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癸部下
關燈
小
中
大
<子部,類書類,骈志
欽定四庫全書
骈志卷二十
明 陳禹谟 撰
癸部下
湯之盤銘【允見學庸語孟者并不詳載】
武之盤銘
大戴禮武王之盤銘曰與其溺于人也甯溺于淵溺于淵猶可遊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太平禦覽澡盆銘曰與其澡于水甯澡于徳水之清猶可穢也徳之服不可塵也 後漢書李尤盤銘曰或以承觞或以授物既舉清觞又盛口實
菉竹猗猗
綠?猗猗
釋文綠?猗猗【注?一作防音竹】
有斐君子
有邲君子
釋文有邲君子【注邲美貌】
赫兮喧兮
赫兮宣兮
釋文赫兮宣兮【注宣顯也】
無情不盡其辭
聽訟必盡其辭
禮記孔子曰君子之于人也有不語也無不聽也況聽訟乎必盡其辭矣夫聽訟者或從其情或從其辭辭不可從必斷以情
誠于中形于外
誠于此形于彼
顔氏家訓宓子賤雲誠于此形于彼 汲冢周書誠在其中必見諸外以其聲處其實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禮記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有諸已後求諸人
有諸已不非諸人
淮南子雲有諸已不非諸人無諸已不求諸人所立于下者不廢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
桃之夭夭
桃之枖枖
說文枖木少盛貌從木夭聲詩曰桃之枖枖于喬切
其葉蓁蓁
其葉溱溱
通典雲其葉溱溱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
不安于上不以使下
禮記雲所不安于上則不以使下所惡于下則不以事上非諸人行諸已非教之道也
維石岩岩
維石嚴嚴
詩攷維石嚴嚴
不察雞豚不畜牛羊
不息牛羊不息雞豚
荀子雲上重義則義克利上重利則利克義故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防士不通财貨有國之君不息牛羊錯質之臣不息雞豚冢卿不脩币大夫不為場園從士以上皆羞利而不與民争業樂分施而恥積藏然故民不困财貧窭者有所竄其手 韓詩外傳雲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防士不言通财貨不為賈道故驷馬之家不時雞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圖牛羊之入千乘之君不通貨财冢卿不脩币施大夫不為場圃委積之臣不貪市井之利是以貧窮有所歡而孤寡有所措其手足也
白刅可蹈中庸不可能
白刅可冒中庸不可入
鹽鐡論子曰白刅可冒中庸不可入至徳之謂也
鸢飛戾天
防飛厲天
潛夫論防飛厲天
君子居易以俟命
孝子居易以俟命
說苑孝子之事親也居易以俟命不興險行以徼幸家語孔子曰行易以俟命居下不援其上葢介子山之行也
天下之達道五
天下之通道五
史記平津侯傳雲臣聞天下之通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婦長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徳所以行之者也故曰力行近乎仁好問近乎智知恥近乎勇知此三者則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後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好學近乎智
好問近乎智
說苑中庸曰好問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積小而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學者所以反情治性盡才者也
獲上有道
上達有道
淮南子雲士處卑隠欲上達必先反諸已上達有道名譽不起而不能上達矣取譽有道不信于友不能得譽信于友有道事親不說不信于友說親有道脩身不誠不能事親矣誠身有道心不專一不能專誠
人十之已千之
人一之我萬之
中論人之耳目盡為我用則我之聰眀無敵于天下矣是謂人一之我萬之
于穆不已
于穆不似
孟仲子雲于穆不似【見詩注疏】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經禮三百曲禮三千
禮記經禮三百曲禮三千 大戴禮禮義者恩之主也冠婚朝聘防祭賓主鄕飲酒軍旅此之謂九禮也禮經三百威儀三千機其文之變也【注謂二禮動行九事皆有其文毎變不同也】
衣錦尚防
衣錦尚
尚書大傳作衣錦尚【注讀為防或作絺】
淡而不厭
淡而不
劉邵人物志雲中庸之徳淡而不質而不缦文而不缋
奏假無言
鬷嘏無言
左傳雲鬷嘏無言
因不失親
姻不失親
南史王元規曰姻不失親古人所重豈得辄婚非類張說之碑曰姻不失親官複其舊【是以相因字為婚姻字用矣】
貧而無谄富而無驕
貧而樂道富而好禮
史記子貢問曰富而無驕貧而無谄何如孔子曰可也不如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野客叢書雲範?舉孔子稱貧而樂道富而好禮恐論語脫一道字及考前漢引此語初無道字而禮記坊記則雲貧而好樂富而好禮 孫奕示兒編較之史記仲尼弟子傳後漢東平王論皆曰貧而樂道多一道字必是脫文】
道之以政
教之以政
