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千

關燈
九真人 為己為人 【論語】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四書大義】 為己,欲得之于己也;為人,欲見和于人也。

    為己,無所為而為之也;為人,有所為而為之也。

    欲得于己者,收斂笃實;求知于人者,輕浮淺露。

     【程氏遺書】 有人治園圃役,知力甚勞。

    先生曰:“蠱之象,郡了以振民育德,君子之事,惟有此二者,餘無他。

    為二者,為己為人之道也。

    ”為己為人,吳本作“治己治人”。

     【韓澗泉日記】 有用有舍,知用而不知舍,失身而不能無悶。

    知舍而不知用,失時而不能無害。

    為己之學多,而後能為人。

    為人之學多,必未能為己。

    為己非著書求工于文字語言,為人非緻治求密于制度條章。

    急于事功者,忘身;急于情性者,忘人。

    為己者,出猶可為治;為人者,終身不知所以為德矣。

    葆氣者壽,養神者無往而不自明。

    神氣相宣,而萬化舉。

     【敬齋先生泛說】 世人未嘗不自為也。

    然為己者常少,而為人者恒衆多。

    為己少而為人多,茲非見之外者重,而得之内者輕乎?在人者當輕而反重,在己者當重而反為輕。

    如是焉者,居一國而恒一國徇,居一天下而恒一天下徇。

    吾身眇然以一國一天下徇,其自為也,亦勞矣。

     【朱晦庵訓蒙絕句】 《為己為人》:藥病須還考自知,和根斬斷為人機。

    心随身止門常閉,課罷苔封候夕晖。

    辛勤盡作求聞計,沽得過情聲譽來。

    自外而觀為可喜,此心已失實堪哀。

     勞己為人 【資治通鑒】 《梁本紀》:武帝曰:朕三更出治事,事少午前竟,事多日昃方食。

    昔腰腹過于十圍,今之瘦削裁二盡餘。

    為誰之咎?救物故也。

     吃緊為人 【紫陽宗旨】 論孟之言,平易明白,固無此等玄妙之談。

    雖以子思周子吃緊為人,特著《中庸》《太極》之書,以明道體之極緻。

    而其所說用功夫處,隻說擇善固執學問思辯,而笃行之。

     婦人食人 【劉恕通鑒外紀】 桀在位以來,宮中女子化為龍,俄而複為婦人,甚麗而食人。

    桀命為蛟妾,告吉兇。

     率獸食人 【孟子】 《滕文公章》:聖賢不作,諸侯放恣。

    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楊氏為我,是無君也。

    墨氏兼愛,是無父也。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此率獸而食人也。

    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

    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将相食。

     食豕如食人 【莊子】 三年不出,為其妻炊。

    食豕如食人。

    疏,不出三年,屏于俗務。

    為妻爨火,忘其榮辱。

    食豕如人,淨穢均等。

    魚羊食人 【晉書載記】 苻堅之時,有人于明光殿大呼謂堅曰:“甲申乙酉,魚羊食之。

    悲哉無複遺。

    ”堅命執之,俄而不見。

     白虎神食人 【龍虎山志】 祖天師居西城山,有老人來,泣曰:“吾西城山房陵,有白虎神食人。

    每歲鄉民盜殺以祭,願師驅除,為絕其害。

    ” 士卒食人 【通鑒紀事本末】 僖宗光啟三年夏六月戊午,秦彥遣畢師铎、秦稠,将兵八千出城西擊楊行密。

    稠敗死,士卒死者十七八。

    城中乏食,樵采路絕,宣州軍始食人。

     【資治通鑒】 《後梁太祖紀》:開平三年,劉守光圍滄洲,久不下。

    執劉文至城下示之,猶固守。

    城中食盡,民食堇泥,軍士食人,驢馬相啖駿尾。

    呂兖選男女羸弱者,飼以面而烹之,以給軍食,謂之宰殺務。

     殘忍食人 【王辟之渑水燕譚錄】 國初有王彥升者,本市井販缯人。

    及壯從軍,累立戰功。

    至防禦,性極殘忍。

    俘獲戎人,則置酒宴飲。

    引胡人以手揖其耳,對客咀嚼,徐引卮酒。

    戎人血流被面,彥升笑語自若。

    前後啖數十百人,亦可怪也。

     清河生吃人 【馬明叟實賓錄】 隋庫狄士文,為具州刺史。

    發谪奸谄,長史尺布鬥米之髒,無所寬貸。

