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八

關燈


    ) 【虞诩引諺】  〖《後漢書》曰:永初四年。

    羌胡反亂。

    殘破并涼。

    大将軍鄧骘欲棄涼州。

    诩聞之。

    乃說李修曰:公卿定策。

    當棄涼州。

    求之愚心。

    未見其便。

    喭曰雲雲。

    觀其習兵莊勇。

    實過馀州。

    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據三輔。

    以涼州在後故也。

    〗 關西出将。

    關東出相。

    (○《後漢書》虞诩傳。

    ) 【王符引諺論得賢】 〖潛夫論曰:諺曰:〗 一犬吠形。

    百犬吠聲。

    (○潛夫論賢難篇。

    ) 【京師為黃香号】  〖《後漢書》曰:黃香。

    字文強。

    江夏人。

    博學經典。

    究精道術。

    京師号曰:〗 天下(《禦覽》或作日下。

    )無雙。

    江夏黃童。

    (《白帖》作香。

    《禦覽》或作香。

    《初學記》或作國士瞻重。

    ○《後漢書》本傳。

    《初學記》十一、十七。

    《白帖》六。

    《禦覽》二百十五、三百八十四、四百九十五、六百十六并引東觀《漢記》。

    《詩紀》九作江夏黃童。

    ) 【人為高慎語】 〖陳留耆舊傳曰:高慎。

    字孝甫。

    敦質少華。

    口不能劇談。

    嘿而好沈深之謀。

    人謂之曰:〗 嶷然不語。

    名高孝甫。

    (○《禦覽》二百六十五。

    《詩紀》八作高孝甫歌。

    ) 【颍川為荀爽語】 〖《後漢書》曰:爽字慈明。

    幼而好學。

    耽思經書。

    慶吊不行。

    徵命不應。

    颍川為之語曰:〗 荀氏八龍。

    慈明無雙。

    (《後漢書》荀淑傳。

    《禦覽》三百八十五引荀氏家傳、四百九十五引續《漢書》。

    《詩紀》九作荀氏八龍。

    ) 【崔實引農家諺】 上火不落。

    下火滴沰。

    (○楊慎古今諺引四民月令。

    康熙字典水部沰字下引。

    ○逯案。

    楊慎引崔實四民月令諺共十六條。

    其中如羸牛劣馬寒食下。

    乃齊民要術引諺。

    不出四民月令。

    據此。

    楊氏著錄者。

    未宜輕信。

    今依康熙字典載此條。

    ) 【崔?引裡語】 〖政論曰:頃間以來。

    歲且一赦。

    百姓妞妖。

    輕為奸非。

    諺曰:〗 一歲再(潛夫論作載。

    )赦。

    奴兒喑[□惡]。

    (《禦覽》或作喑啞。

    《詩紀》同。

    或作噫[□]。

    ○群書治要四十五。

    《禦覽》四百九十六、六百五十二。

    )  【李固引語】 〖《後漢書》王龔傳曰:龔深疾宦官專權。

    上書極言其狀。

    請加放斥。

    諸黃門各使賓客誣奏龔罪。

    順帝命亟自實。

    前據李固時為大将軍梁商從事中郎。

    乃奏記於梁商曰:宜加表救。

    濟王以之艱難。

    語曰:〗 善人在患。

    饑不及餐。

    (○《後漢書》王龔傳。

    ) 【益州長為尹就諺】 〖《後漢書》曰:李固駁曰:前中郎尹就讨益州畔羌。

    益州諺曰:〗 虜來尚可。

    尹來(《華陽國志》作将。

    )殺我。

    (○《後漢書》南蠻傳。

    《華陽國志》巴志。

    )  【天下為賈彪語】 〖《後漢書》曰:彪兄弟三人。

    并有高名。

    而彪最優。

    故天下稱曰:〗  賈氏三虎。

    偉節最怒。

    (○《後漢書》賈彪傳。

    《禦覽》四百九十六。

    《詩紀》九作賈偉節。

    )  【應劭引俚語論正失】 〖風俗通曰:宋均令虎渡江。

    謹案虎山栖穴處。

    毛鬣婆娑。

    豈能犯陽侯淩濤濑而橫厲哉。

    俚語。

    〗  狐欲渡河。

