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九

關燈
【雜歌謠辭】 【歌辭】 【會稽民為徐弘歌】 〖《詩紀》雲。

    藝文列晉人中。

    會稽典錄曰:徐弘。

    字聖通。

    為汝陰令。

    誅Θ奸桀。

    路不拾遺。

    民乃歌之。

    〗  徐聖通。

    政無雙。

    平刑罰。

    奸宄空。

    (○《類聚》十九。

    《禦覽》二百六十八。

    《樂府詩集》八十五、《詩紀》四十三并作徐聖通歌。

    ) 【南土為杜預歌】 〖《晉書》曰:杜預都督荊州。

    舊水道惟沔、漢達江陵千數百裡。

    北無通路。

    又巴丘湖。

    沅、湘之會。

    表裡山川。

    實為險固。

    荊蠻之所恃也。

    預乃開楊口。

    起夏水達巴陵千馀裡。

    内瀉長江之險。

    外通零桂之漕。

    南土歌之曰:〗 後世(《禦覽》或作代。

    )無叛由杜翁。

    孰識智(《禦覽》或作知。

    同。

    )名與勇功。

    (○《晉書》杜預傳。

    《禦覽》三百三十三、四百六十五。

    《詩紀》四十四作南土謠。

    )  【陽平人為束皙歌】 〖《晉書》曰:束皙。

    陽平元城人。

    太康中。

    郡界大旱。

    皙為邑人請兩三日而雨注。

    衆為皙作歌。

    〗 束先生。

    通神明。

    請天三日甘雨零。

    (《禦覽》或重零字。

    )我黍以育。

    (《禦覽》或作萌。

    )我稷以生。

    (《禦覽》或作成。

    )何以疇(《類聚》作酬。

    《禦覽》或作酬。

    )之。

    報束長(《禦覽》或作先。

    )生。

    (○《晉書》束皙傳。

    《類聚》十九。

    《禦覽》十一、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五、《詩紀》四十三并作束皙歌。

    ) 【三郡民為應詹歌】 〖《晉書》曰:王澄。

    惠帝末為荊州牧。

    假應詹督南平、天門、武陵三郡軍事。

    天下大亂。

    詹境獨全。

    百姓歌之。

    〗 亂離既普。

    (《禦覽》或作著。

    )殆(《禦覽》或作始。

    )為灰朽。

    僥幸之運。

    賴茲應後。

    歲寒不凋。

    孤境獨守。

    拯(《禦覽》或作蔭。

    )我塗炭。

    惠隆丘阜。

    潤同江海。

    恩猶父母。

    (○《晉書》應詹傳。

    《禦覽》五百七十。

    《樂府詩集》八十五、《詩紀》四十三并作應詹歌。

    又《禦覽》四百六十五引朽、後、阜、母四韻。

    ) 【襄陽兒童為山簡歌】 〖《晉書》曰:山簡。

    字季倫。

    永嘉初為南征将軍。

    出鎮襄陽。

    于時四方寇亂。

    朝野危懼。

    簡優遊卒歲。

    惟酒是耽。

    諸習氏。

    荊土豪族。

    有佳園池。

    簡每出嬉遊。

    多之池上。

    置酒辄醉。

    名之曰高陽池。

    時有兒童歌曰:〗 山公出何許。

    (《水經注》作去。

    《禦覽》或同。

    與地紀勝作往。

    《世說》作時一醉。

    《白帖》同。

    《禦覽》或同。

    《類聚》作何所去。

    或作何所往。

    《禦覽》或作何所詣。

    或作時一作。

    )往(《類聚》或作來。

    )至(《世說》作迳造。

    《禦覽》或同。

    )高陽池。

    日夕(《世說》作莫。

    《水經注》作暮。

    《禦覽》或同。

    )倒載歸。

    酩酊(《世說》作茗{艹丁}。

    )無所知。

    (輿地紀勝作何所之。

    )時時能騎(《世說》作複能笠駿。

    《禦覽》或作時複乘駿。

    )馬。

    倒着(《白帖》作安。

    )白接籬。

    (《類聚》作離。

    《禦覽》或作離。

    或作?妾籬。

    樂府、輿地紀勝作?。

    《禦覽》或同。

    )舉鞭(《世說》作手。

    《禦覽》或同。

    或作頭。

    )向(《世說》作問。

    《禦覽》或同。

    又或作謝。

    或作語。

    )葛強。

    (《禦覽》或作疆。

    )何如并州兒。

    (強家在并州。

    簡愛将也。

    ○《晉書》山簡傳。

    《世說》新語任誕篇。

    《類聚》十九。

    《禦覽》六十七、一百六十八、四百六十五、四百九十七、五百七十、六百八十七、八百四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五、《詩紀》四十三并作襄陽兒童歌。

