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千九百七十二

關燈
九真人 貴人沿革: 【南史】 《後妃傳序》:貴人,漢光武所置。

    宋孝武孝建三年,進貴人比三司。

     【宋書】 泰始二年,又省貴人,置貴姬。

     【北史】 《魏後妃傳序》:太武稍增左右昭儀及貴人。

    隋開皇年間,文獻皇後崩後,始置人三員。

     【事物紀原】 漢光武置貴人為三夫人,曆代不常有,國朝真宗複置貴人也。

     事實: 【東觀漢記】 光烈陰皇後,上即位,立為貴人。

    上以後性賢仁,宜母天下,欲授以尊位,後辄退讓,自陳不足以當大位。

     【續後漢書】 光武郭皇後聖通,世祖至真定,納聖通,有寵。

    世祖即位,以為貴人。

    孝明賈貴人,南陽人,明德馬後之姨女,孝章皇帝之母也。

    初選入後宮為貴人,生章帝。

    馬後無子,帝既生而馬後母養之。

    明帝謂馬後曰:“人未必當自生子也。

    但患養之不勤,愛之不至耳。

    若能愛如己子,則孝敬亦如親生矣。

    ”于是馬後待章帝過于所生,章帝感養育之恩,遂專名馬氏為外家,故賈貴人家不蒙舅氏之寵。

     【後漢書】 賈貴人,南陽人,建武末選入太子宮,中元二年生肅宗,而顯宗以為貴人。

    帝既為太後所養,專以馬氏為外家,故貴人不登極位,賈氏親族無受寵榮者。

    及太後崩,乃策書加貴人王赤绶《續漢書》曰:諸侯王赤绶也。

    安車一驷,永巷宮人二百,永巷,宮人署名也,後改為掖庭。

    永巷宮人,即宮婢也。

    禦府雜帛二萬匹,大司農黃金千斤,錢二千萬,諸史并阙後事,故不知所終。

    梁貴人褒,親愍侯梁竦之女也。

    少失母,為伯母舞陰長公主所養。

    年十六,亦以建初二年與中姊俱選入掖庭為貴人。

    四年生和帝,窦皇後養為己子,欲專名外家而忌梁氏,八年乃作飛書以陷竦,竦坐誅,貴人姊妹以憂卒。

    九年後崩,未及葬,而梁貴人姊女慝上書陳貴人枉殁之狀,太尉張,司徒劉方,司空張奮上奏,依光武黜呂太後故事貶太後尊号,不宜合葬先帝。

    百官多上言者,帝手诏曰:窦氏雖不尊法度,而太後常自減損,朕奉事十年,深惟大義,《禮》: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義不忍虧,按前世上官太後,亦無降黜,其勿複議。