禮記夫民教之以徳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遯心 疏格來也君若教民以徳整民以禮則民有歸上之心故論語雲有恥且格
有恥且格
有恥且敬
漢書雲有恥且敬
不敬何以别
不敬何以辨
禮記子雲小人皆能飬其親君子不敬何以辨 漢桓寛曰善養者不必刍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錦繡也以己之所有盡事其親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勞猶足以順禮歠菽飲水足以緻其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不敬何以别乎故上孝養志其次養色其次養體貴其禮不貪其養禮順心和養雖不備可也
視其所以
考其所為
汲冢周書雲考其所為觀其所由以其前觀其後以其隠觀其顯以其小占其大 大戴禮雲考其所為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比而不别
晉語籍偃曰君子有比乎叔向曰君子比而不别比徳以贊事比也引黨以封己别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能之為能之不能為不能
韓詩外傳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夫慎于言者不嘩慎于行者不伐色知而有長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言之要也能之為能之不能為不能行之要也
子張學幹祿
子張問幹祿
史記子張問幹祿
施于有政
克施有政
書君陳篇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 白虎通孔子居周之末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應聘冀行其道徳自衛反魯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經以行其道故孔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也
與其奢也甯儉
與其倨也甯拘
大戴禮雲與其奢也甯儉與其倨也甯拘
論稱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诏稱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續漢書建武三十年三月羣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诏書曰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殷人以栢
殷人用石
淮南子雲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夏後氏其社用松殷人之禮其社用石周人之禮其社用栗
為禮不敬臨喪不哀
臨事不敬居喪不哀
大戴禮曾子曰臨事而不敬居喪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則我無由知之矣
患所以立
患已不立
潛夫論孔子曰不患無位患已不立
幾谏
微谏
禮記從命不忿微谏不倦勞而不怨可謂孝矣【注微谏不倦者子于父母尚和順不用鄂鄂】
晝寝
畫寝
筆解韓曰晝當為畫字之誤也宰予四科十哲安得有晝寝之責乎假或偃息亦未深誅【按唐語林宰予畫寝梁武帝讀為寝室之寝畫胡卦反言其繪畫寝室故夫子歎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今人皆以為韓文所說而不知始于梁武故特着之 又野客叢書寝者寝室也葢晝當居外夜當居内宰我晝居内未必留意于學故夫子譏之非謂其晝眠也此說得之】
子文三為令尹三已之
叔敖三為令尹三去之
莊子肩吾問于孫叔敖曰子三為令尹而不榮華三去之而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子之鼻間栩栩然子之用心獨奈何孫叔敖曰吾何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可卻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而無憂色而已矣我何以過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将躊躇方将四顧何暇知乎人貴人賤哉仲尼聞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刦伏戲黃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無變乎已況爵祿乎若然者其神經乎太山而無介入乎淵泉而不濡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地既以與人已愈有
微生高
尾生高
古今人表作尾生高
人不堪其憂囘也不改其樂
人不堪其憂林宗不改其樂
後漢紀雲并日而食衣不葢形人不堪其憂林宗不改其樂
孟之反
孟之側
