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 〖《晉書》曰:齊王ぁ字景治。
趙王倫篡位。
ぁ起義兵誅之。
拜大司馬。
加九錫。
政皆決之。
而恣用群小。
不複朝觐。
時人謠曰雲雲。
遂為長沙王所誅。
〗 著布衤白腹。
為齊持服。
(○《晉書》齊王ぁ傳。
《詩紀》四十四。
) 【洛下謠】 〖《晉書》曰:長沙王?。
武帝第六子也。
三王舉義。
?率國應這。
後見ぁ專權。
奉天子攻ぁ。
斬之。
河間王?與成都王穎同伐京師。
诏以?為大都督以距?。
相持數月。
東海王越慮事不濟。
潛收?送金墉城。
密告張方。
方遣兵就金墉收?。
炙殺之。
初?執權之始。
洛下謠曰雲雲。
以正月二十五日廢。
後二日死。
如謠言。
〗 草木萌牙殺長沙。
(○《晉書》長沙王?傳。
《詩紀》四十四。
) 【惠帝時洛陽童謠】 〖《晉書》曰:惠帝時。
洛陽童謠。
明年而胡賊石勒劉曜反。
〗 邺中女子莫千妖。
前至三月抱胡腰。
(○玉台新詠九。
《樂府詩集》八十八引《晉書》。
《詩紀》四十四。
) 【懷帝永嘉初童謠】 〖《晉書》曰:司馬越還洛時童謠也。
按列傳越既與苟?構怨。
尋诏越為丞相。
領兖州牧。
督兖、豫、司、冀、幽、并六州。
越辭丞相不受。
自許遷於鄄城。
移屯濮陽。
又遷於荥陽。
後自荥陽還洛。
○帝紀曰:永嘉三年三月丁巳。
東海王越歸京師是也。
〗 洛中大鼠長尺二。
若不早去天(《晉書》、《宋書》作大。
樂府同。
)狗至。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苟?将破汲桑詩謠】 〖《晉書》曰:苟?将破汲桑時有此謠。
司馬越由是惡?。
奪其兖州。
隙難遂構焉。
按列傳。
東海孝獻王越。
字元超。
懷帝永嘉初。
出鎮許昌。
自許昌率苟?及冀州刺史丁邵讨汲桑。
破之。
越還於許。
長史潘滔說之曰:兖州天下樞要。
公宜自牧。
乃轉苟兖為青州刺史。
由是與兖有隙。
〗 元超兄弟大洛(《晉書》作落。
《宋書》同。
)度。
上桑打椹為苟作。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金樓子說藩篇。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作懷帝永嘉初童謠。
) 【軍中為汲桑謠】 〖後趙錄曰:汲桑嘗事成都王司馬穎。
穎之死也。
桑聚衆劫掠郡縣。
自稱大将軍。
嘗六月盛暑。
而重裘累茵。
使人扇之。
患不清涼。
乃斬扇者。
時軍中為之謠曰雲雲。
樂府廣題曰:晉汲桑。
清河貝丘人。
力能扛鼎。
殘心少恩。
六月盛暑。
重裘累ブ。
使十馀人扇之。
忽不清涼。
便斬扇者。
并州大姓田蘭、薄盛斬於平原。
士女慶賀。
奔走道路而歌。
〗 士(《禦覽》或作奴。
或作仕。
)為将軍何可羞。
六月重(《禦覽》或作累。
)茵披(後趙錄作被。
《禦覽》或作被。
)衲(《詩紀》作納。
《禦覽》或同。
《類聚》作豹。
樂府同。
《禦覽》或作貂。
或作狐。
)裘。
不識寒暑斷(《類聚》作斬。
《禦覽》或作斬。
)他(《禦覽》或作人。
)頭。
雄兒田蘭為報仇。
中夜斬首謝并州。
(○《禦覽》二十一、三十四、四百九十二、六百九十四并引趙書。
《樂府詩集》八十五、《詩紀》四十三并作井州歌。
