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八

關燈
天下為四侯語】 〖《後漢書》曰:單超。

    河南人。

    徐璜。

    下邳良城人。

    具瑗。

    魏郡元城人。

    左悺。

    河南平陰人。

    唐衡。

    颍川郾人。

    世謂之五侯。

    自是權歸宦官。

    朝廷日亂。

    其後四侯轉橫。

    天下為之诏曰:〗 左回天。

    具獨坐。

    徐卧虎。

    唐兩堕。

    (《禦覽》引風俗通作左回天。

    徐轉日。

    具獨坐。

    唐應聲。

    ○《後漢書》單超傳。

    《禦覽》四百九十三。

    又二百引後《漢書》、三百九十三、四百九十六并引風俗通。

    ) 【京師為張盤語】 〖謝承《後漢書》曰:丹陽張盤。

    字子石。

    以操行為廬江太守。

    京師諺曰:〗  聞清白。

    張子石。

    (○《書鈔》三十八。

    )  【人為徐聞縣諺】 〖《元和郡縣志》曰:漢置左右侯官。

    在徐聞縣南一裡。

    積物於此。

    備其所求。

    與交易有利。

    故諺曰:〗 欲拔貧。

    詣徐聞。

    (○輿地紀勝一百十八。

    ) 【京師為鮑永鮑恢語】 〖鮑永、鮑恢為從事。

    京師語曰:〗 貴戚斂手避二鮑。

    (○《禦覽》三百七引《漢書》。

    ) 【時人為折氏諺】 〖《華陽國志》曰:折像。

    字伯式。

    雒人也。

    事東平虞叔雅。

    以道教授門人。

    朋友自遠而至。

    時人為諺曰:〗  折氏客誰。

    朱雲卿段節英。

    中有佃子趙仲平。

    但說天文論五經。

    (○《華陽國志》廣漢士女贊。

    ) 【王符引諺論守邊】 〖潛夫論曰:乃者邊患震如雷霆。

    而談者皆諱之。

    欲令朝廷以寇為小。

    而不蚤憂。

    患乃至此。

    尚不欲救。

    諺曰:〗 痛不著身言忍之。

    錢不出家言與之。

    (○潛夫論救邊篇。

    《禦覽》八百三十六。

    ) 【三府為朱震語】 〖《後漢書》曰:朱震。

    字伯厚。

    為州從事。

    奏濟陰太守贓罪之數。

    諺曰:〗 車如雞栖(《後漢書》作栖。

    《禦覽》同。

    《書鈔》或作樓。

    誤。

    )馬如狗。

    疾惡如風朱伯厚。

    (○《後漢書》陳蕃傳。

    《書鈔》三十九、七十三。

    《類聚》九十三。

    《禦覽》二百六十五、八百九十四。

    《詩紀》九作朱伯厚。

    ) 【時人為貢舉語】  〖《抱樸子》曰:桓、靈之世。

    更相濫舉。

    故人為之語曰:〗 古人欲達勤誦經。

    今民圖官勉治生。

    (○《抱樸子》審舉篇。

    《禦覽》四百九十六。

    ) 【趙岐引南陽舊語】 〖三輔決錄曰:平陵範氏。

    南陽舊語曰雲雲。

    言其廉儉也。

    〗 前隊大夫範仲公。

    鹽蒜果(《禦覽》或作顆。

    《顔氏家訓》謂果即顆字。

    )共一筒。

    (《顔氏家訓》書證篇。

    《禦覽》四百三十一、八百五十五、九百七十七。

    )  【考城為仇覽諺】 〖《後漢書》曰:仇覽。

    陳留考城人。

    為蒲亭長。

    陳元之母。

    詣亭告元不孝。

    乃親到元家與其母子飲。

    因為陳人倫孝行。

    譬以禍福。

    元卒成孝子。

    鄉邑為之諺曰:〗 父母何在在我庭。

    化我?枭哺所生。

    (○《後漢書》仇香傳。

    《詩紀》九作考城諺。

    ) 【時人為孔氏兄弟語】 〖《孔叢子》曰:子和二子。

    長曰長彥。

    次曰季彥。

    甘貧味道。

    研精墳典。

    十馀年間。

    會徒數百。

    故時人為之語曰:〗 魯國孔氏好讀經。

    兄弟講誦皆可聽。

    學士來者有聲名。

