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願登泰華山。
神人共遠遊。
願登泰華山。
神人共遠遊。
經曆昆侖山。
到蓬萊。
飄遙八極。
與神人俱。
思得神藥。
萬歲為期。
歌以言志。
願登泰華山。
(一解)天地何長久。
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長久。
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陽。
殊不知老。
赤松王喬。
亦雲得道。
得之未聞。
庶以壽考。
歌以言志。
天地何長久。
(二解)明明日月光。
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
何所不光昭。
二儀合聖化。
貴者獨人不。
萬國率土。
莫非王臣。
仁義為名。
禮樂為榮。
歌以言志。
明明日月光。
(三解)四時更逝去。
晝夜以成歲。
四時更逝去。
晝夜以成歲。
大人先天。
而天弗違。
不戚年往。
世憂不治。
存亡有命。
慮之為蚩。
歌以言志。
四時更逝去。
(四解)戚戚欲何念。
歡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
歡笑意所之。
(《廣文選》缺以上二句。
)壯盛智惠。
殊不再來。
愛時進趣。
将以惠誰。
泛泛放逸。
亦同何為。
歌以言志。
戚戚欲何念。
(五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一。
○逯案。
山到蓬萊。
山乃上之訛字。
又二儀合聖化。
貴者獨人不。
應作二儀合化。
貴者獨人。
此自其章句及用韻皆足證之。
不字涉下文萬字而衍。
聖字後人妄添。
) 【苦寒行】 〖樂府解題曰:晉樂奏武帝北上篇。
備言冰雪?谷之苦。
其後或謂之北上行。
蓋因武帝辭而拟之也。
〗 北上(《白帖》作登。
)太行山。
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六臣本《文選》作阪。
)诘屈。
(《白帖》作曲。
)車輪為之摧。
樹木(《類聚》作垅樹。
)何蕭瑟。
(六臣本《文選》作索。
注雲。
善作瑟字。
)北風聲正悲。
熊罴對我蹲。
虎豹夾路蹄。
谿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歎息。
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
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
中路(六臣本《文選》作道。
注雲。
善作路字。
)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
薄暮無宿栖。
(《文選》注作暮無所宿栖。
六臣本《文選》注。
五臣作暮無所宿栖。
)行行日已遠。
人馬同時饑。
(六臣本《文選》作饑。
)擔(《類聚》作檐。
)囊(《初學記》作橐。
)行(《初學記》作以。
)取(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采。
)薪。
斧冰持(《類聚》作待。
)作糜。
悲(《類聚》作哀。
)彼東山詩。
悠悠使(樂府作令。
)我哀。
(《類聚》作悲。
樂府雲。
右一曲本辭。
○《文選》二十七。
《樂府詩集》三十三作魏文帝作。
《詩紀》十一。
又《文選》二十六迎大駕詩注引一句。
二十七王明君詞注引饑一韻。
《類聚》四十一作魏文帝詩。
引巍、摧、悲、霏、糜、悲六韻。
《初學記》二十六引饑、糜二韻。
《白帖》三引首句及摧一韻。
○逯案。
《詩紀》不載後篇。
今據樂府補入。
)北上太行山。
艱哉何巍巍。
太行山。
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诘屈。
車輪為之摧。
(一解)樹木何蕭瑟。
北風聲正悲。
何蕭瑟。
北風聲正悲。
熊罴對我蹲。
虎豹夾道啼。
(二解)谿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歎息。
遠行多所懷。
(三解)我心何佛郁。
思欲一東歸。
何佛郁。
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
中道正徘徊。
(《宋書》作裴回。
四解)迷惑失徑路。
暝無所宿栖。
失徑路。
暝無所宿栖。
行行日以遠。
人馬同時饑。
(五解)擔(《宋書》作儋。
)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
擔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
悠悠使我哀。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三署魏文帝作。
) 【善哉行】 古公亶甫。
(《廣文選》作父。
《詩紀》同。
)積德垂仁。
思弘一道。
哲王于豳。
(一解)太伯仲雍。
(《宋書》作[□]。
)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
斷發文身。
(二解)伯夷叔齊。
古之遺賢。
讓國不用。
餓殂首山。
(三解)智哉山甫。
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
累我聖賢。
(四解)齊桓之霸。
賴得仲父。
後任豎刁。
蟲流出戶。
(五解)晏子平仲。
積德兼仁。
與世沈德。
未必思命。
(六解)仲尼之世。
王國為君。
随制飲酒。
揚波(疑作彼。
)使臣。
(樂府作官。
七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一。
) 【善哉行】 自惜身薄祜。
(《宋書》作[□]。
)夙賤罹孤苦。
既無三徙教。
不聞過庭語。
(一解)其窮如抽裂。
自以思所怙。
雖懷一介志。
是時其能與。
(二解)守窮者貧賤。
惋歎(樂儲誤作歡。
)淚如雨。
泣涕于悲夫。
乞活安(《詩紀》作要。
)能睹。
(三解)我願于天窮。
琅邪傾側左。
雖欲竭忠誠。
欣公歸其楚。
(四解)快人由(《宋書》作曰:)為歎。
(《文選》注作喟然以惋歎。
)抱情不得叙。
顯行天教人。
誰知莫不緒。
(五解)我願何時随。
此歎亦難處。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
(《宋書》作耀。
)釋銜不如雨。
(六解。
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詩紀》同。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