又《十六國春秋》二十二後趙錄引羞、裘、頭三韻。
《類聚》十九引趙書引羞、裘、頭三韻。
《禦覽》四百六十五引趙書引羞、裘、頭三韻。
) 【王彭祖謠】 〖《晉書》曰:王浚。
永嘉中進大司馬。
加侍中、大都督。
督幽、冀諸軍事。
會京洛傾覆。
浚大樹威令。
專權橫恣。
時童謠曰:〗 幽州城門似藏戶。
中有伏屍王彭祖。
(○《晉書》王浚傳。
《書鈔》七十二、《禦覽》五百四十九并引王隐《晉書》。
《詩紀》四十四。
) 【北州為朱碩棘嵩謠】 〖趙錄曰:晉幽州牧王浚。
矜豪日甚。
不親政事。
所任皆苛刻小人。
棘嵩、朱碩貪橫尢甚。
北州童謠曰:〗 府中赫赫朱邱伯。
十囊五囊入棘郎。
(○《十六國春秋》十二。
又《詩紀》四十四作棘郎謠。
引郎一韻。
《晉書》王浚傳引郎一韻。
《書鈔》百三十六、《禦覽》七百四并引王隐《晉書》引郎一韻。
) 【愍帝初童謠】 〖《晉書》曰:愍帝初童謠曰雲雲。
至建興四年。
帝降劉曜。
在城東豆田壁中。
〗 天子何在。
豆田中。
(○《晉書》愍帝紀。
《晉書》二十八。
《禦覽》九十八。
) 【同前】 〖王隐《晉書》曰:時王浚稱制邊垂。
潛使人問霍原。
原不答。
浚既銜之。
又有遼東内徙三百馀人。
依山為賊。
意欲劫原為王。
亦未能行。
時有謠曰雲雲。
豆者為霍。
浚遂害原。
懸其首。
諸生悲哭其下。
〗 天子在何許。
近在豆田中。
(○《晉書》霍原傳。
《禦覽》八百四十一引王隐《晉書》。
《詩紀》四十四。
) 【建興中江南謠】 〖《晉書》曰:建興中。
江南謠歌。
按白者。
晉行。
坑器有口屬甕。
瓦甕質剛。
亦金之類也。
訇如白坑破者。
言二都傾覆。
王室大壞也。
合集持作《無瓦》者。
元帝鸠集遺馀。
以主社稷。
未能克複中原。
但偏王江南。
故其喻也。
及石頭之事。
六軍大潰。
兵人抄掠京邑。
爰及二宮。
其後三年。
錢鳳複攻京邑。
阻水而守。
相持月馀日。
焚燒城邑。
井堙木刊矣。
鳳等敗退。
沈充将其黨還吳興。
官軍踵之。
蹈藉郡縣。
充父子授首。
黨與誅者以百數。
所謂揚州破換敗。
吳興覆瓿《婁瓦》。
瓿《婁瓦》瓦器。
又小於《無瓦》也。
〗 訇(呼宏反。
)如白坑(《宋書》作坑。
)破。
合集持作《無瓦》。
(音武。
)揚州破換敗。
吳興覆瓿(音部。
)《婁瓦》。
(盧鬥反。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 【王敦将滅時童謠】 〖《晉書》曰:溫峤滅王敦。
先是童謠曰雲雲。
以為賊如韭柳。
尋得複生也。
〗 翦生翦韭。
斷陽柳。
河東小子。
令我與子。
(○《禦覽》九百七十六。
) 【明帝太甯初童謠】 〖《晉書》曰:明帝太甯初童謠雲雲。
及明帝崩。
成帝幼。
為蘇峻所逼。
遷於石頭。
禦膳不足。
此大馬死小馬餓也。
高山峻也。
言峻尋死。
峻弟蘇石也。
峻死後。
石據石頭。
尋為諸公所破。
是亦山崩石破之應也。
〗 恻力恻力。
(《晉書》、《世說》注作恻恻力力。
樂府、《詩紀》同。
)放馬(《世說》注此下有出字。
)山側。
大馬死。
小馬餓。
高山崩。
石自破。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世說》新語容止篇注引晉陽秋。
《詩紀》四十四。
) 【永嘉中長安謠】 〖《晉書》曰:張?。
