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千一

關燈
遂空焉。

    惠帝世,杜錫家葬而婢誤不得出。

    後十年,開冢葬而婢尚生。

    始如瞑,有頃漸覺。

    問之,自謂再宿爾。

    初婢之埋,年十五六。

    及開冢更生,猶十五六也。

    嫁之有子。

    光熙元年,會稽謝真生子,頭大而有發。

    而跖之石反反向上,有男女兩體。

    生便作丈夫聲,經一日死。

    此皇之不極,下人伐上之疴。

    于是諸王有僭亂之象也。

    惠帝之世,京洛有人兼男女體,亦能兩用人道而性尤淫。

    此亂氣所生。

    自鹹甯太康之後,男寵大興,甚于女色。

    士大夫莫不尚之。

    天下相仿效,或至夫婦離絕,多生怨曠。

    故男女氣亂而妖形之作也。

    懷帝永嘉元年,吳郡吳縣萬詳婢生子,鳥頭、兩足、馬蹄、一手、無趾、尾黃色,大如碗。

    此亦人妖亂之象也。

    五年五月,抱罕令嚴根妓産一龍一女一鵝。

    《京房易傳》曰:人生他物非人所見者,皆為天下大兵。

    是時帝承惠皇之後,四海沸騰尋而陷于平陽,為逆胡所害。

    此其徵也。

    愍帝建興四年,新蔡縣吏任僑妻,産二女,腹與心相合,自胸以上臍以下各分。

    此蓋天下未一之妖也。

    時内使呂會上言,按瑞應圖,異根同體,謂之連理。

    異畝同穎,謂之嘉禾。

    草木之異猶以為瑞,今二人同心,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蓋四海同心之瑞也。

    時皆哂之。

    俄而四海分崩,帝亦淪沒。

    元帝太興初,有女子其陰在腹,當臍下,自中國來至江東,其性淫而不産。

    又有女子陰在首,渡在揚州,性亦淫。

    《京房易傳》曰:人生子陰在首,天下大亂。

    在腹天下有事,在背天下無後。

    于時王敦據上流将欲為亂,是其徵。

    三年十二月,尚書驺謝平妻,生女堕地,濞濞匹備反有聲,須臾便死。

    鼻目皆在頂上,面處如項,口有齒,都連為一。

    胸如鼈,手足爪如鳥爪,皆下勾。

    此亦人生他物非人所見者。

    後二年,有石頭之敗。

    明帝太甯二年七月,丹陽江甯侯紀妻死。

    經三日複生。

    成帝鹹康五年四月,下邳民王和僑居暨居末反陽。

    息女可,年二十,自雲上天來還。

    得徵瑞印绶。

    當母天下。

    晉陵太守以為妖,收付獄。

    至十一月,有人持柘之夜反杖绛衣,請止車門口列為人,使求見天子,門候受辭。

    辭稱姓呂名賜,其言王和女可,右足下有七星,星皆有毛長七寸。

    天今命可為天下母。

    奏聞即伏誅。

    并下晉陵誅可。

    康帝建元二年十月,衛将軍營督過望,所領兵陳渎女台。

    有文在其足。

    曰:天下之母。

    炙之愈明。

    京都喧嘩,有司收系以聞。

    俄自建康縣獄亡去。

    明年崩。

    獻後臨朝,此其祥也。

    孝武帝甯康初,南郡州陵女唐氏漸化為丈夫。

    安帝義熙七年,無錫人趙未年八歲,一旦暴長八尺,髭須上即移反下相俞反蔚音尉然。

    三日而死。

    義熙中,東陽人莫氏生女不養,埋之。

    數日于土中啼,取養遂活。

    義熙末,豫章吳平人,有二陽道重累生。

    恭帝元熙元年,建安人陽道無頭正平本,下作女人形體。

    劉聰子約死,一指猶暖,遂不殡殓。

    及蘇。

    言見元海于不周山,經五日而遂複從至昆侖山。

