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張衡〈衡。
字平子。
南陽西鄂人。
永平中。
舉孝廉。
連辟公府皆不就。
永初中。
大将軍鄧骘累召不應。
公車特徵。
拜郎中。
遷尚書郎。
轉太史令。
順帝初。
再轉。
複為太史令。
陽嘉中。
遷侍中。
永和初。
出為河間相。
徵拜尚書。
四年卒。
年六十二。
有集十四卷。
〉【歌】 〖衡為太史令。
嘗憂及難。
作思玄賦。
系此。
〗 天地煙煴。
百卉含花。
鳴鶴交頸。
雎鸠相和。
處子懷春。
精魂回移。
如何淑明。
忘我實多。
(○《後漢書》張衡傳。
《文選》十五。
○逯案。
《詩紀》載思玄詩一首。
細檢知乃思玄系辭。
今從删。
而《别錄》此歌。
【歌】 〖衡作東巡诰。
系此。
〗 皇皇者鳳。
通玄知時。
萃于山趾。
與帝邀期。
吉事有祥。
惟漢之祺。
(○《類聚》三十九。
) 【歌】 〖衡作舞賦。
系此。
〗 驚雄逝兮孤雌翔。
臨歸風兮思故鄉。
(○《類聚》四十三。
《初學記》十五。
) 【歎】 〖衡作定情賦。
系此。
〗 大火流兮草蟲鳴。
繁霜降兮草木零。
秋為期兮時已征。
思美人兮悉民屏營。
(○《類聚》十八。
《廣文選》十四。
古樂苑三十二。
《詩紀》三。
○逯案。
此定情賦中之歎也。
《詩紀》從《廣文選》作定情歌。
則杜撰矣。
) 【同聲歌】 〖樂府解題曰:同聲歌。
張衡所作也。
言歸人自謂幸得充閨房。
願勉供婦職。
不離君子。
思為莞簟。
在下以蔽匡床衾□。
在上以護霜露。
缱绻枕席。
沒齒不忘焉。
以喻臣子之事君也。
〗 邂逅承際會。
得充君(玉台作遇得充。
)後房。
情好新交接。
恐栗(玉台誤作瞟。
)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
賤妾職所當。
綢缪主中饋。
奉禮助烝(樂府作蒸。
)嘗。
思為(《廣文選》作惟。
)苑蒻席。
在下蔽匡床。
願為(《廣文選》作得。
)羅衾帱。
在上衛風霜。
灑(玉台、樂府作灑。
)掃清枕席。
鞮芬以狄(《詩紀》雲。
一作秋。
)香。
重戶結(《廣文選》作納。
)金扃。
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禦。
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師。
儀态(《廣文選》作容。
)盈萬方。
衆夫所希見。
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廣文選》作思。
)夜樂。
沒齒焉可忘。
(○玉台新詠一。
《樂府詩集》七十六。
《廣文選》十三。
《詩紀》三。
○吳骞拜經樓詩話引蟲獲軒筆記雲。
平子同聲歌。
灑掃清枕席。
鞮芬以狄香。
王制西方曰狄鞮。
古詩中所謂迷疊、兜納諸香。
大都出于西域。
故曰鞮芬狄香。
鞮芬即狄香。
重言之者。
古人常有此文法。
素女為我師。
儀态刑萬方。
衆夫所希見。
天姥教軒皇。
刑今本作盈。
姥今本作老。
皆非。
《抱樸子》。
黃帝論導養而質元素二女。
徐孝穆文。
優遊俯仰。
極素女之經天。
升降盈虛。
盡軒皇之圖藝。
與此意同。
○逮案。
鞮芬、狄香。
重言之。
說甚是。
謂盈舊作刑。
老舊作姥。
不知根據何本。
惟天老、天姥本同。
又黃節漢魏樂府箋注雲。
張衡七辯曰:假明蘭燈。