軌之子也。
軌卒。
授?涼州刺史。
進大都督。
劉曜逼遷天子。
?遣太府司馬韓璞東赴國難。
璞次南安。
諸羌斷軍路。
?擊破之。
斬級數千。
時焦崧、陳安寇隴右。
東與劉曜相持。
雍秦之人死者十八九。
初永嘉中長安語雲雲。
至是驗矣。
樂府雲。
三十國春秋曰永嘉中童謠也。
〗 秦川中。
血沒腕。
(《禦覽》作?。
《詩紀》雲。
一作豌。
)唯有涼州倚柱觀。
(《禦覽》作看。
《詩紀》雲。
一作看。
○《晉書》張?傳。
《禦覽》四百六十五引劉敬叔《異苑》。
樂府計集八十八引三十國春秋。
《詩紀》四十四。
) 【涼州民謠】 〖魏《書》曰:于時天下喪亂。
唯涼州獨全。
張?自恃衆強。
轉為驕恣。
平文皇帝四年。
?為左右閻沙等所殺。
先是謠曰雲雲。
?所住室。
梁間有人象而無頭。
久之乃滅。
?惡之。
示幾見殺。
〗 蛇利炮。
蛇利炮。
公頭墜地而不覺。
(○魏書張?傳。
) 【西土謠】 〖《晉書》曰:張茂。
?之弟。
太興三年。
?既遇害。
州人推茂平西将軍、涼州牧。
涼州大姓賈摹。
?之妻弟也。
勢傾西土。
先是謠雲雲,茂以為信。
誘而殺之,于是豪右屏迹。
威行涼城。
〗 手莫頭。
圖涼州。
(○《晉書》張茂傳。
《詩紀》四十四。
) 【姑臧謠】 〖《晉書》曰:張駿。
?之子。
茂卒。
駿嗣位大都督、大将軍、涼州牧、西平公。
駿之立也。
姑臧謠雲雲。
至是而收複河南之地。
〗 鴻從南來雀不驚。
誰謂孤雛尾翅(《晉書》作支。
)生。
高舉六翮鳳凰鳴。
(○《晉書》張駿傳。
《詩紀》四十四。
) 【時人為張沖謠】 〖前秦錄曰:張沖。
字長思。
敦煌人。
家财巨萬。
悉日散之鄉闾。
時人為之謠曰:
趙王倫篡位。
ぁ起義兵誅之。
拜大司馬。
加九錫。
政皆決之。
而恣用群小。
不複朝觐。
時人謠曰雲雲。
遂為長沙王所誅。
〗 著布衤白腹。
為齊持服。
(○《晉書》齊王ぁ傳。
《詩紀》四十四。
) 【洛下謠】 〖《晉書》曰:長沙王?。
武帝第六子也。
三王舉義。
?率國應這。
後見ぁ專權。
奉天子攻ぁ。
斬之。
河間王?與成都王穎同伐京師。
诏以?為大都督以距?。
相持數月。
東海王越慮事不濟。
潛收?送金墉城。
密告張方。
方遣兵就金墉收?。
炙殺之。
初?執權之始。
洛下謠曰雲雲。
以正月二十五日廢。
後二日死。
如謠言。
〗 草木萌牙殺長沙。
(○《晉書》長沙王?傳。
《詩紀》四十四。
) 【惠帝時洛陽童謠】 〖《晉書》曰:惠帝時。
洛陽童謠。
明年而胡賊石勒劉曜反。
〗 邺中女子莫千妖。
前至三月抱胡腰。
(○玉台新詠九。
《樂府詩集》八十八引《晉書》。
《詩紀》四十四。
) 【懷帝永嘉初童謠】 〖《晉書》曰:司馬越還洛時童謠也。
按列傳越既與苟?構怨。
尋诏越為丞相。
領兖州牧。
督兖、豫、司、冀、幽、并六州。
越辭丞相不受。
自許遷於鄄城。
移屯濮陽。
又遷於荥陽。
後自荥陽還洛。
○帝紀曰:永嘉三年三月丁巳。
東海王越歸京師是也。
〗 洛中大鼠長尺二。
若不早去天(《晉書》、《宋書》作大。
樂府同。
)狗至。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苟?将破汲桑詩謠】 〖《晉書》曰:苟?将破汲桑時有此謠。
司馬越由是惡?。
奪其兖州。
隙難遂構焉。
按列傳。
東海孝獻王越。
字元超。