    無奈尾河。

    (○風俗通正失篇。

    《水經注》沔水篇。

    《禦覽》八百九十一。

    ) 【應劭引俚語論愆禮】  〖風俗通曰:山陽太守汝南薛恭祖。

    喪其妻不哭。

    謹案禮為适妻杖。

    重於宗也。

    且鳥獸之微。

    尚有回翔之思。

    啁噍之痛。

    何有死喪之感。

    始終永絕。

    而曾無恻容。

    此為矯情。

    僞之至也。

    俚語。

    〗 婦死腹悲。

    唯身知之。

    (○風俗通愆禮篇。

    ) 【應劭引裡語論日蝕】 〖風俗通曰:俗說臨日月薄食而飲。

    令人蝕口。

    謹案日太陽之精。

    君之象也。

    日有食之。

    天子不舉樂。

    裡語。

    〗  不救蝕者。

    出行遇語。

    (○《禦覽》八百四十九。

    ) 【應劭引裡語論主客】 〖風俗通曰:裡語曰:〗  越陌度阡。

    更為客主。

    (○《文選》二十七短歌行注。

    ) 【應劭引裡語論谳獄】 〖風俗通曰:頃者。

    廷尉多牆面。

    而苟充茲位。

    持書侍禦史。

    不複平議。

    谳當糾紛。

    豈一事哉。

    裡語曰:〗 縣官漫漫。

    冤死者半。

    (○《禦覽》二百二十六、四百九十六。

    ) 【應劭引裡語】  〖漢官儀曰:裡語曰:〗 仕宦不止車生耳。

    (○《禦覽》四百九十六。

    ) 【應劭引語論正失】 〖風俗通曰:王陽能鑄黃金。

    謹按物之變化。

    固自有極。

    王陽何人。

    獨能乎哉。

    語曰:〗 金不可作。

    世不可度。

    (○風俗通正失篇。

    ) 【時人為龐氏語】 〖風俗通曰:龐儉少失父。

    不知所在。

    後穿井得錢。

    所求蒼頭。

    乃父也。

    時人語曰:〗 廬裡諸(《初學記》作之。

    )龐。

    (諸龐《禦覽》或作龐公。

    )鑿井得銅。

    買奴得(《白帖》作乃。

    )翁。

    (《禦覽》作公。

    ○《類聚》三十五。

    《初學記》十九。

    《白帖》六。

    《禦覽》四百七十二、五百、八百三十六。

    又《禦覽》百八十九引銅、翁二韻。

    ) 【民為二□語】  〖風俗通曰:殺在弘農渑池縣。

    其語曰:〗 東□西□。

    渑池所高。

    (○風俗通山澤篇。

    ) 【南陽為衛修陳茂語】 〖風俗通曰:汝南陳茂君因為荊州刺史。

    不入宛城。

    引車到城東。

    為友衛修母拜。

    修坐事系獄。

    茂彈繩不撓。

    修竟極罪。

    南陽疾茂殺修。

    為之語曰:〗  衛修有事。

    陳茂治之。

    衛修無事。

    陳茂殺之。

    (○風俗通過譽篇。

    ) 【公沙六龍】 〖袁山松《後漢書》曰:公沙穆有六子。

    時人号曰:〗 公沙六龍。

    天下無雙。

    (○《禦覽》四百九十五。

    ) 【民為五門語】 〖三輔決錄曰:五門。

    今在河南西四十裡澗、谷、洛三水之交。

    傳聞馬氏兄弟五人共居此地。

    作五門客舍。

    因以為名。

    主養豬賣豚。

    故民為之語曰:〗 苑中三公。

    館(《禦覽》或作钜。

    誤。

    )下二卿。

    五門嚄嚄。

    (《禦覽》或作□□。

    《詩紀》同。

    《禦覽》或又作藿。

    )但聞豚聲。

    (○《禦覽》四百九十六、八百二十八、九百三。

    《詩紀》九作五門。

    ) 【時人為作奏語】  〖笑林曰:桓帝時。

    有人辟公府掾者。

    倩人作奏記文。

    人不能為作。

    因語曰:梁國葛龔者。

    先善為記文。

    自可為用。

    不煩更作。

    遂從人言寫記文。

    不去龔名姓。

    府公大驚。

    不答而罷歸。

    故時人語曰:〗  作奏雖工。

    宜去葛龔。