    三日,而複返于不周。

    見諸王公卿将相,死者悉在。

    宮室甚壯麗,号曰:蒙珠離國。

    元海謂約曰:東北有遮須夷國無主,久待汝父為之。

    汝父後三年當來。

    來後國中大亂,相殺害,居家死亡略盡。

    但可永明輩十數人在耳。

    汝宜還,後年當來。

    見汝不久約拜辭而回,道過一國,曰:猗尼渠餘國。

    引約入宮,與約皮囊一枚,曰:為吾遺漢皇帝。

    約辭而歸。

    謂約曰:劉郎後年來必見過,當以小女妻之。

    約歸,置皮囊于杌上。

    俄而蘇。

    使左右杌上取皮囊開視之。

    有一方白玉題文曰:猗屍工渠餘國天王。

    敬信遮須夷國天王歲在提當相見也。

    馳使呈聰,聰曰:若審如此,吾不懼死也。

    及聰死,與此玉并葬焉。

    符健時新平有長人,見語百姓張靖曰:符氏應天受命,今當太平,外面者歸中而安泰。

    問姓名弗答。

    俄而不見。

    新平令以聞,健以為妖。

    下靖獄。

    會大雨霖,河渭溢,蒲津監冠登得一屐于河長七尺三寸。

    人迹稱之,指長尺餘,文深一寸。

    健歎曰:覆載之中何所不有?張靖所見,定不虛也。

    乃赦之。

     【宋書】 宋文帝元嘉末,長廣人病差。

    便能食而不得卧,一飯辄覺身長如此。

    數日頭遂出屋。

    段究為州刺史。

    度之長三丈,複還漸縮如舊。

    經日而亡。

    俄而文帝為兇劭所害。

    宋明帝泰豫元年正月丁已,巨人迹見西池冰上。

     【梁書】 武帝時,海中浮鹄山,去餘姚岸可千餘裡。

    上有女人年三百歲,有女官道士四五百人年并出百。

    但在山學道,遣使獻紅席帝方舍身,時其使适至。

    雲此草常有紅鳥居下,故以為名。

    觀其圖狀,則鸾鳥也。

    時又有男子不知何許人,于大衆中自割身以饴饑鳥,血流偏體而顔色不變。

    又沙門智泉鐵鈎挂體,以燃千燈。

    一日一夜,端坐不動。

    太清元年,丹陽有莫氏妻生男,眼在頂上,大如兩歲兒,堕地而言曰:兒是旱疫鬼不得住。

    汝當令我得過。

    疫鬼曰:有上官何得自由?母可急作绛帽,故當無憂。

    母不暇作帽,以绛系發。

    自是旱疫者二年。

    楊徐兖豫尤甚。

    黃氏鄉鄰多以绛免他土,效之無驗。

    簡文大寶二年,京口人于藏兒年五歲,登城西南角大樓打鼓作長江擂。

    鼓,兵象也。

    時侯景亂江南。

    元帝承聖元年十二月,天門山獲野人。

    出山三日而死。

     【陳書】 陳武帝永定三年,有人長三丈,見羅浮山。

    通身潔白,衣服楚麗。

    《京房易傳》曰:長人見亡,後二歲帝崩。

    後主為太子時,有婦人突入東宮而大言曰:畢國主。

    後主立而祚終之應也。

    至德三年八月,建康人家婢死。

    埋之九日而更生。

    有牧牛人聞而出之。

     祯明二年有神自稱老子,遊于都下,與人對語而不見形。

    言吉兇多驗。

    得酒取酹之。

    經三四年,乃去。

    有船下。

    忽聞人言曰:明年亂。

    視之得死嬰兒,長三尺,而無頭。

    明年陳亡。

     【北史】 後魏太武大延元年,有鄙婦人持方寸玉印詣潞縣侯孫家,既而亡去。

    莫知所在。

    印有三字,為龍鳥之形。

    要妙奇巧,不類人迹。

    文曰:旱疫平。

    後齊天保中,臨漳有女人産子,二頭共體。

    是後政由奸佞,上下無别。

    兩頭之應也。

    河清四年,有神見于後園萬壽堂前山穴中。