    不過孔氏那得成。

    (○《禦覽》三百八十五。

    《詩紀》九作魯國孔氏。

    ) 【華容女子獄中歌吟】 〖《搜神記》曰:建安初。

    華容有女子在獄中歌吟曰雲雲。

    後無幾。

    太祖平荊州。

    以涿州李立字建賢為荊州刺史。

    〗  不意李立為貴人。

    (○《三國志》劉表傳注。

    ) 【阚駰引語】 〖十三州志曰:冀州之地。

    蓋古京也。

    人患剽悍。

    故語曰雲雲。

    其人剛狠。

    淺于恩義。

    無賓序之禮。

    懷居悭啬。

    古語雲雲。

    亦履山之險。

    為逋逃之薮。

    〗 仕宦不偶值冀部。

    (○環宇記六十三。

    ) 幽冀之人鈍如椎。

    (○同上) 【王符引諺論考績】 〖潛夫論曰:聖漢踐祚。

    載祀四八。

    而猶未治者。

    教不假而功不考。

    賞罰稽而赦贖數也。

    諺曰:〗  曲木惡直繩。

    重罰惡明證。

    (意林作政。

    ○潛夫信紙考績篇。

    意林三。

    ) 【時人為王符語】 〖《後漢書》曰:度遼将軍黃甫規。

    解官歸安定。

    鄉人有以貨得雁門太守者。

    亦去職還家。

    書刺谒規。

    規卧不迎。

    有頃又白王符在門。

    規素聞符名。

    乃驚遽而起。

    衣不及帶。

    屣履出迎。

    援符手而還與同坐。

    極歡。

    時人為之語曰:〗 徒見二千石。

    不如一縫(《白帖》作逢。

    《禦覽》或同。

    )掖。

    (《禦覽》或作腋。

    ○《後漢書》王符傳。

    《白帖》二十六。

    《禦覽》四百七十四、四百九十五、五百二。

    《詩紀》八作縫掖。

    ) 【鄉裡為雷義陳重語】 〖《後漢書》曰:雷義舉茂才。

    讓於陳重。

    刺史不聽。

    義遂佯狂披發。

    走不應命。

    鄉裡為之語曰:〗  膠漆自謂(《禦覽》或作雖。

    又《白帖》、《禦覽》或作誰謂膠漆。

    )堅。

    不如雷與陳。

    (○《後漢書》雷義傳。

    《類聚》二十一。

    《白帖》十、十四。

    《禦覽》四百七、四百二十四、七百六十六。

    ) 【鄭玄引俗語】 〖禮記曲禮注。

    俗語雲。

    〗 隐疾難為醫。

    (○禮記曲禮注。

    ) 【時人為呂布語】 〖曹瞞傳曰:時人語曰:〗 人中有呂布。

    馬中有赤兔。

    (○《後漢書》呂布傳注。

    《三國志》呂布傳注。

    《類聚》九十三。

    《白帖》二十九。

    《禦覽》四百九十六、八百九十七。

    《詩紀》九作時人語。

    ) 【關中為遊殷諺】 〖三輔決錄曰:遊殷。

    字幼齊。

    為胡轸所害。

    月馀。

    轸得病。

    但言伏伏。

    遊動劉将鬼來。

    於是遽死。

    關中諺曰:〗 生有知人之明。

    死有貴神之靈。

    (《禦覽》或作鬼靈之驗。

    ○魏志張既傳注。

    《禦覽》四百四十四、四百九十六。

    )  【京師為戴憑語】 〖《後漢書》曰:戴憑。

    字次仲。

    汝南平輿人。

    正旦朝賀。

    百僚畢會。

    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诘。

    義有不通。

    辄奪其席以益通者。

    憑遂重坐五十馀席。

    故京師為之語曰:〗 解經二(字《禦覽》或隻作說字。

    )不窮。

    戴侍中。

    (○《後漢書》本傳。

    《書鈔》五十八、一百。

    《類聚》五十五、六十九。

    《類聚》五十五、六十九。

    《禦覽》二百十九、四百九十五、六百十五。

    《詩紀》九作戴侍中。

    )  【京師為井丹語】 〖《後漢書》曰:井丹。

    字大春。

    扶風?人。

    受業太學。

    通五經。