懷帝永嘉初。
出鎮許昌。
自許昌率苟?及冀州刺史丁邵讨汲桑。
破之。
越還於許。
長史潘滔說之曰:兖州天下樞要。
公宜自牧。
乃轉苟兖為青州刺史。
由是與兖有隙。
〗 元超兄弟大洛(《晉書》作落。
《宋書》同。
)度。
上桑打椹為苟作。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金樓子說藩篇。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作懷帝永嘉初童謠。
) 【軍中為汲桑謠】 〖後趙錄曰:汲桑嘗事成都王司馬穎。
穎之死也。
桑聚衆劫掠郡縣。
自稱大将軍。
嘗六月盛暑。
而重裘累茵。
使人扇之。
患不清涼。
乃斬扇者。
時軍中為之謠曰雲雲。
樂府廣題曰:晉汲桑。
清河貝丘人。
力能扛鼎。
殘心少恩。
六月盛暑。
重裘累ブ。
使十馀人扇之。
忽不清涼。
便斬扇者。
并州大姓田蘭、薄盛斬於平原。
士女慶賀。
奔走道路而歌。
〗 士(《禦覽》或作奴。
或作仕。
)為将軍何可羞。
六月重(《禦覽》或作累。
)茵披(後趙錄作被。
《禦覽》或作被。
)衲(《詩紀》作納。
《禦覽》或同。
《類聚》作豹。
樂府同。
《禦覽》或作貂。
或作狐。
)裘。
不識寒暑斷(《類聚》作斬。
《禦覽》或作斬。
)他(《禦覽》或作人。
)頭。
雄兒田蘭為報仇。
中夜斬首謝并州。
(○《禦覽》二十一、三十四、四百九十二、六百九十四并引趙書。
《樂府詩集》八十五、《詩紀》四十三并作井州歌。
又《十六國春秋》二十二後趙錄引羞、裘、頭三韻。
《類聚》十九引趙書引羞、裘、頭三韻。
《禦覽》四百六十五引趙書引羞、裘、頭三韻。
) 【王彭祖謠】 〖《晉書》曰:王浚。
永嘉中進大司馬。
加侍中、大都督。
督幽、冀諸軍事。
會京洛傾覆。
浚大樹威令。
專權橫恣。
時童謠曰:〗 幽州城門似藏戶。
中有伏屍王彭祖。
(○《晉書》王浚傳。
《書鈔》七十二、《禦覽》五百四十九并引王隐《晉書》。
《詩紀》四十四。
) 【北州為朱碩棘嵩謠】 〖趙錄曰:晉幽州牧王浚。
矜豪日甚。
不親政事。
所任皆苛刻小人。
棘嵩、朱碩貪橫尢甚。
北州童謠曰:〗 府中赫赫朱邱伯。
十囊五囊入棘郎。
(○《十六國春秋》十二。
又《詩紀》四十四作棘郎謠。
引郎一韻。
《晉書》王浚傳引郎一韻。
《書鈔》百三十六、《禦覽》七百四并引王隐《晉書》引郎一韻。
) 【愍帝初童謠】 〖《晉書》曰:愍帝初童謠曰雲雲。
至建興四年。
帝降劉曜。
在城東豆田壁中。
〗 天子何在。
豆田中。
(○《晉書》愍帝紀。
《晉書》二十八。
《禦覽》九十八。
) 【同前】 〖王隐《晉書》曰:時王浚稱制邊垂。
潛使人問霍原。
原不答。
浚既銜之。
又有遼東内徙三百馀人。
依山為賊。
意欲劫原為王。
亦未能行。
時有謠曰雲雲。
豆者為霍。
浚遂害原。
懸其首。
諸生悲哭其下。
〗 天子在何許。
近在豆田中。
(○《晉書》霍原傳。
《禦覽》八百四十一引王隐《晉書》。
《詩紀》四十四。
) 【建興中江南謠】 〖《晉書》曰:建興中。
江南謠歌。
按白者。
晉行。
坑器有口屬甕。
瓦甕質剛。
亦金之類也。
訇如白坑破者。
言二都傾覆。
王室大壞也。
合集持作《無瓦》者。
元帝鸠集遺馀。
以主社稷。
未能克複中原。
但偏王江南。
故其喻也。
及石頭之事。