    得千人,悉配防嶺南。

    司馬韋清河趙達二人,并苛刻。

    惟長史有惠政。

    時人語曰:刺史羅刹政,司馬蛇蝮嗔。

    長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

     乏食啖人 【資治通鑒】 唐高祖武德二年,朱粲有衆二十萬,剽掠漢淮之間,遷徙無常。

    每破州縣,食其積粟未盡,複他适。

    将去,悉焚其餘資。

    又不務稼穑,民餒死者如積。

    粲無可複掠,軍中乏食,乃教士卒烹婦人嬰兒吃之,曰:“肉之美者,無過于人。

    但使他國有人,何憂于餒?”隋著作佐郎陸從,典通事舍人,顔愍楚谪在南陽。

    粲初引為賓客,其後無食,阖家皆為所吃。

     【新唐書】 《李子通傳》:朱粲被楊士林、田瓒戰敗,挈殘士奔菊潭,遣使乞降。

    高祖以前禦史大夫段确假散騎常待勞之。

    确醉戲粲曰:“君脍人多矣,若為味?”粲曰:“啖嗜酒人,正如糟豚。

    ”确悸,罵曰:“狂賊歸朝乃一奴耳,複得噬人乎?”粲懼,收确于坐。

    并從者數十,悉饔之以飨左右。

    遂屠菊潭,奔王世充,署龍骧大将軍,東都平,斬洛水上。

     過聽殺人 【史記】 《循吏傳》:李離者,晉文公之甥也。

    過聽殺人,遂不受令,伏劍而死。

     曾參殺人 【史記】 《甘茂傳》:秦武王使甘茂伐宜陽,茂對曰:“宜陽大縣也。

    今王倍數險,行千裡,攻之難。

    昔曾參之處費,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母織自若。

    頃之,一人又告之,其母尚織自若。

    頃之,一人又告之,其母投杼下機,逾牆而走。

     觸情殺人 【傅子】 《問刑篇》:秦始皇之無道,豈不堪哉?視殺人如殺狗彘,狗彘仁而用之猶有節,始皇之殺人,觸情而已。

    其不以道如是,而李斯又深峻法,随其指而妄殺人。

    秦不二世而滅,李斯無遺類。

    以不道愚人,人亦以不道報之。

    人仇之,天絕之,行無道,未之有不亡者也。

     挾怨殺人 【漢書】 李文為禦史中丞,嘗與張湯有隙。

    湯有所愛吏魯谒居,知文與湯弗平,使人上書告文陰事。

    事下,湯治論殺之。

     縱恣殺人 【晉書】 《羊聃傳》:初辟元帝承相府,累遷廬陵太守,剛克粗暴,恃國戚,縱恣尤甚。

    睚眦之嫌,辄加刑殺。

    郡人簡良等為賊殺二百餘人,誅及嬰孩。

    所钅巢複百餘。

    庾亮執之,歸于京都,有司奏聃罪當死。

    以景獻皇後是其祖姑,應八議,于是除名。

     白晝殺人 【資治通鑒】 唐代宗大曆九年九月壬寅,回纥檀出鴻胪寺,白書殺人。

    有司擒之,上釋不問。

     慎少殺人 【太平廣記】 李西平晟之為将軍也,嘗谒桑道茂,道茂雲:“将軍異日為京兆尹,慎少殺人。

    ”西平曰:“武夫豈有京兆之望?”後興元收複,西平兼京尹。

    時桑公在俘囚之中,雲:“西平公忘少殺人之言耶?”遂釋之。

     曲法殺人 【太平廣記】 鎮州市人劉方遇,家财數十萬。

    方遇妻田氏,早卒。

    田之妹為尼,常出入方遇家。

    方遇使尼長發為繼室。

    有田令遵者,方遇之妻弟也。

    善貨殖,方遇以所積财,令遵興殖也。

    方遇有子年幼,二女皆嫁。

    方遇疾卒,子幼不能督家業。

    方遇妻及二女,以家财素為令遵興殖,乃聚族合謀,請以令遵姓劉為方遇繼嗣,即令鬻券人安美為親族請嗣。

    券書即定,乃遣令遵服斬纟衰居喪。

    而二女初立令遵時,先邀每月供财二萬,及後求取無厭。

    而石李二夫,教二女詣本府論訴。

    雲令遵冒姓奪父家财,令遵下獄。

    石李二夫族,與本府要吏親黨,上至府帥判官行軍司馬随使都押衙,各受方遇二女賂錢數千缗。

    而以令遵與姊及書券安美同情共盜,俱棄市。

    人知其冤,府帥李從敏令妻來朝,懼事發,令内地彌逢。

    侍禦史趙都嫉惡論奏,明宗驚怒。

    下鎮州委副使符蒙按問,果得是實。

    自親吏高知柔及判官行軍司馬并通貨僧人婦人皆棄市。

    唯從敏初削官停任,中宮祈衰,竟罰一季俸。

    議者以受賂曲法殺人,而八議之所不及,失刑也。

    安重誨誅後,王貴妃用事故也。

    出《北夢瑣言》 酗酒殺人 【資治通鑒】 《後梁太祖紀》:乾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