    又《水經注》二十八引池、知二韻。

    《類聚》九引池、知二韻。

    《白帖》五引四句。

    輿地紀勝八十二作古白銅?歌。

    引池、知、?三韻。

    ○逯案。

    上述類書或引襄陽耆舊記。

    或引襄陽耆舊傳。

    或引《晉書》及《世說》。

    徵引匪一。

    故多異文。

    ) 【吳郡民為鄧攸歌】 〖《晉書》曰:鄧攸。

    元帝時為吳郡太守。

    刑政清明。

    百姓歡悅。

    後稱疾去。

    百姓數千人留牽攸船。

    不得進。

    攸乃少停。

    夜中發去。

    吳人歌之。

    〗 ヨ(《禦覽》或作纟凡。

    或作纟?。

    并誤。

    )如打五鼓。

    雞鳴天欲曙。

    鄧侯挽不留。

    (樂府作來。

    )謝令推不去。

    (○《晉書》鄧攸傳。

    自帖二十一。

    《禦覽》二百六十一、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五、《詩紀》四十三并作吳人歌。

    ○逯案。

    此歌既頌鄧攸。

    又刺謝令。

    但不識謝令名字。

    ) 【豫州耆老為祖逖歌】  〖《晉書》曰:祖逖。

    元帝時為豫州刺史。

    躬自儉約。

    督課農桑。

    克己務施。

    不畜資産。

    子弟耕耘。

    負擔樵薪。

    又收葬枯骨。

     為之祭??。

    百姓感悅。

    嘗置酒大會。

    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

    更得父母。

    死将何慨。

    乃歌曰:〗 幸哉遺黎免俘虜。

    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勞甘瓠脯。

    何以詠思(《晉書》作恩。

    )歌且舞。

    (○《晉書》祖逖傳。

    《禦覽》九百七十九。

    《樂府詩集》八十五、《詩紀》四十三并作豫州歌。

    ○逯案。

    《禦覽》二百五十八引祖逖别傳童謠。

    與此略異。

    謠雲。

    幸哉遺民免豺虎。

    三辰既明遇慈父。

    玄酒清醪甘瓠脯。

    亦何報恩歌且舞。

    ) 【時人為阮修歌】  〖略出ぷ金曰:晉阮宣子好酒。

    長以百錢系杖頭。

    入市。

    若遇士子。

    非是識故。

    便邀入店。

    樂飲而去。

    時人歌曰:〗 長安教書罷。

    洛陽賣蔔來。

    百錢系杖頭。

    能使世人解。

    (○鳴沙石室古籍業殘略出ぷ金縣令子男之篇二十四。

    ○逯案。

    此歌不類晉作。

    姑列此俟考。

    ) 【吏為郭頤劉聰歌】 〖前趙錄曰:劉聰。

    字玄明。

    年十四。

    究通往史。

    時有太守郭頤。

    辟為主簿。

    吏歌曰:〗 我有賢後。

    能任玄明。

    政理人殷。

    (○《白帖》二十一。

    ○逯案。

    此歌有脫誤。

    ) 【京師為張軌歌】 〖《晉書》曰:張軌。

    永甯初為涼州刺史。

    王彌寇洛陽。

    軌遣北宮純張纂、馬鲂、陰睿等率州軍擊破之。

