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禦覽》三百五十四引靈鬼志錄安、寬、盤三韻。
) 【謠辭】 【泰始中謠】 〖《晉書》曰:賈充與裴秀、王沈、羊祜、荀勖同受腹心之任。
泰始中。
人為充等謠曰雲雲。
言亡魏而成晉也。
〗 賈裴王。
亂紀綱。
王裴賈。
濟天下。
(○《晉書》賈充傳。
《禦覽》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七。
《詩紀》四十四。
) 【泰始中童謠】 〖《晉書》曰:石苞鎮撫淮南。
士馬強盛。
苞既勤庶務。
又以威惠服物。
淮北監軍王琛軍王琛輕苞素微。
又聞童謠曰雲雲。
因是密表苞與吳人交通。
武帝甚疑之。
〗 宮中大馬幾作(《書鈔》作化為。
)驢。
大石壓(《書鈔》作狎。
)之不得舒。
(○《晉書》石苞傳。
《書鈔》百六十引崔鴻後魏錄。
《禦覽》九百一。
) 【軍中謠】 〖《晉書》曰:杜預遣周旨等發伏兵随歆軍而入。
直至帳下。
虜歆而還。
故軍中為之謠曰:〗 以計(《禦覽》或作讨。
)代(《禦覽》作伐。
)戰。
一當萬。
(○《晉書》杜預傳。
《書鈔》百十九。
《禦覽》二百八二六、四百六十五。
《詩紀》四十四。
) 【蜀民為許遜謠】 〖荊川左編曰:真君姓許氏。
名遜。
字敬之。
世居許昌。
晉武帝太康元年。
起為蜀郡旌陽倒令。
屬歲大疫。
死者十七八。
真君以所授神方拯治之。
符咒所及。
登時而愈。
蜀民為之謠曰:○逯案。
此謠或僞托。
姑列此備考。
〗 人無盜竅。
吏無奸欺。
我君活人。
病無能為。
(○荊川左編百四十二。
古謠諺五二五。
) 【武帝太康後童謠三首】 〖宋《書》曰:武帝太康後。
江南童謠。
于時吳人皆謂在孫氏子孫。
故竅發為亂者相繼。
按橫目者四字。
自吳亡至晉元帝興。
幾四十年。
皆如童謠之言。
元帝懦而少斷。
局縮肉。
直斥之也。
〗 局縮肉。
數橫目。
中國當敗吳當複。
(○《宋書》三十一。
《晉書》二十八。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宮門柱。
且莫朽。
吳當複在三十年後。
(○同上) 雞鳴不拊翼。
吳複不用力。
(○同上) 【蜀人謠二首】 〖《晉書》曰:羅尚。
字敬之。
一名鐘。
太康末為荊州刺史。
及趙?反于蜀。
乃假尚節為平西将軍、益州刺史。
尚性貪少斷。
蜀人謠曰:〗 尚之所愛。
非邪則佞。
尚之所憎。
非忠則正。
富拟魯衛。
家成市裡。
貪如豺狼。
無複極已。
(○《晉書》羅尚傳。
《詩紀》四十四。
) 蜀賊(載記作李特。
)尚可。
羅尚殺我。
平西将軍。
反更為禍。
(○《晉書》羅尚傳。
《詩紀》四十四。
又《晉書》李特載記引起首二句。
) 【惠帝即位時兒童謠】 〖襄陽耆舊傳曰:晉惠帝即位。
兒童謠雲雲。
又河内溫縣有人如狂。
造書雲雲。
楊濟以問蒯欽。
欽垂泣曰:皇太後諱季蘭。
兩火。
武皇帝諱炎字也。
此言武皇崩而太後失尊。
罹大禍辱。
終始不以道。
不得附山陵。
乃歸於非所也。
及太後之見滅。
葬於街郵亭。
皆如其言。
《晉書》注曰:楊駿居内府。
以戟為衛。
死時又為戟所害傷。
楊後被廢。
賈後絕其膳。
八日而崩。
崩葬街郵亭。
百姓哀之也。
〗 兩火沒地。
哀哉秋蘭。
歸形街郵。
終為人(《宋書》作路人為。
)歎。
(○襄陽耆舊記二。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逯案。
此四句《晉書》、《宋書》并作永熙中河内溫縣有人如狂造《書》曰雲雲。
與耆舊記不同。
) 【趙王倫為亂時謠】 〖趙王倫為亂。
謠曰雲雲。
