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禦覽》或作人。
)政如魯衛德化鈞。
(《白帖》作均。
《禦覽》或同。
)周公康叔猶二君。
(○《漢書》馮野王傳。
《書鈔》七十四。
《類聚》十九。
《禦覽》二百六十、三百九十六、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五作上郡歌。
廣告補遺三十五作馮君歌。
《詩紀》八作上郡歌。
又《白帖》二十一引君、循、均三韻。
) 【長安為尹賞歌】 〖《漢書》曰:賞。
字子心。
钜鹿楊氏人。
永始、元延間。
上怠於政。
貴戚驕恣。
交通輕俠。
藏匿亡命。
長安中奸猾浸多。
群輩殺吏。
受赇報仇。
賞以三輔高第選守長安。
賞至。
修治長安獄。
穿地方深各數丈。
緻令辟為郭。
以石覆其口。
名為虎穴。
乃收捕輕薄少年惡子。
得數百人。
内穴中。
覆以大石。
百日後。
令死者家自發取。
親屬号哭。
道路?欷。
長安歌之曰:〗 安所求之死。
桓東少年場。
生時諒不謹。
枯骨後(匡謬正俗作複。
是。
)何葬。
(○《漢書》尹賞傳。
匡謬正俗五。
《詩紀》八作尹賞歌。
○逯案。
死與屍通。
) 【長安百姓為王氏五侯歌】 〖《漢書》曰:成帝河平二年。
悉封舅大将軍王鳳庶弟譚為平阿侯。
商為成都侯。
立紅陽侯。
根曲陽侯。
逢時高平侯。
五人同日封。
故世謂之五侯。
時五侯群弟。
争為奢侈。
後庭姬妾。
各數十人。
羅鐘磬。
舞鄭女。
作優倡。
狗馬逐馳。
大治第室。
起土山漸台。
洞門高廊閣道。
連屬彌望。
百姓歌之。
言其奢侈如此。
案。
高都、外杜皆長安裡名。
〗 五侯初起。
曲陽最怒。
壞決(《禦覽》或作決壞。
)高都。
連竟(水經作竟連。
《禦覽》或作竟連。
或作連境。
)外(《禦覽》或作五。
)杜。
土山漸台西(不經西上有像字。
《文選》注、《禦覽》并同。
惟字作象。
)白虎。
(○《漢書》元皇後傳。
水經渭水注。
《文選》十四征賦注。
《禦覽》六十二、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五。
《詩紀》八作五侯歌。
○此歌末句西字上。
水經、《文選》注及《禦覽》并有象字。
案《漢書》。
曲陽侯第土山漸台類白虎殿雲雲。
似原有象字。
今本《漢書》蓋脫。
當據補。
) 【闾裡為樓護歌】 〖《漢書》曰:樓護字君卿。
為京兆吏數年。
甚得名譽。
與谷永俱為五侯上客。
母死。
送葬者緻車二三千兩。
闾裡歌之曰:〗 五侯治喪樓君卿。
(○《漢書》樓護傳。
《詩紀》八作樓護歌。
) 【劉聖公賓客醉歌】 〖續《漢書》曰:時聖公聚客。
家有酒。
請遊徼飲。
賓客醉歌言雲雲。
遊徼大怒。
縛捶數百。
〗 朝亨(《禦覽》作烹。
)兩都尉。
遊徼後來用調羹味。
(○《後漢書》劉玄傳注。
《禦覽》八百四十六。
) 【匈奴歌】 〖西河舊事曰:焉支山。
東西百馀裡。
南北二十裡。
亦有松柏五木。
其水草美茂宜畜牧。
與祁連山同。
匈奴失祁連、焉支二山。
歌曰:〗 亡(樂府作失。
雲麓漫鈔、《爾雅》翼同。
《禦覽》或誤作使。
)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爾雅》翼作繁。
)息。
(雲麓漫鈔作殖。
)失我焉支(《爾雅》翼作阏氏。
)山。
使(樂府作令。
)我婦女無顔色。
(樂府息、色二韻颠倒。
《詩紀》同。
○《禦覽》五十、七百十九。
環宇記百五十二。
《樂府詩集》八十四。
雲麓漫鈔一。
《爾雅》翼三。
《詩紀》八。
○逯案。
《詩紀》原題注為十道志。
今改從環宇記所引之西河舊事。
) 【謠辭】 【長沙人石虎謠】 〖環宇記曰:長沙縣石虎在縣東四裡。
每食他廪。