    帝以貴人酷殁,斂葬禮阙,乃改殡于承光宮,上尊谥曰“恭懷皇後。

    ”谥法曰:敬事尊上曰恭,慈仁哲行曰懷。

    追服喪制,百官缟素,與姊太貴人俱葬西陵,儀比敬園。

    宋貴人,皇太子慶之母也。

    窦皇後既無子,疾忌之,數間于帝,漸緻疏嫌。

    因誣宋貴人挾邪媚道,遂自殺。

    廢慶為清河王,語在《慶傳》。

     【東觀漢記】 章帝宋貴人,時窦皇後内寵方盛,以貴人名族,節操高妙,心内害之。

    欲為萬世長計,陰設方略讒毀貴人,由是母子見疏。

    數月,誣奏貴人使婢為蠱道祝詛。

    七年,遂被谮暴卒。

    孝和陰皇後,聰慧敏達。

    有才能,善史書。

    永元二年,選入掖庭為貴人,托以先後近屬,故有寵。

    申貴人生孝穆皇帝,趙夫人為穆皇後,夫人為博園貴人。

    和平元年,桓帝诏曰:博園貴人履高明之懿德,資淑美之嘉會,與天合靈,笃生朕躬,欲報之德,詩所感歎,今以貴人為孝崇皇後。

     【通鑒綱目】 漢安帝建光元年,尊嫡母耿姬為甘陵太貴人。

     【東漢書】 順烈梁後,永建三年,與姑俱入掖庭,時年十三。

    太史蔔兆得壽房,又筮得坤之比,遂以為貴人。

    常時被引禦,從容辭曰:“願陛下思雲雨之均澤,識貫魚之次序,使小妾得免罪謗之累。

    ”由是帝加敬焉。

    桓思窦後,延熹八年選入掖庭為貴人,其冬立為皇後,而禦見甚稀,帝所寵唯采女田聖等。

    永康元年冬,帝寝疾,遂以聖等九女皆為貴人。

     【東觀漢記】 孝桓帝鄧後,字猛,父香早死,猛母宣,改嫁為掖庭民梁紀妻。

    紀者,襄城君縣壽之男也。

    壽引進,令入掖庭,得寵為貴人,故冒姓為梁氏。

     【通鑒綱目】 漢桓帝延熹二年,立貴人鄧氏為皇後,追廢梁後為貴人。

    漢靈帝建甯元年閏月,尊母董氏為慎園貴人。

     【魏志】 文帝納甄後于邺,有寵,生明帝。

    郭後、李貴人,并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

     【王隐晉書】 武帝臨軒拜諸葛婉為夫人,李晔為貴人。

     【晉書】 《孝武帝紀》:帝溺于酒色,時張貴人有寵,年幾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

    ”貴人潛怒,向夕,帝暴崩。

     【後魏書】 文成馮後,生有神光之異,高祖踐極以選為貴人。

    文成光皇後李氏,梁國蒙縣人也。

    頓丘王峻妹,後之生也,有異于常,父方叔常言此女當大貴。

    及長姿質美麗。

    永昌王仁得後,後遇事誅,後與其家人送平城宮,高祖登白樓望見之,謂左右曰:“此婦人佳乎?”仍下台,後得幸于齋庫中,遂有娠。

    守庫者,亦私書壁記之,别驗問皆相符同,生顯祖,拜貴人。

     【宋會要】 戴貴人,真宗順容也。

    定武軍節度使興之女,入宮為貴人。

    慶曆四年九月,贈順容。

     諸園貴人 【東漢會要】 諸園貴人《安紀》注雲:謂宮人無子守園陵者也。

    明帝崩,諸貴人當徒居南宮,馬太後感析别之懷,各賜王赤绶,加安車驷馬,白越三千端,雜帛二千匹,黃金十斤《馬後記》。

    和帝葬後,宮人并歸園,太後賜周馮貴人策曰:朕與貴人托配後庭,共歡等列,十有餘年,不獲福佑。

    先帝早棄天下,孤心茕茕,靡所瞻仰,夙夜永懷,感怆發中,今當以舊典分歸外園,慘結增歎,燕燕之詩,曷能喻焉。

    其賜貴人王青蓋車,采飾辂骖馬各一驷,黃金三十斤,雜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

    又賜馮貴人王赤绶,以未有步搖環,加賜各一具見《鄧太後紀》。

    殇帝延平元年,窦太後諸園貴人,其宮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令園監實核上名,太後自禦北宮增喜觀閱問之,恣其去留,即日免遣者五六百人《皇後紀》。