    其體壯大,不辨其面,兩齒絕白,長出于唇。

    帝值宿嫔禦,已下七百人鹹見焉。

    帝又夢之。

    後主鹹平五年大旱,晉陽得死妖,長二尺,面頂各二目。

    帝聞之,使刻木為其形以獻。

     【存心錄】 後周保定三年,有人産子男。

    陰在背上如尾,兩足指如獸爪。

    陰不當生于背而生于背者,陰陽反覆。

    君臣颠倒之象。

    人足不當有爪而有爪者,将緻攫人之變也。

    是時晉陽公宇文護專擅朝政,征伐自己,陰懷篡逆。

    天戒若曰:君臣之分已矣。

    将行攫噬之禍。

    帝見變而悟。

    遂誅晉公親萬機,克平齊國。

    号為高祖。

    轉禍為福之效也。

    武帝時有強練者,佯狂持一瓢,至晉陽公護門而擊破之。

    曰:身尚可,子苦矣!時護專政,因朝太後,帝擊殺之。

    發兵捕其諸子,皆備楚毒而死。

    強練又行乞于市,或遺之粟麥。

    取以無底袋受之。

    因大笑曰:盛空。

    未幾。

    周滅高祖移都長安,城為虛矣。

     【隋書】 開皇六年,霍州有老翁化為猛獸。

    七年,相州有桑門為蛇,尾繞樹而自抽,長二丈許。

    仁壽四年,有人長數丈,見于應門。

    其迹長四尺五寸,其年帝崩。

    大業元年,雁門人房回安,母年百歲。

    額上生角長二寸。

    《洪範五行傳》曰:婦人,陰象也。

    角,兵象也。

    下反上之應。

    是後天下果大亂。

    陰戎圍帝于雁門。

    四年,雁門宋谷村,有婦人生一肉卵。

    大如鬥。

    埋之後數日,所埋處雲霧盡合。

    從地雷震而上,視之洞穴,失卵所在。

    六年,趙郡李來王家有婢産一物大如卵。

    六年正月朔旦,有盜衣白練裙襦,手持香花,自稱彌勒佛出世。

    入建國門奪衛士仗,将為亂。

    齊王遇而斬之。

    後三年,楊玄感作亂,引兵圍洛陽,戰敗乃伏誅。

    八年,有澄公者若狂人,于東都大叫唱賊。

    帝聞而惡之。

    明年玄感作亂,舉兵圍洛陽。

    十二年,澄公又叫賊,李密逼東都,孟讓燒豐都市而去。

    九年,帝在高陽,唐縣人宋子賢善為幻術,每夜樓上有光明能變作佛形,自稱彌勒出世。

    又懸大鏡于堂上,紙素上盡為蛇為獸及人形。

    有人來禮谒者,轉側其鏡。

    遣觀來生形像,或映見紙上蛇形。

    子賢則告雲:此罪業也,當更禮念。

    又令禮谒。

    乃轉人形示之。

    遠近惑信,日數百千人。

    遂潛謀作亂。

    将為無遮佛會。

    因舉兵欲襲擊乘輿。

    事洩,鷹揚郎将以兵捕之。

    夜至其所,遠其所居,但見火炕。

    兵不敢進,郎将曰:此地素無坑,止妖妄耳。

    及進,無複火矣,遂擒斬之,并坐其黨與千餘家。

    其後,複有桑門向海明,于扶風自稱彌勒佛出世。

    潛謀逆亂,人有歸心者,取獲吉夢。

    由是人皆惑之。

    三輔之士翕然稱為大聖。

    因舉兵反,衆至數萬。

    官軍擊破之。

    《京房易飛候》曰:妖言動衆者茲謂不信,路無人行,不出三年起兵,自是天下大亂,路無人行。

     【新唐書】 《五行志》:唐武德四年,太原尼志覺死十日而蘇。

    貞觀十九年,衛州人劉道安頭生肉角,隐見不常。

    因以惑衆,伏誅。

    角,兵象。

    肉不可以觸者。

    永徽六年,淄州高苑民吳威妻,嘉州民辛道護妻皆一産四男。

    凡物反常則為妖。

    亦陰氣盛則母道壯也。

    顯慶三年,普州有人化為虎。

