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魁。
《類聚》、《白帖》、《禦覽》并同。
)反(《白帖》作及。
)乎(《白帖》無乎字。
)覆。
陂當複。
誰雲(《白帖》作言。
《禦覽》同。
)者。
(《白帖》無者字。
)兩黃鹄。
(○《漢書》翟方進傳。
《白帖》二。
《禦覽》七十二。
《樂府詩集》八十八作王莽時汝南童謠。
《文選補遺》三十五。
《詩紀》八作鴻隙陂童謠。
又《後漢書》許楊傳引威、魁、複三韻。
水經淮水注引威、複二韻。
《類聚》八十七引威、葵二韻。
《禦覽》九百七十五引威、魁二韻。
○逯案。
此歌《後漢書》引作歌謠。
是也。
又《後漢書》引文較原歌為略。
惟飯我豆食句。
《後漢書》竟作饴我大豆。
亨我芋魁。
此可異者。
逯謂歌中我字皆虛聲。
因記錄有詳略。
故有小異。
實則此三言之歌也。
) 【王莽末天水童謠】 〖續《漢書》曰:王莽末。
天水童謠曰雲雲。
時隗嚣初起兵於天水。
後意稍廣。
欲為天子。
遂破滅。
嚣少病蹇。
吳門。
冀郭門名也。
缇群。
山名也。
〗 出吳門。
望缇群。
見一蹇人言欲上天。
令天可上。
地上(《文選補遺》作下。
)安得民。
(《後漢書》注作人。
○續《漢書》五行志。
《後漢書》隗嚣傳注。
《文選補遺》三十五作天水童謠。
《詩紀》八。
) 【更始時南陽童謠】 〖續《漢書》曰:更始時南陽有童謠曰雲雲。
是時更始在長安。
世祖為大司馬。
平定河北。
更始大臣并谮專權。
故謠妖作也。
後更始遂為赤眉所殺。
是更始之不諧。
在赤眉也。
世祖自河北興。
〗 諧不諧。
在赤眉。
得不得。
在河北。
(○續《漢書》五行志。
《後漢書》光武紀注。
《樂府詩集》八十八。
《文選補遺》三十五作南陽童謠。
《詩紀》八。
) 【諺語】 【曹邱生引楚人諺】 〖《史記》曰:楚人曹邱生。
辯士。
與窦長君善。
季布聞之。
寄書谏窦長君勿與通。
曹邱生欲得書請季布。
窦長君曰:季将軍不說足下。
足下勿往。
固請書。
遂行。
使人先發書。
季布果大怒。
待曹邱。
曹邱至。
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雲雲。
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間哉。
季布乃大說。
引入。
留數月。
為上客。
厚送之。
季布名所以益聞者。
曹邱揚之也。
〗 得(《白帖》無得字。
)黃金百斤。
(《禦覽》或作镒。
《漢書》無斤字。
)不如得(《禦覽》或無得字。
)季布一(《漢書》無一字。
)諾。
(○《史記》及《漢書》季布傳。
《白帖》二。
《禦覽》四百三十、四百六十三、四百九十五、八百九。
《詩紀》九作楚人諺。
) 【漢人引鄙語】 〖《韓詩外傳》曰:夫明鏡者。
所以照形也。
往古者。
所以知今也。
鄙語曰:〗 不知(《漢書》作習。
)為吏。
視已成(大戴記作如視已。
新書作而視已。
)事。
(○《韓詩外傳》五。
大戴記保傅篇。
《漢書》賈誼傳。
賈子新書保傅篇。
《禦覽》四百九十六。
) 【韓安國引語】 〖《漢書》曰:韓安國雲。
治天下終不用私亂公。
語曰:〗 雖有親父。
安知(《史記》知下有其字。
下同。
)不為虎。
雖有親兄。
安知不為狼。
(○《史記》韓安國傳。
《漢書》韓安國傳。
) 【桓寬引語】 〖鹽鐵論曰:秦兼萬國之地。
有四海之富。
而意不贍。
非宇小而用菲者。
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
語曰:〗 廚有腐肉。
國有饑民。
廄有肥馬。
路有餒人。
(○鹽鐵論園池篇。
) 【桓寬引鄙語】 〖鹽鐵論曰:大夫曰:鄙語曰雲雲。
以世俗言之。
鄉曲有桀人尚辟之。
今匈奴公為寇。
侵擾邊境。
是以縣官厲武。
以讨不義。
設機械以備不仁。
〗 賢者容不辱。
(○鹽鐵論備胡篇。
) 【《淮南子》引諺】 〖《淮南子》曰:亂世之法。
高為量而罪不及。
重為任而罰不勝。
危為禁而誅不敢。
