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出境。
郡中大治。
争訟息。
獄無系囚。
時天下漸弊。
郁郁不得志。
為四愁詩。
(六臣本注雲。
五臣有依字。
)郊屈原以美人為君子。
以珍寶為仁義。
以水深雪雰為小人。
思以道術為報。
贻於時君。
而懼讒邪不得以通。
其辭曰:(○《文選》二十九。
又《文選》二十一詠史詩注引一句。
○逯案。
此序乃後人僞托。
而非衡所作。
王觀國學林辨之甚詳。
茲不列舉。
) 一思曰:(《詩紀》雲。
玉台無此三字。
劉履曰:衍文也。
下仿此。
)我所思兮在太(《類聚》作泰。
)山。
欲往從之梁父(玉台作甫。
)艱。
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送我金錯刀。
何以報之英(《禦覽》或作雙。
或作美。
)瓊瑤。
路遠莫緻倚逍遙。
何為(《類聚》作以。
)懷憂(《類聚》作愁。
)心煩勞。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九。
《類聚》三十五。
《詩紀》三。
又《禦覽》三百四十六、八百九并引刀、瑤二韻。
)二思曰:我所思(《類聚》作望。
)兮在桂林。
欲往從之湘水深。
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金(玉台作琴。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琴。
《類聚》作翠。
《禦覽》同。
)琅玕。
何以報之雙玉盤。
(《禦覽》或作□。
)路遠莫緻倚惆怅。
何為懷憂心煩傷。
(玉台作怏。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九。
《詩紀》三。
又《類聚》三十五引林、深、襟、玕、盤五韻。
《禦覽》四百七十八引盤一韻。
七百五十八引盤一韻。
)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類聚》作往欲。
)從之隴阪長。
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
(《禦覽》作氈氍□。
)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緻倚踟蹰。
(玉台作歭[止屠]。
)何為懷憂心煩纡。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九。
《類聚》三十五。
《詩紀》三。
又《禦覽》七百八引□一韻。
) 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雰雰。
(玉台作紛紛。
《類聚》同。
)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
(《書鈔》作被。
誤。
)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緻倚增歎。
何為懷憂心煩惋。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九。
《詩紀》三。
又《書鈔》百三十三引被、案二韻。
《類聚》三十五引門、紛、巾、段、案五韻。
) ☆朱穆〈穆。
字公叔。
南陽宛人。
元初末為郡督郵。
後舉孝廉。
順帝末。
辟大将軍梁冀府。
桓帝初。
舉高第。
為侍禦史。
永興中。
擢冀州刺史。
延熹六年卒。
年六十四。
贈益州太守。
蔡邕與門人議谥曰文忠先生。
有集二卷。
〉【與劉伯宗絕交詩】 北山有鸱。
不潔其翼。
飛不正同。
寝不定息。
饑則木攬。
(《詩紀》作榄。
)飽則泥伏。
饕餮貪污。
臭腐是食。
填腸滿嗉。
嗜欲無極。
長鳴呼鳳。
謂鳳無德。
鳳之所趣。
與子異域。
永從此決。
各自努力。
(○《後漢書》朱穆傳注引穆集。
)(《詩紀》三) ☆後漢靈帝劉宏〈宏。
章帝玄孫。
世封解渎亭侯。
永康元年。
桓帝崩。
無子。
奉迎即位。
改元四。
建甯、熹平、光和、中平。
在位二十二年。
中平六年卒。
年三十四。
谥曰孝靈皇帝。
〉【招商歌】 〖拾遺記曰:靈帝初平三年。
遊於西園。
起裸遊館千間。
采綠苔而被階。
引渠水以繞砌。
周流澄澈。
乘船遊漾。
選玉色宮人執稿楫。
又奏招商之曲以來涼風。
歌曰:〗 涼風起兮日照渠。
青荷書偃葉夜舒。
惟日不足樂有馀。
清絲流管歌玉凫。
(風名。
)千年萬歲嘉難逾。
(○拾遺記六。
古文菀八。
《太平廣記》二百三十六。
《詩紀》三。
) ☆郦炎〈炎。
字文勝。
範陽人。
靈帝時。
州郡辟命。
皆不就。
後風病。
妻始産而驚死。
妻家訟之。
熹平六年死獄中。
年二十八。
有集二卷。
〉【詩二首】〖《廣文選》作見志詩。
《詩紀》同。
〗 大道夷且長。
窘路狹且促。
修翼無卑栖。
遠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
奮此千裡足。
超邁絕塵驅。
倏忽誰能逐。
賢愚豈常類。
禀性在清濁。
富貴有人籍。
貧賤無人錄。
通塞苟由已。
吉士不相蔔。
陳平敖裡社。
韓信釣河曲。
終居天下宰。
食此萬鐘祿。
德音流千載。
功名重山獄。
(○《後漢書》郦炎傳。
風雅翼遺詩一。
《廣文選》九。
《詩紀》三。
又《文選》二十四於承明作與弟士龍詩注引舒吾淩霄羽一句。
) 靈芝生河洲。
動搖因(《禦覽》或作困。
或作回。
)洪波。
蘭榮一何晚。
(《類聚》作秋蘭榮何晚。
《禦覽》同。
)嚴霜瘁(《類聚》作悴。
《禦覽》或作害。
)其柯。
哀哉二(《禦覽》或作之。
)芳草。
不植(《禦覽》或作殖。
)太(《禦覽》或作泰。
《廣文選》、《詩紀》同。
)山阿。