    虎猛噬而不仁。

    儀鳳三年四月,泾州獻二小兒,連心異體。

    初,鹑觚縣衛士在萬年妻吳,生一男一女。

    其胸相連,餘各異體。

    乃析之則皆死。

    又産複然。

    俱男也。

    遂育之。

    至是四歲,以獻于朝。

    永隆元年,長安獲女魃,長尺有二寸,其狀怪異。

    詩曰:旱魃為虐,如如楚。

    是歲秋不雨,至于明年正月。

    永隆二年九月,萬年縣女子劉凝靜,衣白衣,從者數人。

    升太史令廳,問此有何災異?令執之以聞。

    是以慧星見,太史司天文曆侯,王者所以奉若天道恭授民時者,非女子所當問。

    載初中,涪州民範端化為虎。

    神功元年二月庚子,有人走入端門。

    又入則天門至通天宮,阍及仗衛不之覺。

    時來俊臣婢産肉塊如二升器,剖之有赤蟲。

    須臾化為蜂螫人而去。

    久視二年正月,成州有大人迹見長安中。

    郴州左史,因病化為虎。

    欲食其嫂,擒之乃人也。

    雖未全化而虎毛生矣。

    太極元年,狂人段萬謙,潛入承天門,登太極殿,升禦床,自稱天子。

    且言我李安國也。

    人相我年三十二當為天子。

    開元二十三年四月,冀州獻長人李家寵,八尺有五寸。

    大曆十年二月,昭應婦人張,産一男二女。

    貞元八年正月丁亥,許州人李狗兒,持杖上含元殿擊攔檻,伏誅。

    十年四月,恒州有巨人迹見。

    十五年正月戊申,狂人劉忠詣銀台,稱白起令上表,天下有火災。

    十七年十一月,翰林待诏戴少平,死十有六日而蘇。

    是歲宣州南陵縣丞李嶷死,已殡三十日而蘇。

    元和二年,商州洪崖治役夫,将化為虎。

    衆以水沃之。

    不果化。

    長慶四年三月,民徐忠信潛入浴堂門。

    寶曆二年十二月,延州人賀文妻,一産四男。

    太和二年十月,狂人劉德廣入含元殿。

    鹹通七年,渭州有生人角寸許,占曰天下有兵。

    十三年四月,太原晉陽民家有嬰兒,兩頭異頸,四手聯足,此天下不一之妖。

    是歲民皇甫及年十四,慕長七尺餘,長啜大嚼三倍如初。

    歲餘死。

    乾符六年秋,蜀郡婦人尹生子,首如豕,目在雕下,占曰:君失道。

    光啟元年,阝顯州溫泉民家有死者,既葬且半月,行人聞聲呼地下,其家發之。

    則複生。

    歲餘乃死。

     二年春,鳳翔縣女子未龀,化為丈夫。

    旬日而死。

    《京房易傳》曰:茲謂陰昌,賤人為王。

    大順元年六月,資州兵王全義妻如孕,覺物漸下入股,至足大拇,痛甚。

    拆而生珠如彈丸,漸長大如杯。

    天二年五月,穎川汝陰民彭文妻,一産三男。

    蜀王建元年,巨人見青城山。

    南漢劉钅長時,南海民妻生子,兩首四臂。

     【太平廣記】 永淳初,同州司功元遂,其母在堂坐,忽見屏外有小人乘小馬入來。

    人長二三尺,馬亦相稱衣甲具裝,光彩輝日。

    于庭内巡牆馳走,良久方滅。

    其母常欲自殺,後遂投井而死。

    天寶中,李測移官。

    其宅亦兇。

    莅事數日,宅中有小人長數寸,四五百頭。

    滿測官舍測以物擊,中一頭。

    仆然而殆。

    視之悉人也。

    天寶末,禦史中丞畢杭,于庭中忽見小人,長五六寸,數百遊戲自若。

    家人擊死一枚,明日群小人皆白服而哭。

    桓謙家有人長寸餘,被铠持槊,從穴中出,部陳指麾,人馬輕快,刺取切肉入穴。

    道士朱應子令作沸湯澆穴。

    因掘,有大蟻斛許皆死。

    遂絕。

    謙後亦誅。

    《錄異記》:趙燕奴者,合州石鏡人也。

