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酒歌三字。
當是衍文。
) 【陌上桑】 駕虹霓。
乘赤雲。
登彼九疑曆玉(《宋書》作王。
)門。
濟天漢。
至昆侖。
見西王母。
谒東君。
交赤松。
及羨門。
受要秘道愛精神。
食芝英。
飲醴泉。
拄杖桂(樂府無桂字。
)枝佩秋蘭。
絕人事。
遊渾元。
若疾風遊飆飄翩。
(《宋書》作飄。
樂府同。
又注雲。
一作遙。
《廣文選》作□。
)景未移。
行數千。
壽如南山不忘愆。
(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二十八。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一。
○逯案。
《樂府詩集》于《宋書》所列相和曲。
皆目為魏樂所奏。
于《宋書》所列三調曲。
皆目為晉樂所奏。
今此篇乃相和曲。
而曰晉樂所奏。
疑晉為魏字之誤。
) 【短歌行】 周西伯昌。
懷此聖德。
三(《宋書》作參。
)分天下。
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
臣節不墜。
(樂府誤作隆。
)崇侯讒之。
是以拘系。
(一解)後見赦原。
賜之斧钺。
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
逮(樂府誤作達。
)及德行。
猶奉事殷。
論叙其美。
(二解)齊桓之功。
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
不以兵車。
正而不谲。
其德傳稱。
(三解)孔子所歎。
并(樂府作并。
《廣文選》同。
)稱夷吾。
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
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
天威在顔咫尺。
(四解)晉文亦霸。
躬奉天王。
受賜圭瓒。
?鬯彤弓。
盧弓矢千。
虎贲三百人。
(五解)威服諸侯。
師之者尊。
八方聞之。
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
詐稱周王。
是以(樂府無以字。
)其名紛葩。
(《廣文選》無葩字。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二。
《詩紀》十一。
) 【短歌行】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
沉吟至今。
(樂府無此二句。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無此二句。
)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
(樂府作辍。
事文《類聚》作撮。
)憂從中來。
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闊談燕。
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
(《詩紀》作希。
)鳥鵲南飛。
繞樹三匝。
何(草堂詩箋作無。
事文《類聚》同。
)枝可依。
(草堂詩注作栖。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樂府雲。
右一曲本辭。
○《文選》三十七。
《樂府詩集》三十。
《詩紀》十一。
又《文選》二十六郡内高齊閑坐答呂法曹詩注作善哉行。
引深一韻。
草堂詩箋五奉贈詩注引飛、栖二韻。
事文《類聚》續集二十四引何、多、撮、絕、飛、依、深、心八韻。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一解)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以何解愁。
唯有杜康。
(二解)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
沈吟至今。
(三解)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
(樂府作辍。
)憂從中來。
不可斷絕。
(四解)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五解)山不厭高。
水不厭深。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
《詩紀》十一。
○《詩紀》不載此篇。
隻從《文選》編入上篇。
并注雲魏晉樂所奏。
分為六解。
與此并同。
但無越陌度阡以下八句雲雲。
○逯案。
《詩紀》此篇不分本辭奏曲。
不免自亂其例。
今改正之。
) 【秋胡行】 晨上散關山。
此道當何難。
晨上散關山。
此道當何難。
(《宋書》原注。
一本雲。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牛頓不起。
車堕(《宋書》作{隋山}。
)谷間。
坐盤(《宋書》作磐。
)石之上。
彈五弦之琴。
作清角韻。
意中迷煩。
歌以言志。
晨上散關山。
(一解)有何三老公。
卒來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
卒來在我傍。
(《宋書》原注。
一本雲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傍。
)負負揜被裘。
似非恒人。
謂卿雲何。
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
來到此間。
歌以言志。
有何三老公。
(二解)我居昆侖山。
所謂者真人。
我居昆侖山。
所謂者真人。
(《宋書》原注。
一本雲我居昆侖山所謂真人。
)道深有(《文選》注作未。
)可得。
名山曆觀。
(《文選》注觀下有行字。
)遨遊(《宋書》作遊。
)八極。
枕石濑流。
飲泉沉吟不決。
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
我居昆侖山。
(三解)去去不可追。
長恨相牽攀。
去去不可追。
長恨相牽攀。
(《宋書》原注。
一本雲去=不=可=追=長=相=牽=攀=。
)夜夜安得寐。
惆怅以自憐。
正而不谲。
乃(《宋書》作辭。
樂府同。
)賦依因。
經傳所過。
西來所傳。
歌以言志。
去去不可追。
(四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六。
《詩紀》十一。
又《文選》二十九雜詩注引二句。
○逯案。
有何三老公。
三殆一之訛字。
何一為漢習語。
漢簡多此例。
如何一男子是。
又選注引文與宋志異。
蓋是則據魏武集。