民困於三責。
則飾智而詐上。
犯邪而幹免。
故諺曰:〗鳥窮則噣。
獸窮則觕。
人窮則詐。
(○《淮南子》齊俗訓。
) 【鄒陽引諺】 〖《史記》曰:鄒陽獄中上《書》曰:臣聞比幹剖心。
子胥鸱夷。
臣始不信。
乃今知之。
願大王孰察。
少加憐焉。
諺曰雲雲。
何則。
知與不知也。
〗 白(《史記》、《漢書》白上有有字。
)頭如新。
傾蓋如故。
(○史主及《漢書》鄒陽傳。
《文選》三十九。
) 【司馬相如引諺】 〖《史記》曰: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彘。
馳逐野獸。
相如上疏谏之。
鄙諺曰雲雲。
言雖小可以喻大。
願陛下幸察。
〗 家累千金。
(《史記》、《禦覽》金下有者字。
)坐不垂堂。
(○《史記》司馬相如傳。
《漢書》事馬相如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逯案。
《史記》袁盎傳雲。
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百金之子不騎衡。
《漢書》盎傳載此無坐字。
《白帖》八引《漢書》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百金之子立不倚衡。
又《禦覽》三百九十三引《漢書》諺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又《三國志》薛綜傳諺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似此諺原為四言四句。
相如所引既不全。
且似已加删改也。
而今本《漢書》作七言。
恐亦經後人删落。
) 【貢禹引俗語】 〖《漢書》曰:禹又言。
郡國擇便巧史書習於計簿能欺上府者。
以為右職。
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
以苛暴威服下者。
使居大位。
故亡義而有财者顯於世。
欺謾而善書者尊於朝。
誖逆而勇猛者貴於官。
故俗皆曰:〗 何以孝弟為。
财多而光榮。
何以禮義為。
史書而仕宦。
何以謹慎為。
勇猛而臨官。
(○《漢書》貢禹傳。
○逯案。
故俗皆曰雲雲。
皆假為諧。
亦通。
) 【司馬遷引諺】 〖《史記》曰:餘睹李将軍悛悛如鄙人。
口不能道辭。
及死之日。
天下知與不知。
皆為盡哀。
諺曰雲雲。
此言雖小。
可以谕大也。
〗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史記》李将軍傳。
《漢書》李廣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九百六十八。
) 【司馬遷引諺】 〖《史記》曰:人富而仁義附焉。
富者得勢益彰。
諺曰雲雲。
此非空言也。
〗 千金之子。
不死於市。
(○《史記》貨殖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 【司馬遷引諺】 〖《史記》曰:諺曰雲雲。
固無虛言。
非獨女以色媚。
而仕宦亦有之。
〗 力田不如逢年。
善仕不如遇(徐廣雲。
遇一作偶。
)合。
(○《史記》佞幸傳。
) 【司馬遷引鄙語】 〖《史記》曰:鄙語雲雲雲。
白起料敵合變。
出奇無窮。
聲震天下。
然不能救患於應侯。
王翦為秦将。
夷六國。
然不能輔秦建德。
固其根本。
偷合取容。
以至圽身。
彼各有所短也。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史記》白起王翦傳贊。
) 【褚先生引諺】 〖《史記》曰:褚先生曰:尹夫人自請武帝。
願望見邢夫人。
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
獨身來前。
尹夫人乃低頭而泣。
自痛其不如也。
諺曰:〗 美女入室。
惡女之仇。
(○《史記》外