    (○《後漢書》葛龔傳注。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九作作奏。

    ) 【高誘引諺論毀譽】 〖《淮南子》注曰:語曰:〗 欲人不知。

    莫如不為。

    (○《淮南子》二十四說林訓注。

    ) 【武陵人為黃氏兄弟諺】  〖襄陽耆舊傳曰:黃穆。

    字伯開。

    博學。

    為山陽守。

    有德政。

    弟奂。

    字仲開。

    為武陵太守。

    貪穢無行。

    武陵人諺曰:〗  天有冬夏。

    人有二(《禦覽》或作兩。

    )黃。

    (○《禦覽》二十二。

    又四百九十二作武陵人謌。

    ) 【時人為楊氏四子語】 〖《華陽國志》曰:泰瑛。

    南鄭楊相妻。

    大鴻胪劉巨公女也。

    有四男二女。

    相亡。

    教訓六子。

    動有法矩。

    長子元玲。

    次子仲玲。

    兄弟為名士。

    泰瑛之教。

    流於三世。

    四子才官。

    隆於先人。

    幫時人為之語曰:〗 三苗不止。

    四珍複起。

    (○華陽國漢中士女志。

    古謠諺三十三。

    ○逯案。

    《華陽國志》十二劉巨公為後漢人。

    ) 【羊元引諺】  〖謝承《後漢書》曰:仇覽。

    字季智。

    陳留考城人也。

    為縣陽遂亭長。

    有羊元者。

    兇惡不孝。

    其母詣覽告之。

    覽呼元責诮之。

    以子道與孝經一卷。

    使誦讀之。

    元深改悔。

    至母前謝罪曰:元少孤。

    為母所驕。

    諺曰雲雲。

    乞今自改。

    母子更相向泣。

    於是元遂修孝道。

    後成佳士也。

    ○逯案。

    羊元《後漢書》注引作陳元。

    〗 孤犢觸乳。

    驕子詈(《後漢書》注作罵。

    )母。

    (○《後漢書》仇香傳注。

    《禦覽》六百十。

    ) 【古諺】 〖任昉述異記曰:漢世古諺雲。

    〗 雖有神藥。

    不如少年。

    雖有珠玉。

    不如金錢。

    (○《禦覽》九百八十四。

    ) 【時人為郭典語】 〖江表傳曰:郭典。

    字君業。

    為钜鹿太守。

    與中郎将董卓攻黃巾賊張寶於曲陽。

    典作圍塹。

    卓不肯。

    典獨於西當賊之沖。

    晝夜進攻。

    寶由不得城守不敢出。

    時人為之語曰:〗 郭君圍塹。

    董将不許。

    幾令狐狸。

    化為豺虎。

    賴我郭君。

    不畏強禦。

    轉機之間。

    敵為窮虜。

    猗猗惠君。

    實完疆土。

    (○《禦覽》四百九十六。

    《詩紀》九作郭君。

    ) 【時人為周澤語】〖《詩紀》作太常妻。

    〗  〖漢官儀曰:北海周澤為太常。

    恒齊。

    其妻憐其年老疲病。

    窺内問之。

    澤大怒。

    以為幹齊。

    掾吏叩頭争之。

    不聽。

    遂收送诏獄。

    并自劾。

    論者非其激發不實。

    諺曰:〗 居(《後漢書》、《禦覽》作生。

    )世(《初學記》作代。

    《禦覽》同。

    )不諧為(《禦覽》作作。

    )太常妻。

    一歲三百六十日。

    三百五十九日齊。

    一日不齊醉如泥。

    既作事。

    複低迷。

    (○《初學記》十二。

    《禦覽》二百二十八。

    《詩紀》九作太常妻。

    又《後漢書》本傳、《類聚》四十九、《禦覽》五百二十并引妻、齊、泥三韻。

    又《白帖》二十一引妻、泥二韻。

    ) 【崔實引語】 〖政論曰:〗 小民發如韭。

    剪複生。

    頭如雞。

    割複鳴。

    吏不必可畏。

    從來必可輕。

    奈何欲望平。

    (《禦覽》作乎。

    誤。

    ○《禦覽》九百七十六。