) 【秋胡行】
當是衍文。
) 【陌上桑】 駕虹霓。
乘赤雲。
登彼九疑曆玉(《宋書》作王。
)門。
濟天漢。
至昆侖。
見西王母。
谒東君。
交赤松。
及羨門。
受要秘道愛精神。
食芝英。
飲醴泉。
拄杖桂(樂府無桂字。
)枝佩秋蘭。
絕人事。
遊渾元。
若疾風遊飆飄翩。
(《宋書》作飄。
樂府同。
又注雲。
一作遙。
《廣文選》作□。
)景未移。
行數千。
壽如南山不忘愆。
(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二十八。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一。
○逯案。
《樂府詩集》于《宋書》所列相和曲。
皆目為魏樂所奏。
于《宋書》所列三調曲。
皆目為晉樂所奏。
今此篇乃相和曲。
而曰晉樂所奏。
疑晉為魏字之誤。
) 【短歌行】 周西伯昌。
懷此聖德。
三(《宋書》作參。
)分天下。
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
臣節不墜。
(樂府誤作隆。
)崇侯讒之。
是以拘系。
(一解)後見赦原。
賜之斧钺。
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
逮(樂府誤作達。
)及德行。
猶奉事殷。
論叙其美。
(二解)齊桓之功。
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
不以兵車。
正而不谲。
其德傳稱。
(三解)孔子所歎。
并(樂府作并。
《廣文選》同。
)稱夷吾。
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
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
天威在顔咫尺。
(四解)晉文亦霸。
躬奉天王。
受賜圭瓒。
?鬯彤弓。
盧弓矢千。
虎贲三百人。
(五解)威服諸侯。
師之者尊。
八方聞之。
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
詐稱周王。
是以(樂府無以字。
)其名紛葩。
(《廣文選》無葩字。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二。
《詩紀》十一。
) 【短歌行】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
沉吟至今。
(樂府無此二句。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無此二句。
)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
(樂府作辍。
事文《類聚》作撮。
)憂從中來。
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闊談燕。
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
(《詩紀》作希。
)鳥鵲南飛。
繞樹三匝。
何(草堂詩箋作無。
事文《類聚》同。
)枝可依。
(草堂詩注作栖。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樂府雲。
右一曲本辭。
○《文選》三十七。
《樂府詩集》三十。
《詩紀》十一。
又《文選》二十六郡内高齊閑坐答呂法曹詩注作善哉行。
引深一韻。
草堂詩箋五奉贈詩注引飛、栖二韻。
事文《類聚》續集二十四引何、多、撮、絕、飛、依、深、心八韻。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一解)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以何解愁。
唯有杜康。
(二解)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
沈吟至今。
(三解)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
(樂府作辍。
)憂從中來。
不可斷絕。
(四解)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五解)山不厭高。
水不厭深。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
《詩紀》十一。
○《詩紀》不載此篇。
隻從《文選》編入上篇。
并注雲魏晉樂所奏。
分為六解。
與此并同。
但無越陌度阡以下八句雲雲。
○逯案。
《詩紀》此篇不分本辭奏曲。
不免自亂其例。
今改正之。
) 【秋胡行】 晨上散關山。
此道當何難。
晨上散關山。
此道當何難。
(《宋書》原注。
一本雲。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牛頓不起。
車堕(《宋書》作{隋山}。
)谷間。
坐盤(《宋書》作磐。
)石之上。
彈五弦之琴。
作清角韻。
意中迷煩。
歌以言志。
晨上散關山。
(一解)有何三老公。
卒來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
卒來在我傍。
(《宋書》原注。
一本雲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傍。
)負負揜被裘。
似非恒人。
謂卿雲何。
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
來到此間。
歌以言志。
有何三老公。
(二解)我居昆侖山。
所謂者真人。
我居昆侖山。
所謂者真人。
(《宋書》原注。
一本雲我居昆侖山所謂真人。
)道深有(《文選》注作未。
)可得。
名山曆觀。
(《文選》注觀下有行字。
)遨遊(《宋書》作遊。
)八極。
枕石濑流。
飲泉沉吟不決。
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
我居昆侖山。
(三解)去去不可追。
長恨相牽攀。
去去不可追。
長恨相牽攀。
(《宋書》原注。
一本雲去=不=可=追=長=相=牽=攀=。
)夜夜安得寐。
惆怅以自憐。
正而不谲。
乃(《宋書》作辭。
樂府同。
)賦依因。
經傳所過。
西來所傳。
歌以言志。
去去不可追。
(四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六。
《詩紀》十一。
又《文選》二十九雜詩注引二句。
○逯案。
有何三老公。
三殆一之訛字。
何一為漢習語。
漢簡多此例。
如何一男子是。
又選注引文與宋志異。
蓋是則據魏武集。
) 【秋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