言小人在位者衆。
〗 金章滿箱。
尚不可長。
(○《文選》三十八為範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呂延濟注。
) 【永熙中溫縣狂人書】 〖《晉書》曰:永熙中。
河内溫縣有人如狂。
造《書》曰雲雲。
又曰兩火沒地雲雲。
〗 光光文長。
以(《晉書》、《宋書》作大。
《詩紀》雲。
一作大。
)戟為牆。
毒藥雖(耆舊記作即。
《詩紀》雲。
一作即。
)行。
(耆舊記作位。
)戟(耆舊記作刃。
《詩紀》雲。
一作刃。
)還自傷。
(○襄陽耆舊記二。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 【惠帝永熙中童謠】 〖《晉書》曰:惠帝永熙中童謠。
時楊駿專權。
楚王用事。
故言荊筆楊版。
二人不誅。
則君臣禮悖。
故雲幾作驢也。
〗 二月末。
(《書鈔》、《禦覽》作盡。
)三月初。
桑(《書鈔》作葉。
)生襄蕃(《禦覽》作裴雷。
均不解。
)柳葉舒。
荊筆楊版(《書鈔》、《禦覽》作闆。
樂儲同。
)行诏書。
宮中大(樂府作人。
《詩紀》雲。
一作人。
)馬(《禦覽》馬上有司字。
)幾作(《禦覽》作裴雷。
均不解。
)驢。
(○《禦覽》六百六引王隐《晉書》。
《詩紀》四十四。
又《晉書》五行志、《宋書》五行志并引初、書、驢三韻。
《書鈔》百四引初、舒、書三韻。
) 【元康三的蜀中童謠四首】 〖《華陽國志》曰:蜀自太康至于太安。
頻有怪異。
元康三年正月中。
?一夜有火光。
地仍震。
童謠曰雲雲。
又曰雲雲。
又曰雲雲。
又曰雲雲。
魏《書》曰:李勢建國十年。
司馬蚺将桓溫伐之。
勢降於溫。
先是頻有怪異。
童謠曰雲雲。
又曰雲雲。
卒如其言。
〗 郫城堅。
盎底穿。
郫城細子李持細。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 江橋頭。
阙下市。
城都北門十八子。
(《華陽國志》作字。
《禦覽》同。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魏書李勢傳。
《禦覽》百二十三引崔鴻《十六國春秋》蜀錄。
太平寰宇記七十二引《十六國春秋》。
) 巴郡葛。
當下美。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 有客有客。
來侵門陌。
其氣欲索。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魏書李勢傳。
) 【元康中童謠】 〖《晉書》曰:元康中。
天下商農通著大鄣日。
時童謠雲雲。
及趙王倫篡位。
其目實眇焉。
〗 屠蘇鄣日覆兩耳。
當見?曷(《晉書》作瞎。
《禦覽》同。
)兒作天子。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禦覽》六百八十七引晉八王故事。
《詩紀》四十四。
) 【元康中洛中童謠】 〖《晉書》曰:晉元康中。
趙王倫既篡。
洛中有童謠。
數月而齊王、成都、河間義兵同會誅倫。
按成都西藩而在邺。
故曰虎從北來。
齊東藩而在許。
故曰龍從南來。
河間水區而在關中。
故曰水從西來。
齊留輔政。
居于宮西。
有無君之心。
故曰登城看也。
〗 虎(《晉書》作獸。
)從北來鼻頭汗。
龍從南來登城看。
水從西來河(樂府作何。
)灌灌。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 【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謠二首】 〖《晉書》曰:惠帝元康中。
