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馬援〈援。
字文淵。
扶風茂陵人。
建武四年。
奉使洛陽。
以為待诏。
曆太中大夫、隴西太守、虎贲中郎将。
拜伏波将軍。
封新息侯。
二十五年。
擊五溪蠻。
卒于軍。
建初三年。
追谥曰忠成侯。
〉 【武溪深】〖《樂府》作武溪深行。
《詩紀》同。
樂府雲。
一作武陵深行。
〗 〖《古今注》曰:武溪深。
乃馬援南征之所作也。
援門生爰寄生善吹笛。
援作歌和之。
名曰武溪深。
其曲雲。
〗 滔滔五溪(《樂府》溪下有兮字。
)一何深。
鳥飛不度獸不敢(《古今注》作能。
集古錄同。
)臨。
嗟哉五溪多(集古錄作何。
)毒淫。
(○《古今注》中。
《樂府詩集》七十四。
歐陽集古錄上。
《詩紀》三。
○逯案。
《禦覽》六十七引善歌錄歌曰:武溪深複深。
飛鳥不能渡。
遊獸不能臨雲。
殆别是一歌也。
) ☆王吉〈吉。
明帝時為虎贲。
〉【射烏辭】 〖《風俗通》曰:明帝東巡。
有烏飛鳴乘輿上。
虎贲王吉射之。
作辭雲雲。
帝賜錢百萬。
遂令亭壁皆畫烏。
〗 烏烏(《環宇記》不重烏字。
)啞啞。
引弓射。
(《環宇記》此下有之字。
)洞左腋。
陛下壽萬年。
(《初學記》作歲。
)臣為二千石。
(○《初學記》三十引《風俗通》。
《太平環宇記》九。
《詩紀》四。
) ☆白狼王唐?【歌詩】 〖《廣文選》作□都夷歌三章。
《詩紀》同。
逯案。
蜀都賦雲。
陪以白狼。
夷歌成章。
○《後漢書》曰:明帝時。
益州刺史朱輔宣示漢德。
鹹懷遠夷。
自汶山以西。
前世所不至。
正朔所未加。
白狼、□木、唐菆等百馀國。
皆舉種稱臣奉貢。
白狼王唐菆作詩三章。
歌頌漢德。
輔使譯而獻之。
〗 【遠夷樂德歌】 大漢是治。
與天合意。
(《後漢書》少合字。
)吏譯平端。
不從我來。
聞風向化。
所見奇異。
多賜缯布。
甘美酒食。
昌樂肉飛。
屈申悉備。
蠻夷貧薄。
無所報嗣。
願主長壽。
子孫昌熾。
【遠夷慕德歌】 蠻夷所處。
日入之部。
慕義向化。
歸日出(《初學記》作自明。
)主。
聖德深恩(《初學記》作恩深。
)與人富厚。
冬多霜雪。
夏多和雨。
寒溫時适。
部人多有。
涉危曆險。
不遠萬裡。
去(《初學記》作夷。
)俗歸德。
心歸慈母。
【遠夷懷德歌】 荒服之外。
土地硗埆。
食肉衣皮。
不見鹽谷。
吏譯傳風。
大漢安樂。
攜負歸仁。
觸冒險狹。
高山岐峻。
緣崖磻石。
木薄發家。
百宿到洛。
父子同賜。
懷抱匹(《廣文選》誤作四。
)帛。
傳告種人。
長願臣仆。
(○《後漢書》西南夷傳。
《廣文選》十四。
《詩紀》四。
又《初學記》十五引第二章。
) ☆杜笃〈笃。
字季雅。
京兆杜陵人。
仕郡為文學掾。
建初三年。
車騎将軍馬防擊西羌。
請笃為從事中郎。
戰沒於射姑山。
所著賦、诔、吊、書、贊七言及雜文凡十八篇。
〉【京師上巳篇】 窈窕淑女美勝豔。
妃戴翡翠珥明珠。
(○《書鈔》百三十五。
○逯案。
《書鈔》原題杜季稚。
稚殆雅之訛。
又漢人七言率句句用韻。
此豔珠不葉。
疑非出一章。
) ☆梁鴻〈鴻。
字伯鸾。
平陵人。
家貧而尚節介。
隐居霸陵山中。
後居吳。
臯伯通舍之於家。
鴻潛避著書十馀篇。
卒於吳。
〉【五噫歌】 〖《後漢書》曰:梁鴻東出關。
過京師。
作五噫之歌。
肅宗聞而非之。
求鴻不得。
〗 陟(《禦覽》或作遵。
)彼此芒兮噫。
顧覽(《文選》注作瞻。
廣告補遺、《廣文選》、事類賦、《詩紀》并同。
《禦覽》或作顧瞻。
或作覽觀。
)帝京(《書鈔》作師。
)兮噫。
宮室(《禦覽》或作阙。
《文選補遺》、《廣文選》、事類賦、《詩紀》同。
)崔嵬(環宇記作巍。
《文選補遺》、事類賦、《詩紀》并同。
)兮噫。
民(《後漢書》作人。
《文選》注、環宇記同。
《禦覽》或同。
)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
(《禦覽》或末二句互倒。
又遼遼作寥寥。
○後《漢書》梁鴻傳。
《書鈔》一百六。
《文選》四十三與嵇茂《齊書》注。
《禦覽》百五十八、五百七十二。
環宇記三。
《文選補遺》三十五。
《廣文選》十四。
又事類賦歌賦注。
《詩紀》三。
) 【适吳詩】 〖《後漢書》曰:鴻易姓運期。
名耀。
字侯光。
與妻子居齊魯之間。