    善談論。

    故京師為之語曰:〗 五經紛綸。

    (《禦覽》或作紛紛。

    )井(《禦覽》井下或有之字。

    )大(《白帖》作伯。

    《禦覽》或作太。

    )春。

    (○《後漢書》本傳。

    《世說新語》品藻篇注。

    《書鈔》九十六、一百并引三輔決錄。

    《白帖》二十六。

    《禦覽》四百十引《高士傳》、四百七十四、四百九十五、五百一并引逸民傳、六百十五引東觀《漢記》。

    《詩紀》九作井大春。

    ) 【時人為王君公語】  〖《後漢書》曰:平原王君公。

    遭亂。

    儈牛自隐。

    時人為之語曰:〗 避世牆東。

    王君公。

    (○《後漢書》逢萌傳。

    《詩紀》九作王君公。

    ) 【京師為楊政語】 〖《後漢書》曰:楊政。

    字子行。

    京兆人。

    少好學。

    從代郡範升受梁丘易。

    善說經書。

    京師為之語曰:〗  說經铿铿。

    (《書鈔》作□□。

    )楊子行。

    (○《後漢書》本傳。

    《書鈔》一百。

    《禦覽》四百九十五、六百十五。

    《詩紀》九作楊子行。

    ) 【京師為祁聖元号】  〖東觀《漢記》曰:楊政。

    字子行。

    治梁丘易。

    與京兆祁聖元同好。

    俱名善說。

    京師号曰:說經铿铿楊子行。

    論難雲雲。

    〗 論難僠僠。

    祁聖元。

    (○《禦覽》六百十五。

    )  【壽春鄉裡為召馴語】  〖《後漢書》曰:召馴。

    字伯春。

    九江壽春人。

    少習韓詩。

    博通書傳。

    以志義聞。

    鄉裡号之曰:〗  德得恂恂。

    召伯春。

    (○《後漢書》本傳。

    《書鈔》五十六。

    《白帖》七十四。

    ) 【時人為丁鴻語】 〖《後漢書》曰:丁鴻。

    字孝公。

    颍川定陵人。

    肅宗召鴻與諸儒賈逵等。

    論定五經同異於北宮白虎觀。

    帝親稱制臨決。

    鴻以才高論難最明。

    時人歎曰:〗 殿中無雙。

    丁孝公。

    (○《後漢書》本傳。

    又注。

    《禦覽》六百十五。

    )  【京兆鄉裡為馮豹語】  〖《後漢書》曰:豹字仲文。

    京兆杜陵人。

    時人稱其孝。

    好儒學。

    以詩、春秋教麗山下。

    鄉裡為之語曰:〗 道德彬彬。

    (《禦覽》或作斌斌。

    )馮仲文。

    ○(《後漢書》馮衍傳附本傳。

    《禦覽》四百三、四百九十六。

    《詩紀》九作馮仲文。

    ) 【諸儒為賈逵語】 〖《後漢書》曰:賈逵。

    字景伯。

    扶風平陵人。

    能誦《左氏傳》及五經本文。

    自為兒童。

    常在太學。

    不通人間事。

    身長八尺二寸。

    諸儒為之語曰:〗 問事不休。

    賈長頭。

    (《後漢書》本傳。

    意林四。

    《書鈔》九十七、一百。

    《白帖》二十六。

    《禦覽》三百七十七、六百十二、六百十五。

    ) 【關中為魯丕語】 〖《後漢書》曰:丕字叔陵。

    扶風平陵人。

    兼通五經。

    以魯詩、尚書教授為當時名儒。

    元和元年。

    徵再遷拜趙相。

    門生就學者常百馀人。

    關東号之曰:〗 五經複興。

    魯叔陵。

    (○《後漢書》魯恭傳附本傳。

    《書鈔》一百。

    《白帖》二十六。

    《禦覽》六百十五。

    ○逯案。

    魯丕。

    《初學記》、《禦覽》皆作魯平。

    ) 【諸儒為楊震語】〖《詩紀》作楊伯起。

    〗 〖《後漢書》曰:楊震。

    字伯起。

    弘農華陰人。

    少好學。

    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郁。

    明經博覽。

    無不窮究。