當吳芮為王之時。
倉廪廢耗。
芮以生肉祭之。
後截其頭截其身。
由是長沙人謠曰:〗 石虎頭截。
倉廪不阙。
(○環宇記一百十四。
) 【元帝時童謠】 〖《漢書》曰:元帝時童謠雲雲。
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
北宮中井泉稍上。
溢出南流。
井水。
陰也。
竈煙。
陽也。
玉堂、金門。
至尊之居。
象陰盛而滅陽。
〗竅有宮室之應也。
王莽)生於元帝初元四年。
至成帝封侯。
為三公輔政。
因以篡位。
井水溢。
滅竈煙。
灌玉堂。
流金門。
(○《漢書》五行志。
《初學記》二十五。
《禦覽》百八十九、八百七十一。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八。
) 【長安謠】 〖《漢書》曰:成帝初。
丞相禦史條奏石顯舊惡。
及其黨牢梁、陳順皆免官。
顯與妻子徙歸故郡。
憂懑不食。
道病死。
諸所交結。
以顯為官。
皆廢罷。
少府五鹿充宗左遷玄菟太守。
中丞伊嘉為雁門都尉。
長安謠雲。
〗 伊徙雁。
鹿徙(《禦覽》脫此字。
)菟。
去牢與陳實無賈。
(樂府作價。
○《漢書》佞幸傳石顯傳。
《禦覽》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七。
《詩紀》八。
) 【成帝時童謠】 〖《漢書》曰:成帝時童謠雲雲。
後帝為微行出遊。
常與富平侯張方俱稱富平侯家人。
過陽阿主作樂。
見舞者趙飛燕而幸之。
故曰燕燕尾氵廷々。
美好貌也。
張公子。
謂富平侯也。
木門倉琅根。
為宮門銅锾。
言将尊貴也。
後遂立為皇後。
弟昭儀賊害後宮皇子。
卒綿伏辜。
所謂燕飛來。
啄皇孫。
皇孫死。
燕啄矢者也。
〗 燕燕尾[氵廷]々。
(官本《漢書》作涎涎。
占經、《詩紀》同。
玉台作殿殿。
)張公子時相見。
木門倉琅(玉台作狼。
)根。
燕飛來。
啄皇孫。
皇孫死。
燕啄矢。
(○《漢書》五行志。
《漢書》外戚傳。
開元占經百十三。
《樂府詩集》八十八作成帝時燕燕童謠。
《文選補遺》三十五作西漢童謠。
錦繡萬花谷三十九。
《詩紀》八。
又玉台新詠九引殿、見、根、孫四韻。
) 【成帝時歌謠】 〖《漢書》曰:成帝時歌謠又曰雲雲。
桂赤色。
漢家象。
華不實。
無繼嗣也。
王莽自謂黃象。
黃爵巢其颠也。
〗 邪徑敗良田。
讒口(占經作言。
)亂善人。
桂樹華(事類賦作秋。
)不實。
黃爵(風雅翼作雀。
)巢其颠。
故(占經作昔。
《文選補遺》、事類賦、《詩紀》并同。
)為人所羨。
今為人所憐。
(○《漢書》五行志。
開元占經百十三作成帝時童謠。
《樂府詩集》八十八。
《文選補遺》三十五作西漢童謠。
事類賦雀賦作古詩。
風雅翼補遺下作成帝時黃雀謠。
《詩紀》八。
又玉台新詠九引人、颠二韻。
《禦覽》九百二十二作古詩。
引颠一韻。
) 【汝南鴻隙陂童謠】 〖《漢書》曰:汝南舊有鴻隙大陂。
郡以為饒。
成帝時。
關東數水。
陂溢為害。
翟方進為相。
與禦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視。
以為決去陂水。
其地肥美。
省堤防費而無水憂。
遂奏罷之。
及翟氏滅。
鄉裡歸惡。
言方進請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罷陂雲。
王莽時。
常枯旱。
郡中追怨方進。
時有童謠雲雲。
子威。
方進字。
〗 壞陂誰。
(《後漢書》作敗我陂者。
《水經注》作敗我陂。
《類聚》作懷我陂。
)翟子威。
飯(《後漢書》作饴。
)我豆(《類聚》脫豆字。
)食(後《漢書》作大豆。
)羹(《後漢書》作亨我二字。
《禦覽》誤作美。
)芋葵。
