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哀祭之屬

關燈


    藏棺蔽帷,欲見無緣,皎皎眉目,在人目前。

    酌以告誠,庶幾有神。

    嗚呼哀哉!尚飨! ○韓愈-祭虞部張員外文 維年月日,愈等謹以清酌庶羞之奠,謹敬祭于亡友張十三員外 嗚呼!往在貞元,俱從賓薦,司我明試,時維邦彥。

    各以文售,幸皆少年,群遊旅宿,其歡甚焉。

    出言無尤,有獲同喜,他年諸人,莫有能比。

     倏忽逮今,二十馀歲,存皆衰白,半亦辭世。

    外纏公事,内迫家私,中宵興歎,無複昔時。

    如何今者:又失夫子,懿德柔聲,永絕心耳。

     廬親之墓,終喪乃歸,陽喑避職,妻子不知。

    分司憲台,風紀由振,遂遷司虞,以播華問。

    不能老壽,孰究其因?托嗣于宗,天維不仁。

    酒食備設,靈其降止,論德叙情,以視諸诔。

    尚飨! ○李翺-祭韓侍郎文 嗚呼!孔氏雲遠,楊、墨恣行,孟轲拒之,乃壞于成。

    戎風混華,異學魁橫,兄常辨之,孔道益明。

    建武以還,文卑質喪,氣萎體敗,剽剝不讓。

    俪花鬥葉,颠倒相上。

    及兄之為,思動鬼神,撥去其華,得其本根。

    開合怪駭,驅濤湧雲,包劉越嬴,并武同殷。

    六經之風,絕而複新,學者有歸,大變于文。

     兄之仕宦,罔辭于艱,疏奏辄斥,去而複遷。

    升黜不改,正言亟聞。

    貞元十二,兄在汴州,我遊自徐,始得兄交。

    視我無能,待予以友,講文析道,為益之厚。

    二十九年,不知其久。

    兄以疾休,我病卧室,三來視我,笑語窮日。

    何荒不耕?會之以一。

    人心樂生,皆惡言兇。

    兄之在病,則齊其終,順化以盡,靡惑于中。

    别我千萬,意如不窮。

     臨喪大号,決裂肝胸。

    老聃言壽,死而不亡,兄名之垂,星鬥之光。

    我撰兄行,下于太常,聲殚天地,誰雲不長?喪車來東,我刺廬江,君命有嚴,不見兄喪。

    遣使奠斝,百酸攪腸,音容若在,曷日而忘?嗚呼哀哉!尚飨! ○歐陽修-祭資政範公文 嗚呼公乎!學古居今,持方人員,丘、轲之艱,其道則然。

    公曰彼惡,謂公好讦;公曰彼善,謂公樹朋;公所勇為,謂公躁進;公有退讓,謂公近名:讒人之言,其何可聽!先事而斥,群譏衆排;有事而思,雖仇謂材;毀不吾傷,譽不吾喜;進退有儀,夷行險止。

     嗚呼公乎!舉世之善,誰非公徒;讒人豈多,公志不舒。

    善不勝惡,豈其然乎?成難毀易,理又然欤? 嗚呼公乎!欲壞其棟,先摧桷榱;傾巢破彀,披折旁枝。

    害一損百,人誰不罹,誰為黨論,是不仁哉! 嗚呼公乎!易名谥行,君子之榮;生也何毀,沒也何稱?好死惡生,殆非人情;豈其生有所嫉,而死無所争?自公雲亡,謗不待辨,愈久愈明,由今可見。

    始屈終伸,公其無恨!寫懷平生,寓此薄奠。

     ○歐陽修-祭尹師魯文 嗟乎師魯!辯足以窮萬物,而不能當一獄吏;志可以狹四海,而無所措其一身。

    窮山之崖,野水之濱,猿猱之窟,麋鹿之群,猶不能容于其間兮,遂即萬鬼而為鄰。

    嗟乎師魯!世之惡子之多,未必若愛子者之衆,而其窮而至此兮,得非命在乎天而不在乎人? 方其奔颠斥逐,困厄艱屯,舉世皆冤,而語言未嘗以自及,以窮至死,而妻子不見其悲忻。