六軍大潰。
兵人抄掠京邑。
爰及二宮。
其後三年。
錢鳳複攻京邑。
阻水而守。
相持月馀日。
焚燒城邑。
井堙木刊矣。
鳳等敗退。
沈充将其黨還吳興。
官軍踵之。
蹈藉郡縣。
充父子授首。
黨與誅者以百數。
所謂揚州破換敗。
吳興覆瓿《婁瓦》。
瓿《婁瓦》瓦器。
又小於《無瓦》也。
〗 訇(呼宏反。
)如白坑(《宋書》作坑。
)破。
合集持作《無瓦》。
(音武。
)揚州破換敗。
吳興覆瓿(音部。
)《婁瓦》。
(盧鬥反。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 【王敦将滅時童謠】 〖《晉書》曰:溫峤滅王敦。
先是童謠曰雲雲。
以為賊如韭柳。
尋得複生也。
〗 翦生翦韭。
斷陽柳。
河東小子。
令我與子。
(○《禦覽》九百七十六。
) 【明帝太甯初童謠】 〖《晉書》曰:明帝太甯初童謠雲雲。
及明帝崩。
成帝幼。
為蘇峻所逼。
遷於石頭。
禦膳不足。
此大馬死小馬餓也。
高山峻也。
言峻尋死。
峻弟蘇石也。
峻死後。
石據石頭。
尋為諸公所破。
是亦山崩石破之應也。
〗 恻力恻力。
(《晉書》、《世說》注作恻恻力力。
樂府、《詩紀》同。
)放馬(《世說》注此下有出字。
)山側。
大馬死。
小馬餓。
高山崩。
石自破。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世說》新語容止篇注引晉陽秋。
《詩紀》四十四。
) 【永嘉中長安謠】 〖《晉書》曰:張?。
軌之子也。
軌卒。
授?涼州刺史。
進大都督。
劉曜逼遷天子。
?遣太府司馬韓璞東赴國難。
璞次南安。
諸羌斷軍路。
?擊破之。
斬級數千。
時焦崧、陳安寇隴右。
東與劉曜相持。
雍秦之人死者十八九。
初永嘉中長安語雲雲。
至是驗矣。
樂府雲。
三十國春秋曰永嘉中童謠也。
〗 秦川中。
血沒腕。
(《禦覽》作?。
《詩紀》雲。
一作豌。
)唯有涼州倚柱觀。
(《禦覽》作看。
《詩紀》雲。
一作看。
○《晉書》張?傳。
《禦覽》四百六十五引劉敬叔《異苑》。
樂府計集八十八引三十國春秋。
《詩紀》四十四。
) 【涼州民謠】 〖魏《書》曰:于時天下喪亂。
唯涼州獨全。
張?自恃衆強。
轉為驕恣。
平文皇帝四年。
?為左右閻沙等所殺。
先是謠曰雲雲。
?所住室。
梁間有人象而無頭。
久之乃滅。
?惡之。
示幾見殺。
〗 蛇利炮。
蛇利炮。
公頭墜地而不覺。
(○魏書張?傳。
) 【西土謠】 〖《晉書》曰:張茂。
?之弟。
太興三年。
?既遇害。
州人推茂平西将軍、涼州牧。
涼州大姓賈摹。
?之妻弟也。
勢傾西土。
先是謠雲雲,茂以為信。
誘而殺之,于是豪右屏迹。
威行涼城。
〗 手莫頭。
圖涼州。
(○《晉書》張茂傳。
《詩紀》四十四。
) 【姑臧謠】 〖《晉書》曰:張駿。
?之子。
茂卒。
駿嗣位大都督、大将軍、涼州牧、西平公。
駿之立也。
姑臧謠雲雲。
至是而收複河南之地。
〗 鴻從南來雀不驚。
誰謂孤雛尾翅(《晉書》作支。
)生。
高舉六翮鳳凰鳴。
(○《晉書》張駿傳。
《詩紀》四十四。
) 【時人為張沖謠】 〖前秦錄曰:張沖。
字長思。
敦煌人。
家财巨萬。
悉日散之鄉闾。
時人為之謠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