    居大雲寺地中,初其母孕數月,産一虎。

    棄于江中。

    複孕數月,産一巨鼈,又棄之。

    又孕數月,産一夜叉,長尺餘,棄之。

    複孕數月而産燕奴,眉目耳鼻口一一皆具。

    其自項已下,其身如斷瓠。

    亦有肩胛,兩手各長數寸,無肘臂腕,掌如圓肉,上各生六指,才寸餘,爪甲亦具,其下有兩足一二寸,亦皆六指。

    既産不忍棄之。

    及長,隻長二尺餘,善入水能乘舟。

    性甚狡慧,詞喙辯給,頗好殺戮。

    以捕魚豚為業。

    每鬥船驅傩及歌《竹枝詞》較勝,必為首冠,市肆交易必為牙保。

    常髡發缁衣,民間呼為趙師。

    晚歲但秃頭白衫而已。

    或拜跪跳躍,倒踣于地。

    形倮露,人多笑之。

    或乘驢遠适,隻使人持之橫卧鞍中若衣囊焉。

    有二妻一女,衣食豐足。

    或擊室家,力不可制。

    乾德初,年僅六十。

    腰腹數圍。

    面目如常人無異。

    其女右手無名指長七八寸,亦異于人。

     【宋史】 《五行志》:宋自建隆元年至天禧四年,郡縣上言民妻産三男者,凡一百九。

    産四男者凡三。

    産一男三女者二。

    産二男一女者一。

    建隆三年,齊州晉州大旱,民家多生魃。

    太平興國九年,楊州楊子縣民妻生男,毛披體半寸餘,面長頂高,鸢肩,眉毫粗密,近發際有毛兩道軟長,眼微紫,唇紅厚,耳鼻大,類胡僧。

    至三歲畫圖以獻。

    淳化元年八月,汾州悉達院僧智嚴,頭生角可長三寸。

    天僖四年七月,衡州耒陽縣民張中妻産三男,其一額有白志,方寸餘,上生白發。

    天聖至治平,婦人生四男者二,生三男者四十四,生二男一女者一。

    說者曰:天下安甯,無兵荒之憂,人民蕃息之驗也。

    熙甯元年距元豐七年,郡邑民家生三男者八十四。

    而四男者一,三男一女者一。

    元豐八年至元符二年,生三男者十八,而四男者二,三男一女者一。

    元符三年至靖康,生三男者十九,四男者一。

    宣和六年,都城有賣青果男子,孕而誕子。

    蓐母不能收,易七人始免而逃去。

    又有酒肆号豐樂樓,酒保朱氏子之妻,可四十餘。

    楚州人。

    忽生髭。

    長僅六七寸,疏秀而美,宛然一男子。

    特诏度為女道士。

    宣和六年,禦樓觀燈,時開封尹設次,以彈壓于西觀下。

    上從六宮于其上,以觀天府之斷決者。

    簾幕深密,下無由知。

    衆中忽有人躍出,墨色布衣若寺僧童行狀,以手畫簾,出指斥語。

    執于觀下,上怒甚,令中使傳旨治之,掠亂。

    下又加炮烙,詢其誰何?略不一語。

    亦無痛楚之狀。

    又斷其足筋。

    俄施刀脔。

    血肉狼籍。

    上大不悅,為罷一夕之歡,竟不知其何人。

    付獄盡之。

    紹興三年,建康府桐林灣人産兒,肉角有齒,角,兵象。

    肉不可以觸者。

    是歲人多産鱗毛,皆人疴也。

    紹興二十年八月,洋州真符縣民家一産三男。

    隆興元年,建康民流寓行都,産子二首,具羽毛之形。

    乾道五年,衡湘間有人化為虎者,與《唐志》顯慶三年人疴同占。

    餘杭縣民婦産子青而毛,二肉角。

    又有二家婦産子,毛角亦如之。

    皆連體兩面相向。

    三家才相去一二裡。

    疴氣同所鐘也。

    又,潮州城西,婦孕過期,産兒如指大,五體皆具者百餘,蠕蠕能動,人疴之異也。

    淳熙十年,鄱陽南鄉民産子,兩肘各有二臂,長十五歲,每鬥則六臂并運。

    十三年,行都有人死,十四日複生。