    用舍進退,屈伸語默,夫何能然,乃學之力。

    至其握手為訣,隐幾待終,顔色不變,笑言從容,死生之間,既已能通于性命,憂患之至,宜其不累于心胸。

    自子雲逝,善人宜哀;子能自達,餘又何悲!惟其師友之益,平生之舊,情之難忘,言不可究。

     嗟乎師魯!自古有死,皆歸無物,惟聖與賢,雖埋不沒;尤于文章,焯若星日。

    子之所為,後世師法,雖嗣子尚幼,未足以付予,而世人藏之,庶可無于墜失。

     子于衆人,最愛餘文,寓辭千裡,侑此一尊,冀以慰子,聞乎不聞?尚飨! ○歐陽修-祭石曼卿文 嗚呼曼卿!生而為英,死而為靈。

    其同乎萬物生死,而複歸于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朽者,後世之名。

    此自古聖賢,莫不皆然;而著在簡冊者,昭如日星。

     嗚呼曼卿!吾不見子久矣,猶能仿佛子之平生。

    其軒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宜其不化為朽壤,而為金玉之精。

    不然,生長松之千尺,産靈芝而九莖。

    奈何荒煙野蔓,荊棘縱橫,風凄露下,走磷飛螢。

    但見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與夫驚禽駭獸,悲鳴踯躅而咿嘤。

    今固如此,更千秋而萬歲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與鼯勝?此自古聖賢亦皆然兮,獨不見夫累累乎曠野與荒城! 嗚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疇昔,悲涼凄怆,不覺臨風而隕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 ○歐陽修-祭蘇子美文 哀哀子美!命止斯耶?小人之幸,君子之嗟! 子之心胸,蟠屈龍蛇,風雲變化,雨雹交加,忽然揮斧,霹靂轟車;人有遭之,心驚膽落,震仆如麻;須臾霁止,而四顧百裡,山川草木,開發萌芽。

    子于文章,雄豪放肆有如此者,籲可怪邪! 嗟乎世人,知此而已,貪悅其外,不窺其内。

    欲知子心,窮達之際。

    金石雖堅,尚可破壞,子于窮達,始終仁義。

    惟人不知,乃窮至此。

    蘊而不見,遽以沒地,獨留文章,照耀後世。

    嗟世之愚,掩抑毀傷,譬如磨鑒,不滅愈光。

    一世之短,萬世之長,其間得失,不待較量。

    哀哀子美,來舉予觞。

    尚飨! ○歐陽修-祭梅聖俞文 昔始見子,伊川之上,予仕方初,子年亦壯。

    讀書飲酒,握手相歡,譚辨鋒出,賢豪滿前。

    謂言仕宦,所至皆然,但當行樂,何有憂患? 子去河南,餘貶山峽,三十年間,乖離會合。

    晚被選擢,濫官朝廷,薦子學舍,吟哦六經。

    餘才過分,可愧非榮,子雖窮厄,日有聲名。

    予狷而剛,中遭多難,氣血先耗,發須早變。

    子心寬易,在險如夷,年實加我,其顔不衰。

    謂子仁人,自宜多壽,予譬膏火,煎熬豈久?事今反此,理固難知,況于富貴,又可必期? 念昔河南,同時一輩,零落之馀,惟予子在。

    子又去我,今存兀然,凡今之遊,皆莫餘先。

    紀行琢辭,子宜予責,送終恤孤,則有衆力,惟聲與淚,獨出予臆。

     ○蘇轼-祭歐陽文忠公文 嗚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

    民有父母,國有蓍龜。

    斯文有傳,學者有師。

    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為。

    譬如大川喬嶽,不見其運動,而功利之及于物者,蓋不可以數計而周知。

    今公之沒也,赤子無所仰庇,朝廷無所稽疑。

    斯文化為異端,而學者至于用夷。

    君子以為無為為善,而小人沛然自以為得時。

    譬如深山大澤,龍亡而虎逝,則變怪雜出,舞鳅鳝而号狐狸。

     昔其未用也,天下以為病;而其既用也,則又以為遲。

    及其釋位而去也,莫不冀其複用;至其請老而歸也,莫不惆怅失望。

    而猶庶幾于萬一者,幸公之未衰。

    孰謂公無複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豈厭世溷濁,潔身而逝乎?将民之無祿,而天莫之遺! 昔我先君,懷寶遁世,非公則莫能緻。