左傳哀公十一年齊師伐我及清師及齊師戰于郊右師奔齊人從之孟之側後入以為殿抽矢策其馬曰馬不進也【杜預注之側孟氏族字反】
文質彬彬
文質份份
說文份文質備也從人分聲論語曰文質份份府巾切【通語質勝文石建文勝質蔡雝文質彬彬徐幹庶幾】
博文約禮
博學約之
後漢書範升傳孔子曰博學約之弗畔矣夫夫學而不約必叛道也顔淵曰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孔子可謂知教顔淵可謂善學矣老子曰學道日損損猶約也
依于仁遊于藝
依于徳遊于藝
少儀雲士依于徳遊于藝【注徳三徳也一曰至徳二曰敏徳三曰孝徳藝六藝也謂禮樂射禦書數】
未嘗無誨焉
未嘗無悔焉
論語釋文魯讀誨為悔【言自束髪脩行以來未嘗無可悔者亦自一説】
富而可求
富不可求
說苑孔子曰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富而不可求從吾所好大聖之操也
五十學易
五十以學
論語釋文魯讀易為亦 史記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絶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
得見有恒者斯可矣
得見有常者斯可矣
春秋繁露孔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得見有常者斯可矣由是觀之聖人之所謂善亦未易當也
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誠唯弟子不能學也
論語釋文魯讀正為誠
丘之禱久矣
吾蔔之久矣
太平禦覽引莊子曰孔子病子貢出蔔孔子曰子待也吾坐席不敢先居處若齊食飲若祭吾蔔之久矣
啓予足
跢予足
說文跢予之足
孟敬子問之
孟儀徃問之
說苑曾子有疾孟儀徃問之曾子曰鳥之将死必有悲聲君子集大辟必有順辭禮有三儀知之乎對曰不識也曾子曰坐吾語汝君子脩禮以立志則貪欲之心不來君子思禮以脩身則怠惰慢易之節不至君子脩禮以仁義則忿争暴亂之辭遠若夫置罇爼列笾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雖弗能可也
太宰問子貢
太宰問孔子
列子商太宰問孔子曰夫子聖者欤孔子曰聖則丘何敢然丘則博學多識者也
河不出圖
雒不出書
史記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
鄕黨恂恂
鄕黨遜遜
陸賈新語鄕黨以仁恂恂朝廷以義便便 劉脩碑雲鄕黨遜遜如也 祝睦碑曰鄕黨逡逡朝廷便便
素衣麑裘
麛裘絞衣
禮玉藻雲麛裘青豻褎絞衣以裼之【豻胡犬也絞蒼黃之色也】羔裘豹飾缁衣以裼之【飾猶褎也】狐裘黃衣以裼之【黃衣大蠟時臘先祖之服也】
防裘長
絬衣長
說文絬衣長短右袂
狐貉之厚
狐貈之厚
說文貈似狐善睡獸從豸舟聲論語曰狐貈之厚以居【徐?曰舟非聲未詳下各切】
?祭
必祭
論語釋文魯讀?為必
鄕人傩
鄕人禓
禮記鄕人禓【鄭注禓強鬼也謂時傩索室敺疫逐強鬼也禓或為獻或為傩禓音傷鬼名也】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神依人也】 孔疏鄕人禓者庾雲禓是強鬼之名謂鄕人驅逐此強鬼孔子則身着朝服立于阼階之上所以然者于時驅逐強鬼恐已廟室之神時有驚恐故着朝服立于廟之阼階存安廟室之神使神依已而安也所以朝服者大夫朝服以祭故用祭服以依神【書齋夜話論語曰鄕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階作傩字者是記雲鄕人禓朝服而立于阼階作禓字非】
君賜生
君賜牲
論語釋文魯讀生為牲
朝服拖紳
朝服袉身
說文袉裾也從衣它聲論語曰朝服袉身唐左切
車中不内顧不疾言不親指
升車不内顧不疾言不親指
漢書成帝紀班固贊曰臣之姑充後宮為媫妤父子昆弟侍帷幄數為臣言成帝善脩容儀升車正立不内顧不疾言不親指臨朝淵黙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者矣【師古曰不内顧者謂俨然端嚴不回盻也不疾言者為輕肆也不親指者為惑下也此三句者本論語鄕黨篇述孔子之事故班氏引之以美成帝今論語雲車中不内顧不疾言不親指内顧者說者以為前視不過衡轭旁視不過輢較與此不同】按論語釋文車中不内顧魯讀車中内顧 又禮記曰車上不廣欬【鄭?注雲為若自矜廣猶?也】立視五嶲【注立平視也嶲猶規也謂輪轉之度嶲或為橤】式視馬尾【注小俛】顧不過毂
子路共雉
子路掩雉
沖波傳孔子相魯齊人懼而欲敗其政選齊國好女八人人皆衣文衣而舞容玑季桓子語魯君為周道遊館孔子乃行覩雉之飛鳴歎曰山梁雌雉時哉色斯舉矣翔而後集因為雉噫之歌 呂氏春秋子路揜雉而複釋之 博物志子路與子貢過鄭神社社樹有鳥子路捕鳥社神牽攣子路子貢說之乃止
天喪予
天祝予
春秋繁露顔淵死子曰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天祝予西狩獲麟曰吾道窮三年身随而卒階此而觀天命成敗聖人知之有所不能救命矣夫 鹽鐡論雲子路宰我生不逢伯樂之舉而遇狂屠故君子傷之若由不得其死然天其祝予
億則屢中
意則屢中
漢書子贛既學于仲尼退而仕衛發貯鬻财曹魯之閑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而顔淵箪食瓢飲在于陋巷子贛結驷連騎束帛之币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