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七十九

關燈
賢皆北而事文中子而皆長於文中子文中子以開皇四年生以大業十三年卒壽僅三十四爾李衛公以貞觀廿三年卒年七十九魏鄭公以貞觀十七年卒年七十三當并長文中子十六歲也房梁公以貞觀二十二年卒年七十一當長文中子九歲也杜密公以貞觀二年卒年四十六當長文中子四歲也文中子固十五而抗顔為人師然豈必處處作項槖哉 胡應麟曰王仲淹着中說唐宋以還知之者十而三罪之者十而七疑之者十而九仲淹生隋季世遁迹闾岩一時與遊董常數子而外毋論房李王魏若風馬牛不相及即薛收杜淹識者亦疑焉李密李靖皆英雄氣吞一代劉炫生徒遍四方薛道衡李德林之才名楊處道賀若弼之幹略當時聲譽俱遠出河汾上矧詩書禮樂槩非六朝所急一處士談周公仲尼諸人日仆仆候其門乎仲尼大聖微生畝直斥其名葉公太宰之問率孫辭以對以炫之矜弼之愎素之钜奸道衡之輕薄彼其於文中奚有甚矣阮逸輩之過勞其心也 唐公文獻曰文中子書所謂正禮樂贊易道以之續經者率散逸惟中說十篇傳於今中述勸講之旨出處之迹甚備其言平易而易知亦切近而易行沈深而不僻博雅而不肆於諸子中得聖人之言之似者也 蕭雲舉曰文中子受書春秋於李育學詩於夏琠問禮於關子明正樂於霍汲考三易之義於族父仲華講道河汾所為中說其辭約其緻深其議該而宏因事考類分宗辨目足以不朽彼以僭罪之者苛矣 王圖曰仲淹中說十篇或議其拟論語為僭然當正學湮廢之餘獨能尊推孔氏其氣象似顔子而用世之志又大類孟子 全天叙曰王氏中說大約借孔子以自尊亦所以尊孔子也 按王氏中說證之隋唐國史無不纰謬故宋鹹直謂無其人而昭德晁氏鄱陽洪氏弇州王氏辨之尤詳黃岩戴氏着有中說辨妄一編惜其失傳莫有繼之者顧講學諸公讀書不論其世專尚言辭遂據無稽之言以子虛無是公巋然配食孔氏之庑而典禮家末有敢議焉者何欤 戴氏【良齊】中說辨妄 佚 燕君武孝經 佚 右見抱樸子有龍虎三囊辟兵符蓋道書也 沈氏【若】廣孝經【唐藝文志作徐浩】 廣志十卷 佚 唐會要乾元二年十一月四明山人沈若進廣孝經十卷制授秘書郎集賢院待诏 張氏【士儒】演孝經 唐志十二卷 佚 員氏【半千】臨戎孝經 唐志二卷 佚 郭氏【良輔】武孝經 唐志一卷 佚 王應麟曰唐郭良輔設太公孫子問荅仿孝經篇第以述武事 李氏【遠】武孝經 宋志一卷 佚 鄭氏女孝經 宋志一卷 存 鄭氏進表曰妾惟天地之性貴剛柔焉夫婦之道重禮義焉仁義禮智信者是謂五常五常之教其來遠矣總而為主實在孝乎夫孝者感鬼神動天地精神至貫無所不達蓋以夫婦之道人倫之始考其得失非細務也易着乾坤則陰陽之制有别禮标羔雁則伉俪之事實陳妾每覽先聖垂言觀前賢行事未嘗不撫躬三複歎息久之欲?想餘芳遺蹤可躅妾侄女特蒙天恩策為永王妃以少長閨闱未嫺詩禮至於經诰觸事面牆夙夜憂惶戰懼交集今戒以為婦之道申以執巾之禮并述經史正義無複載乎浮辭緫一十八章各為篇目名曰女孝經上至皇後下及庶人不行孝而成名者未之聞也妾不敢自專因以曹大家為主雖不足以藏諸岩石亦可以少補閨庭辄不揆量敢茲聞達輕觸屏扆伏待罪戾謹言宋史侯莫陳邈妻鄭氏撰 祁承璞曰載内訓全書 石氏【恪】女孝經像 一卷 佚 宣和畫譜石恪字子專成都人工畫道釋人物孟蜀平至阙下授以畫院之職不就力請還蜀诏許之今禦府所藏有女孝經像八 李氏【公麟】女孝經相 二卷 佚 賈氏【元道】大農孝經 宋志一卷 佚 綦氏【師元】道孝經 宋志一卷 佚 【阙】氏【鹗】佛孝經 宋志一卷 佚 宋史舊題名鹗不知姓 劉氏【炫】酒孝經 唐志一卷 佚 劉知幾曰俗所傳有雞九錫酒孝經房中志醉鄉記或師範五經或規摹三史雖文皆雅正而事悉虛無 皇甫氏【松】酒孝經 宋志一卷 佚 亡名氏醫孝經 一卷 未見 馬氏【融】忠經 一卷 存 按忠經蓋拟孝經而作考之隋唐經籍藝文志俱不載恐是僞托扶風馬氏者 林氏【慎思】續孟子 二卷 存 慎思自序曰孟子書先自其徒紀言而着予所以複着者蓋以孟子久行教化言不在其徒盡矣故演作續孟 崇文緫目續孟子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