    才人沿革: 【漢書】 《翼奉傳》:未央建章甘泉材人各以百數。

    《藝文志》未央材人。

    師古曰:材人,天子内官。

     【續後漢書】 《曹傳》:青龍三年三月,大起少陽宮于别殿之北,立八坊,諸才人以次序處其中。

    貴人夫人以上,轉南附焉《魏略》:其秩石拟百官之數。

     【宋書】 晉武帝采漢魏之制,置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高祖受命,省二才人。

    世祖又置中才人以為散位。

     【資治通鑒】 注:才人,宋齊之時以為散職,梁于九嫔之下置五職三職才人位,列三職,比附馬都尉。

     【南史】 《後妃傳序》:齊建元三年,太子宮置三内職才人,比附馬都尉。

     【後魏書】 高祖置女職,中才人視五品。

     【北史】 《後妃傳序》:齊武成又置才人采女,以為散号。

    隋炀帝時,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是為世婦。

     【唐會要】 舊制:才人九人,正五品。

    龍朔二年,置承旨五人,正五品,以代才人。

    鹹亨二年複舊。

     【新唐書】 《百官志》:才人七人,正四品,掌叙燕寝,理絲以獻歲功。

     事實: 【東漢書】 和帝數失皇子,鄧氏憂繼嗣不廣,數選進才人以博帝意。

     【魏志】 明帝遊後園,召才人以上,曲宴極樂,明日帝見毛後,曰:“昨遊宴北園樂乎?”帝以左右洩之,所殺十餘人。

     【晉中興書】 謝夫人名玖,家本貧賤,又以屠羊為業,玖清惠貞正,有淑姿,選入後宮為才人。

     【王晉書】 世祖遣才人謝玫給事惠帝,因是有娠,臨娶賈妃,迎玫西宮,遂生愍懷。

    太康七年,出後宮才人妓女已下百七十人歸家。

     【晉書】 懷帝王太後諱媛姬,初入,武帝拜中才人,早卒。

    懷帝即位,追尊曰皇太後也。

     【太平禦覽】 崔鴻《三十國春秋後趙錄》曰:石虎杜皇後,名珠,不知何許人。

    平幽州,在王浚妓中,虎見而悅之,因請于勒,勒引見,号曰才人,以賜虎。

    性恭惠柔婉,寵幸亞于鄭後也。

     【隋書】 《禮儀志》:美人才人服鞠衣,首飾花六钿,并二博鬓,銀印鈕,文從其職。

    青绶八十首,長一丈六尺,彩縷織成獸爪盤囊,佩水蒼玉。

     【新唐書】 太宗徐賢妃,生五月能言,四歲通論語詩,八歲自曉屬文。

    父孝德,嘗試使拟《離騷》為《小山篇》,太宗聞之,召為才人。

    《高宗則天武後傳》:文德皇後崩,久之。

    太宗聞武士荨又隹女美,召為才人,方十四,母楊恸泣與訣,後獨自如,曰:“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 【資治通鑒】 唐高宗永徽五年,上之為太子也。