    ) 【時人為桓典語】〖《詩紀》作避骢。

    〗 〖《後漢書》曰:桓典。

    字公雅。

    靈帝時為侍禦史。

    是時宦官秉政。

    典執正無所回避。

    常乘骢馬。

    京師畏憚。

    為之語曰:〗 行行且止。

    避骢禦史。

    (○《後漢書》本傳。

    《書鈔》六十二引續《漢書》。

    《類聚》九十三引東觀《漢記》。

    《初學記》十二。

    《禦覽》二百二十七、四百二十七。

    又八百九十四引東觀《漢記》。

    《詩紀》九作避骢。

    ) 【益都鄉裡為柳宗語】 〖《華陽國志》曰:柳宗。

    字伯骞。

    成都人。

    為州郡右職。

    務在進賢。

    州裡為諺曰:〗 得黃金一笥。

    不如為柳伯骞所識。

    (○《華陽國志》蜀郡士女贊。

    《禦覽》二百六十三、四百九十六。

    《詩紀》九作柳伯骞。

    ) 【時人為貢舉語】  〖《抱樸子》曰:桓、靈之世。

    更相濫舉。

    故人為之語曰:〗 舉秀才。

    不知書。

    舉孝廉。

    父(《書鈔》作乃。

    誤。

    )别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黾。

    (《禦覽》作蠅。

    ○《抱樸子》審舉篇。

    《書鈔》七十九。

    《禦覽》四百九十六。

    又《樂府詩集》八十七、《詩紀》八并作後漢桓靈時謠。

    各引書、居兩韻。

    ○逯案。

    《晉書》引作舉秀才。

    濁如泥。

    舉良将。

    怯如雞。

    與此不相同。

    ) 【宣城為封使君語】 〖述異記曰:漢宣城郡守封劭。

    死化為虎。

    食郡民。

    呼之曰封使君。

    因去不複來。

    故時語曰:〗 無作封使君。

    生來治民死食民。

    (○任?述異記。

    ) 【益都為任文公語】  〖《後漢書》曰:公孫述時。

    武擔石折。

    文公曰:噫。

    西州智士死。

    我乃當之。

    自是常會聚子孫設酒食。

    後三月果卒。

    益都為之語曰:〗 任文公。

    智無雙。

    (○《後漢書》本傳。

    《禦覽》四百三十二引《華陽國志》。

    ) 【馬皇後引俗語】 〖東觀《漢記》曰:明德馬後。

    時上欲封諸舅。

    外間白太後。

    曰:吾自念親屬。

    皆無柱石之功。

    俗語。

    〗 時無赭。

    澆黃土。

    (○《禦覽》四百九十五。

    ) 【崔寔引裡語】  〖崔寔政論曰:今典州郡者。

    自違诏書。

    縱意出入。

    故裡語曰:〗 州郡記。

    (《初學記》作诏。

    《禦覽》或作縣符。

    )如霹靂。

    得诏書。

    但挂壁。

    (○《初學記》二十四。

    《禦覽》十三、四百九十六、五百九十三。

    詩記九。

    ) 【崔寔引農語】〖《詩紀》作四民月令引農語二章。

    〗 二月昏。

    參星(要術無星字。

    )夕。

    杏花盛。

    桑椹(古謠諺作葉。

    )赤。

    (○齊民要術二。

    古謠諺三十七引齊民要術。

    ○逯案。

    齊民要術引崔寔。

    非農語。

    ) 河射角。

    堪夜作。

    犁星沒。

    水生骨。

    (○古謠諺三十七引齊民要術。

    ○逯案。

    齊民要術無此條。

    ) 【京師為袁成諺】 〖英雄記曰:袁紹父成。

    字文開。

    貴盛。

    自梁冀以下。

    皆與交。

    言無不從。

    京師諺曰:〗 事不諧。

    詣文開。

    (○《三國志》袁紹傳注。

    《後漢書》袁紹傳注。

    《禦覽》三百八十六、四百九十六。

    《詩紀》九作袁文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