《類聚》、《白帖》、《禦覽》并同。
)反(《白帖》作及。
)乎(《白帖》無乎字。
)覆。
陂當複。
誰雲(《白帖》作言。
《禦覽》同。
)者。
(《白帖》無者字。
)兩黃鹄。
(○《漢書》翟方進傳。
《白帖》二。
《禦覽》七十二。
《樂府詩集》八十八作王莽時汝南童謠。
《文選補遺》三十五。
《詩紀》八作鴻隙陂童謠。
又《後漢書》許楊傳引威、魁、複三韻。
水經淮水注引威、複二韻。
《類聚》八十七引威、葵二韻。
《禦覽》九百七十五引威、魁二韻。
○逯案。
此歌《後漢書》引作歌謠。
是也。
又《後漢書》引文較原歌為略。
惟飯我豆食句。
《後漢書》竟作饴我大豆。
亨我芋魁。
此可異者。
逯謂歌中我字皆虛聲。
因記錄有詳略。
故有小異。
實則此三言之歌也。
) 【王莽末天水童謠】 〖續《漢書》曰:王莽末。
天水童謠曰雲雲。
時隗嚣初起兵於天水。
後意稍廣。
欲為天子。
遂破滅。
嚣少病蹇。
吳門。
冀郭門名也。
缇群。
山名也。
〗 出吳門。
望缇群。
見一蹇人言欲上天。
令天可上。
地上(《文選補遺》作下。
)安得民。
(《後漢書》注作人。
○續《漢書》五行志。
《後漢書》隗嚣傳注。
《文選補遺》三十五作天水童謠。
《詩紀》八。
) 【更始時南陽童謠】 〖續《漢書》曰:更始時南陽有童謠曰雲雲。
是時更始在長安。
世祖為大司馬。
平定河北。
更始大臣并谮專權。
故謠妖作也。
後更始遂為赤眉所殺。
是更始之不諧。
在赤眉也。
世祖自河北興。
〗 諧不諧。
在赤眉。
得不得。
在河北。
(○續《漢書》五行志。
《後漢書》光武紀注。
《樂府詩集》八十八。
《文選補遺》三十五作南陽童謠。
《詩紀》八。
) 【諺語】 【曹邱生引楚人諺】 〖《史記》曰:楚人曹邱生。
辯士。
與窦長君善。
季布聞之。
寄書谏窦長君勿與通。
曹邱生欲得書請季布。
窦長君曰:季将軍不說足下。
足下勿往。
固請書。
遂行。
使人先發書。
季布果大怒。
待曹邱。
曹邱至。
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雲雲。
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間哉。
季布乃大說。
引入。
留數月。
為上客。
厚送之。
季布名所以益聞者。
曹邱揚之也。
〗 得(《白帖》無得字。
)黃金百斤。
(《禦覽》或作镒。
《漢書》無斤字。
)不如得(《禦覽》或無得字。
)季布一(《漢書》無一字。
)諾。
(○《史記》及《漢書》季布傳。
《白帖》二。
《禦覽》四百三十、四百六十三、四百九十五、八百九。
《詩紀》九作楚人諺。
) 【漢人引鄙語】 〖《韓詩外傳》曰:夫明鏡者。
所以照形也。
往古者。
所以知今也。
鄙語曰:〗 不知(《漢書》作習。
)為吏。
視已成(大戴記作如視已。
新書作而視已。
)事。
(○《韓詩外傳》五。
大戴記保傅篇。
《漢書》賈誼傳。
賈子新書保傅篇。
《禦覽》四百九十六。
) 【韓安國引語】 〖《漢書》曰:韓安國雲。
治天下終不用私亂公。
語曰:〗 雖有親父。
安知(《史記》知下有其字。
下同。
)不為虎。
雖有親兄。
安知不為狼。
(○《史記》韓安國傳。
《漢書》韓安國傳。
) 【桓寬引語】 〖鹽鐵論曰:秦兼萬國之地。
有四海之富。
而意不贍。
非宇小而用菲者。
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
語曰:〗 廚有腐肉。
國有饑民。
廄有肥馬。
路有餒人。
(○鹽鐵論園池篇。
) 【桓寬引鄙語】 〖鹽鐵論曰:大夫曰:鄙語曰雲雲。
以世俗言之。
鄉曲有桀人尚辟之。
今匈奴公為寇。
侵擾邊境。
是以縣官厲武。
以讨不義。
設機械以備不仁。
〗 賢者容不辱。
(○鹽鐵論備胡篇。
) 【《淮南子》引諺】 〖《淮南子》曰:亂世之法。
高為量而罪不及。
重為任而罰不勝。
危為禁而誅不敢。
民困於三責。
則飾智而詐上。
犯邪而幹免。
故諺曰:〗鳥窮則噣。
獸窮則觕。
人窮則詐。