京洛童謠。
南風。
賈後字也。
白。
晉行也。
沙門。
太子小字也。
魯。
賈谧國也。
言賈後将與谧為亂。
以危太子。
而趙王因□咀嚼豪賢。
以成篡奪也。
宋《書》曰:是時愍懷頗失衆望。
卒以廢黜。
不得其死焉。
〗 南風起兮(《晉書》、《宋書》無兮。
樂府同。
賈後傳作烈烈。
《禦覽》同。
)吹白(賈後傳作黃。
)沙。
遙望魯國何(賈後傳作郁。
愍懷傳同。
)嵯峨。
千歲髑髅生齒牙。
(賈後傳作前至三月滅汝家。
○《晉書》五行志。
《晉書》賈後傳。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又《禦覽》三百六十八引幹寶晉紀引沙、牙二韻。
) 城(《禦覽》作宮。
)東(愍懷傳作東宮。
)馬子莫嚨?匈。
(愍懷傳作聾空。
《禦覽》作聾?空。
)比(愍懷傳作前。
《禦覽》同。
)至來年(《宋書》作三月。
《禦覽》作臘月。
)纏汝{髟?}。
(《宋書》作鬃。
《禦覽》作┽。
○《晉書》五行志。
《晉書》愍懷太子傳。
《宋書》五行志。
《禦覽》一百四十領先引王隐《晉書》。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惠帝大安中童謠】 〖《晉書》曰:晉惠帝大安中童謠。
其後中原大亂。
宗藩多絕。
唯琅琊、汝南、西陽、南頓、彭城同至江東。
而元帝嗣統矣。
〗 五馬浮(《宋書》作遊。
樂府同。
《晉書》或同。
)渡江。
一馬化為龍。
(○《晉書》元帝紀。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為聚十三引晉陽秋。
《禦覽》九十八引孫盛晉陽秋。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著布謠
) 【謠辭】 【泰始中謠】 〖《晉書》曰:賈充與裴秀、王沈、羊祜、荀勖同受腹心之任。
泰始中。
人為充等謠曰雲雲。
言亡魏而成晉也。
〗 賈裴王。
亂紀綱。
王裴賈。
濟天下。
(○《晉書》賈充傳。
《禦覽》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七。
《詩紀》四十四。
) 【泰始中童謠】 〖《晉書》曰:石苞鎮撫淮南。
士馬強盛。
苞既勤庶務。
又以威惠服物。
淮北監軍王琛軍王琛輕苞素微。
又聞童謠曰雲雲。
因是密表苞與吳人交通。
武帝甚疑之。
〗 宮中大馬幾作(《書鈔》作化為。
)驢。
大石壓(《書鈔》作狎。
)之不得舒。
(○《晉書》石苞傳。
《書鈔》百六十引崔鴻後魏錄。
《禦覽》九百一。
) 【軍中謠】 〖《晉書》曰:杜預遣周旨等發伏兵随歆軍而入。
直至帳下。
虜歆而還。
故軍中為之謠曰:〗 以計(《禦覽》或作讨。
)代(《禦覽》作伐。
)戰。
一當萬。
(○《晉書》杜預傳。
《書鈔》百十九。
《禦覽》二百八二六、四百六十五。
《詩紀》四十四。
) 【蜀民為許遜謠】 〖荊川左編曰:真君姓許氏。
名遜。
字敬之。
世居許昌。
晉武帝太康元年。
起為蜀郡旌陽倒令。
屬歲大疫。
死者十七八。
真君以所授神方拯治之。
符咒所及。
登時而愈。
蜀民為之謠曰:○逯案。
此謠或僞托。
姑列此備考。
〗 人無盜竅。
吏無奸欺。
我君活人。
病無能為。
(○荊川左編百四十二。
古謠諺五二五。
) 【武帝太康後童謠三首】 〖宋《書》曰:武帝太康後。
江南童謠。
于時吳人皆謂在孫氏子孫。
故竅發為亂者相繼。
按橫目者四字。
自吳亡至晉元帝興。
幾四十年。
皆如童謠之言。
元帝懦而少斷。
局縮肉。
直斥之也。
〗 局縮肉。
數橫目。
中國當敗吳當複。