    而不肖無狀,因緣出入受教于門下者,十有六年于茲。

    聞公之喪,義當匍匐往吊,而懷祿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緘詞千裡,以寓一哀而已矣,蓋上以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

    嗚呼哀哉! ○蘇轼-祭柳子玉文 猗欤子玉!南國之秀。

    甚敏而文,聲發自幼。

    從橫武庫,炳蔚文囿,獨以詩鳴,天錫雄咮。

    元輕白俗,郊寒島瘦,嘹然一吟,衆作卑陋。

     凡今卿相,伊昔朋舊,平視青雲,可到甯驟。

    孰雲坎轲?白發垂脰,才高絕俗,性疏來诟。

    谪居窮山,遂侶猩狖,夜衾不絮,朝甑絕餾。

    慨然懷歸,投棄纓绶,潛山之麓,往事神後。

    道味自饴,世芬莫嗅,凡世所欲,有避無就。

    謂當乘除,并畀之壽,雲何不淑,命也誰咎! 頃在錢塘,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

    朝遊南屏,暮宿靈鹫,雪窗饑坐,清阕間奏。

    沙河夜歸,霜月如晝,綸巾鶴氅,驚笑吳婦。

    會合之難,如次組繡,翻然失去,覆水何救! 維子耆老,名德俱茂,嗟我後來,匪友惟媾。

    子有令子,将大子後,颀然二孫,則謂我舅。

    念子永歸,涕如懸雷,歌此奠詩,一樽往侑。

     ○蘇轍-代三省祭司馬丞相文 嗚呼!元豐末命,震驚四方,号令所從,帷幄是望。

    公來自西,會哭于庭,缙紳咨嗟,複見老成。

    太任在位,成王在左,曰予惸惸,誰恤予禍?白發蒼顔,三世之臣,不留相予,誰左右民?公出于道,民聚而呼,皆曰“吾父”,歸欤歸欤!公畏莫當,遄返洛師,授之宛丘,實将用之。