有頃又去适
字文淵。
扶風茂陵人。
建武四年。
奉使洛陽。
以為待诏。
曆太中大夫、隴西太守、虎贲中郎将。
拜伏波将軍。
封新息侯。
二十五年。
擊五溪蠻。
卒于軍。
建初三年。
追谥曰忠成侯。
〉 【武溪深】〖《樂府》作武溪深行。
《詩紀》同。
樂府雲。
一作武陵深行。
〗 〖《古今注》曰:武溪深。
乃馬援南征之所作也。
援門生爰寄生善吹笛。
援作歌和之。
名曰武溪深。
其曲雲。
〗 滔滔五溪(《樂府》溪下有兮字。
)一何深。
鳥飛不度獸不敢(《古今注》作能。
集古錄同。
)臨。
嗟哉五溪多(集古錄作何。
)毒淫。
(○《古今注》中。
《樂府詩集》七十四。
歐陽集古錄上。
《詩紀》三。
○逯案。
《禦覽》六十七引善歌錄歌曰:武溪深複深。
飛鳥不能渡。
遊獸不能臨雲。
殆别是一歌也。
) ☆王吉〈吉。
明帝時為虎贲。
〉【射烏辭】 〖《風俗通》曰:明帝東巡。
有烏飛鳴乘輿上。
虎贲王吉射之。
作辭雲雲。
帝賜錢百萬。
遂令亭壁皆畫烏。
〗 烏烏(《環宇記》不重烏字。
)啞啞。
引弓射。
(《環宇記》此下有之字。
)洞左腋。
陛下壽萬年。
(《初學記》作歲。
)臣為二千石。
(○《初學記》三十引《風俗通》。
《太平環宇記》九。
《詩紀》四。
) ☆白狼王唐?【歌詩】 〖《廣文選》作□都夷歌三章。
《詩紀》同。
逯案。
蜀都賦雲。
陪以白狼。
夷歌成章。
○《後漢書》曰:明帝時。
益州刺史朱輔宣示漢德。
鹹懷遠夷。
自汶山以西。
前世所不至。
正朔所未加。
白狼、□木、唐菆等百馀國。
皆舉種稱臣奉貢。
白狼王唐菆作詩三章。
歌頌漢德。
輔使譯而獻之。
〗 【遠夷樂德歌】 大漢是治。
與天合意。
(《後漢書》少合字。
)吏譯平端。
不從我來。
聞風向化。
所見奇異。
多賜缯布。
甘美酒食。
昌樂肉飛。
屈申悉備。
蠻夷貧薄。
無所報嗣。
願主長壽。
子孫昌熾。
【遠夷慕德歌】 蠻夷所處。
日入之部。
慕義向化。
歸日出(《初學記》作自明。
)主。
聖德深恩(《初學記》作恩深。
)與人富厚。
冬多霜雪。
夏多和雨。
寒溫時适。
部人多有。
涉危曆險。
不遠萬裡。
去(《初學記》作夷。
)俗歸德。
心歸慈母。
【遠夷懷德歌】 荒服之外。
土地硗埆。
食肉衣皮。
不見鹽谷。
吏譯傳風。
大漢安樂。
攜負歸仁。
觸冒險狹。
高山岐峻。
緣崖磻石。
木薄發家。
百宿到洛。
父子同賜。
懷抱匹(《廣文選》誤作四。
)帛。
傳告種人。
長願臣仆。
(○《後漢書》西南夷傳。
《廣文選》十四。
《詩紀》四。
又《初學記》十五引第二章。
) ☆杜笃〈笃。
字季雅。
京兆杜陵人。
仕郡為文學掾。
建初三年。
車騎将軍馬防擊西羌。
請笃為從事中郎。
戰沒於射姑山。
所著賦、诔、吊、書、贊七言及雜文凡十八篇。
〉【京師上巳篇】 窈窕淑女美勝豔。
妃戴翡翠珥明珠。
(○《書鈔》百三十五。
○逯案。
《書鈔》原題杜季稚。
稚殆雅之訛。
又漢人七言率句句用韻。
此豔珠不葉。
疑非出一章。
) ☆梁鴻〈鴻。
字伯鸾。
平陵人。
家貧而尚節介。
隐居霸陵山中。
後居吳。
臯伯通舍之於家。
鴻潛避著書十馀篇。
卒於吳。
〉【五噫歌】 〖《後漢書》曰:梁鴻東出關。
過京師。
作五噫之歌。
肅宗聞而非之。
求鴻不得。
〗 陟(《禦覽》或作遵。
)彼此芒兮噫。
顧覽(《文選》注作瞻。
廣告補遺、《廣文選》、事類賦、《詩紀》并同。
《禦覽》或作顧瞻。
或作覽觀。
)帝京(《書鈔》作師。
)兮噫。
宮室(《禦覽》或作阙。
《文選補遺》、《廣文選》、事類賦、《詩紀》同。
)崔嵬(環宇記作巍。
《文選補遺》、事類賦、《詩紀》并同。
)兮噫。
民(《後漢書》作人。
《文選》注、環宇記同。
《禦覽》或同。
)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
(《禦覽》或末二句互倒。
又遼遼作寥寥。
○後《漢書》梁鴻傳。
《書鈔》一百六。
《文選》四十三與嵇茂《齊書》注。
《禦覽》百五十八、五百七十二。
環宇記三。
《文選補遺》三十五。
《廣文選》十四。
又事類賦歌賦注。
《詩紀》三。
) 【适吳詩】 〖《後漢書》曰:鴻易姓運期。
名耀。
字侯光。
與妻子居齊魯之間。
有頃又去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