(○《宋書》三十一。
《晉書》二十八。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宮門柱。
且莫朽。
吳當複在三十年後。
(○同上) 雞鳴不拊翼。
吳複不用力。
(○同上) 【蜀人謠二首】 〖《晉書》曰:羅尚。
字敬之。
一名鐘。
太康末為荊州刺史。
及趙?反于蜀。
乃假尚節為平西将軍、益州刺史。
尚性貪少斷。
蜀人謠曰:〗 尚之所愛。
非邪則佞。
尚之所憎。
非忠則正。
富拟魯衛。
家成市裡。
貪如豺狼。
無複極已。
(○《晉書》羅尚傳。
《詩紀》四十四。
) 蜀賊(載記作李特。
)尚可。
羅尚殺我。
平西将軍。
反更為禍。
(○《晉書》羅尚傳。
《詩紀》四十四。
又《晉書》李特載記引起首二句。
) 【惠帝即位時兒童謠】 〖襄陽耆舊傳曰:晉惠帝即位。
兒童謠雲雲。
又河内溫縣有人如狂。
造書雲雲。
楊濟以問蒯欽。
欽垂泣曰:皇太後諱季蘭。
兩火。
武皇帝諱炎字也。
此言武皇崩而太後失尊。
罹大禍辱。
終始不以道。
不得附山陵。
乃歸於非所也。
及太後之見滅。
葬於街郵亭。
皆如其言。
《晉書》注曰:楊駿居内府。
以戟為衛。
死時又為戟所害傷。
楊後被廢。
賈後絕其膳。
八日而崩。
崩葬街郵亭。
百姓哀之也。
〗 兩火沒地。
哀哉秋蘭。
歸形街郵。
終為人(《宋書》作路人為。
)歎。
(○襄陽耆舊記二。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逯案。
此四句《晉書》、《宋書》并作永熙中河内溫縣有人如狂造《書》曰雲雲。
與耆舊記不同。
) 【趙王倫為亂時謠】 〖趙王倫為亂。
謠曰雲雲。
言小人在位者衆。
〗 金章滿箱。
尚不可長。
(○《文選》三十八為範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呂延濟注。
) 【永熙中溫縣狂人書】 〖《晉書》曰:永熙中。
河内溫縣有人如狂。
造《書》曰雲雲。
又曰兩火沒地雲雲。
〗 光光文長。
以(《晉書》、《宋書》作大。
《詩紀》雲。
一作大。
)戟為牆。
毒藥雖(耆舊記作即。
《詩紀》雲。
一作即。
)行。
(耆舊記作位。
)戟(耆舊記作刃。
《詩紀》雲。
一作刃。
)還自傷。
(○襄陽耆舊記二。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 【惠帝永熙中童謠】 〖《晉書》曰:惠帝永熙中童謠。
時楊駿專權。
楚王用事。
故言荊筆楊版。
二人不誅。
則君臣禮悖。
故雲幾作驢也。
〗 二月末。
(《書鈔》、《禦覽》作盡。
)三月初。
桑(《書鈔》作葉。
)生襄蕃(《禦覽》作裴雷。
均不解。
)柳葉舒。
荊筆楊版(《書鈔》、《禦覽》作闆。
樂儲同。
)行诏書。
宮中大(樂府作人。
《詩紀》雲。
一作人。
)馬(《禦覽》馬上有司字。
)幾作(《禦覽》作裴雷。
均不解。
)驢。
(○《禦覽》六百六引王隐《晉書》。
《詩紀》四十四。
又《晉書》五行志、《宋書》五行志并引初、書、驢三韻。
《書鈔》百四引初、舒、書三韻。
) 【元康三的蜀中童謠四首】 〖《華陽國志》曰:蜀自太康至于太安。
頻有怪異。
元康三年正月中。
?一夜有火光。
地仍震。
童謠曰雲雲。
又曰雲雲。
又曰雲雲。
又曰雲雲。
魏《書》曰:李勢建國十年。
司馬蚺将桓溫伐之。
勢降於溫。
先是頻有怪異。
童謠曰雲雲。
又曰雲雲。
卒如其言。
〗 郫城堅。
盎底穿。
郫城細子李持細。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 江橋頭。
阙下市。
城都北門十八子。
(《華陽國志》作字。