(後《漢書》作
)政如魯衛德化鈞。
(《白帖》作均。
《禦覽》或同。
)周公康叔猶二君。
(○《漢書》馮野王傳。
《書鈔》七十四。
《類聚》十九。
《禦覽》二百六十、三百九十六、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五作上郡歌。
廣告補遺三十五作馮君歌。
《詩紀》八作上郡歌。
又《白帖》二十一引君、循、均三韻。
) 【長安為尹賞歌】 〖《漢書》曰:賞。
字子心。
钜鹿楊氏人。
永始、元延間。
上怠於政。
貴戚驕恣。
交通輕俠。
藏匿亡命。
長安中奸猾浸多。
群輩殺吏。
受赇報仇。
賞以三輔高第選守長安。
賞至。
修治長安獄。
穿地方深各數丈。
緻令辟為郭。
以石覆其口。
名為虎穴。
乃收捕輕薄少年惡子。
得數百人。
内穴中。
覆以大石。
百日後。
令死者家自發取。
親屬号哭。
道路?欷。
長安歌之曰:〗 安所求之死。
桓東少年場。
生時諒不謹。
枯骨後(匡謬正俗作複。
是。
)何葬。
(○《漢書》尹賞傳。
匡謬正俗五。
《詩紀》八作尹賞歌。
○逯案。
死與屍通。
) 【長安百姓為王氏五侯歌】 〖《漢書》曰:成帝河平二年。
悉封舅大将軍王鳳庶弟譚為平阿侯。
商為成都侯。
立紅陽侯。
根曲陽侯。
逢時高平侯。
五人同日封。
故世謂之五侯。
時五侯群弟。
争為奢侈。
後庭姬妾。
各數十人。
羅鐘磬。
舞鄭女。
作優倡。
狗馬逐馳。
大治第室。
起土山漸台。
洞門高廊閣道。
連屬彌望。
百姓歌之。
言其奢侈如此。
案。
高都、外杜皆長安裡名。
〗 五侯初起。
曲陽最怒。
壞決(《禦覽》或作決壞。
)高都。
連竟(水經作竟連。
《禦覽》或作竟連。
或作連境。
)外(《禦覽》或作五。
)杜。
土山漸台西(不經西上有像字。
《文選》注、《禦覽》并同。
惟字作象。
)白虎。
(○《漢書》元皇後傳。
水經渭水注。
《文選》十四征賦注。
《禦覽》六十二、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五。
《詩紀》八作五侯歌。
○此歌末句西字上。
水經、《文選》注及《禦覽》并有象字。
案《漢書》。
曲陽侯第土山漸台類白虎殿雲雲。
似原有象字。
今本《漢書》蓋脫。
當據補。
) 【闾裡為樓護歌】 〖《漢書》曰:樓護字君卿。
為京兆吏數年。
甚得名譽。
與谷永俱為五侯上客。
母死。
送葬者緻車二三千兩。
闾裡歌之曰:〗 五侯治喪樓君卿。
(○《漢書》樓護傳。
《詩紀》八作樓護歌。
) 【劉聖公賓客醉歌】 〖續《漢書》曰:時聖公聚客。
家有酒。
請遊徼飲。
賓客醉歌言雲雲。
遊徼大怒。
縛捶數百。
〗 朝亨(《禦覽》作烹。
)兩都尉。
遊徼後來用調羹味。
(○《後漢書》劉玄傳注。
《禦覽》八百四十六。
) 【匈奴歌】 〖西河舊事曰:焉支山。
東西百馀裡。
南北二十裡。
亦有松柏五木。
其水草美茂宜畜牧。
與祁連山同。
匈奴失祁連、焉支二山。
歌曰:〗 亡(樂府作失。
雲麓漫鈔、《爾雅》翼同。
《禦覽》或誤作使。
)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爾雅》翼作繁。
)息。
(雲麓漫鈔作殖。
)失我焉支(《爾雅》翼作阏氏。
)山。
使(樂府作令。
)我婦女無顔色。
(樂府息、色二韻颠倒。
《詩紀》同。
○《禦覽》五十、七百十九。
環宇記百五十二。
《樂府詩集》八十四。
雲麓漫鈔一。
《爾雅》翼三。
《詩紀》八。
○逯案。
《詩紀》原題注為十道志。
今改從環宇記所引之西河舊事。
) 【謠辭】 【長沙人石虎謠】 〖環宇記曰:長沙縣石虎在縣東四裡。
每食他廪。
當吳芮為王之時。
倉廪廢耗。
芮以生肉祭之。
後截其頭截其身。
由是長沙人謠曰:〗 石虎頭截。
倉廪不阙。