指圖觀列。
蟬綿宜愧。
夭紹纡折。
此女色之麗也。
蓋即所言列圖陳、儀态萬方也。
《漢書》藝文志。
房中八家有天老雜子陰道二十五卷。
黃帝三王養陽方二十卷。
列圖以下。
蓋即漢志所言房中也。
玉房秘決黃帝問素女玄女陰陽之事。
皆黃帝養陽方遺說也。
) 【歌】〖《書鈔》作詩。
〗 浩浩陽春發。
楊柳何依依。
(《書鈔》作猗猗。
)百鳥自南歸。
翺翔萃我枝。
(○《禦覽》二十。
又《書鈔》百五十四引猗一韻。
) 【怨詩】 〖文心雕龍曰:張衡怨篇。
清曲可誦。
〗 秋蘭。
詠嘉美人也。
嘉而不獲。
用故作是詩也。
猗猗秋蘭。
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
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
厥美彌(《廣文選》作稱。
)嘉。
之子之(《詩紀》雲。
一作雲。
)遠。
我勞如何。
(○《禦覽》九百八十三。
困學紀聞十八。
《廣文選》九。
《詩紀》三。
○逯案。
《詩紀》作怨篇。
今據《禦覽》改之。
《詩紀》從《廣文選》。
不載序文。
今為補入。
)我聞其聲。
載坐載起。
(○《文選》二十三贈士孫文始詩注。
範?文對床夜語。
)同心離居。
絕我中腸。
(○《文選》二十三贈士孫文始詩注。
) 【詩】 願言不獲。
終然永思。
(○《文選》二十四贈秀才入軍詩注。
) 【四愁詩】〖并序〗 張衡不樂久處機密。
陽嘉中。
出為河間相。
時國王驕奢。
不遵法度。
又多豪右并兼(《文選》作兼并。
)之家。
衡下車。
治威嚴。
能内察屬縣。
奸猾行巧劫。
皆密知名。
下吏收捕。
盡服擒。
諸豪俠遊客。
悉惶懼逃
字平子。
南陽西鄂人。
永平中。
舉孝廉。
連辟公府皆不就。
永初中。
大将軍鄧骘累召不應。
公車特徵。
拜郎中。
遷尚書郎。
轉太史令。
順帝初。
再轉。
複為太史令。
陽嘉中。
遷侍中。
永和初。
出為河間相。
徵拜尚書。
四年卒。
年六十二。
有集十四卷。
〉【歌】 〖衡為太史令。
嘗憂及難。
作思玄賦。
系此。
〗 天地煙煴。
百卉含花。
鳴鶴交頸。
雎鸠相和。
處子懷春。
精魂回移。
如何淑明。
忘我實多。
(○《後漢書》張衡傳。
《文選》十五。
○逯案。
《詩紀》載思玄詩一首。
細檢知乃思玄系辭。
今從删。
而《别錄》此歌。
【歌】 〖衡作東巡诰。
系此。
〗 皇皇者鳳。
通玄知時。
萃于山趾。
與帝邀期。
吉事有祥。
惟漢之祺。
(○《類聚》三十九。
) 【歌】 〖衡作舞賦。
系此。
〗 驚雄逝兮孤雌翔。
臨歸風兮思故鄉。
(○《類聚》四十三。
《初學記》十五。
) 【歎】 〖衡作定情賦。
系此。
〗 大火流兮草蟲鳴。
繁霜降兮草木零。
秋為期兮時已征。
思美人兮悉民屏營。
(○《類聚》十八。
《廣文選》十四。
古樂苑三十二。
《詩紀》三。
○逯案。
此定情賦中之歎也。
《詩紀》從《廣文選》作定情歌。
則杜撰矣。
) 【同聲歌】 〖樂府解題曰:同聲歌。
張衡所作也。
言歸人自謂幸得充閨房。
願勉供婦職。
不離君子。
思為莞簟。
在下以蔽匡床衾□。
在上以護霜露。
缱绻枕席。
沒齒不忘焉。
以喻臣子之事君也。
〗 邂逅承際會。
得充君(玉台作遇得充。
)後房。
情好新交接。
恐栗(玉台誤作瞟。
)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
