、《詩紀》同。

    )神(《詩紀》作佑。

    )化四方。

    (《宋書》作神和四暢。

    ○《宋書》樂志。

    《晉書》樂志。

    《樂府詩集》一。

    廣《文選》十一。

    《詩紀》三十九。

    )  【降神歌】 於赫大晉。

    膺(《晉書》作應。

    )天景祥。

    二帝邁德。

    宣茲(《晉書》作此。

    )重光。

    我皇受命。

    奄有萬方。

    郊祀配享。

    禮樂孔章。

     神?嘉響。

    祖考是皇。

    克昌厥後。

    保祚(《宋書》作胙。

    )無疆。

    (○同上) 【天郊飨神歌】 整泰壇。

    祀(《晉書》作盛。

    《初學記》同。

    )皇神。

    精氣感。

    (《初學記》作盛。

    )百靈賓。

    蘊朱火。

    燎芳薪。

    紫煙遊。

    (《初學記》作起。

    《詩紀》雲。

    一作起。

    )冠青雲。

    神之體。

    靡象形。

    曠無方。

    幽以清。

    神之來。

    光(樂府作亢。

    )景照。

    (《晉書》作昭。

    韻補同。

    )聽無聞。

    視無兆。

    神之至。

    舉歆歆。

    動餘心。

    神之坐。

    同歡娛。

    澤雲翔。

    化風舒。

    嘉樂奏。

    文中聲。

    八音諧。

    神是聽。

    鹹潔齊。

    (《宋書》作齊。

    )并芬芳。

    烹?牲。

    (《宋書》作牲?。

    )享玉觞。

    神悅響。

    歆禮祀。

    佑大晉。

    降繁祉。

    祚(《晉書》作作。

    )京邑。

    行(《晉書》作廣。

    )四海。

    保天年。

    窮地紀。

    (○《宋書》樂志。

    《晉書》樂志。

    《樂府詩集》一。

    廣《文選》十一。

    《詩紀》三十九。

    又《初學記》十三引神、賓、薪、雲四韻。

    韻補四引昭、兆二韻。

    ) 【又】 營泰?。

    定天衷。

    思心睿。

    謀筮從。

    建表蘊。

    設郊宮。

    田燭置。

    ?火通。

    曆元旬。

    集首吉。

    飾?皆壇。

    坎列室。

    (○《初學記》十三。

    ) 【地郊飨神歌】 整泰折。

    (廣《文選》作圻。

    )俟(《初學記》作祚。

    )皇隻。

    衆神感。

    群靈儀。

    陰祀設。

    吉禮施。

    夜将極。

    時未移。

    隻之體。

    無形象。

    潛泰幽。

    洞忽荒。

    隻之出。

    ?若有。

    靈(《初學記》作虛。

    誤。

    )無還。

    天下母。

    隻之來。

    遺光景。

    昭若存。

    終冥冥。

    (韻補作溟溟。

    )隻之至。

    舉欣欣。

    舞象德。

    歌成文。

    隻之(《晉書》作既。

    )坐。

    同歡豫。

    澤雨施。

    化雲布。

    樂八變。

    聲教敷。

    物鹹亨。

    (《宋書》、廣《文選》作享。

    )隻是娛。

    齊(《宋書》作齊。

    )既潔。

    侍者肅。

    玉觞進。

    鹹穆穆。

    飨嘉豢。

    (《宋書》作慶。

    )歆德馨。

    祚(《宋書》作胙。

    《初學記》作作。

    )有晉。

    暨(《初學記》作壁。

    )群生。

    溢九壤。

    (《初學記》作有。

    )格天庭。

    保萬壽。

    延億齡。

    (○《宋書》樂志。

    《晉書》樂志。

    《樂府詩集》一。

    廣《文選》十一。

    《詩紀》三十九。

    又《初學記》十三引隻、儀、黎、庭、齡五韻。

    韻補三引景、溟二韻。

    ) 【又】 結方丘。

    祗國琛。

    樽既享。

    俎既歆。

    斂(《初學記》作欽。

    )檢玉。

    具鏖琛。

    懋(《初學記》作懋。

    )百福。

    底自古。

    錫萬壽。

    迄在今。

    (○《初學記》十三。

    《詩紀》三十九。

    ) 【明堂飨神歌】 經始明堂。

    享祀匪懈。

    於皇烈考。

    光配上帝。

    赫赫上帝。

    既高既崇。

    聖考是配。

    明德(廣《文選》作堂。

    )顯融。

    率土敬職。

    萬方來祭。

    常于時假。

