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千九百四十九

關燈
九真神 吏稱為神 【新唐書】 《崔鹹列傳》:鹹累遷陝虢觀察使,日與賓客僚屬痛飲,未嘗醉,夜分辄決事,裁剖精明,無一毫差,吏稱為神。

    入拜右散騎常侍、秘書監。

     皆服為神 【五代史】 李克用初在鞑靼,從其群豪射獵,或挂針于木,或立馬鞭,百步射之辄中,群豪皆服為神。

     淮人以為神 【五代史】 《吳越王世家》:淮南楊将周本陳章圍蘇州,錢遣其弟鋸镖救之。

    淮兵為水栅環城,以銅鈴系網沉水中,斷潛行者。

    水馬卒司馬福多智而善水行,乃先以巨竹觸網,淮人聞鈴聲,遽舉網,乃過入城中。

    其出也,亦然。

    乃取其軍号内外夾攻,号令相應,淮人以為神,遂大敗之。

     郡稱為神 【宋史】 朱壽昌知阆州,大姓雍子良屢殺人,挾财與勢得不死。

    至是又殺人,而賂其裡民,出就吏,獄具,壽昌覺其奸,引囚诘之曰:吾聞子良與汝錢十萬,許納汝女為婦,且婿汝子,故汝代其命,有之乎?囚色動,則又之曰:汝且死,書券抑汝女為婢,指錢為顧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曰:囚幾誤死。

    以實對,立取子良正諸法,郡稱為神,蜀人至今傳之。

     民以為神 【宋晁無咎雞肋集】 《陳朝奉墓志》:宋陳輔為義烏令,民有以财雄其裡中私貨禁物者,君忽出令曰:往某氏室取其物幾何。

    民不得逃,物若合契,鹹以為神。

     【元史】 《張庭珍傳》:起複南京路總管兼開封尹,有控鶴士縱橫街陌。

    庭珍察其為盜,捕殺之。

    民以為神。

    《劉國傑傳》二十七年,江西盜起,國傑選輕兵,棄旗鼓,去纓飾。

    一日,夜趨賊境,賊逆戰,望見軍容不整,曰:此鄉兵也。

    易之。

    國傑以數十騎陷陣,賊大敗。

    斬首五百級,奪所掠男女。

    日暮收兵,明日又至台堡,民歸其男女,曰:吾劉二霸都也。

    民皆驚,以為神。

     精化為神 【太平廣記】 西王母謂漢武帝曰:子但愛精握固,閉氣吞液,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神,神化為液,液化為骨,行之不倦,神精充溢。

     玄默為神 【西漢書】 楊雄《長楊賦》人君以玄默為神,澹泊為德,今樂遠出以露威靈,本非人主之急務。

     刀圭為神 【周易參同契】 服之以一丸,刀圭最為神。

    蓋還丹入口,如蜜之甘香,婆荷之清涼。

    所謂刀圭者,刀頭圭角些子爾。

    及其成功,則千變萬化,妙不可測。

    非旁門小術可得而拟倫也,稱之為神。

    宜哉! 不測為神 【張子正蒙】 氣有陰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

    其在人也,知義用利,則神化之事備矣。

     所在稱神 【東漢書】 《黃琬傳》:禦史刁韪遷尚書,出為魯、東海二郡相。

    性抗厲,有明略,所在稱神。

     舉郡稱神 【宋劉彭城集】 《徐起墓表》雲:起治處州,州民有弟兄殺其親者,郡惡其名,縱賊使亡,更易其文書,欲使無迹。

    而不孝子還,為闾裡患,暴亂不禁,會起至,閱視簿書,急發吏捕賊,案正伏辜,舉郡稱其為神。

     畫格稱神 【宋蘇穎濱集】 《汝州畫殿記》:畫格有四曰能、妙、神、逸。

    範瓊趙公稱神,蓋其工,方圓不以規矩。

    雄傑見者,皆知愛之。

     凜然猶神 【宋史】 《忠義傳》:李芾為人剛介,強力過人。

    自旦治事至暮,無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

    五鼓複起視事,望之凜然,猶神明雲。

     七獻神 【禮記】 禮器七獻神。

     祭祀以馭神 【周禮】 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一日祭祀以馭神。

    注雲:在畿内者,祭祀其先君社稷五祀。

    疏曰:采地之中祭祀宗廟社稷五祀。

    注雲:凡雲馭者,所以驅之内之于善,則于祭祀之中,宗廟先祖,則無可去取。

    至社稷配食者,若取句龍後稷,上公有功。

    是内之善也。

     其鬼不神 【老子】 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

    河上公注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其鬼非無精神,邪不入正,故不能傷人。

     【幽求子】 有道之國,其鬼不神。

     司天屬神 【史記】 《曆書》: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索隐》曰:案《左傳》重為旬芒木正。