賤妾職所當。
綢缪主中饋。
奉禮助烝(樂府作蒸。
)嘗。
思為(《廣文選》作惟。
)苑蒻席。
在下蔽匡床。
願為(《廣文選》作得。
)羅衾帱。
在上衛風霜。
灑(玉台、樂府作灑。
)掃清枕席。
鞮芬以狄(《詩紀》雲。
一作秋。
)香。
重戶結(《廣文選》作納。
)金扃。
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禦。
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師。
儀态(《廣文選》作容。
)盈萬方。
衆夫所希見。
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廣文選》作思。
)夜樂。
沒齒焉可忘。
(○玉台新詠一。
《樂府詩集》七十六。
《廣文選》十三。
《詩紀》三。
○吳骞拜經樓詩話引蟲獲軒筆記雲。
平子同聲歌。
灑掃清枕席。
鞮芬以狄香。
王制西方曰狄鞮。
古詩中所謂迷疊、兜納諸香。
大都出于西域。
故曰鞮芬狄香。
鞮芬即狄香。
重言之者。
古人常有此文法。
素女為我師。
儀态刑萬方。
衆夫所希見。
天姥教軒皇。
刑今本作盈。
姥今本作老。
皆非。
《抱樸子》。
黃帝論導養而質元素二女。
徐孝穆文。
優遊俯仰。
極素女之經天。
升降盈虛。
盡軒皇之圖藝。
與此意同。
○逮案。
鞮芬、狄香。
重言之。
說甚是。
謂盈舊作刑。
老舊作姥。
不知根據何本。
惟天老、天姥本同。
又黃節漢魏樂府箋注雲。
張衡七辯曰:假明蘭燈。
指圖觀列。
蟬綿宜愧。
夭紹纡折。
此女色之麗也。
蓋即所言列圖陳、儀态萬方也。
《漢書》藝文志。
房中八家有天老雜子陰道二十五卷。
黃帝三王養陽方二十卷。
列圖以下。
蓋即漢志所言房中也。
玉房秘決黃帝問素女玄女陰陽之事。
皆黃帝養陽方遺說也。
) 【歌】〖《書鈔》作詩。
〗 浩浩陽春發。
楊柳何依依。
(《書鈔》作猗猗。
)百鳥自南歸。
翺翔萃我枝。
(○《禦覽》二十。
又《書鈔》百五十四引猗一韻。
) 【怨詩】 〖文心雕龍曰:張衡怨篇。
清曲可誦。
〗 秋蘭。
詠嘉美人也。
嘉而不獲。
用故作是詩也。
猗猗秋蘭。
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
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
厥美彌(《廣文選》作稱。
)嘉。
之子之(《詩紀》雲。
一作雲。
)遠。
我勞如何。
(○《禦覽》九百八十三。
困學紀聞十八。
《廣文選》九。
《詩紀》三。
○逯案。
《詩紀》作怨篇。
今據《禦覽》改之。
《詩紀》從《廣文選》。
不載序文。
今為補入。
)我聞其聲。
載坐載起。
(○《文選》二十三贈士孫文始詩注。
範?文對床夜語。
)同心離居。
絕我中腸。
(○《文選》二十三贈士孫文始詩注。
) 【詩】 願言不獲。
終然永思。
(○《文選》二十四贈秀才入軍詩注。
) 【四愁詩】〖并序〗 張衡不樂久處機密。
陽嘉中。
出為河間相。
時國王驕奢。
不遵法度。
又多豪右并兼(《文選》作兼并。
)之家。
衡下車。
治威嚴。
能内察屬縣。
奸猾行巧劫。
皆密知名。
下吏收捕。
盡服擒。
諸豪俠遊客。
悉惶懼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