    諸儒為之語曰:〗 關西孔子。

    楊伯起。

    (○《後漢書》本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六百十二。

    《詩紀》九作楊伯起。

    ) 【時人為許慎語】 〖《後漢書》曰:許慎。

    字叔重。

    汝南召陵人。

    性淳厚。

    少博學經籍。

    馬融常推重之。

    時人為之語曰:〗 五經無雙。

    許叔重。

    (○《後漢書》本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引謝承後《漢書》、又六百八。

    《詩紀》九作許叔重。

    ) 【京師為周舉語】 〖《後漢書》曰:周舉。

    字宣光。

    汝南汝陽人。

    姿貌短陋。

    而博學洽聞。

    為儒者所宗。

    故京師為之語曰:〗 五經從(《白帖》、《禦覽》作縱。

    )橫。

    周宣光。

    (○《後漢書》本傳。

    《白帖》二十六。

    《禦覽》六百十五引東觀《漢記》。

    ) 【京師為胡廣語】 〖《後漢書》曰:胡廣。

    字伯始。

    南郡華容人。

    遜言恭色。

    達練事體。

    明解朝章。

    雖無謇直之風。

    屢有補阙之益。

    故京師諺曰:〗 萬事不理。

    問(問字《禦覽》作詣胡。

    )伯始。

    天下中庸。

    有胡公。

    (○後《漢書》本傳。

    渚宮舊事四。

    《初學記》十一引東觀《漢記》。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九作胡伯始。

    ) 【時人為任安語】 〖《後漢書》曰:任安。

    字定祖。

    廣漢綿竹人。

    少遊太學。

    受孟氏易。

    兼通數經。

    又從同郡楊厚學圖谶。

    究極其術。

    時人稱曰雲雲。

    〗  欲知仲桓。

    問任安。

     居今行古。

    任定祖。

    (○《後漢書》本傳。

    《詩紀》八作任安二謠。

    ) 【時人為陳嚣語】 〖東觀《漢記》曰:陳嚣字君期。

    明韓詩。

    時語曰:〗 關東說詩。

    陳君期。

    (○《書鈔》一百。

    《禦覽》六百十五。

    )  【諸儒為劉恺語】 〖華峤《後漢書》曰:劉恺為太常。

    論議常引正大義。

    諸儒為之語曰:〗 難經伉伉。

    劉太常。

    (○《類聚》四十九。

    《白帖》七十四。

    《禦覽》二百二十八。

    《詩紀》九作劉太常。

    ) 【人為許晏諺】  〖陳留風俗傳曰:許晏。

    字偉君。

    授魯詩於琅邪王政學。

    曰許氏章句。

    列在儒林。

    故諺曰:〗 殿上成群。

    許偉君。

    (○《禦覽》四百九十六。

    《詩紀》九作許偉君。

    ) 【鄉裡為茨充号】  〖東觀《漢記》曰:茨充。

    字子河。

    宛人也。

    初學孝廉。

    之京師。

    同侶馬死。

    充到前亭。

    辄舍車持馬還相迎。

    鄉裡号之曰:〗 一馬兩車。

    茨子河。

    (○《後漢書》衛飒傳注。

    《書鈔》三十九。

    ) 【時人為缪文雅語】 〖皇甫谧達士傳曰:缪斐。

    字文雅。

    代修儒學。

    繼踵六博士。

    以經行修明。

    學士稱之。

    故時人為之語曰:〗 素車白馬。

    缪文雅。

    (○古詩類苑六十九。

    《詩紀》九作缪文雅。

    )  【敦煌鄉人為曹全諺】  〖?陽令曹全碑曰:君收養繼祖母。

    供事繼母。

    先意承志。

    存亡之敬。

    禮無遺阙。

    是以鄉人為之諺曰:〗 重親緻歡。

    曹景完。

    (○金石字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