    黎為祝融火正。

    此言南者,劉氏以為南字誤,非也。

    蓋重黎二人,元是木火之官,兼司天地職,而天是陽,南是陽位,故木亦是陽,所以木正為南正也;而火是地正,亦稱北正者,火數二,二地數,地陰,主北方,故火正亦稱北正。

    為此故也。

    臣瓒以為古文火字似北,未為深得也。

     淫德好神 【西漢書】 《郊祀志》:帝孔甲,淫德好神,神黩,二龍去之。

    應邵曰:夏帝孔甲,天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其後。

    女木世黩慢神,故龍去之。

     昭靈遇神 【兩漢蒙求】 高祖母昭靈夫人,嘗息大澤之陂。

    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于上,已而有娠,遂産高祖。

     元夜遇神 【唐中朝故事】 徐彥若弟彥樞,大中末,寓京國中。

    元夜觀燈于坊曲間,夜深有一人前揖。

    因與同行,謂徐君曰:公貴人也。

    他年賢兄必為輔弼之官。

    若近十年,即須請退,去京五十裡外,方免難也。

    不爾當有禍患。

    行及一小巷口,其人曰:某在此巷内居,别日請相訪。

    遂分路而去。

    經旬日,彥樞行及其巷口,乃入訪之,并無人居。

    行十餘步,有一小神祠,祠外路已窮矣。

    于是谒其神,見土偶,宛是夜中所觀者,若含笑相視,彥樞官至左谏議大夫,兄方居宰輔,遂話于兄。

    時四方皆為豪傑所據,惟廣南是嗣薛王知柔為節度使。

    彥若遂請出廣州,昭宗授以節越而去,果免于難。

     【太平廣記】 蕭思遇,梁武帝從孫,父悫為侯景所殺。

    思遇以父遭禍,不樂仕進。

    常慕道異,遇神人,故名思遇,而字望明,言望于神明也。

    居虎丘東山,性簡靜,愛琴書。

    每松風之夜,罷琴長嘯,一山栖羽皆驚。

    常雨中坐石酣歌,忽聞叩柴門者,思遇心疑有異。

    令侍者遙問,乃應曰:不須問,但言從浣溪來。

    及侍童開戶,見一美女,二青衣童子從之,并仙人之容。

    思遇以山人見之曰:适聞夫人從浣溪來,雨中道遠不知乘何車輿?女曰:妾聞先生心懷異道,簡潔為心,亦非車輿,乘風而至。

    思遇曰:若浣溪來,得非西施乎?女回顧二童,将别,思遇。

    曰:夫人此去,何時來?乃笑曰:不必興懷。

    乃就寝爾。

    及曉将别,思遇又诘來期,女乃掩涕曰:未敢有期,空勞情意。

    言訖便乘風而去,須臾不見。

    惟覺異香滿室。

    時陳文帝天嘉元年二月二日也。

     豚黍樂神 【姬侍類偶】 《西京雜記》: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内時,嘗以弦管歌舞相歡娛。