     公之來思,岌然特立,身如槁木,心如金石。

    時當宅憂,恭默不言,一二卿士,代天斡旋。

    事棼如絲,衆比如栉,治亂之幾,間不容發。

    公身當之,所恃惟誠,吾民苟安,吾君則甯。

    以順得天,以信得人,鋤去太甚,複其本原。

    白叟黃童,織婦耕夫,庶幾休焉,日月以須。

    公乘安輿,人見延和,裕民之言,之死靡他。

     将享合宮,百辟鹹事,公病于家,卧不時起。

    明日當齋,公訃暮聞,天以雨泣,都人酸辛。

    禮成不賀,人識君意,龍衮蟬冠,遂以往襚。

     公之初來,民執弓矛,逮公永歸,既耕且耰。

    公雖雲亡,其志則存,國有成法,朝有正人。

    持而守之,有進毋隕,匪以報公,維以報君。

    天子聖明,神母萬年,民不告勤,公志則然。

    死者複生,信我此言。

    嗚呼哀哉!尚飨! ○王安石-祭範颍州文 嗚呼我公,一世之師。

    由初迄終,名節無疵。

    明肅之盛,身危志殖,瑤華失位,又随以斥。

    治功亟聞,尹帝之都,閉奸興良,稚子歌呼。

    赫赫之家,萬首俯趨,獨繩其私,以走江湖。

    士争留公,蹈禍不栗,有危其辭,谒與俱出。

    風俗之衰,駭正怡邪,蹇蹇我初,人以疑嗟。

    力行不回,慕者興起,儒先酋酋,以節相侈。

     公之在貶,愈勇為忠,稽前引古,誼不營躬。

    外更三州,施有馀澤,如酾河江,以灌尋尺。

    宿贓自解,不以刑加,猾盜涵仁,終老無邪。

    講藝弦歌,慕來千裡,溝川障澤,田桑有喜。

     戎孽猘狂,敢齮我疆,鑄印刻符,公屏一方。

    取将于伍,後常名顯,收士至佐,維邦之彥。

    聲之所加,虜不敢瀕,以其馀威,走敵完鄰。

    昔也始至,瘡痍滿道,藥之養之,内外完好。

    既其無為,飲酒笑歌,百城宴眠,吏士委蛇。

     上嘉曰材,以副樞密,稽首辭讓,至于六七。

    遂參宰相,厘我典常,扶賢贊傑,亂穴除荒。

    官更于朝,士變于鄉,百治具修,偷墯勉強。

    彼阏不遂,歸侍帝側,卒屏于外,身屯道塞。

    謂宜耇老,尚有以為,神乎孰忍,使至于斯!蓋公之才,猶不盡試,肆其經綸,功孰與計? 自公之貴,廄庫逾空,和其色辭,傲讦以容。

    化于婦妾,不靡珠玉,翼翼公子,弊绨惡粟。

    闵死憐窮,惟是之奢,孤女以嫁,男成厥家。

    孰堙于深?孰锲乎厚?其傳其詳,以法永久。

     碩人今亡,邦國之憂,矧鄙不肖,辱公知尤。

    承兇萬裡,不往而留,涕洟馳辭,以贊醪羞。

     ○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 夫事有人力之可緻,猶不可期,況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聞于當時,死有傳于後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質之深厚,知識之高遠,而輔學術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見于議論,豪健俊偉,怪巧瑰琦。

    其積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發于外者,爛如日星之光輝。

    其清音幽韻,凄如飄風急雨之驟至;其雄辭闳辨,快如輕車駿馬之奔馳。

    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嗚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複,感世路之崎岖,雖屯困踬。

    竄斥流離而終不可掩者,以其公議之是非。

    既壓複起,遂顯于世,果敢之氣,剛正之節,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臨朝之末年,顧念後事,謂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

    及夫發謀決策,從容指顧,立定大計,謂千載而一時。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

    其出處進退,又庶乎英魄靈氣。

    不随異物腐散,而長在乎箕山之側與颍水之湄。

    然天下之無賢不肖,且猶為涕泣而瞞歇歇,而況朝士大夫,平昔遊從,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嗚呼!盛衰興廢之理,自古如此,而臨風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複見,而其誰與歸? ○王安石-祭丁元珍學士文 我初閉門,屈首書詩,一出涉世,茫無所知。