文質道
郡中大治。
争訟息。
獄無系囚。
時天下漸弊。
郁郁不得志。
為四愁詩。
(六臣本注雲。
五臣有依字。
)郊屈原以美人為君子。
以珍寶為仁義。
以水深雪雰為小人。
思以道術為報。
贻於時君。
而懼讒邪不得以通。
其辭曰:(○《文選》二十九。
又《文選》二十一詠史詩注引一句。
○逯案。
此序乃後人僞托。
而非衡所作。
王觀國學林辨之甚詳。
茲不列舉。
) 一思曰:(《詩紀》雲。
玉台無此三字。
劉履曰:衍文也。
下仿此。
)我所思兮在太(《類聚》作泰。
)山。
欲往從之梁父(玉台作甫。
)艱。
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送我金錯刀。
何以報之英(《禦覽》或作雙。
或作美。
)瓊瑤。
路遠莫緻倚逍遙。
何為(《類聚》作以。
)懷憂(《類聚》作愁。
)心煩勞。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九。
《類聚》三十五。
《詩紀》三。
又《禦覽》三百四十六、八百九并引刀、瑤二韻。
)二思曰:我所思(《類聚》作望。
)兮在桂林。
欲往從之湘水深。
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金(玉台作琴。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琴。
《類聚》作翠。
《禦覽》同。
)琅玕。
何以報之雙玉盤。
(《禦覽》或作□。
)路遠莫緻倚惆怅。
何為懷憂心煩傷。
(玉台作怏。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九。
《詩紀》三。
又《類聚》三十五引林、深、襟、玕、盤五韻。
《禦覽》四百七十八引盤一韻。
七百五十八引盤一韻。
)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類聚》作往欲。
)從之隴阪長。
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
(《禦覽》作氈氍□。
)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緻倚踟蹰。
(玉台作歭[止屠]。
)何為懷憂心煩纡。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九。
《類聚》三十五。
《詩紀》三。
又《禦覽》七百八引□一韻。
) 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雰雰。
(玉台作紛紛。
《類聚》同。
)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
(《書鈔》作被。
誤。
)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緻倚增歎。
何為懷憂心煩惋。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九。
《詩紀》三。
又《書鈔》百三十三引被、案二韻。
《類聚》三十五引門、紛、巾、段、案五韻。
) ☆朱穆〈穆。
字公叔。
南陽宛人。
元初末為郡督郵。
後舉孝廉。
順帝末。
辟大将軍梁冀府。
桓帝初。
舉高第。
為侍禦史。
永興中。
擢冀州刺史。
延熹六年卒。
年六十四。
贈益州太守。
蔡邕與門人議谥曰文忠先生。
有集二卷。
〉【與劉伯宗絕交詩】 北山有鸱。
不潔其翼。
飛不正同。
寝不定息。
饑則木攬。
(《詩紀》作榄。
)飽則泥伏。
饕餮貪污。
臭腐是食。
填腸滿嗉。
嗜欲無極。
長鳴呼鳳。
謂鳳無德。
鳳之所趣。
與子異域。
永從此決。
各自努力。
(○《後漢書》朱穆傳注引穆集。
)(《詩紀》三) ☆後漢靈帝劉宏〈宏。
章帝玄孫。
世封解渎亭侯。
永康元年。
桓帝崩。
無子。
奉迎即位。
改元四。
建甯、熹平、光和、中平。
在位二十二年。
中平六年卒。
年三十四。
谥曰孝靈皇帝。
〉【招商歌】 〖拾遺記曰:靈帝初平三年。
遊於西園。
起裸遊館千間。
采綠苔而被階。
引渠水以繞砌。
周流澄澈。
乘船遊漾。
選玉色宮人執稿楫。
又奏招商之曲以來涼風。
歌曰:〗 涼風起兮日照渠。
青荷書偃葉夜舒。
惟日不足樂有馀。
清絲流管歌玉凫。
(風名。
)千年萬歲嘉難逾。
(○拾遺記六。
古文菀八。
《太平廣記》二百三十六。
《詩紀》三。
) ☆郦炎〈炎。
字文勝。
範陽人。
靈帝時。
州郡辟命。
皆不就。
後風病。
妻始産而驚死。
妻家訟之。
熹平六年死獄中。
年二十八。
有集二卷。
〉【詩二首】〖《廣文選》作見志詩。
《詩紀》同。
〗 大道夷且長。
窘路狹且促。
修翼無卑栖。
遠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
奮此千裡足。
超邁絕塵驅。
倏忽誰能逐。
賢愚豈常類。
禀性在清濁。
富貴有人籍。
貧賤無人錄。
通塞苟由已。
吉士不相蔔。
陳平敖裡社。
韓信釣河曲。
終居天下宰。
食此萬鐘祿。
德音流千載。
功名重山獄。
(○《後漢書》郦炎傳。
風雅翼遺詩一。
《廣文選》九。
《詩紀》三。
又《文選》二十四於承明作與弟士龍詩注引舒吾淩霄羽一句。
) 靈芝生河洲。
動搖因(《禦覽》或作困。
或作回。
)洪波。
蘭榮一何晚。
(《類聚》作秋蘭榮何晚。
《禦覽》同。
)嚴霜瘁(《類聚》作悴。
《禦覽》或作害。
)其柯。
哀哉二(《禦覽》或作之。
)芳草。
不植(《禦覽》或作殖。
)太(《禦覽》或作泰。
《廣文選》、《詩紀》同。
)山阿。
文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