    十一月辛未,鄧家巷民婦産肉塊三,其一直目而橫口。

    十四年六月,臨安府浦頭民産子,生而能言,四日暴長四尺。

    紹興元年,平江府昆山縣石工,采石而山摧,工壓焉。

    三年六月,他工采石鄰山,聞其聲呼相應答如平生,報其家。

    鑿石出之,見其妻喜曰:久閉乍風,肌如裂。

    俄頃,聲微噤,不語,化為石人,貌如生。

    慶元元年,饒州樂平民産子,人體有尾。

    永州民産兒,首有角,腋有肉翅。

    二年七月,隆興府進賢縣民産子亦如之,而面有三目。

    喜定元年四月,鎮江後軍妻生子,一身二首四臂。

    晉志謂中原分裂,應此人疴也。

    後數年金人失中原。

     【元史】 《五行志》:至正十年春,麗正門樓鬥拱内有人伏其中,不知何自而至。

    遠近聚觀之。

    門尉以白留守,達于都堂。

    上聞,有旨令取什法司鞠問,但雲蘇州人。

    問其姓名,诘其所從來,皆惘若無知,唯妄言禍福而已。

    乃以不應之罪笞之,忽不知所在。

     人妖 【存心錄】 晉元嘉九年,南陽樂遐,嘗在坐,忽聞空中有人呼其夫婦名。

    甚急。

    半夜乃止。

    殊自驚懼。

    後數日,婦屋後還,忽舉體衣服總是血。

    未及一月,而夫婦相繼病卒。

    東晉王綏為冠軍将軍,其家夜中梁上無故有人頭堕于床而血流淋漓。

    俄拜荊州刺史,坐其父愉之謀,與弟納并被誅。

     【曆代人臣類】 晉諸葛長民富貴,後嘗一月或數十日,取于夜眠中驚起,跳踉如與人相打狀。

    毛修之嘗與同宿,駭愕不達此意。

    視之良久,長民告毛,此物奇健,非我無以制之。

    毛曰:是何物?長民曰:我正見一物甚黑,兩手,腳不分明,少日中,多夕來。

    取共鬥深自驚懼焉。

    屋中柱及椽桷間悉見有蛇頭,令人以刀懸斫,應刀隐滅,去辄複出。

    悉以紙裹柱桷,紙内簌簌如有行聲。

    後長民為劉裕所殺。

    晉兖州刺史王徽之,在道有客命索酒炙,言未訖,而炙至。

    割之,終不入。

    少頃,已變為徽之頭矣。

    驚愕反矚,又見其頭在空中,揮霍而沒。

    王至州便殒。

    後魏仆射朱世隆晝寝。

    妻奚氏忽見一人攜世隆頭去。

    奚氏往視之,隆寝如故。

    及覺謂妻曰:向夢人斷我頭去。

    數日被殺。

    北齊趙郡王睿又奏後主雲:和士開不宜居内,出士開為兖州刺史。

    太後欲留百日。

    睿又正色不許。

    睿又出夜方寝,見一人長可丈五尺,當門向床以臂壓王。

    良久遂失。

    甚惡之。

    而明日被誅。

    北齊崔季舒,位至侍中,忽見池中蓮花為人面,著鮮卑帽。

    又其妻晝寝,見一神人長丈餘,遍身黑毛,欲來逼己。

    又有一大人手自地而出,長丈餘,滿室光耀。

    問左右皆不見,尋以非罪見誅。

    唐周仁軌為并州長史,性殘酷好殺。

    在州忽于堂階下見一人臂,如新斷,來血流瀝瀝。

    仁軌令人送去州二十餘裡外。

    數日令看,其臂尚在。

    時盛暑,肉色無變。

    人鹹怪之。

    其月仁軌以韋氏黨伏誅。

    介士抽刀斫之,仁軌舉臂應刃所中,其臂壓地,與比見者無異。

    人馳騎往于先送處看之,至彼一無所見。

    唐丞相王涯掌邦賦,又主縣官監鐵,其子仲翔,嘗一日避暑于山亭。

    忽見家僮數十,皆無首被血來仲翔前,僅食頃方不見。

    仲翔驚異甚。

    即具白之。

    願解去權位,涯不聽。

    後果有鄭注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