(○環宇記一百十四。
) 【元帝時童謠】 〖《漢書》曰:元帝時童謠雲雲。
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
北宮中井泉稍上。
溢出南流。
井水。
陰也。
竈煙。
陽也。
玉堂、金門。
至尊之居。
象陰盛而滅陽。
〗竅有宮室之應也。
王莽)生於元帝初元四年。
至成帝封侯。
為三公輔政。
因以篡位。
井水溢。
滅竈煙。
灌玉堂。
流金門。
(○《漢書》五行志。
《初學記》二十五。
《禦覽》百八十九、八百七十一。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八。
) 【長安謠】 〖《漢書》曰:成帝初。
丞相禦史條奏石顯舊惡。
及其黨牢梁、陳順皆免官。
顯與妻子徙歸故郡。
憂懑不食。
道病死。
諸所交結。
以顯為官。
皆廢罷。
少府五鹿充宗左遷玄菟太守。
中丞伊嘉為雁門都尉。
長安謠雲。
〗 伊徙雁。
鹿徙(《禦覽》脫此字。
)菟。
去牢與陳實無賈。
(樂府作價。
○《漢書》佞幸傳石顯傳。
《禦覽》四百六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七。
《詩紀》八。
) 【成帝時童謠】 〖《漢書》曰:成帝時童謠雲雲。
後帝為微行出遊。
常與富平侯張方俱稱富平侯家人。
過陽阿主作樂。
見舞者趙飛燕而幸之。
故曰燕燕尾氵廷々。
美好貌也。
張公子。
謂富平侯也。
木門倉琅根。
為宮門銅锾。
言将尊貴也。
後遂立為皇後。
弟昭儀賊害後宮皇子。
卒綿伏辜。
所謂燕飛來。
啄皇孫。
皇孫死。
燕啄矢者也。
〗 燕燕尾[氵廷]々。
(官本《漢書》作涎涎。
占經、《詩紀》同。
玉台作殿殿。
)張公子時相見。
木門倉琅(玉台作狼。
)根。
燕飛來。
啄皇孫。
皇孫死。
燕啄矢。
(○《漢書》五行志。
《漢書》外戚傳。
開元占經百十三。
《樂府詩集》八十八作成帝時燕燕童謠。
《文選補遺》三十五作西漢童謠。
錦繡萬花谷三十九。
《詩紀》八。
又玉台新詠九引殿、見、根、孫四韻。
) 【成帝時歌謠】 〖《漢書》曰:成帝時歌謠又曰雲雲。
桂赤色。
漢家象。
華不實。
無繼嗣也。
王莽自謂黃象。
黃爵巢其颠也。
〗 邪徑敗良田。
讒口(占經作言。
)亂善人。
桂樹華(事類賦作秋。
)不實。
黃爵(風雅翼作雀。
)巢其颠。
故(占經作昔。
《文選補遺》、事類賦、《詩紀》并同。
)為人所羨。
今為人所憐。
(○《漢書》五行志。
開元占經百十三作成帝時童謠。
《樂府詩集》八十八。
《文選補遺》三十五作西漢童謠。
事類賦雀賦作古詩。
風雅翼補遺下作成帝時黃雀謠。
《詩紀》八。
又玉台新詠九引人、颠二韻。
《禦覽》九百二十二作古詩。
引颠一韻。
) 【汝南鴻隙陂童謠】 〖《漢書》曰:汝南舊有鴻隙大陂。
郡以為饒。
成帝時。
關東數水。
陂溢為害。
翟方進為相。
與禦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視。
以為決去陂水。
其地肥美。
省堤防費而無水憂。
遂奏罷之。
及翟氏滅。
鄉裡歸惡。
言方進請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罷陂雲。
王莽時。
常枯旱。
郡中追怨方進。
時有童謠雲雲。
子威。
方進字。
〗 壞陂誰。
(《後漢書》作敗我陂者。
《水經注》作敗我陂。
《類聚》作懷我陂。
)翟子威。
飯(《後漢書》作饴。
)我豆(《類聚》脫豆字。
)食(後《漢書》作大豆。
)羹(《後漢書》作亨我二字。
《禦覽》誤作美。
)芋葵。
(後《漢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