    保祚(《宋書》作胙。

    )永世。

    (○《宋書》作志。

    《晉書》樂志。

    《樂府詩集》一。

    廣《文選》十一。

    《詩紀》三十九。

    ) 【晉宗廟歌十一首】 〖南《齊書》樂志曰:晉泰始中。

    傅玄造祠廟夕牲昭夏歌一篇。

    迎送神肆夏歌一篇。

    登歌七廟七篇。

    飨神歌二篇。

    玄雲。

      登歌,歌盛德之功烈,故廟異其文。

    飨神猶周頌之有瞽及雍,但說祭飨神明禮光之盛,七廟飨神皆用之。

    〗 【夕牲歌】 我夕我牲。

    猗欤敬止。

    嘉豢孔時。

    供茲享祀。

    神鑒厥誠。

    博碩斯歆。

    祖考降響。

    以虞孝孫之心。

    (○《宋書》樂志。

    《晉書》樂志。

    《樂府詩集》八。

    《詩紀》三十九。

    ) 【迎送神歌】 鳴呼悠哉。

    日鑒(《晉書》作監。

    )在茲。

    以時享祀。

    神明降之。

    神明斯降。

    既佑飨之。

    祚我無疆。

    受天之佑。

    赫赫太上。

    巍巍聖祖。

    明明烈考。

    丕承繼序。

    (○同上) 【征西将軍登歌】 經始宗廟。

    神明(《晉書》作時。

    )戾止。

    申錫無疆。

    祗承享祀。

    假哉皇祖。

    綏予孫子。

    燕及後昆。

    錫茲繁祉。

    (○同上) 【豫章府君登歌】 嘉樂肆(樂府作在。

    )庭。

    (《晉書》作筵。

    )薦祀在堂。

    皇皇宗廟。

    乃祖先(《晉書》作乃。

    )皇。

    濟濟辟公。

    相予(《宋書》作子。

    )蒸(樂府作?。

    )嘗。

    享祀不忒。

    降福穰穰。

    (○同上) 【颍川府君登歌】 於邈先後。

    實司于天。

    顯矣皇祖。

    帝祉肇臻。

    本支克昌。

    資始開元。

    惠我無疆。

    享祀(《晉書》作祚。

    )永年。

    (○同上)  【京兆府君登歌】 於惟曾皇。

    顯顯令德。

    高明清亮。

    匪兢柔克。

    保?命祜。

    (《宋書》作祜。

    )基命惟則。

    笃生聖祖。

    光濟四國。

    (○同上) 【宣皇帝登歌】  於铄皇祖。

    聖德欽明。

    勤施四方。

    夙夜敬止。

    載敷文教。

    載揚武烈。

    匡定社稷。

    恭(《宋書》作龔。

    樂府同。

    《晉書》作躬。

    )行天罰。

    經始大業。

    造創帝基。

    畏天之命。

    于時保之。

    (○同上) 【景皇帝登歌】 執競景皇。

    克明克哲。

    旁作穆穆。

    惟祗惟畏。

    纂宣之緒。

    耆定厥功。

    登此俊?。

    糾彼群兇。

    業業在位。

    帝既勤止。

    維天之命。

    於穆不已。

    (○同上)  【文皇帝登歌】 於皇時晉。

    允文文皇。

    聰明睿智。

    聖敬神武。

    萬幾莫綜。

    皇斯清之。

    虎兕(《晉書》作蛇豕。

    )放命。

    皇斯平之。

    柔遠能迩。

    簡授英賢。

    創業垂統。

    勳格皇天。

    (○同上) 【飨神歌】〖二章〗 曰(《晉書》作日。

    )晉是常。

    享祀時序。

    宗廟緻敬。

    禮樂具舉。

    惟其來祭。

    普天率土。

    犧樽既奠。

    清酤既載。

    亦有和羹。

    薦羞斯備。

    蒸蒸(樂府作??。

    )永慕。

    感時興思。

    登歌奏舞。

    神樂其和。

    祖考來格。

    佑我邦家。

    敷(《晉書》作溥。

    )天之下。

    罔不休嘉。

     肅肅在位。

    濟濟臣工。

    四海來格。

    禮儀有容。

    鐘鼓振。

    管弦理。

    舞開元。

    歌永始。

    神胥樂兮。

    肅肅在位。

    臣工濟濟。

    小大鹹敬。

    上下有禮。

    理管弦。

    振鼓鐘。

    舞象德。

    歌詠功。

    神胥樂兮。

    肅肅在位。

    有來雍雍。

    穆穆天子。

    相維辟公。

    禮有儀。

    樂有則。

    舞象功。

    歌詠德。

    神胥樂兮。

    (《宋書》缺舞象功以下十字。

    ○同上○逯案。

    肅肅在位起始四句。

    《晉書》屬前章。

    )  【燕射歌辭】 【晉四廂樂歌三首】 〖《晉書》樂志曰:晉初。