(○《淮南子》齊俗訓。
) 【鄒陽引諺】 〖《史記》曰:鄒陽獄中上《書》曰:臣聞比幹剖心。
子胥鸱夷。
臣始不信。
乃今知之。
願大王孰察。
少加憐焉。
諺曰雲雲。
何則。
知與不知也。
〗 白(《史記》、《漢書》白上有有字。
)頭如新。
傾蓋如故。
(○史主及《漢書》鄒陽傳。
《文選》三十九。
) 【司馬相如引諺】 〖《史記》曰: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彘。
馳逐野獸。
相如上疏谏之。
鄙諺曰雲雲。
言雖小可以喻大。
願陛下幸察。
〗 家累千金。
(《史記》、《禦覽》金下有者字。
)坐不垂堂。
(○《史記》司馬相如傳。
《漢書》事馬相如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逯案。
《史記》袁盎傳雲。
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百金之子不騎衡。
《漢書》盎傳載此無坐字。
《白帖》八引《漢書》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百金之子立不倚衡。
又《禦覽》三百九十三引《漢書》諺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又《三國志》薛綜傳諺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似此諺原為四言四句。
相如所引既不全。
且似已加删改也。
而今本《漢書》作七言。
恐亦經後人删落。
) 【貢禹引俗語】 〖《漢書》曰:禹又言。
郡國擇便巧史書習於計簿能欺上府者。
以為右職。
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
以苛暴威服下者。
使居大位。
故亡義而有财者顯於世。
欺謾而善書者尊於朝。
誖逆而勇猛者貴於官。
故俗皆曰:〗 何以孝弟為。
财多而光榮。
何以禮義為。
史書而仕宦。
何以謹慎為。
勇猛而臨官。
(○《漢書》貢禹傳。
○逯案。
故俗皆曰雲雲。
皆假為諧。
亦通。
) 【司馬遷引諺】 〖《史記》曰:餘睹李将軍悛悛如鄙人。
口不能道辭。
及死之日。
天下知與不知。
皆為盡哀。
諺曰雲雲。
此言雖小。
可以谕大也。
〗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史記》李将軍傳。
《漢書》李廣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九百六十八。
) 【司馬遷引諺】 〖《史記》曰:人富而仁義附焉。
富者得勢益彰。
諺曰雲雲。
此非空言也。
〗 千金之子。
不死於市。
(○《史記》貨殖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 【司馬遷引諺】 〖《史記》曰:諺曰雲雲。
固無虛言。
非獨女以色媚。
而仕宦亦有之。
〗 力田不如逢年。
善仕不如遇(徐廣雲。
遇一作偶。
)合。
(○《史記》佞幸傳。
) 【司馬遷引鄙語】 〖《史記》曰:鄙語雲雲雲。
白起料敵合變。
出奇無窮。
聲震天下。
然不能救患於應侯。
王翦為秦将。
夷六國。
然不能輔秦建德。
固其根本。
偷合取容。
以至圽身。
彼各有所短也。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史記》白起王翦傳贊。
) 【褚先生引諺】 〖《史記》曰:褚先生曰:尹夫人自請武帝。
願望見邢夫人。
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
獨身來前。
尹夫人乃低頭而泣。
自痛其不如也。
諺曰:〗 美女入室。
惡女之仇。
(○《史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