    入侍太宗,見才人武氏而悅之。

     【酉陽雜殂】 莫才人。

    甯王常獵于縣界,搜林,忽見草中一櫃,鎖甚固,王命發視之,乃一少女也。

    問其所自,言姓莫氏,叔伯莊居,昨夜遇光火賊,賊中二人是僧,因劫某至此。

    動婉含口頻,冶态橫生,王驚悅之,乃載以後乘。

    時慕荦者方生獲一熊置櫃中,如舊鎖之時上方求極色,王以莫氏衣冠子女,即日表上之,具其所由,上令充才人。

    經三日,京兆奏縣食店,有僧二人,以錢一萬獨賃店一日一夜,言作法事,唯拉一櫃入店中,夜久胳膊有聲。

    店人怪日出不啟門,撒戶視之,有熊沖人走出,二僧已死,骸骨悉露。

    上知之大笑,書報甯王:甯大哥能處置此僧也。

    莫才人能為秦聲,當時号“莫才人啭”焉。

     【舊唐書】 《順宗莊憲王皇後傳》:後幼以良家子選入宮為才人,順宗在藩時,代宗以才人賜之,時年十三。

    《敬宗郭貴妃傳》:長慶末,妃以姿貌選入太子宮,敬宗即位,為才人。

    《武宗賢妃王氏傳》:妃性機悟,開成末,颍王嗣帝位,妃陰為助畫,故進号才人。

     【唐語林】 武宗王才人有寵,帝身長大,才人亦類,帝每從禽作樂,才人必從。

    常令才人與帝同裝束,苑中射獵,帝與才人南北走馬。

    左右有奏事者,往往誤奏于才人前,帝以為樂。

    帝好道術,召天下方士殆盡。

    五年秋,王才人謂宣徽使曰:“聖人日日對藥爐服神丹,言我取不死,今身上變差事,道士稱換骨皆如此,某獨為憂也。

    ”宣徽使固求變見狀,才人忍淚不敢語,外人雖未知帝得疾,但訝稀畋獵也。

    明年正月,不禦紫宸殿,不開延英門。

    向百日,中外始公言帝病,頃刻無才人見,卧起益酸痛,飲食益辛苦。

    一日帝熟顧才人曰:“吾氣息奄微,情慮杳杳,将不久矣,顧以别汝。

    ”對曰:“陛下春秋鼎盛,又嘗服不死藥,聖壽必無疆,何忽出不祥語?”帝曰:“吾于汝豈同外庭臣耶?惡用作形迹意,脫不如汝所對,而千秋萬歲,何以報我。

    ”才人欲恸,恐驚帝,乃曰:“帝若忽厭四海,妾當同日死。

    ”帝哽咽閉目不喘息者少頃,忽曰:“誠如汝言當何為?”曰:“妾止于缢。

    ”帝引手取巾授才人曰:“以此,以此。

    ”帝遂向壁不語。

    後數日帝疾亟,才人久侍帝歸寝,濃裝潔服如常日,乃盡取服飾散與内家,持帝所授巾至前,見帝已崩,自缢而絕。

    宣宗即位,贈貴妃,命與端陵同日時掩,其圹在端陵柏城内西南。

    又有名才人随靈賀行慢城内,每夕望端陵焚錢帛衣物,風吹火燔所止。

     【宋會要】 孫才人,左金吾衛大将軍守斌之女,太平興國二年七月入宮,三年為才人。

    高才人,太平興國二年三月入宮,三年三月為才人。

    朱才人,淳化二年七月,自禦侍為縣君,四年十一月為才人。

    沈才人,真宗故相倫之孫,光祿少卿繼宗之女,大中祥符二年四月為才人。

    陳才人,明道二年十二月,自禦侍追贈才人。

    苗才人,景五年三月,自禦侍仁壽郡群為才人。

    朱才人,初封沛國郡君,元豐八年四月為才人。

    張才人,初封平昌郡君,元豐八年四月為才人。

    張才人,初封仁壽郡君,元豐八年四月為才人。

    宋才人,熙甯二年十一月為才人,六年四月進婕妤。

    郭才人,初封淮陽郡君,元符三年正月為才人。

    劉才人,初為禦侍,崇甯元年正月封晉安郡君,大觀二年二月進才人。

    夏才人,初為典闱,建中靖國元年封安定郡君,政和三年六月進才人。

    喬才人,太觀三年七月封永嘉郡君,四年四月進才人,生顯福公主。

    李才人,政和四年二月封才人。

    王才人,政和四年六月封才人。

    韓才人,紹興十三年六月九日,诏宮正韓氏進封才人。

    吳才人,紹興二十二年五月十八日,诏新興郡夫人吳氏進封才人。

     【建炎朝野雜記】 武才人,光宗後宮人,初封同安郡夫人。

    紹興五年春進封,止郡封無品秩,凡宮中之制,夫人已上始稱房院。

     【唐元稹長慶集】 《鄭氏封才人制》:敕,古者天子設六宮以诏内理,是以《關睢》樂得淑女,憂在進賢,将聽《雞鳴》之詩,豈惟魚貫之序。

    鄭氏山東令族,海内良家。

    每師班女之文,嘗慕樊姬之德,桃姿耀,蘭行馨香,爰用擇才,冀無傷善,勉當選進之重,無忘和平之心,可才人。

     【宋夏文莊公集】 《李氏可才人》:敕某謙祗率禮,端懿傅芳,自恪奉于宸闱,定薦更于歲篇,久播柔嘉之譽,宜推甄獎之恩,俾升嫔侍之榮,用勸肅恭之德,欽茲寵渥,更勵夙宵可。

     【蘇魏公集】 《仁壽郡君張氏可才人》:敕嫔婦之列,蓋常帥于宮庭,才美之名,定優隆于位号,載嘉内治之助,特厚言綸之頃,某氏體開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