    競為妖服以趣良時,十月十五日共入靈女廟,以豚黍樂神,吹笛擊築,歌上靈之曲。

     越婢下神 【西漢書】 《景十三王傳》:江都王建淫虐,自知罪多,心内不安。

    與其後成光共使越婢下神祝詛上,與郎中令等語怨望,漢廷使者即複來覆我,我決不獨死。

     擊鼓下神 【續後漢書】 《董卓傳》:李喜鬼道,信巫觋厭勝之術,歌讴擊鼓下神,祠祭六丁,常以三牲祠董卓于省門外。

     冥交于神 【楊雄太玄經】 天玄交首,初一,冥交于神,齊不以其貞。

    注一,北方也。

    冥,暗昧也,亦為鬼神。

    北方太陰,陰者鬼神之府,蒙性為交,交于鬼神,必以肅敬齊也。

     搜神 【晉書】 《幹寶傳》:幹寶嘗病,氣絕,積日方悟,見鬼神事,遂撰《搜神記》,示劉,曰:卿可謂鬼之董狐。

     江氏夢神 【南史】 《齊何胤傳》:先是胤疾,妻江氏夢神告曰:汝夫壽盡,既有至德。

    應獲延期,爾當代之。

    妻覺,說焉,俄得患而卒。

    胤疾乃瘳。

     夫妻祝神 【金樓子】 《雜記上篇》:衛人有夫妻祝神者,使得布百匹。

    其夫曰:何少邪?妻曰:布若多,子當買妾也。

     殺人祭神 【隋書】 流求國鬥戰殺人,便将所殺人祭其神,或依茂樹起小屋,或懸髑髅以為佳人于樹上以箭射之,或累石系幡以為神主。

    禁 殺牛祭神 【西漢書】 第五倫拜會稽太守,俗多淫祠。

    民常以牛祭神,倫移書屬縣,曉告百姓巫祝,有依托鬼神,怵怖愚民,皆按論之。

    有妄屠牛,吏辄行罰,後遂斷絕。

     金銅鑄神 【舊唐書】 《禮儀志》:天寶三載三月,兩京及天下諸郡,于開元觀開元寺,以金銅鑄玄宗等身,天尊及佛各一。

     工人塑神 【羅昭谏讒書】 吳之建報恩寺也,塑二神于門。

    土工與木工互不相可,木人欲虛其内,空其外,開通七竅,以應胸藏。

    俾它日靈聖,用神吾工。

    土人以為不可,神尚潔也,通七竅應胸藏,必有塵滓之物點入其中,不若吾立魂而瞪,不通關竅,設無靈,何減于吾。

    木人不可,遂偶建焉。

    立魂者竟無所聞,通竅者至今為人之禍福。

     驅虎檄神 【唐書】 顧少連為登封簿,邑有虎孽,民患之,少連塞陷阱,驅虎檄神,虎不為害。

     作誓告神 【唐書】 《高骈傳》:畢師铎怒骈将呂用之專恣,欲讨之,乃帥兵及亡命數千至高郵,見張神劍與鄭漢璋聚謀。

    謀既合,取酒割臂血而盟。

    推師铎為大丞相,作誓告神,乃移檄州縣,以讨呂用之為名而起。

     良玉禮神 【唐張說集】 《王翼方神道碑》雲:良玉禮神,用之西序之器,舍之南山之璞,然不有其珍也。

    君子安命,進之城之雄,退之去國之老,然不失其心也。

     蓄靈蓄神 【唐歐陽詹集】 《甘露述意》:天冥冥,其間蓄靈;地陳陳,其間蓄神靈無形,神無身。

    無形,無言,無身,無聲。

    苟有可褒,以物而旌;苟無可褒,物不虛行。

     獻羞饫神 【唐李元賓集】 《郊天頌》:獻羞饫神,烘燎曆天,神下于蓋高,樂作于無聲。

     閱庫問神 【太平廣記】 江西有驿官,以幹事自任。

    白刺史,驿已理,請一閱之。

    乃往,初一室為“酒庫”,諸醞畢熟,其外畫神。

    問曰:何也?曰:杜康。

    刺史曰:功有餘也。

    又一室曰茶庫,諸茗畢貯,複有神。

    問:何也?曰:陸鴻漸。

    刺史益喜,又一室曰:俎庫,諸茹畢備複有神。

    問曰:何也?曰:蔡伯喈。

    刺史大笑曰:君誤矣。

     禁迎神 【荃翁貴耳】 餘幹有一富人,作社火迎五聖。

    遂三次往行在看拜郊,畫成圖,歸,裝官家駕出迎神,呼八千人為細甲軍。

    皆用金銀二紙為之,鹵薄儀衛俱全。

    又裝一人,俨然赭袍,坐于辇上。

    後州郡因詞訴,取社首數十人囚死之,此等真怪事,所以迎神社火有禁,固有意也。

     誣神 【澗泉日記劉向論複泰疏】 周易大傳曰:誣神者殃及三世。

    今以易大傳文考之,殊不類。

     被酒蹴神 【夷堅志】 楊大方者,嶽州人。

    為性耿介,有操持,好學負氣。

    紹興三年赴漕台試,于江陵道中過一廟,望其像貌雄。