    又敗劉聰于河東。

    京師歌之曰:〗 涼州大馬。

    橫行天下。

    涼州鸱苕寇賊消。

    鸱苕翩翩怖殺人。

    (○《晉書》張軌傳。

    《詩紀》四十三作涼州大馬歌。

    ) 【隴上為陳安歌】 〖《晉書》載紀曰:劉曜圍陳安于隴城。

    安敗。

    南走陝中。

    曜使将軍平先、丘中伯率勁騎追安。

    安與壯士十馀騎於陝中格戰。

    安左手舊七尺大刀。

    右手執丈八蛇矛。

    近交則刀矛俱發。

    辄害五六。

    遠則雙帶鞭服。

    左右馳射而走。

    平先亦壯健絕人。

    與安搏戰。

    三交。

    奪其蛇矛而退。

    遂追斬于澗曲。

    安善於撫按。

    吉兇夷險。

    與衆同之。

    及其死。

    隴上為之歌。

    曜聞而嘉傷。

    命樂府歌之。

    〗 隴上壯士(《禦覽》或作健兒。

    樂府雲。

    一作隴上健兒。

    )有陳安。

    軀幹雖小腹中寬。

    愛養将士同心肝。

    ?聶骢父(《詩紀》雲。

    一作交。

    萬花谷作交。

    )馬鐵鍛(《晉書》、樂府作瑕。

    )鞍。

    七尺大刀奮如湍。

    丈八蛇矛左右盤。

    十蕩十決無當前。

    戰如三交失(《禦覽》或誤作上。

    )蛇矛。

    棄我?聶骢竄嚴幽。

    為我外援而懸頭。

    西(《禦覽》或作東。

    )流之水東流河。

    一去不還(東流以下七字。

    《禦覽》或作名去不還。

    )奈子何。

    (○《晉書》劉曜載記。

    《禦覽》二百八十。

    《樂府詩集》八十五、《詩紀》四十三并作隴上歌。

    又《禦覽》四百姓十五引和苞漢趙記作隴上語。

    引安、?二韻。

    萬花谷十五引安、鞍、湍、盤、前五韻。

    ) 【同前】〖見趙書。

    與前小異。

    〗 隴上(《類聚》作城。

    )健兒曰(《禦覽》或作字。

    )陳安。

    軀幹雖小(《書鈔》作頭小面狹。

    《禦覽》或同。

    《類聚》作頭細面狹。

    )腹(《書鈔》、《類聚》作腸。

    )中寬。

    愛養将士同心肝。

    ?骢駿(《禦覽》或作?。

    或無駿字。

    )馬鐵鍛(《禦覽》工作镂。

    )鞍。

    七尺大刀配齊?。

    丈八蛇矛(《書鈔》、《類聚》作大槊。

    《禦覽》或作長槊。

    )左右盤。

    十蕩十決無當前。

    百騎俱出如雲浮。

    追者千(《禦覽》或作十。

    )萬騎悠悠。

    (《禦覽》或作修修。

    )戰始三交失蛇矛。

    十騎俱蕩九騎留。

    棄我?骢攀嚴幽。

    悲天(《禦覽》或作天非。

    《詩紀》同。

    )降雨迨者休。

    阿呵鳴呼(《禦覽》或作乎。

    )奈子何。

    鳴呼阿呵奈子何。

    (《禦覽》或作乎。

    ○《禦覽》三百五十三、四百六十五并作謠。

    《詩紀》四十三。

    又《書鈔》百二十四、《類聚》六十并引靈鬼志錄安、寬、盤三韻。

    《類聚》十九引安、寬、肝三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