《禦覽》同。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魏書李勢傳。
《禦覽》百二十三引崔鴻《十六國春秋》蜀錄。
太平寰宇記七十二引《十六國春秋》。
) 巴郡葛。
當下美。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 有客有客。
來侵門陌。
其氣欲索。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魏書李勢傳。
) 【元康中童謠】 〖《晉書》曰:元康中。
天下商農通著大鄣日。
時童謠雲雲。
及趙王倫篡位。
其目實眇焉。
〗 屠蘇鄣日覆兩耳。
當見?曷(《晉書》作瞎。
《禦覽》同。
)兒作天子。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禦覽》六百八十七引晉八王故事。
《詩紀》四十四。
) 【元康中洛中童謠】 〖《晉書》曰:晉元康中。
趙王倫既篡。
洛中有童謠。
數月而齊王、成都、河間義兵同會誅倫。
按成都西藩而在邺。
故曰虎從北來。
齊東藩而在許。
故曰龍從南來。
河間水區而在關中。
故曰水從西來。
齊留輔政。
居于宮西。
有無君之心。
故曰登城看也。
〗 虎(《晉書》作獸。
)從北來鼻頭汗。
龍從南來登城看。
水從西來河(樂府作何。
)灌灌。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 【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謠二首】 〖《晉書》曰:惠帝元康中。
京洛童謠。
南風。
賈後字也。
白。
晉行也。
沙門。
太子小字也。
魯。
賈谧國也。
言賈後将與谧為亂。
以危太子。
而趙王因□咀嚼豪賢。
以成篡奪也。
宋《書》曰:是時愍懷頗失衆望。
卒以廢黜。
不得其死焉。
〗 南風起兮(《晉書》、《宋書》無兮。
樂府同。
賈後傳作烈烈。
《禦覽》同。
)吹白(賈後傳作黃。
)沙。
遙望魯國何(賈後傳作郁。
愍懷傳同。
)嵯峨。
千歲髑髅生齒牙。
(賈後傳作前至三月滅汝家。
○《晉書》五行志。
《晉書》賈後傳。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又《禦覽》三百六十八引幹寶晉紀引沙、牙二韻。
) 城(《禦覽》作宮。
)東(愍懷傳作東宮。
)馬子莫嚨?匈。
(愍懷傳作聾空。
《禦覽》作聾?空。
)比(愍懷傳作前。
《禦覽》同。
)至來年(《宋書》作三月。
《禦覽》作臘月。
)纏汝{髟?}。
(《宋書》作鬃。
《禦覽》作┽。
○《晉書》五行志。
《晉書》愍懷太子傳。
《宋書》五行志。
《禦覽》一百四十領先引王隐《晉書》。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惠帝大安中童謠】 〖《晉書》曰:晉惠帝大安中童謠。
其後中原大亂。
宗藩多絕。
唯琅琊、汝南、西陽、南頓、彭城同至江東。
而元帝嗣統矣。
〗 五馬浮(《宋書》作遊。
樂府同。
《晉書》或同。
)渡江。
一馬化為龍。
(○《晉書》元帝紀。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為聚十三引晉陽秋。
《禦覽》九十八引孫盛晉陽秋。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著布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