    整衣冠入谒,焚香緻禱,因擲杯咨決得失。

    凡三擲皆得陰,以為神不賜許,時已被酒,遂發怒,取毀之神側。

    而判官所謂善惡二部者,楊因控惡者,須仍批其頰大聲叱之曰:教汝作判官,略無靈驗,虛受享奠,何似請我做。

    我文章十分,準拟科第,何不報我?引足蹴仆之,乃去。

    才出門行十數步,酒微醒,覺渴悶。

    令仆汲水未及而蹶,撼呼弗應。

    仆掖往村邸就榻,少憩移時,矍起,謂仆曰:酒之累人如此,吾适入廟實為無禮。

    遭二卒追詣庭下,神王诟責甚峻,賴善判官力為分解,曰:此子是嶽州一個好秀才,志行不凡,前程未可量。

    隻被一醉所誤,若置之重罰,卻成大猛,不如令充惡部使,祗役于前,庶得謝過可也。

    王首肯,顧二卒曰:暫押去卻來。

    觀此事勢,我必不免。

    索筆作書與妻,詞意悲哽,封題授仆,投筆而逝。

     處女嫁神 【豫章志】 松陽門内有秦時大樟樹,漢以來立廟祠之。

    郡人每歲選良家處子,具婚禮送廟,謂之嫁神。

    經夕女死,取屍焉。

    唐高宗時,道士胡惠超能為符咒之術。

    是夕留符廟中,女得不死。

    于是積薪将焚樹,道俗驚懼,樹上有鶴雀窠數十。

    欲燒前三日,翔飛空中,徘徊不下。

    又四邊居宅栉比,皆是竹木,恐火延燒。

    于時,風吹焰直上,旁無損害,廟廢。

     沖觸醮神 【龍虎山志】 高士張元英,長沙人。

    宋景定間遇異人,授以道法,今為道士。

    一日主黃醮,忽有人自縛門柱曰:适在倪洋市飲酒,啖牛肉,沖觸醮壇神,神今縛我,乞師垂救。

    元英乃曰:彼既知畏神,宜釋之。

    以水之,縛者立醒。

     辱國渎神 【言行龜鑒】 劉忠肅公摯在南京幕府,會司農寺頒新令,盡斥賣天下祠廟,依坊場河渡法,收淨利。

    南都阏伯廟歲為錢四十六貫,微子廟十二貫。

    公歎曰:一至于此。

    往見留守張公方平曰:獨不能為朝廷言之耶?張公矍然,固托公為奏曰:阏伯遷于商丘,主祀大火。

    火為國家盛德所乘,曆世尊為大祀。

    微子,宋始封之君,開國此地,本朝受命建号所因,又有雙廟者,唐張巡許遠,孤城死賊,能捍大患。

    今若令承買,小人規利,冗亵渎慢,何所不為?歲收微細,實損大體,欲望詳酌,留此三廟,以慰邦人崇奉之意。

    神宗即日批曰:辱國渎神,莫此為甚。

    速令行下更施行。

     醵錢賽神 【燕語考異】 京師百司胥吏,每至秋,必醵錢為賽神會,往往因劇飲終日。

    蘇子美進奏院會正坐此,餘曾問其何神,曰:蒼王。

    蓋以蒼颉造字,故胥吏祖之。

    固可笑矣。

    官局正門裡皆于中間用小木龛供佛,曰:不動尊佛。

    雖禁中諸司皆然,其意亦本吏畏罷斥,以為禍福甚驗,事之極恭。

    此不惟流俗之謬可笑,雖神佛亦可笑也。

    子美雲:且留邸之祀神,緣常歲而為會,餘共享,京局皆然。

    竊謂前規有所未便,起無名之率,會不肖之徒,且醵斂吏人,豈如斥賣棄物,嘯聚非類?豈如宴集同僚?蓋子美乃是不欲醵錢,而奏用市故紙錢會客也。

     嶽峻基神 【宋王華陽集】 《賜樞密副使陳升之生日禮物诏》:陽重表節,嶽峻基神。

    紀蓬矢之誕祥,将绨函之賜式,洪圖,是翼茂祉其膺。

     推怪引神 【宋曾鞏元豐類稿】 《過客論》:道者,簡易而合于人情者也。

    推怪引神,茫昧迂闊,适亂紀律,缗紳者不宜道。

     經神 【王子年拾遺記】 後漢何休,木讷多智,三墳五典,陰陽算術,河洛谶緯,以及遠年古諺,曆代圖籍,莫不鹹誦也。

    門徒有問者,則為注記,而口不能說,作《左氏膏肓》《公羊廢疾》《谷梁墨守》,謂之三阙。

    言理幽微,非知機藏往,不可通焉。

    及鄭康成鋒起而攻之,求學者不遠千裡,赢糧而至,如細流之赴巨海。

    京師謂康成為經神,何休為學海。

     【文潞公集】 《經神賦》:明識經旨能若神矣昔鄭康成,英聰挺生,擅窮經之妙譽,著響德之嘉名。

    識洞精微,我則惟變所适;學臻幾奧,我則用晦而明。

    豈不以溫故知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