神人共遠遊。
願登泰華山。
神人共遠遊。
經曆昆侖山。
到蓬萊。
飄遙八極。
與神人俱。
思得神藥。
萬歲為期。
歌以言志。
願登泰華山。
(一解)天地何長久。
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長久。
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陽。
殊不知老。
赤松王喬。
亦雲得道。
得之未聞。
庶以壽考。
歌以言志。
天地何長久。
(二解)明明日月光。
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
何所不光昭。
二儀合聖化。
貴者獨人不。
萬國率土。
莫非王臣。
仁義為名。
禮樂為榮。
歌以言志。
明明日月光。
(三解)四時更逝去。
晝夜以成歲。
四時更逝去。
晝夜以成歲。
大人先天。
而天弗違。
不戚年往。
世憂不治。
存亡有命。
慮之為蚩。
歌以言志。
四時更逝去。
(四解)戚戚欲何念。
歡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
歡笑意所之。
(《廣文選》缺以上二句。
)壯盛智惠。
殊不再來。
愛時進趣。
将以惠誰。
泛泛放逸。
亦同何為。
歌以言志。
戚戚欲何念。
(五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一。
○逯案。
山到蓬萊。
山乃上之訛字。
又二儀合聖化。
貴者獨人不。
應作二儀合化。
貴者獨人。
此自其章句及用韻皆足證之。
不字涉下文萬字而衍。
聖字後人妄添。
) 【苦寒行】 〖樂府解題曰:晉樂奏武帝北上篇。
備言冰雪?谷之苦。
其後或謂之北上行。
蓋因武帝辭而拟之也。
〗 北上(《白帖》作登。
)太行山。
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六臣本《文選》作阪。
)诘屈。
(《白帖》作曲。
)車輪為之摧。
樹木(《類聚》作垅樹。
)何蕭瑟。
(六臣本《文選》作索。
注雲。
善作瑟字。
)北風聲正悲。
熊罴對我蹲。
虎豹夾路蹄。
谿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歎息。
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
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
中路(六臣本《文選》作道。
注雲。
善作路字。
)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
薄暮無宿栖。
(《文選》注作暮無所宿栖。
六臣本《文選》注。
五臣作暮無所宿栖。
)行行日已遠。
人馬同時饑。
(六臣本《文選》作饑。
)擔(《類聚》作檐。
)囊(《初學記》作橐。
)行(《初學記》作以。
)取(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采。
)薪。
斧冰持(《類聚》作待。
)作糜。
悲(《類聚》作哀。
)彼東山詩。
悠悠使(樂府作令。
)我哀。
(《類聚》作悲。
樂府雲。
右一曲本辭。
○《文選》二十七。
《樂府詩集》三十三作魏文帝作。
《詩紀》十一。
又《文選》二十六迎大駕詩注引一句。
二十七王明君詞注引饑一韻。
《類聚》四十一作魏文帝詩。
引巍、摧、悲、霏、糜、悲六韻。
《初學記》二十六引饑、糜二韻。
《白帖》三引首句及摧一韻。
○逯案。
《詩紀》不載後篇。
今據樂府補入。
)北上太行山。
艱哉何巍巍。
太行山。
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诘屈。
車輪為之摧。
(一解)樹木何蕭瑟。
北風聲正悲。
何蕭瑟。
北風聲正悲。
熊罴對我蹲。
虎豹夾道啼。
(二解)谿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歎息。
遠行多所懷。
(三解)我心何佛郁。
思欲一東歸。
何佛郁。
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
中道正徘徊。
(《宋書》作裴回。
四解)迷惑失徑路。
暝無所宿栖。
失徑路。
暝無所宿栖。
行行日以遠。
人馬同時饑。
(五解)擔(《宋書》作儋。
)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
擔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
悠悠使我哀。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三署魏文帝作。
) 【善哉行】 古公亶甫。
(《廣文選》作父。
《詩紀》同。
)積德垂仁。
思弘一道。
哲王于豳。
(一解)太伯仲雍。
(《宋書》作[□]。
)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
斷發文身。
(二解)伯夷叔齊。
古之遺賢。
讓國不用。
餓殂首山。
(三解)智哉山甫。
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
累我聖賢。
(四解)齊桓之霸。
賴得仲父。
後任豎刁。
蟲流出戶。
(五解)晏子平仲。
積德兼仁。
與世沈德。
未必思命。
(六解)仲尼之世。
王國為君。
随制飲酒。
揚波(疑作彼。
)使臣。
(樂府作官。
七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一。
) 【善哉行】 自惜身薄祜。
(《宋書》作[□]。
)夙賤罹孤苦。
既無三徙教。
不聞過庭語。
(一解)其窮如抽裂。
自以思所怙。
雖懷一介志。
是時其能與。
(二解)守窮者貧賤。
惋歎(樂儲誤作歡。
)淚如雨。
泣涕于悲夫。
乞活安(《詩紀》作要。
)能睹。
(三解)我願于天窮。
琅邪傾側左。
雖欲竭忠誠。
欣公歸其楚。
(四解)快人由(《宋書》作曰:)為歎。
(《文選》注作喟然以惋歎。
)抱情不得叙。
顯行天教人。
誰知莫不緒。
(五解)我願何時随。
此歎亦難處。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
(《宋書》作耀。
)釋銜不如雨。
(六解。
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詩紀》同。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