    食舉亦用鹿鳴。

    至武帝泰始五年。

    使傅玄、荀勖、張華各造正旦行禮及王公上壽酒食舉樂歌詩。

    後又诏成公綏亦作焉。

    傅玄造三篇。

    一曰天鑒。

    二曰認赫。

    三曰天命。

    〗 【正旦大會行禮歌】〖四章〗 天鑒有晉。

    世祚聖皇。

    時齊七政。

    朝此萬方。

     鐘鼓斯震。

    九賓備禮。

    正位在朝。

    穆穆濟濟。

     煌煌三辰。

    實麗于天。

    君後是象。

    威儀孔虔。

     率禮無愆。

    莫非邁德。

    儀刑聖皇。

    萬邦惟則。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三。

    《詩紀》三十九。

    ) 【上壽酒歌】  於赫明明。

    聖德龍興。

    三朝獻酒。

    萬壽是膺。

    敷佑四方。

    如日之升。

    自天降祚。

    元吉有徵。

    (○同上) 【食舉東西廂歌】〖十三章〗 天命有大晉。

    載育群生。

    於穆上德。

    随時化成。

     自祖配命。

    皇皇後辟。

    繼天創業。

    宣文之績。

    不顯宣文。

    先知稼穑。

    克恭克儉。

    足教足食。

    既教食之。

    弘濟艱難。

    上帝是佑。

    下民所安。

    天佑聖皇。

    萬邦來賀。

    雖安勿安。

    乾乾匪暇。

    乃正丘郊。

    乃定冢社。

    ее作宗。

    光宅天下。

    惟敬朝飨。

    爰奏食舉。

    盡禮供禦。

    嘉樂有序。

    樹羽設業。

    笙镛以間。

    琴瑟齊列。

    亦有篪埙。

    ?皇?皇鼓鐘。

    槍槍磬管。

    八音克諧。

    載夷載簡。

     既夷既簡。

    共大不禦。

    風化潛興。

    如雲如雨。

      如雲之覆。

    如雨之潤。

    聲教所暨。

    無思不順。

     教以化之。

    樂以和之。

    和而養之。

    時惟邕熙。

     禮慎其儀。

    樂節其聲。

    於铄皇繇。

    既和且平。

    (○同上) 【晉四廂樂歌十七首】 〖《晉書》樂志曰:魏杜夔傳舊雅樂四曲。

    一曰鹿鳴。

    二曰驺虞。

    三曰伐檀。

    四曰文王。

    皆古聲辭。

    及太和中。

    左延年改夔驺虞、伐檀、文王三曲。

    更自作聲節。

    其名雖存。

    而聲實異。

    唯因夔鹿鳴。

    全不改易。

    每正旦大會。

    太尉奉璧。

    群後行禮。

    東廂雅樂常作者是也。

    後又改三篇。

    第一曰於赫篇。

    詠武帝。

    聲節與古鹿鳴同。

    第二曰巍巍篇。

    詠文帝。

    用延年所改驺虞聲。

    第三曰洋洋篇。

    詠明帝。

    用延年所改文王聲。

    第四曰複用鹿鳴。

    鹿鳴之聲重用。

    而除古伐檀。

    古今樂錄曰:漢故事上壽用四會曲。

    魏明帝青龍二年。

    以長笛食舉第十一古大置酒曲代四會。

    又易古詩名曰羽觞行。

    用為上壽曲。

    施用最在前。

    鹿鳴以下十二曲名食舉樂。

    而四會之曲遂廢。

    ○《晉書》樂志曰:泰始中。

    使傅玄、荀勖、張華各造正旦大會行禮及王公上壽酒、食舉樂歌詩。

    勖乃更作行禮詩四篇。

    又為正旦大會、王公上壽歌詩并食舉樂歌詩。

    合十三篇。

    又以魏氏歌詩或二言。

    或三言。

    或四言。

    或五言。

    與古詩不類。

    以問司律中郎将陳颀。

    颀曰:被之金石。

    未必皆當。

    故勖造晉歌。

    皆為四言。

    唯王公上壽酒一篇。

    為三言五言焉。

    〗 【正旦大會行禮歌】〖四章〗  於皇元首。

    群生資始。

    履端大享。

    (歲時雜詠作亨。

    )敬禦繁(《類聚》作福。

    歲時雜詠作羅。

    )祉。

    肆(歲時雜詠作歸。

    )觐群後。

    爰及(歲時雜詠作緻茲。

    )卿士。

    欽順則元。

    (《類聚》作時财。

    歲時雜詠作欽若□時。

    )允也天子。

     明明天子。

    臨下有赫。

    四表宅心。

    惠浃荒貊。

    柔遠能迩。

    孔淑不逆。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