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關燈
小
中
大
一川又開始編稿子,這是要發表在一種文藝副刊上的稿件。
稿件放在護書裡;護書是兩卷,卷面題有“待發”和“未看”字樣。
屬于“待發”的這一卷,所謂待發的意思,就是,其中的稿件,是一川認為可以發表而尚未付排的稿件。
凡是未曾經過一川看過的,那些不知好歹的稿件,便歸納到“未看”那一卷中去,這多半是從不相識者投來的。
把這兩卷護書從抽屜裡拿出來,顯然的,是兩卷的厚薄和輕重。
那薄的,輕的,幾乎隻剩得空袋子的,正是“待發”的這一卷。
這事實,便給了一川發愁的感覺了,他皺一下眉頭。
雖說明知道那待發的稿件幾乎連一篇也沒有,一川也依樣把這一卷的護書打開,打開了,在不很明亮的燈光底下,除了一首六節的四行詩之外,這護書,的确是一張空的護書了。
一川的眉頭便又皺了起來。
他心想,剛剛編到一個月,比較可以登載的稿件便缺乏了,甚至于隻剩得一首短詩,這實在太出他的意外。
在當初,當一川把“天空日報”要請他編文藝副刊的消息告訴給朋友們,那時候的朋友,的确是個個都熱心得好象立刻要把熱血噴了出來。
那時候,聽了這消息的,頂會翻譯契可夫作品的那個朋友便說: “編它!那還有不編的!” 喜歡寫散文的朋友也贊成說: “怕什麼?你編去就是的!” “可不是?每月隻有十二萬字,光是兩個人也包辦得了。
”最努力于寫小說的朋友也附和說,并且那神氣,顯然他一動筆便是十二萬字的樣子。
總而言之,朋友們,凡是從事于文藝譯作的朋友們,大家變成了一個心,都願意幫忙——不,簡直是非幫忙一川不可的。
其實隻在預備出創刊号的時候,這些熱心的朋友,便使一川着實的感到,拿朋友們的稿子實在比向一個吝啬鬼借錢還難。
現在更糟了。
一川簡直不是從前的一川!從前的一川是終日生活于他的創作裡面的,現在變成廣告公司的招登員一樣,差不多天天坐在電車上,滿上海地跑來跑去拿稿子。
不消說,整天奔波于馬路上的生活,是一川的一種傷害,他的許多創作的情趣都因此失掉了。
他自己覺得,這損失,無論如何是不值的,然而要停刊,卻有另外不願意的理由:這也許是一川在這方面所受的刺激太多了,所以想,縱然朋友們一個字也不給,他自己也要把這刊物辦到一年。
在這決心上,一川覺得有把握的,第一,自然是靠住他自己,其次是他的伴——就是很能夠寫中篇小說的他的愛人,再其次——雖然說不定——卻也希望外來有一兩篇好稿子。
然而這把握,就把一川累得更苦了。
投來的稿子既然可以選登的隻有一兩篇,自認每月負兩萬字的他的伴又有了毛病——這位女士懶得隻想躺在床上吃飯的,整整的一個月不寫一個字,于是乎十二萬字的文責,便着着實實的壓在一川身上了。
這一夜,待發的稿子又隻剩一首詩,不消說,一川自己又得來努力了。
但是一個人,——無論是天才也罷,他的想象,才思,興趣,究竟都是有限
稿件放在護書裡;護書是兩卷,卷面題有“待發”和“未看”字樣。
屬于“待發”的這一卷,所謂待發的意思,就是,其中的稿件,是一川認為可以發表而尚未付排的稿件。
凡是未曾經過一川看過的,那些不知好歹的稿件,便歸納到“未看”那一卷中去,這多半是從不相識者投來的。
把這兩卷護書從抽屜裡拿出來,顯然的,是兩卷的厚薄和輕重。
那薄的,輕的,幾乎隻剩得空袋子的,正是“待發”的這一卷。
這事實,便給了一川發愁的感覺了,他皺一下眉頭。
雖說明知道那待發的稿件幾乎連一篇也沒有,一川也依樣把這一卷的護書打開,打開了,在不很明亮的燈光底下,除了一首六節的四行詩之外,這護書,的确是一張空的護書了。
一川的眉頭便又皺了起來。
他心想,剛剛編到一個月,比較可以登載的稿件便缺乏了,甚至于隻剩得一首短詩,這實在太出他的意外。
在當初,當一川把“天空日報”要請他編文藝副刊的消息告訴給朋友們,那時候的朋友,的确是個個都熱心得好象立刻要把熱血噴了出來。
那時候,聽了這消息的,頂會翻譯契可夫作品的那個朋友便說: “編它!那還有不編的!” 喜歡寫散文的朋友也贊成說: “怕什麼?你編去就是的!” “可不是?每月隻有十二萬字,光是兩個人也包辦得了。
”最努力于寫小說的朋友也附和說,并且那神氣,顯然他一動筆便是十二萬字的樣子。
總而言之,朋友們,凡是從事于文藝譯作的朋友們,大家變成了一個心,都願意幫忙——不,簡直是非幫忙一川不可的。
其實隻在預備出創刊号的時候,這些熱心的朋友,便使一川着實的感到,拿朋友們的稿子實在比向一個吝啬鬼借錢還難。
現在更糟了。
一川簡直不是從前的一川!從前的一川是終日生活于他的創作裡面的,現在變成廣告公司的招登員一樣,差不多天天坐在電車上,滿上海地跑來跑去拿稿子。
不消說,整天奔波于馬路上的生活,是一川的一種傷害,他的許多創作的情趣都因此失掉了。
他自己覺得,這損失,無論如何是不值的,然而要停刊,卻有另外不願意的理由:這也許是一川在這方面所受的刺激太多了,所以想,縱然朋友們一個字也不給,他自己也要把這刊物辦到一年。
在這決心上,一川覺得有把握的,第一,自然是靠住他自己,其次是他的伴——就是很能夠寫中篇小說的他的愛人,再其次——雖然說不定——卻也希望外來有一兩篇好稿子。
然而這把握,就把一川累得更苦了。
投來的稿子既然可以選登的隻有一兩篇,自認每月負兩萬字的他的伴又有了毛病——這位女士懶得隻想躺在床上吃飯的,整整的一個月不寫一個字,于是乎十二萬字的文責,便着着實實的壓在一川身上了。
這一夜,待發的稿子又隻剩一首詩,不消說,一川自己又得來努力了。
但是一個人,——無論是天才也罷,他的想象,才思,興趣,究竟都是有限