    援挈覆護,免于阽危;雍培浸灌,使有華滋。

    微吾元珍,我殆弗植,如何棄我,隕命一昔!以忠出恕,以信行仁,至于白首,困厄窮屯。

    又從擠之,使以踬死,豈伊人尤?天實為此。

    有磐彼石,可志于丘,雖不屬我,我其徂求。

    請著君德,銘之九幽,以馳我哀,不在醪羞。

     ○王安石-祭王回深父文 嗟嗟深甫!真棄我而先乎?孰謂深甫之壯以死,而吾可以長年乎?維吾昔日,執子之手,歸言子之所為,實受命于吾母,曰:“如此人,乃可與友。

    ”吾母知子,過于予初,終子成德,多吾不如。

    嗚呼天乎!既喪吾母,又奪吾友,雖不即死,吾何能久?搏胸一恸,心摧志朽,泣涕為文,以薦食酒。

    嗟嗟深甫!子尚知否?王介甫祭高師雄主簿文 我始寄此,與君往還。

    于是康定,慶曆之間,愛我勤我,急我所難。

    日月一世,疾于跳丸,南北幾時,相見悲歡。

    去歲憂除,追尋陳迹。

    淮水之上,冶城之側,握手笑語,有如一昔。

    屈指數日,待君歸齡。

    安知彌年,乃見哭庭!維君家行,可謂修饬,如其智能,亦豈多得?垂老一命,終于遠域,豈惟故人,所為歎惜!撫棺一奠,以告心恻。

     ○王安石-祭高師雄主簿文 我始寄此,與君往還,于時康定,慶曆之間。

    愛我勤我,急我所難,日月一世,疾于跳丸。

    南北幾時,相見悲歡。

    去歲憂除,追尋陳迹,淮水之上,冶城之側。

    握手笑語,有如一昔,屈指數日,待君歸ぎ。

    安知彌年,乃見哭庭,維君家行,可謂修饬。

    如其智能,亦豈多得,垂老一命,終于遠域。

    豈唯故人,所為歎惜,撫棺一奠,以告心恻。

    尚飨。

     ○王安石-祭曾博士易占文 嗚呼!公以罪廢,實以不幸;卒困以夭,亦惟其命。

    命與才違,人實知之,名之不幸,知者為誰?公之間裡,宗親黨友,知公之名,于實無有。

    嗚呼公初,公志如何!孰雲不諧,而厄孔多? 地大天穹,有時而毀,星日脫敗,山傾谷圮。

    人居其間,萬物一偏,固有窮通,世數之然。

    至其壽夭,尚何憂喜?要之百年,一蛻以死。

    方其生時,窘若囚拘,其死以歸,混合空虛。

    以生易死,死者不祈,惟其不見,生者之悲。

    公今有子,能隆公後,惟彼生者,可無甚悼。

    嗟理則然,其情難忘,哭泣馳辭,往侑奠觞。

     ○王安石-祭李副省文 嗚呼!君謂死者必先氣索而神零,孰謂君氣足以薄雲漢兮,神昭晰乎日星,而忽隕背乎,不能保百年之康甯?惟君别我,往祠太乙,笑言從容,愈于平日。

    既至即事,升降孔秩,歸鞍在途,不返其室。

    訃聞士夫,環視太息,矧我于君,情何可極!具茲醪羞,以告哀恻。

     ○王安石-祭周幾道文 初我見君,皆童而帻,意氣豪悍,崩山決澤。

    弱冠相視,隐憂厄窮。

    貌則侔年,心頹如翁。

    俯仰悲歡,超然一世,皓發黧馘,分當先弊。

    孰知君子,訃我稱孤?發封涕演,舉屋驚呼。

    行與世乖,惟君缱绻,吊禍問疾,書猶在眼。

    序銘于石,以報德音,設辭雖遍,義不愧心。

    君實愛我,祭其如歆! ○王安石-祭束向原道文 嗚呼束君!其信然耶?奚仇友朋,奚怨室家?堂堂去之,我始疑嗟。

    惟昔見君,田子之自,我欲疾走,哭諸田氏。

    吾縻不赴,田疾不知,今乃獨哭,誰同我悲? 始君求仕,士莫敢匹,洪洪其聲,碩碩其實。

    霜落之林,豪鷹俊鹩,萬鳥避逃,直摩蒼天。

    踬焉僅仕,後愈以困,洗藏銷塞,動辄失分。

    如羁駿馬,以駕柴車,側身堕首,與蹇同刍。

    命又不祥,不能中壽,百不一出,孰知其有? 能知君者,世孰予多?學則同遊,仕則同科。

    出作揚官,君實其鄉,傾心倒肝,迹斥形忘。

    君于壽食,我飲鄞水,豈無此朋,念不去彼。

    既來自東,乃臨君喪,閟陰宮,梗野榛荒。

    東門之行,不幾日月,孰雲于今,萬世之别?嗟屯怨窮,闵命不長,世人皆然,君子則亡。

    予其何言?君尚有知,具此酒食,以陳我悲。

     ○王安石-祭張安國檢正文 嗚呼!善之不必福,其已久矣,豈今于君始悼歎其如此!自君喪除,知必顧予。

    怪久不至,豈其病欤?今也君弟哭而來赴。

    天不姑釋一士,以為予助。

    何生之艱,而死之遽! 君始從我,與吾兒遊,言動視聽,正而不偷。

    樂于饑寒,惟道之謀。

    既掾司法,議争谳失,中書大理,再為君屈。

    遂升宰屬,能撓強倔,辨正獄訟,又常精出。

    豈君刑名,為獨窮深?直諒明清,靡所不任,人恌莫知,乃恻我心。

    君仁至矣,勇施而忘己;君孝至矣,孺慕以至死。

    能人所難,可謂君子。

     嗚呼!吾兒逝矣,君又随之,我留在世,其與幾時?酒食之哀,侑以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